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友安易半年迈出第一步(论文文献综述)
肖彩霞[1](2021)在《《环境民俗学》第三章日译汉笔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张凤术[2](2011)在《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广泛的商业活动中,为企业增加了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简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其所表现出来的成本低、速度快、全球化等优势,正逐步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经济运作方式和经济结构,影响着传统的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电子商务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也被传统家居行业广泛关注。家居行业作为商贸流通行业,为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也在尝试着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或改变,尝试着将电子商务移植到家居行业的推广宣传、客户开发、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等领域。自2003年起,国内大部分家居卖场或多或少都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力图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寻找到适合实体家居卖场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由于家具的生产经销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产品上网后,信誉保障不强,妨碍了电子商务在家居业的发展。因此,探索和研究以实体卖场为主流的家居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就成为行业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商务模式入手,通过引用国内外关于商务模式的定义、特征和构成要素等理论,论证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针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总结,阐释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模式,揭示了电子商务服务于和服从于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本质特征,从而奠定了实体家居卖场发展电子商务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进而顺理成章的引出实体家居卖场电子商务模式研究这一命题。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在传统实体家居流通企业的应用,论证了电子商务在家居流通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前景,总结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交易,是突破传统运营模式面临的发展瓶颈和现有市场竞争的"红海",开创新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同时,本部分以B2C模式为重点,收集和分析了部分家居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归纳了我国实体家居卖场电子商务发展所处阶段、主要特点和运行模式,以及不同电子商业模式在家居市场的增长情况,从而即阐述了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对传统家居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也通过对两种主要的平台式、自主销售式电子商务B2C模式和四个平台类型优点和缺点的分析,论证了现有实体家居卖场单纯通过一种模式发展电子商务的局限性,为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的融合性选择和构建提供了事实依据。本文第三部分以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构建为个案,在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客户构成、成本、技术和安全的基础上,从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的原则与目标、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的思路与选择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的基础定位、发展目标、构建原则、整体规划、系统设置、技术方案和实施路径及步骤,进而以功能、内容和技术方面的组织设计研究,运营和交易的业务流程研究,整合营销和体验营销的营销体系研究三个方面为核心要素提出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的整体构建方案。本文第四部分是在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整体构建方案的基础上,全面细化了电子商务的系统和结构,包括细分为9个模块的前台功能设置和实现方式,18个模块的后台管理和系统支持,直观地搭建出电子商务模式运行的平台结构。这种系统和结构设计中除了能够满足传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展示和交易功能外,还通过采用先进的360度全景拍摄技术和导航技术,以及增设装修课堂、家居DIY等栏目,较好的弥补了传统电子商务网上平台以平面展示、文字说明为主体的体验性和感官性差的缺陷,方便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全角度浏览和对产品、行动路线进行准确定位。而装修课堂和家居DIY栏目,则更有利于经销商和设计机构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好地推广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变化的趋势。传统实体家居卖场发展电子商务,即是新型商业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全新的商业观念、发展观念的转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商业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的新选择。因此,其发展也必然会象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面临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结合富森美家居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实践,本文第五部分有针对性地从观念、技术、管理、安全、人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保障措施和手段,以保证电子商务建设的顺利实施。通过上述五个部分的论证,本文认为:实体家居卖场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不但是顺应家居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现实的必然趋势,也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适应消费方式变化、提高市场占有率、塑造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理性选择。而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的过程,也充分证明了实体家居卖场实施电子商务的可行性,以及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通过对企业、经营和服务定位的分析和研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以及达到利益相关者共赢的重要性。特别是本文提出的"B2B、B2C和C2B相融合,并引入020模式元素的电子商务新模式",以及实现这种具有实用性新模式的组织、策略和措施,为实体家居卖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施网上渠道建设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叶青[3](2011)在《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安全研究历来是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而安全观研究更是安全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不同国家的安全观会决定这些不同的政策选择,进而影响周边国家与地区,甚至是世界的安全与稳定。