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G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蒋一名,成刚[1](2021)在《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运营商全力加快对5G移动网络的部署,5G在商业楼宇、工业生产或其他室内应用场景与Wi-Fi无线局域网接入融合将成为实现5G端到端商业部署的关键环节。分析了3GPP Release 15以及Release 16关于5G网络与Wi-Fi接入融合的标准演进和关键技术,然后对于网络融合中的技术挑战进行了探讨和评估,最后对5G与Wi-Fi网络融合的社会应用进行了前景展望。
彭雄根,彭艳,李新,王浩宇[2](2021)在《5G毫米波无线网络架构及部署场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G需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供高带宽、大连接和低时延的能力,未来毫米波将作为5G低频段的补充,满足5G在热点区域极高的系统容量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5G毫米波的发展情况及传输性能,然后分析了5G毫米波通信的3种网络架构,再结合未来可能的应用需求,提出了5G毫米波通信的主要部署场景及应用案例。
杨骅,王倩[3](2021)在《5G应用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度重视5G产业发展,积极推进5G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5G应用发展环境不断完善,5G应用进入加速导入期。主要分析了5G应用发展环境、国内外现状以及产业融合应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产业应用创新发展相关建议,推动网络快速部署,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社会新变革。
王增浩[4](2020)在《5G-NR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由于其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可全天候运行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意,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高铁车速已可以达到300km/h甚至更快的速度。高速铁路作为5G-NR的重要使用场景之一,其通信需求日益增多,同时对于通信系统质量等指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国际电信联盟在关于5G-NR的关键性能制定中要求在车载速度达500km/h的高铁通信场景下下行链路速率达到50Mbit/s,上行链路达到25Mbit/s。在5G-NR应用时代,高铁宽带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包括:高铁车厢对信号的衰减大、频繁的基站小区切换以及列车高速行驶带来的大多普勒频移。因此,为了达到5G-NR高铁通信场景下关键性能的要求,需要对有关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考虑到5G-NR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及要求,3GPP在评估了单载波及多个子载波波形的优缺点后,最终选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作为上下行传输技术。然而,在5G-NR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下列车的更高速移动(>=500km/h),以及更高的载波频率将引起更严重的多普勒频移,这会使得OFDM系统子载波无法维持原有的正交性,并且使信道发生快速时变,致使系统的传输能力下降。为了消除多普勒频移对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需要开展抗多普勒频移技术的研究,其中多普勒频偏估计、补偿技术的研究是基础。本文旨在以提高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降低多普勒频偏估计复杂度为目标,在现有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5G-NR高速移动场景中更高效实用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主要的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本文利用无线环境图的技术,给出了一种联合环境地图与分段导频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RMPE),该方法主要解决了5G-NR高铁通信上行传输系统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有限的问题。在该方法中,基于高速铁路行驶路线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首先利用环境地图方法来获取多普勒频偏的初始估计;为了提高频偏估计精度与满足该场景下大频偏估计范围的需求,选用了基于导频分段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将环境地图的初始估计作为先验信息和利用导频分段方法来获取最大后验估计。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估计范围和精度可以满足5G-NR毫米波高速铁路场景大频偏的估计要求,其估计性能优于现有方法。2、本文基于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现状,针对5G-NR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给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BPNE)。