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型新系列IP54电机冷却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1](2019)在《单路通风系统空冷汽轮发电机热交换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节能减排要求,2020年单位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相比2015年要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目前,市场上的汽轮发电机组投建项目中,几乎没有煤电项目。市场需求促使汽轮发电机组正逐渐向燃气轮机组、自备电站余热回收、生活垃圾焚烧、生物质秸秆焚烧等小容量发电项目发展。空冷发电机机组作为这些项目的核心设备,正向着小型化、高效率发展。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主机制造厂家纷纷致力于容量段为10MW-150MW空冷发电机组的二次研发设计。新机组设计需要计算精度更高,更加准确快速的计算方法支撑。目前,传统通风网络设计方法大部分采用一维管道流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仅可得到发电机总风量,无法准确地获取发电机内部各结构风量分配的比例。本文以10OMW和150MW空冷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转子旋转强耦合与弱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方法。随后,用试验的方法测量了机组额定运行时,发电机定子通风沟处和气隙入口处空气的流量及不同位置定、转子线圈温度实验结果。在验证了计算方法正确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定-转子与流-固并行耦合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流体流量分配与固体温升和损耗密度间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对定子主绝缘在高电压-高温度运行条件下,出现的脱壳故障,进行了故障状态和非故障状态相关定子线棒主绝缘温度分布的研究。考虑转子旋转时,场路弱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是基于发电机通风系统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思想提出的,主要借鉴了该规范中转子压力边界条件的求解方法,结合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求解;转子旋转强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是通过求解计算流体力学中旋转方程,得到的转子内部空气的流量与压力分布。转子弱耦合和强耦合计算方法有本质的不同,弱耦合计算方法得到的流体流量和线圈温度的结果是可靠的,但由于计算基本理论的限制,内部压力分布规律与真机运行下的参数有较大差异;强耦合计算方法得到的各个位置流体的流量和压力分布,更接近电机真机的运行状态。通过试验验证,两种计算方法流量计算结果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强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的精度更高。因为大型发电机内设有温度测点用于监测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所以大多数关于发电机定子内流体流动规律研究的文献,都是以发电机温度实测值作为计算准确性的判定依据。但研究发电机内部流体分布规律,最直接的验证方式是获得发电机真机内部流体流量和压力分布实验测量值,以此试验值作为流体场计算结果的判定依据。本文以一台100MW单路通风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流体通风沟流量分配和气隙流速的试验测量方法。在发电机定子通风沟与气隙入口处理放流体压力和流速测量传感器,通过测量得到这些位置的压力和风速后,发现局部定子径向通风沟内的流体流速明显偏低。随后通过三维流体场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试验工况时发电机定子不同通风沟内流体流速计算结果,经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基于该计算方法,又计算了三种不同隙入口流速时,对应发电机定子不同通风沟内流量计算结果。发现了随着气隙入口风速的提高,定子铁心通风沟局部会出现逆向回流的流动现象。为了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温度场计算模型。求解分析后,得出定子通风沟内的逆向回流,会使定子铁心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多种结构优化方案,最终确定了一种优化结构,可以有效的抑制逆向回流的产生。并从气隙内流体静压力分布规律角度,分析了该优化结构能够有效的抑制通风沟逆向回流的内在机理。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理论,提出了定-转子结构耦合与流-固传热耦合计算方法,将冷却过发电机转子的热风与进入气隙的冷风作为计算的流体边界条件,同时考虑了发电机定转子各自的铁耗和铜耗,还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附加损耗及流体的摩擦损耗,较完整的考虑了发电机定转子本体内流体分布及损耗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了计算结果中定子内结构件温度分布规律及成因、气隙内流体分布规律及温度快速升高的原因、转子本体温度分布规律等。之后,对发电机出厂型式试验中得到的不同位置线棒温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试验中,不同测量工况下,采用定子线棒温度实验测量结果直接线性拟合时,拟合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了该机组,型式试验时短路试验工况下,发电机定子线棒的温度分布,最终证明线棒温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计算分析了发电机在高电压-高温度运行条件下,定子主绝缘过热事故工况时,绝缘内部温度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定子线棒主绝缘脱壳后的温度场进行研究,计算了主绝缘内空气隙一步一步增大后,定子线棒和主绝缘等结构件的温度场分布。着重对定子主绝缘最大温降位置的变化及定子主绝缘沿轴-径向及周-径向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绝缘在槽内脱壳后,脱壳侧的主绝缘温度下降。由于脱壳侧散热能力降低,使内部线棒温度升高,未脱壳侧绝缘温度会随着线棒温度一起升高,导致未脱壳侧绝缘寿命下降,老化,形成新的脱壳,危及整个绝缘系统。上述研究对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的故障运行时的故障监测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林灵矫[2](2019)在《飞机电作动器散热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电飞机是未来飞机发展的趋势,其目的为将部分次级能源替换为电能,借此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及飞机可靠性、可维修性。