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

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

一、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陈碧玮,陈少宗,方剑乔,景向红[1](2021)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及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研究证实,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有肯定的疗效,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大量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一是回顾了针灸调控IBS内脏高敏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涉及外周水平的机制、脊髓水平的机制、脑水平的机制;二是回顾了针灸调节IBS肠运动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涉及迷走神经和肠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网络发挥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就针灸治疗IBS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所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和既往相关机制研究所依赖的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提出针灸治疗IBS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必要借鉴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赵君[2](2021)在《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膀胱功能失调会出现排尿障碍,如尿频、尿痛、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针刺对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有大量的临床文献报道,因此探讨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有重要意义。膀胱功能的正常实现需要膀胱逼尿肌、尿道的共同协调完成,这两者受骶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交感神经(腹下神经)和躯体神经(阴部神经)的支配。其中,盆神经能收缩逼尿肌,松弛尿道括内约肌引起排尿,腹下神经能松弛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促进储尿,阴部神经主要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然而,目前开展针刺调节膀胱生理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选择次髎/中髎穴、三阴交穴、膀胱俞穴、肾俞穴等,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膀胱尿动力学指标探讨针刺效应;少部分研究同步记录膀胱逼尿肌及盆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活动来说明针刺效应机制,而对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阴部神经极少涉及。另外,针刺调节效应跟膀胱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而对生理状态下正常大鼠进行(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研究很少涉及。近年来,穴位本态的研究认为穴位就是动态的、敏化的疾病体表反应部位(反应点),而穴位的定位就是这种“反应点”的规律性总结。基于上述背景资料,本研究先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然后通过神经示踪技术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再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目的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再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进一步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主要观察急性膀胱炎Evans Blue渗出点来确定研究穴位。9只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n=3)和急性膀胱炎组(n=6)。急性膀胱炎造模采用0.3 ml的1.5%双氧水经尿道注入膀胱,留置30 min诱导而成,然后将双氧水排出体外。造模后,两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5%EB,然后2小时后经心脏生理盐水灌流,涂抹脱毛膏脱毛。通过自然光线及荧光标记有机活体成像系统拍摄,观察EB渗出点的分布位置。第二部分研究探索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5只正常雌性大鼠分别在研究穴位和膀胱壁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存活4天后,取L5-S2背根神经节,观察感觉神经元的标记情况,揭示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第三部分研究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不同穴位刺激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应机制。3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尿道插入导管固定,向膀胱灌注0.9%NaCl溶液直至膀胱出现稳定的节律性收缩,成为等容性膀胱,然后同步记录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采用非伤害性刺激(刷毛)、伤害性刺激(钳夹和针刺)随机刺激与研究穴位同节段穴位会阴穴,近节段穴位阴陵泉穴、异节段穴位合谷穴,观察其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的影响,探求不同穴位刺激对等容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第四部分研究,4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膀胱插入导管,向膀胱持续灌注0.9%NaCl溶液,当膀胱扩张,当膀胱内压达到阈值压后出现排尿收缩,成为等张性膀胱。膀胱收缩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出现爆发性放电。针刺随机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和合谷穴1min,探求针刺不同穴位对等张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进一步剪断一侧盆神经,观察针刺会阴穴及盆神经剪断侧阴陵泉穴对观察尿动力学的变化,揭示盆神经在针刺调节膀胱功效的效应机制。结果1.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反应部位主要分布于耻骨上及尿道周围的会阴部,考虑解剖及电信号记录等因素,确定会阴穴为研究穴位。2.在体表会阴穴和膀胱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后,观察到与两者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5-S2和L6-S2节段的背根神经节及其组织切片中,均以L6和S1居多,其中CTB-594标记的神经元大部分出现在S1背根神经节。3.在等容性膀胱,刷毛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合谷穴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等均无影响(P>0.05)。