一、在地中海类型气候条件下,沙巴拉群落改变为草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丛瑞[1](2020)在《肯尼亚建国后的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重视,环境史研究一时间成为各个领域的历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所谓环境史就是一门历史,通过研究人类如何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与自然其余部分互动的过程中生活、劳作与思考,从而推进对人类的理解。非洲地区作为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丰富的区域,有着繁多的物种种类、丰富的自然资源,本就是环境研究的天堂。肯尼亚作为东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同样也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当中。自上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肯尼亚像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由于肯尼亚本身的环境要素特殊而多变,再加上其人口不断膨胀、生产水平低下、国家发展战略不合理等多重原因,肯尼亚很快就陷入到严重的环境问题当中本文就将通过梳理肯尼亚的诸多环境要素,来展现肯尼亚究竟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进而通过综合分析和特殊个案研究,来总结出肯尼亚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方法,进而将话题延伸到可持续发展领域,探究肯尼亚和其他国家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李燕燕[2](2018)在《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恢复与重建已成为亚热带红壤退化区提高土壤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近几十年来在红壤退化区的植被恢复有机碳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土壤碳库及碳吸存、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稳定性等方面,对于森林恢复后新碳的输入和旧碳的周转状况了解较少。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恢复后有机质的周转或动态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森林重建时如果发生了植被类型(C3 C4)的转换,为研究土壤有机碳周转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以江西泰和退化草地(以C4为主)为对照,选取种植了25年的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为森林恢复对象,结合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分析植被碳、土壤有机碳、活性和惰性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及其δ13C,比较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来源(C3和C4植被),探讨森林恢复过程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机制,为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木荷林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区草地和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库则表现不一,表层土和20-40cm土层有机碳库大小顺序为木荷林>草地>马尾松林,10-20cm土层有机碳库大小顺序则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木荷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是马尾松林,最低的为草地,三种植被恢复类型0-20cm土层惰性碳含量顺序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退化草地δ13CDOC和δ13CSMBC均显着高于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低于全土δ13C;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轻组部分有机碳δ13C接近植被(凋落物)δ13C值。马尾松林和木荷林土壤轻质部分有机碳中于新碳的比例最高;可溶性碳来源于新碳的比例居中,微生物量碳新碳比例最低,表明不同组分活性有机碳对C3和C4植被碳的利用存在差异。(2)退化草地转变为马尾松林和木荷林后,从凋落物δ13C到土壤表层有机碳δ13C分别增加了7.41‰和10.89‰,超出了正常的增加范围(0.5‰~1.5‰),表明两个林地表层有机碳来源为以前草地和当前恢复林分的混合物。人工木荷林土壤有机碳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和土壤δ13C值之间线性都存在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木荷林旧碳的分解率低于马尾松林中土壤旧碳的分解率,马尾松林和木荷林中有机碳的存留时间分别为42和66年。可以看出退化草地进行森林恢复选择木荷不仅能更好的保护原有草地旧碳,也有助于森林形成的新碳进入土壤,从而更好发挥人工林土壤的碳汇功能。(3)三种植被类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250μm)的比例最大,微团聚体比例最小,表明在红壤退化区无人为干扰的植被恢复都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持水土的功能。木荷林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比例均高于马尾松林和草地,更有利于增强土壤抵抗水力侵蚀的能力。草地表层土团聚体中有机碳δ13C值比全土相比显着降低,木荷林中降低幅度则较小;三种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和新碳在大团聚体储量最大,其次是粉黏粒,最小的是微团聚体。马尾松林和木荷林表土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周转时间为41-53a,低于全土中有机碳周转时间。(4)室内培养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矿化实验中,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土壤呼出CO2的δ13C值在5d后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可能是草地转变林地的土壤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更多地利用C4植被。草地转化为木荷林和马尾松林后,显着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共同对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产生影响。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显着影响着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微生物量碳显着对淀粉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产生影响。三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PLFAs大小顺序为木荷林>马尾松林>草地,细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类群,细菌群中革兰氏阳性菌为优势菌群。淀粉酶与各微生物群落类群和总PLFAs都呈显着性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最密切,总有机碳和总氮的主要影响细菌、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总微生物类群。综上所述,自然恢复草地转换为木荷林后不仅提高了全土总有机碳、不同组分活性碳、惰性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得到显着增加,与碳周转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总量大幅增加,表明本区域的常绿阔叶树木荷直接进行植被恢复能够有效提升土壤地力,降低了原有草地旧碳的分解,来源于木荷林的有机碳能迅速进入土壤,为提高退化红壤区的固碳能力起来了积极的作用;而以先锋树种马尾松进行的植被恢复恢复效果弱于阔叶林,应当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促进针叶林向阔叶林的演替。
骆畅[3](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张茂鑫[4](2018)在《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加剧,碳固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中国东北地区为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过度开垦利用造成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同时东北地区土壤碳储量也呈现源的状态,对全球碳循环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东北未来旱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和固碳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农田肥力变化趋势,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碳循环,为提升土壤碳库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地区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东北旱田耕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点数据、19个农业部监测网连续观测数据和36个文献收集站点数据充分校验验证DAYCENT模型对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的模拟能力。应用DAYCENT模型模拟研究黑土区典型站点的SOC未来变化;将东北旱田以15km×15km网格化,提取2064个网格,模拟不同农作情景下SOC时空变化,从而实现了从站点模拟到区域模拟的升尺度过程。并估算了东北旱田固碳潜力。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6个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点数据校验和验证DAYCENT模型在施用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K)、免耕(NT)4种情景的模拟能力;19个农业部监测网连续观测数据和36个文献收集站点数据校验和验证DAYCENT模型的广域适用性,并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校验和验证评价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模拟效果良好,在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DAYCENT模型模拟SOC具有广泛适用性。(2)选取黑土区6个长期定位观测站点,设置NPK、MNPK、SNPK、NT 4种农作情景对未来SOC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NPK对黑土区各站点SOC提升没有显着作用;MNPK对SOC初始值低的土壤,对SOC有一定提升效果,与模拟初始年份相比,到2100年对SOC提升的范围为6.07%32.97%(海伦除外),但对于SOC初始值高的土壤,不能抑制其SOC降低的趋势;SNPK和NT对黑土区6个站点土SOC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到2100年,这2种措施可使各站点(海伦除外)SOC提高16.78%52.47%。海伦站点SOC初始值较高,NT和SNPK可以维持地力。(3)在东北旱田提取2064个网格,设置NPK、MNPK、SNPK、NT、INPK、IMNPK、ISNPK、INT8种农作情景,模拟未来气候条件下SOC的变化。各时期东北旱田SOC均值模拟效果为:NT>INT>SNPK>ISNPK>MNPK>IMNPK>NPK>INPK,且随着模拟年份的增加,除NPK、INPK难以维持SOC值,其他情景都有积极影响,NT具有绝对优势。