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1](2021)在《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研究说明淋巴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中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6 829例, 死亡2 807例;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2 834例, 死亡54 351例。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 异质性强, 治疗原则各有不同。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淋巴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淋巴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结果, 患者生存得到了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淋巴瘤治疗领域的进展, 进一步提高中国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
买为丽旦·衣明江[2](2021)在《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肝细胞肝癌(HCC)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型纳秒脉冲消融(ns PEF)在激活抗肿瘤免疫方面的特色优势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前PD-1抗体治疗是公认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由此,本研究探讨ns PEF消融在肝细胞肝癌免疫激活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与PD-1抗体治疗作对比,为ns PEF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培养及传代用荧光素酶标记的Hepa1-6肝癌细胞株;通过C57BL/6J小鼠肝脏注射Hepa1-6肝癌细胞株建立肝癌移植瘤模型;将24只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分为三组:ns PEF组、PD-1抗体治疗组和对照组,对ns PEF组小鼠进行一次ns PEF消融处理,消融仪物理参数为:脉冲宽度300ns、电压20kv/cm、频率4Hz、脉冲1000次;对PD-1抗体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PD-1抗体,间隔3天,共3次给药;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制备肿瘤组织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CD3+T、CD4+T、CD8+T、CD19+B、NK细胞比例;采用CBA技术检测外周血Th1(IL-2、IFN-γ、TNF-α)和Th2(IL-4、IL-5、IL-6、IL-10)类细胞因子浓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局部免疫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的差异。(2)通过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与免疫相关的重要差异蛋白。(3)通过基于多重免疫组化的PE Vectra全光谱采集技术,同时标记肿瘤局部T、B、NK细胞和差异蛋白,通过Inform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表达密度及差异蛋白与T、B、NK细胞特异性指标的共定位关系;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免疫细胞和差异蛋白表达密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CD3+T、CD4+T、B、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IL-4、IL-5、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DIA质谱分析筛选出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差异表达蛋白分别共有181和763个,其中与免疫病理改变相关者分别为21和35个;结合文献报道和本研究研究方向,ns PEF组差异蛋白LXN、GRN、TGF-β1、ELNE选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其中TGF-β1、ELNE是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共同差异蛋白。(3)LXN、GRN、TGF-β1、ELNE与T、B、NK细胞特异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共定位,其中LXN在B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GRN在NK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TGF-β1在T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ELNE在T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结论:ns PEF消融可引起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大量浸润,及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的改变,表明ns PEF消融治疗具有调节抗肿瘤免疫、增强体液免疫以及免疫杀伤功能的作用;ns PEF消融可以引起肿瘤局部多种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其中与免疫微环境介导的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主要有LXN、GRN、TGF-β1、ELNE,这些差异蛋白作为调节ns PEF消融免疫效应的重要因子,可能通过调控T、B、NK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TGF-β1、ELNE是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提示二者可能是肝癌免疫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
刘中兵[3](2020)在《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体外研究目的:充分探讨川陈皮素靶向IL-21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应答过程,确定其与IL-21/IL-21R及JAK1/STAT3信号通路在调控过程中的介导关系,确定川陈皮素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性,为后期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研究方向。材料与方法:我们使用的是RASFs细胞系,即MH7A细胞,它来自RA患者,被认为是RA的主要效应细胞。MH7A细胞系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于37℃、5%CO2、10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具体分组如下:Control组(不做处理);IL-21组(50 ng/ml IL-21处理MH7A细胞);IL-21+Nobiletin 25μM组(50ng/ml IL-21+25μmol/L Nobiletin处理MH7A细胞);IL-21+Nobiletin 50μM组(50ng/ml IL-21+50μmol/L Nobiletin处理MH7A细胞);MH7A细胞干预结束后,继续培养48小时后进行相关项目分析:细胞因子分析: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IL-6、TNF-α、HMGB1、MMP-3、MMP-13表达浓度分析;各组MH7A细胞ROS(活性氧)检测;各组MH7A细胞4-HNE(4-羟基壬烯醛)检测;RT-PCR检测IL-21R、IL-6、TNF-α、MMP-3、MMP-13表达浓度分析;Western-blot检测IL-21R及JAK1/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分析;统计数据,给出结论。