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钳夹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同步延长了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钳夹会阴穴降低最大收缩压力(P<0.05),钳夹合谷对尿动力学无作用(P>0.05),且钳夹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降低最大收缩压力,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抑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无影响(P>0.05)。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的效应强于刷毛(P<0.01)和钳夹(P<0.05)刺激会阴的效应。4.在等张性膀胱中,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和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排尿间期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也出现同步延长。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及尿道括约肌肌电、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作用不明显(P>0.05)。针刺会阴穴在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方面的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大鼠排尿间期缩短(P<0.05),最大收缩压力下降(P<0.05),而大鼠的排尿阈值压、基础压和收缩时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会阴穴仍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阈值压和基础压(P<0.05),针刺剪断侧阴陵泉穴无明显作用。剪断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对尿动力学的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在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方面,剪断盆神经前针刺阴陵泉穴效应强于剪断后针刺阴陵泉穴效应。结论1.支配会阴穴和膀胱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相同的神经节段,主要在L6-S1背根神经节中,这可能是针刺会阴穴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通路,可以为临床应用会阴穴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2.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中,针刺、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对尿动力学和尿道括约肌的效应,可能通过延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与膀胱收缩同步的爆发性放电间隔实现的,这种效应有神经节段性,与膀胱同节段的会阴穴效应最强。3.在不同刺激方式中观察到针刺效应强于钳夹和刷毛刺激,提示对膀胱运动的调节中,高强度刺激优于低强度刺激,刺激的躯体组织结构层面越多,效应越好。4.等张性膀胱中,剪断一侧盆神经后,会阴穴的针刺效应存在,而同侧阴陵泉穴作用消失,提示针刺效应通过盆神经发挥作用。

王甫[3](2021)在《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以足阳明胃经循行气街为例,对比观察电针上巨虚干预下,气街位置腹股沟浅筋膜切开组与未切开组、空白组、STC模型组,慢性传输性便秘大鼠的粪便粒数、水占比、脑肠肽SP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肠道碳墨推进率,进而探讨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4只SD大鼠(SPF)级,雌12只、雄12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分别是筋膜切开组(以下简称切开组)(n=6)、慢性传输型便秘模型组(以下简称STC组)(n=6)、筋膜不切开组(以下简称未切组)(n=6)、空白组(n=6)。切开组、STC组、未切组3组大鼠造STC模型。对各组的干预方法:空白组不进行筋膜切开、不造STC模型、不进行电针治疗。STC组:造模完成后,继续常规饲养,除模拟抓握外不进行电针治疗。切开组:造模开始后,将大鼠腹股沟浅筋膜切开,造模完成后,交替电针大鼠单侧上巨虚7天,1次/天,30min/次。未切组:不切开腹股沟浅筋膜,其余操作与切开组相同。从电针治疗开始每6天观察并记录一次大鼠的一般状况,每6天搜集大鼠24h粪便一次并计算数量、水占比。治疗结束后收集大鼠24h粪便一次,尔后禁食禁水24h后进行大鼠碳末推进测试并取材。取材结束后对大鼠结肠病理形态进行观察,并进行大鼠结肠CGRP和SP表达免疫组化测定,结果为积分光密度。结果:1.大鼠24h粪便粒数: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排便量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2.大鼠24h粪便水占比: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3.大鼠肠道碳末推进率: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切组、切开组大鼠肠道运动能力均有改善,未切组改善效果更好,与空白组接近。4.大鼠结肠CGRP: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切开组结肠CGRP表达低于STC组、高于未切组,未切组治疗后肠道蠕动受抑制程度明显降低,优于切开组,与空白组结果接近。5.大鼠结肠SP:未切组与切开组、STC组比较,(P<0.05),切开组与STC组、空白组相比(P<0.05),STC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未切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切开组结肠SP表达高于STC组、低于未切组,未切组治疗后肠道蠕动能力明显增强,优于切开组,与空白组结果接近。结论:1.电针上巨虚能有效改善STC模型大鼠的排便量、粪便含水量、肠道运动功能。2.电针上巨虚能够增加STC模型大鼠结肠SP分泌,降低CGRP分泌,进而促进大鼠大肠蠕动,改善其慢性传输型便秘。3.未切组粪便性状、肠道传输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切开组。4.破坏气街位置的筋膜结构会降低电针上巨虚对STC大鼠的肠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尤荻[4](2021)在《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ies,BPI)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其中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后会产生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神经炎症、胶质细胞活化等,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类阿片药物,尽管有多种药物可以选择,甚至是联合应用,但临床满意率仍不足一半,而且还要受到不同程度副作用的影响。