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背景理论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盛盛[1](2021)在《新冠疫情期间《环球时报》微博对美国形象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世界经济发展,其对于国家关系格局所产生的更为深远的影响也正在不断显现。病毒溯源争论下的中美舆论战也愈演愈烈,在此期间,中国主流媒体如何报道美国,又构建了一个怎样的美国国家形象?《环球时报》官方微博(@环球时报)作为我国国际传播阵地的排头兵,便成为最佳的研究样本。因此,本文选择@环球时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2020年1月20日为起点、2020年4月20日为终点,梳理了3个月内@环球时报346条涉美报道的微博文本内容,并通过对选取样本的文本分析,笔者分别从对美情感倾向、报道议题、报道体裁、呈现方式、报道涉及国家等维度深入探析@环球时报在疫情期间对美报道策略。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六个方面分析@环球时报所构建的美国形象:在疫情防控领域,美国的形象是一个反智主义盛行的病毒失控大国;在国际关系领域,美国扮演着国际秩序破坏者和国际责任推卸者的双重角色;在对华态度方面,美国呈现出在疫情初期与后期相矛盾、政府层面与社会层面相分裂的形象;在社会问题领域,美国社会内部摩擦日益严重,民粹主义思潮涌动,白人至上主义回潮导致种族歧视现象频发;在经济领域,美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政府决策失误影响严重,经济日渐低迷;在军事领域,美国与以往的形象别无二致,以“世界警察”的身份四处挑起战火。为了进一步探究@环球时报在疫情期间对美报道方式以及呈现出的美国国家形象的成因,笔者结合新闻生产以及社会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从新闻事实、中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民族利益的立场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环球时报涉美报道方式的影响因素。在文章的结尾,笔者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就@环球时报在新时代参与构建内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的实践作出展望。
张晓贞[2](2020)在《追求理解的语文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文中认为理解是教育的目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 D)是实现理解的前提和保障。理解不是简单地“知道”和“了解”,理解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逆向设计”的优势将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打破了传统教学设计忽略评价、忽视理解的弊端,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深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理解为设计准则并致力于理解的实现,但是将其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比较少见,那么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在能否适用于语文教学以及该如何应用,将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理解性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了解理解性教学的研究现状;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 D)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Ub D理论的教学模式,并在概括出Ub D理论理解为先、重在迁移、逆向设计等特征的基础上理清了Ub D理论的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行动研究的要求,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具体来说,选取研究者所在的实习学校某高中进行行动研究,研究对象为研究者的实习导师许老师所带的一个班级,许老师则为本研究的合作研究教师。本研究遵循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模式,通过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两个环节的内容,进一步验证Ub D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适切性。其中,教学设计严格按照Ub D理论中的逆向设计三阶段进行设计,从阶段一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到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再到阶段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每一阶段都经过研究者的数次打磨,从中可以归纳分析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行动过程共计五轮,每一轮教学实施后都会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在改进中不断走向成熟。根据行动研究过程,研究者对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学生表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以下结果:教学设计需要反复修改,教学目标应基于理解,评估证据应贯穿始终,教学活动应促进迁移;教学效果受多方面制约,教师在课堂实施中应注意转变角色,营造学习情境,善于互动问答,鼓励“移情”与“洞察”,倡导自评与他评,关注学生反馈,督促学生省思;学生表现良好,自身能力有所提升,学习兴趣有所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经过总结得到以下结论:Ub D理论能够融入语文教学的,但是在施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挑战;Ub D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习体验,促进教学变革。在此结论基础上,通过归纳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并结合Ub D理论的特征,对教师、学校和后继相关研究者提出践行Ub D理论的相关建议,并在文末展望了Ub D理论的教学实践。
