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宇[1](2021)在《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病凭借宣判死刑的即视感,支配着患者的心绪,透过身体危机引发的精神之苦,不断地削弱生命个体存在的实感。因而现代作家探讨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继而揭露个体进行自我审视的要义。首先,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看肺病患者的生存困境。现代作家给肺病患者制造的障碍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躯体困境上,而是力掘出内在的精神疼痛,利用存在主义终极关怀的死亡、自由、孤独及无意义的内容,给他们制造精神上的难题。孩童主体性的缺失、女性在封建处境中滞后的自我欲望、思想启蒙者无意义的生命体验以及其自我咀嚼的孤独,这是现代作家对生命个体展开的整体性关注,也规定了他们对肺病患者摆脱生存困境的进一步探究。其次,利用客观存在的“时空”逾越现存的精神困境。把患者的主观情绪感受嵌入文本以延宕肺病的发展进程,介入回忆强化生命个体的存在感,同时现代作家引导患者进行一种突破、发展,让他们敢于从既定的生存场所中“走出去”,借以获得生命存在的张力。虽然死亡的宿命负载着个人的生命悲剧,但值得注意的是,时空里涤荡着他们努力冲破困境,追寻自我价值的回声,这也就更能深入去体味作家寄寓的理性思辨。最后,肺病承载的隐喻及写实功能是现代作家寄寓的“存在”之思。纵观现代小说大潮,肺病在文本中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景观。这是对结核病在现代中国泛滥的现实观照,也揉入了鲁迅、巴金、郁达夫、萧红、柔石等现代作家切肤的生命体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借肺病诉说出苦难与悲悯。作家呈现的病态审美观,在让人身体虚弱的同时,达到灵魂美艳的高度,缺陷的身体与精神追求的不对等引入他们对启蒙身份的客观审视,得以洞察到知识阶层在隐晦地承担重塑民族历史的重任,也在为完成自我价值的建构寻找突破口。现代作家以“存在”切入肺病患者的精神困境,展现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和生命救赎,洞见到知识阶层用理性的眼光向内审视自我,向外实现自我的考量。从而辨认出当代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对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高琦[3](2020)在《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书写中的清末民初士绅形象,所涉作品涵盖1917年至1949年间的现代白话文学作品。士绅阶层与士紧密相关,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清末民初以来,伴随经济转型和文化变迁,曾经稳固的士绅阶层走向了分化和消亡。仰赖功名和土地的传统士绅已经失去了其所依赖的政治和文化空间;随着工商业受到重视,新式教育蔚为风潮,商绅学绅等新型绅士大量涌现;在波谲云诡的政治乱象中,相当数量的劣绅占据了传统乡绅在政治基层的核心位置,成为乡村的实际管理人。现代文学作家敏锐地观察着时代变革中的情景,书写了清末民初时期士绅的变动与分化,这是现代文学书中难以被忽视的书写现象。士绅阶层的历史命运关涉中国思想文化界和社会制度结构的改变,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嬗变交替之时的心态变迁。20世纪之初,中国在时代剧变中经历着更新的阵痛,知识分子作家内心亦充满矛盾和不安,他们或是以现代性的眼光,在文学书写中对士绅阶层进行激烈的批判,试图在一个晦暗未明的时代里彻底脱离旧中国的胞衣,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或是留恋于传统的绅民关系,在变动的时代中追忆旧日的乡土中国,构建想象的乌托邦。本文将梳理现代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士绅形象,关注士绅阶层的变动如何在文学中呈现。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士”已迥然不同,却又分享着“士”的精神信念,关注知识分子作家在士绅书写中的创作动机和心理状态也是本文的追求之一。论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总体考察现代文学所呈现的社会转型期的士绅群体,分析作家书写士绅大族嬗变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文学叙事隐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第二章具体关注作品中的乡绅群体,即生活于乡土农村的士绅。本章重点分析启蒙语境和革命语境下的乡绅书写,以及文本如何在虚构中再现真实。