最适用于多电飞机的作动机构即机电作动器(以下简称电作动器),这种作动器完全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器与滚珠丝杠带动作动机构,实现舵面升降等功能,但其所处环境较为封闭,常遭受短时间大功率的热流,面临较为突出的散热问题。若能通过高效的方法解决电作动器的散热问题,将有利于提高电作动器的性能及其可靠性,同时减少飞机的燃油消耗,实现飞机能量优化。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电作动器加载及传热特性实验,明确电作动器在各典型工况下的产热及传热特性;随后通过电作动器高效散热实验,使用热管对其进行散热,进而明确使用热管散热时电作动器的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作动速度及出力的工况下,电作动器产热量保持恒定,随着作动速度及出力的提高,产热量持续升高,稳态温升可达30 K,若作动速度及出力进一步提高,其温升将威胁电作动器安全工作;在典型飞行任务循环实验中的高作动速度、大出力阶段下,电作动器产热最明显,在作动速度50 mm/s、出力4 kN的工况下,发热量可达130 W。随后在电作动器高效散热实验中,在发热量已由前述实验测定的基础上,搭建模拟电作动器实验台,通过电加热模拟其热源。引入热管对模拟电作动器进行高效散热实验,通过冷却水温度289 K、流量0.18 m3/h的稳态实验,模拟电作动器温升最多可减小20 K;在模拟飞行任务循环实验中,模拟电作动器温度有小幅下降,各部件温度更易受冷却水温度影响,温度稳定更快;在产热最明显的工况下调整冷却水流量,其稳态温度变化很小,表明单方面增加热沉流量不可取,但热沉温度对电作动器各部件温度影响较大;所有实验中测得的流动阻力基本可忽略不计,又因其散热效果较好,证实了电作动器用热管散热的可行性,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朱倩雅[3](2018)在《公司电缆电机产品宣传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材料来源于宝胜BICC通用电缆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的产品宣传手册。本实践报告是对笔者所做实习项目的一个回顾和总结。笔者首先回顾了项目翻译的各个环节,继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文本特点,对翻译时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如术语翻译、缩略语翻译、句子翻译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所采取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旨在为类似的文本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黄夏钊[4](2016)在《水口电站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与变频调速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福建水口电站是福建省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其水口水电站坝顶门座式起重机位于水口大坝坝顶,设计规格为2×160/32t双向门式起重机。坝顶门机属于特种设备,由于常年户外工作运行,且日常运行繁重,门机调速系统逐渐出现调速困难,精度下降现象。论文结合水口水电站坝顶双向门座式起重机调速系统技术改造的工程项目,利用变频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和触摸屏控制技术,对目前的门机主起升转子串电阻调速系统进行变频调速的改造应用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在分析了水口水电站门座式起重机的门机机构与负载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的门机主起升转子串电阻调速系统所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2、为提高水口水电站门机电控系统的可靠性,结合水口水电站坝顶门机的状况,针对项目改造的总体要求与改造技术标准,对各运动机构进行变频调速改造,分析了变频改造可行性,提出了水口水电站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总体改造方案;3、根据项目技术改造的实际需求,对坝顶门机变频器进行了选型分析,分析了所选西门子变频器的主体结构,对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变频器进行了设备选型和配置设计,对主起升变频电机进行选择,并对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起升制动电阻值进行了分析计算:4、设计了坝顶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PLC控制器和主起升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控制系统的逻辑设计和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态设计;5、探讨了水口水电站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际工程实施问题,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试验与调试,并给出变频器主要参数设置与维护等工程应用说明。应用所设计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进行变频调速,门机各运行机构在启动、制动和换挡过程连续平稳、无冲击,尤其是在低档位运行时反应灵敏,与传统的串电阻调速相比具有明显节能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吴俊[5](2015)在《离心泵系统高精度测试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离心泵以其效率高、性能范围宽广、结构简单、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护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离心泵新产品研发和产品出厂过程中,都必须借助于水力性能试验的方法测出其相关参数并绘制成关系曲线,因此,水力试验在离心泵生产和研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离心泵水力试验精度受试验系统、测控系统、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的研究提高离心泵测试系统整体测试精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通过对已有离心泵测试技术的分析和作者所参与的多个离心泵测试项目的总结,分别从优化试验系统设计、提高测控系统测量精度、优化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角度,对提高离心泵测试系统整体测量精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离心泵