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Java的网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文禹棋[1](2021)在《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网络的概念逐渐被提起,信息化网络的发展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海洋之上,而是向天空和太空上延伸。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目标,是借助天基网络配合地面网络来实现网络的全球全面覆盖。为了应对天基网络的网络管理需求,保证网络正常运转,需要对天基网络所有卫星节点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基于网络管理的思想,网管代理的任务是被部署在各个网络节点中,构建被管资源与网管中心信息交互的通道,管控信息适配模块则需更多关注与被管资源的数据交互。因此,网管代理是整个天基网络管理活动开展的核心,适配模块是实现天基网络节点资源统一管理的关键。本文研究重点为天基网管控信息的适配方案,致力于提供一个能够全面地适配天基网络资源、提升被管资源与网管代理的数据交互效率以及提高网管代理可用性的适配模块解决方案。首先,在调研了天基网络和网络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课题明确了适配模块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路线。然后,本文基于功能视点对天基网络管理信息进行梳理,形成了技术无关的天基网络管理信息模型文件库,并规定了被管资源的命名规则及全局唯一标识方法。接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模型文件库的自动适配技术,和适配模块与被管资源交互的网管协议。最后,围绕模块架构、存储文件和接口三个方向描述适配模块的概要设计;并且从类、重要函数等角度介绍适配模块的详细设计思路,并最终完成适配模块的开发、功能以及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的有效性。
谭建功[2](2020)在《某省联通公司电子运维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运维系统(Electronic Operation Maintenance System,EOMS),是电信行业的运营商用来维护、调度与管理企业内各种日常生产任务的主要手段。它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各级网络维护部门的有机连接与结合,让中国的运营商企业能够跨维度调度与管理业务,以实现数据共享,成功解决企业中各软件“数据孤岛”的问题,从而跟上当下5G运营的步伐。而作为电子运维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则在系统中担任着全局的调度指挥功能,它能够面向流程,进行统筹规划,并协调电子运维系统中的各个方面,让整个系统的业务按序保质的完成。本文研究了某省联通公司电子运维系统的需求。第一,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登录认证、工单调度、工单反馈、历史工单以及信息维护等模块,同时对系统的规范性、安全性等非功能性需求以及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第二,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本文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并采用B/S架构为基础,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以及基础层。第三,本文基于Java Spring以及Hibernate等框架实现了系统的各个模块。在设计实现调度管理子系统的过程中,系统还采用了SQL SERVER 2012作为数据服务支持,有效解决了工作过程中的多用户并发、数据存储量大等实际问题。同时,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登录认证、工单调度、工单反馈、历史工单以及信息维护等模块的实现方法和成果。本文的最后,还对实现的调度管理子系统进行了相关功能的测试。测试用例的成功实现,说明了该系统是一款符合某省联通公司需求的,能够实际投入运营的调度管理子系统。本系统成功在某省联通公司进行部署,有效解决了该公司的运维问题,提高了运维效率,也为其他类似公司实现运维系统提供了参考。
王旭[3](2020)在《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张,互联网架构设计上出现的安全性低、移动性支持差、可扩展性差等缺陷导致现在的互联网架构不再适用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系统。标识网络将网络划分为网络空间和用户空间,解决了传统互联网架构中的弊端,非常符合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自主安全、可管可控、可靠稳定、按需传输需求。由于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具有特殊的网络架构和网络协议,导致传统网络管理系统不再适用于本网络。本文工作是“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原型系统”项目的一部分,旨在设计实现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论文分析了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以B/S架构为基础的网络管理系统。为了便于网管系统应用的多实例部署,系统设计了管理员的无状态登录认证模块。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卫星计算资源和带宽资源受限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性能管理模块对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本文对网络性能管理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针对标识协议栈中的标识映射协议、认证鉴权协议、路由控制协议等资源,网管系统在用户管理和标识路由管理模块通过配置多个数据源的方式对以上资源实现了集中管理。论文分模块对网管系统进行了实现。在性能管理部分通过缓存技术,解决了网管系统用户过多时出现重复性能查询问题,从而降低查询对网络带宽的占用。通过Websocket协议,实现了用户浏览器和服务端之间的全双工通信,避免了HTTP轮询对网管服务器带宽资源的消耗。管理系统数据库存储部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综合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和缓存型数据库的优势,不仅解决了多线程并发造成的数据污染问题,还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在日志记录部分,采用了面向切面的编程技术,不仅简化了代码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代码的复用度。最后,将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部署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Postman测试工具和Web浏览器工具分别对系统的五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的管理功能。
