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手机何以得三分天下?(论文文献综述)
陈骁[1](2020)在《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界经营是互联网背景下虚拟经济产业链与实体经济产业链的“跨链”重组现象。在高度动态化和不确定商业环境中,跨界已成为企业创新成长的一种新逻辑,互联网技术产业化和产业互联网化成为未来商业浪潮的两大主旋律。跨界经营作为一种“破坏式创造”,从跨界创新活动伊始就可能会面临合法性缺失的风险,不但无法保证获得“熊彼特租金”,反而还会拖累原有主业发展,极易陷入“一跨就垮”的经营困局。从根本上说,离开了市场对其组织身份的认可,跨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极易受到外界质疑。然而,学术界对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网,从创业之初就致力于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全产业链业务以及跨产业生态系统,但是,乐视后期的努力没有完全达到颠覆既有产业系统的成效。本文以乐视为研究对象,探讨跨界经营企业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身份合法性的相互关系,利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提炼和归纳出关键范畴以及范畴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构建出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身份同一性、组织身份合法性的交互模型。研究表明:(1)跨界经营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受身份缺口和身份歧视引发的组织身份威胁所驱动;(2)跨界经营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包括限制性变革范式和引导性变革范式,其中,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弱沟通、高计划、封闭性、单向性的特征,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强沟通、高应变、开放性、双向性的特征;(3)组织身份变革过程的操纵性和活跃度是决定组织身份同一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表现出不同的操纵性和活跃度,相对而言,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较高操纵性和较低活跃度,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较低操纵性和较高活跃度;(4)组织身份同一性在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挖掘出组织身份合法性构建过程中的“双重力量”,从而以组织身份为出发点,为跨界企业实施身份变革和塑造组织合法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邓丽娟[2](2020)在《《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武侠题材影视剧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武侠剧经历过繁荣期,如今逐渐走向衰落。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武侠小说没落,还包括媒介社会变革。本文以据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改编的三部内地作品(2003版《倚天屠龙记》、2009版《倚天屠龙记》、2019版网剧《倚天屠龙记)为例,对比其叙事方式的不同,从媒介结构、受众变化、技术、生产体制方面分析其背后生产语境,以探讨翻拍文本的叙事流变背后究竟受到何种生产语境的影响。本文绪论从经典武侠没落背景出发,梳理武侠剧受众、美学等方面的研究,确立研究目标,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探寻翻拍文本的叙事方式与其生产语境之间的联系。本文分三章来分析《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版本及其生产语境。第一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论述2003版《倚天》以偶像化手段和写实性影像塑造了偶像言情的特征。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在人物设置、矛盾冲突等方面的言情化改编。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消解崇高家国立意,放大爱情主题致使意义浅表化。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从2003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基本情况,即从电影低潮与网络初步发展,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媒介结构概况出发,从受众构成、媒介特征、生产体制方面分析,探讨其对2003《倚天》偶像言情风格的影响。第二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形象角度论述2009版《倚天》复杂性和差异化的人物形象与大气磅礴的视听形象。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通过开场、发现、高潮及叙事时间等设置体现宏大叙事。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对历史气质与家国情怀的突出。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围绕2009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变革,即电影与网络崛起背景下电视“第一媒体”地位发生变化的变革出发,并从受众变化、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方面分析其对2009《倚天》宏大厚重风格的影响,即电视受众变化及数字化技术使电视剧创作朝向宏大厚重,产业体制的逐渐完善使电视剧生产更具精品意识。第三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形象角度论述2019版网剧《倚天》人物的低龄感与扁平化、视听形象的奇炫化。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针对“网生代”通过强化情感细节等方式进行改编。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对权谋斗争和出世思想的探讨及对个人成长和现代意识的强化。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从2019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变革,即电影与网络的繁荣背景下电视面临艰难转型的变革出发,从受众变化、移动媒介技术、产业改革方面分析其对2019版《倚天》“网感”风格的影响,即网剧受众及移动媒介技术使其风格趋向“网感”,产业改革下互联网资本涌入使影视创作格局发生变化。