在2080年NT处理达到最佳24.8/kg,与1980年相比上升0.4%。区域上:在辽西、辽南沿海、辽河平原(朝阳、大连、阜新、沈阳)等地,SOC初始值较低,在最优情景年期下SOC提升幅度高达60%以上。在三江平原、东部山区(吉林省的白山、通化及黑龙江省的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地)SOC初始含量较高地区在最优情景年期下SOC与其他情景比较虽然下降幅度缩减但仍然下降22%以上。各情景下增加灌溉处理和原情景下SOC差值较小在±1%以内,但在中西部(辽宁省的朝阳、铁岭、抚顺及吉林省的白城、松原)灌溉对SOC的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4)分析东北旱田最大SOC出现的情景,估算土壤固碳潜力。东北旱田SOC固碳潜力为6.49kg/m2,土壤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为1.07 kg/m2。土壤最大碳储量为2009Tg,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332Tg。固碳潜力表现为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渐递减。潜在固碳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经过长期耕作的黑土带有较大的潜在固碳能力。而黑龙江北部纯林区,三江平原土壤肥沃,潜在固碳能力较小。黑龙江省土壤碳储量占东北旱田50%以上,但潜在碳储量相对最小。(5)2030年、2050年、2080年、2100年4个时期东北旱田的SOC密度分别5.84kg/m2、6.11kg/m2、6.27kg/m2、6.19kg/m2,最大碳储量分别是1808Tg、1891Tg、1941Tg、1918Tg,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31Tg、214Tg、264Tg、241Tg。各指标在2080年达最高。东北旱田均表现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三江平原、东北山区、北部林区固碳潜力巨大但潜在固碳能力有限。同时揭示了各时期SOC密度最大值对应的最佳情景。各时期最大值普遍出现在NT情景,辽西、吉林西部、松花盆地中北部、三江平原东部普遍以INT为最优情景。
李舟[5](2018)在《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土壤碳库与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保护性耕作是提高旱作农业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培肥地力、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其效应因地区与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围绕黄土高原地区保护性耕作体系中作物产量效应、水分利用状况以及土壤碳库变化等关键内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调研结合Meta定量分析的方法明确了“面”尺度上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措施下主要作物的产量效应、水分利用特征以及有机碳库的变化;其次,通过11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在“点”尺度上系统研究了传统耕作处理(T)、传统耕作配合秸秆覆盖处理(TS)、免耕处理(NT)和免耕配合秸秆覆盖处理(NTS)对玉米(Zea mays L.)-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豆(Glycine max L.)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等影响,并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轮作系统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保护性耕作措施提质增效的机理和过程,对于该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Meta分析对黄土高原地区保护性耕作效应的试验结果研究可知,与T处理相比,TS和NTS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9.7%和14.3%(P<0.05),NTS处理下豌豆(Pisum sativum L.)产量增加了29.5%(P<0.05),NT处理下大豆产量有减少趋势(P>0.05);与T处理相比,TS处理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2%,TS和NTS处理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8.3%和11.6%(P<0.05),豌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0.8%和20.7%(P<0.05),而NT处理下大豆水分利用效率有降低趋势(P>0.05)。对于土壤有机碳含量而言,与T处理相比,TS和NTS处理下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着提高了11.7%和20.2%(P<0.05),而NT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长趋势不显着(P>0.05)。2.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TS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分别比T、NT和NTS处理提高5.5%、13.1%和7.8%,冬小麦籽粒、秸秆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在T、TS和NTS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但TS处理分别显着高于NT处理11.4%、12.7%和12.2%。秸秆覆盖显着提高了大豆的籽粒产量和地上生物量,耕作处理下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免耕处理。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验证结果表明:冬小麦、玉米以及大豆籽粒产量拟合R2值分别是0.83、0.76和0.56;水分利用效率拟合R2值分别是0.84、0.71和0.68,模型预测值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明晰了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揭示保护性耕作的保水增产机理和评价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适应性提供了依据。3.长期定位试验表明,0-30 cm四个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NTS、TS、NT较T处理有显着提高(P<0.05),在表层尤为明显。0-200 cm土层碳库活度、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在NTS处理下最高。长期固碳效益表明,NTS处理在耕作层(0-30 cm)年固碳能力为二氧化碳(CO2)29.55 t/hm2,按照2016年北京碳交易市场年均成交价计算,NTS处理的农田年均固碳收益为1483元/hm2。4.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中,TS处理的总能量投入、总能量产出和净能值均为最高,分别为194.9 GJ/hm2、377.42 GJ/hm2和329.07 GJ/hm2,其净能值分别高于T、NT和NTS处理6.4%、9.1%和1.0%;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TS处理的年均投入和产出最高,分别为11019元/hm2和21563元/hm2,NTS处理年均净收益为5952元/hm2,分别比T、TS和NT处理高出26.3%,12.9%和15.7%。综上,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提升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农业生态价值,在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玉进[6](2017)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淤地坝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也是区域碳循环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这两种治理措施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对估算流域土壤碳收支和合理布局不同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丘陵区不同侵蚀环境下(黄土区和砒砂岩区)的典型坝控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监测、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坡面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累积、储存和流失特征,淤地坝的土壤有机碳储存特征,以及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由恢复初期的碳“源”向中、后期的碳“汇”方向变化,中、后期阶段的人工乔、灌群落也发挥着重要的碳“汇”功能;相对于自然植被恢复,人工刺槐林在两种侵蚀环境下均能提高或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与储存;由于受到不同侵蚀环境的气候、下垫面条件的影响,不同侵蚀环境下相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储存能力存在差异,黄土区坊塌坝控流域人工乔、灌群落累积与储存土壤有机碳和自然草本群落累积土壤有机碳的效果较好,而砒砂岩区满红沟坝控流域自然草本群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储存。(2)自然恢复方式下,土壤侵蚀强度由恢复初期的中度侵蚀随植被恢复向轻度侵蚀转化,土壤有机碳流失也呈减小趋势,恢复到后期的狼牙刺群落,土壤侵蚀强度表现为轻度侵蚀,但因有机碳含量较高而土壤有机碳流失显着增加。在人工刺槐造林方式下,土壤侵蚀强度随林龄增加由中度侵蚀向轻度侵蚀转化,有机碳流失也显着降低。(3)不同运行期的淤地坝均发挥了重要的碳“汇”功能,坝地有机碳储量受侵蚀性降雨量大小与坝控集水区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坝地泥沙有机碳含量均呈波动性变化,淤积泥沙中有机残体的腐解、较高的含水量和压实作用提高了坝地有机碳的储存。黄土区坊塌坝控流域从19751989年期间到19902009年期间由于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小、林地面积增加,淤地坝有机碳储存速率从96.25 t yr-1下降到26.12 t yr-1;砒砂岩区满红沟坝控流域从19761984年期间到19852007年期间均以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且面积变化不大,淤地坝有机碳储存速率无显着变化(从154.29 t yr-1增加到178.51 t yr-1)。(4)乔、灌林地和梯田、草地分别对黄土区坊塌坝控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坝控流域坡面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储存贡献大。在38年左右的时间内,流域植被恢复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淤地坝均发挥了碳“汇”功能,分别是黄土区坊塌坝控流域和砒砂岩区满红沟坝控流域有机碳总储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孙海龙[7](2017)在《采伐方式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也是重要的C02和N20排放源,以及CH4吸收汇,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森林采伐后土壤碳储量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动态密闭气室法对不同采伐方式的次生林(皆伐后农作、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和25%强度采伐)进行了持续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以及伐后第9年的土壤CO2通量监测,同时也对各处理土壤碳储量进行了伐前和伐后连续3年、伐后第9年的测定,而且为了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长期变化,也对相邻的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 3年的土壤CO2、CH4和N2O通量的监测,结果表明:1)伐后前3年次生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增大,其中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最高,比对照提高32%,择伐后约比对照提高20%,皆伐后农作降低。