近年,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希望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水凝胶是由一种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注入受损部位的组织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塑性,并通过搭载药物、细胞、纳米粒子等进行局部释放,强化治疗作用,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见光交联的可注射性甲基丙稀酸明胶(methylacrylic acid gelatin,Gel MA)水凝胶,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序列,对细胞粘附、分化、增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脏、皮肤、骨骼等多领域的研究中,也被证明可以在脊髓损伤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此,我们拟构建一种基于Gel MA水凝胶的生物支架体系,通过加入壳聚糖(chitosan,Cs)改性的金纳米粒子(Cs-Au NPs),利用金纳米独特生物学性能,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通过抑制神经炎症的水平减轻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且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神经损伤后主要是神经电传导的破坏,而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治疗被报告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可以干预神经传导的“闸门变化”,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综合考虑神经炎症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拟构建一种含有Cs-Au NPs的Gel MA水凝胶,并联合电刺激共同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将在4章构建Cs-Au/Gel MA水凝胶,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在第5章通过动物模型检测Cs-Au/Gel MA水凝胶和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研究BP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这一过程中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水平的变化规律。应用组织工程学手段结合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BP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构建一种具有潜在导电性能、生物学安全性良好、具有可降解性、亲水性的Cs-Au/Gel MA,选取合适的电刺激频率。分析神经电刺激、Cs-Au/Gel MA水凝胶及其联合应用,对大鼠BP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变化、生化改变、细胞学变化的影响,评价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推断其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炎症有关。研究方法:1.选定初始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为4g的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preganglionic cervical root avulsion,PCRA)模型(钝性撕脱C6-C8颈神经后根),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学、细胞学、生化指标变化。2.通过与假手术组进行对比,在损伤后的第1、2、3、5和7天分别测量两组大鼠的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每次进行行为学检测后,将大鼠处死切取大鼠脊髓组织进行免疫印迹检查,检查指标包括离子钙结合受体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3.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并进行表征检测,先合成Cs包裹的Cs-Au NPs,再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的浓度用于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4.使用明胶为原材料合成Gel MA水凝胶,并检测其固液转化性能,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检测其亲水性、降解性。5.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合的电刺激频率后,应用于动物实验中。6.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CRA组(不给予治疗)、ES组(200 Hz电刺激治疗)、Cs-Au/Gel MA水凝胶组(损伤局部注射Cs-Au/Gel MA水凝胶)、联合治疗组(电刺激治疗+水凝胶局部注射);治疗3日后,处死大鼠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Iba-1、GFAP、IL-1β、IL-6和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受累节段脊髓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2,SOD2)、氮氧化物-2(nitrous oxides-2,NOX2)、氮氧化物-4(nitrous oxides-4,NOX4)等氧化损伤指标;7.连续监测PCRA组、ES组、Cs-Au/Gel MA水凝胶组、联合治疗组大鼠造模后3周的行为学变化——MWT和TWL。研究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PCRA模型大鼠术后的MWT和TWL明显降低,过程中可见假手术组虽然术后早期也会出现疼痛敏感,但很快可以自行恢复;而PCRA组术后早期疼痛敏感水平略有改善,但之后一直维持在一个疼痛敏感状态。2.与假手术组相比,PCRA模型鼠的脊髓组织中Iba-1和GFAP的表达均增加,即胶质细胞含量增加;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也均有升高,即促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加,并会在损伤后的第2、3日达到高峰,所以后续研究中我们选取术后前3日作为干预治疗的时间窗。3.Cs-Au NPs形态均匀,呈分散分布,浓度为0.05 mg/ml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最佳,并按此浓度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4.0.05 mg/ml的Cs-Au/Gel MA水凝胶接触角约为81.2°,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在大鼠皮下植入Cs-Au/Gel MA水凝胶后,术后1-5周进行取样发现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且水凝胶体积逐渐减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5.电刺激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但电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更为显着。损伤后3日,相较于PCRA组,Cs-Au/Gel MA组、ES组、联合治疗组Iba-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相较于PCRA组,ES组、联合治疗组GFAP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6.相较于PCRA组,三个治疗组中的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电刺激还可以有效抑制BDNF的产生,而Cs-Au/Gel MA水凝胶对氧化损伤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二者的联合治疗,较单独任何一种都更为有效。研究结论:1.PCRA后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在早期不会自行好转。2.PCRA后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发生增殖与活化,其中小胶质细胞在疼痛维持的过程中可能更为重要。3.PCRA后大鼠脊髓内IL-1β、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会增加,其峰值出现在损伤后的48-72 h。4.Cs-Au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过高浓度反而可能抑制细胞的增殖。