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制度创新“第一行动组”:论地方政府在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和行为

现阶段制度创新“第一行动组”:论地方政府在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和行为

一、现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论在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刘志永[2](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李宗明[3](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医疗服务市场化效率大大提升,而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繁上演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后,医患关系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的状况并没改善,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我国当前多元复杂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非常棘手的社会难题,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研究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主体在医患关系制度模式选择中的行为特征和制度困境,从而提出破解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完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本文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医患双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以及在一定制度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下保持的一种医患风险分担关系;医患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用以规范医患双方医疗服务行为的一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管理制度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公益性减弱,虽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但医疗资源配置却不公平,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中,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应承担相应的制度责任、法律责任、财政责任和监管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形成三类医患关系模式:(1)计划经济时期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单一,医患关系制度安排稳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医患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资金浪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2)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政府在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3)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注重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公立医院公益性,试图改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如浙江宁波的“宁波解法”、福建三明的“三医联动”以及广东省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联合机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医患矛盾有所缓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过程中,存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地方政府、医疗群体、患者群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制度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制定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的优化路径:一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丰富了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2)理论运用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历史演进,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演进的困境及其原因,深化了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研究,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经济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可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政策建议可为政府制定和谐医患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陆俊杰[4](2020)在《合作型地方法治的社会权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法治现代化征程中,地方法治深嵌在时代发展大潮和国家法治建设的双重关系中,需要在实践中着力解决“何以可能?何以进行?何以实现?”等关键性问题。全球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意味着处于开放型格局中的地方必然要以国际化视野认真对待经济社会和治理中的各类法律问题。数字时代的信息与数据的变革,催生了地方数字政府,优化了社会规范与工具,促进了社会发育和公众参与。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地方法治受到了动力主体与要素不平衡和内在权力关系配置失衡的制约。破解社会基础薄弱和政府主导的悖论关键在于培育社会力量,建设“有效地方法治”。当下,地方法治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试错分析模式的试验型地方法治、政府竞争分析模式的竞争型地方法治、压力发包分析模式的承包型地方法治,均存在着社会缺位等问题。多元主体力促政府与社会合作,这是地方法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向。现实中,市场化利益聚合、服务型政府改革和社会力量嵌入性成长促使地方法治逐步向政社合作转型。地方性事务的平等治权、宪法与法律的涉地合作规定、地方社会的信赖机制等为合作型地方法治提供了正当性、合法性和实效性基础。合作型地方法治意指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社会权力和政府权力以信任为基础,充分运用已有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平等合作和交织互动,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结合而成共同体的能动作用,有效实现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法治目标的地方法治模式类型,需要具备合作主体、合作条件、合作方式、合作平台等构成要件,具有强社会性、多主体性、平等性、集体行动等鲜明特征。社会权力作为合作型法治的重要力量一直存在于地方法治的实践场域中。政府与社会结构网络中,社会权力活跃于政府服务、公共治理和基层自治等领域,并且在公权力的主导下作为参与性力量参与地方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权力关系结构中,社会权力在社会阶层复杂化、资源配置社会化和网络观念多元化的催生下逐步发育壮大,从而与政府权力之间基于主体、制度和结果等相互信任而迈向合作。这种合作展现了平等性地位、公共性指向和多向度开放的合作特点。法理语境中,社会权力是除国家组织和社会个体之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凭借其掌握的社会资源对政府、社会和公众产生影响、支配和控制作用的力量和能力,是地方法治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其生成和实施需具备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力量、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源条件以及对于其他主体和权力权利产生影响等条件。“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作为地方法治权力关系的重要维度,社会权力的主体是多元化的。社会权力的法治力量主要来自于社会领域的多元主体,需具备组织化、群体化、社会化和公共资源等条件。地方性社会组织是社会权力最重要的主体,其囊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在迈向高质量治理进程中不仅具有组织独立性和行动自主性,还具备了民间性和公共性等特点。稳定的社会群体则是基于社会利益价值需要为实现共同目标结合的社会共同体,包括较多现实结合的实体性社会群体和虚拟化网络社会群体,自组织性、利益共通性和成员认同性是其重要特点。