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昱[1](2021)在《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其发展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举足轻重,而武术服饰作为武术的外在表征,对武术内在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武术入选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对武术国际化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国际化发展就要有国际性的语言。服饰自产生那天起,就天然的具有符号表征作用。因此,武术服饰就是武术运动员的第二层皮肤,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武术。如何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武术文化,并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则需要对武术服饰的文化表达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对武术服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从服饰学、文化学角度撰写此文,不同于以往研究视角里只强调武术服饰的表演用途,此文从整个服装发展史、武术史及民族文化发展史出发,结合美学、传播学、服装学、色彩学、面料学等,在对武术服饰物象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东西方服饰演变发展特点对武术服饰文化表征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奥运服饰的发展趋势、中国舞服、戏衣的服饰文化特点以及当代“新中装”的设计理念对武术服饰进行再思考。本文撰写的视角及逻辑是,首先从武术里看服饰;其次从服饰里看文化、看武术、看体育;再次从文化里看服饰、看体育、看武术;最后通过把文化、服饰、体育、武术相互揉碎融合在一起之后,再一次从武术里看服饰。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与审美意蕴,发现:1.武术服饰在自身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双重驱使下,产生了具有时代风貌的物象特征。古代武术服饰具有等级分明、功能性强;繁复艳丽、宽松飘逸;多元融合、时尚前卫的物象特征。近代武术服饰具有从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转变及喜爱深沉素净颜色物象特征。现代武术服饰具有由规范化向标准化;范式稳定、装饰繁复;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的物象特征。2.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具有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和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融入的特点。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突显在三个方面,即古今武术服饰之间、男女武术服饰之间、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之间的意蕴差异。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为创新性与继承性;第二个为阶级性与标志性。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阳刚性和阴柔性、模糊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套路服饰和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和传统性、体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3.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的发展可以学习现代奥运服饰的优点。积极运用及研发新型面料,提升武术服饰的科技范儿;充分运用色彩原理,提高武术比赛服饰的公平性及艺术性;优化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手段,提升武术服饰质感。武术舞台化发展过程中,表演服饰可以借鉴中国舞服和戏衣的长处。提高武术动作与武术服饰的整合性;提升武术服饰艺术表现张力;提高专业武术表演人员的艺术修养。武术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其服饰可以从新中装的设计理念中汲取灵感。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结合与创新;重构中国传统武术服饰,助力传统武术走向大众;打破思维定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时尚。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卢珊[3](2021)在《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唐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空前繁荣的一个朝代,既对前文化有着继承与吸收,又发展出了自身的时代特点,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服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因此,想要深挖唐代女性服饰的伦理内涵,就要对女性服饰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时代的伦理思想加以提炼总结。中国古代社会以“礼”为核心,唐代女性服饰伦理贯穿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政治活动、民族宗教、社会活动、家庭生活四个重要的社会领域,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进行了服饰伦理意蕴的研究。在唐代政治活动中,女性服饰的伦理功能是统治阶级用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工具;在唐代民族宗教的活动中,女性穿胡服,衣着开放袒露,她们敢于打破礼教的束缚,展现出了文明开化的社会风潮;在唐代一般社会生活中女性服饰的伦理蕴含着民俗文化的精神根脉,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着仁爱的理念,承载着维系人伦社会和谐有爱的使命;在唐代家庭生活中女性服饰伦理蕴含着妇嫁从夫的妇女之德、善事尊长的女性之孝和辨别亲疏的伦理功能。