结果:ELISA化学检测:IL-6、TNF-α: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MGB1蛋白: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P-3、MMP-13: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NE检测: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S检测:各组MH7A细胞中的ROS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IL-21R:各组MH7A细胞m RNA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TNF-α: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P-3、MMP-13: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wen-blot检测:IL-21R:各组MH7A细胞蛋白浓度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AK1/STAT3信号通路:各组MH7A细胞中JAK1、STAT3蛋白表达差异性较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磷酸的表达过程中,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25μM<IL-21,各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川陈皮素可以靶向IL-21受体对MH7A细胞做出免疫应答过程,明显降低MH7A滑膜细胞内白细胞介素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浓度变化,缓解MH7A滑膜细胞的炎性进展过程,促进其修复过程,且随着川陈皮素浓度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明显。(2)川陈皮素可以靶向IL-21受体对细胞经典信号通路JAK1/STAT3进行调控应答,降低细胞信号通路关键蛋白JAK1及STAT3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缓炎症过程,与上文的结论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得知,川陈皮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靶向研究导向。第二部分: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体内研究目的: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体内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川陈皮素靶向IL-21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应答过程,从而明确了其与IL-21/IL-21R及JAK1/STAT3信号通路在调控过程中的介导关系,表明了川陈皮素在抗类风湿关节炎症作用方向的价值性,为后期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研究方向。材料与方法:选取48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成4组,除去对照组大鼠,其余建立CIA模型;具体分组如下:Control组(大鼠不做处理);IL-21组(CIA模型+50 ng/ml IL-21,腹腔注射);IL-21+Nobiletin 25μM组(CIA模型+50 ng/ml IL-21+25μmol/L Nobiletin,腹腔注射);IL-21+Nobiletin 50μM组(CIA模型+50 ng/ml IL-21+50μmol/L Nobiletin,腹腔注射);继续饲养6周后将大鼠处死,进行相关项目分析:各组大鼠模型成功率检测:大体观察、体重指数、关节炎、关节指数分析;形态学分析:各组大鼠HE染色分析;ELISA检测分析:IL-21R、TNF-α、IL-6、HMGB1、MMP-3及MMP-13蛋白;RT-PCR检测分析IL-21R、TNF-α、IL-6、MMP-3及MMP-13m RNA表达分析;Western-blot检测分析IL-21R、TNF-α、IL-6、MMP-3及MMP-13及JAK1/STAT3通路分析,分析数据,给出结论。结果:模型成功率检测:临床表现: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较好,体重体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毛发光泽性较差;模型组大鼠意志沉迷,进食量逐渐减少,毛发光泽性,2周后处于无法负重的状态;体重变化:两周后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趋势为IL-21<IL-21+Nobiletin 25μM<IL-21+Nobiletin 50μM<Control,各组之间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炎发病率/关节指数:各组关节炎发病率比较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数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分析:HE染色:对照组大鼠踝关节组织细胞排列密集,形态规则,轮裹明显;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组织细胞层变厚,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充斥,连续性减弱;川陈皮素干预后,大鼠的踝关节组织细胞排列密集性加强,细胞形态趋于正常。ELISA化学检测:IL-6、TNF-α: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MGB1蛋白: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P-3、MMP-13: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IL-21R: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TNF-α: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P-3、MMP-13: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wen-blot检测:IL-21R: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TNF-α:各组MH7A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P-3、MMP-13: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AK1/STAT3信号通路:各组MH7A细胞中JAK1、STAT3蛋白表达差异性较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磷酸的表达过程中,表达趋势为Control<IL-21+Nobiletin 50μM<IL-21+Nobiletin 25μM<IL-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川陈皮素可以较好的改善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效应,明显改善大鼠的精神状态,降低大鼠的类风湿关节炎症的程度及关节指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帮助。(2)与体外研究结果一致,川陈皮素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靶向机体IL-21R浓度变化进而调控JAK1/STAT3的活性状态,充分降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蛋白表达,逐渐恢复关节软骨基质合成及分解的平衡状态,加速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康复过程,达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给予临床一定启发。