而自治性社区组织是法定的常见社会力量,广泛地存在于城乡治理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权力主体不仅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组织形态,更是地方法治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权力在合作型地方法治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是其重要的法理向度。整体而言,社会权力自组织运行不仅能够增强其在权力体系中的法治地位,还能有效发挥其外化的法治功能。首先,社会权力通过多元化方式有效防止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张与滥用,途径是社会权力促使地方政府通过职能转变自限权力、扩张社会权力领域限缩政府权力实施空间、通过静态分享和动态转化方式分解政府权力。其次,增强社会资本促进社会与政府间合作,则是社会权力法治功能的重要一面。在具体实践中,社会权力通过架构陌生人互惠关系网络、培育平等合作的公共精神和构筑体制回应的社会秩序等方式丰盈社会资本的内容,增强社会权力内在动能。再次,社会权力通过“民间法”等社会规范的成熟完善,不断生成自身治理权威,架构多元权力的耦合机制,从而促成社会秩序的逐步建立。通过限制政府权力、培育社会资本、生成社会秩序,社会权力致成了其法治功能。社会权力在合作型地方法治的作用主要通过其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社会权力运行主要依赖于地方开放复合的民主实践空间、经济和信息等多元资本以及多样繁荣的理性文化等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地方法治建立公私伙伴关系集聚信任,强化平等对话与公共协商,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的有序参与和城乡的社区自治等方式实现深度法治合作。社会权力的作用机制是其介入地方法治进程最核心的运行机理。社会权力通过自主决策和能动机制,建立了多元权力平等合作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多元权力主体基于项目化绩效目标,生成动态的项目合作共同体。在较为完善的社会信任制度体系以及政社权力合作运行规范机制下,多元主体基于互惠原则展开法治合作的集体行动。社会权力的作用机制,实际上是其和政府权力通过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依靠强大的社会资本和互惠的信息共享机制,基于信任形成项目化的虚拟合作共同体,对权力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及反馈,动态回应治理中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需要,实现地方法治目标。当然,合作型地方法治也要高度警惕社会权力的政治动机和权力溃散现象,确保权力的运行和功能以法治目标为导向。

于晨[5](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徐浩[6](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安培[7](2019)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九大报告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也即治理工具。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的治理主体合作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治理的基础是治理主体关系调节,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形式是治理主体合作,职业教育治理的目标是形成治理主体的合作秩序,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难题是治理主体“合作难”的问题。治理工具是解决治理难题,实现治理目标的手段,职业教育治理工具要解决治理主体“合作难”这一关键难题。因此,本研究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基于治理工具的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何以可能以及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从系统科学、社会网络科学、复杂科学的方法论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法,依据马克思的生产工具理论、治理理论、关系理论、“合作何以可能”、“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的相关理论,建构“工具—关系—合作—合作秩序”的分析框架,建构起“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理论”。本研究依据“功能——属性”的分类标准,从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绩效特征、功能互补性出发,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分为行政性治理工具、市场性治理工具、社会性治理工具、信息化治理工具四种类型。行政性治理工具包括政策工具、标准工具、组织工具。行政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权威规制性,绩效特征是权威、强制、规制、命令,具有强制功能、规制功能。政策工具综合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行政关系、经济关系、教育关系,以行政权力强制规定并保障治理主体合作;标准工具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建立提供标准,为治理主体合作提供标准;组织工具包括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提供组织协调保障、专业指导保障。政策工具、标准工具、组织工具综合、协调、统一应用,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法治秩序。市场性治理工具也称基于市场的手段,是具有市场特征的各类手段的总和,包括产权工具、金融工具、合同工具。市场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市场激励性,其绩效特征是市场激励、经济诱因,具有市场激励功能。产权工具具有排他性、明晰性,能减少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建立的不确定性;金融工具是激励工具,能激励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丰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形式;合同工具规范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的程序,保障合同权利义务内容履行。产权工具、金融工具、合同工具综合运用,优化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市场环境,提供主体合作的市场规则,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市场秩序建立。社会性治理工具包括文化工具、符号工具、信用工具。社会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信号性,其绩效特征是文化象征意义的再生产,具有文化引导功能与信号功能。文化工具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能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符号工具、信用工具都是信号工具,能优化合作对象筛选,优化治理主体合作关系筛选,保障治理主体合作质量。文化工具、符号工具、信用工具综合运用,优化职业教育治理文化环境,夯实治理主体合作的信任基础,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的信用秩序形成。信息化治理工具也称信息手段,包括公共信息平台、商业信息平台、组织信息平台。信息化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信息性,其绩效特征是信息流转共享,具有信息保障功能。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树立“信息人”身份,明确主体信息生产职责,充分供给主体合作需要的信息,调节治理主体间的信息供求关系,减少主体合作信息摩擦,优化职业教育治理信息环境,形成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信息生态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面临“开发不全面,应用不充分”的问题。针对对治理工具重视不足的问题,建议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树立“工具意识”,以充分释放治理工具的功能;针对职业教育治理工具供需非均衡,供给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箱的建议。建议增加政策工具的有效供给、融合开发金融工具、创新开发社会性治理工具、综合开发信息化治理工具;针对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应用不广泛的问题,提出综合、协调、统一应用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建议。