归纳总结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基本特点为:礼仪制度的约束、兼容并蓄的发展、因时而变的审美和以俗为礼的传统。其伦理价值承载着唐代时代文化的精华,唐代女服是“礼”与“美”的统一,符合礼仪规范制度的同时满足了人欲,运用服饰的修身作用,将服饰与人的伦理道德相联形成“真”与“善”的价值统一,以及服饰的精神象征功能、伦理教化目的的功利性质,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为我们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但传统服饰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内容评价褒贬不一,但唐代女性服饰所表达的社会礼仪性、精神文化性以及女性审美自由的平衡性,这些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跨越时代的精神价值,为当今时代解决各种服饰伦理困境、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借鉴思路。
郑宇钦[4](2021)在《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选择传统婚礼的人也愈来愈多,因此研究传统婚礼服饰就显得尤为重要。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传统婚礼服饰进行研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并且,对现代婚礼服饰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唐代是中国古代女性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高度发展、文化开放。并且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这点也反映在女性服饰上,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这个时期,女性婚礼服饰呈现多元化态势,不仅继承了前朝的服饰特点,在发展中吸收了各民族服饰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服饰特点,也影响了后世的服饰。在中国女性服饰发展历程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实物资料匮乏,现今学术界研究唐代女性常服的较多,婚礼服饰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图像资料结合的方法,对唐代女性婚礼服饰进行探究与考辩,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隋代、唐代女性婚礼服饰制度的研究,具体包含了皇后、皇太子妃、命妇及庶女婚礼服饰形制规定。其二,通过经幢构件画、石椁线刻画、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画、名家画、后世复原服饰图等图像分析,推测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时期唐代女性婚礼服式。通过文献分析婚服章文的文化内涵,根据唐品官服色制度推测出不同等级命妇婚服的主色与配色。根据魏晋隋唐出土文物分析女性冠饰。另外,从儒家礼仪制度、唐代经济文化政策、女性意识变化的角度简析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的成因。其四,根据现代唐制婚礼服饰现状,从传统文化回归的角度分析其当代价值。
王英[5](2020)在《战国中山服饰文化及当代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战国时代的中山国疆域中,主要民族构成为北方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地域文化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山国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现出别样的生活习俗以及艺术特色。战国中山文化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农业、文化习俗等诸方面。随着中山王墓考古发掘工作逐步的展开,关于战国中山文化的研究得陆续展开,并且在很多方面得以深入研究,服饰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空白领域。本文基于历史考古及文献资料尝试探索进一步梳理研究。首先概述了战国中山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立足于实物资料和相关史料的充分搜集,并进行一定的田野考察。梳理出了战国中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就其中的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地域礼俗文化展开探讨,并总结其服饰文化特征,使得有关中山服饰文化的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再进一步论述当代中山文化的创新设计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得出战国中山文化的创新设计思路,并逐步开展设计。主要对中山地区出土器物造型和纹样的汲取和再创造,论证其创新设计在当代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也印证了中山文化的重要性。目前有关服饰文化方面的创新作用较为缺乏,也说明了本文对于战国中山地区服饰文化再创造的必要性。然后,对类似服饰文化创新方面成功的案例进行解析,归纳出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当代创新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法则。最后,将战国中山文化元素通过创新实践的手法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在设计理念上,结合中山国独有的双翼神兽和凤的造型,进行服装图案的创新设计,应用在现代服装当中。使得服饰在整体上适宜于当代女性人群的穿衣偏好,同时也能展现出中山国的别样艺术风采,从而更好地来弘扬和传承中华服饰文化。为日后战国中山服饰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相应的思路和基础,也为创新设计工作增加了实践方法和经验。