要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不仅要关注有关国家的政策选择,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国家安全观,并积极施以影响,努力防患于未然,在庙算之中避免矛盾的累积和冲突的形成。日本是影响力最大的东亚国家之一,要关注东亚的安全问题,了解和把握东亚的风云变幻,以及地区安全形势,深化国际政治理论的研究,就必须深入研究日本的安全观,特别是他们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观。传统的安全观主要关注一国利益。如战前和战中的日本,一直在宣传和推行对外野蛮侵略的军国主义,侵略和扩张是他们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初期,在美国外力作用下,日本制定了和平宪法,宣布永远放弃战争(和平宪法甚至被有些学者溢美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最进步的宪法),安全观似乎转向了和平主导。70年代,日本提出了综合安全观,较早地关注非传统安全理论,并在外交领域有所尝试,如:着力经济外交、提倡文化交流与合作。80年代日本在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后,形成公开鼓吹加强军备建设、成为政治大国的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冷战后,日本一面突破和平宪法,重整强化军备,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大行其道。另一面却在外交场合大肆鼓吹人类安全、综合安全等理念,令人眼花缭乱。回顾二战前后的历史,不难看出日本安全观发生的最为深刻巨大的演变,浓缩了几乎最多最为典型的各类安全观。所以研究日本安全观,对于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有关安全观的理论充实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研究意义。为什么军国主义安全观会主导二战前的日本社会,二战后日本安全观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二战后初期日本的安全观是怎样的?以后又是如何演变的,如何认识以综合安全观与人类安全观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观在日本安全观中的地位和影响,此类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系统完整的解答。笔者对之有浓厚的兴趣,打算尽己所能,采取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做出描绘和解答,期望能对安全观领域的研究有所贡献。本论文拟以日本安全观重大改变为标志,纵向阐释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安全观形成。把二战后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划分为二战后初期至60年代、70至80年代、冷战后三个历史时期。本论文按历史阶段划分章节,阐述各时期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梳理日本安全观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传统,影响它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每个历史时期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描述二战以来日本的安全观演变的主要线索,由战前军国主义安全观主导到战后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形成、发展,以及80年代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起步,与90年代以后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发展。2007年,民主党大选获胜后,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日本国家安全观的重大调整的可能,安全观的制度化突破的可能。虽然在鸠山首相时期,日本强调对华关系、亚洲立场、重提东亚共同体等引人注目,但是,随着鸠山的离任,对日本安全观可能发生重大调整的预言随之平息。日本的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及其制度化的延续的方向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这也是冷战后日本政治总体保守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执政党的更替,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日本安全观发展的方向,以及安全观制度化的趋势。本论文的横向研究采用哥本哈根学派对安全研究的内在逻辑,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安全观的形成机制,确立本文安全观的基本概念,并据以推论安全观的构成要素,构建各章节中安全研究的具体内容。首先说明有关安全的主要变量,如对安全的威胁、安全的主体、安全的目标、实现安全的手段等。进而细分这些变量的构成,如安全行为的主体:政府、首相党派、民众等,以及他们不同安全主张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也就是不同主张碰撞与较量,这就是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构建过程,也是“安全化”的过程。它们表现并凝固在安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上。日本政府有关安全文件、方针、政策是安全观制度化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正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分析,形成本文的基本逻辑和主要论断。笔者认为:二战后日本的安全观是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二战前军国主义安全观的延续,也不是很多日本学者赞美的最进步的安全观,二战后至60年代日本保守主流安全观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保守主流安全观是:二战后经和平宪法的颁布和旧金山媾和以及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以长期执政的吉田茂为首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压力、各政党以及民主党内不同派别不同的安全主张的纷争之中,逐渐“以日美安保体制为基轴,先经济后军备,承认和平宪法,当宪法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从解释宪法的角度出发,达到目的,而不进行修改宪法的努力。70年代日本保守主流安全观调整,发展为综合安全观,使日本成为较早关注非传统安全的国家,它强调获取安全的手段在军事之外还包括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等,并且在综合安全观的指导下日本在经济外交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努力,为受援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文化交流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安全观具有积极和进步的意义。但是80年代以后综合安全观的发展受阻,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开始兴起,90年代以后进一步发展,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主张日本要成为普通国家,力图与美国建立对等的合作关系。在政治、军事上成为美国的“责任分担者”,公开提出修改宪法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虽然日本在冷战后提出了人类安全观,但它更大的意义是一种政策用语,不能代表日本的安全观的真正内涵和发展方向。民主党执政后,虽然一度产生对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可能调整的预期,事实上日本各党派在发展军事,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方面日益趋同,政坛的变动或许会引发安全政策的些许调整,新保守主义的安全观难以发生根本的改变。