开式试验系统、闭式试验系统进行分析,从工程实际角度对提高试验系统测量截面的流速和压力均匀性、减少装置引起的涡旋等不利流态进行研究,提出了通过试验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提高测试系统整体测量精度的方法,并根据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开发了基于PLC的高精度测控系统,从测量方法、仪表选型、抗干扰设计和安装以及仪表校正等方面,对实现离心泵测试系统各参数的高精度测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开发了基于无线扭矩传感器的井下潜油电泵无线扭矩测试系统,解决了转轴上信号出线难、深井试验长电缆传输过程的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变频电源等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电参数高精度测试的变频测功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常规电参数测量仪表无法使用、测量精度很低以及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和分析了基于扭矩法和电测法的离心泵性能试验,从试验方法和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提高离心泵性能测试精度的方法。通过对基于恒流量法的离心泵汽蚀试验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的、基于变流量法的快速汽蚀性能测试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显着提高汽蚀试验效率,并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通过某离心泵开式试验系统和闭式试验系统,给出了试验系统、测控系统、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实例,并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所设计的离心泵测试系统测试精度优于GB/T 3216标准1级精度要求。论文研究工作在作者参与多个离心泵测试项目系统设计和工程实施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无线扭矩测试、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参数高精度测试、基于PLC的测控系统的高精度测试技术以及高精度快速汽蚀性能测试等关键问题,形成了高精度离心泵试验系统技术,并已在多个高精度离心泵试验台上得到了应用,对于类似试验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精度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夏云彦[6](2014)在《紧凑型高效高压感应电机起动过程电磁热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机领域相关技术的提高,高效高功率密度电机成为发展趋势。YJKK系列紧凑型高压电机是我国电机行业的新生产品,比原YKK系列电机中心高平均降低两个等级,体积的减小使表面散热面积减小,同时功率密度和电压等级的增加,使得人们对其起动特性及温升情况尤为关心。电机负载起动时,起动时间长,起动电流会使绕组温度迅速升高,较大负载可能导致电机不能正常起动。而起动过程定、转子阻抗及起动电流是判断绕组温升的重要依据;起动特性(电流-转速、转矩-转速)是衡量感应电机起动运行性能、判断电机能否正常起动的重要指标;用户需要根据电机起动阻抗及起动特性来选择合理的起动设备,减少起动过程故障的发生。对于高压电机,试验方法测取起动过程动态参数及起动特性不易实现,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仿真计算。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感应电机起动特性、阻抗及温升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目前计算方法中的优缺点,深入研究电机起动过程电、磁、热之间的关系,提出电机动态参数、起动特性及动态温升的计算方法。本文对起动过程电机内的饱和效应和集肤效应进行研究。根据动态过程电机内磁通的分布情况,采用磁网络法对电机内饱和漏磁通进行计算。紧凑型高压电机,少极数时定子轭部较长,且磁通密度较高,轭部饱和严重;另外,为改善磁密分布,紧凑型高压电机常采用磁性槽楔。因此,建立磁网络模型时,需要考虑电机轭部饱和及磁性槽楔的影响。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建立了电机齿槽相对和齿齿相对两种位置下的磁网络模型,根据磁路的定律对漏磁通进行计算。建立了分层法模型模拟集肤效应,对槽高进行离散,给出了集肤系数的计算方法。电机起动属于瞬态过程,需要用动态理论来分析电机起动特性。为减少计算量,根据坐标变换和矢量变换的理论推导出感应电机在两相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结合转动系的运动方程,给出了起动电流、电磁转矩、起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可节省计算时间。建立并求解电机风阻网络模型,得到电机内部冷却气体流量的分布,结合电机动态特性曲线对电机发热和散热进行计算,得到起动过程电机绕组平均温升的变化曲线。根据绕组温升限值对电机起动过程发生堵转时的安全运行时间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负载对电机温升的影响。考虑起动过程电机阻抗、电流及温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其进行耦合计算,提高了电机起动过程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新系列电机的设计和保障其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张平[7](2014)在《制动电动机发热机理及制动力矩测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葫芦式起重机(以电动葫芦为起升机构)作为起重机械的一个通用分支(属中小型起重设备),便于成批生产,适用于中型工业、手工业、农业以及堆放和转运等作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电动葫芦核心部件的电动机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最具决定意义的是额定容量的选择。它的选择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电动葫芦的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因此,电动葫芦中电动机容量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影响电动机选择的所有因素(比如功率,额定转速,种类,额定电压等)中,电动机容量选择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与设计中,由于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经常导致功率选择不当。造成了损失,影响了正常使用和寿命,并对人的或生产的安全埋下了隐患。