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桥水库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施工布置与设计特点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杨树国,杨梦云[1](2021)在《四级上坝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法选择》文中提出路面混凝土摊铺有人工、轨道式以及滑模摊铺机施工等多种工艺。其中,轨道式和滑模摊铺技术在低等级公路中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在云贵高原某PPP项目四级上坝公路施工图预算价格的审核中,从施工设备参数与项目现场的匹配度与适应性等方面,对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证和比选,并获得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认可。
李文强,曹望龙[2](2021)在《高坪桥水库混凝土面板施工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高坪桥水库面板混凝土采用无轮无轨滑模施工工艺,滑升速度快,表面光滑平整。在大坝填筑到顶经过预沉降5个月后再进行面板混凝土浇筑。在质量控制方面,着重对配合比、原材料、坍落度、振捣及养护、防护等进行监控。本文主要讲述了混凝土施工及面板防裂技术质量控制。
郭皆焕[3](2020)在《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某山区跨越水库单跨跨径较大桥梁,结合其相应的建设条件,详细论述其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节点,包括阐述自然条件对项目影响、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理论依据、大桥结构设计、方案综合比选、主要细节结构计算、施工理论依据及具体施工方案的制定等。本项目水库大桥桥址处两岸距离约260m,通过对各个设计及施工的方案进行详细论述,最终达到对山区跨越水库大桥设计、施工过程进行浅析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参考山区跨越水库大跨桥梁现状及趋势,结合本项目桥梁自身特点从方案确定、结构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2、结合项目自身山区跨越水库大跨的特点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及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的方案进行充分的比选论证,最终确定采用连续刚构桥合理可行,可实施性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做好桥梁的细节及耐久性设计;3、采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内力进行结构受力仿真分析,包括桥梁上下部计算、局部细节计算及成桥稳定性计算等,确保桥梁构造及配筋合理。4、考虑到山区水库桥梁施工条件限制较多,存在施工空间狭窄、水深较深等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水中吊装、水中钻孔、承台施工、浮式栈桥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需要经济合理,方便项目的最终实施完成。目前该桥已顺利合拢,验证了其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及施工方案合理可行,能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刘健全,蔡俊宸,张立巅,杨崇斌[4](2020)在《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文中指出曼点水库大坝建设中,针对坝顶常态混凝土入仓施工困难等诸多不利条件影响,工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法,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入仓。从泵送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抗裂缝形成入手,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工艺措施,同时减少浇筑层厚度及斜层浇筑保证层间结合质量。在满足《大坝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指标》的同时,达到了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曼点水库坝顶细部结构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张涛[5](2020)在《超高超重支模架技术经济比较及施工风险评价 ——以江西文化中心项目高支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使用功能需求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建筑不断推陈出新,结构日趋复杂,局部新、高、重及大跨径建筑的不断涌现,超高超重模板支撑体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时有出现。尽管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尤其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支模架还需进行专家论证,但在高支模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全国每年仍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对于高支模尤其是超高超重的支模架,开展施工计算及安全风险评价研究非常有必要。论文首先基于不同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规范,对江西文化中心高支模架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经济比较;并在此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进行风险性评价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既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三种不同规范下模架立杆与地基承载力计算差异。再次,在比较分析不同规范下各承载力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文化中心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根据三种不同规范计算结果显示:在进行整体比较时,《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相比于其他两种规范,具有更加合理的技术经济评价效果。最后,在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为分析依据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文化中心项目支模架施工现场资料,综合分析得到所需风险评价指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高支模风险评价模型。将样本数据输入所得风险评价模型中,得到风险指标评价预测结果。对模型预测所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该高支模施工项目符合规范JGJ130中安全风险性评价要求。论文在三种不同规范下比较超高超重支模架技术经济效果及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比较,为高支模工程技术规范的应用研究和实际施工中风险预测提供指导与借鉴。