5.Cs-Au/Gel MA水凝胶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塑性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6.ES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抑制PCRA后的胶质细胞增殖与活化、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且二者联合应用疗效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王洋洋[5](2021)在《基于脊髓CXCL1-CXCR2内吞途径探讨针刺对CFA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刺虽然作为一种镇痛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但其镇痛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阐明其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国际推广。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索针刺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小鼠镇痛效应的影响,利用磷酸化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小鼠脊髓组织参与针刺镇痛的可能关键蛋白及重要信号通路,同时基于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 chemokine ligand 1,CXCL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CXC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介导针刺镇痛,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故综合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探索针刺介导脊髓CXCL1-CXCR2发挥镇痛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3种不同的造模剂量以及2种不同的手针针刺方法以热辐射痛和机械痛作为主要效应指标,优选合适剂量的小鼠炎性痛模型和手针针刺方法用于针刺镇痛研究,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脊髓致痛物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在针刺镇痛有效的基础上利用磷酸化蛋白组学技术筛选筛选脊髓部位参与针刺镇痛的关键蛋白和重要通路。最后,结合前期针刺CXCL1升高,CXCR2降低镇痛的研究基础,对筛选出的内吞通路进行验证,分别采用Elisa检测脊髓CXCL1含量,采用WB检测脊髓CXCR2、Rab5、Rab11、Rab7、Lamp1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脊髓组织CXCR2与神经元(Neu N神经元细胞的标记物)、Rab7、Lamp1共定位情况。结果:1.针刺对CFA小鼠镇痛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1)不同造模剂量结果:不同造模剂量(20μL、50μL、100μL)均能降低小鼠热辐射痛和机械痛阈值(P<0.01),诱导小鼠炎性痛模型。但综合热辐射痛和机械痛结果50μL模型组整体较平稳,故选用50μL的造模剂量。(2)不同针刺方法结果:热辐射痛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在造模后24h-7天热辐射痛阈值均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针刺治疗1-7天,针刺(1)组、针刺(2)组热辐射痛阈值升高(P<0.01或P<0.05);与针刺(2)组相比,针刺(1)组在第1、2天热辐射痛阈值升高(P<0.05或P<0.01)。机械痛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24h-7天机械痛阈值降低(P<0.05或P<0.01),针刺(1)组在造模后第1、7天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针刺(2)组在造模后第1、3、6、7天机械痛阈值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针刺干预治疗后,针刺(1)组在第2、4、7天机械痛阈值升高(P<0.05或P<0.01),针刺(2)组在第2、7天机械痛阈值升高(P<0.05或P<0.01);针刺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虑,与模型组相比,针刺(1)组较针刺(2)组的痛阈值升高更明显,且天数更多,因此采用针刺(1)组用于后期研究。(3)脊髓COX2、PGE2结果:脊髓COX2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GE2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降低(P<0.05)。2.基于脊髓磷酸化修饰蛋白组学的针刺镇痛关键蛋白及通路筛选结果(1)针刺具有镇痛效应:与盐水组相比,造模后1-5天,模型组和针刺组的热辐射痛和机械痛在造模后阈值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针刺干预治疗后1-5天,造模侧热辐射痛和机械痛阈值均升高(P<0.05或P<0.01)。(2)蛋白差异修饰分析结果:不同组间比较,差异修饰的蛋白和位点为:模型组VS盐水组上调403个磷酸化位点,对应301个蛋白,下调439个磷酸化位点,对应339个蛋白;针刺组VS模型组上调432个磷酸化位点,对应318个蛋白,下调363个磷酸化位点,对应273个蛋白;针刺组VS盐水组上调424个磷酸化位点,对应298个蛋白,下调434个磷酸化位点,对应322个蛋白。(3)差异修饰蛋白GO功能注释显示,在模型和针刺状态下蛋白参与的生物进程主要与细胞进程,生物调节,刺激反应,发育代谢以及信号传递有关;细胞组成主要位于细胞膜、细胞器、大分子复合物、膜关闭内腔;分子功能主要与结合功能和催化活性相关,同时也与分子功能调节、结构分子活性、运输活动相关。(4)KEGG富集和聚类分析结果:在模型状态下,KEGG富集和聚类分析显示与疼痛相关的通路有4条:c AMP信号通路、缝隙连接、轴突导向、钙信号通路;在针刺状态下,KEGG富集和聚类分析显示与疼痛相关的通路有2条:内吞信号通路、GABA能神经突触信号通路。(5)差异修饰蛋白互作关系结果:在模型和针刺状态下,蛋白功能主要与生物运输和内吞相关。3.针刺调节脊髓CXCL1-CXCR2内吞通路结果(1)脊髓CXCL1-CXCR2内吞通路蛋白变化结果:与盐水组比,模型组CXCL1蛋白含量呈上调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升高(P<0.05)。CXCR2、Rab5、Rab11、Rab7、Lamp1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各组(盐水、模型和针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通过半定量分析,CXCR2与Neu N共表达率结果显示各组(盐水、模型和针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XCR2与Rab7共表达率和CXCR2与Lamp1共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在针刺后都呈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对CFA炎性痛小鼠具有镇痛效应。2.脊髓部位参与针刺镇痛的关键磷酸化蛋白功能主要与结合功能和催化活性相关,并参与生物调节、运输、内吞等多种生物过程;与针刺镇痛相关的通路主要有内吞信号通路、GABA能神经突触信号通路。3.尚不能证明CXCL1-CXCR2内吞信号通路是脊髓CXCL1参与针刺镇痛的下游信号通路,有待于用多种方法进一步确认。

赵庆逸,徐玉东,尹磊淼,陈艳焦,蒋广威,刘艳艳,杨永清,王宇[6](2020)在《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文中研究说明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密切相关,神经递质是针刺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本文在梳理针刺效应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就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机制作一总结。神经递质在腧穴局部参与针刺信号的启动,在中枢层次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与整合,在效应器官参与疾病的调控。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具有趋正常化调节效应特点。神经递质在穴位局部产生的针刺效应是非特异性作用;在特定机体状态下,神经递质参与靶器官、效应器官的功能调控,体现了针刺的特异性作用。