第三章剖析作家对城绅群体书写,分析文学如何表现士绅群体迁往城市后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三章总分结构,力求较为全面地审视现代文学作品中城乡两类士绅的形象变迁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丁燕燕[4](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陶阳[5](2019)在《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文中提出清末民初作为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一个段落,给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在一个新旧交汇的过渡时代中,近代学人早年的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个体的学术旨趣和文化实践?对此,本文认为,在这一历史阶段(1880-1911年)内,一些近代学人在早年的文化学习生活中,通过接受生活的多维濡化,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演进,建构起各自丰富的文化世界。这一过程中,早年学习生活所提供的知识和情感准备,交往行动模式与惯习,文化心理模式,以及具身观念和认知,构成了这一文化世界的内涵。正是这一文化世界促使个体在剧烈的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实现由士子童生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或是为近代学人个体把握过渡时代的历史机遇,做出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提供了滋养。本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通过叙述家园空间、学堂交往、物质环境以及身体实践中所发生的学习生活,分别在知识和情感、行动模式、文化心理、具身观念这几个层面上分析、诠释了早年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个体为转型时代做出不同方面的文化贡献。从早年学习生活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来说,旧学新知的积累和演进,对于不同的近代学人所产生的影响,遵循着有所差异的路径和方式。对蒋梦麟而言,其庞杂的知识系统来源,促使他最终走向了一条中西杂糅互补的“多线式”文化复合论之路。不同于中西调和路径,胡适对中学学术传统的解读和改造是一种“单线抽取”式的改造路线。而就柳亚子和顾颉刚来说,早年所浸润的旧学传统给予学人的治学路数以重要的启蒙和发端。家园生活所带来的情感准备、滋养来说,与旧学新知所粘连的家宅生活记忆为年轻的士子们离开故土和家庭,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提供了情感上的积蓄和过渡。在交往行动模式的层面上,早年学堂里的公共交往生活令过渡时代的一代学人习得了公共交往的行为模式和惯习,这种公共生活的交往惯习帮助个体不断地融入都市公共空间,从而完成由传统士绅向现代知识人的身份转变,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共和社会的都市交往生活空间增添和升华了公共性的理性内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身体之境构成了早年文化学习所依赖的“异质性集合”,通过浸润于其中,早年的近代学人习得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模式(体现为文化心理模式、审美心理图像、“物我一体”心理图像),它们激发了文化思想的形成,构成近代学人文艺创作的艺术灵感,亦或是触发关于工业文明的认知和情感冲动。而早年学习生活中的身体实践,则赋予了转型时代的近代学人相互交织的具身观念,这种观念和力的冲突汇聚影响了他们关于身体的文化思考和实践。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教育历史叙事的方法,揭示了早年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过渡时代的学人所作的文化实践和贡献,为观察近代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微观的视角。
杨婉[6](2019)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乡绅阶层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绅阶层,经历了从思想文化层面到经济政治层面的变迁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乡绅阶层退出历史舞台,文本中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乡贤。20世纪后期,在新的文学环境下,“乡贤”复出,作家们主要选取了改革浪潮中的乡村精英和历史上的儒绅,作为新时期的“乡贤”形象。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问题进一步激化,部分乡村陷入颓败和失序的状态。乡村重建迫在眉睫,对乡贤的呼唤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基于此,新世纪乡土小说对乡贤形象有了更为深入和集中的描绘。新世纪文本中的乡贤形象大都处于传统和现代的交汇地带,接受了程度不一的现代性。根据文化人格中的主导因素,可大致将其分为“传统乡贤”和“新乡贤”。