杜光远[6](2020)在《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目前水工混凝土多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随着工程建设和水电开发不断深入,大量工程同步建设,一方面粉煤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水电开发愈发偏远,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作为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针对苏洼龙水电站主要部位混凝土开展掺炉霍火山灰替代可研阶段掺粉煤灰方案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工程拟采用的水泥、火山灰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满足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12组砂率试验、64组水胶比-强度试验,确定了溢洪道、闸墩、泄洪洞、厂房一期、厂房二期、防渗墙、引水洞、导流洞等10个主要部位混凝土的水胶比、用水量、胶材用量、砂率及外加剂用量等配合比参数,提出了上述部位混凝土初选配合比。基于初选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选配合比混凝土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火山灰混凝土干缩略大,自生体积变形、徐变等参数均正常,混凝土导热、线膨胀系数、绝热温升等热学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在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等方面与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相当,均有明显作用。本文还对比可研阶段粉煤灰需求量及预算单价,分析评价了火山灰运用的经济指标,表明炉霍火山灰在苏洼龙水电建设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和论证,综合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技术要求,符合就近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苏洼龙水电站发挥积极作用。
祝春江[7](2016)在《奇台县碧流河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凭借其施工简单、防渗性能好、经济适用等特点,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奇台县碧流河水库工程施工全过程为例,系统的对碾压式沥青心墙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检测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为今后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提供技术经验和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各方面:1、原材料质量控制:从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对各原材料检测方法上,对比分析检测原理、分析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影响检测结果因素;二是在对原材料检测指标控制方面,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质的因素,同时介绍奇台县碧流河水库混凝土心墙原材料指标控制标准;2、施工质量控制:结合碧流河水库的现场施工特点,通过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运输、心墙的铺筑、碾压、心墙质量检测以及特殊环境下(低温施工、雨季施工、心墙越冬等)心墙施工所采取的措施这六个方面分别介绍沥青混凝土心墙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同时,对碧流河水库心墙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研究;3、施工技术管理:结合施工规范与设计文件,归纳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对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施工经验。
李宜忠,刘天怿[8](2015)在《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施工具有型号多、作业面分布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克服了混凝土强度叠加、各种混凝土交替施工、冬季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结果表明:混凝土施工质量良好,施工工期可控,采取优化施工方案有效。
金永才,杨杰,李晓玲[9](2015)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浇筑质量控制》文中提出纳子峡水电站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对混凝土面板施工工艺控制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特殊施工环境的特点,从原材料、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严格遵守规程规范,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韦兴达[10](2014)在《论水库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结合贵州某水库的施工建设实践经验,针对该水库坝体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工艺、质量控制等,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要求,以供同行在同类工程建设施工中予借鉴、参考。
二、大桥水库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施工布置与设计特点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桥水库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施工布置与设计特点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四级上坝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法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地形地貌的选择 |
2 基于气象水文环境的选择 |
3 基于混凝土供应能力的选择 |
4 基于质量、进度、造价与施工安全的选择 |
5 基于施工设备参数的选择 |
6 结语 |
(3)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桥梁工程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研究 |
2.1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难点 |