李宇[4](2008)在《D港口财务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站在与国际接轨的最前沿,港口集团企业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而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实现风险控制,而且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D港口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D港口集团内部存在财务信息质量不高、财务资金管理无序、财务系统不能满足管理需要等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财务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与ERP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等方面进行探讨,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紧接着提出了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采取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并设计了包含监督控制层、财务管理层、业务执行层的三层财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架构,并结合港口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本文的研究表明,财务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但财务信息化不是财务部门的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要从全局,长远来规划,是在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一个技术与人相结合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将财务信息化与其他财务管理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找到一条有效的港口集团财务信息化之路。
袁晋铭[5](2008)在《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研究》文中认为作者通过对国内外有关BPR及流程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认真研究分析后,将BPR与流程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整合,重新定义了BPR,并赋予BPR以新的内涵;针对政府组织的特点,提出了按照“流程型”政府组织运作模式构建“专家咨询服务系统”软环境的概念。在对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的研究中,借鉴TRIZ理论的分离原理,提出建立因公出访项目预先集中审核制度,以及预先办理政审和护照手续的方案,充分利用IT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咨询服务系统”的作用,实现流程绩效的最大化,为构建“流程型”政府组织的新型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
杨曙光[6](2006)在《泰富百货信息化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构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五要素模型入手,全面论述了信息化与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围绕着信息化对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个要素“企业文化、学习力、战略、流程和组织”等的影响,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泰富百货信息化的案例为依据,从两条主线上完整地展示泰富百货信息化的基本成果。 一条是从时间维度分四个阶段追寻泰富百货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踪迹,描述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信息化背景、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成效。 第二条主线是基于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五要素模型全面系统地展现泰富百货信息化如何深刻影响、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如经销商品跟踪考核管理、代销商品优惠损失自动分摊、以合同为依据的自动结算、单据自动签批流程、百货店连锁模式、任务管理、360度考评、流程考核管理等,所有这些管理的创新都是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在鲜活的企业实践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的信息化与管理的双重成果。这些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将消息机制、报表订阅机制、短信等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手段应用于管理实践,实现了信息利用方式的创新。将任务管理、流程管理与进销存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绩效管理的创新。基于岗位的个性化信息系统设计改变了基于使用功能的传统设计思想,是信息化应用于精细化管理的创新。从行政组织与流程组织两个维度上进行管理、考核,是组织模式与流程管理的创新。 最后总结泰富百货信息化的成功因素,畅谈笔者关于信息化的一些思考。本文论述的观点及泰富百货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可为其它企业信息化提供借鉴。
周国林[7](2005)在《公司内部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视角》文中提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mance)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也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在我国还不到十年,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但其影响之大,发展之快,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公司治理对于国企改革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公司内部治理理论进行概括与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公司内部治理的实践情况,并利用平行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用三个典型公司对内部治理的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公司治理的概念、源起、公司治理的结构层次及其特征、本文的写作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对股权结构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与评论,接着考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是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与治理效应研究安排在第三章进行。本章先在对有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然后对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第四章首先对有关激励理论进行了评述,接着对经营者激励机制在各国的实践进行了研究,然后在考察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管理层收购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是案例分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来说明股权结构、董事会、经营者激励等方面的有关结论。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最后一章提出了有关股权优化、董事会建设、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系统化建议。