夏添[6](2020)在《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文中指出荆楚地区出土大量先秦及汉代的简牍、造像、织物为研究荆楚服饰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文献、图像、实物标本。本文以出土服饰为研究对象,借助“纺织、服饰工艺”,“染织、刺绣纹样”,“服饰配件构型”共性与个性梳理,进而剖析三者所构建荆楚服饰的表层(造型、纹饰)、中层(工艺、结构)、核层(礼仪制度、造物思想、习俗信仰)。文章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多重证据法相结合,对中国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及服饰的造型、纹饰、结构、工艺演变进行考析,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规制、造物思想与习俗信仰。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本内容对荆楚织物的词源进行了考析,得出遣策记载织物词汇的定名功能及词汇变化同步映射着纺织工艺地域特色与服饰形态变迁;通过量化分析论证了麻、绢织物的规格差异、加工工艺与“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并且“高经密绢织物”是楚汉贵族多层轻暖服饰风尚的物质基础。经由系统性地归纳、分析先秦至汉代织物的组织结构,得出纺织品与编织物结构特征与变迁规律:战国中晚期是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其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色彩配置的变化程度均较商、西周有了飞跃,直接促成了西汉“绒圈锦”高超纺织技艺的创新与普及。(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本内容详尽梳理了不同文物载体中的平面、立体服饰图像,并按照造型特点分为:绛衣(宽袖深衣)、偏衣、菱格纹深衣、襦裙4种样式,本内容提出楚宽袖深衣制袍服即先秦礼服绛衣,考订了疑难名物。发现服饰造型的固化现象及“奢费”与“俭朴”服饰形象映射出的社会阶层分化要素:“冠、衣长、纹饰与配饰”。由于尚工艺、轻形制,学界对于马山1号楚墓服装刺绣纹饰“倒装”现象缺乏讨论且存在维持衣裳各处刺绣裁片“纹饰完整”即遵循“礼仪”的错讹观点,本文通过出土实物构型、服装刺绣纹样分片裁剪秩序对比分析,得出纹饰“倒装”的意义存在于“礼”(礼仪规制)与“服”(穿用功能)相合适、和谐,进而揭示出楚汉深衣制袍服结构变迁规律——先秦至汉代礼仪活动中身体行为变迁影响着服饰形态嬗变,解决了先秦服饰构型研究的难点。(3)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本内容从造型规律出发,将织物图案分为小菱形纹、大菱形纹、间隔条列、动植物嵌套、散点几何纹5种式样。在纹样二维模拟的基础上发现纹样成型差异有助于满足制作不同衣物的图案装饰需求。研究指出先秦刺绣“分工协作”生产方式,补正了绣绷尺寸、绘稿工具、刺绣秩序,全面地梳理了打子绣、锁绣、纳锦绣、锦绣、革绣技艺发展脉络。从印染工艺看,西汉初期石染、草染(涂染、浸染、媒染、套染)技术已发展成熟,凸版印花操作简易、生产效率高,镂版印花则是对手绘织物纹样的有效补充。从文化内涵出发,发现荆楚织物纹样设计严格遵循先秦“备物致用”造物观念,主要表现为“菱形纹”构型织绣纹样在裁剪制物过程中构建和谐统一的视觉审美。“剩料再利用”凝结了荆楚先民的劳动智慧与惜物、敬物精神。通过纹样变化比较分析,揭示了织绣生产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西汉贵族阶级的审美变迁促成了系列织绣纹样“由显变隐”暗纹化发展。剖析了织绣纹样的双重文化内涵,一是以荒帷纹饰反映“天圆地方”宇宙观;二是以刺绣纹样组合构建亡者灵魂升天的原始巫术信仰范式。但在构建信仰图腾过程中,织绣纹样装饰审美服从于劳动的实用价值。(4)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本内容对楚国木冠定名提出质疑,并针对先秦楚国长冠,西汉武弁、纱冠的构型及佩戴方式进行了推测、复原。从发饰看,多功能”固发工具的“一物多用”多重实用功能是“备物致用”造物观念的产物,考析了楚汉妇女典型发式是盘髻、垂髻,楚国男性辫发、戴冠。腰饰方面,研究发现“带钩”不能单独地充当墓主性别标志并通过对西汉折叠香囊结构复原为此前缺乏物证的楚汉佩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佩用方法。足服方面,论证了先秦“席居制”和“燕居、田猎、征战、礼仪”服用功能差异决定鞋履有无系带,进而考订出鞋底疏密变化“乳钉线结”和钉缝“绞结凸棱”是楚国男性的系带鞋履的重要构型,合理地阐释了与实物相悖的西汉侍俑“男圆女方”鞋履造型成因。先秦至汉代荆楚纺织、服饰蕴含了中华民族所创造高超卓绝的古代纺织织造技术,服饰礼仪文化,造物思想智慧。一方面,梳理古代荆楚地区高超的纺织、编织技术的演变,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古代荆楚织物、服饰结构特征、染织刺绣、裁剪制作工艺,有助于完善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工艺价值谱系。另一方面,考察古代荆楚服饰的造型特征、裁剪结构、平面装饰工艺与立体着装形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礼仪制度、社会风俗的理解,更能够折射出古代匠人在构制纺织服装物质的过程中凝炼的造物思想智慧。荆楚服饰研究有助于挖掘、传承中国古代纺织服饰文化瑰宝蕴涵的工艺、文化价值,期望能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物质文明,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古代服饰史研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隋佩娴[8](2020)在《中国传统褙子对现代女性服饰风格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褙子服饰是我国服装史具代表性的女性服饰之一。本文的研究主线为褙子服饰,通过查阅古代典籍文献,现代各种与之相关的研究资料并且结合传世的实物、壁画、绘画、雕塑等作品,研究褙子服饰出现的产生、演变、消失的过程中,褙子的款式、色彩、着装场合、服用人群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展现传统褙子服饰独特的魅力。通过对褙子的基本特征、服饰制度、服饰文化、衣着方式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研究褙子所存在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存在近千年的原因。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传统服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服饰穿着方式开始于西方同步。