2.2 项目自然地理条件 |
2.3 路线方案论证确定 |
2.4 桥型方案的确定 |
2.5 水库大桥下部细节设计 |
2.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上部整体计算 |
3.3 后张预应力锚固区计算 |
3.4 成桥阶段稳定计算 |
3.5 薄壁主墩计算 |
3.6 刚构梁预拱度及桥梁监控 |
3.7 本章小结 |
4 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
4.1 山区跨越水库桥梁施工难点 |
4.2 水上吊装作业施工方案研究 |
4.3 水中钻孔桩施工方案研究 |
4.4 承台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
4.5 墩身工程施工方案 |
4.6 浮式栈桥 |
4.7 箱梁梁段悬臂施工方案 |
4.8 变截面箱梁0号块施工方案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工程基本情况 |
1.2 坝顶细部结构 |
1.3 然气象条件 |
2 曼点水库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指标 |
2.1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指标 |
2.2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指标 |
3 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难点 |
3.1 入仓道路受限及解决措施 |
3.2 泵送混凝土施工特点 |
3.3 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
3.4 温度控制及裂缝防治措施 |
4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温控措施及裂缝防治措施 |
4.1 泵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化 |
4.1.1 外加剂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 |
4.1.2 泵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选定 |
4.2 控制泵送混凝土入仓温度 |
4.2.1 采取的措施 |
4.2.2 达到的效果 |
4.3 合理规划仓面浇筑区减小混凝土浇筑量 |
4.4 合理布置泵机位置减小输送距离 |
4.4.1 泵机选型 |
4.4.2 泵机位置的合理布置 |
4.4.3 减少混凝土输送距离的好处 |
4.5 及时排除泌水并合理振捣 |
4.5.1 泌水对混凝土的影响 |
4.5.2 防治措施 |
4.6 坝内埋设的冷却水管 |
4.6.1 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 |
4.6.2 冷却水管通水注意事项 |
4.7 浇筑收仓加强混凝土养护 |
4.8 减少浇筑层厚度及斜层浇筑保证层间结合质量 |
4.8.1 斜层浇筑的意义 |
4.8.2 斜层浇筑的重要性 |
4.8.3 斜层浇筑的优点 |
5 施工质量效果 |
5.1 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成果 |
5.2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简述 |
5.3 裂缝防治效果 |
6 结语 |
(5)超高超重支模架技术经济比较及施工风险评价 ——以江西文化中心项目高支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高超重支模板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支模特点 |
1.2.2 超高超重支模架研究现状 |
1.2.3 超高超重支模架施工安全风险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超高超重支模架构造及其施工 |
2.1.1 基本构造 |
2.1.2 高支模施工 |
2.2 风险及分析理论 |
2.2.1 风险 |
2.2.2 工程风险基本理论 |
2.3 BP神经网络 |
2.3.1 人工神经网络及BP神经网络简介 |
2.3.2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学习 |
2.3.3 BP神经网络相关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超重支模架设计计算规定 |
3.1 规范JGJ162-2008支模架设计计算规定 |
3.1.1 荷载标值确定 |
3.1.2 荷载效应组合 |
3.1.3 荷载设计计算 |
3.2 规范JGJ130-2011支模架设计计算规定 |
3.2.1 荷载标值确定 |
3.2.2 荷载设计计算 |
3.3 规范GB50666-2011支模架设计计算规定 |
3.3.1 荷载标值确定 |
3.3.2 荷载设计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超重支模架技术经济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述 |
4.2 超高超重支模架设计计算 |
4.2.1 混凝土楼模板支撑计算 |
4.2.2 梁模板支撑计算 |
4.2.3 对比分析 |
4.3 经济计算分析 |
4.3.1 高支模工程量计算 |
4.3.2 造价计算分析 |
4.4 技术经济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超重支模架结构体系施工风险评价 |
5.1 超高超重支模架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超高超重支模架体系风险性评价指标 |
5.1.2 超高超重支模架体系风险性评价指标区间的确立 |
5.2 超高超重支模架体系风险性评价模型 |
5.2.1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数据结构计算分析 |
5.3 BP神经网络风险评价MATLAB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_1取值 |
附录B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取值 |
附录C 项目施工人员素质及安全防护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D MATLAB程序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2 枢纽区地形地质条件 |
2.3 天然建筑材料 |
2.4 工程布置及主要工程量 |
第3章 试验方案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依据 |
3.3 试验方案 |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3.2 原材料检测及选用 |
3.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方案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混凝土配合比初选试验 |
4.1.1 最佳砂率试验 |
4.1.2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试验 |
4.2 混凝土性能验证试验及分析 |
4.2.1 拌合物及力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2 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3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4 掺钢纤维火山灰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分析 |