谢峰[8](2003)在《中国成长型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管理理论和模式正在形成。研究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且是生存的必要。信息技术给新时代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其主要表现如下: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信息融合——这一信息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上。正如电已经进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一样,信息技术正逐步融入我们的经济生活,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如投资、融资、开发新产品等,都是长期性行为,是有风险的。因此需要了解竞争对手,了解行业和客户,以发挥自身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借助技术手段。比如商务智能就是这样一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它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战略结合,它通过分析、决策手段帮助企业决定战略和经营目标。 另一个挑战是全球化。信息技术缩短了时间空间,导致企业的边界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认识。现在的企业可以遍布全球而丝毫不影响企业的运作,过去要求有厂房、有设备,而现在业务可以外包出去,将业务交给第三方去做,如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以前外包仅仅是非核心、边缘业务,现在有很多企业将主要的,甚至是核心业务外包; 于是新的管理领域出现了,项目管理、文化、结构上的冲突等问题都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 以上是从企业实行信息化的外在动因着眼。具体到分析企业实行信息化的内在动因,我认为首先要研究企业如何认识信息化带来的效果。信息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了企业的敏捷性。企业通过信息化,使得企业敏捷性加强,也就是说适应变化的能力增强了。信息化是一种环境,慢慢就会成为行业标准,迫使企业必须信息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最终都必须走到这条路上来。在进入WTO后,这个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比如银行、保险乃至制造业都会遇到外资进入后行业标准提高的问题。随之还会出现业务上的重组、组织结构的变化、财务上利益分配的改变等等。它们是技术问题,但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这些都是信息时代的管理所遇到的特殊问题。综上所述,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武器,故我认为应根据企业在成长中不同阶段的管理信息化需求,应用不同的企业<WP=3>管理套件(EAS),这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DRP(分销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KM(知识管理),BI(商业智能)及EIP(企业信息门户)等应用领域。随着基于微软MS.NET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推出和英特尔迅驰移动电脑广泛应用(其基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推出的新通讯标准802.16a即Wider-Fi),电子商务的远距离无线操作变得可能。这将为管理套件等本身内容充实和发展以及其应用提供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立足国际和国内现实,放眼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根据联合国对工业化发展所做的有关前工业化、工业化一、工业化二、后工业化四个阶段的划分以及他们测算的结果显示,未来十年,中国整体将处于从工业化一向工业化二迈进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入世,我国已日益成为一个制造业为基础的大国。而制造业尤其需要像ERP这样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正如前所说,现代企业的竞争早就漫延到企业的整个供需链上。以后的竞争将是供需链与供需链的竞争,是纵向的竞争。以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粗放式管理现状和离散型作战方式,如再不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配合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那么企业将无法在残酷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足。因而,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国内企业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技巧大势所趋,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共分六部份。第一部份主要论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采用的信息化战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信息化将引导管理变革、ERP#信息化和企业成长阶段的信息化战略。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从战略层次着眼,通过划分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和合作化阶段,管理者怎样制定相应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第二部份主要论述对应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信息化战略采取的管理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成长发展中的五个阶段、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惯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变革策略以及信息技术创造变革的战略优势。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从战术层次着眼,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把企业信息化战略具体落实到战术层次并予以解决。第三部份系统阐述当今世界最先进MS.NET技术平台和符合SUN的J2EE技术下的管理套件应用。介绍企业应用套件EAS(enterprise application suite)组成部份的应用部署、业务框架及技术架构,包括其技术平台BOS(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ERP、CRM、KM、DPR、BI。该部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EAS的思想,接着介绍EAS的特征以及其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再谈EAS应用部署,最后简介EAS系统组成部分ERP、CRM、KM、DPR、BI。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从技术层面解决企业信息化战<WP=4>略和战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第四部份从两个方面介绍EAS最重要的构成
陈尉,刘畅,初蒙,梁昊,蔡虹,薛成,江兰,宁斐,陈金国[9](2003)在《最具投资价值的200家上市公司》文中提出200家优秀的国内上市公司,15家跨出国门的海外上市公司,40份经典企业个案,20余位新财富人物,2003年嬗变中的中国经济由于他们的不满现状而充满了活力。新一批企业帝国正在崛起,新一代商界领袖正在努力由边缘向着中心迁移。他们值得投资者关注,他们值得公众尊敬。
张春平[10](2003)在《用友 收购安易背后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王文京:用友股份公司董事长 郭新平:用友股份公司副董事长,用友安易公司董事长严绍业:原安易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用友安易公司总经理 引子 羊年春节的前三天,按照旧俗已是过了腊月小年,郭新平刚刚开完用友股份公司的董事会,就赶往京郊的密云云佛?