但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并没有从此消失。近年来,随着发展文化强国口号的发出,中国传统服饰开始重新赢得人们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时间的漫漫长河中,不断沉淀了无数的宝贵文化,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扬。在近代几十年中,许多海外设计师受到神秘东方元素的吸引,使用色服彩、纹样、工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元素,进行了各种以中国风为主题的设计尝试。在这些设计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由于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许多设计成果在国人看来充满荒诞的色彩。二十世纪末,许多中国设计师也开始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现代服饰,经过多年不断的摸索和发展,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服装品牌。通过分析国内外的优秀服装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梳理各个朝代的褙子服饰在深入了解褙子的特有的服饰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融入多元的设计理念,探索当代设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实践设计探究传统服饰艺术与现代女性服饰风格融合设计的方法,为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和创新应用提供方案。
高爽[9](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提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周倩芝[10](2020)在《试析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应用与研究 ——以“月白”品牌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夏自古有“礼仪之邦”美誉,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婚嫁”便是国人生平中的一项重大传统礼仪。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嫁娶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尚习俗,对各民族而言尽管有着不同的吉祥意涵诠释,但“着装”却是婚嫁意涵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她可以用来传承传统、记录历史、讲述故事、表达感情......而嫁衣的样式、颜色、花纹图案相较于其他服饰,更能保留一个民族的古老图腾和象征符号。嫁衣是女孩子一生里最重要的服饰代表,现今的中式嫁衣传达的理念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样式工艺,还是当下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设计师对婚嫁文化的提炼和解读。本研究以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应用作为论文展开探讨的基本论点,并以“月白”品牌的设计定位和营销策略为案例,分析“月白”中式婚礼服的品牌理念和设计特点,以及“月白”中式嫁衣设计对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效应。论文框架由绪论,“月白”品牌理念解读,中式婚礼服的设计特点,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中式嫁衣设计对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应用启示五个章节组成。研究认为:“月白”品牌的推出,迎合了当下时代的文化传承需求和民众对婚姻的向往和追求。而其中式婚礼服的设计,则通过一针一线、手工定制的工艺之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款式之合,绫罗绸缎、蕾丝轻纱的面料之巧,吉祥纹样、个性图案的纹样之美,凤冠、盖头、云肩、团扇的配饰之繁,弘扬和凸显了传统文化与东方女性之美,营造和拓展了新中式嫁衣视觉冲击与新中式嫁衣审美取向,突破和唤醒了传统中式婚礼服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时尚的个性追求。同时,揭示“月白”中式嫁衣设计对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效应,是当下快节奏与慢生活和现代审美与古典美学的一种平衡。研究表明,当下中式婚礼服的设计创新与市场应用,即要注重传统工艺与文脉内涵的发掘,让当代年轻人更能从中体会中式嫁衣的美韵,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又要凸显时尚与个性追求,让更多的中国女性不仅能得到心灵与视觉的满足,还能拥有一件珍藏和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也是本文的结论和创新点。
二、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 |
3.1.1 文化 |
3.1.2 服饰 |
3.1.3 服饰文化 |
3.2 武术服饰发展现状研究 |
3.2.1 服饰文化研究 |
3.2.2 服饰美学研究 |
3.2.3 武术服饰研究 |
3.3 综述小结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比较分析法 |
4.2.3 录像观察法 |
4.2.4 逻辑分析法 |
4.2.5 访谈法 |
5 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1 古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1.1 等级分明、功能性强 |
5.1.2 繁复艳丽、宽松飘逸 |
5.1.3 多元融合、时尚前卫 |
5.2 近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2.1 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的转变 |
5.2.2 弃明、艳择深、素的颜色偏好 |
5.3 现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3.1 规范化向标准化的转变 |
5.3.2 范式稳定、装饰繁复 |
5.3.3 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 |