但是,伐后第9年皆伐后造林样地土壤(CO2排放降低,而皆伐后农作和50%强度采伐则增加。次生林采伐后土壤CH4吸收量降低,其中皆伐地和25%强度采伐地土壤CH4吸收量最低,而对照和50%强度采伐地吸收量较多。次生林采伐后土壤N20排放均增加,表现为皆伐地最高,择伐地次之,对照最低的格局。各样地土壤C0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季,而土壤N2O排放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采伐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微生物量氮、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也表现为皆伐地最高,对照样地最低的趋势。其中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都显着相关,但是由于皆伐地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CO2排放速率主要受温度影响,而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对照和25%强度采伐样地内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土壤温度与土壤CH4吸收呈正相关关系,且对CH4吸收速率的影响较大,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与土壤CH4吸收呈负相关关系。各样地土壤N20排放速率仅与土壤温度、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低。皆伐后土壤CO2和N2O排放增加,以及CH4吸收的降低主要与采伐地土壤采伐剩余物归还量、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较高有关。3)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C02排放速率下降,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速率均增加。次生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矿化速率和土壤硝化速率均高于落叶松人工林。两林型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而土壤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温度控制。次生林由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较高,促进了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CO2排放提高;而落叶松人工林林地较厚的凋落物截留了更多的水分,改变了水分在土壤和有机质层的分配,增大了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4)伐后3年各采伐处理样地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C/N均变化较小,而且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氮含量都表现为表层较高,深层较低的趋势,其中0-1Ocm 土层土壤碳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5-20倍,而0-1Ocm 土层土壤氮含量为底层土壤的10倍以上。5)本研究各样地土壤碳密度范围在11.5-13.7kgm-2之间,伐后前3年各样地土壤碳储量均随时间表现增加趋势,其中皆伐地碳储量增加最多,择伐地次之,对照样地变化最小。各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随土层降低逐渐减小,其中0-30cm 土层碳储量约占土壤0-70cm碳储量的80%。伐后第9年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降低,但是以对照不变校正后,各处理样地土壤碳密度均增加,采伐剩余物的归还是采伐地土壤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表明,较低的采伐强度能够缓解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而伐后9年皆伐后造林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已经降低,采伐地造林20年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主要受树种特性控制,表明采伐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另外通过归还采伐剩余物的措施在伐后能够增加林地土壤碳储量。
董雄德,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8](2016)在《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综述》文中指出文章旨在综合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凋落物对于氮沉降的响应,完善凋落物分解与氮沉降的相互作用机理。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动物体内氮平衡起重要作用,同时对植物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农业、畜牧业等产生越来越多的含氮化合物排向大气,研究表明大气氮沉降增加将对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氮沉降将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氮沉降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对氮沉降对凋落物影响的研究进行过评述,但大多基于对某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或者凋落物降解过程、产量分布、影响因素等进行评价,而氮沉降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还鲜有报道。笔者归纳了氮沉降对不同类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城市和农田)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凋落物分解过程对氮沉降的响应提供参考。
刚成诚[9](2015)在《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分布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大陆总面积的1/4,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维系生态平衡、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具有重要地理价值。草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食用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其广大的分布面积,草地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对平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降低陆地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制,且对评价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首先以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碳储量、土壤呼吸(Rs)、土壤异养呼吸(Rh)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s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动态,并根据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此外,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覆盖,并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模拟了全球草地NPP和NEP,分析其时空动态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草地生产力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最后,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对全球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并引入3种NPP做为指标,对造成草地退化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种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进展如下:1.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NPP、碳储量、Rs、Rh及NEP的时空动态,最后分析了不同草地NPP与年平均温度(MAT)和年总降水量(MAP)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在4个地区中,北美草地面积最大,其NPP为4225.30±215.43 Tg DW.yr-1,欧洲草地面积最小,其NPP为928.95±24.68 Tg DW·yr-1。30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草地NPP呈现上升趋势,而欧洲和北美草地NPP整体下降;(2).北美地区草地的碳储量最高,为145.25 Pg C,中国草地碳储量最低,为36.42 Pg C,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碳储量分别为45.46和52.38 Pg C。草地碳储量的95%以上储存在土壤中;(3).澳大利亚草地的Rs最高,为5.72±0.62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1.39±0.05 P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的Rs分别为2.13±0.07和5.55±0.18 Pg C.yr-1;北美草地的Rh最高,为2.96±0.09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0.73± 0.02 Pg C.yr-1,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的Rs分别为1.12±0.03和2.92±0.28Pg C.yr-1。30年间,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Rs和Rh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北美草地Rs和Rh下降;(4).欧洲草地NEP最高,平均为11.92±9.22 Tg TgC·yr-1,澳大利亚草地NEP最低,平均为-1176.03±61.73 T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NEP分别平均为-22.46±21.45和-682.73±48.90 Tg C.yr-1,即欧洲草地表现为碳汇,其他地区草地均为碳源。1981-2010年间,澳大利亚草地NE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北美和欧洲草地NEP整体下降,即向大气中释放的碳逐渐增多;(5).草地NPP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不同草地类型对降水变化的反应不同。2.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及各大洲草地类组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研究了不同草地类组的迁移方向和距离,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面积为(5100.21±59.06)× 104km2,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最大,为(2010.05±108.32)× 104km2,典型草地类组面积最小,为(414.21±19.00)× 104km2,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为(1442.78± 85.73)、(780.84±13.16)和(452.32±32.26)× 104 km2;(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面积从5175.73 ×104 km2下降到5102.16 × 104 km2,其中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面积下降最多,为192.35 × 104km2,荒漠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下降14.31、34.15和70.81 × 104 km2,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增加了238.06 × 104 km2;(3).