这两类乡贤各有特点,都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除此,作家还对乡贤进行了立体建构,塑造了人格异化的乡贤形象。新世纪乡贤叙事在“写人”方面,不再塑造十七年时期的“高大全”乡贤形象,也不像新时期阶段,专注于“传统乡贤”的刻画,而是更注重人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面性与矛盾性,书写多类型的乡贤形象,重点塑造新乡贤的成长历程,与部分人性变异的乡贤形象。新世纪的文本基本放弃了20世纪的宏大视角和“主题先行”的概念化写作,转而发掘人物的“日常性”,塑造乡村日常环境中的乡贤形象,关注人物的动态发展。透过乡贤形象,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文本主题也发生了衍变,从政治革命过渡到了文化反思,从书写城市对人的吸引,转到人对乡土的重建意识。新世纪的乡贤书写为我们提供了选拔乡贤的标准,即道德为核心,兼备建设乡村的能力。同时,乡贤形象的生动刻画,也为乡贤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本论文在系统梳理20世纪乡贤形象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的方法,重点探究新世纪乡贤形象特点,透视其中的文学意蕴及乡贤文化的作用和价值。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以时间为序,分阶段回顾20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的变迁,总结各个历史阶段乡贤形象的具体特征;第二章以人物文化人格和道德水平为标准,对新世纪乡贤形象做出归类,探讨不同类型的乡贤形象特点,并挖掘人物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第三章围绕乡贤形象,总结分析新世纪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和文化价值。主要从人物形象、审美艺术和文本主题方面探讨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从乡贤文化的角度分析乡贤形象的现实价值。
陈若凡[7](2019)在《讲述革命的方法: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研究(1926-1930)》文中提出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往往被简单归结为“革命的浪漫蒂克”与“脸谱化、公式化”,但这种看似单一的叙事形式背后事实上潜藏着复杂的历史多元性,其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互动关系,由此产生的“形式的意识形态”也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经验整合、历史书写与主体身份建构。首先,革命小说的叙事结构与革命思潮、社会矛盾、意识形态之间呈现出了一一对应的象征性关系:在革命集体主义的规约下,复数叙述者“我们”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单数叙述者“我”;社会阶层的割裂导致叙事交流结构发生错位,叙述者的身份在知识分子与底层工农之间徘徊不定;革命的德性话语在文本中将社会矛盾置换为“压迫一反抗”叙事,民族主义矛盾与阶级矛盾在“弱者的反抗”这一“天然合法”的行为范畴中得到了象征性解决。其次,革命小说的叙事机制是革命“神话”建构的重要方式:二十年代末期趋于成熟的现代出版业使得革命小说能够以大众文化的方式进行大量复制与传播,进而形成一个“想象的革命共同体”;与此同时,革命小说利用“革命英雄传奇”的总体性特征、“历史的必然性”产生的革命信仰、“身体”符码的新意义对个体发起了询唤与征召,在重新结构革命起源、塑造革命记忆的基础上将革命意识形态自然化为不言自明的“常识”,以此来论证革命的合法性与崇高性。最后,革命小说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直接印证了现代中国的革命逻辑:现代性的时间霸权虽然赋予革命碾压一切的伟力,但由此产生的时间悖论也导致革命小说无法精确描述何为“光明的未来”,最终只能选择建立一个大而无当的空洞乌托邦指向;为了掩盖革命意识形态的逻辑悖论,空间叙事作为一种遏制策略出现在文本中,“重复式”与“上升式”的空间化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并压制了这一悖论;除此之外,革命小说叙事中的“乡村”公共空间转换也隐喻了现代中国的革命进程。
汪雪[8](2018)在《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文中指出乡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社会阶层,乡绅的发生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权阶层,乡绅阶层见证了历史的波谲云诡;作为文学人物,乡绅形象展现了现代启蒙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热切关注。