二、用友安易半年迈出第一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友安易半年迈出第一步(论文提纲范文)
(2)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2 相关理论评述 |
1.2.1 商业模式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 |
1.2.2 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基本模式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逻辑架构 |
2. 我国家居卖场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现状 |
2.1 家居卖场电子商务发展的简况 |
2.1.1 发展特点 |
2.1.2 发展阶段 |
2.2 家居卖场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
2.2.1 家居卖场B2C模式的分类 |
2.2.2 家居卖场B2C模式的市场占有情况 |
2.2.3 家居卖场B2C模式的基本运行模式 |
3. 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 |
3.1 公司简介 |
3.1.1 发展沿革 |
3.1.2 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景分析 |
3.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1 观念转变 |
3.2.2 技术手段 |
3.2.3 管理运行 |
3.2.4 支付安全 |
3.2.5 人才队伍 |
3.3 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
3.3.1 构建原则 |
3.3.2 发展目标 |
3.4 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模式选择 |
3.4.1 规划思路 |
3.4.2 模式选择 |
3.4.3 系统功能设置与技术解决方案 |
3.5 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方案 |
3.5.1 组织设计 |
3.5.2 业务流程 |
3.5.3 营销体系 |
4. 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结构和系统 |
4.1 前台—网站建设 |
4.2 后台—内部管理和支持系统 |
5. 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转变思想观念 |
5.2 提升技术手段 |
5.3 提高运营效率 |
5.4 建设人才队伍 |
5.5 创新企业文化 |
5.6 保障支付安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宗旨及意义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基本理论演绎 |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对象与时间范围界定 |
七、论文的结构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国家安全观的简要回顾 |
第一节 明治维新至二战期间——军国主义国家安全观主导 |
一、军国主义安全观的形成 |
二、军国主义安全观主导地位的确立 |
三、对外军事胜利与军国主义安全观的急剧膨胀 |
第二节 影响近代日本安全观的思想因素 |
一、日本传统的神国观念与大国意识 |
二、"脱亚入欧"—福泽谕吉的思想 |
三、由"憧憬"向"对抗"的转变 |
四、民众意识与日本近代安全观 |
第二章 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形成与主导——二战后至60年代末日本的安全观 |
第一节 二战后日本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形成 |
一、"国体"的转换——保守主流安全观的起点 |
二、安全手段依赖美国——保守主流安全观形成 |
三、二战后至60年代日本安全观的政策表现 |
第二节 60年代"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发展 |
一、保守主流安全观广泛共享的原因 |
二、60年代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发展状况 |
三、防卫计划大纲的酝酿—保守主流安全观政策化过程 |
第三节 保守主流安全观建构的角色分析与特征 |
一、保守主流安全观与保守主流政治 |
二、保守主流安全观建构中的角色分析 |
三、保守主流安全观的特征 |
第三章 保守主流安全观的危机和调整——70,80年代综合安全观与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出现 |
第一节 70年代综合安全观的形成 |
一、改变低姿态外交——国家安全目标的调整 |
二、日本外交自主性的提升——一味追随美国的安全观随之改变 |
三、安全威胁、安全手段的认识扩展——综合安全观形成 |
第二节 80年代——新保守主义安全观萌芽 |
一、突出强调军事手段——新保守主义安全观萌芽 |
二、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安全观调整时代的选择之一 |
第三节 70、80年代安全观调整的政策表现 |
一、日本的ODA政策——经济安全手段的主要政策表现 |
二、《防卫计划大纲》——日本安全观演变的历史性文件 |
三、对"专守防卫"的争议——折射日本安全观的演变 |
第四节 调整时期安全观建构的角色分析与特征 |
一、保守主流安全观综合安全观与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区别 |
二、调整期安全观建构中的角色分析 |
三、调整时期安全观的特征 |
第四章 冷战结束以来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发展 |
第一节 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发展的原因 |
一、国际新保守主义潮流的影响 |
二、日本国内新保守主义影响扩大 |
三、民众的政治意识改变——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发展 |
一、90年代前期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徘徊期 |
二、90年代后期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定位 |
三、世纪初系列法案通过——新保守主义安全观进一步抬头 |
四、近年来的价值观外交——安全手段扩展 |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建构的角色分析与特征 |
一、新保守主义安全观的调整预期 |
二、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建构之角色分析 |