该方法主要分成线下训练与线上估计两个阶段,首先利用随机多普勒频偏与导频数据符号构建训练样本集,然后利用训练样本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线下训练,完成输入与输出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该映射关系利用接收信号中的导频数据符号进行线上多普勒频偏估计,该方法在进行频偏估计时仅需要少量的导频数据参与计算,且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刘天浩[5](2020)在《面向5G的智慧医院组网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正在通过对医疗信息化、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逐步加强社会医疗保障支撑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解决基层临床诊疗能力差、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性不均衡、医患互信度低等社会热点问题。随着第五代(5G)移动通信的商用化,5G网络下医疗行业信息化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工信部紧密合作推动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5G网络切片技术和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为医疗领域信息化稳步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并不少见,但是只有在5G网络大面积铺设后,面向5G的智慧医院建设模式才可以展开。现有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如下弊端:(1)医疗信息系统搭建混乱,原有WIFI网络使用效果差,医院自建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成本高、水平低、运营维护困难,严重影响业务系统使用。(2)缺乏高隔离、高安全的内网,无法实现个人业务与医院自有数据中心的对接融合;(3)受网络传播时延的限制,目前尚无法搭建高效的远程手术、远程心电诊断、远程会诊等各系统网络以及针对应急急救处置的网络。本文以沈阳市某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为例,针对5G技术下的智慧医院组网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给出了面向5G的智慧医院建设总体设计框架,针对沈阳市某医院5G智慧医院的建设背景、建设需求和信息化平台等,提出了智慧医疗专网的整体架构方案以及组网详细技术方案,从5G智慧医院内部网络、5G远程医疗专网、5G应急救治网络以及5G医疗专网配置和5G医疗专网安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讨论。面对医院信息化升级、高安全、高隔离、高优先级的需求,在传统手段不足、5G公众网络无法完全满足医院需求的现实面前,设计了以5G医疗行业专网为基础并融合物联网、大数据、MEC等技术手段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搭建的方案,为今后的智慧医院组网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柳涵[6](2020)在《基于5G路侧单元的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5G技术快速发展,网联汽车远程控制成为可能,不仅可以用在武装打击、战术侦查、排雷排爆、遥控靶车等军事上;还可以用在道路环卫、安保巡逻、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车辆远程调度、危险场景驾驶等众多民用方面,开展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基于5G路侧单元的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整车远程控制系统架构,进行了软硬件实现,并针对远程控制系统运行中的行车安全问题,进行了基于路侧单元视觉信息的主动安全策略研究。首先,论述了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架构及硬件设计,进行了远程被控端HY308的设计。其次,进行了远程控制端交互界面、远程被控端信息服务软件的设计以及实现,并针对远程被控端的底层控制,对各执行环节策略与实施细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路侧单元视觉信息辅助的主动安全策略,通过分析对比常见的目标检测方法,将运算量小、实时性好的Vi Be算法作为主动安全策略中的运动车辆检测方法,进行了存在遮挡场景、需要提前预警场景的靠近车辆检测以及预警,并通过自然驾驶数据以及对比实验对主动安全策略进行了验证。最后,进行了远程控制实车测试实验,并使用仿真软件对主动安全策略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远程控制系统功能以及主动安全策略的可行性。在校园内基于华为5G终端进行了远程控制测试,并针对远程控制主动安全场景,基于Prescan与Simulink搭建了典型场景,基于常见车型进行了远程控制主动安全策略验证,验证了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用性以及主动安全策略的可行性。