到本世纪末,全球草地面积将会继续下降,其中RCP8.5情景中草地面积将下降最多(516.55×104km2),RCP2.6情景中下降最少(405.84 × 104 10km2),在RCP4.5和6.0情景中,将分别下降503.74和482.02 × 104 km2;(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的草地分布最广,为(1940.62±48.14)× 104 km2,欧洲的草地面积最小,为(201.52±12.95)× 104 km2,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分别为(1007.72±24.14)、(1065.10±53.19)、(397.39±7.19)和(487.85±47.31)× 104km2;(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草地面积整体上升;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欧洲草地面积在RCP8.5情景中将显着增加,而在其他情景中变化较小,非洲和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上升,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将逐渐下降;(6).过去的100年中,在北半球,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他草地类组的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典型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633.11km;在南半球,荒漠草地类组和热带萨王纳类组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迁移,其中荒漠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1289.75km,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则向北方迁移。而在未来几十年内,RCP8.5情景中,各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大部分草地类组将向北方移动,其中RCP2.6情景中迁移方向争议较大。3.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定量评估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PP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草地NP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PP为(26.09±0.44)Pg DW·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最高,为(14.08±0.86)Pg DW·yr-1,其次为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其NPP为(5.88±0.36)Pg DW.yr-1,典型草地类组NPP最低,为(1.59±0.06)Pg DW-yr-1,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分别为(2.47±0.02)和(2.07±0.12)Pg DW.yr-1;(2).在过去的 100 年中,全球草地 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共增加了 745.32 Tg DW·yr-1。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2.6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无显着变化;在RCP4.5情景中,将有微弱的增加;在RCP6.0和RCP8.5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将增加。在2070s,草地NPP与1920s相比,在不同情景将分别增加2.88%、4.45%、5.70%和12.35%;(3).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在整个研究时间范围内逐渐下降,而荒漠草地类组和典型草地类组NPP波动较大,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在1920s-2070s逐渐上升,其中RCP8.5情景中将增加最多,在RCP2.6情景将增加最少;(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NPP最高,占全球草地NPP的30.73%,其次为非洲草地NPP,占全球草地NPP的27.69%,欧洲草地的NPP最低,占全球草地NPP的4.40%,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分别占全球草地NPP的17.26%、10.64%和9.29%;(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下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将下降,非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则会快速增加,而在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在多数气候情景中变化较小;(6).降水是影响全球尺度草地NPP最重要的气候因子。4.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单室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EP的时空动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NE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EP平均为117.66±173.44 Tg C·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典型草地类组的NEP为-41.94± 32.38 Tg C.yr-1,表现为碳源,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NEP最高,为(82.38±108.16)TgC·yr1,具有最高的固碳潜力;其次为热带萨王纳类组,其平均NEP为(46.00±39.57)Tg C·yr-1;荒漠草地类组的NEP最低,为(4.61± 7.01)Tg C.yr-1;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平均NEP为(26.61±27.43)Tg C·yr-1;(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NEP由8.40降低为到-42.91 TgC·yr1,即从吸收碳转化为释放碳。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8.5情景中,全球草地NEP将一直下降,到2070s将下降至(-713.50±302.29)Tg C·yr-1;在RCP2.6情景中,草地NEP在2030s之后将有微弱上升,到2070s将达到(-166.63±103.14)Tg C·yr-1;在RCP4.5和6.0情景中,到2070s将分别下降至(424.51±177.63)和(406.43±167.49)Tg C.yr-1;(3).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固碳潜力最强,最高达到135.37 Tg C·yr-1,在过去的100年中,除南美洲草地接近碳中性外,其他大洲草地均表现为碳汇;到本世纪末,全球各大洲草地均将转化为碳源;(4)在全球尺度,草地NEP更易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作用,其中降水的作用更加明显。5.全球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分析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研究2000-2013年全球草地退化状况,同时利用潜在NPP(NPPp)、实际NPP(NPPa)及二者差值(即人类活动作用导致NPP的损失,HANPP)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全球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地面积为1401.01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23.90%,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3017.24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51.47%;(2).在发生变化的草地中,呈现轻度改善的草地分布面积最大,占16.30%,呈现轻度退化和显着退化的草地面积分别占全球草地面积的15.30%和2.07%;(3).亚洲和北美洲草地呈现轻度改善的面积分别占各自大洲草地面积的17.55%和23.48%,而在其他大洲,呈现轻度退化的面积较大,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和草地改善均发生在亚洲;(4).气候变化是全球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导致了 45.51%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次之,导致32.53%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改善草地总面积的45.51%,而气候变化导致了30.6%的草地改善;(5).由于草地退化引起的NPP损失在1.40(北美洲)和13.61 TgC·yr1(大洋洲)之间,而由于草地改善造成的NPP增加在1.59(北美洲)和17.57 Tg C·yr-1(欧洲)之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各个大洲草地退化的影响不同。6.精度验证和误差来源本研究的时间横跨过去百年到本世纪末,空间尺度由区域尺度到大洲尺度到全球尺度,从不同时空尺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面积及生产力的影响。由于研究时间和空间尺度较大,模拟结果的验证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模型模拟精度、降低其不确定性,本论文采用立体取样-交叉验证-综合评判的方法,从样点实测数据、不同模型结果对比和文献结果验证的方法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及现有研究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合理的反映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状况。论文结果的误差来源主要有:首先,在模拟全球草地生产力的研究中,模型中只用到降水和温度两个指标,许多重要的因子(如人类活动、CO2施肥效应、氮沉降、植被生理生态过程等)并没有考虑到模型中。不过模型抓住了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气候因子,因此,从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其次,输入数据的误差,由于上个世纪初气象观测点很少,根据有限的资料外推到全球尺度会产生很大问题,特别是降水数据,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很大,而草地生产力对降水敏感性更高,因此会对结果造成误差。最后,由于估算模型和参数方案各不相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中不同GCM所模拟的气候因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差别也较大,本论文利用可搜集到的所有GCM模拟结果的平均值来研究未来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不确定性。7.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目前关于草地生产力的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草地生产力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以4个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草地NPP、碳储量、Rs、Rh和NEP的时空动态,从区域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的影响;(2).