王燕明[4](2020)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获得性、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1/3。ITP缺乏实验室特异性的“金标准”,尽管2019新版共识已出版,但其主要聚焦于治疗,ITP迄今为止仍为排除性诊断。ITP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指排除所有已知的继发性ITP病因,而继发性ITP主要是指由遗传或获得性易感疾病所触发的,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甲状腺疾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妊娠血小板减少、急慢性感染、假性血小板减少以及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ITP的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是最基本的机制。而ITP经典的发病机制为特异性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及细胞毒T细胞直接杀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细胞毒T细胞协同血小板自身抗体可直接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导致其成熟障碍,从骨髓水平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此外,近几年来,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并导致其在肝内破坏,这是非依赖免疫球蛋白Fc部分c末端受体(Fc受体)的血小板清除之重要途径。ITP的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需权衡患者年龄、出血程度、合并症、合并用药等因素。其治疗策略旨在恢复与止血作用相匹配的血小板计数而并非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一线治疗专注于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血小板破坏,皮质类固醇为ITP一线治疗的首选,能够广泛调节自身免疫紊乱状态。其主要包括传统剂量的泼尼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鉴于传统剂量泼尼松需逐渐减量、疗程较长,大剂量地塞米松因起效快、疗程短、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大大减少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传统剂量泼尼松。虽皮质类固醇有效经济,但临床仍有大约1/3的患者对其无效,需转入二线治疗。二线治疗为FTP患者长期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随着新的治疗药物不断出现,以及手术相关的感染、血栓及致死等相关风险,脾切除率逐渐下降。文献报道,继发性 ITP(HCV 相关),即 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原发性ITP患者,其出血的发生率更高、严重程度更重,在临床上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及有创操作、增加输注血小板花费、输血相关风险及影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成为临床大夫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亟待发现新机制并可能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而作为人-鼠嵌合单抗抗体利妥昔单抗,能够与B细胞表面特异性跨膜受体CD20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的打孔效应,其中可能的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等,最终导致B细胞清除。其总有效率达60%,长期有效率达20~25%,因相当于“药物性脾切除”,在原发性ITP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价格相对昂贵,临床上尚缺乏对其治疗反应预测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应用荧光素标记的ECL和RCA-I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小板脱唾液酸化和Neu1表达的水平,首次为出血风险更为严重的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清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应用抗核抗体(ANA)检测,评估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ITP患者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并比较了其他检测指标的可能干扰作用,为临床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指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第一部分: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即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两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与血小板破坏的相关性;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检测治疗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及神经氨酸酶1(neuraminidase 1,Neu1)表达水平。从而明确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异常,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在HCV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及之后的变化。旨在诠释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一种新的发病机制,从而为 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措施。研究方法:1.入组45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治疗前收取外周血,治疗开始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且收取外周血。同时入组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血常规检测血小板数目。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后暴露的β半乳糖(βGals)的水平,即以PE-Cy5-CD41a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并同时与FITC-ECL,FITC-RCA-I共孵育,以后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用来反映血小板的去唾液酸化水平。3.应用RT-PCR法检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治疗前后的Neu1拷贝数。