新文学初期强调乡绅的“在乡性”,写作聚焦于乡村中的人和事,乡土文学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乡土内涵,这和现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形成了截然对比,可以说乡绅形象的逐渐明晰是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乡土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以来,乡绅和缙绅、士绅的分化越发明显,现代启蒙作家对乡绅的否定书写使得乡土文学具有了文化批判功能,然而这批判之中又带有建设的愿望。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首先通过介绍乡绅的历史定义和社会特征,从客观上和整体上来把握乡绅阶层;通过论述乡绅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来探讨乡绅在历史进程中的起伏;通过明清以来乡绅形象的演变追溯,来探讨乡绅阶层进入文学文本后呈现的面貌特征,并且和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形成对比和参照。其次,通过梳理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把乡绅分为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消极力量、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中间物和失落的乡村精英三大类,探究乡绅在进入现代作家创作视野后呈现的面貌。作家们试图在整体上把乡绅阶层塑造为落后、愚昧、保守、残酷的反面人物,并且认为这是从乡绅阶层原有的缺点上生发出来的,乡绅阶层的动摇是受旧道德崩坏的影响。作家在刻画乡绅形象时有意强调和放大乡绅的缺点,并试图以此为支点来全面否定乡绅。再次,从负面内涵的文化精英设置、配角为主的结构安排和传统文化乡村共同体的角力隐喻三个层面来分析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书写策略,探究作家们对乡绅的“污名化”塑造以及这背后的价值立场问题。文学革命担负着启蒙的重任,旨在显示思想革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揭露乡绅阶层的文化原罪、政治特权和经济剥削的本质就成了大多数作家选择的路径。最后,联系前三章的内容,挖掘乡绅形象的角色功能。乡绅形象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建构平民文学的支点和折射乡土社会变迁的功能。总体而言,乡绅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维持着乡土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乡土社会的禁锢。
王雨田[9](2017)在《论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的多样化》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多样化角度考察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如何因革命伦理的现代化理想,而被要求向符合该理想的不同形象、身份之转变过程中的泛化现象。换言之,革命伦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农民自身身份的转变。这导致,至少在小说中,农民之所以为农民的特质被逐渐抽空,并使得农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中被逐渐边缘化。但作家在应景的同时,时常以偏离外部规范的方式释放出被抑制的农民之音。这让观者得以在规范叙事之内外两面感受到中国农村及其居民艰难的现代化历程。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3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以下是各部分主要内容:绪论部分确定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阐释基本概念;概述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章,作为农民之镜像的地主。首先考察解放区小说中地主形象的嬗变,从中可以看到地主形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随后,这一形象工程在进入十七年文学后,也在土地运动小说对农民的多样化建构中以多维视角呈现。这其中,农民向地主的泛化既是革命伦理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建构之结果,也是现实中农民的诉求在小说中的投射。此时,已经消逝的地主身影隐现于农民自身。随后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农民与地主之间存在互相泛化的趋势。第2章,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与重农思想的影响。本章阐述了中农概念的生成,以及中农被革命伦理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是有其历史根据的,进而指出革命伦理对中农的批判是继土改后的又一次土地革命,这是为彻底进入合作化阶段扫平道路。对此,一部分重要作家却纷纷后撤,这表明他们并不认同以农民为革命对象的又一次土地运动。