吴志涛[4](2020)在《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为了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电信运营商在不断提升网络传输速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网络管理能力。大客户能够为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收益,一直受到运营商的重点关注,因此,电信运营商建立大客户网管系统,为大客户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服务。现阶段,大客户网管数据呈现出海量、复杂、多样等特性,使告警分析工作愈加困难。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海量复杂数据的分析效率,因此,建设一个能够综合分析网络告警和故障特征、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和隐患、快速判断故障原因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提升大客户网管故障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题于电信运营商企业合作项目。论文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并将平台应用于告警数据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相关技术综述。本文对电信网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概述,梳理了平台建设和应用所需的大数据技术和告警数据分析技术。(2)基于Spark设计并实现了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本文通过分析企业需求对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将平台分为数据采集、解析与清洗、存储、分析、可视化5个模块。基于模块功能和数据特性,本文对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做出了详细阐述。最后,本文对平台进行了性能和功能测试。(3)利用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对告警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网管知识库、故障定位、故障诊断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挖掘了告警和故障的潜在关系,并据此建立网管知识库;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故障定位和故障诊断模型,分别用于确定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进一步地,本文将故障定位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导入平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调用模型对告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诊断。
赵昱[5](2020)在《基于容器技术的管控融合一体化系统》文中指出在通信网络管理软件和运维软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架构单一、系统部署复杂、多种运维功能处于不同的系统中,新老架构功能不能统一管理等问题。运营商对于管理和运维软件的集约化管理需求,让管理软件的管理容量成倍增加。单纯的使用新架构进行开发或者沿用以前架构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何在保障单个服务微服务化、云化的同时,增加整体系统的可用性,是本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erviceComb架构,将系统核心组件拆分为注册与配置中心、运维监管中心和微服务底座。针对现有网管系统服务采用C++开发,运维系统使用Java开发的情况,为不同语言的服务引入底座。通过为Java服务装上底座,使其具有负载均衡、健康检查、熔断等微服务特性。为C++服务装上微服务底座后,考虑到目前网管C++服务相互依赖情况,使用边车模式将互相依赖的服务放入同一边车内,在边车组件中实现微服务特性。使用Consul作为注册和配置中心,简化系统架构,为不同的服务实例进行信息隔离和配置隔离。在运维监管中心上实现服务质量的可视化检查,查看服务质量,为平台的各项功能提供WEBUI的支持。在部署方面,满足运营商提出的云化部署要求。采用Docker+Kubernetes的容器化、云化部署方案,对系统提供弹性伸缩的支持,将系统的各项参数通过Yml文件进行配置。通过云化部署,满足运营商集约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快速构建应用,发布服务,升级服务或者回滚服务。目前,本文设计的管控融合系统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从测试结果分析,本系统能准确监控服务运行状态和平台资源情况。Java服务以底座承载后Java微服务内存占用平稳,且较单一架构服务内存占用减少50%。C++服务使用底座后具有微服务特性,服务间RPC调用性能无明显劣化。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实现网管系统管控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颀[6](2020)在《广电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通信行业己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传统广电业务扩展到多媒体通信业务,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已成为我国接入网的总体发展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广电网络运营的平台越来越多,接入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为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业务的自动激活,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广电业务需求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广电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需求和软件架构设计,将需求拆分为10个模块进行实现,根据需求设计软件架构,确保软件运行时的稳定性、高并发、高可用性。