结果:1.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2.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12周(SVR12)及NR率分别为91.4%、8.6%,SVR12患者治疗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而NR患者治疗前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无统计学差异。3.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相比,其Neu1拷贝数更高。结论:1.试验组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经DAA治疗后,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吉二代)及维帕他韦/索非布韦(吉三代)组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均下降,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从而阐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慢性丙肝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这为丙肝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新机制,从而有望为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3.第二部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检测原发性ITP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外周血中ANA水平,对比ANA阳性和阴性ITP患者的早期疗效,包括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同时评价两组间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计数、IgG水平、骨髓中巨核细胞计数、不同利妥昔单抗剂量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可能的影响,通过对比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随访半年、1年及2年的持续缓解率,比较二者的远期疗效,并评价二者的生存曲线。从而为ITP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提供了有力的预测指标。研究方法:1.应用连续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国内三家中心,分别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成人原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记录(2012.01-2018.12),选取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共287例。2.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Hep-2细胞底物上测定ANA。3.根据患者治疗前体内ANA滴度,分为ANA 阳性组98例和阴性组189例。4.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基线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出血评分。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2年,评估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的早期、远期有效率。对前者的评价是基于国际最新ITP诊疗及实践指南,而后者则是指,获得早期缓解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持续达30×109/L以上的时间。结果:1.ANA阳性组及阴性组在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中位计数、IgG中位水平、ITP持续时间、出血分数、骨髓巨核细胞中位计数间均无显着差异。2.ANA阳性组较ANA阴性组相比,早期有效率明显升高,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3.ANA阳性组随访6个月时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CR)率呈直线下降,而ANA阴性患者的总有效率及CR率下降不明显。4.ANA阳性组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低于5%,随访2年后有效率接近0。而ANA阴性组在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仍达35.4%,缓解率达19%,随访2年后总有效率仍高于20%。结论:1.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ANA阴性组相比,ANA阳性组的ITP患者的早期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率更高,但远期有效率更短。2.ANA阴性组的远期有效率与其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研究报告相当。3.ANA筛查可能是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有效指标。
乐颖[5](2019)在《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miR-196b-5p的表达水平,分析初治MDS患者骨髓miR-196b-5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表达变化情况,以及其变化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以探讨 miR-196b-5p 在 MDS 疾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MDS患者诊断时及治疗后的骨髓液,每一位患者根据预后分层、年龄和体能状态等均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收集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骨髓液作为对照。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在21例初诊MDS患者(按照IPSS预后评分,包括1 1例低危和中危1在内的相对低危组患者、10例中危2和高危在内的相对高危组患者)、8例由MDS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组骨髓中检测 miR-196b-5p 及 ANXA1 和 DICER1 的表达量,分析 miR-196b-5p 在MDS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MDS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在MDS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再次检测MDS患者治疗后骨髓中miR-196b-5p及ANXA1和DICER1的表达量,分析MDS治疗前后miR-196b-5p的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6b-5p和ANXA1、DICER1在初治MDS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iR-196b-5p在MDS患者中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1×10-4);分析miR-196b-5p在MDS不同危险分层中的表达情况,miR-196b-5p在相对低危组(低危组+中危I组)中表达升高,大约为健康对照组的2.2倍(P=0.035);且miR-196b-5p的表达量在相对高危组(中危II组+高危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更为显着,大约为对照组的3.3倍(P=1><10-3);在转白组中,miR-196b-5p的表达量增加了 7.2倍(P=6×10-6),提示miR-196b-5p的表达量随着MDS危险度的增加而升高,而ANXA1及DICER1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并无差异。