张旭[3](2020)在《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研究》文中指出新课标重视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共同发展,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用类文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仍有待提升。怎样提高学生的实用类文本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用类文本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实用类文本的学习效率。目前,关于高中阶段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很少,所以,本文将聚焦于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研究,希望可以为高中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与本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阐明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本章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明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最后阐明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意义。第二章笔者运用SPSS22.0对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现状:读写结合在教学中不被重视;读写结合方式单一;读写结合缺少必要的课外延伸;阅读与写作缺少有效结合;高中生学习实用类文本缺少读写结合的习惯与动力。针对调查所得问题,笔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教学时间有限以及高考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考查不到位;教师缺少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意识与能力;教材编排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内容;学生缺乏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兴趣与经验。第三章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策略:首先要从各个方面重视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运用,主要包括教材编排、学校活动平台搭建、教师提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意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学生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和兴趣;其次关注课内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找到文本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然后应该拓宽创新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模式,关注课外延伸,使学生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最后从评价入手,在考试中加强考查力度,真正改变目前不重视的现状,同时还要丰富评价的形式,重视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评价,注重进行形成性评价。
阳俊[4](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出版发行,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同时也给身在教师岗位的语文教师带来了教学思考。课型的转变、教材系统的创新,给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这一版块变化较大。因此,依据统编本初中语文助读系统的特点高效教学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热点。自读课文中新增的旁批这一助读要素,与“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单独研究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的相关文献较少。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并没有研究者针对旁批这一助读要素的使用做一个系统详细的调查。而旁批的运用又是语文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旁支,值得教育工作者花费时间与精力投身于旁批的教学的研究中去。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新课标”相关理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改革的理论,使用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旁批表现出来的价值、题材分类、目标分类为线索,对旁批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建议和使用建议。在旁批的使用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旁批的特点分析出旁批的题材分类、设计原则及类型,寻找使用旁批开展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在分析旁批的使用方法时,主要依据旁批的教学现状及原因,提出利用旁批进行高效教学的有效建议。旁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实际应用,会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产生显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从旁批的分类、功能、使用现状及使用建议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旁批的教学的方法是可行的,这类研究可以提高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依据旁批的编写特色探究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题材分类、目标分类,并归纳出旁批题材分类表及旁批目标分类表,提出理清旁批的教学思路、运用旁批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灵活使用旁批,注重阅读实践等使用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等方面有一些参考价值。
程小纯[5](2020)在《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新闻作品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面面面,不分时间、不分年龄地作用于每一个人,也包括每一个中学生。在历年来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新闻阅读与写作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纵观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仍然以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为主,新闻写作教学被忽视了。综上所述,本文建议在高中阶段将新闻写作教学重新重视起来,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于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首先,夯实新闻作品教学,从经典文本的学习中领略新闻文体的魅力,开展群文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行新闻仿写;其次,拓宽课外新闻阅读,从各种新闻报道和新媒体文章中汲取写作灵感,培养学生在阅读新闻时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拟题、凝练观点;最后,开展新闻写作实践,创办校内新闻社团,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实地采访,指导学生进行消息、评论和通讯的写作。相信在高中阶段实施新闻写作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拓宽其视野。也希望通过培养高中生新闻的写作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能够准确洞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新型人才。