廖丽环[8](2019)在《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索相结合”、“改革于法有据”重大理论判断,一方面,从高位推动的层面肯定了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为试点改革开辟了新的时代征程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现实挑战,这些新的发展态势以及新的现实问题因应了试点改革理论研究的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司法领域的试点改革是政策试点方法在司法领域的延伸性运用。它是指地方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或中央默认特定地区、期限以试点项目的形式展开具有特色的法律先行、先行先试的司法改革试验,而后通过暂行条例等规范的出台巩固地方试点经验,再经中央认可吸收到正式制度并向全国铺开的先行先试——由点到面的改革路径。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是由我国司法改革现状与基本特性、渐进政治的总体安排以及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所共同决定的。同时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长期选择,是基于对有限理性与知识分立、调适的正确认知上所形成的司法改革方法。从当前试点改革运行的整体样态来看,“司法权为中央事权”是本轮试点改革的基础理论主张,并在此逻辑之上展开了央地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制度建构,通过借助小组机制、示范机制、指标管理机制以及传导机制作为盘活二者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机制。透过这一行动框架,可以得出本轮试点改革具有政策型倾向,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关系目标,以政策的主动反应作为其行动进路,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逻辑。但现阶段的政策型试点改革衍生了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问题,进一步加剧央地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试点改革的非制度化与非规范化,试点改革亟需加以修正。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应当致力于路径的规范化、成熟化与制度化,可以实验治理作为技术进阶,以法理型试点改革作为规范进路,从而建构一个制度化的体系。具体制度设想是确立不同梯度的主体构造、区分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推动改革体系深化、建立学习型推广、诊断性评估、问责性督导、科学性预测、权限分配等保障机制。

许可[9](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关乎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之相应,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内蕴的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就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宝贵的集体智慧结晶。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既是对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也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补充与完善,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与实践应变能力。深入学习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深化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认识,引领改革的纵深推进意义重大。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文献法、分析归纳法、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挖掘和研究相关文本资料,按照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理路展开研究。同时,本文没有单纯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和对理论内容的考察上,而是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向前追溯了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向后则对其进行总体评价与价值定位。基于此,在研究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时代背景、主要内容、鲜明特征、重要价值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力求展现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整体面貌,把握其精神实质。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演进使人类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东升西降”的力量对比极大的改变了国际格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凸显。“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的长期存在使得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代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改革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风险不断加剧,而这也标志着改革已经步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正是在世情发生新变化、国情处于新方位、党情出现新特点、改革步入新阶段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改革理论。归纳起来,其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论、必然论、系统论、合力论、方法论等五个部分。其中,目的论通过对全面深化改革内涵、方向、目标的剖析与阐释,回答了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必然论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当代中国改革的特殊境遇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系统论主要阐释各领域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改革链条,解决了全面深化改革究竟要改什么的问题。合力论通过对改革动力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解答了谁来领导改革、依靠谁来改革的问题。方法论在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与理论升华的基础上,从认识改革、指导改革、推进改革、评价改革四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回应了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通过对主要内容的梳理与总结,从中提炼出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即:坚定的人民立场、鲜明的问题导向、严密的逻辑结构、长远的战略眼光、攻坚克难的胆略、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理论作风、高超的政治智慧等。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最新成果,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理论价值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境界;就实践意义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不仅指引了改革的纵深推进,而且也促进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面向未来,实践探索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仍在路上,而对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研究还有待于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创新之处:一是通过对改革内涵的界定以及相关词语的辨析,在详细梳理全面深化改革概念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二是在系统分析和整理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力求展现其更为完整、精炼的整体形态。三是立足宏观的理论视野对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究,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补充了新内容。

贾双跃[10](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二、现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论在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论在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总体框架
        三、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综合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归纳分析法