(2)分析MDS患者骨髓miR-196b-5p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包括外周血血象、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iR-196b-5p的表达量与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显着正相关(r=0.541,P=0.002),而与染色体核型无明显相关性(核型正常组:0.66±0.65,核型异常组:0.73±0.59,P=0.278),miR-196b-5p的表达量与外周血血象也无明显相关(白细胞计数:r=0.282,P=0.13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r=0.200,P=0.299;血红蛋白:r=0.103,P=0.593;血小板:r=-0.139,P=0.472),而 miR-196b-5p 的表达量与乳酸脱氢酶(LDH)呈显着正相关(r=0.525,P=0.003)。(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DS患者治疗后骨髓细胞中miR-196b-5p的表达水平,并与治疗前的miR-196b-5p 比较,结果显示,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的表达量变化,总体来说是下调的,尤其是在去甲基化治疗组和化疗组,MDS患者经治疗后,miR-196b-5p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4)分析miR-196b-5p的表达与MDS患者PFS关系,结果显示:MDS患者治疗前miR-196b-5p的表达量与PFS无显着相关,同时分析MDS患者治疗前后miR-196b-5p表达量的变化情况与PFS的关系,发现MDS治疗后miR-196b-5p下降程度大的患者,其总体PFS、1年PFS和2年PFS均优于治疗后miR-196b-5p下降程度小的MDS患者。结论(1)miR-196b-5p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显着高表达,在不同危险分层中其表达均升高,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加miR-196b-5p表达水平也随之上升,miR-196b-5p的表达量与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外周血乳酸脱氢酶呈显着正相关,提示miR-196b-5p可能参与了 MDS的发生与疾病进展。(2)MDS患者治疗后miR-196b-5p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治疗后miR-196b-5p表达量下降大的患者其PFS优于下降小的患者,是MDS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提示miR-196b-5p可能参与MDS的进展且与MDS预后相关。
袁伦志[6](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何瑜[7](2014)在《IFN-α调节NK细胞CD100表达在抗HCV感染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是全球性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约有1.31.7亿人群感染HCV,其中70%80%的患者发展为慢性。病毒持续感染,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经过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可使约55%人群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因此,充分认识IFN-抗病毒机制尤为重要。IFN-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外,还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活性清除HCV感染肝细胞,然而,IFN-抗HCV免疫的潜在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机体免疫应答在抑制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分,通过细胞毒性和分泌抗病毒因子如,IFN-γ等,在早期控制病毒感染。在急慢性HCV感染过程中,NK细胞参与了抗病毒免疫;多数学者认为,慢性HCV感染中NK细胞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机制尚未完全清楚。CD100,又称Sema4D,组成性表达于NK细胞和静息T细胞。作为粘附分子,CD100通过与受体结合,增强效应细胞与靶细胞间粘附,对NK细胞功能进行免疫调节。然而,目前尚无关于CD100在慢性HCV感染中研究的实验室证据。本研究选取75例慢性HCV感染者(未治疗30例,应用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后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者25例,获得SVR者20例)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流式细胞术包膜染色检测外周血NK细胞膜上CD100、CD69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表达水平;以及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00(soluble CD100, sCD100)水平。体外观察了HCV感染和IFN-刺激对CD100及受体Plexin-B1/B2表达影响,并通过阻断CD100-Plexin-B1/B2结合,观察NK细胞杀伤活性变化,探讨IFN-介导抗病毒免疫的潜在分子机制及作用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NK细胞CD100表达及意义有研究报道,在免疫缺陷病毒及汉坦病毒感染过程中,CD100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但目前尚无HCV感染和CD100研究的相关报道。我们主要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慢性HCV感染者(30例未治疗患者)NK细胞、亚群分布以及NK细胞膜分子CD100,CD69和TRAIL表达水平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了慢性HCV感染者血清中sCD100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了NK细胞膜分子与临床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HCV R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2. HCV及IFN-对CD100及受体Plexin-B1/B2表达影响病毒感染可诱导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等)的配体在靶细胞表达,促进NK细胞活化,发挥杀伤功能。众所周知,IFN-是抗HCV感染治疗药物的主要组分,但是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我们选用K562及Huh7.5细胞做为本部分实验的靶细胞,首先采用q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及Huh7.5细胞是否表达CD100受体, Plexin-B1/B2。然后,体外采用不同感染复数(1,10,100)的HCV及不同浓度(0.01,0.1,1,10,100,1000ng/ml)的IFN-分别刺激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Huh7.5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观察CD100及其受体Plexin-B1/B2表达水平的变化。