6 武术服饰的审美意蕴 |
6.1 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 |
6.1.1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 |
6.1.2 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入 |
6.2 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1 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2 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3 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 |
7 武术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1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1.1 奥运服饰对武术竞技比赛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1.2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7.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2.1 中国舞服、戏衣对武术表演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2.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7.3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3.1 “新中装”对武术传统健身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3.2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图片引用详细信息表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服饰伦理与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及背景 |
2.1 服饰与服饰伦理 |
2.1.1 服饰的概念与功能 |
2.1.2 服饰伦理的内涵 |
2.2 唐代服饰与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 |
2.2.1 唐代服饰的概况 |
2.2.2 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 |
2.3 唐代社会生活对唐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
2.3.1 政治经济繁荣对唐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
2.3.2 民族融合对唐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
2.3.3 儒释道美学思想对唐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
第三章 唐代女性服饰的伦理意蕴 |
3.1 唐代政治活动中女性服饰的伦理意蕴 |
3.1.1 宫廷服饰的尊卑有差 |
3.1.2 平常服饰的贵贱有别 |
3.1.3 女着男装提高女性地位 |
3.2 唐代民族宗教活动中女性服饰的伦理意蕴 |
3.2.1 服饰图案的“祥瑞”之意 |
3.2.2 开放自由的“袒露风潮” |
3.2.3 “服妖之应”的不详之服 |
3.3 唐代一般社会生活中女性服饰的伦理意蕴 |
3.3.1 娱乐活动中女性服饰的伦理体现 |
3.3.2 婚嫁风俗中女性服饰的伦理体现 |
3.3.3 节日礼俗中女性服饰的伦理体现 |
3.4 唐代家庭生活中女性服饰的伦理意蕴 |
3.4.1 既嫁从夫的女性之德 |
3.4.2 善事尊长的女性之孝 |
3.4.3 辨别亲疏的丧服制度 |
第四章 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基本特点、评析及现代启示 |
4.1 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基本特点 |
4.1.1 礼仪制度的约束 |
4.1.2 兼容并蓄的发展 |
4.1.3 因时而变的审美 |
4.1.4 以俗为礼的传统 |
4.2 唐代女性服饰的伦理评析 |
4.2.1 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借鉴价值 |
4.2.2 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局限性 |
4.3 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的现代启示 |
4.3.1 强调服饰的社会礼仪性 |
4.3.2 重视服饰的精神文化性 |
4.3.3 维护当代女性审美自由的平衡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年代界定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制度研究现状 |
1.3.2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形制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课题的创新性 |
2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2.1 皇后的婚礼服饰制度 |
2.2 皇太子妃的婚礼服饰 |
2.3 命妇及庶女的婚礼服饰制度 |
2.3.1 初唐隋制 |
2.3.2 唐武德至开元盛世时期 |
2.4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制度总表 |
3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的形制与成因分析 |
3.1 服式 |
3.1.1 唐代祎衣服式分析 |
3.1.2 唐代礼衣服式分析 |
3.1.3 唐代女性婚礼服式简表 |
3.2 服文 |
3.3 服质与服色 |
3.3.1 唐代女性婚服质料 |
3.3.2 唐代女性婚礼服色 |
3.4 冠饰 |
3.5 成因分析 |
3.5.1 儒家礼仪制度的影响 |
3.5.2 印染纺织工艺技术的发展 |
3.5.3 开放的文化理念 |
3.5.4 女性意识的变化 |
4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的当代价值 |
4.1 传统服饰文化的回归 |
4.1.1 国人的意识变化 |
4.1.2 国家重视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4.1.3 国家地位的提升 |