潘颖[3](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邱铁鑫[4](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马季[5](2019)在《网络文学创作与评价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中,有几个节点值得回顾。互联网接入中国第三年,1996年网易开办个人主页,文学作品通过个人窗口得到展示;1997年首家具有交互特征的榕树下文学主页以虚拟社区形式开通;1998年台湾网络作家痞子蔡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风靡大陆,"网络文学"获得正式命名;1999年榕树下独立门户网站上线。2003
李溪慧[6](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邹璨[7](2019)在《我国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少儿图书市场飞速增长,少儿图书产值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他所有图书板块都难以与少儿出版的成长速度比肩。畅销书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群体的选择,突显一定时期内图书市场的显着特征。少儿类畅销书是少儿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儿类畅销书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一直以来少儿阅读的变迁,发觉少儿类畅销书存在的规律和启示,为未来少儿图书的出版提供参考。本文以1999-2017年开卷少儿类畅销书榜TOP30为研究对象,从少儿类上榜畅销书、上榜出版社以及上榜作者情况等多个角度,利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与归纳法等方法,结合“儿童本位观”,总结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出版现状,归纳其整体特征,分析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上榜的原因,从中得出对以后少儿出版的启示和思考。根据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榜TOP30分析,归纳出少儿类畅销书拥有以下五个特征:少儿类畅销书阶段性变化显着;少儿类畅销书呈系列化出版;少儿类畅销书在榜周期长,青睐经典;明星作者和头部出版社霸占榜单;少儿类畅销书呈现媒介依附性。少儿类畅销书上榜则主要受到少儿图书出版环境的变化、引进版图书的刺激以及少儿阅读倾向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少儿图书的选题和内容、作者和出版社的实力以及营销方案、发行渠道的选择都对少儿图书能否畅销起着极大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在今后少儿图书的出版中要从儿童本位出发,丰富图书选题,优化图书内容;要加强对新技术的运用,创新图书形式;出版社要培养和维护作者团队,打造作者品牌形象;要与时俱进,在对少儿图书的营销运作上采用IP化策略,创作跨媒介衍生品,进行跨界营销和跨界融合;更要精准渠道定位,提高图书销量;利用大数据优势做好监控和用户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陈晓[8](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王百娣[9](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李卓琦[10](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国产手机何以得三分天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手机何以得三分天下?(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跨界经营 |
二、组织身份 |
三、组织合法性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互联网情境下的跨界经营 |
一、跨界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比较 |
二、互联网情境下跨界经营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跨界经营与组织身份变革 |
一、组织身份的内涵及特征 |
二、组织身份变革关联跨界经营研究 |
三、组织身份变革的方式 |
第三节 跨界经营与组织合法性 |
一、组织合法性的内涵及维度 |
二、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性及建立途径 |
三、组织合法性作为跨界经营研究的重要议题 |
第四节 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 |
一、组织合法性影响组织身份变革 |
二、组织身份变革影响组织合法性 |
第五节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案例选择 |
一、案例企业选择 |
二、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一、档案资料收集 |
二、访谈数据获取 |
第四节 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章 跨界经营企业组织身份变革动态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动因 |
第二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双重范式 |
一、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范式 |
二、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范式 |
第三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 |
一、身份视角下组织合法性的双重维度 |
二、组织身份同一性作为连接身份变革与合法性的桥梁 |
第五章 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影响机理模型及讨论 |
第一节 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的影响机理模型 |
第二节 组织身份变革过程中的双重范式比较 |
一、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的权力配置和构建者比较 |