本文从电动机发热的根源(损耗)出发,提出了温升的概念;通过对电动机发热与冷却理论知识的分析以及对电动机不同工作制的分类,阐述了电动机在不同工作制对应负载持续率(或规定时间)下额定功率的决定依据——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所达到的稳定温升最大值不大于电动机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升。介绍了校验电动机发热的常用方法及各自适用条件。然后讲解了制动电动机内部制动器对电动机发热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对其影响进行了理论推导。为了保证制动电动机满足工作的要求,我们对静态和动态时的制动力矩测量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分别对静、动态制动力矩的测量做出了方案。本课题是基于对电动葫芦中普通电动机容量选择中容量验算,推出了制动电动机在不同工作制其内部制动器动作时对其发热的影响,为生产实际中起重机设计人员合理选择、设计电机提供了借鉴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魏银秀[8](2014)在《一种紧凑型高速立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文中认为为解决三相变频高速立式电机因长径比大引起电动机重心高、电机振动及稳定性的问题,介绍产品结构设计机理:将电机的内风路系统移至外部,减小电机的长径比,降低电机的重心,从而提高电机的稳定性。通过厂内试验及现场安全运行证明该电动机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为完善产品结构设计提供经验和基础。
高志柯[9](2012)在《YZR系列电动机发热计算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起重机械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我们在许多生产车间和厂房都能看到起重机械,它被广泛地用来辅助作业和生产。在起重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关于驱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至关重要,选好、选坏影响到整个起重机械的工作性能。电动机选择的因素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包括功率、种类、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结构及安装型式、冷却方法、防护型式等的选择,其中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既是电动机选择的关键部分,也是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设计者相关理论知识的欠缺外加轻视的心态会导致对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缺乏深刻认识,致使功率选择不当。本文从研究电动机损耗与温升入手,依据电动机发热和冷却原理根本上阐述了电动机不同工作方式下额定功率的确定依据:保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最高温度不超过电动机内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让设计者清楚的认识电动机额定功率是怎么回事;介绍了常用的发热检验方法平均损耗法及其等效方法、等值损耗法和各种发热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确定出本课题采用的发热计算方法:等值损耗法;重点借助于VB和Matlab工具软件,通过VB程序的界面化设计,Matlab的数值求解方法,得出新型系列电动机YZR3在标准接电持续率、不同CZ值下的额定输出功率。本课题——基于YZR3新型系列起重冶金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研究,其方法具有独创性,选题紧密结合实际,为今后起重机的设计工作者合理的选择起重冶金电动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安健[10](2011)在《风电塔筒助爬器电机的优化设计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保护和能源需求加速了风电产业的发展,国内外每年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安装数量达到约2万台。根据风机原理,叶片处在越高的位置越容易获得较高较稳定的风速,从而保证发电效率,因此大容量风机的塔筒高度往往达到80米甚至更高,这对经常攀爬到塔筒顶部的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和人身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助爬器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配套设备,可以降低工作人员作业强度,增强人身和心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塔筒作业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本文首先根据作业人员的攀爬习惯确定电机和齿轮箱的设计要求。按照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要求,基于异步电机的磁路模型编写电机的Matlab电磁设计程序。然后以有效材料成本为优化目标,以主要性能指标作为约束条件,以电机主要参数为优化变量,利用优化数学模型获得电机的电磁设计参数。为比较两种模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用电磁场分析软件Ansoft加以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安装和使用要求制作了一台样机并进行了测试。最后根据现场使用条件和工作特点,设计了助爬器的保护和控制电路。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优化助爬器电机的结构与功能,使其更好的满足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助爬器的工作与安全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助爬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中型新系列IP54电机冷却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型新系列IP54电机冷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单路通风系统空冷汽轮发电机热交换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空冷汽轮发电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大型发电机不同冷却方式国内外现状 |
1.3 空冷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流体场、温度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定子绝缘热劣化问题研究状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流体旋转状态场路弱耦合与强耦合计算方法下转子热交换研究 |