4.2.5 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果 |
4.4 试验结论 |
第5章 经济分析评价 |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
5.2 经济性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苏洼龙水电站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配合比 |
附录 B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C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D 苏洼龙水电站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
附录 E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F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G 主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对比汇总表 |
致谢 |
(7)奇台县碧流河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沥青混凝土的在水利工程上的发展历史 |
1.3 沥青混凝土的分类及性质 |
1.4 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和特点 |
1.5 奇台县碧流河水库坝型的比选及碧流河水库简介 |
1.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
2.1 沥青(bitumen) |
2.2 矿料(mineral aggregates) |
2.3 掺料及加筋网格 |
2.4 碧流河水库原材料的选用 |
2.5 小结 |
第3章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分析 |
3.1 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的确定 |
3.2 施工配合比确定方法 |
3.3 奇台碧流河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
3.4 小结 |
第4章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运输 |
4.1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的布置与设备 |
4.2 沥青混凝土的拌合与生产 |
4.3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
4.4 小结 |
第5章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 |
5.1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
5.2 沥青混凝土的碾压 |
5.3 沥青混凝土心墙接缝与层面的处理 |
5.4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刚性结构的连接 |
5.5 低温施工和雨季施工措施 |
5.6 碧流河水库铺筑碾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7 小结 |
第6章 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
6.1 原材料的质量检测 |
6.2 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检测 |
6.3 心墙质量检测 |
6.4 沥青混凝土表面裂缝对心墙质量的影响 |
6.5 奇台县碧流河水库质量检测制度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条件 |
3 混凝土施工难点和重点 |
4 配合比设计 |
4.1 混凝土设计要求 |
4.2 原材料及其性能检测 |
4.3 配合比试配 |
5 混凝土生产系统选择和布置 |
5.1 混凝土施工强度 |
5.2 拌和系统选择及布置 |
6 主要部位混凝土仓面设计 |
6.1 主坝 |
6.1.1 浇筑分仓 |
6.1.2 浇筑方式 |
6.1.3 模板设计 |
6.2 进出水口 |
6.2.1 方变圆渐变段 |
6.2.2 上平方段 |
6.2.3 扩散段、拦污栅段、前池段、拦渣坎 |
6.2.4 二期混凝土 |
6.3 副坝混凝土工程 |
6.3.1 滑模制作、安装 |
6.3.2 侧模制作、安装 |
6.3.3 料斗、溜槽制作、安装 |
6.3.4 卷扬机底座及配重块制作 |
7 混凝土施工工艺 |
7.1 仓位准备 |
7.2 平仓振捣 |
7.3 收仓及冲毛处理 |
7.4 混凝土养护 |
8 混凝土温度控制 |
8.1 夏季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
8.2 冬季施工措施 |
9 结语 |
(9)高寒高海拔地区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浇筑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混凝土面板施工方案 |
3 面板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
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1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
4.2 面板混凝土仓面及运输质量控制 |
4.3 混凝土平仓及振捣 |
4.4 滑模滑升 |
4.5 收面 |
4.6 加强面板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 |
5 面板混凝土质量评价 |
6 混凝土表面裂缝统计及评价 |
7 结语 |
四、大桥水库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施工布置与设计特点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级上坝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方法选择[J]. 杨树国,杨梦云. 水利技术监督, 2021(08)
- [2]高坪桥水库混凝土面板施工及质量控制[A]. 李文强,曹望龙. 土石坝技术2019年论文集, 2021
- [3]某山区跨越水库桥梁设计与施工研究[D]. 郭皆焕. 浙江大学, 2020(01)
- [4]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J]. 刘健全,蔡俊宸,张立巅,杨崇斌. 施工技术, 2020(S1)
- [5]超高超重支模架技术经济比较及施工风险评价 ——以江西文化中心项目高支模为例[D]. 张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D]. 杜光远. 西华大学, 2020(01)
- [7]奇台县碧流河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D]. 祝春江.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 [8]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 李宜忠,刘天怿. 水利水电技术, 2015(05)
- [9]高寒高海拔地区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浇筑质量控制[J]. 金永才,杨杰,李晓玲. 西北水电, 2015(01)
- [10]论水库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韦兴达.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