3.探索IFN-调节NK细胞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既往研究报道,IFN-通过增强NK细胞功能,发挥抗HCV作用,但是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我们首先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接受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获得EVR及SVR者,外周血NK细胞及亚群分布以及CD100,CD69及TRAIL在NK细胞表达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清中sCD100水平变化,并分析了CD100,TRAIL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体外采用K562,Huh7.5及HCV感染的Huh7.5细胞作为靶细胞,与分离的健康人NK细胞共培养12h,在IFN-刺激下,观察NK细胞功能变化;同时采用CD100阻断实验,观察NK细胞毒性及细胞因子IFN-γ分泌变化,探索CD100与其受体结合在调节NK细胞杀伤靶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慢性HCV感染者外周血中NK细胞亚群分布异常,表现为CD56dimNK亚群比率显着下降,“失能”的CD56negNK亚群异常增殖。2.慢性HCV感染者血清中sCD100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着降低;NK细胞CD100、CD69和TRAIL表达轻度异常,但无统计学差异。3.慢性HCV感染者NK细胞CD100及TRAIL表达分别与谷丙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CV-RNA滴度呈负相关。4.体外HCV感染及IFN-治疗均显着影响CD100及其受体Plexin-B1/B2表达。5.慢性HCV感染者经过有效的IFN-抗病毒治疗后获得EVR者,NK细胞CD100、CD69和TRAIL表达显着上调,sCD100血清水平升高;获得SVR的患者,异常分布的NK细胞亚群、血清中sCD100及三种膜分子表达均恢复正常水平。6. HCV可增强NK细胞毒性,表现为CD107a表达升高,而对IFN-γ分泌无显着影响;对不同靶细胞(K562、Huh7.5及HCV感染的Huh7.5细胞)应答过程中,IFN-显着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包括毒性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7.阻断CD100与Plexin-B1/B2结合,明显抑制NK细胞功能,表现为CD107a及IFN-γ表达下调。综上所述,我们发现HCV感染通过下调NK细胞CD100表达,降低效应细胞与靶细胞间接触,抑制对靶细胞杀伤和病毒清除。根据慢性HCV感染者CD100与ALT、HCV-RNA水平之间相关性,推测CD100可能参与了免疫介导的肝脏炎症发生和病毒控制。在NK细胞对靶细胞免疫应答中,IFN-治疗通过上调CD100、TRAIL、CD107a和IFN-γ等分子表达,促使NK细胞活化,增强了对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杀伤,有助于清除HCV。探讨其机制,发现CD100与受体Plexin-B1/B2结合在调节NK细胞功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研制抗HCV感染新的药物靶点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殷安国[8](2014)在《HCV对幼龄树鼩感染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它是长约9.6kb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50nm,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人类是HCV的天然宿主,黑猩猩是HCV的敏感动物。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树鼩(Tupaiabelangeri),是一种只生活在亚洲东南地区的非灵长类哺乳动物。它可以感染许多人源性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对HCV也表现出易感性。有文献指出,接种HCV的树鼩虽然不像人和黑猩猩那样具有持续高滴度的病毒血症,但大约1/3的树鼩出现了一过性感染,除了用树鼩作为病毒的体内感染动物模型的尝试,还有以树鼩肝细胞为基础的体外感染模型研究。这些证据强烈的说明树鼩具有成为HCV感染动物模型。而采用小树鼩作为HCV感染动物模型还未有人尝试。本文章旨在研究小树鼩感染HCV时动物的部分感染特性。本论文采用5周龄大小的幼龄树鼩,采用肝门静脉注射的方法,向肝脏注射1mL载量为1.3×107copies/mL的J6/JFH-1型HCV病毒上清液,在攻毒后第三天开始抽血,每次抽0.6mL的非抗凝血及50μ1的抗凝血,连续3个月,50μ1的抗凝血用于血常规检测,对实验树鼩的血清提取RNA后运用巢式PCR技术可检测到阳性条带,对阳性条带进行胶回收测序,在NCBI上BLAST比对后与HCVJ6/JFH1-QC69(NS4A)(KF693783.1)相似度99%,所得到的阳性条带的确为HCV病毒片段,第三天阳性率为70.0%,第五周为100%,第六周为88.9%,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RNA定量发现攻毒后第三天和第五周病毒载量最高,分别为6.07×103copies/mL,2.04×103copies/mL。病理组织检查发现树鼩肝脏汇管区出现可见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HCV抗原表达。表明幼龄树鼩具有较高的HCV阳性感染率,部分幼龄树鼩感染HCV后可形成慢性HCV感染。
刘娜,王京华[9](2004)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毒感染》文中指出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M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但现已证实 ,病毒感染与MM发病有关。有学者证实 ,80 %MM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意大利多位学者研究则表明大部分MM的发生与E B病毒有关 ,另有学者则证实丙型肝炎病毒与MM发生有关。本文简要证实人类疱疹病毒 8、E 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6的病毒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重点讨论上述四种病毒与MM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
姚鹏,陈良标,胡大荣[10](2001)在《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文中认为
二、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癌免疫学效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癌免疫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差异蛋白LXN、GRN、TGF-β1、ELNE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纳秒脉冲消融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3)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类风湿关节炎 |
1.1 疾病介绍 |
1.2 滑膜成纤维细胞代谢与类风湿关节炎 |
1.3 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 |
2.IL-21/IL-21R信号转导途径 |
2.1 IL-21/IL-21R产生及来源 |
2.2 IL-21/IL-21R对疾病的调节 |
2.3 IL-21/IL-21R与类风湿关节炎 |
3.JAK/STAT信号通路与类风湿关节炎 |
3.1 JAK/STAT信号通路 |
3.2 基本过程及调节 |
3.3 JAK/STAT与类风湿关节炎 |