2.1 流体旋转状态场路弱耦合计算方法转子热交换计算模型 |
2.1.1 流体旋转状态场路弱耦合方法数学描述 |
2.1.2 空冷汽轮发电机单路通风系统转子计算模型介绍 |
2.1.3 旋转场路弱耦合计算方法下转子内流体场分析 |
2.2 流体旋转状态强耦合计算方法转子内热交换计算模型 |
2.2.1 流体旋转状态强耦合计算方法数学描述 |
2.2.2 旋转强耦合计算方法下转子内流体场分析 |
2.3 旋转弱耦合与强耦合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 |
2.3.1 两种计算方法转子径向出口流量与温度对比分析 |
2.3.2 两种计算方法转子线圈温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2.3.3 两种计算方法下计算结果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发电机气隙入口流速对定子通风沟流量分布敏感性的研究 |
3.1 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内流体分布试验测量 |
3.1.1 试验用传感器原理 |
3.1.2 发电机内不同位置压力与流速试验测量 |
3.2 定子通风沟内流体流量分布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 |
3.2.1 发电机定子流体与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定子通风沟内流体分配规律研究与计算结果正确性的验证 |
3.3 不同气隙流速对定子风沟流体流量分布敏感性的研究 |
3.3.1 发电机定子通风沟内逆向回流流动现象的发现 |
3.3.2 通风沟内流体逆向回流对定子绕组和铁心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
3.4 定子通风沟内逆向回流的抑制方法研究 |
3.4.1 定子或转子单侧增加气隙挡板定子通风沟逆向回流抑制方法 |
3.4.2 定转子气隙挡板组合结构定子通风沟逆向回流抑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单路通风发电机定子分域温度场与流体场热交换研究 |
4.1 空冷汽轮发电机电磁损耗的计算 |
4.2 发电机分域流体场内流体热交换规律研究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的理论依据 |
4.2.2 发电机气隙内流体流动与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
4.3 发电机定子分域温度场内固体热交换规律研究 |
4.3.1 定子线棒主绝缘与铁心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
4.3.3 发电机短路试验温度场计算与型式试验温度测量结果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主绝缘过热故障下温度场研究 |
5.1 定子线棒主绝缘物理模型 |
5.2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主绝缘温度分布 |
5.2.1 正常运行时定子主绝缘绝缘沿轴-径向的温度分布 |
5.2.2 正常运行时定子主绝缘绝缘沿周-径向的温度分布 |
5.3 发电机主绝缘脱壳故障下的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
5.3.1 定子主绝缘脱壳故障下绝缘沿轴-径向的温度分布 |
5.3.2 定子主绝缘脱壳故障下绝缘内周-径向的温度分布 |
5.3.3 定子主绝缘故障后的最大温降位置迁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飞机电作动器散热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作动器产热原理 |
1.2.2 电作动器散热方法与技术研究 |
1.2.3 驱动器散热方法与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基本理论 |
2.1 电作动器加载及产热特性实验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基本理论 |
2.2 电作动器高效散热实验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基本理论 |
2.3 散热性能评价方法 |
2.3.1 热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
2.3.2 散热方式能耗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电作动器加载及产热特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 |
3.2 误差分析 |
3.2.1 误差来源 |
3.2.2 不确定度计算 |
3.3 稳态实验 |
3.3.1 实验工况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典型飞行任务循环实验 |
3.4.1 实验工况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恶劣工况分析 |
3.5.1 恶劣工况认定 |
3.5.2 热安全性能 |
3.5.3 散热方式能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作动器高效散热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 |
4.2 误差分析 |
4.2.1 误差来源 |
4.2.2 不确定度计算 |
4.3 验证模拟电作动器传热特性的有效性 |
4.3.1 实验工况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稳态实验 |
4.4.1 实验工况 |
4.4.2 实验步骤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模拟飞行任务循环实验 |
4.5.1 实验工况 |
4.5.2 实验步骤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恶劣工况实验 |
4.6.1 温升极限的确定 |
4.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3 高温环境与高温热沉实验 |
4.6.4 散热性能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公司电缆电机产品宣传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意义 |
1.3 文本性质 |
1.4 委托方要求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工具的选择 |
2.1.2 平行文本的选择和分析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2 翻译过程 |
2.2.1 术语表的制定 |
2.2.2 翻译的执行情况 |
第三章 译后事项 |
3.1 质量控制 |
3.1.1 审校人员的确定 |
3.1.2 审校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
3.1.3 自我校对 |
3.1.4 他人校对 |