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的统一管理,节省了不必要的网管服务器开支;实现了业务的自动激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帮助提升接入网链路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过长期针对系统业务需求的研究以及不断优化系统内的各项功能,使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达到了以下效果:1、系统涉及设备广泛,对多种在网设备进行了统一的管理、监控,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投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的生成告警,提高了维修效率,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禁止录入系统,提高了网络质量。2、对入户终端创新的使用了SNMP协议来实现了业务配置的自动下发,对于开通、关停、更换等相关配置的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并且操作记录永久保留,实现了故障的可追溯,为其他省市广电网络公司实现自动化配置终端提供了思路。3、创新的利用链路质量统计功能与考核计划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丢包率的因素,从而筛选出考核指标,经过网络优化后,使链路不合格率从23%降至10%,从而降低了接入网故障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郑旭彤[7](2019)在《基于Java的板卡及设备查询系统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4G网络的发展以及客户对无线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LTE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网络。而LTE无线设备更是无线网络中直接面对客户的大门,无线设备的维护质量直接影响着网络质量以及客户对于无线网络的使用感知,关系着无线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内容提供商的运营方向。无线设备主要是由多个板卡形成的主设备和扩展设备组成,因此对于无线设备的维护实际上主要就是对于板卡以及扩展设备的维护。在实际维护中由于板卡及扩展设备的数量较大、型号较多,导致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更新过程中,由于不同厂家的网管数据纷综庞杂,并且没有统一的模板,以及处理方式繁复等原因,需要对业务员的专业能力及对EXCEL表等工具的个人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数据处理周期较长。Java作为一种简单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健壮的,安全的,多线程的语言,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它将重点放在数据和对象的接口上,与C++相比的主要不同在于多继承,在Java中,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接口,以及Java的元类模型。MySQL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本系统采用Java为编程语言,以MySQL为数据库,实现查询和管理中兴及华为厂家的板卡和扩展设备,以提高维护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准确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陈昱先[8](2019)在《智能网管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重新构建网络管理服务系统。针对于以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网络管理告警系统结合,搭建了智能网管告警系统。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网络管理告警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尝试将人工智能算法与网络管理告警系统进行结合,搭建智能网管告警系统。在网络管理告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告警情况的评估,即通过对比告警阈值与接通率的大小对基站是否告警进行判断。本系统中的AI分析系统通过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生成模型以此来模拟专业人员对告警信息进行的评估,通过搭建LSTM时间序列神经网络,对未来告警情况进行预测,以此来达到实时告警的效果。同时对于传统C/S架构的网管告警系统进行重新搭建,应用Spring Boot框架开发B/S架构的网管告警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整个智能网管告警管理系统采用java与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使用Spring Boot作为开发框架,数据库使用Oracle,持久层使用JPA进行数据交互,对外提供基于HTTP标准的RESTful接口,采用IntelliJ IDEA作为开发工具。通过使用UML用例图与用例表的描述,完成了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部分,使用类图进行系统的静态描述,同时使用序列图完成系统的动态建模,对算法进行选型并设计合适的参数从而使得告警动态阈值调控的可靠性得到保证,通过对数据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设计测试用例,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从而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完整的智能网管告警系统包含数据接入系统、AI分析系统、告警管理子系统三个子模块。其中数据接入系统负责处理来自于基站上传的性能指标文件,对网元基站定时上传的性能文件进行数据的解析与存取;AI分析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在经过对算法的研究下,选用随机森林算法,对于已有专家标注的阈值数据进行训练,保存模型并以此来对告警信息进行回归分析,同时搭建LSTM神经网络,对告警情况进行预测;告警管理子系统提供给运维人员进行交互,包含告警监控、告警规则管理、告警查询、告警统计、告警分析、告警常规设置等功能模块。数据接入系统、AI分析系统、告警管理子系统共同构成了智能网管告警系统,完成了从数据的接入、处理到交互的完整过程。