基于5G路侧单元的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能及时为有需求场景提供相关服务,并提供主动安全策略进行辅助,对远程控制主动安全方法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吴体昊[7](2020)在《大规模MIMO小区搜索与随机接入方法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满足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需要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传输速率、网络容量、可靠性和无线覆盖性能,同时大幅度降低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功率消耗和成本消耗。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作为5G无线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由于其在深入挖掘空间资源、提高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过程中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与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面向5G大规模MIMO原型验证系统,围绕系统中大规模MIMO小区搜索与随机接入问题,开展对大规模MIMO随机接入信道与极化码编译码器的研究,并在系统上完成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硬件实现。首先,基于通信协议标准回顾5G系统中无线帧结构配置、物理资源以及系统频点与带宽。在此基础上,研究5G系统中小区搜索方法,对基站下行发送的同步广播块集合进行简述,并讨论小区搜索过程中的主同步信号检测、辅同步信号检测与物理广播信道检测。其次研究5G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主要包括随机接入信道时频结构、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设计、以及用户上行定时提前量。最后概述大规模MIMO原型验证系统。进而,面向5G演进完成大规模MIMO随机接入信道的设计与实现。从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与随机接入信道处理流程入手,利用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稀疏特性将信号的处理限制在部分少数的波束上进行,从而降低大规模MIMO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机复杂度。在此基础之上,根据5G通信协议标准研究随机接入信道发射机的设计,并简化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生成过程,得到低复杂度的随机接入信道发射机结构。进而研究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机的设计,基于最大似然准则得到天线域大规模MIMO定时估计方法,与此同时,将其拓展到波束域处理,把互相关运算集中在少数能量高的波束域信号上,从而大幅度降低实现复杂度,并给出波束域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机实现结构。进一步地,根据所提出的低复杂度随机接入信道发射机与接收机结构给出各部分模块的逻辑设计。最后在硬件平台上完成FPGA实现,并给出资源消耗。最后,完成原型系统中5G极化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极化码的信道极化理论进行回顾,简述信道极化中的信道分离与信道组合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5G极化码编码算法,对极化码生成矩阵编码方式进行讨论,同时,基于信道极化理论给出极化码的蝶形运算编码方式。其次研究5G极化码译码算法,主要针对不同译码算法的实现原理与在不同码长与码率下的译码性能与译码吞吐量进行讨论。进一步地,基于蝶形运算算法给出极化码编码器的流水线实现结构,基于反转校正列表(FSL,Flip Syndrome List)译码算法给出有效的极化译码器实现结构。极化码译码器采用合理的运算并行度、码块并行度与流水线结构,保证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提高译码器吞吐量。最后在硬件平台上完成FPAG实现,并给出硬件测试与资源消耗。
蔡振浩,宋勇[8](2020)在《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第四代(4G),第五代(5G)移动通信需要在无线传输技术上取得突破性创新,以实现峰值吞吐率和频谱效率10倍的目标。进一步挖掘多天线的空间复用能力是实现5G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毫米波的无线传输特性以及外场实测性能结果;然后分析了大规模天线毫米波频段通信的技术特点,并就大规模天线在6GHz以下频段与毫米波应用进行对比。最后例举了大规模天线毫米波通信的典型应用场景,并针对各种场景的难点以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龙凯[9](2020)在《5G物理层比特级处理并行架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尤为明显。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应运而生。5G为了适应未来10年的移动通信需求,在4G的基础上,对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进行了大量的变革,使用了众多新技术。5G使用的空口技术也被称为NR(New Radio),可见对5G给予了厚望。5G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能满足绝大多数业务的不同需求。其应用场景有三个主要的突出点,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5G在适应众多应用场景的同时,给无线接入网的物理层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通用处理器已不能满足5G物理层数据处理的需求。