        (四)博弈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一)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二)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三模式
        (三)弗莱德森的医患冲突理论
        二、国外典型的医患关系模式
        (一)美国“患者权利保护人”制度模式
        (二)英国三级投诉和全科医疗制度模式
        (三)德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
        (四)日本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理机制模式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研究领域广泛
        二、医患关系模式理论视角多样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三)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
        (四)基于家长主义和尊重自主的医患协商模式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评述与小结
        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一)社会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二)伦理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三)法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四)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五)医患关系的实质
        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二)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理论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理论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演化博弈理论
        (一)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二)博弈论的表示法
        (三)演化博弈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职能
        (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介入
    第二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中的政府责任
        一、制度责任
        二、法律责任
        三、财政责任
        四、监管责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模式典型特征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医患关系制度稳定单一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三、计划经济后期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形成原因
        (一)推行医疗市场化改革,加速医患矛盾升级
        (二)医疗服务体制商业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患关系矛盾冲突
        三、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医改以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新医改试点医患关系模式典型案例
        (一)浙江省宁波市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二)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三医联动”
        (三)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机制
        三、新医改以来医患关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有增无减
        (二)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医患利益冲突复杂
        (三)医患关系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医患关系改善甚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
        一、中央与地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的道德风险
        (一)制度制定的道德风险
        (二)制度执行的道德风险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主体
        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构建
        (二)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三)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四)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三方博弈决策行为
        三、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囚徒”困境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忽视创造医患合作收益
        (二)医疗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
        (三)患者群体期望收益难以实现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制度处于无效率停滞的“锁定”状态
        二、医疗制度供给主体的“利益粘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路径优化原则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三)坚持政府权责统一原则
        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实施统一制度安排
        (一)实行强制性的医患关系制度变迁
        (二)实施统一的医患关系制度安排
        (三)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克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制度创新与兼容
        (一)加快医患关系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
        (二)健立健全医疗法律法规,重视医患关系制度兼容
    第二节 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一、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防范医患纠纷产生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二)重塑社会信任机制,弘扬医疗职业道德
        (三)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患者转变就诊观念
        二、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一)完善医患之间协商解决机制
        (二)实事求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三、建立医疗纠纷补救机制,减少医疗事故损失
        (一)推行社会医疗互助体系建设
        (二)建立患者心理援助体系
    第三节 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
        一、建立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二、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三、加强人民调解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医疗纠纷有效处理
        (一)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
        (二)构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三)准确量刑公正司法
    第四节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一)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二、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协商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三、加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一)强制实行医疗责任保险
        (二)完善现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第五节 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