4.川陈皮素药理性作用 |
4.1 名称介绍 |
4.2 药代动力学 |
4.3 药理作用 |
5.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一部分 :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体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1.3 实验过程 |
1.4 实验分析 |
1.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川陈皮素对MH7A细胞活力的影响 |
2.2 川陈皮素能够抑制IL-21受体的表达 |
2.3 川陈皮素抑制IL-21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 |
2.4 川成皮素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
2.5 川陈皮素抑制IL-21 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 |
2.6 川陈皮素的作用通过JAK1/STAT3 信号通路介导 |
讨论 |
研究结论 |
第二部分 :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体内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1.3 实验试剂配置 |
1.4 实验过程 |
1.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模型成功率检测 |
2.2 形态学分析表明川陈皮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作用 |
2.3 ELISA检测IL-21R、TNF-α、IL-6、HMGB1、MMP-3及MMP-13 提示川陈皮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的的抑制效应 |
2.4 RT-PCR检测IL-21R、TNF-α、IL-6、MMP-3、MMP-13从m RNA水平进一步表明川陈皮素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的水平 |
2.5 Western-blot检测IL-21R、TNF-α、IL-6、MMP-3、MMP-13、JAK1/STAT3从蛋白水平进一步充分表明川陈皮素的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抑制作用 |
讨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细胞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中文正文 |
第一部分: 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综述 克隆性造血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参考文献 |
英文正文 |
Part I Platelet desialylation:A new pathogenesis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
Introduction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
References |
Figures and Tables |
Part I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nuclear antibody and response to rituximab treatmen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 |
Introduction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
References |
Tables |
Figure legend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Submitted) |
(5)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乙型肝炎病毒 |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
1.2 HBV的病毒结构 |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
4.5 HBV转基因小鼠 |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
4.7.5 FRGS小鼠模型 |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
4.8.4 HIS-Hep-FRGN小鼠 |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
7.1 主要仪器 |
7.2 常规耗材 |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7.6 常规PCR引物 |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8.1 ELISA/CLEIA检测 |
8.2 Western Blot检测 |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
12.1 hBMSCs表型鉴定 |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
12.9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
13.3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
14.6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
15.4 第四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IFN-α调节NK细胞CD100表达在抗HCV感染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丙型肝炎流行病学 |
二、抗 HCV 治疗药物 |
三、HCV 自然感染史 |
四、自然杀伤细胞在 HCV 感染中作用 |
五、CD100 及受体在免疫系统中调节作用 |
第一部分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NK 细胞 CD100 表达及意义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2.2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膜分子 |
2.3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sCD100 水平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NK 细胞及亚群―圈门‖ |
3.2 慢性 HCV 感染者 NK 细胞及亚群比率的变化 |
3.3 慢性 HCV 感染者外周血中 NK 细胞及亚群表型分析 |
3.4 慢性 HCV 感染者血清中 sCD100 水平 |
3.5 免疫分子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HCV 及 IFN- 对 CD100 及受体 Plexin-B1/B2 表达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PBMCs 分离 |
2.2 Huh7.5 及 K562 细胞培养 |
2.3 HCV 制备 |
2.4 免疫荧光鉴定 HCV 转染 Huh7.5 细胞 |
2.5 实时定量 PCR 检测靶细胞 Plexin-B1/B2 mRNA 水平 |
2.6 体外 HCV 感染 |
2.7 体外 IFN- 干预 |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膜分子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CV 转染 Huh7.5 细胞免疫荧光 |
3.2 靶细胞 Plexin-B1、Plexin-B2 表达水平 |
3.3 HCV 感染对 NK 细胞 CD100 表达的影响 |
3.4 IFN- 对 NK 细胞 CD100 表达的影响 |