徐华森[7](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高建瓴[8](2020)在《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骨癌痛(bonecancerpain,BCP)大鼠模型中,钠钾氯联合转运体-1(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 1,NKCC1)和钾氯共转运体-2(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 2,KCC2)通过调节细胞内 Cl-浓度,影响 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GABA)受体的抑制性功能并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发展。最新研究显示:病理状态下,赖氨酸缺陷蛋白激酶-1(with-nolysine kinases 1,WNK1)通过SPAK和OSR1蛋白途径,调节NKCC1/KCC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内Cl-浓度。据此,我们推测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骨癌痛,但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首先观察WNK1及其下游蛋白在BCP大鼠脊髓背角(dorsal horn,DH)和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 ganglion,DRG)中的表达,然后使用siRNA技术抑制WNK1,观察其下游蛋白的表达以及对BCP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进而采用神经药理学的方法研究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BCP的过程。本研究将丰富癌痛机理,为癌痛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第一部分:WNK1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目的探讨WNK1激酶在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乳腺肿瘤Walker256细胞株注射于大鼠的左后肢胫骨干骺端,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骨癌痛组(BCP组,n=20);其中control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sham组大鼠在左后肢胫骨干骺端注射10μl Hank’s液,BCP组大鼠则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 105/10μl Hank’s);control组和sham组在观察第12天处死大鼠,BCP组在造模后3、6、9、12d分别处死5只大鼠,并提取L4-6脊髓及相应节段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BCP大鼠疼痛行为学;2、观察WNK1在BCP大鼠脊髓DH和DRG上的表达变化;3、研究WNK1激酶在BCP大鼠脊髓DH和DRG上的表达分布及细胞定位。结果1、分别比较control组和sham组,BCP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在建模后第 6 天开始显着降低(P<0.01),并持续至第12天;2、比较sham组,建模后第6天开始WNK1 mRNA和蛋白在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中表达上调(P<0.01或0.05);3、免疫荧光显示:大鼠骨癌痛时,表达上调的WNK1广泛分布在脊髓背角(骨肿瘤同侧)Ⅰ-Ⅳ层,并主要集中于脊髓DH的Ⅰ-Ⅱ层以及DRG上;4、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WNK1主要表达于脊髓DH和DRG的神经元细胞上。结论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的WNK1激酶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第二部分:鞘内注射WNK1 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WNK1 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并筛选针对WNK1的siRNA(siWNK1)。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假手术+siWNK1组(sham+siWNK1组,n=5)、骨癌痛组(BCP 组,n=10)、骨癌痛+siWNK1(BCP+siWNK1 组,n=10)、骨癌痛+载体(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scrambled 组(BCP+scrambled 组,n=10);其中,sham+siWNK1组和BCP+siWNK1分别在造模后的第9-11天连续鞘内注射siWNK13μg+jetPEI 0.36μl+0.5%GS 10μl,BCP+vehicle 组则连续鞘内注射 jetPEI 0.36μl+0.5%GS 1 0μl,BCP+scrambled 组则连续鞘内注射阴性 siRNA3 μg+jetPEI 0.36μ1+0.5%GS 1 0μl,sham组和BCP组处理同第一部分;除sham+siWNK1组外,各组第12天处死5只大鼠,提取L4-6节段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合成并筛选针对WNK1的siRNA,并评估其抑制率及细胞毒性;2、观察鞘内注射siWNK1后,BCP大鼠的疼痛行为学;3、鞘内注射siWNK1后,分别在BCP大鼠的脊髓DH和DRG观察WNK1及其下游的SPAK/OSR1、NKCC1/KCC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化学合成的siWNK1可以高效抑制PC12细胞上WNK1的表达,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2、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PWMT值升高(P<0.05),并明显降低肢体使用指数(limb use score)(P<0.01);3、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脊髓DH和DRG的WNK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伴随WNK1蛋白免疫荧光强度的减小(P<0.01);4、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DRG中NK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着变化;5、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脊髓DH中KC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6、与 BCP 组比较,BCP+siWNK1 组大鼠 DRG 中 SPAK/OSR1 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着改变。结论鞘内注射siWNK1可明显缓解BCP大鼠的骨癌痛,同时部分抑制WNK1下游的SPAK/OSR1、NKCC1/KCC2蛋白在脊髓DH或DRG的表达。第三部分:鞘内注射Closantel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Closantel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假手术+Closantel 组(sham+Closantel 组,n=5)、骨癌痛组(BCP 组,n=10)、骨癌痛+载体(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Closantel 组(BCP+Closantel 组,n=10);其中,sham+Closantel组和BCP+Closantel组在造模后的第9-11天连续三天鞘内注射Closantel(SPAK/OSR1 抑制剂)60μg/10μl DMSO,BCP+vehicle 组连续鞘内注射 10μl DMSO,sham组和BCP组处理同前;除sham+Closantel组外,各组第12天处死5只大鼠,提取L4-6节段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大鼠的疼痛行为学;2、鞘内注射Closantel后,分别在BCP大鼠的脊髓DH和DRG观察NKCC1/KCC2蛋白的表达变化;3、鞘内注射Closantel后,在BCP大鼠DRG观察SPAK/OSR1和NKCC1/KCC2蛋白的相应表达情况。