二、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的适用情境比较 |
第三节 组织合法性构建过程中的双重力量 |
一、组织身份同一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组织合法性关系 |
二、影响组织身份同一性和组织合法性的双重力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份缺口和身份歧义导致跨界企业面临身份威胁 |
二、组织身份变革双重范式具有不同特征和适用情境 |
三、组织身份变革透过身份同一性对合法性产生影响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一、互联网时代需要提高企业的身份应变能力 |
二、跨界身份变革需要考虑不同的情景因素 |
三、跨界企业需要关注感知身份与期望身份的同一性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开放式编码中贴标签、概念化及范畴化举例 |
附录B 编码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引用语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偶像与言情:2003 版《倚天屠龙记》 |
第一节 形象:偶像化与写实性的融合 |
一、偶像式的人物形象 |
二、写实性的视听形象 |
第二节 叙事:“言情化”的改编 |
一、人物出场顺序的改变 |
二、矛盾冲突的提前引入 |
三、感情线拓展与副线压缩 |
第三节 观念:浅表化的意义 |
一、放大爱情母题 |
二、消解崇高立意 |
第四节 2003 版《倚天》背后的生产语境 |
一、媒介结构的概况:电视的主导期 |
二、电视受众审美影响电视剧叙事风格 |
三、电视生产体制影响电视剧叙事方式 |
四、电视媒介特征影响电视剧创作形态 |
第二章 宏大与厚重:2009 版《倚天屠龙记》 |
第一节 形象:复杂化与极致感的塑造 |
一、差异化与复杂化的人物形象 |
二、极致磅礴的视听形象 |
第二节 叙事:宏大的叙事 |
一、独立式开场与预设 |
二、戏剧式发现与突转 |
三、叙事空间表意情节 |
四、叙事时间解构悬念 |
第三节 观念:历史气质并重家国情怀 |
一、突出历史文化气质 |
二、强调儒释道精神 |
第四节 2009 版《倚天》背后的生产语境 |
一、媒介结构的变化:媒介的竞争期 |
二、电视受众的分流影响电视剧叙事风格 |
三、电视数字化技术影响电视剧创作形态 |
四、产业化的推进增强电视剧的“精品”创作导向 |
第三章 “网感”:2019 版《倚天屠龙记》 |
第一节 形象:扁平化与奇炫化的突出 |
一、低龄感与扁平化的人物形象 |
二、奇炫化的视听形象 |
第二节 叙事:定位“网生代”的情感叙事 |
一、“甜宠虐恋”叙事模式 |
二、注重人物情感的细节 |
三、丰富副线人物的感情线 |
第三节 观念:多元融合的立意表达 |
一、突出权谋争斗与出世思想 |
二、强化个人成长与现代意识 |
第四节 2019《倚天》背后的生产语境 |
一、媒介结构的变化:互联网的变革期 |
二、“网生代”审美变化影响网络剧叙事风格 |
三、移动媒介技术影响网络剧创作形态 |
四、产业变革影响网络剧的生产走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网络文学创作与评价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 |
中国网络文学现场 |
关注现实题材创作 |
网文向传统文学致敬 |
网络文学IP的新走向 |
IP开发与产业链的重塑 |
网文+动漫值得期待 |
网络文学IP价值重估 |
(6)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4.1.1 大众的喧嚣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我国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总况和特征 |
2.1 少儿类畅销书总体特征 |
2.1.1 少儿类畅销书阶段性变化显着 |
2.1.2 少儿类畅销书系列化出版 |
2.1.3 少儿类畅销书在榜周期长,青睐经典 |
2.1.4 明星作者和头部出版社占据榜单 |
2.1.5 少儿类畅销书呈现媒介依附性 |
2.2 少儿类上榜畅销书分析 |
2.2.1 少儿类畅销书类型分布 |
2.2.2 少儿类畅销书国别特征 |
2.2.3 少儿类畅销书定价和销量变化 |
2.3 少儿类畅销书作者分析 |
2.3.1 少儿类畅销书作者上榜情况 |
2.3.2 少儿类畅销书作者特征 |
2.4 少儿类畅销书出版机构分析 |
2.4.1 少儿类畅销书出版机构上榜情况 |
2.4.2 少儿类畅销书出版机构特征 |
3 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上榜原因分析 |
3.1 出版环境和阅读倾向影响畅销品种 |
3.1.1 政策支持和引进版图书刺激 |
3.1.2 少儿阅读倾向和需求变化 |
3.2 儿童本位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为畅销做足质量准备 |
3.2.1 题材和内容契合少儿喜好 |
3.2.2 书籍形式具有创新性 |
3.3 作者和出版社提供畅销资源保障 |
3.3.1 明星作者品牌效应 |
3.3.2 出版社发挥资源优势,通力合作 |
3.4 营销是图书畅销的主推手 |
3.4.1 营销策划影响畅销书命运 |
3.4.2 渠道选择影响畅销书销量 |
3.4.3 跨媒介衍生品与畅销书互相带动 |
4 少儿类畅销书的启示和思考 |
4.1 儿童本位出发,丰富选题优化内容 |
4.1.1 精准定位,丰富选题范围 |
4.1.2 优化内容,保障图书质量 |
4.2 加强对新技术的使用,创新图书形式 |
4.3 培养和维持作者团队,打造作者品牌形象 |
4.4 跨媒介平台的全版权运营和跨界推广 |
4.5 精准渠道定位,采用不同营销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9)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消耗增大 |
(二)环境污染严重 |
(三)生态破坏明显 |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国产手机何以得三分天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D]. 陈骁.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2]《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之比较研究[D]. 邓丽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网络文学创作与评价的路径选择[J]. 马季. 网络文学评论, 2019(06)
- [6]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7]我国近二十年少儿类畅销书研究[D]. 邹璨. 武汉大学, 2019(03)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9]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10]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