利用改进的CSCS、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首次从全球尺度对长时间序列全球草地面积、NPP和NEP进行模拟,定量评估不同时期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不仅为全球草地碳循环和碳格局提供了本底资料,对资料难以获取的地区或时间段的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3).目前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或均质斑块,不同研究中监测指标不统一,结果可比性较差,而大尺度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监测指标,选取3种NPP—潜在NPP、实际NPP及二者差值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明确了全球草地退化现状,而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8.总结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广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使其生产力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根据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过去的30年是近800年中最热的30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NPP和Rh均上升,但在中国Rh上升速度更快,导致草地NEP下降,而在澳大利亚,草地NPP上升速度较快,因此草地NEP整体上升;欧洲草地NPP下降而Rh上升,导致NEP下降;北美地区草地NPP和Rh均下降共同导致草地NEP整体下降。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草地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过去百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草地面积整体下降,尤其是中高纬度草地面积持续下降,热带地区草地分布不断扩张。虽然草地NP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大部分草地NPP下降。到本世纪末,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草地NPP将继续上升,而草地也将由碳汇转变为碳源。降水是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本研究不仅对了解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反馈,而且为国家和政府从科学角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并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付标[10](2015)在《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强烈人为活动与脆弱生态复合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陕北采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既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又是我国新型的能源矿产基地,经过几代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有所减弱,土壤质量具有一定提高。但在一些长期的植被重建区域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入选选择科学的植被重建模式。本研究以陕北采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为研究区域,以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最为强烈的荒漠化土壤和工矿企业高污染风险区农田为采样区域,以各种植被恢复模式下荒漠化土壤及工矿企业高污染风险区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严重退化的脆弱生态区在植被重建过程中的土壤环境质量响应特征和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进行研究,并对荒漠化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乔、灌、草三种不同植被类型经过30年左右的发育,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容重,提高总孔隙度,使土壤颗粒向细化发展;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p H值,CEC有显着提高;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差异显着,灌木林地的沙柳、紫穗槐和柠条土壤有机碳总量、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及ROC/TOC增加幅度最高。ROC/TOC可以作为衡量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效益的评价指标。(2)植被恢复模式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质量差异明显。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CEC及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灌木林地高于乔木林地,土壤质量高低顺序为纯灌木林地>灌木混交林地>乔灌镶嵌地>乔木混交林地>纯乔木林地。(3)以0年为界,在前30年,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土壤颗粒组成呈现细化的趋势;土壤CEC及其他养分含量呈现增加趋势。30年以后,土壤容重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CEC及养分等出现降低的趋势,原因在于随着植被恢复,灌木林向乔木林演替,致使地表土壤干燥化,植被退化,使得已被固定的沙地重新活动,土壤性质变劣。(4)经过15年的植被恢复,未封育自然恢复、封育自然恢复、未封育人工恢复和封育人工恢复4种管理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及植被性质,地表植被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0.12-1.03 m,12.70-53.18%和7.27-29.08 g·m-2,土壤容重降低0.12-0.27 g·cm-3,总孔隙度提高6.80-17.01%,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也显着提高。封育管理的效果优于未封育方式,人工植被恢复优于自然植被恢复,采取封育与人工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植被与土壤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5)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择土壤有机质、速效磷、易氧化碳、容重、粘粒和碱解氮6个指标作为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土壤质量效益评价的模型:IQI=Σ(Wi(Ii-I0))?100,运用该模型对植被恢复30年的10种植被类型下土壤质量效益进行了评价。(6)煤炭开采对矿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污染有显着贡献,除Zn外,重金属元素表层含量高于下层10-50%,形成了明显的地球化学垒,表层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在1.7-3.3之间,重金属含量高出土壤环境背景值,但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尚属清洁。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已经接近轻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7)化工企业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所有重金属元素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 cm范围内,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在排污口附近100m范围内,Pb集中在200m范围内,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 mg/kg、0.129 mg/kg和0.036 mg/kg,明显高于无污染区;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0.53,属安全清洁等级。
二、在地中海类型气候条件下,沙巴拉群落改变为草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地中海类型气候条件下,沙巴拉群落改变为草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肯尼亚建国后的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肯尼亚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土地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水文 |
第六节 能源与矿产 |
一、能源资源 |
二、矿产资源 |
第七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二章 肯尼亚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肯尼亚的环境问题 |
一、土地退化问题 |
二、森林资源的减少 |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肯尼亚环境问题成因的综合分析 |
第三章 肯尼亚环境问题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卡耶亚多郡的马舒鲁地区植被退化对牧场的影响 |
一、当地植被退化的类型 |
二、过去30年来该地区植被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
三、总结 |
第二节 处理环境与人口关系的不同观点——马查科斯经验 |
一、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传统观点 |
二、马查科斯的经验 |
三、对马查科斯经验的误解 |
四、综合发展战略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前乌坎巴尼地区的环境、发展与危机 |
一、独立前的殖民时期 |
二、独立后到70年代 |
三、20世纪80年代 |
四、1984-85和1991-92年的饥荒 |
第四节 维多利亚湖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
第四章 肯尼亚与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肯尼亚应对环境问题的举措 |
一、应对土地问题 |
二、应对水资源危机 |
三、应对自然灾害 |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
五、生态女性主义 |
第二节 肯尼亚的可持续发展 |
一、《肯尼亚2030年远景规划》与新宪法 |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三节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
一、创造良好的和平环境 |
二、实现新型工业化 |
三、大力发展教育,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 |
四、寻求与外部力量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影响因素 |
1.2.2 植被(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2.3 稳定性碳同位素在土壤有机碳周转中的应用 |
1.3 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样品的采集 |
2.4 样品的分析测定 |
2.4.1 植物和土壤有机碳δ~(13)C测定 |
2.4.2 密度分组及其有机碳δ~(13)C测定 |
2.4.3 土壤团聚体分组及其有机碳、δ~(13)C测定 |