        一、加强医疗法律保障,约束规范医疗行为
        (一)制定统一的《医疗执业法》
        (二)平等公正司法,加强医疗群体的保护
        (三)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健全患者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一)厘清患者权利法律法规
        (二)制定《患者权利保护法》
        (三)坚持患者生命健康权利至上原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4)合作型地方法治的社会权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复杂背景下地方法治变革的动因
    第一节 时代变革叠加驱动地方法治转型
        一、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二、数字时代信息扁平化的喜与忧
    第二节 内在结构失衡期待地方法治转型
        一、法治变迁动力机制的结构失衡
        二、权力纵横配置的内在关系失衡
第二章 治理现代化语境地方法治的合作型转向
    第一节 基于“控制—依附”结构的地方法治类型
        一、国家试错分析模式的试验型地方法治
        二、政府竞争分析模式的竞争型地方法治
        三、压力发包分析模式的承包型地方法治
    第二节 合作型地方法治:有效法治的可能范式
        一、逐步趋向合作的地方法治
        二、合作型地方法治的法理证立
        三、合作型地方法治的内在特征
第三章 社会权力的法治合作及其法理意蕴
    第一节 合作型地方法治的社会权力在场
        一、政社关系结构网络的社会权力实践连接
        二、社会权力对法治合作机制的内生要素扩展
    第二节 合作型地方法治语境社会权力的法理属性
        一、域外关于社会权力的经典论述
        二、国内学界关于社会权力的解读
        三、合作意蕴的社会权力法理界定
第四章 合作型地方法治的社会权力主体力量
    第一节 地方性社会组织
        一、法律语境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高质量转向
        三、迈向治理的组织类型
        四、变塑社会的特征优势
    第二节 稳定性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学理维度
        二、虚实结合的多元社群
        三、主体特征的社会面向
    第三节 自治性社区组织
        一、基于法定的主体地位
        二、社区自治的力量条件
        三、自治效应的典型实践
第五章 社会权力之于合作型地方法治的功能
    第一节 控约地方政府权力
        一、制约政府权力的传统机制及其式微
        二、社会权力阻却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张
        三、社会权力对政府权力的分解与转化
    第二节 丰盈民间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与合作型地方法治
        二、地方法治中社会资本的孱弱
        三、社会权力重塑法治社会资本
    第三节 生成地方社会秩序
        一、社会权力生成地方法治的“民间法”资源
        二、基于社会权力合作治理的社会秩序生成
第六章 合作型地方法治社会权力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开放多元的运行条件与场域
        一、开放复合的民主社会实践空间
        二、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资本
        三、多样繁荣的地方社会理性文化
    第二节 深度合作的有序运行方式
        一、对话与协商:公私伙伴关系的建立
        二、有序参与:政社权力的深层互动
        三、自主治理:社会权力的自主实现
    第三节 制度化网络的集体合作行动机制
        一、自组织决策的项目绩效合作机制
        二、制度化政社权力的集体行动机理
余论:对社会权力的法治制约
    一、对社会权力保持政治警惕
    二、防止社会权力的溃散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治理工具研究的政策背景
        二、治理工具研究的实践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立意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基本立意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理论预设
        一、理论依据
        二、理论预设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视角
        二、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研究的逻辑终点
        三、技术路线图
    第八节 研究重点、难点、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拟创新点
第二章 “主体”到“工具”的转向: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主体取向”到“工具取向”:治理工具研究的理论自觉
        一、“主体取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主流取向
        二、“工具取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创新视角
        三、由“主体”到“工具”: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还原论”到“整体主义”:治理研究方法论范式转型
        一、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二、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
        三、从还原论走向整体主义
    第三节 治理主体“合作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治理工具
        一、治理主体合作难题的“主体”归因惯性
        二、治理主体合作难题解决的“主体关系”视角
        三、解决治理主体合作难题需要治理工具
    第四节 治理工具存在开发不全面、应用不充分的问题
        一、治理工具供需非均衡
        二、治理工具质量不高
        三、治理工具应用不充分
第三章 “工具-关系-合作-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现代
        二、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治理
        四、职业教育治理工具
    第二节 治理工具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
        一、治理工具的分类标准
        二、治理工具的分类
    第三节 关系调节: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手段本质
        一、关系及其本质
        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类型
        三、治理工具调节治理主体关系的机理探析
    第四节 合作: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直接功能
        一、“合作何以可能”经典命题的回答
        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何以可能”的模型建构
        三、治理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第五节 合作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功能归旨
        一、“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经典命题的回答
        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路径
        三、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在合作秩序生成中的作用
第四章 行政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行政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政策工具
        二、标准工具
        三、组织工具
    第二节 行政性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政策工具统筹协调行政、经济、教育关系
        二、标准工具提供关系建立的标准
        三、组织工具提供关系建立的组织保障
    第三节 行政性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主体合作的强制规定
        二、主体合作的标准规定
        三、主体合作的组织保障
    第四节 行政性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政策环境
        二、明确秩序生成的主体位置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法治秩序
第五章 市场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产权工具
        二、金融工具
        三、合同工具
    第二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产权工具减少主体关系建立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工具激励主体关系建立的积极性