张伯乐[9](2017)在《基于数字电视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数字电视设备的网络管理工作在广电领域是一个重要任务,它为数字电视设备的良性运作提供了保障。目前网络管理系统大都采用基于SNMP协议C/S架构解决方案。虽然这些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可靠地完成网管工作,但是普遍有一个不足之处,也即管理员的网管工作被限制在了 PC前,导致使用场景的灵活性受限。微信公众平台是近些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新产物,由于其极强的扩展性,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业务软件系统相融合,这也使它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移动平台之一。本课题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与Web开发技术,对传统的网管系统——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s Manage System, EMS)进行了移动端功能的扩展,实现了移动端接收设备故障告警消息,查看与管理设备告警信息,查看设备网络拓扑图等重要功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平台的不灵活性,大大提升了传统网管系统的易用性,改变了网络管理员工作方式,让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移动微信平台实时进行网管工作。本课题研究的网管系统结构上主要分为EMS与Web服务器两部分。EMS通过SNMP协议与数字电视设备通信,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当检测到有设备运行异常,EMS就会调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向管理员推送微信告警消息。进一步,为了实现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入口,网络管理员访问微信网页进行网管工作,搭建Web服务器就不可避免。Web服务器端部署有数据同步接口与网管系统的微信网页。EMS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后,不仅要把获取到的设备信息保存本地数据库,同时还要通过HTTP协议调用接口把数据同步到Web服务器端。然后,管理员就能够使用微信浏览器请求Web服务器端微信网页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本课题在设计和技术实现上主要有下列两处创新:第一,在多个互相独立的EMS共用一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前提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组管理接口与网页授权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微信用户的授权、鉴权方案。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关注,本方案在微信用户无需做任何账号注册、绑定与登录操作的前提下,实现对用户的安全授权与鉴权。本方案具有多个EMS之间信息互相隔离、对新关注的微信用户的安全授权、微信用户免登陆鉴权等特点,优于通常的用户账号管理方式;第二,为实现微信用户手机端确认、清除告警的功能,基于HTTP长连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服务器推送方案,本方案大大减少了频繁建立HTTP连接的系统开销,是技术实现上的创新点。经过流程分析与测试,本方案简单高效,性能稳定,兼顾了系统运行效率与推送的实时性,相比常见的短轮询推送方案优势显着。系统在移动便捷的特性下,表现出很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在数字电视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微信公众平台还在不断成长,具有较大潜力,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与实用价值。
李钲堂[10](2016)在《基于SNMP的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管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广播电视网络,随着这几年三网融合的发展和互联网+视频等新方向战略规划下,新业务不断的开展,对网络质量和相应承载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电运营商从传统的单向视频业务转向双向数字化互动业务的不断升级中,网络双向改造EOC技术成为主流,其复用同轴电缆网络同时开展视频和数据业务。在广播电视HFC网络里,通信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光发射机、光接收机、EOC局端和终端等,且早期设备不具备远程网络管理功能,随着双向网络升级,均增加了管理模块,但存在着管理上的不成熟、效率不高。由于广电网络覆盖面广,线路延伸至家家户户,网络庞大且复杂化,对接近用户端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成为广电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此类设备位置分散且种类多,各个设备厂家供应设备配套的管理软件互相独立不统一,同时HFC网络和PON+EOC网络分开管理,甚至每张网络里不同设备的管理也各自独立且软件更新慢,这给网络运维人员增加很多的重复劳动,这时一个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统一网络设备管理平台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广电网络公司的需求,本论文根据实际管理模式上,针对网络入户前的光节点设备如光接收机、EOC设备设计开发一套基于拓扑图管理的统一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平台。系统使用SNMP协议开发实现一套统一的MIB接口库的网络设备管理软件,其能够以可视化拓扑形式直观的显示、管理网络中数量大、位置分散、运维困难的光接收机设备和EOC局端、终端设备,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很好的管理广电网络中PON+EOC网络和HFC网络中的光接收机设备和EOC设备,基于B/S架构和拓扑图方式实施设备管理,支持分布式部署、多用户安全策略划分区域管理、自动扫描设备发现、远程配置设备、时刻监测设备性能参数、故障发现告警、定期数据备份和统计报表导出等。软件系统按照国家标准MIB库的接口统一封装,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同时系统模块具备一定的可配置性及开放性,可以管理网络中其他设备或对接集成至其他系统中,在小批量设备在线运行环境中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各个功能模块工作正常。
二、基于Java的网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Java的网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1.3 研究生期间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 |
2.1 研究现状 |
2.1.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2.1.2 网络管理协议 |
2.1.3 网络管理信息模型 |