敖翠莲[6](2020)在《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游戏是21世纪新闻业在新闻报道形式上的大胆创新。早在2003年,乌拉圭游戏设计师贡萨洛·弗拉斯卡就首次提出“新闻游戏”这一概念并发布了公认最早的新闻游戏《9月12日》。中国本土新闻游戏起步较晚,它是在技术变革和媒体融合的深入媒介边界日趋模糊情况下兴起的。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业面临急需改革的局面,横跨新闻业和游戏业的新闻游戏成为了其中一个突破口。2014年,网易发布的《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的成功迅速为中国新闻业开启了新的视野。近几年,国内的新闻游戏发展迅速,出现了一大批不同呈现形式和多种主题的新闻游戏,特别是2016年中国财新团队的《像市长一样思考》在以新闻游戏为创作主题的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的总决赛上取得第三的成绩,再次为新闻游戏在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本研究着重探究的是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现状和国内外新闻游戏的异同,以及中国本土新闻游戏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对新闻游戏的概念做了界定,认为新闻游戏本质上归属于“新闻”,是一种交互叙事的新闻报道形式;并且梳理了国内外新闻游戏的源起和发展过程,界定了新闻游戏、中国新闻游戏和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区别。接着,分析了新闻游戏作为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修辞程序的表达、可参与的内容制作和对信息认知的补偿性等特征,以及它在传播上具有娱乐、提高对传播者心理认同和阅读美的优势。通过分析81个中国本土新闻游戏案例了解中国本土新闻游戏在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及反馈环节的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样本案例的异同,发现在生产主体、题材选择和作品呈现方面存在差异。国内外新闻游戏的整体发展方向并不一致:国外更加注重新闻游戏的“游戏属性”,即娱乐性;而国内更加重视其作为媒介的宣传性。最后,基于中国本土新闻游戏在发展上面临的诸如生产困境难以突破、运营推广存在局限、作品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情况,提出了着力培养全媒型人才、建设专业管理团队以及优化题材、加深新闻信息的内容挖掘从而减少新闻游戏同质化、打造经典新闻游戏等建议和意见。
季念[7](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说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庄文倩[8](2019)在《新媒体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带来的传播革命给当下中国新闻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媒体基于此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法人微博集中以拟人化的形象和接地气的用语,并配上短视频呈现新闻内容,与此同时该微博积极与网络公众互动。这一系列做法受到一致好评。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广泛使用的报道方式之一,典型人物报道在大众媒体时代就曾因结构僵化和人物扁平化而受到诸多争议。而新媒体自带的故事和情感属性本为讲述人物故事的典型人物报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然而,典型人物报道长篇幅的呈现方式,与新媒体的碎片化阅读构成一对矛盾。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有其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典型人物报道结合新媒体平台特性,改变写作形式、传播方式等,以迎合新时期用户的需求,并在新的时期继续发挥其鼓舞人心,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笔者深入研究基于微博平台典型人物报道进行了哪些创新。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中典型人物的呈现方式、来自用户反馈的效果分析和微博平台上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的路径四个板块出发。在第一板块: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中,笔者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人民日报微博平台典型人物的职业和身份、性别、姓名呈现方式、地域呈现方式和展现的精神,进而分析出微博平台典型人物的类别、基本特征和具体形象。在第二板块: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典型人物的呈现方式中,即回答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如何呈现典型人物。笔者从数据、文体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出发,其中文体分为标题、引语和新闻背景三个部分进行研究,表现形式分为“图片+链接”、“图片”和“短视频”三类进行研究。从细节入手进行剖析。在第三板块:来自用户反馈的效果分析中,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微博数据和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典型人物报道互动频率低,短视频表现形式受到用户青睐等结论。在第四板块:微博平台上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的路径中,从典型观和典型人物报道创新路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模式,并升华主题,从新闻组织创新、新闻过程创新和新闻产品创新回答新闻创新如何成为可能。研究发现,在新媒体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路径需要从典型观和典型人物报道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典型观的创新路径为典型的日常化和典型呈现的细微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报道创新路径为表现形式:单一和多元叠加发展;故事范式:多个短故事呈现“主流价值观”;人物建构:一度建构与三度建构并行。