因而,作家描述的中农形象往往成为个体叙事与集体叙事的矛盾体。这从更深层揭示出相关作家以民为本的重农思想,它通过小说中隐晦存在的饥饿现象得到确认。第3章,饥饿农民的抽象表达及作家潜意识里的对话。首先指出相关小说中的丰收背后隐藏着明显的缺粮现象,这种悖论常常通过藏匿、倒卖粮食等行为在中农、干部身上呈现出来。随后论述了中农形象的复杂性,这使得作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揭示出土改后在农村中占多数的中农群体所遭受的饥饿的侵袭。然后通过比较,指出这种饥饿叙事与1930年代左翼小说中的饥饿叙事之间存在的异同。本章最后论析了身在海外的张爱玲与身在中国大陆的作家,对土地运动及其延伸出的饥饿、暴力、农民干部形象等问题的关注点存在一致性,这构成相关作家之间潜意识里的对话。第4章,对现代化农民形塑的尝试。本章从农民的泛工人化与泛军人化两个角度,阐述农民是如何被革命伦理朝着具有现代化意味的工人、士兵身份塑造的。首先是对泛工人化现象的历史背景予以解读,指出革命伦理力图将农村工业化,并让居于其中的农民向服务于这种工业化的工人形象转变。这是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但这其中存在农民身份丧失,而工人身份又未能完全构建起来的问题。革命伦理对工人的引领,依靠的是具有军方背景的革命新人。因此,这部分论述从先锋理论入手,辨析了“政治先锋”与“艺术先锋”这两种不尽相同的先锋类型。随后指出,在居于优势地位的“政治先锋”影响之下,出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泛军人化现象,这是对农民身份的激进重构,并揭示出作家对农民泛军人化,及其延伸出的农村泛军事化管理现象的疑虑。最后,进一步阐述农民泛军人化的极端情况是:以军事先锋的浪漫化构成对现代的反动。第5章,农民形象在文本之内的短暂复位。这一章讨论的是农民之所以为农民的本真思想、行为和言语。首先,论述农民对土地产权私有的错觉,这表明扭转农民私有制观念的艰难。但相关小说中出现的那些已抛弃土地私有错觉的农民,却常常以私心的流露消解掉革命伦理赋予他们的荣耀。这是革命理想与农民的实利观之间的冲突,它在大部分相关小说中都以后者的隐晦胜利而告终。因为,崇高的革命理想必须满足农民的现实利益或对未来作出承诺,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现实与虚构叙事的合法、合理性。因而,对农民实利观的描述,涉及如何“写真实”的问题。这在“干预生活”小说中得到整个十七年文学中最好的表达机会。其次,以往对干预生活小说的理解,并非基于以农村为叙事对象的那部分作品,这与苏联干预生活小说并不一致。所以,本章力图重新定位那些以土地运动为叙事对象的干预生活小说,这其中描述的农民形象已经与五四文学传统形成一定联系。因而,农民形象的短暂复位在干预生活小说中得到最终确认,这是作家对革命伦理主导下的多样化农民形象的纠正。结语。对全文所论问题进行概述,并指出其创新之处。
晏洁[10](2015)在《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发现乡土,改造乡土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界对于中国社会未来道路走向的一个基本共识,而新文学也以书写乡土、表现乡土的方式参与到国家改造与社会进步中。大量的乡土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同时也是用叙述建构文学中的乡土世界。本文通过启蒙、革命与自由主义这三个不同的创作视角去观照乡土文学中乡景、乡绅、乡民与乡俗等四个不同的主题,借由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的对话,尽可能地去还原乡土,重构乡土文学叙事。本文共三个部分,绪论、论文主体四章与结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概念的梳理与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论述乡景叙事,乡土风景以诉诸读者视觉神经的直观意象,通过不同的切入视角,乡村风景呈现出多元且迥异的艺术画面,在这些风景描写的背后,则是表达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不同看法。第二章论述乡绅叙事。乡绅作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与文化群体,在现代乡土文学中呈现出各有差异的形象,通过考察乡绅形象的现实存在与文学叙事之间的交错、背离或重合,多角度去理解乡土文学叙事中的乡绅形象呈现的真正动因。第三章论述乡民叙事。作为乡土社会中的主体部份,乡民必然成为乡土文学中的绝对主角,但是由于文化与地位所限,他们只能处于被书写的状态,其形象与诉求都是通过知识人为媒介来表达的,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作家的观照角度决定了他们只是选取某个想要言说的部分,每个角度都被视为或者刻意塑造为对象的全部。第四章论述乡俗叙事。乡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作家们对于乡俗的选择性书写和表现呈现出乡俗叙事的复杂性,也表露出各类型作家对于乡土文化精神的根本态度。结论部分是对于多重视角下乡土文学叙事的整体论述,从乡景、乡绅、乡民与乡俗等四个主题、三个不同角度论述,拼贴出一个完整的乡土叙事研究,同时进行的这四个主题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对话,我们也尽可能地还原出一个现代乡土社会。