结果1、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Closantel组大鼠PWMT值明显上升(P<0.05),并明显降低肢体使用指数(limb use score)(P<0.01);2、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Closantel组大鼠NKCC1 mRNA和蛋白在DRG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着改变;3、与BCP组比较,BCP+Closantel组大鼠在脊髓DH中KC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4、免疫荧光显示,NKCC1和SPAK/OSR1共表达于大鼠DRG,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 Closantel 后 BCP+Closantel 组大鼠 DRG 中 SPAK/OSR1 和 NKCC1 的免疫荧光强度显着减少(P<0.01)。结论鞘内注射Closantel可明显缓解BCP大鼠的骨癌痛,同时抑制SPAK/OSR1-NKCC1在DRG中的表达和KCC2在脊髓DH中的表达。第四部分:NKCC1/KCC2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探讨骨癌痛大鼠NKCC1/KCC2的表达及其变化对骨癌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骨癌痛组(BCP组,n=10)、骨癌痛+溶媒组(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CLP257 组(BCP+CLP257组,n=5)、骨癌痛+bumetanide 组(BCP+bumetanide 组,n=5)。sham 组大鼠于左后肢胫骨干骺端注射10μl Hank’s液,BCP组大鼠则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105/10μl Hank’s)。其中,在造模后的第9、10、11天,BCP+vehicle组鞘内注射DMSO 10μl;BCP+CLP257 组鞘内注射 CLP257(KCC2 激动剂)100μg/10μl DMSO;BCP+bumetanide 组鞘内注射 bumetanide(NKCC1 选择性抑制剂)100μg/10μlDMSO。造模后第12天,各组处死大鼠,分别提取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鞘内注射bumetanide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NKCC1表达的变化;2、观察鞘内注射CLP257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KCC2表达的变化。结果1、比较BCP组,BCP+bumetanide组大鼠在鞘内给予bumetanide后的1-4h,其PWMT值升高(P<0.05或0.01),肢体使用指数(Limbusescores)减小(P<0.01),同时BCP+bumetanide组大鼠DRG中NKCC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2、比较BCP组,BCP+CLP257组大鼠在鞘内注射CLP257后2-4h,其PWMT值升高(P<0.05),Limb use scores减小(P<0.01),同时BCP+CLP257组大鼠脊髓DDH中KCC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NKCC1/KCC2参与骨癌痛过程,且NKCC1/KCC2表达变化影响BCP大鼠机械痛阈。

李怡帆[9](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王嘉辉[10](2020)在《基于穴位敏化理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根据穴位敏化理论探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位于胸背部相关神经节段的痛敏分布,采用针刺方式刺激其同神经节段上敏化区与非敏化区腧穴,通过对比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初步探究适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针刺方法,为临床针灸取穴提供新的参考思路。方法:按照纳排标准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1)常规针刺组(对照组)、(2)敏化区结合非敏针刺组(试验组1)、(3)敏化区针刺组(试验组2)、(4)非敏针刺组(试验组3),每组各30例。首先探查出心脏所属神经节段及临近节段的胸背部所有敏化区,应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分别测定其疼痛阈值,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对照组选择内关穴、阴郄穴、膻中穴、郄门穴;试验组1取阴郄、通里、神门以及疼痛区痛域最低点针刺;试验组2选择相关神经节段内疼痛区痛域最低点针刺;试验组3取同神经节段前臂的阴郄、通里、神门3穴,以上三组均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的轻刺激手法,一周针刺3次,每次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共治疗3周。记录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测痛阈值、心电图指标,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背部共出现256处敏化点/区,压痛点出现1-2处较多;分布频率:左胸部>右侧胸部>胸骨柄>左侧背部>右侧背部;多处于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上。2.四组患者针刺治疗后痛阈值较前均有提升(P<0.05),试验组1阈值较其他三组升高更显着(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2痛阈值较试验组3升高更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不同组别间西雅图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在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维度的组间比较,均为P<0.01;再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有试验组1各维度的分值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说明试验组1在各维度评分均好于其余三组;试验组2在改善躯体活动与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与试验组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说明试验组2在躯体受限度、疾病认知度中好于试验组3。4.中医证候: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试验组2总有效率43.33%,试验组3总有效率43.33%,四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1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电图疗效:采用多组间秩和检验并两两比较,试验组1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2总有效率50%,试验组3总有效率43.33%,试验组1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敏化现象多发生在同节段或临近脊神经节段支配的体表范围,根据病情差异出现敏化的易化扩散呈不同范围形状分布。2.四种针刺方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同时分析结果表明:(1)胸背部联合上肢的综合针刺取穴较单一胸部或上肢取穴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活动受限情况、心绞痛稳定与发作情况、体表疼痛阈值、心电图疗效方面效果更佳;(2)敏化穴位较非敏化穴位针刺在改善患者体表疼痛与活动受限方面效果更佳;(3)针刺穴位处方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穴位的敏化特性与腧穴配伍可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选穴时,可在综合的配伍取穴基础上加用相关痛敏穴位治疗本病。