本文研究了NR物理层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比特级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支持多种部署方式的并行数据处理架构,并在Xilinx ZYNQ UltraScale+RFSoC XZCU21DR上实现了该架构。根据基站使用的频段和天线配置,分析了在单载波情况下物理共享信道数据处理吞吐量需求。从吞吐量需求入手,同时兼顾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两个不同的物理信道设计了相同的数据通信接口,以适应多种不同的部署方式。根据物理信道输入输出数据类型特点,结合硬件平台可用资源、数据吞吐量需求、实现复杂度等因素,设计了两个物理信道比特级并行数据处理架构。随后根据FPGA器件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并行数据处理架构在FPGA平台上的实现方法,最后对本文设计的比特级并行数据处理引擎进行了测试。测试总共分为两部分,仿真测试和基于硬件平台部署测试。采用验证方法学中基于功能覆盖率的测试方法对并行数据处理引擎进行测试,设计了两个不同物理信道通用的仿真框架,并根据仿真框架搭建了两个信道比特级并行数据处理引擎功能覆盖率收集的仿真环境,完成了仿真测试。最后对两个物理信道比特级的并行数据处理引擎进行了真实的部署场景测试,同时给出了部署测试的相关信息。经测试,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比特级并行处理引擎吞吐量达到了2.65Gbp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比特级并行数据处理引擎吞吐量达到了6.14Gbps。
钱权智[10](2020)在《面向5G与LTE混合组网的无线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提出5G时代来临,万物互联正在成为现实。5G技术弥补了LTE技术的不足,并在吞吐量、连接数、能耗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目前,国内外5G网络只是局限在某些城市试商用,尚未大面积部署,针对5G网络特点,应提出面向5G的网络规划策略。另外,运营商在部署5G时,将不可避免的面临5G与现有无线网络系统共存的场景,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共存会造成一些干扰并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因此,在部署5G网络时应充分考虑5G与现有网络制式之间的干扰与配合。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研究了5G与现有LTE网络的混合网络规划问题,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出详细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对5G系统、关键技术、网络规划流程进行介绍。介绍了5G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与三大应用场景,总结了5G无线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然后,从可行性分析、覆盖性能、容量能力和系统间干扰等方面对5G与LTE混合无线网络规划进行了具体研究。从部署策略、设备供应和技术支持分析了5G与LTE混合组网的可行性;通过链路预算方法,计算出5G基站与LTE基站的覆盖半径;对5G容量规划流程进行研究,计算了标准情况下5G单站容量能力;针对5G共存干扰问题,文章对5G与现有LTE系统间干扰进行分析,分析了5G与LTE系统之间的干扰类型,并计算5G系统与现有系统间的隔离距离。最后,以现实的城区无线网络规划工程为例,结合研究内容,对规划城区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提出详细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对规划方案进行软件仿真,证明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正;对规划城区5G无线网络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估算出该项目的投资规模。文章提出的规划方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定5G站址部署,推动LTE向5G平滑演进,为今后5G无线网络规划工程提供参考。
二、3.5G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G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5G移动网络的Wi-Fi接入的标准和演进 |
(1)网络架构的标准化: |
(2)UE终端设备的兼容性: |
(3)传输通道的可靠性: |
2 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分析 |
(1)Wi-Fi终端设备对移动网络中的发现和注册认证 |
(2)融合网络中数据流转发的安全性 |
(3)融合网络中数据业务的QoS保证 |
(4)5G网络和Wi-Fi网络之间的漫游技术 |
3 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的场景分析 |
(1)智慧城市的公共Wi-Fi热点服务 |
(2)工业生产中的5G移动网络与Wi-Fi网络的融合[8] |
(3)智慧家庭中的5G移动网络与Wi-Fi网络的融合 |
4 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的实际问题分析 |
5 结束语 |
(2)5G毫米波无线网络架构及部署场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毫米波的特点及应用 |