二、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肺病患者艰难呼吸——“存在”困境 |
1.1 被封印的自我意志:孩童主体性的丧失 |
1.2 处境中的自由:女性自我欲望的滞后 |
1.3 启蒙个体的“半独立”状态:“无意义”的生命体验 |
1.4 守住“孤独”:以“自恋”的方式审视启蒙 |
第二章 于“时空”里填涂“存在”的底色 |
2.1 时间的“可塑性”——守护“存在”的实感 |
2.1.1 以感性心绪体认时间的“停滞”:自我审视的理性 |
2.1.2 介入回忆:实现情感补位 |
2.2 从容身之所“出走”——建构自我价值的表征 |
2.2.1 限定“存在”场所:自我价值的反复确认 |
2.2.2 同自然“和谐共在”:“旧医”身份的架空 |
第三章 作家寄寓肺病上的“存在”之思 |
3.1 肺病猖獗的存在现实:作家苦难意识的附着 |
3.2 病态化的审美趋向:虚弱的躯体,美艳的灵魂 |
3.3 “向死而生”:以死亡换取救赎 |
3.4 隐喻的表达向度:责任精神的坚守 |
结语:向内审视自我,向外实现自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与“士绅”概念界定 |
二 士绅、士绅书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危机与转变:帝国崩溃之时士绅家族的命运书写 |
第一节 士绅家族的衰落叙事与士绅传统式微的书写 |
第二节 士绅阶层的历史嬗变与文学呈现 |
第二章 虚构中的再现:乡土书写中的士绅 |
第一节 五四乡土叙事中的乡绅书写 |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乡绅书写 |
第三章 现代转型:城市文学中的士绅 |
第一节 由乡到城:士绅与城市文明的遭遇 |
第二节 反叛与守旧:知识士绅的矛盾与困境 |
结语 |
附录:本文所涉主要作品的创作或发表时间和人物年代背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意识 |
三、对研究时段、对象和概念的说明 |
(一) 研究时段的限定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
(三) 早年学习生活的内涵 |
四、学术史回顾 |
(一) 近代儿童的学习生活 |
(二) 近现代知识分子童年研究 |
(三) 近代中小学生史研究 |
五、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六、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第一章 家园:情感和知识流动的物理空间 |
一、“空间”在教育生活研究中的内涵流变 |
(一) 权力、表征与主体性 |
(二) “非表征”理论的关照 |
二、家宅空间里的情感和知识流动 |
(一) 新旧转换间的矛盾和粘连 |
(二) 学术传统的继承和演进 |
三、对家乡自然空间的多元体验 |
(一) 本真感知:文人自然审美传统的蜕变 |
(二) 另类体验:自然作为客观异己的对象 |
四、小结 |
第二章 学堂:公共行动发生的社会空间 |
一、理论视角:公共交往与惯习 |
二、学堂公共生活的交往议题 |
(一) 学堂公共事务协商 |
(二) 政治与时事议论 |
(三) 知识与情感交流 |
三、公共交往中的主体和行动结构 |
(一) 主体间网络 |
(二) 言语行动结构 |
四、早年学堂公共交往的文化意义 |
(一) 社会公共交往生活的练习 |
(二) 公共交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镶嵌 |
五、小结 |
第三章 物境: 文化模式习得的日常生活 |
一、物质文化理论的视角:翻滚在凡尘俗境中 |
二、家庭仪式: 时空秩序中的“礼/俗”体验 |
(一) 晚清士绅家庭仪式的分类 |
(二) 过渡仪式中的“礼”与“俗” |
(三) 作为文化复合模式的时空秩序 |
三、地方戏曲: 声色世界里的美学感染 |
(一) 鲁迅与目连戏 |
(二) 地方戏曲的魅力 |
四、动物与儿童: 物我同一中的人性濡化 |
五、声光机电: 西方新奇物件引发的触动 |
六、小结 |
第四章 身体: 具身实践中的力量交织 |
一、学习生活中的身体内涵 |
二、姿态与疾病: 自主与从属的张力 |
(一) 合影: 身体自主的影像讲述 |
(二) 疾病: 对身体自主的挑战 |
三、食物与服饰: 品味中的“土/洋”纠缠 |
(一) 洋布长衫与身份定位 |
(二) 味觉中的大俗与大雅 |
四、口语与书面: 白话学习的听觉景观 |
五、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学界的乡贤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乡贤研究 |
三、概念厘定 |
第一章 20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的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乡绅群像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乡贤形象 |
第三节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乡贤形象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贤形象 |
第一节 乡村根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传统乡贤形象 |