3.2 客户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公司产品宣传手册的文本特点分析 |
4.2 公司产品宣传手册的翻译 |
4.2.1 词汇翻译的处理 |
4.2.1.1 约定俗成的词汇 |
4.2.1.2 需根据语境确定含义的词汇 |
4.2.1.3 缩略词的翻译 |
4.2.2 句子翻译的处理 |
4.2.2.1 语态的转化 |
4.2.2.2 语序的调整 |
4.2.2.3 长句的拆分 |
第五章 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平行文本 |
附录4 术语表 |
(4)水口电站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与变频调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现状与展望 |
1.2.1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原理 |
1.2.2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
1.2.3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展望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系统的问题分析 |
2.1 水口水电站门座式起重机 |
2.1.1 门机功能与构造 |
2.1.2 门机技术特性 |
2.2 转子串电阻调速性能特点 |
2.2.1 转子串电阻起动原理 |
2.2.2 转子串电阻调速原理 |
2.3 转子串电阻起动和调速在门机上的应用分析 |
2.3.1 主起升调速原理图 |
2.3.2 主起升转子串电阻调速系统存在的缺点 |
第三章 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总体改造方案 |
3.1 变频改造原理 |
3.1.1 变频调速原理 |
3.1.2 交-直-交变频器主电路 |
3.1.3 变频改造可行性分析 |
3.2 改造的总体要求与标准 |
3.2.1 改造的总体要求 |
3.2.2 改造的技术标准 |
3.3 改造的总体方案 |
3.3.1 变频器部分 |
3.3.2 司机室电气部分 |
3.3.3 PLC电气控制柜部分 |
3.3.4 传感器及电缆部分 |
3.3.6 其余设备部分 |
3.4 变频器设备选型 |
3.4.1 西门子变频器 |
3.4.2 西门子变频器的选型 |
3.5 主起升变频电机的选择 |
3.5.1 变频电机改造选型原则 |
3.5.2 YZP系列变频电机 |
3.6 主起升制动电阻计算 |
第四章 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
4.1 主起升电机变频控制单元的电路设计 |
4.2 变频调速系统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4.2.1 可编程控制器 |
4.2.2 原门机PLC控制系统的配置图 |
4.3 PLC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4.3.1 电气室PLC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4.3.2 主司机室PLC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4.3.3 回转司机室PLC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4.3.4 小车室PLC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4.4 PLC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4.4.1 主起升PLC的起动控制 |
4.4.2 主起升PLC的方向与速度控制 |
4.4.3 主起升PLC的制动器与风机控制 |
第五章 变频调速改造的工程实施 |
5.1 设备的安装 |
5.1.1 电气部分的安装 |
5.1.2 附属设备的安装 |
5.2 设备的调试 |
5.2.1 出厂实验 |
5.2.2 现场调试 |
5.2.3 现场记录与材料 |
5.3 维护说明 |
5.3.1 触摸屏维护与说明 |
5.3.2 S120维护与说明 |
5.3.3 PLC维护与说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离心泵系统高精度测试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离心泵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离心泵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系统优化设计 |
2.1 试验系统总体设计 |
2.2 开式试验系统优化设计 |
2.2.1 开式试验系统组成和原理 |
2.2.2 开式试验系统优化设计 |
2.2.3 高精度开式试验系统设计实例 |
2.3 闭式试验系统优化设计 |
2.3.1 闭式试验系统组成和原理 |
2.3.2 闭式试验系统优化设计 |
2.3.3 高精度闭式试验系统设计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精度测控系统设计 |
3.1 测控系统总体结构 |
3.2 基于常规测试方法实现试验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
3.2.1 流量的高精度测量 |
3.2.2 扬程的高精度测量 |
3.2.3 扭矩的高精度测量 |
3.2.4 转速的高精度测量 |
3.2.5 电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
3.2.6 轴功率的高精度获取 |
3.2.7 测量仪表的原位校正 |
3.3 基于无线扭矩传感器的高精度扭矩测试系统开发 |
3.4 变频电源电机参数的高精度测试系统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方法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研究 |
4.1 离心泵高精度试验方法 |
4.1.1 高精度性能试验方法 |
4.1.2 基于扭矩法的离心泵性能试验 |
4.1.3 基于电测损耗分析法的离心泵性能试验 |
4.1.4 高精度汽蚀试验方法 |
4.1.5 基于恒流量法的离心泵汽蚀试验 |
4.2 一种基于变流量法的高精度快速汽蚀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4.3 基于VB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的性能曲线拟合 |
4.4 基于电测法的性能试验与基于变流量法的汽蚀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精度离心泵试验系统工程实例分析 |
5.1 开式试验系统工程实例 |
5.2 闭式试验系统工程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紧凑型高效高压感应电机起动过程电磁热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紧凑型电机的发展现状 |
1.2.2 电机起动阻抗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三相感应电机起动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电机起动温升的研究现状 |