2.2 相关技术 |
2.2.1 Socket |
2.2.2 XML和JSON |
2.2.3 Swing |
2.2.4 多线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需求分析 |
3.1 模块功能架构 |
3.1.1 数据侦听分发子模块 |
3.1.2 协议解析封装子模块 |
3.1.3 数据存取子模块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数据侦听分发子模块 |
3.2.2 协议解析封装子模块 |
3.2.3 数据存取子模块 |
3.3 性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关键技术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1.1 资源信息模型问题 |
4.1.2 适配模块通用性问题 |
4.1.3 数据传输交互问题 |
4.2 实验及技术选型 |
4.2.1 资源信息模型解决方案 |
4.2.2 适配软件通用性解决方案 |
4.2.3 数据封装传输方案 |
4.2.4 适配模块技术选型 |
4.3 天基网管理信息建模 |
4.3.1 天基网资源建模方法 |
4.3.2 天基网络资源模型 |
4.3.3 天基网络网管机制 |
4.3.4 资源命名规则与资源识别符设计 |
4.4 管理模型自动适配技术 |
4.4.1 自动适配的需求分析 |
4.4.2 自动适配技术流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与被管对象交互的网管协议设计 |
4.5.1 协议范围 |
4.5.2 协议交互流程 |
4.5.3 协议消息与原语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
5.1 模块概要设计 |
5.1.1 网管代理系统架构设计 |
5.1.2 适配模块设计 |
5.1.3 存储文件设计 |
5.1.4 模块接口设计 |
5.2 模块详细设计 |
5.2.1 数据侦听分发子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2 协议解析封装子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存取子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硬件测试环境 |
6.1.2 软件测试环境 |
6.2 子模块功能测试 |
6.2.1 数据侦听分发子模块测试 |
6.2.2 协议解析封装子模块测试 |
6.2.3 数据存取子模块测试 |
6.3 模块性能与额外开销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某省联通公司电子运维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 |
2.1 电子运维系统 |
2.1.1 电子运维系统模块划分 |
2.1.2 电子运维系统的管理架构 |
2.2 调度管理子系统 |
2.3 关键技术 |
2.3.1 B/S架构 |
2.3.2 Java EE平台 |
2.3.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度管理子系统需求分析 |
3.1 调度管理子系统需求概述 |
3.2 调度管理子系统功能需求 |
3.2.1 登录认证 |
3.2.2 工单调度 |
3.2.3 工单反馈 |
3.2.4 历史工单 |
3.2.5 信息维护 |
3.3 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度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模块的设计 |
4.2.1 登录认证模块 |
4.2.2 工单调度模块 |
4.2.3 工单反馈评分模块 |
4.2.4 历史工单模块 |
4.2.5 信息维护模块 |
4.3 数据库的设计 |
4.3.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3.2 数据库E-R图概述 |
4.3.3 数据表的详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度管理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总体实现分析 |
5.2 系统各模块实现 |
5.2.1 登录认证模块实现 |
5.2.2 工单调度模块实现 |
5.2.3 工单反馈评分模块实现 |
5.2.4 历史工单模块实现 |
5.2.5 个人中心模块实现 |
5.3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5.4.1 登录认证模块测试 |
5.4.2 工单调度模块测试 |
5.4.3 工单反馈模块测试 |
5.4.4 历史工单模块测试 |
5.4.5 个人中心模块测试 |
5.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测试 |
5.6 系统性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管理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架构 |
2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及网管技术 |
2.1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系统 |
2.1.1 天地一体化网络介绍 |
2.1.2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结构 |
2.1.3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工作流程 |
2.2 网管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2.1 Websocket协议 |
2.2.2 Model-View-View Model模式 |
2.2.3 面向切面编程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
3.1 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用户管理需求分析 |
3.1.2 网络性能管理需求分析 |
3.1.3 管理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1.4 标识映射及标识路由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3.2 网络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3.3 Web服务设计 |
3.3.1 开发方案设计 |
3.3.2 管理员可视化界面设计 |
3.3.3 通信模块设计 |
3.4 天地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设计 |
3.4.1 网络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3.4.2 标识路由管理设计 |
3.4.3 数据库存储设计 |
3.5 天地一体化网络性能管理设计 |
3.5.1 实时性能监控设计 |
3.5.2 定时性能数据收集设计 |
3.6 网管系统安全设计 |
3.6.1 系统日志模块设计 |
3.6.2 认证鉴权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管系统实现 |
4.1 Web服务实现 |