2 基于5G的毫米波发展情况 |
2.1 频谱分配 |
2.2 国外网络部署情况 |
2.3 中国5G毫米波研究进展 |
3 毫米波的传输性能 |
3.1 传输特点 |
3.2 传播模型 |
4 5G毫米波通信的网络架构 |
4.1 独立部署架构 |
4.2 重叠部署架构 |
4.3 无线回传架构 |
5 5G毫米波通信的主要部署场景 |
5.1 公共热点无线接入 |
5.2 移动热点小区无线回传 |
5.3 5G固定无线接入 |
6 5G毫米波新技术应用 |
7 结束语 |
(3)5G应用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5G应用发展环境 |
1.1 5G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
1.2 5G网络建设不断加快 |
1.3 5G产业生态逐渐丰富 |
1.4 应用创新成为5G政策重点 |
2 国内外5G应用进展 |
2.1 全球加速推进5G应用 |
2.2 我国5G融合应用发展迅速 |
3 5G应用创新存在的问题 |
3.1 5G网络成熟度不够,技术标准仍需完善 |
3.2 5G应用产业基础仍需加强 |
3.3 5G融合应用生态有待培育 |
4 策略与建议 |
4.1 完善布局,加速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 |
4.2 以建促用,不断夯实融合应用基础 |
4.3 加强协作,构建5G融合应用创新新生态 |
5 结束语 |
(4)5G-NR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4G-LTE的HSR场景中多普勒频偏估计研究现状 |
1.2.2 基于5G-NR的HSR场景中多普勒频偏估计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5G-NR高速移动传输系统相关基础理论 |
2.1 5G-NR系统概述 |
2.1.1 5G-NR概述 |
2.1.2 5G-NR应用场景 |
2.1.3 5G-NR与4G的区别 |
2.1.4 5G-NR数据帧格式 |
2.1.5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概述 |
2.1.6 毫米波技术概述 |
2.2 高速移动场景的信道模型 |
2.2.1 信道特性与模型 |
2.2.2 多普勒频移 |
2.3 多普勒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环境地图与导频联合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信号模型 |
3.3 现有相关估计方法 |
3.3.1 基于导频相关的频偏估计算法(PCBE) |
3.3.2 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CPBE) |
3.3.3 基于无线环境图的频偏估计算法(REME) |
3.3.4 基于导频分段的频偏估计算法(ESBE) |
3.4 新型的基于环境地图与导频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 |
3.4.1 方法原理 |
3.4.2 理论性能分析 |
3.4.3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信号模型 |
4.3 现有相关估计方法 |
4.3.1 基于相邻符号序列的频偏估计算法(Moose) |
4.3.2 基于循环前缀的频偏估计算法(CPBE) |
4.4 新型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 |
4.4.1 BP神经网络 |
4.4.2 方法原理 |
4.4.3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面向5G的智慧医院组网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5G相关技术及原理 |
2.1 5G概述 |
2.2 5G专网组网技术 |
2.3 5G网络切片技术 |
2.4 5G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5G的智慧医院建设总体框架设计 |
3.1 智慧医院建设需求 |
3.2 5G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原则和建设规划 |
3.3 5G智慧医疗专网的整体架构方案 |
3.4 智慧医院的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5G的智慧医院组网方案研究 |
4.1 5G智慧医院内部网络建设 |
4.2 5G远程医疗专网建设 |
4.3 5G应急救治网络建设 |
4.4 5G医疗专网配置规划 |
4.5 5G医疗专网安全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基于5G路侧单元的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远程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视觉信息的车辆安全辅助策略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远程控制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
2.1 远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1 远程控制系统硬件 |
2.1.2 远程控制系统软件 |
2.1.3 5G路侧单元 |
2.1.4 系统流程设计 |
2.2 远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2.1 远程控制端硬件选型 |
2.2.2 远程被控端硬件设计 |
2.3 小结 |
第3章 远程控制系统软件及主动安全策略研究 |
3.1 远程控制端软件设计 |
3.1.1 软件功能设计 |
3.1.2 交互界面设计 |
3.2 远程被控端信息服务单元软件设计 |
3.2.1 开发环境及工具配置 |
3.2.2 图像采集程序 |