4.2 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的当代应用 |
4.2.1 现代唐制婚礼服饰的运用 |
4.2.2 唐代婚礼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中的运用 |
5 设计实践 |
5.1 设计构思 |
5.2 设计元素 |
5.2.1 款式 |
5.2.2 图案 |
5.2.3 色彩 |
5.2.4 质料 |
5.3 效果图展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作品及专利 |
致谢 |
(5)战国中山服饰文化及当代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战国中山服饰文化背景概述 |
2.1 战国中山服饰制度 |
2.1.1 服饰制度的政治成因 |
2.1.2 服饰制度的地理成因 |
2.2 战国中山服饰发展经济条件 |
2.2.1 农业的兴起 |
2.2.2 游牧的发展 |
2.2.3 手工业的发展 |
2.2.4 商贸经济的发展 |
2.3 战国中山的地域礼俗文化 |
2.3.1 游艺习俗 |
2.3.2 男女无别之风 |
2.3.3 尚武崇勇之风 |
2.3.4 崇儒重礼之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国中山服饰特征 |
3.1 服饰穿着人群分类 |
3.1.1 上层统治阶级服饰 |
3.1.2 平民阶层服饰 |
3.1.3 武士服饰 |
3.1.4 艺人服饰 |
3.2 服饰的艺术特征 |
3.2.1 服装的形制 |
3.2.2 服装的色彩 |
3.2.3 服装的纹样 |
3.2.4 服装的材料 |
3.2.5 服装的佩饰 |
3.3 服饰的审美特性 |
3.3.1 服饰的审美思想 |
3.3.2 服饰的审美表达 |
3.4 战国中山服饰的区域化特征表现 |
3.4.1 中山与邻国的区域化服饰共性 |
3.4.2 中山在服饰区域化特征中体现出的独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国中山文化现代设计的应用现状 |
4.1 战国中山文化创新现状分析 |
4.1.1 产品类别 |
4.1.2 应用元素 |
4.1.3 艺术表现特征 |
4.2 战国中山文化在服饰方面的创新现状 |
4.2.1 创新的内容 |
4.2.2 创新的发展现状 |
4.3 战国中山文化在现代服饰创新中的现实意义 |
4.3.1 传承与创新优秀的民族文化 |
4.3.2 传递民族化的审美观念 |
4.3.3 创新服饰设计思路 |
4.4 战国中山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思路 |
4.4.1 创新元素的多样化 |
4.4.2 创新方法的个性化 |
4.4.3 创新形式的时尚化 |
4.5 战国中山服饰文化在现代创新中的设计法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国中山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
5.1 古代服饰文化创新实践解析 |
5.1.1 楚国服饰文化创新案例解析 |
5.1.2 唐朝服饰文化创新案例解析 |
5.2 毕业设计创新表达 |
5.2.1 灵感来源于设计理念 |
5.2.2 创新设计表达 |
5.2.3 效果图 |
5.2.4 制作过程 |
5.2.5 成衣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时间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文献引用规范、简称与代称 |
第二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 |
2.1 出土织物的词源分类 |
2.1.1 楚墓遣策分析 |
2.1.2 汉墓遣策分析 |
2.1.3 遣策词源认知 |
2.2 纺织品结构特征 |
2.2.1 麻 |
2.2.2 绢 |
2.2.3 纱与縠 |
2.2.4 缣与绨 |
2.2.5 绮 |
2.2.6 罗 |
2.2.7 锦 |
2.3 编织物结构特征 |
2.3.1 斜编织物 |
2.3.2 绞编织物 |
2.3.3 斜绞复合织物 |
2.3.4 环编织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1 荆楚服装等级标识及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1 荆楚服装的等级标识 |
3.1.2 平面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3 立体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2 荆楚服装形制及结构特征 |
3.2.1 荆楚袍服形制特点 |
3.2.2 袍服结构概述 |
3.2.3 内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4 外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5 袍服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 |
3.3 荆楚下裳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1 裙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2 裤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荆楚织绣纹样概述 |
4.2 荆楚织物纹样构型 |
4.2.1 小菱形纹式样 |
4.2.2 大菱形纹式样 |
4.2.3 间隔条列式样 |
4.2.4 动植物嵌套式样 |
4.2.5 散点几何纹式样 |
4.3 刺绣工艺 |
4.3.1 刺绣工具与痕迹 |
4.3.2 打子绣 |
4.3.3 锁绣 |
4.3.4 纳锦绣 |
4.3.5 锦绣与革绣 |
4.4 印染工艺 |
4.4.1 染色工艺 |
4.4.2 印花工艺 |
4.5 荆楚织绣纹样文化内涵 |
4.5.1 从纹样经营看造物观念 |
4.5.2 从纹样母题看习俗信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 |
5.1 首饰 |
5.1.1 獬冠 |
5.1.2 长冠 |
5.1.3 武弁 |
5.1.4 纱冠 |
5.1.5 巾帻 |
5.2 发饰 |
5.2.1 梳篦 |
5.2.2 簪笄 |
5.2.3 假发 |
5.2.4 发式 |
5.3 腰饰 |
5.3.1 带钩 |
5.3.2 腰带 |
5.3.3 熏囊 |
5.3.4 佩囊 |
5.4 足服 |
5.4.1 袜的形制特点 |
5.4.2 鞋履形制分类 |
5.4.3 鞋履形制演进规律 |
5.4.4 鞋履形制变迁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荆楚地区楚汉墓出土织物一览 |