        三、合同工具规范主体关系建立的程序
    第三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产权工具增强主体合作动机
        二、金融工具丰富主体合作形式
        三、合同工具保障合作内容履行
    第四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促进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市场环境
        二、提供秩序生成的市场规则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市场秩序
第六章 社会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文化工具
        二、符号工具
        三、信用工具
    第二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文化认同促进合作关系建立
        二、符号标识优化合作关系筛选
        三、信用工具保障合作关系质量
    第三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文化工具提供合作文化保障
        二、符号工具优化合作对象筛选
        三、信用工具保障合作质量提升
    第四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文化环境
        二、夯实秩序形成的信任基础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信用秩序
第七章 信息化治理工具
    第一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公共信息平台
        二、商业信息平台
        三、组织信息平台
    第二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明确治理主体的信息身份
        二、明晰主体的信息生产职责
        三、调节主体的信息供求关系
    第三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供给合作需要的信息
        二、减少合作的信息摩擦
        三、促进主体信息流转共享
    第四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信息环境
        二、形成职业教育治理的信息生态系统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信息生态秩序
第八章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工具意识”,释放治理工具功能
        一、增强职业教育治理的“工具意识”
        二、“工具意识”而非“工具理性”
        三、释放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功能
    第二节 加强工具开发,建构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箱
        一、增加政策工具的有效供给
        二、融合开发金融工具
        三、创新开发社会性治理工具
        四、综合开发信息化治理工具
    第三节 普及工具应用,促进各类型治理工具综合、协调、统一应用
        一、增加市场性治理工具的应用广度与深度
        二、扩展社会性治理工具的应用范围
        三、促进信息化治理工具全面应用
        四、综合、协调、统一各类治理工具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进路
第一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内部观察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问题缘起
        一、政策试点的方法论传统与具体实践
        二、政策试点在司法改革领域的延伸运用
    第二节 试点改革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
        一、探索型法制催生了试点改革路径
        二、政策优位于法律的法制过渡性选择
        三、司法的受制性强化了司法改革的试错色彩
        四、司法改革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期性加剧改革的试验步伐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发展阶段
        一、试点改革的低度活跃期: 1978—2002
        二、试点改革的中度活跃期: 2003-2012
        三、试点改革的高度活跃期: 2013-至今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性质
        一、试点改革的总体特征
        二、试点改革的形式特征
        三、试点改革的路径特征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立场
        一、试点改革的基本限度
        二、试点改革的路径意义
第二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外部考量与理论支撑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政治考量: 服从渐进政治改革
        一、西方渐进政治的决策模式
        二、我国渐进政治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三、渐进政治改革下的司法试点改革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制度考量: 降低制度变迁成本
        一、制度变迁的局部性与渐进性
        二、制度变迁的成本计算
        三、通过试点降低司法制度变迁成本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理性支撑: 批判理性与实践不及
        一、批判理性: 否定唯理主义与虚无理性
        二、实践不及: 质疑计划思维
        三、理性论对司法试点改革的启示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知识依据: 知识的分工与调试
        一、知识的存在状态: 无知与分立
        二、知识的获取方式: 默会知识的实践性
        三、知识的进化过程: 试错与调试
        四、知识论对司法改革试点的启示
第三章 试点改革的运行概貌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行动框架
        一、前期准备阶段
        二、先行先试阶段
        三、扩点总结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规范类型
        一、两类重要主体的规范梳理
        二、原则性规范
        三、指导性规范
        四、执行性规范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项目配置
        一、尚未推进项目和难以推进项目
        二、外源性应激项目与内源性需求项目
        三、试点项目立法吸收的整体成效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空间分布
        一、总体试点的地区分布
        二、单项试点的地区分布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目标体系
        一、纵向上的政策目标体系:总体目标VS框架目标VS任务目标
        二、横向上的政策目标群:单一型VS复合型
        三.政策目标分级对试点改革实效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政策型试点改革
    第一节 司法权的属性判断: 中央事权的基本主张
        一、中央事权的判断标准与具体内容
        二、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规范表达与正当理据
    第二节 中央事权的行动逻辑: 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试点改革
        一、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件
        二、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试点改革的情境演化
    第三节 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特殊运作机制
        一、解决改革主体内部组织关系的小组机制
        二、解决试点单位与非试点单位关系的示范机制
        三、解决技术管理与信息反馈关系的指标机制
        四、解决内部与外部制度扩点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司法权为中央事权对试点改革的政策型导向与表征
        一、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组织目标
        二、以政策反应的主动性作为其行动进路
        三、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目标
第五章 当代政策型试点改革的问题诊断
    第一节 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 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
        一、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的体系关系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存问题
    第二节 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过度依赖顶层设计