三、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发展阶段的特征 |
结语 |
一、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形成演变的基本线索 |
二、日本安全观形成演变的基本模式 |
三、针对日本安全观演变,我国对日外交应有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D港口财务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管理问题 |
2.1 D港口集团概况 |
2.1.1 集团简介 |
2.1.2 集团组织结构 |
2.2 国内外港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概况 |
2.3 管理问题描述 |
2.3.1 财务信息化投入的艰难抉择 |
2.3.2 集团财务管理的“黑箱”问题 |
2.3.3 财务信息化滞后致使财务人员疲于奔命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财务信息化的内涵 |
3.1.2 信息化与ERP管理思想 |
3.1.3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
3.2 原因分析 |
3.2.1 认识上的误区 |
3.2.2 财务管理模式的滞后 |
3.2.3 忽略规划与组织实施 |
4 解决方案 |
4.1 采用集权制财务管理模式 |
4.2 财务会计流程重组 |
4.2.1 财务会计流程重组的目标及思路 |
4.2.2 财务会计流程重组实施重点 |
4.3 实施有效的财务信息化战略 |
4.4 D港口财务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
4.4.1 财务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4.4.2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
4.4.3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 |
4.5 D港口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 |
4.5.1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阶段 |
4.4.2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保障 |
4.6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考虑注意的其他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流程管理理论 |
§2-1 BPR 的发展与实践 |
§2-2 流程管理理论主要内容介绍 |
§2-3 流程管理理论及应用创新 |
第三章 S 省因公出访管理流程现状 |
§3-1 因公出访管理概述 |
§3-2 因公出访管理总流程的运行机制 |
§3-3 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的运行机制 |
3-3-1 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运行机制 |
3-3-2 办理因公出访手续分流程 |
第四章 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绩效影响分析 |
§4-1 影响流程绩效的实际问题及特征 |
§4-2 影响流程绩效的因素分析 |
§4-3 流程环节的变化对流程绩效影响的量化分析 |
4-3-1 市厅级团组分流程绩效影响的量化分析 |
4-3-2 处级及以下团组分流程绩效影响的量化分析 |
4-3-3 有审批权企业副职及以下团组分流程绩效影响的量化分析 |
4-3-4 政审环节流程绩效影响的量化分析 |
第五章 S 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 |
§5-1 再造流程的设计及运行机制 |
5-1-1 再造流程的目标 |
5-1-2 政审办照流程设计及运行机制 |
5-1-3 集中预审流程设计及运行机制 |
5-1-4 网上实现省直审批部门受理权限的下放和受理签证业务 |
5-1-5 建立专家咨询服务系统 |
5-1-6 S 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再造流程设计及运行机制 |
§5-2 再造流程的可行性分析 |
§5-3 再造流程的绩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泰富百货信息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零售行业SWOT分析 |
1.1.2 零售业信息化现状 |
1.1.3 零售企业的对策 |
1.2 研究对象 |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 |
2 企业核心竞争力 |
2.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 |
2.2.1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 |
2.2.2 核心竞争力与组织结构 |
2.2.3 核心竞争力与流程 |
2.2.4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
2.2.5 核心竞争力与学习力 |
2.3 本章小结 |
3 信息化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
3.1 零售企业信息化及作用 |
3.2 零售企业信息化对战略的作用 |
3.3 零售企业信息化对组织变革的作用 |
3.4 零售企业信息化对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 |
3.5 零售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
3.6 零售企业信息化对学习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
4.1 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 |
4.2 泰富百货基本情况 |
4.2.1 泰富百货概况 |
4.2.2 泰富百货信息化现状 |
4.3 泰富百货信息系统的技术特色 |
4.4 泰富百货信息化历程 |
4.4.1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第一阶段(部门应用阶段) |
4.4.2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第二阶段(管理控制的应用阶段) |
4.4.3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第三阶段(零售ERP建设与应用阶段) |
4.4.4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第四阶段(全面信息化的实现与完善阶段) |
4.5 本章小结 |
5 泰富百货信息化对零售百货战略的影响 |