附录 C:楚汉墓遣策中的织物记载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中国传统褙子对现代女性服饰风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褙子的起源与成因 |
第一节 褙子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褙子的起源 |
一、半臂说 |
二、中单说 |
三、旋袄说 |
四、道衣说 |
第三节 褙子的成因 |
一、褙子的基本特征 |
二、褙子与服饰制度 |
三、褙子与服饰文化 |
四、褙子与衣着方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褙子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审美特点 |
第一节 褙子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唐代女性服饰文化与褙子 |
二、宋代服饰艺术与褙子 |
三、辽、西夏、金、元褙子的特征 |
四、明清褙子对服饰的影响 |
第二节 女性褙子的服饰特征 |
一、女性褙子的艺术特征与社会审美 |
二、女性褙子的造型和款式 |
三、女性褙子的图案、色彩与面料 |
四、女性褙子的头饰 |
第三节 褙子服饰对服饰风格的影响 |
一、传统元素说 |
二、衣着风格说 |
三、造型形式说 |
四、审美价值说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女性服饰风格与文化属性的体现和创新设计 |
第一节 服饰风格中的文化属性 |
一、服饰风格与文化属性 |
二、生活方式与文化认同 |
三、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风格 |
四、继承与创新——案例分析 |
第二节 褙子服饰在女装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与应用 |
一、新中式风格与褙子服饰元素 |
二、目标群体分析与服饰风格定位 |
三、主题的确立与元素的提取 |
四、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三节 实践设计方案展示 |
一、设计方法与工艺制作注解 |
二、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注解 |
三、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语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试析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应用与研究 ——以“月白”品牌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课题研究背景 |
2.课题研究意义 |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课题研究内容 |
2.课题研究方法 |
3.课题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二、中式婚礼服市场分析与“月白”品牌理念解读 |
(一)中式婚礼服的概念与演变过程 |
1.中式婚礼服的概念 |
2.中式婚礼服的演变过程 |
3.中式婚礼服的演变差异表格式对比 |
(二)中式婚礼服的种类与市场分析 |
1.中式婚礼服的种类文化内涵 |
2.中式婚礼服的种类差异表格式对比 |
3.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分析 |
(三)“月白”品牌与设计概念解读 |
1.“月白”品牌的传承使命 |
2.中式嫁衣的设计理念与创新 |
3.引领中式婚礼服变革新风尚 |
三、“月白”中式婚礼服的设计特点分析 |
(一)工艺之魅 |
1.一针一线——诠释传承 |
2.手工定制——人文关怀 |
(二)款式之合 |
1.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2.洋为中用——时尚之美 |
(三)面料之巧 |
1.绫罗绸缎——中式典雅 |
2.蕾丝轻纱——西式浪漫 |
(四)纹样之美 |
1.吉祥纹样——寄情寓意 |
2.个性图案——匠心独出 |
(五)配饰之繁 |
1.凤冠——雍容华贵 |
2.盖头——繁华炫目 |
3.云肩——绚丽多彩 |
4.团扇——典雅高贵 |
四、“月白”中式婚礼服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 |
(一)2017 年湖州“HANA”婚礼概念秀的定位与市场效应 |
1.款式着装——凸显东方女性之美 |
2.图案寓意——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
(二)“月白”2019 春夏上海时装发布会的定位与复古效应 |
1.丽旧——营造新中式嫁衣视觉冲击 |
2.迷新——拓展新中式嫁衣审美取向 |
(三)明星高级定制中式嫁衣的定位与时尚效应 |
1.回归自然——“人鱼夫妇”海中激情登场 |
2.手工定制——“恩爱夫妇”穿越温情亮相 |
五、“月白”中式嫁衣设计对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应用启示 |
(一)继承传统中式婚礼服的审美特征 |
1.回归“奢侈”——当下快节奏与慢生活的平衡 |
2.营构“浪漫”——现代审美与古典美学的平衡 |
(二)继承传统文化,唤醒个性追求 |
1.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共情共生 |
2.现代工艺与手工定制相辅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D]. 宋佳昱.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唐代女性服饰伦理研究[D]. 卢珊. 河北大学, 2021(02)
- [4]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研究[D]. 郑宇钦.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5]战国中山服饰文化及当代创新设计研究[D]. 王英.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6]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D]. 夏添. 江南大学, 2020(04)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中国传统褙子对现代女性服饰风格的影响[D]. 隋佩娴. 青岛大学, 2020(02)
- [9]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10]试析当下中式婚礼服的市场应用与研究 ——以“月白”品牌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为例[D]. 周倩芝.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