1.3 紧凑型高压电机起动过程计算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电机动态阻抗的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磁网络模型的建立 |
2.2.1 有限元法对漏磁通路径的分析 |
2.2.2 建模原理的改进及基本假设 |
2.2.3 电机磁路的划分 |
2.2.4 磁网络模型的生成 |
2.3 基于磁网络模型对漏磁通分量的求解 |
2.3.1 定子漏磁通分量的求解 |
2.3.2 转子漏磁通分量的求解 |
2.4 转子集肤效应计算模型 |
2.4.1 模型的建立 |
2.4.2 集肤效应系数的计算 |
2.5 考虑主磁路饱和励磁电感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机动态特性曲线的计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三相感应电机矢量变换与坐标变换基本理论 |
3.3 两相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 |
3.3.1 两相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 |
3.3.2 两相坐标系下的磁链方程 |
3.4 动态基本方程的建立 |
3.4.1 状态方程 |
3.4.2 对转动系运动方程式的研究 |
3.5 电机动态基本方程的求解方法 |
3.5.1 动态方程的计算关系 |
3.5.2 状态方程的计算公式及电机负载转矩 |
3.5.3 特性曲线的计算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机起动特性及阻抗的耦合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起动特性曲线与动态阻抗的耦合计算方法 |
4.1.1 计算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
4.1.2 电机动态阻抗的计算 |
4.2 阻抗计算结果及其对起动特性曲线的影响 |
4.2.1 集肤效应对导条内电流分布的影响 |
4.2.2 起动过程电机阻抗的变化 |
4.2.3 阻抗参数对起动特性曲线的影响 |
4.3 磁通变化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
4.3.1 不考虑起动过程磁通变化的稳态特性曲线 |
4.3.2 临界转差点磁通变化对电磁转矩的影响 |
4.4 电压及负载对电机起动特性的影响 |
4.4.1 起动端电压对起动特性及起动时间的影响 |
4.4.2 转动惯量对起动特性及起动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动态特性曲线绕组发热与流体 |
5.1 电机的散热结构 |
5.2 电机内流量分布及散热计算 |
5.2.1 电机风阻网络模型的建立 |
5.2.2 风阻网络的求解 |
5.2.3 电机动态散热的计算 |
5.3 电机绕组发热与散热的耦合计算 |
5.3.1 基于动态特性曲线定子发热的计算 |
5.3.2 基于动态特性曲线转子发热的计算 |
5.3.3 基于绕组发热与散热情况绕组实际温升的计算 |
5.4 电机的安全运行计算 |
5.4.1 绕组温升考核 |
5.4.2 电机安全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
5.4.3 电机安全运行时间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算方法准确性的验证 |
6.1 起动特性计算结果的有限元验证 |
6.1.1 电机物理模型及基本参数 |
6.1.2 边界条件及假设 |
6.1.3 起动特性计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6.2 温升计算方法的验证 |
6.2.1 电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6.2.2 边界条件及假设 |
6.2.3 电机稳态温度场计算结果 |
6.3 实验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制动电动机发热机理及制动力矩测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动电动机概述 |
1.2 国内现状及主要产品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主要产品及其特性参数 |
1.3 国内外制动电动机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动机发热原理及其计算基础 |
2.1 电动机发热原理 |
2.1.1 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损耗 |
2.1.2 电动机的发热过程与冷却过程 |
2.1.3 电动机各工作方式与温升、容量的关系分析 |
2.2 电动机的发热计算方法 |
2.2.1 发热计算的基本原则 |
2.2.2 平均损耗法 |
2.2.3 等效法 |
2.2.4 等值损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动电动机的发热验算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
3.1 制动电动机的特性 |
3.2 电动机额定容量的选择步骤 |
3.3 电动机的发热校核验算 |
3.3.1 直接起动时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发热验算 |
3.3.2 采用等值损耗法的发热验算 |
3.3.3 采用平均损耗法的发热校验 |
3.4 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动电动机制动力矩测试原理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制动器标准 |
4.1.2 研究的现实目的和意义 |
4.2 制动器惯性试验系统普遍原理及设备和技术条件 |
4.2.1 制动器惯性试验系统原理 |
4.2.2 试验用设备现状(技术条件) |
4.2.3 试验系统制动力矩的测试方法 |
4.3 制动电动机(锥形制动器)静态制动力矩的测量 |
4.3.1 静态制动力矩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
4.3.2 静态制动力矩的测量方案 |
4.4 制动电动机(锥形制动器)动态制动力矩的测量 |
4.4.1 动态制动力矩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
4.4.2 动态制动力矩的测量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种紧凑型高速立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机结构设计 |
1. 1 电机的规格和性能 |
1. 2 电磁设计 |
1. 3 结构设计特点[3 - 4] |
1. 3. 1 电机重点部分设计 |
1. 3. 2 其他配套部件 |
2 电机试验 |
2. 1 振动和噪音 |
2. 2 空载特性 |
2. 3 性能参数 |
3 结语 |
(9)YZR系列电动机发热计算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动机发热计算的基础理论 |
2.1 电动机的运行与损耗 |
2.1.1 电动机的损耗与发热 |
2.1.2 电动机拖动负载对发热的影响 |
2.2 电动机发热与冷却过程的理论分析 |
2.2.1 电动机的热平衡方程式 |
2.2.2 电动机的发热过程 |
2.2.3 电动机的冷却过程 |
2.2.4 电动机的绝缘材料与温升限度 |