3.5 HCV 感染对 Huh7.5 细胞 Plexin-B1/B2 表达的影响 |
3.6 IFN- 对 Huh7.5 细胞 Plexin-B1/B2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探索 IFN- 调节 NK 细胞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PBMCs 分离 |
2.2 K562 及 Huh7.5 细胞培养 |
2.3 NK 细胞分离 |
2.4 体外 sCD100 阻断 Plexin-B1/B2 活性 |
2.5 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 |
2.6 NK 细胞杀伤实验 |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及胞内分子 |
2.8 ELISA 检测血清中 sCD100 水平变化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 HCV 感染者 NK 细胞及亚群频率变化 |
3.2 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 HCV 感染者 CD100 水平变化 |
3.3 早期 IFN- 治疗中 CD100、TRAIL 与病毒学应答相关性 |
3.4 体外 HCV 感染对 NK 细胞功能的影响 |
3.5 体外 IFN- 刺激对 NK 细胞功能的影响 |
3.6 IFN- 对 NK 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调节 |
3.7 体外 sCD100 阻断 Plexin-B1/B2 活性 |
3.8 CD100-Plexin-B1/B2 相互作用对 NK 细胞功能的影响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HCV对幼龄树鼩感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 |
1.1.1 丙型肝炎 |
1.1.2 丙型肝炎病毒 |
1.2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序列变异 |
1.2.1 HCV基因组变异的高度异质性 |
1.2.2 HCV基因组变异的非均一性 |
1.3 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复制机制 |
1.3.1 CD81受体 |
1.3.2 SR-BⅠ受体 |
1.3.3 Claudin-1受体 |
1.3.4 Occludin受体 |
1.3.5 LDLR受体 |
1.4 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及免疫应答 |
1.4.1 丙型肝炎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 |
1.4.2 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损伤机制 |
1.4.3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机制 |
1.5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1.5.1 干扰素(IFN) |
1.5.2 利巴韦林(Ribavirin) |
1.5.3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 |
1.6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 |
1.6.1 原代细胞系 |
1.6.2 非原代细胞系 |
1.6.3 转染细胞系 |
1.7 丙型肝炎动物模型 |
1.7.1 黑猩猩(Chimpanzee) |
1.7.2 猴(Monkey) |
1.7.3 小鼠(Rat) |
1.7.4 树鼩(Tree shrew,Tupaia belangeri) |
1.8 树鼩模型在人类病毒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8.1 肝炎病毒 |
1.8.2 肠道病毒EV71(Human enterovirus 71,EV71) |
1.8.3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 |
1.8.4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
1.8.5 轮状病毒(Rotavirus) |
1.8.6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 |
1.8.7 腺病毒(Adenovirus,ADV) |
1.9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H C V对幼龄树鼩的感染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引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攻毒 |
2.3.2 血液及样本采集 |
2.3.3. 血常规的检测 |
2.3.4 ALT的检测 |
2.3.5 HCV的定性 |
2.3.7 病理切片检查 |
2.3.8 免疫组化检测 |
2.4 实验结果 |
2.4.1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4.2 ALT检测结果 |
2.4.3 HCV定性结果 |
2.4.4 HCV定量结果 |
2.4.5 病理切片的检查 |
2.4.6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其他要说明的内容 |
附件 |
(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毒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MM与人类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 HHV) -8 |
1.1 MM与HHV-8的关系 |
1.2 HHV-8可能的致病机制 |
1.2.1 VIL-6的作用: |
1.2.2 V-BCL-2: |
1.2.3 ORF K9: |
1.2.4 ORF 72: |
1.2.5 ORF74: |
1.3 HHV-8与MM关系的争议 |
2MM与E-BV |
2.1 MM与E-BV的关系 |
2.2 E-BV可能的致病机制 |
3MM与丙型肝炎病毒 (HCV) |
3.1 MM与HCV |
3.2 HCV可能的致病机制 |
4MM与HHV-6 |
4.1 MM与HHV-6 |
4.2 HHV-6可能的致病机制 |
5小 结 |
四、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7)
- [2]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买为丽旦·衣明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川陈皮素抑制IL-21/IL-21R介导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研究[D]. 刘中兵. 苏州大学, 2020(06)
-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D]. 王燕明. 山东大学, 2020(01)
- [5]miR-196b-5p在MDS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D]. 乐颖.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6]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7]IFN-α调节NK细胞CD100表达在抗HCV感染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 何瑜.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8]HCV对幼龄树鼩感染实验研究[D]. 殷安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毒感染[J]. 刘娜,王京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07)
- [10]丙型肝炎患者外周B淋巴细胞系及HCV的形态学研究[J]. 姚鹏,陈良标,胡大荣. 肝脏,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