3.2.3 SPI-CAN网关程序 |
3.2.4 无线发送与接收 |
3.3 远程被控端底层运动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3.3.1 远程被控端底层运动控制单元相关通信原理 |
3.3.2 线控转向与制动反馈读取策略 |
3.3.3 超声波测距报警策略 |
3.3.4 遥控数据接收处理方式 |
3.4 基于 5G路侧单元的主动安全策略研究 |
3.4.1 远程控制行车安全典型场景 |
3.4.2 远程控制系统主动安全策略 |
3.4.3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3.4.4 ViBe算法检测效果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远程控制系统及策略仿真与测试 |
4.1 远程控制系统测试 |
4.1.1 远程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测试 |
4.1.2 远程控制系统集成测试 |
4.2 主动安全策略仿真验证 |
4.2.1 R-VSAS测试参数设计 |
4.2.2 R-VSAS建模与场景搭建 |
4.2.3 R-VSAS测试仿真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大规模MIMO小区搜索与随机接入方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符号说明 |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规模MIMO技术 |
1.3 5G新空口 |
1.4 5G用户初始化接入过程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1.6 数学符号约定 |
第二章 5G-NR小区搜索与随机接入方法 |
2.1 引言 |
2.2 时频资源 |
2.3 小区搜索 |
2.3.1 同步广播块与同步广播块集合 |
2.3.2 主同步信号设计与检测 |
2.3.3 辅同步信号设计与检测 |
2.3.4 物理广播信道设计与检测 |
2.4 随机接入 |
2.4.1 随机接入信道格式 |
2.4.2 随机接入信道时频位置 |
2.4.3 随机接入前导码设计 |
2.4.4 随机接入信道定时提前 |
2.5 大规模MIMO原型验证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NR大规模MIMO随机接入信道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大规模MIMO信道 |
3.2.2 随机接入信道 |
3.3 低复杂度随机接入信道发射机设计 |
3.4 低复杂度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机设计 |
3.4.1 最大似然上行定时估计算法 |
3.4.2 基于波束域信号互相关的接收机结构 |
3.4.3 基于天线域信号互相关的接收机结构 |
3.4.4 仿真结果 |
3.5 随机接入信道发射机的逻辑设计 |
3.5.1 发送机顶层模块设计 |
3.5.2 频域相位计算模块设计 |
3.5.3 相位调制模块设计 |
3.5.4 指数计算模块设计 |
3.5.5 2048点IFFT模块设计 |
3.5.6 频率偏移调整模块设计 |
3.5.7 添加CP重复序列模块设计 |
3.6 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机的逻辑设计 |
3.6.1 接收机顶层模块设计 |
3.6.2 预处理模块设计 |
3.6.3 IDFT波束成形模块设计 |
3.6.4 能量统计模块设计 |
3.6.5 波束选择模块设计 |
3.6.6 互相关模块设计 |
3.6.7 波束合并模块设计 |
3.6.8 峰值搜索模块设计 |
3.7 资源消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G-NR极化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信道极化 |
4.2.1 信道简介 |
4.2.2 信道组合 |
4.2.3 信道分离 |
4.2.4 信道极化现象 |
4.3 极化码编码算法 |
4.4 极化码译码算法 |
4.4.1 SC译码算法 |
4.4.2 SCL译码算法 |
4.4.3 CRC-SCL译码算法 |
4.4.4 FSL译码算法 |
4.4.5 仿真结果 |
4.5 极化码编码器的逻辑设计 |
4.5.1 编码器顶层模块设计 |
4.5.2 编码核顶层模块设计 |
4.5.3 CRC添加与交织模块设计 |
4.5.4 冻结比特添加模块设计 |
4.5.5 Polar编码模块设计 |
4.6 极化码译码器的逻辑设计 |
4.6.1 译码核顶层模块设计 |
4.6.2 对数似然比单元 |
4.6.3 路径裁枝单元 |
4.6.4 部分和更新单元 |
4.6.5 CRC校验单元 |
4.6.6 路径输出单元 |
4.7 硬件测试与资源消耗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毫米波频段电磁波传输特点 |
2 毫米波通信外场实测性能分析 |
3 5G大规模天线毫米波通信的优势 |
4 大规模天线毫米波通信典型应用场景 |
5 结语 |
(9)5G物理层比特级处理并行架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5G快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
1.1.2 通用平台无法满足5G物理层数据处理需求 |
1.1.3 运营商面临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5GNR物理层 |
2.1 5G无线接入网 |
2.1.1 C-RAN |
2.1.2 CU-DU的切分 |
2.2 5GNR物理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USCH比特级并行信号处理设计与实现 |
3.1 PUSCH比特级处理流程及处理引擎需求分析 |
3.1.1 PUSCH比特级数据处理流程 |
3.1.2 PUSCH比特级处理引擎关键指标及设计分析 |
3.2 PUSCH比特级并行处理引擎架构设计 |