也发现人民日报微博典型人物报道互动频率低,内容原创性和真实性需要得到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微博平台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深入思考新闻创新如何成为可能,首先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并随时接受监督。然后要立足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以新闻组织创新为源头,以新闻过程创新为基础,.以新闻产品创新为动力。最后要始终保有忧患意识,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新闻创新永无止境,遵循媒介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根本,永葆一颗具有新闻理想的心是创造更多可能的动力。
黄渊基[9](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魏占兴[10](2017)在《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新闻“两栖写作”(以下简称“两栖写作”)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新闻学发展相伴生的一种写作活动,它兼及文学与新闻两个领域的专业创作活动与职业写作行为,是一种文学与新闻彼此交融、互动共生的写作现象。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写作类型,伴随遽变而多质的社会发展进程同步前行。作为“两栖写作”主体的两栖作家,通常为具有职业新闻记者经历的作家或颇具作家气质的新闻记者,他们既有记者对社会变动的敏感又有作家的文情与哲思;他们关注并介入现实生活,并以文字迅速反映社会事件,创作出了大量兼具文学与新闻双重特征的作品。人类的新闻需要和新闻活动古已有之,在报纸诞生之前,新闻囿于封建制度的保守和新闻载体的匮乏,只能隐含或曰孕育于文学母体之中。随着报纸的出现,新闻也加速了孕育过程,并最终脱离文学母体。襁褓中的新闻不可能独立生存,它需要源源不断地向文学母体汲取营养:作家转型为记者,文人演变成报人,为新闻强健了骨骼;文学语言、文本结构和语法修辞等为新闻充实了血肉;甚至文学体裁也在为满足新闻的成长需求不断进行着变型与衍生。20世纪30年代以前,萌生期的“两栖写作”表现为新闻意识渐强的作家以报人角色或身份从事文学-新闻“二象性”文本的写作活动。30年代初,左联根据革命斗争新形势需求,在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的进程中,确立了文学与新闻两大战线密切配合、联合作战的思想,积极开展具有鼓动性与战斗性的报告文学的理论研讨与创作实践。报告文学的勃兴直接推动了作家与记者开展“两栖写作”的热潮。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抗战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庞大的作家群体开始向战地报道的方向“大迁徙”,使得文学与新闻的交叉地带变得宽阔而丰厚。显然,现代战争生活为两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现代读者也对战地记者提出了艺术性的报道要求,这两种因素充分激发了两栖作家的写作情怀,充分调动了他们进行“文学化新闻报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中国成立后,两栖作家的写作姿态与写作立场无不以国家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以国家和民族共同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准则作为价值航标。两栖作家在政治语境下所取的单向政治归属,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其作品歌颂-批判两极模式的生成。然而,随着歌颂的不断升级,部分作家开始走向迷失,对“大跃进”等虚假存在所作出的荒谬的报道与歌颂,使两栖作家原本强调客观真实的文本迅速沦落为失范异化的赝品。这一时期,“干预生活”的特写的出现,可谓知识分子在新体制下履行社会批判职志的一种尝试。尽管这些特写作家在之后到来的政治风暴中悉数遭受致命打击,但它的出现与发展无疑为“问题报告文学”在80年代的回归与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随着以开放、多元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化的建构,作家们开始以自主的姿态进行创作。报告文学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低谷之后再度走俏中国文坛,并于80年代中后期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在这种繁荣背后起推波助澜作用的“生力军”中,曾经或当时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占了极大的比例。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使报告文学“歌颂与批判”的本性再次凸显。尽管顺应时代潮流,书写改革开放,讴歌主旋律的作品不断涌现,但“干预生活”的作品大有崛起之势,并以其深刻的启蒙意义参与着社会理性精神的重构。“两栖写作”是作家顺应时代潮流而“辗转”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一种写作现象。作品之所以在两个领域皆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作用与价值,是因为它们在选题、立意以及文本写作上皆充分借鉴了文学与新闻两种表现形式之所长,其表现力也体现出文学与新闻的互补与叠加,进而使作品呈现出异于单纯的文学或新闻作品的别样景观。作家在两个写作领域之间的身份变迁绝非偶然的、无意识的职业选择,而是随着不同时代政治与文化生态的演变而产生的一种有其内在规律与明确目的性的价值取向与身份再定位。“两栖写作”不仅参与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建构,而且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及民族精神的重铸做出了独特贡献,可谓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新闻背景理论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背景理论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疫情期间《环球时报》微博对美国形象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内外宣联动”主流舆论格局下的涉外报道 |
1.1.2 选择《环球时报》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1.3 选择涉美报道进行研究的原因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环球时报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国家形象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框架理论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报道框架分析 |
2.1 报道数量分布 |
2.2 对美情感倾向分布 |
2.3 报道议题分布 |
2.4 报道体裁分布 |