二、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及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调控IBS大鼠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1.1 外周神经生物学机制
    1.2 脊髓机制
    1.3 脑机制
2 针灸调节IBS大鼠肠道运动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3 小结与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穴位刺激信号在IBS患者外周神经的传递问题
        3.1.2 穴位刺激信号在IBS患者脊髓的作用问题
        3.1.3 穴位刺激信号在IBS患者高位中枢的传导环路问题
    3.2 相关机制的复杂性需要系统科学角度的研究
    3.3 系统科学角度的研究比较欠缺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一 下尿路概述
    二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调节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急性膀胱炎下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位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会阴穴与膀胱相关感觉神经元的分布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数据统计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不同穴位刺激调控等容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节律性排尿收缩
        2.2 刷毛刺激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3 钳夹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4 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5 会阴、阴陵泉的不同刺激效应比较
    3 讨论
        3.1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相关的周围神经
        3.2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神经节段性相关
        3.3 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膀胱状态、刺激方式、刺激穴位深度相关
实验四 针刺调控等张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盆神经完整时,针刺不同穴位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2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尿动力学的变化
        2.3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对等张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2.4 剪断一侧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效应比较
    3 讨论
        3.1 膀胱收缩时,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盆神经的活动
        3.2 等张性膀胱和等容性膀胱的差异
        3.3 盆神经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3)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经络实质与穴位脏腑效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述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机制
        2.2.1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3 促炎症细胞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4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2.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2.4.1 脊神经选择性结扎模型
        2.4.2 脊神经根切断模型
        2.4.3 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
        2.4.4 坐骨神经慢性压缩性损伤
        2.4.5 坐骨神经半结扎模型
        2.4.6 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
        2.4.7 臂丛神经损伤模型
    2.5 总结
第3章 臂丛神经损伤后病理性神经痛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材料
        3.2.1 仪器耗材
        3.2.2 药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
        3.3.2 手术造模
        3.3.3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3.3.4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3.3.5 免疫印迹实验
        3.3.6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3.4.2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3.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3.4.4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3.4.5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CS-Au/Gel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耗材
        4.2.3 药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4.3.2 神经干细胞滴片培养
        4.3.3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神经干细胞
        4.3.4 Gel MA水凝胶的合成
        4.3.5 Cs-Au纳米粒子的制备
        4.3.6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4.3.7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4.3.8 Cs-Au/Gel 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4.3.9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4.4 研究结果
        4.4.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4.4.2 Gel MA水凝胶的制备
        4.4.3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4.4.4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4.4.5 Cs-Au/Gel MA水凝胶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
        4.4.6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CS-Au/GelMA水凝胶联合电刺激治疗在PCRA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动物
        5.2.2 仪器耗材