4.1.1 管理员操作界面组件管理实现 |
4.1.2 管理员操作界面组件实现 |
4.1.3 数据可视化模块实现 |
4.1.4 通信模块实现 |
4.2 网络资源管理实现 |
4.2.1 网络用户管理实现 |
4.2.2 标识路由管理实现 |
4.3 天地一体化网络性能管理实现 |
4.3.1 实时性能查询列表更新实现 |
4.3.2 实时性能查询任务执行 |
4.3.3 定时性能数据采集实现 |
4.4 网管系统安全实现 |
4.4.1 日志模块实现 |
4.4.2 管理员信息管理实现 |
4.4.3 管理员认证登录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网管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系统测试 |
5.2.1 部署测试 |
5.2.2 用户登录授权测试 |
5.2.3 用户管理测试 |
5.2.4 Websocket测试 |
5.2.5 路由管理测试 |
5.2.6 性能管理模块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电信网管系统概述 |
2.1.1 电信网管系统概况 |
2.1.2 大数据在电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
2.2 大数据技术概述 |
2.2.1 数据采集技术 |
2.2.2 数据存储技术 |
2.2.3 分布式计算技术 |
2.3 告警数据分析技术 |
2.3.1 基于规则的告警分析技术 |
2.3.2 智能告警分析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3.1 平台总体设计 |
3.1.1 平台需求分析 |
3.1.2 平台总体设计 |
3.2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2.1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3.2.2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
3.3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设计 |
3.3.2 数据解析与清洗模块的实现 |
3.4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
3.4.2 数据存储模块的实现 |
3.5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5.1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 |
3.5.2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 |
3.6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6.1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设计 |
3.6.2 数据可视化模块的实现 |
3.7 平台测试 |
3.7.1 平台性能测试 |
3.7.2 平台功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 |
4.1 网管知识库应用 |
4.1.1 告警与故障分析 |
4.1.2 网管知识库的应用与意义 |
4.2 网络故障定位应用 |
4.2.1 故障定位模型的建立 |
4.2.2 故障定位结果分析 |
4.2.3 故障定位的应用与意义 |
4.3 网络故障诊断应用 |
4.3.1 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
4.3.2 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4.3.3 故障诊断的应用与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5)基于容器技术的管控融合一体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相关技术 |
2.1 容器技术 |
2.1.1 Docker |
2.1.2 Kubernetes |
2.1.3 Chart |
2.2 管理平台技术 |
2.2.1 边车 |
2.2.2 Consul |
2.2.3 微服务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管控融合系统容器化设计研究 |
3.1 服务注册和配置中心设计 |
3.1.1 注册中心 |
3.1.2 配置中心 |
3.2 运维监管中心设计 |
3.2.1 微服务质量监控 |
3.2.2 平台服务质量监控 |
3.2.3 配置灰度发布 |
3.3 微服务底座设计 |
3.3.0 Java侧微服务底座 |
3.3.1 SideCar侧微服务底座 |
3.3.2 C++微服务底座 |
3.3.3 动态配置 |
3.3.4 熔断和服务质量 |
3.3.5 负载均衡与容错 |
3.4 本章小结 |
4 部署 |
4.1 平台部署 |
4.1.1 非高可用部署 |
4.1.2 高可用部署 |
4.2 应用部署 |
4.2.1 应用快速部署 |
4.2.2 应用在线升级 |
4.2.3 Chart包设计与一体化快速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3 平台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6)广电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OSS标准现状 |
1.2 我国OSS系统应用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广电业务企业网络架构分析 |
2.1 广电行业现状 |
2.2 广电网络结构 |
2.2.1 总体网络结构 |
2.2.2 接入网网络结构 |
2.3 网络维护体系现状 |
2.4 面临的问题 |
2.5 OSS系统建设目标 |
第三章 运营系统方案分析与架构设计 |
3.0 项目需求分析 |
3.1 OSS系统的技术体系 |
3.1.1 系统设计遵守的原则与模块分解 |
3.1.2 OSS系统采用的技术体系 |
3.2 与BOSS系统的对接方案 |
3.2.1 业务范围及对接方案 |
3.2.2 接口协议的定义 |
3.3 设备信息的采集及配置方案 |
3.4 OSS系统服务器部署方案 |
3.4.1 OSS系统部署的原则与需求 |
3.4.2 虚拟化技术的介绍 |
3.4.3 OSS系统虚拟化平台部署方案 |
第四章 运营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资源管理模块 |
4.1.1 网络设备 |
4.1.2 管理协议的选取 |
4.1.3 VLAN信息 |
4.1.4 资源巡检 |
4.1.5 设备开局 |
4.1.6 功能评价 |
4.2 配置管理模块 |
4.2.2 配置备份 |
4.2.3 配置巡检 |
4.3 业务激活模块 |
4.3.1 业务激活描述 |
4.3.2 业务激活方式 |
4.3.3 业务激活流程 |
4.3.4 功能评价 |
4.4 综合告警模块 |
4.4.1 告警来源 |
4.4.2 告警定义 |
4.4.3 告警查询 |
4.4.4 告警考核 |
4.5 流量监控模块 |
4.5.1 流量监控范围 |
4.5.2 流量采集方式 |
4.5.3 流量展现 |
4.5.4 功能评价 |
4.6 版本控制模块 |
4.6.1 版本控制的好处 |
4.6.2 版本控制的实现方法 |
4.6.3 功能评价 |
4.7 非法终端校验功能模块 |
4.8 故障定位功能模块 |