2.5 报道呈现方式分布 |
2.6 报道涉及国家分布 |
第三章 @环球时报所构建的美国国家形象 |
3.1 疫情防控领域:反智主义盛行的病毒失控大国 |
3.1.1 反智主义盛行 |
3.1.2 政府组织混乱、不作为 |
3.2 国际关系领域:成为国际秩序破坏者和国际责任推卸者 |
3.2.1 作为国际秩序破坏者的美国 |
3.2.2 作为国际责任推卸者的美国 |
3.3 对华态度:呈前后矛盾、政府层面与社会层面相分裂的态势 |
3.3.1 美国对华态度在疫情初期与后期相矛盾 |
3.3.2 美国政府层面与社会层面对华态度相分裂 |
3.4 社会问题领域:蒙灰的“人权灯塔” |
3.4.1 民粹主义思潮涌动,社会内部摩擦日益严重 |
3.4.2 白人至上主义回潮,种族歧视事件频发 |
3.5 经济领域:深陷泥潭的经济巨擘 |
3.6 军事领域:新时期的军事帝国主义代言人 |
第四章 他者镜像:@环球时报对美形象塑造的影响因素 |
4.1 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
4.2 以中美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变化为背景 |
4.3 以民族利益为核心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的涉美报道呈明显的疫情时期特点 |
5.2 发展路径:积极融入“内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追求理解的语文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 |
2.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 |
3.革新教学思路的需要 |
4.开展深度学习的需要 |
(二)已有研究现状 |
1.理解教学的相关研究 |
2.基于UbD理论的教学研究 |
3.基于UbD理论的语文教学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UbD |
2.理解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UbD教学模式概述 |
(一)UbD理论的发展 |
(二)UbD理论的特征 |
1.理解为先 |
2.重在迁移 |
3.逆向设计 |
(三)UbD理论的教学思路 |
1.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 |
2.以基本问题架构学习 |
3.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4.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
5.制定规范的教学设计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与说明 |
1.研究对象 |
2.研究人员 |
3.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行动研究法 |
3.观察法 |
4.访谈法 |
5.测验法 |
(四)研究流程与进度 |
1.研究流程 |
2.研究进度 |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
1.学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2.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
1.第一次行动 |
2.第二次行动 |
3.第三次行动 |
4.第四次行动 |
5.第五次行动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教学设计的结果与讨论 |
1.教学目标应基于理解 |
2.评估证据应贯穿始终 |
3.教学活动应促进迁移 |
(二)课堂实施的结果与讨论 |
1.转变教师角色 |
2.营造学习情境 |
3.善于互动问答 |
4.鼓励“移情”与“洞察” |
5.倡导自评与他评 |
6.关注学生反馈 |
7.督促学生省思 |
(三)学生表现的结果与讨论 |
1.学生能力有所提升 |
2.学生兴趣有所增强 |
3.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行动研究结论 |
1.UbD教学模式能够融入语文教学,但是面临挑战 |
2.UbD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习体验,促进教学变革 |
(二)UbD理论的实施建议 |
1.对教师的建议 |
2.对学校的建议 |
3.对后继相关研究者的建议 |
(三)UbD理论的教学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 行动研究前测试题 |
附录 D 教学设计 |
致谢 |
(3)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二)实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三)读写结合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高中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实用类文本 |
(二)读写结合 |
(三)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概念 |
二、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
(一)对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价值 |
(二)对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写作能力的价值 |
(三)促进理性精神的培养,推动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高中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 |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
(一)访谈的概述 |
(二)访谈结果的分析 |
三、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
一、重视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运用 |
(一)完善教材编排,增加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教学内容 |
(二)学校搭建学生运用实用类文本的生活实践平台 |
(三)教师提高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意识和拓展专业知识 |
(四)培养学生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习惯和学习兴趣 |
二、找准实用类文本读与写的结合点,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 |
(一)以新闻类文本为例,发挥文本示范作用,进行学习性写作 |
(二)以科普类文本为例,对文本进行概括与评价,进行评论性写作 |
(三)以演讲稿为例,将写作介入阅读教学,以写促读 |
三、拓展创新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模式,关注课外延伸 |
(一)营造真实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读写结合 |
(二)创造实践机会,在实践教学中推动学生进行读写结合 |
(三)关注课外教学,重视课外读与写的结合 |
四、完善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评价体系 |
(一)高考中重视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考查 |