5.1 信息化支撑泰富百货发展战略 |
5.1.1 信息化支持泰富百货连锁战略 |
5.1.2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外部竞争因素的作用 |
5.2 信息化支撑泰富百货竞争战略 |
5.2.1 信息化支撑泰富百货差异化战略 |
5.2.2 信息化支撑泰富百货成本领先战略 |
5.3 信息化支撑泰富百货职能战略 |
5.4 本章小结 |
6 泰富百货信息化对组织整合的作用 |
6.1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组织机构创新的影响 |
6.1.1 总店分店模式的建立 |
6.1.2 新型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
6.2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组织绩效管理创新的支持 |
6.2.1 任务管理 |
6.2.2 360度考评 |
6.3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组织管理职能的支持 |
6.3.1 信息化对计划职能的强化 |
6.3.2 信息化对组织职能的强化 |
6.3.3 信息化对领导职能的强化 |
6.3.4 信息化对控制职能的深化 |
6.4 信息化取得的成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泰富百货信息化对流程管理变革的支持 |
7.1 对业务流程再造BPR的理解 |
7.2 局部的业务管理流程再造 |
7.2.1 信息化对经销商品管理流程再造的支持 |
7.2.2 商品品牌开发引进流程的再造 |
7.3 供应商结算流程的改善 |
7.4 审批管理流程的优化 |
7.5 泰富百货业务流程再造BPR的设想 |
7.5.1 业务整合 |
7.5.2 组织整合 |
7.5.3 制度整合 |
7.5.4 IT整合 |
7.6 泰富百货流程管理与考核的实例 |
7.7 本章小结 |
8 泰富百货信息化对企业文化和学习力的影响 |
8.1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企业文化的影响 |
8.1.1 信息化推动了泰富百货创新文化的建设 |
8.1.2 信息化弘扬了泰富百货“创特色、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
8.1.3 信息化增强了泰富百货员工的效率意识 |
8.1.4 形成对信息化依赖和信任的企业文化 |
8.2 信息化对泰富百货学习力的影响 |
8.2.1 泰富百货学习力的来源 |
8.2.2 建设学习型组织 |
8.2.3 信息化对学习型组织的支撑 |
8.3 本章小结 |
9 泰富百货信息化风险控制 |
9.1 信息化风险管理的观点 |
9.2 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 |
9.3 基础设施层的风险防范 |
9.4 IT设备的风险防范 |
9.5 数据安全性风险防范 |
9.6 业务流转过程的风险防范 |
9.7 本章小结 |
10 泰富百货信息化的思考 |
10.1 信息化关键成功因素 |
10.1.1 信息化成功的标志 |
10.1.2 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
10.2 信息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10.3 关于信息化的有效投资 |
10.4 信息化应促进零售百货的持续创新 |
10.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公司内部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公司内部治理的概述 |
1.2.1 公司治理的概念和源起 |
1.2.2 公司治理的结构层次及其特征 |
1.3 本文的思路、框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写作框架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股权结构与治理效应 |
2.1 相关问题分析与相关研究评述 |
2.1.1 股权结构及其度量 |
2.1.2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2.1.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 |
2.1.4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2.1.5 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
2.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状况 |
2.2.1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的类型 |
2.2.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 |
2.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2.3.1 研究假设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2.3.4 实证结果 |
第三章 董事会与治理效应 |
3.1 相关研究述评 |
3.1.1 董事会存在的原因 |
3.1.2 董事会与公司业绩 |
3.1.3 董事会的主要行为 |
3.1.4 董事会组成的演变 |
3.1.5 结论式评述 |
3.2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问题与现状 |
3.2.1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现状 |
3.2.2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3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 |
3.2.4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
3.3 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3.3.1 研究概况 |
3.3.2 研究假设 |
3.3.3 研究设计 |
3.3.4 实证结果 |
第四章 经营者激励与治理效应 |
4.1 相关理论梳理 |
4.1.1 管理学激励理论 |
4.1.2 经济学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
4.2 激励机制及其在各国的实践 |
4.2.1 三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
4.2.2 主要国家激励机制的比较 |
4.3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现状分析 |
4.3.1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历史变迁 |