4.8.1 支持的业务类型 |
4.8.2 测试方式 |
4.8.3 自定义链路检测 |
4.8.4 故障定位监控 |
4.8.5 功能评价 |
4.9 统计报表模块 |
4.9.1 设备资源统计 |
4.9.2 终端链路质量统计 |
4.10 系统管理模块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思路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基于Java的板卡及设备查询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及相关系统 |
2.1 Java语言 |
2.1.1 Java语言的种类 |
2.1.2 Java语言特点 |
2.2 SQL数据库 |
2.3 资源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及网管系统 |
2.3.1 资源管理系统(RMS) |
2.3.2 资产管理系统(EAM) |
2.3.3 网络管理系统 |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要求及功能模块 |
3.3 系统总体流程 |
4 系统的详细设计 |
4.1 系统数据准备 |
4.2 中兴RRU的数据处理 |
4.3 华为RRU的数据处理 |
4.4 BBU的数据处理 |
5 系统的实验与测试 |
5.1 实验环境 |
5.2 实验过程 |
5.2.1 中兴RRU数据处理 |
5.2.2 华为RRU数据处理 |
5.2.3 BBU数据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智能网管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Oracle |
2.1.1 Oracle存储结构 |
2.1.2 Oracle数据库特征 |
2.1.3 Sqlldr |
2.2 随机森林算法 |
2.2.1 随机森林算法概述 |
2.2.2 CART决策树 |
2.3 Spring Boot |
2.3.1 Spring Boot简介 |
2.3.2 Spring Boot的优点 |
2.4 JPA |
2.4.1 ORM框架 |
2.4.2 JPA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整体数据流 |
3.2 系统总需求 |
3.3 需求分析详细描述 |
3.3.1 数据接入系统用例描述 |
3.3.2 阈值回归用例描述 |
3.3.3 告警预测用例描述 |
3.3.4 告警监控用例描述 |
3.3.5 告警规则管理用例描述 |
3.3.6 告警查询用例描述 |
3.3.7 告警统计用例描述 |
3.3.8 告警分析用例描述 |
3.3.9 告警常规设置用例描述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性能需求分析 |
3.4.2 操作流程可用性 |
3.4.3 技术方案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应用架构 |
4.2 系统功能分解图 |
4.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3.1 数据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2 阈值回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3 告警预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4 告警监控的设计与实现 |
4.3.5 告警规则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3.6 告警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
4.3.7 告警统计的设计与实现 |
4.3.8 告警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
4.3.9 告警常规设置的设计与实现 |
4.4 数据库的设计 |
4.4.1 图与关系模型设计 |
4.4.2 表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I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阈值回归模块 |
5.1.1 算法的应用 |
5.1.2 算法的选型 |
5.1.3 数据集预处理 |
5.1.4 随机森林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5 随机森林算法模型验证 |
5.2 告警预测模块 |
5.2.1 算法的应用 |
5.2.2 LSTM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5.2.3 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系统的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数据接入系模块的测试 |
6.2.2 阈值回归模块的测试 |
6.2.3 告警预测模块的测试 |
6.2.4 告警监控模块的测试 |
6.2.5 告警规则管理模块的测试 |
6.2.6 告警查询模块的测试 |
6.2.7 告警统计模块的测试 |
6.2.8 告警分析模块的测试 |
6.2.9 告警常规设置模块的测试 |
6.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6.4 测试结果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数字电视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对象简介与背景 |
1.1.1 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与其网络管理 |
1.1.2 移动互联网与微信 |
1.2 课题的研究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1 传统网管系统的解决方案与架构 |
1.3.2 Web服务器的搭建 |
1.3.3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技术 |
1.3.4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微信告警服务 |
1.3.5 综合网管系统与Web服务器的信息同步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4.1 微信公众平台与数字电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结合 |
1.4.2 在微信端通过网页实现业务 |
1.4.3 多个EMS共用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设计 |
1.4.4 兼容智能移动终端APP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管系统微信模块的相关技术综述 |
2.1 SNMP |
2.1.1 SNMP系统的组成 |
2.1.2 SNMP的五种消息类型 |
2.1.3 SNMP的工作原理 |
2.2 JAVA技术 |
2.3 RCP |
2.4 CORBA |
2.5 HTTP协议 |
2.6 Web开发技术 |
2.6.1 C/S模式与B/S模式 |
2.6.2 Web开发前端与后端技术简介 |
2.7 腾讯云 |
2.8 PHP与MySQL |