2.4.4 惰性碳及其δ~(13)C测定 |
2.4.5 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其δ~(13)C的测定 |
2.4.6 可矿化碳及其δ~(13)C的测定 |
2.4.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8 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
2.5 有机碳来源计算 |
2.6 碳库计算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
3.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储量与动态 |
3.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植被δ~(13)C垂直分布 |
3.3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周转 |
3.4 讨论 |
3.4.1 植被恢复对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影响 |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的关系 |
3.4.3 植被类型转换后土壤有机碳的周转 |
3.5 小结 |
第4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及其来源的影响 |
4.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δ~(13)C |
4.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稳定性有机碳及其δ~(13)C特征 |
4.3 讨论 |
4.3.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4.3.2 土壤活性碳与土壤碳周转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
5.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团聚体分布 |
5.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
5.3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团聚体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
5.4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团聚体有机碳库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碳输入的影响 |
5.5.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周转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6.1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对土壤可矿化碳及其δ~(13)C |
6.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酶的影响 |
6.3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土壤矿化过程微生物对碳的利用 |
6.4.2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6.4.3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 |
1.4.2. 案例研究 |
1.4.3. 综合统计分析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2.4.1. 功能价值法 |
2.4.2. 当量因子法 |
2.4.3. 模型评估法 |
2.5. 小结 |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
3.1.1. 相关概念辨析 |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
3.5.1. 国外研究进展 |
3.5.2. 国内研究进展 |
3.6. 小结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研究背景 |
4.1.1. 基本概况 |
4.1.2. 区域位置 |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
4.2.1. 经济发展 |
4.2.2. 人口状况 |
4.2.3. 行政区划 |
4.3. 自然地理 |
4.3.1. 气候特征 |
4.3.2. 地形地貌 |
4.4. 环境资源特征 |
4.4.1. 自然资源 |
4.4.2. 植被条件 |
4.5. 生态系统特征 |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
4.6. 研究范围 |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7.1. 数据来源 |
4.7.2. 数据初步处理 |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
5.3. 小结 |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
6.4.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
7.6.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碳库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有机碳的模型研究进展 |
1.3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
1.3.1 土壤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2 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3 人为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地形 |
2.1.3 土壤 |
2.2 农业资源概况 |
2.3 农作制度及农田管理措施概况 |
2.3.1 农作制度 |
2.3.2 施肥量 |
2.3.3 灌溉 |
第三章 DAYCENT模型的校验和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不同农作情景下DAYCENT模型模拟能力 |
3.1.2 不同地区DAYCENT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
3.1.3 DAYCENT模型模拟及效果评价方法 |
3.1.4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3.1.5 气象数据及土壤基本数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AYCENT模型校验及验证 |
3.2.2 不同地区DAYCENT模型的适用性 |
3.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黑土区典型站点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旱田广域范围内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历史时期土壤有机碳模拟情况 |
5.2.2 201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5.2.3 不同农作情景下203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5.2.4 不同农作情景下205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5.2.5 不同农作情景下208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5.2.6 不同农作情景下2100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
5.2.7 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及变化特征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旱田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及固碳能力估算 |
6.1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东北旱田固碳潜力、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 |
6.2.2 东北旱田土壤最大碳储量及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提升 |
6.2.3 东北旱田不同时期固碳潜力、有机碳潜在固碳能力 |
6.2.4 东北旱田不同时期土壤最大碳储量、土壤潜在有机碳储量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及学术成果 |
(5)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土壤碳库与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
2.1.1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
2.1.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
2.2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
2.3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2.3.1 保护性耕作的大尺度研究 |
2.3.2 保护性耕作下作物产量表现 |
2.3.3 保护性耕作对于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2.3.4 保护性耕作的固碳能力 |
2.3.5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2.4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
2.4.1 能量投入与产出 |
2.4.2 作物生产经济效益 |
2.4.3 固碳效益 |
2.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6 研究内容 |
2.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区域主要作物产量、水分和有机碳对免耕和秸秆覆盖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 |
3.3.2 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耗水量的影响 |
3.3.3 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耕作配合秸秆覆盖处理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5 免耕配合秸秆覆盖处理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6 免耕处理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7 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对黄土高原主要作物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轮作系统实行保护性耕作的作物产量、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与作物管理 |
4.2.3 数据收集 |
4.2.4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作物籽粒、秸秆产量、生物量、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4.3.2 支持向量机模型模拟结果 |
4.4 讨论 |
4.4.1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2 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轮作系统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碳库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5.2.2 土壤取样 |
5.2.3 土壤全碳测定 |
5.2.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测定 |
5.2.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计算 |
5.2.6 土壤固碳量与固碳价值的计算 |
5.3 结果 |
5.3.1 土壤全碳 |
5.3.2 土壤有机碳 |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 |