4.3.2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4.4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4.4.1 研究现状 |
4.4.2 研究假设 |
4.4.3 研究方法 |
4.4.4 实证结果 |
4.5 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
4.5.1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概况 |
4.5.2 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
4.5.3 小结与建议 |
第五章 公司内部治理效应的案例分析 |
5.1 股权结构案例分析:济南轻骑 |
5.1.1 济南轻骑和轻骑集团的概况 |
5.1.2 济南轻骑的经营状况 |
5.1.3 济南轻骑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5.1.4 本案例的启示 |
5.2 董事会案例分析:用友软件 |
5.2.1 用友软件公司概况 |
5.2.2 用友软件的经营状况 |
5.2.3 用友软件的董事会 |
5.2.4 本案例的启示 |
5.3 经营者激励的案例分析:上海贝岭 |
5.3.1 上海贝岭公司概况 |
5.3.2 上海贝岭的经营状况 |
5.3.3 上海贝岭的激励设计方案 |
5.3.4 上海贝岭激励方案的优缺点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6.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 |
6.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选择 |
6.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路径 |
6.2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建设措施 |
6.2.1 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机制 |
6.2.2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运作 |
6.2.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增强其独立性 |
6.3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
6.3.1 激励机制设计的思路 |
6.3.2 报酬激励机制设计 |
6.3.3 精神激励机制设计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结束语 |
(8)中国成长型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采用的信息化战略 |
一、 信息化引导管理变革 |
二、 ERP≠企业信息化 |
三、 企业成长阶段的信息化战略 |
第二章 在不同成长阶段,企业信息化战略所采取的管理变革 |
一、 企业成长发展中的五个阶段 |
二、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惯例 |
三、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变革策略 |
四、 信息技术创造变革的战略优势 |
第三章 EAS(enterprise application suite)组成部分的应用部署、业务框架及技术架构 |
一、 EAS的思想 |
二、 EAS的特征 |
三、 EAS的系统架构 |
四、 EAS的技术架构 |
五、 EAS的应用部署 |
六、 系统简介 |
第四章 ERP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
一、 ERP理论基础与框架 |
二、 ERP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第五章 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竞争力研究及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一、 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二、 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三、 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竞争力研究 |
四、 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案例分析对金蝶K/3ERP系统在银河证券公司的应用作案例分析,讨论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进行总结概括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用友安易半年迈出第一步(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民俗学》第三章日译汉笔译实践报告[D]. 肖彩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富森美家居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D]. 张凤术.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2)
- [3]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 孙叶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4]D港口财务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D]. 李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5]S省办理因公出访手续流程再造研究[D]. 袁晋铭.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6]泰富百货信息化实证研究[D]. 杨曙光.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7]公司内部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视角[D]. 周国林. 暨南大学, 2005(03)
- [8]中国成长型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的研究[D]. 谢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
- [9]最具投资价值的200家上市公司[J]. 陈尉,刘畅,初蒙,梁昊,蔡虹,薛成,江兰,宁斐,陈金国. 互联网周刊, 2003(17)
- [10]用友 收购安易背后的故事[N]. 张春平. 中国经营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