2.9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技术 |
2.9.1 OpenID与UnionID |
2.9.2 服务号接口简介 |
2.9.3 服务号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两种方式 |
2.10 服务器推送技术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管系统微信模块系统框架及设计方案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综合网管系统的系统架构 |
3.3 微信服务的设计 |
3.4 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多个EMS设计 |
3.4.1 支持多EMS设计的原则 |
3.4.2 支持多EMS设计方案与模型 |
3.5 微信推送告警消息的设计 |
3.5.1 微信消息推送主体框架设计 |
3.5.2 设置微信消息接收者功能的设计 |
3.5.3 微信消息推送接口选择 |
3.6 EMS与Web服务器数据同步 |
3.6.1 数据同步中多EMS的设计 |
3.6.2 数据同步中网络异常数据恢复的设计 |
3.7 Web服务器端数据库设计 |
3.7.1 数据库的表设计 |
3.7.2 各个表结构的设计 |
3.8 Web服务器端同步数据接口设计 |
3.9 手机微信端网页设计 |
3.9.1 当前告警管理页面设计 |
3.9.2 网络拓扑页面设计 |
3.10 微信公众平台菜单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管系统微信模块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4.2 微信公众平台Java工具类与相关数据模型 |
4.3 微信服务的实现 |
4.4 用户组管理对话框的实现 |
4.5 微信推送告警消息的实现 |
4.5.1 设置微信消息接收者功能的实现 |
4.5.2 微信消息推送的实现 |
4.6 EMS与Web服务器数据同步 |
4.7 Web服务器端数据库 |
4.7.1 数据库中的表 |
4.7.2 数据库的表结构 |
4.8 Web服务器端接口的实现 |
4.9 手机微信端网页的实现 |
4.9.1 当前告警管理页面展示 |
4.9.2 网络拓扑页面展示 |
4.9.3 其他静态页面展示 |
4.10 微信公众平台菜单实现 |
4.10.1 生成菜单的Java应用 |
4.10.2 网页授权机制在菜单中的使用 |
4.11 基于HTTP长连接的方式实现“服务器推” |
4.11.1 服务器推送方案的理论分析 |
4.11.2 EMS端的Java实现 |
4.11.3 Web服务器端数据库设计与PHP实现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部署与系统测试 |
5.1 环境部署 |
5.1.1 数字电视设备与EMS的部署 |
5.1.2 腾讯云搭建Web服务器 |
5.1.3 微信公众号的申请与配置 |
5.2 系统测试 |
5.2.1 数字电视设备故障实时告警监控测试 |
5.2.2 微信服务设置测试 |
5.2.3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组管理对话框测试 |
5.2.4 微信推送设备告警消息测试 |
5.2.5 EMS与Web服务器数据同步测试 |
5.2.6 微信端处理告警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SNMP的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管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
2.1 HFC网络技术相关介绍 |
2.2 EPON+EOC网络技术相关介绍 |
2.3 网络管理系统 |
2.4 标准化的SNMP网络管理协议 |
2.5 数据库和SNMP开发包 |
2.6 本章小结 |
3 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
3.1 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
3.2 管理系统具体设计 |
3.2.1 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
3.2.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2.3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络管理系统实现 |
4.1 管理系统开发环境 |
4.2 设备管理模块的实现 |
4.2.1 设备数据采集、保存及显示实现 |
4.2.2 设备信息数据的读写实现 |
4.3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
4.4 数据库操作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络管理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网管系统测试环境 |
5.2 网管系统功能测试 |
5.2.1 设备管理模块测试 |
5.2.2 系统管理模块测试 |
5.3 网管系统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基于Java的网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基网管控信息适配模块的设计与开发[D]. 文禹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某省联通公司电子运维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谭建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电信大客户网管告警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 吴志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基于容器技术的管控融合一体化系统[D]. 赵昱.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0(08)
- [6]广电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的研究[D]. 李颀.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Java的板卡及设备查询系统的实现[D]. 郑旭彤.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8]智能网管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昱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数字电视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张伯乐.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10]基于SNMP的光接收机和EOC统一网管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 李钲堂.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