        一、计划作为顶层政策推动的主要调整手段
        二、固化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三、强制型与供给主导型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 路径依赖与试点异化
        一、地方改革缺乏自我激励的成长
        二、强化地方路径依赖与制度同化的效应
        三、引发技术指标恶性竞争的机会主义与效果导向主义
        四、衍生地方司法机关的应声虫行为
    第四节 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 空间的压缩与垄断
        一、社会主体参与试点改革的空间极为有限
        二、社会主体的参与身份和地域具有高度垄断性
第六章 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二阶修正
    第一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技术进阶: 实验治理
        一、治理技术的革新: 作为新兴治理范式的实验治理
        二、实验治理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精进: 异质关系与决策开放
        三、实验治理在中国司法试点改革样本: 本土化实践与不足
    第二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制度规范: 法理型试点改革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的理论渊源: 法理型支配的法治特性
        二、法理型支配与司法试点改革的历史关联:解构与重构
        三、法理型支配对司法改革的当代重塑: 法理型试点改革
    第三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鼎故革新: 匡正与耦合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匡正
        二、法理型试点改革与实验治理的二象耦合
    第四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主体梯度: 国家—地方—社会的三重建构
        一、主体构造的前提: 国家、地方与社会的关系再定位
        二、主体构造的核心: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
        三、主体构造的具象: 参与主体的阶梯层次
    第五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决策优化: 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的区分
        一、直接决策法律拰制化的现实国情: 改革于法有据
        二、法律推制化的现实途径: 授权改革的法定化
        三、边际决策的自主协商化
    第六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体系深化: 综合配套改革的功能定位
        一、综合配套改革对主体改革的四种功能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改进方向: 突出核心功能
    第七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机制保障
        一、学习型的制度推广机制
        二、实质诊断的评估机制
        三、问责性的督查机制
        四、科学性的预测机制
        五、合理的权限分配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9)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世情新变化——人类社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二)世界多极化不断演进
        (三)我国周边环境稳中有变
    二、国情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凸显
    三、党情新特点——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政治建设
        (一)“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复杂、尖锐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政治建设更加突出
    四、改革新阶段——改革步入攻坚期与“深水区”
        (一)改革所面临的压力增大
        (二)改革所面临的风险加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目标与方向
        (一)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
        (二)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必然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了改革的常态化
        (二)当代中国改革的特殊境遇决定了改革攻坚期的到来
        (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倒逼改革的全面深化
    三、系统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与协同推进
        (一)围绕各领域的具体改革目标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
        (二)抓住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纵深推进
    四、合力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整合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改革的主体动力
        (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改革的整体合力
    五、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改革认识方法
        (二)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改革指导方法
        (三)以辩证思维为基础的改革推进方法
        (四)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改革评价方法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坚定的人民立场
    二、鲜明的问题导向
    三、严密的逻辑结构
    四、长远的战略眼光
    五、攻坚克难的胆略
    六、强烈的责任担当
    七、务实的理论作风
    八、高超的政治智慧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创新发展
        (三)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境界
    二、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指引改革的纵深推进
        (二)助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化
        (二)社会分化
        (三)社会整合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现代化理论
        (二)功能主义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三、三大改造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四、突出政治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一、系统分化
        二、职业分化
        三、收入分化
        四、阶层分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三、社会两极分化
        四、社会碎片化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七、充分吸纳原则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现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论在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D]. 李宗明. 深圳大学, 2020(11)
  • [4]合作型地方法治的社会权力研究[D]. 陆俊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6]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7]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D]. 安培. 天津大学, 2019(01)
  • [8]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D]. 廖丽环. 厦门大学, 2019(07)
  • [9]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D]. 许可. 河南大学, 2019(05)
  •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  ;  ;  ;  ;  

现阶段制度创新“第一行动组”:论地方政府在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和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