(二)丰富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自读课文 |
1.1.2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 |
1.1.3 旁批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
1.2.2 基于“新课标”的相关理念 |
1.2.3 基于“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改革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行动研究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关于旁批编制理念和特点的研究 |
1.5.2 .关于旁批分类与功能的研究 |
1.5.3 .关于旁批使用现状以及优化策略的研究 |
第2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概括 |
2.1 旁批的价值 |
2.1.1 拓展迁移 |
2.1.2 辅助学习 |
2.1.3 降低难度 |
2.2 旁批的题材分类 |
2.2.1 叙事类文体旁批 |
2.2.2 哲理类文体旁批 |
2.2.3 写物类文体旁批 |
2.2.4 其他类文体旁批 |
2.3 旁批的目标分类 |
2.3.1 提炼概括型 |
2.3.2 点评鉴赏型 |
2.3.3 思维开拓型 |
2.3.4 拓展延伸型 |
第3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教学情况调查 |
3.1 调查情况说明 |
3.2 调查数据分析 |
3.2.1 师生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认识情况的调查 |
3.2.2 师生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情况 |
3.2.3 师生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评价情况 |
3.3 调查现状原因分析 |
3.3.1 教师对旁批的认识不够深刻 |
3.3.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
第4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建议 |
4.1 整理旁批分类,理清教学思路 |
4.1.1 运用旁批提问,设计教学问题 |
4.1.2 研读旁批呈现方式,确定教学内容 |
4.2 运用旁批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4.2.1 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 |
4.2.2 对旁批进行整合,辅助学生阅读 |
4.3 灵活使用旁批,注重阅读实践 |
4.3.1 运用旁批链接教学,促进深度理解 |
4.3.2 衔接课外阅读,运用阅读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教师问卷 |
附录 B:学生问卷 |
附录 C: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题材及目标分类表 |
附录 D:旁批运用教学案例分析 |
附录 E: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新闻写作与教学现状概述 |
第一节 高中新闻写作与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问卷设计原则 |
三、调查结果概述 |
第二节 高中新闻写作与教学的现存问题 |
一、课时安排少,新闻写作不受重视 |
二、写作模式僵,缺乏批判性的思维 |
三、重文学技巧,忽视实用文体写作 |
第三节 高中新闻写作与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固守讲授法,评价形式单一 |
二、应试情绪主导下,写作动机不纯 |
三、课外阅读面较窄,素材来源单一 |
四、不能善用网络,网络活动娱乐化 |
第二章 夯实新闻作品教学——在研读文本中为新闻写作打好基础 |
第一节 当前新闻作品教学现状 |
一、新闻专题选篇较少,相对不受重视 |
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轻视写作实践 |
三、教学目标描述模糊,评价形式单一 |
第二节 新闻写作教学与新闻作品教学结合的优势 |
一、二者结合可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
二、二者结合可以为学生树立写作的典范 |
三、二者结合可以让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 |
第三节 新闻作品教学与新闻写作教学结合的具体措施 |
一、开展群文阅读,认识新闻特点 |
二、渗透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仿写 |
三、明确写作原则,试写新闻作品 |
第三章 拓宽课外新闻阅读——在广博阅读中为新闻写作积累素材 |
第一节 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概述 |
一、课外阅读面窄,素材积累与生活脱节 |
二、热衷网络阅读,新媒体网文阅读量大 |
三、全盘接受新闻,质疑批判能力比较弱 |
第二节 课外新闻阅读对于新闻写作教学的价值 |
一、社会新闻阅读可以树立学生作品中的公民意识 |
二、新闻评论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作品中的批判思维 |
三、新媒体网文阅读可以提供新闻写作教学新思路 |
第三节 新闻写作教学与课外新闻阅读结合的具体措施 |
一、搜集优秀标题,探究拟题艺术 |
二、培养问题意识,挖掘独到观点 |
三、开展写作沙龙,交流新闻素材 |
第四章 积极开展写作实践——在实地采编中提升新闻写作的能力 |
第一节 创办新闻社团,练写消息、评论 |
一、创办新闻社团,锻炼组织能力 |
二、直击新闻新事,练习消息写作 |
三、关注社会热点,发表独特评论 |
第二节 采访典型人事,撰写新闻通讯 |
一、划分新闻小组,确定通讯选题 |
二、训练采访技巧,抓住新闻要点 |
三、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写作 |
第三节 参观媒体机构,了解新闻运行机制 |
一、参观报社电台,了解新闻采编程序 |
二、组织行业讲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第五章 关于新闻写作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对当前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的几点反思 |
一、期待与现实:高中写作教学中诸多弊端难以解决 |
二、应然与实然:对于实用文体的写作重视程度不足 |
三、理论与实施:应试教育下新闻写作教学实施困难 |
第二节 对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的展望 |
一、加快课程改革,加强对新闻写作教学的重视 |
二、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启示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新闻游戏的源起与发展 |
2.1 何为新闻游戏 |
2.1.1 新闻游戏的产生 |
2.1.2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界定 |
2.2 新闻游戏的发展概况 |
2.2.1 国外新闻游戏的兴起 |
2.2.2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发展 |
第3章 新闻游戏的特征及传播优势 |
3.1 新闻游戏的特征 |
3.1.1 修辞程序的表达 |