5.3.4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5.3.5 固碳量与固碳价值 |
5.4 讨论 |
5.4.1 土壤碳库 |
5.4.2 碳价与固碳价值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轮作系统实行保护性耕作的能量收支与经济效益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6.2.2 能量与经济数据收集 |
6.2.3 能量与经济产出投入率计算 |
6.3 结果 |
6.3.1 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能量投入产出构成 |
6.3.2 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成本构成及其经济效益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基于“面”尺度文献汇总分析的作物产量、水分利用和土壤固碳效应 |
7.1.2 基于“点”尺度长期定位观测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7.1.3 基于“点”尺度长期定位观测的土壤固碳效应 |
7.1.4 基于“点”尺度长期定位观测的保护性耕作效益评价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储存 |
1.2.2 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流失 |
1.2.3 淤地坝的土壤碳汇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地调查与采样 |
2.1.2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
2.2.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
2.3 讨论 |
2.3.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2.3.2 气候条件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2.3.3 下垫面条件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流失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选择与调查 |
3.1.2 侵蚀针布设与样品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降雨特征 |
3.2.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流失特征 |
3.2.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流失特征 |
3.3 讨论 |
3.3.1 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3.3.2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淤地坝的土壤碳储存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坝地取样及样品处理 |
4.1.2 淤地坝库容曲线建立及淤积量计算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淤地坝泥沙淤积特征 |
4.2.2 淤积泥沙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
4.2.3 淤地坝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 |
4.2.4 坝地泥沙淤积量和有机碳储量与侵蚀性降雨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降雨特征对淤地坝碳储存的影响 |
4.3.2 植被和土壤特征对淤地坝碳储存的影响 |
4.3.3 坝地沉积环境对淤地坝碳储存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流域土地利用资料收集 |
5.1.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
5.1.3 流域坡面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
5.1.4 坝控流域建坝后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估算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坡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描述性统计 |
5.2.2 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
5.2.3 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
5.2.4 坝控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变化特征 |
5.3 讨论 |
5.3.1 土地利用变化对坡面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5.3.2 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变化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采伐方式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森林采伐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1.1.2 森林采伐对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 |
1.1.3 森林采伐对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 |
1.1.4 森林采伐对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 |
1.1.5 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样地概况与设置 |
2.2.1 采伐方式样地概况与设置 |
2.2.2 林型转换样地概况与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温室气体通量测定 |
2.3.2 环境因子测定 |
2.3.3 氮矿化测定 |
2.3.4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 |
2.3.5 土壤碳氮储量测定 |
3 采伐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温室气体通量及环境因子测定 |
3.2.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氮矿化测定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采伐方式对次生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3.3.2 不同采伐方式对次生林土壤CH_4吸收通量的影响 |
3.3.3 不同采伐方式对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3.3.4 伐后9年不同采伐方式对次生林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采伐方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3.4.2 采伐方式对土壤CH_4吸收的影响 |
3.4.3 采伐方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温室气体通量及环境因子测定 |
4.2.2 土壤氮矿化测定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对CO2_排放的影响 |
4.3.2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对CH_4吸收的影响 |
4.3.3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4.4.2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对土壤CH_4吸收的影响 |
4.4.3 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采伐方式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 |
5.2.2 土壤碳氮储量的测定 |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采伐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
5.3.2 采伐处理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
5.3.3 伐后9年不同采伐方式次生林土壤碳储量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氮沉降研究现状 |
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氮沉降的响应 |
2.1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 |
2.1.1 凋落物分解中土壤动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2.1.2 凋落物分解中木质素对氮沉降的响应 |
2.2 草原生态系统凋落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2.2.1 凋落物分解中微生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2.2.2凋落物分解中纤维素对氮沉降的响应 |
2.3 荒漠生态系统凋落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2.4 城市生态系统凋落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2.5 农田生态系统凋落物对氮沉降的响应 |
3 展望 |
(9)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分类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因素 |
1.2.4. 草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1. 草地分类方法研究不足 |
1.3.2. 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草地生产力本底资料不足 |
1.3.3. 大面积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全文研究区概介 |
2.1.1. 全球草地生态系统 |
2.1.2.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 |
2.1.3. 北美草地生态系统 |
2.1.4. 欧洲草地生态系统 |
2.1.5. 澳大利亚草地生态系统 |
2.2. 主要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全球土壤有机碳数据 |
2.2.3. 自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 |
2.2.4. 草地分类数据—MODIS IGBP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草地土壤呼吸估算模型 |
2.3.2. 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
2.3.3. 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2.3.4. 全球草地NPP估算模型—分段模型 |
2.3.5. 全球草地NEP估算模型—单室模型 |
2.3.6.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3.7.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构建 |
2.3.8.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为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1981-2010年4个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 |
3.3.2.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 |
3.3.3.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PP动态变化 |
3.3.4.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R_s和R_h的动态变化 |