        5.2.3 药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5.3.2 细胞实验筛选电刺激频率
        5.3.3 手术造模及分组治疗
        5.3.4 免疫印迹实验
        5.3.5 免疫荧光实验
        5.3.6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5.3.7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5.3.8 统计分析
    5.4 研究结果
        5.4.1 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
        5.4.2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5.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5.4.4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5.4.5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5.4.6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5.4.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
        5.4.8 氧化损伤标志物变化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脊髓CXCL1-CXCR2内吞途径探讨针刺对CFA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针刺对CFA小鼠镇痛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不同剂量CFA诱导小鼠炎性痛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不同针刺方法对CFA小鼠镇痛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针刺对CFA小鼠脊髓COX2、PGE2 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二 针刺对CFA小鼠镇痛的脊髓磷酸化修饰蛋白组学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三 针刺对CFA小鼠脊髓CXCL1-CXCR2 内吞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
    1 G蛋白偶联受体及信号转导过程
    2 G蛋白偶联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3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针刺镇痛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1.1 穴位局部效应
    1.2 针刺信息传入
    1.3 针刺信息中枢整合
    1.4 针刺信息传出与效应器官反应
2 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
    2.1 正常机体
    2.2 痛症与手术痛状态
    2.3 抑郁状态
    2.4 失眠状态
    2.5 脑卒中状态
    2.6 癫痫状态
    2.7 阿尔茨海默病状态
    2.8 其他系统疾病状态
3 结语

(7)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的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检索结果
    2 数据统计
    3 理论探讨
        3.1 神经机制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3.3 结缔组织机制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2.2 炎症性疼痛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3.1 筛选条件
        3.2 筛选结果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4.1 针刺深度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4.3 刺激强度
        4.4 安慰剂效应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WNK1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WNK1 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鞘内注射CLOSANTEL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NKCC1/KCC2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神经病理痛的脊髓抑制机制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基于穴位敏化理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患者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与对照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3.1 选穴标准
        2.3.2 取穴与操作
        2.3.3 操作器材
        2.3.4 实验步骤
        2.3.5 合并用药
        2.3.6 不良事件处理
    2.4 观察项目
        2.4.1 一般项目
        2.4.2 观察指标
        2.4.3 不良事件观察记录
        2.4.4 伦理学原则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基线资料比较
        3.1.1 四组患者性别比较
        3.1.2 四组患者年龄比较
        3.1.3 四组患者病程比较
        3.1.4 四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3.1.5 四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3.2 四组患者SAQ评分比较
    3.3 四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4 四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3.5 四组患者敏化分布规律
    3.6 四组患者痛阈值比较
    3.7 安全性检测与依从性
讨论
    1.中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2.穴位敏化的分布规律与针刺治疗中的价值
    3.针刺痛敏穴治疗心绞痛的依据与可行性
    4.选穴分析
    5.结果与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及问题[J]. 陈碧玮,陈少宗,方剑乔,景向红. 针刺研究, 2021(10)
  •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D]. 王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尤荻.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脊髓CXCL1-CXCR2内吞途径探讨针刺对CFA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D]. 王洋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J]. 赵庆逸,徐玉东,尹磊淼,陈艳焦,蒋广威,刘艳艳,杨永清,王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10)
  • [7]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D]. 高建瓴. 苏州大学, 2020(06)
  • [9]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穴位敏化理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王嘉辉.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