3.1.2 可参与的内容制作 |
3.1.3 新闻信息认知的补偿 |
3.2 新闻游戏的传播优势 |
3.2.1 娱乐与信息有效统一 |
3.2.2 传播对象的心理认同 |
3.2.3 赋予美的享受 |
第4章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现状分析 |
4.1 新闻游戏的生产环节分析 |
4.1.1 新闻游戏的生产者 |
4.1.2 新闻游戏的题材选择 |
4.1.3 新闻游戏的呈现类型 |
4.2 新闻游戏的传播环节分析 |
4.2.1 可移动传播平台 |
4.2.2 交互式传播体验 |
4.2.3 沉浸的传播环境 |
4.3 新闻游戏的反馈环节分析 |
4.3.1 新闻游戏的目标受众 |
4.3.2 受众对新闻游戏的认知程度 |
第5章 中外新闻游戏的异同 |
5.1 中外新闻游戏的相同点 |
5.1.1 真实的新闻背景 |
5.1.2 多样的呈现方式 |
5.2 中外新闻游戏的不同点 |
5.2.1 生产主体存在差异 |
5.2.2 题材选择存在差异 |
5.2.3 作品呈现存在差异 |
第6章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
6.1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发展困境 |
6.1.1 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
6.1.2 制作困境难以突破 |
6.1.3 运营推广存在局限 |
6.2 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的发展策略 |
6.2.1 精选新闻内容,定制游戏形式 |
6.2.2 跨行携手制作,丰富游戏环节 |
6.2.3 整合宣传渠道,打造立体传播 |
6.2.4 树立品牌经营,建立常态机制 |
6.2.5 开设跨学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7)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新媒体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典型人物报道 |
(二) 新闻创新 |
(三) 人民日报微博 |
四、核心概念 |
(一) 典型人物 |
(二) 典型人物报道 |
五、研究方法 |
(一) 内容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 |
(三) 调查问卷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微博中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
一、样本选取和类目建构 |
(一) 样本的选取及理由 |
(二) 抽样方法 |
(三) 类目建构 |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典型人物的类别 |
(二)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
(三) 典型人物的具体形象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微博中典型人物的呈现方式 |
一、如何呈现:数据分析 |
(一) 典型人物报道数量 |
(二) 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布频率 |
二、如何呈现:文体分析 |
(一) 标题 |
(二) 引语 |
(三) 新闻背景 |
三、如何呈现:表现形式分析 |
(一) 图片+链接 |
(二) 图片 |
(三) 视频 |
第四章 效果分析:来自微博用户的反馈 |
一、用户反馈:交叉分析 |
(一) 计算方式 |
(二) 微博类目 |
(三) 研究假设 |
(四) 交叉分析与卡方实验 |
二、用户反馈:问卷调查 |
(一) 典型人物形象的用户反馈 |
(二) 典型人物报道形式的用户反馈 |
(三) 用户对人民日报微博典型人物报道的参与 |
(四) 用户对人民日报微博典型人物的认识 |
(五) 用户对人民日报微博典型人物的态度 |
(六) 用户对人民日报微博典型人物的行动 |
第五章 微博平台上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的路径 |
一、典型观的创新 |
(一) 典型的日常化 |
(二) 典型呈现的细微化 |
二、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形式的创新 |
(一) 表现形式:单一和多元叠加发展 |
(二) 故事范式:多个短故事呈现“主流价值观” |
(三) 人物建构:一度建构与三度建构并行 |
结语: 新闻创新如何可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
3.1 引言 |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5 相关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区概况 |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10)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蔚为大观的“两栖写作” |
二、“两栖写作”研究现状 |
三、“两栖写作”研究试图探索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两栖写作”的“春笋时节” |
第一节 现代报刊催生文本新样态 |
第二节 新写实文体的传承与流变 |
第三节 作家的新闻意识与叙事张力 |
第二章“峥嵘岁月”的上下求索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生态催生“两栖写作” |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盛行与“两栖写作” |
第三节“战争书写”的生成与流变 |
第三章 共和国旗帜下的“价值航标” |
第一节 政治归属与写作倾向 |
第二节 唱响新中国的主旋律 |
第三节 歌颂与批判的变奏曲 |
第四章“破茧”之后的开新与守正 |
第一节 主体回归与记者转场 |
第二节 启蒙语境开新求变 |
第三节 守正固本和而不同 |
第五章“两栖写作”的共生与互补 |
第一节 和合共生的近缘性 |
第二节 新闻内核与文学演绎 |
第三节 文学介入与新闻魅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新闻背景理论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情期间《环球时报》微博对美国形象的构建研究[D]. 周盛盛. 兰州大学, 2021
- [2]追求理解的语文教学设计之行动研究[D]. 张晓贞. 河南大学, 2020(02)
- [3]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研究[D]. 张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使用研究[D]. 阳俊.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高中新闻写作教学研究[D]. 程小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中国本土新闻游戏研究[D]. 敖翠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7]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8]新媒体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D]. 庄文倩. 安徽大学, 2019(07)
- [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D]. 魏占兴. 兰州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