3.3.5.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EP动态变化 |
3.3.6. 4个地区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草地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变化对4个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全球年平均气温(MAT)与年降水量(MAP)时空动态变化 |
4.3.2. 全球草地类及类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全球草地类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3.4. 全球各大洲草地类组时间变化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 |
4.3.5.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4.4. 讨论 |
4.4.1. 数据来源与CSCS分类方法的讨论 |
4.4.2. 气候变化对全球草地分布的影响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全球草地NPP空间分布特征 |
5.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分析 |
5.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变化 |
5.3.4. 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估算方法的讨论 |
5.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全球草地NEP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分析 |
6.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变化 |
6.3.4. 全球草地类组NE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NEP估算方法的讨论 |
6.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EP的影响 |
6.5. 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球草地主要干扰因素(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研究方法 |
7.2.4. 大面积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动态分布 |
7.3.2.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时间动态变化 |
7.3.3. 2000-2013年草地动态变化分布 |
7.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 |
7.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改善中的作用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球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最后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附录三、论文中部分彩图 |
致谢 |
(10)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土地退化及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土地退化概况 |
1.2.2 植被恢复及其发展 |
1.3 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演变 |
1.3.1 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3.2 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3.3 植被恢复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1.4 工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
1.5 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植被 |
2.1.3 地质地貌 |
2.2 矿产资源开采 |
2.2.1 矿产资源现状 |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2.3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植被群落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 |
3.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3.2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土壤pH和CEC |
3.3.2 土壤有机质 |
3.3.3 土壤养分 |
3.4 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相关性 |
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3.6 讨论 |
3.6.1 植被恢复对退化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 |
3.6.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环境响应 |
4.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样区设置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土壤颗粒组组成 |
4.3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4.4 土壤有机质、pH和CEC |
4.5 土壤氮磷钾养分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质量响应特征 |
5.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5.2 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1 土壤容重 |
5.2.2 土壤总孔隙度 |
5.2.3 土壤颗粒组成 |
5.3 恢复年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1 土壤pH与CEC |
5.3.2 土壤有机碳 |
5.3.3 土壤氮素 |
5.3.4 土壤全磷和有效磷 |
5.3.5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理方式对沙质草地土壤及植被性质的影响 |
6.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6.1.1 样区设置 |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 管理方式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6.3 管理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4 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质、pH和CEC的影响 |
6.5 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6 植被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
6.7 讨论 |
6.7.1 管理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
6.7.2 土壤与植被的相关性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因子耦合关系及其效益评价 |
7.1 土壤质量因子的选取 |
7.2 土壤质量因子的耦合关系 |
7.3 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的确定 |
7.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5 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
7.6 土壤质量效应模型的应用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采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与评价 |
8.1 样区设置与评价方法 |
8.1.1 研究区概况 |
8.1.2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8.1.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8.2 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
8.3 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
8.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8.5 讨论 |
8.5.1 煤炭开采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 |
8.5.2 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采矿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 |
9.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
9.1.1 研究区概况 |
9.1.2 样区设置与样点采集 |
9.1.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9.2 土壤重金属基本统计 |
9.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9.4 土壤重金属在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 |
9.5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统计 |
9.6 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
9.7 土壤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
9.8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在地中海类型气候条件下,沙巴拉群落改变为草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肯尼亚建国后的环境问题研究[D]. 朱丛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李燕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7)
- [3]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东北旱田不同农作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的模拟研究[D]. 张茂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5]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土壤碳库与经济效益研究[D]. 李舟. 兰州大学, 2018(10)
- [6]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D]. 李玉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2)
- [7]采伐方式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D]. 孙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8]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综述[J]. 董雄德,邢亚娟,闫国永,王庆贵.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2)
- [9]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刚成诚. 南京大学, 2015(01)
- [10]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D]. 付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