2.3 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与温升、额定功率的理论分析 |
2.3.1 连续工作方式 S1 |
2.3.2 短时工作方式 S2 |
2.3.3 断续周期性工作方式 S3 |
2.3.4 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性工作方式 S4 |
2.3.5 包括电气制动的断续周期性工作方式 S5 |
2.4 电动机的发热计算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机的发热计算方法 |
3.1 电动机发热计算的基本原则 |
3.2 平均损耗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 |
3.3 等效电流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 |
3.4 等效转矩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 |
3.5 等效功率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 |
3.6 等值损耗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ZR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电动机发热与校核计算的基本理论 |
4.1 YZR 系列电动机的发热计算分析 |
4.1.1 概述 |
4.1.2 YZR 系列电动机工作方式下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
4.2 S3 与 S4 工作方式间的相互关系 |
4.2.1 S4 工作方式下发热计算公式的设定条件 |
4.2.2 公式的推导 |
4.2.3 各参数的计算式 |
4.2.4 发热计算公式的理论分析 |
4.3 应用软件与编制 |
4.3.1 Visual Basic 6.0 |
4.3.2 MATLAB 7.0 |
4.4 YZR 系列电动机的发热功率计算 |
4.4.1 YZR 系列电动机极数为 6 极的发热功率计算与数值分析 |
4.4.2 YZR 系列电动机极数为 8 极的发热功率计算与数值分析 |
4.4.3 YZR 系列电动机极数为 10 极的发热功率计算与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ZR3 系列电动机发热功率计算 |
5.1 YZR3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绕线型电动机 |
5.1.1 概述 |
5.1.2 YZR3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性能 |
5.2 应用软件的编制 |
5.3 YZR3 系列电动机的发热功率计算 |
5.3.1 YZR3 系列 6 极时的发热功率计算 |
5.3.2 YZR3 系列 8 极时的发热功率计算 |
5.3.3 YZR3 系列 10 极时的发热功率计算 |
5.3.4 YZR 与 YZR3 系列电动机的发热功率计算值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风电塔筒助爬器电机的优化设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风能的开发利用 |
1.1.1 风能利用现状 |
1.1.2 风能利用发展趋势 |
1.1.3 风能利用的特点 |
1.2 风电塔筒助爬器 |
1.2.1 助爬器的使用 |
1.2.2 助爬器的功能特点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助爬器电机电磁设计 |
2.1 助爬器电机额定数据的确定 |
2.2 助爬器主要尺寸与绕组 |
2.2.1 助爬器主要尺寸 |
2.2.2 绕组与铁心设计 |
2.3 助爬器电磁计算 |
2.3.1 电磁计算框图 |
2.3.2 磁路计算 |
2.3.3 参数计算 |
2.3.4 工作性能计算 |
2.3.5 起动性能计算 |
2.3.6 曲线图表和迭代的处理 |
2.4 电磁设计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助爬器电机优化设计 |
3.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2 优化设计方法 |
3.3 助爬器电机优化设计 |
3.3.1 电机优化设计程序 |
3.3.2 优化设计相关问题 |
3.4 优化结果的Ansoft 分析 |
3.4.1 Ansoft 程序数据输入 |
3.4.2 优化前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爬器电机结构与控制 |
4.1 助爬器电机结构设计 |
4.1.1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
4.1.2 助爬器电机结构设计 |
4.2 助爬器总体结构及工作特性 |
4.2.1 助爬器总体结构 |
4.2.2 助爬器工作特性 |
4.3 电机控制与保护 |
4.3.1 电机的控制 |
4.3.2 电机的保护 |
4.4 助爬器控制系统 |
4.4.1 控制系统电路 |
4.4.2 控制系统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中型新系列IP54电机冷却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单路通风系统空冷汽轮发电机热交换规律的研究[D]. 李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飞机电作动器散热特性实验研究[D]. 林灵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3]公司电缆电机产品宣传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倩雅. 东华大学, 2018(06)
- [4]水口电站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与变频调速的应用研究[D]. 黄夏钊. 福州大学, 2016(05)
- [5]离心泵系统高精度测试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D]. 吴俊. 浙江大学, 2015(02)
- [6]紧凑型高效高压感应电机起动过程电磁热耦合研究[D]. 夏云彦.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7)
- [7]制动电动机发热机理及制动力矩测试的研究[D]. 张平.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8)
- [8]一种紧凑型高速立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J]. 魏银秀.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01)
- [9]YZR系列电动机发热计算的理论分析与研究[D]. 高志柯. 太原科技大学, 2012(01)
- [10]风电塔筒助爬器电机的优化设计与控制[D]. 安健.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标签:电动机绝缘等级论文;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论文; 定子和转子论文; 电机论文; 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