第二节 乡村希望: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新乡贤形象 |
第三节 乡村之殇:乡贤形象的变异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世纪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和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新世纪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 |
第二节 新世纪乡贤叙事的文化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三、作品类 |
后记 |
(7)讲述革命的方法: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研究(1926-193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叙事结构与社会象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困境:“我”与“我们” |
第二节 错位的叙事交流:工农还是知识分子? |
第三节 叙事推进的深层动力:矛盾的象征性解决 |
第二章 叙事机制与“神话”建构 |
第一节 共同体的“神话”:“革命英雄传奇”叙事 |
第二节 因果解释机制的强制塑造:“历史的必然性 |
第三节 革命“神话”的修辞符码:“身体”的意义 |
第三章 叙事时空与革命逻辑 |
第一节 时间的悖论:空洞的乌托邦指向 |
第二节 空间化的遏制策略:“重复”与“上升” |
第三节 空间的政治隐喻:“乡村”公共权力的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乡绅与文学作品中的乡绅形象 |
第一节 乡绅的历史定义和社会特征 |
一、乡绅的历史定义 |
二、乡绅的社会特征 |
第二节 乡绅在近代社会中的历史发展 |
一、旧社会急遽的崩溃解体 |
二、乡绅阶层本身的分化问题 |
第三节 明清以来乡绅形象的演变追溯 |
一、明清小说对乡绅形象的反映 |
二、清末民初小说对乡绅形象的建构 |
第二章 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类型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消极力量 |
一、传统精神文化的代言人 |
二、乡村政治的暴君 |
三、经济的压迫者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中间物 |
一、折返于慕洋与守中之间 |
二、徘徊在向新与守旧之间 |
三、游走在清醒与昏醉之间 |
第三节 失落的乡村精英 |
一、古雅生活情调的败落者 |
二、专制权威梦想的失落者 |
第三章 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负面内涵的文化精英身份设置 |
第二节 配角为主的结构安排 |
第三节 乡村共同体的结构隐喻 |
第四章 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角色功能 |
第一节 隐喻传统文化的规训 |
第二节 建构平民文学的支点 |
第三节 折射乡土社会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论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的多样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 |
(二) 农民 |
(三) 地主 |
(四) 农民形象多样化 |
三、研究历史、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 专着类 |
(二) 期刊类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作为农民之镜像的地主 |
第一节 地主形象的不同书写及其向当代的转变 |
一、温和的地主 |
二、喜剧化的地主 |
三、极端化的地主形象 |
第二节 农民的泛地主化书写 |
一、农民向地主泛化的政策背景 |
二、作家个体伦理对政治伦理思想的偏离 |
三、灰色地带的复杂性与地主心态的泛化 第二章 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及重农思想的隐现 |
第一节 中农形塑的两种维度 |
一、中农概念的生成及其在小说中的反映 |
二、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 |
三、中农作为一种书写策略的存在 |
第二节 被抑制的重农思想及其书写 |
一、小说中重农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作家个性在重农思想中的呈现 |
三、重农思想在小说中的表现形态 第三章 饥饿农民的抽象表达及作家潜意识里的对话 |
第一节 饥饿的农民形象 |
一、饥饿的暗示性书写及其历史背景 |
二、缺粮现象的争议书写及其成因 |
三、作为“表达性现实”的饥饿叙事及其审美之维 |
第二节 潜意识里的对话:张爱玲与几位作家的土地运动叙事 |
一、女性眼中的土地运动及其影响 |
二、作家的后撤——以几种不同的农村干部形象为例 |
三、作家对土地运动认知的潜在互文性 第四章 对现代化农民形塑的尝试 |