3.2.1 并行数据处理外部通信接口设计 |
3.2.2 比特级并行数据处理引擎内部并行处理架构设计 |
3.2.3 数据处理 |
3.3 面向FPGA的 PUSCH比特级并行处理架构实现 |
3.3.1 解交织 |
3.3.2 HARQ |
3.3.3 Appending |
3.3.4 LDPC译码器 |
3.3.5 并行CRC校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DSCH比特级并行信号处理设计与实现 |
4.1 PDSCH比特级处理流程及处理引擎需求分析 |
4.1.1 PDSCH比特级处理流程 |
4.1.2 PDSCH处理引擎关键指标及设计分析 |
4.2 PDSCH比特级并行处理引擎架构设计 |
4.2.1 引擎外部数据交互接口设计 |
4.2.2 引擎内部数据处理架构设计 |
4.2.3 引擎数据处理 |
4.3 面向FPGA的 PDSCH比特级并行处理引擎架构实现 |
4.3.1 TB/CB CRC |
4.3.2 LDPC编码 |
4.3.3 比特选择 |
4.3.4 交织 |
4.3.5 CB拼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行数据处理引擎测试 |
5.1 硬件平台简介 |
5.2 并行引擎测试 |
5.2.1 仿真测试方法 |
5.2.2 并行处理引擎通用仿真框架设计 |
5.2.3 并行数据处理引擎仿真 |
5.2.4 引擎部署测试 |
5.3 引擎资源占用 |
5.4 引擎吞吐量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 |
(10)面向5G与LTE混合组网的无线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5G无线网络概述及规划方法介绍 |
2.1 5G系统简介 |
2.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
2.1.2 5G系统网络架构 |
2.1.3 5G帧结构 |
2.1.4 5G三大应用场景 |
2.2 5G系统关键技术 |
2.2.1 大规模天线 |
2.2.2 新型无线网络架构 |
2.2.3 超密集组网 |
2.2.4 边缘计算 |
2.2.5 网络切片 |
2.2.6 同时同频全双工 |
2.3 5G无线网络规划流程及基本方法 |
2.3.1 规划流程 |
2.3.2 网络需求分析 |
2.3.3 网络规模估算 |
2.3.4 站址规划 |
2.3.5 网络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5G与LTE混合组网规划研究 |
3.1 5G与LTE系统混合组网分析 |
3.1.1 5G部署策略 |
3.1.2 设备供应情况 |
3.1.3 技术适应情况 |
3.2 5G与LTE覆盖性能分析及比较 |
3.2.1 链路预算介绍 |
3.2.2 覆盖性能计算及分析 |
3.3 5G容量规划研究 |
3.3.1 容量规划流程 |
3.3.2 业务模型 |
3.3.3 5G单基站容量能力分析 |
3.4 5G与LTE干扰分析及规避方法 |
3.4.1 杂散干扰 |
3.4.2 阻塞干扰 |
3.4.3 互调干扰 |
3.4.4 5G系统与现有系统间的隔离距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5G与LTE混合组网规划案例 |
4.1 LZ城区现状 |
4.1.1 LZ地区概况 |
4.1.2 无线网络现状 |
4.1.3 运营商发展策略 |
4.1.4 本次规划思路 |
4.2 网络需求分析 |
4.2.1 用户数预测 |
4.2.2 业务量预测 |
4.3 城区5G与LTE混合组网规划方案 |
4.3.1 覆盖规划 |
4.3.2 容量规划 |
4.3.3 LZ城区无线网络规划初步方案 |
4.4 站址规划及仿真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城区站址规划及仿真分析 |
4.5 投资估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划站点信息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3.5G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5G与Wi-Fi接入的网络融合发展分析[J]. 蒋一名,成刚. 移动通信, 2021(05)
- [2]5G毫米波无线网络架构及部署场景研究[J]. 彭雄根,彭艳,李新,王浩宇.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1(01)
- [3]5G应用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 杨骅,王倩. 移动通信, 2021(01)
- [4]5G-NR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研究[D]. 王增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5]面向5G的智慧医院组网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刘天浩.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基于5G路侧单元的网联汽车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 柳涵.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大规模MIMO小区搜索与随机接入方法设计与实现[D]. 吴体昊. 东南大学, 2020(01)
- [8]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通信技术研究[J]. 蔡振浩,宋勇. 通信技术, 2020(05)
- [9]5G物理层比特级处理并行架构设计与实现[D]. 龙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10]面向5G与LTE混合组网的无线网络规划研究[D]. 钱权智.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