第一节 农民向工人的泛化现象 |
一、农民向工人泛化的历史背景 |
二、农民在小说中被转变的财产观 |
三、农民未被确立的工人身份 |
第二节 “先锋”视野下的农民泛军人化现象 |
一、先锋的两种维度 |
二、革命先锋的泛军人化 |
三、农民向军人泛化的浪漫性 第五章 农民形象在文本之内的短暂复位 |
第一节 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错觉 |
一、错觉的产生背景 |
二、错觉的具体呈现 |
三、错觉的祛除与农民的实利观 |
第二节 农民形象在“干预生活”小说中的短暂复位 |
一、以土地运动为核心的“干预生活”小说 |
二、“干预生活”创作观的现实主义传统 |
三、沉默的农民及其隐喻—以《并不愉快的故事》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10)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乡景叙事:辩证统一的历史真相 |
第一节、破败与落后:启蒙主义视角下的凋敝乡景 |
1、乡景之发现:启蒙主义作家的视觉体验 |
2、崩溃之预言:启蒙乡土想像的风景书写 |
3、历史之重构:传统乡土社会之现实分析 |
第二节、压迫与反抗:阶级革命视角下的黑暗乡景 |
1、阶级之对立:贫富悬殊乡景的叙事背景 |
2、斗争之见证:革命乡土叙事的乡景寓意 |
3、革命之镜像:乡村社会现实的理性辨析 |
第三节、自在与和谐:自由主义视角下的田园乡景 |
1、心灵之抒发:自由主义乡景的创作理念 |
2、个性之体验:传统桃源想像的现代重构 |
3、没落之趋势:民国乡土社会的现实危机 |
第二章 乡绅叙事:错综复杂的文化符号 |
第一节、伪善与卫道:启蒙主义视角下的乡绅叙事 |
1、传统之符号:思想启蒙话语的批判逻辑 |
2、礼教之代表:启蒙乡土文学的模式书写 |
3、先行之智者:清末民初乡绅的现代足迹 |
第二节、凶狠与残暴:阶级革命视角下的乡绅叙事 |
1、革命之对象:乡绅文化身份的人为剥离 |
2、阶级之敌人:革命文学想象的地主形象 |
3、维持之力量:传统乡土社会的重要群体 |
第三节、重德与守义:自由主义视角下的乡绅叙事 |
1、传统之守望:自由主义作家的人文关怀 |
2、失落之传统:自由主义作家的故园追忆 |
3、劣化之乡绅:民国时期乡村的文化生态 |
第三章 乡民叙事:随意肢解的国民形象 |
第一节、愚昧与麻木:启蒙主义视角下的乡民叙事 |
1、愚顽之国民:思想启蒙话语的批判主体 |
2、奴隶之人格:传统乡土社会的国民特性 |
3、启蒙之困惑:精英难以挣脱的文化血脉 |
第二节、激进与觉悟:阶级革命视角下的乡民叙事 |
1、农民之形态:革命文学叙事的理论基础 |
2、身份之转变:革命赋予乡民的思想提升 |
3、利益之驱动:乡民参与革命的真正动机 |
第三节、淳朴与无为:自由主义视角下的乡民叙事 |
1、桃源之遗民:书写质朴乡民的创作缘由 |
2、自然之人生:乡民艺术形象的诗意写真 |
3、和谐之背后:守成投机习性的主观遮蔽 |
第四章 乡俗叙事:无法割裂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扼杀与罪恶:启蒙主义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
1、礼教与乡俗:启蒙文学叙事的理论渊源 |
2、乡俗之写意:启蒙文学叙事的苍凉心境 |
3、文化之根性:中国乡俗文化的尴尬处境 |
第二节、置换与利用:阶级革命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
1、压迫之工具:现代革命话语的批判逻辑 |
2、旧俗之终结: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学阐释 |
3、民风之改造:革命乡俗叙事的精英实质 |
第三节、传承与象征:自由主义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
1、传统之本质:自由主义作家的乡俗理念 |
2、情感之记忆:文化保守视角的乡俗叙事 |
3、理性之阻碍:民间文化心理的历史思辨 |
结论 |
部分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D]. 张新宇. 河北大学, 2021(02)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D]. 高琦. 南开大学, 2020(02)
- [4]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D]. 陶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研究[D]. 杨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讲述革命的方法:二十年代革命小说叙事研究(1926-1930)[D]. 陈若凡. 厦门大学, 2019(08)
- [8]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D]. 汪雪.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0)
- [9]论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的多样化[D]. 王雨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D]. 晏洁. 暨南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