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类发展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类发展

一、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芬[1](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莫亚萍[2](2021)在《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开始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向发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已经把思维品质与提升设定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并且对于思维品质与提升提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要求,可以说,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当下语文教育所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还停留在了解、把握、体会、感受的阶段,这也就导致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水平还比较低。在语文课堂中,以抒情散文为媒介,抓住抒情散文的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升学生对情感的领悟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艺术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训练材料。抒情散文教学中,艺术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深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笔者在正文部分,首先对该课题的研究缘起进行阐述,整合了有关艺术思维和抒情散文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文献进行了整理,对艺术思维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阐述,对培养艺术思维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抒情散文相关的知识进行了概述,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和抒情散文抒情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抒情散文教学中艺术思维培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后文的策略实施提供了支持。然后通过对文献资料和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当今课堂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原则和培养的方法。

李晓燕[3](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吕明阳[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栾津津[5](2020)在《“分形”艺术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形”艺术语言作为分形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背景的视觉语言它的广泛应用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分形”艺术语言着手探索其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通过对“分形”艺术语言的整体分析和美学特征,探讨分形与首饰之间的关系。找寻合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进而形成一种用于指导“分形”艺术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具体应用与实践的方法。首先引用资料与图片,阐述了“分形”艺术语言的内涵与基本规律以及审美价值。然后通过对“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的背景及艺术价值的分析来论证“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分析确定介入的定位及角度。并列举大量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出“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的方式。从而归纳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思路与路径并用于指导毕业设计创作的理论依据。

李成[6](2020)在《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日益凸显。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就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呈现出不同文化形态相互交织的生态境遇。多元文化并存固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生态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所提供的“场域”中进行活动,文化生态发生转换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的概念等基本理论入手,以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研究落脚点回归到新时代文化生态优化的应然期许。作为一个“舶来品”,文化生态在进入中国以来先后发生两次重大的语境转换和语义迁移,进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述。本研究对文化生态的概念理解主要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即将文化生态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人工系统,文化生态在内容上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认知,具有要素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显着特征。在实践中,文化生态既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彰显着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还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文化生态形成发展的历程中,建立在实践活动上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也对文化生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生态是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之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文化生态是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生态系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性存在,那么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具体的展开中,主要从文化属性、文化使命、文化能力、文化精神以及文化形象五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做一种文化的认识。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文化性存在的理论假设之后,本研究主要从内容、中介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来详细阐发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笔者主要从知识、思想、精神以及信仰四个层面予以展开,其中知识是教育人的内容资源,思想是引导人的内容资源,精神是鼓舞人的内容资源,信仰是铸就人的内容资源;在论述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时,突出强调对作为环境中介的社会心理、作为沟通中介的语言符号以及作为生活中介的日常生活等三个中介要素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中,主要侧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一个有机系统,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生态应该是内部的结构平衡与外部的关系和谐。就内部结构而言,要实现主导文化与非主导文化、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外部关系上,要保持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相关外部因素的和谐统一。对文化生态的优化和建设,从根本上讲应该从人类实践活动入手,但是本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考量新时代文化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批判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等内容。就当前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出现身份迷失;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性倾向突出;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文化生态的建设和优化,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价值认同为重要目的。

丁云玲[7](2020)在《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作为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倾向于注重显而易见的艺术技能或者是作品效果,忽视了在艺术的教育过程中的思维认知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将“工作室思维”(Studio Thinking)作为一种艺术学习的语言,强调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教授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随着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以教授思维为目的的艺术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估上的理论与实践变革。首先,本文梳理了“工作室思维”研究发展脉络,并对其相关理论背景、内涵和特征进行解读;然后,结合有关工作室思维的教育方法与实践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构建“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学计划框架及实践案例;最后,从我国艺术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实施理论与方法,为发展以思维培养为目标的艺术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和思维培养”、“工作室思维”的文献综述,分析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将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是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发展背景,详细论述“工作室思维”的发展背景和历程,旨在说明“工作室思维”的发展阶段受到艺术教学对于思维价值的影响。第三章是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分析工作室思维背后蕴含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向思维中心的转变,认知科学对工作室思维的理论支撑以及艺术教育领域对思维价值的认同。第四章是工作室思维的内涵及特征解读,探讨了工作室思维中的“工作室思维习惯”(Studio Habits of Mind)和“工作室结构”(Studio Structures)的含义以及课程呈现方式,总结工作室思维蕴含“工作室作为一种学习环境”、“与培养21世纪技能相契合”、“作为一种新型评估方式”和“多元化学科教学实施”的特征。第五章是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基于“大概念”(Big Ideas)和“艺术行为教学”(Teaching for Artistic Behavior,简称 TAB)的艺术实践模式,重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学计划框架与实践案例,便于国内实施工作室思维教学实践。第六章是启示与反思,笔者提出国内实施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在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使用范围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最后总结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在思维培养的价值、工作室思维的语言策略、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评估方式、师生角色转变以及课程教学环境设计的启示与反思。

张丽娜[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严静[9](2019)在《《礼记·乐记》与《诗学》和谐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和谐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也是中西方美学的共同理想。《乐记》与《诗学》作为中西方早期美学思想的总结性成果,展现了中西方早期对于美学和谐思想的探索实际。《乐记》从哲学的高度提炼“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思想,运用整体观照的思维方式,追求艺术与人的整体和谐,注重艺术的教化功能。《诗学》以哲学的睿智探究宇宙本原的“和谐有序”,运用“整一性”思维把握艺术的本质,追求艺术对生命个体的和谐作用,注重艺术的净化功能。《乐记》与《诗学》的和谐思想不仅对后世文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文学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乐记》与《诗学》和谐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西方和谐思想的整体理解,推进和谐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在实践层面实现和谐的当代价值秩序。

刘冉,田玫,姜艳丽[10](2019)在《高校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研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培养高校理工科学生的艺术思维及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分析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为出发点,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特征、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艺术思维的培养方式几个方面,对理工科教学中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进行探析。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健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复合型理工类人才的培养。

二、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艺术思维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高中抒情散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抒情散文教学与艺术思维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艺术思维与高中抒情散文概述
    2.1 艺术思维概述
        2.1.1 艺术思维的定义
        2.1.2 艺术思维的要素
        2.1.3 艺术思维的运行机制
        2.1.4 艺术思维与其他常见思维的区别
        2.1.5 艺术思维培养的意义
    2.2 高中抒情散文概述
        2.2.1 抒情散文的基本概念
        2.2.2 抒情散文的特点
        2.2.3 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
3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3.1.1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1.2 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1.3 时代发展的要求
    3.2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可行性
        3.2.1 语文课程性质为艺术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3.2.2 高中生的思维特征为艺术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4.1 教师层面的现状及分析
        4.1.1 重视知识掌握,轻视思维发展
        4.1.2 缺乏思维理论,教学浮于表面
        4.1.3 教师讲解为主,忽视情感教育
        4.1.4 教师预设为主,学生缺乏思考
    4.2 学生层面的现状与分析
        4.2.1 表象储备匮乏
        4.2.2 联想、想象能力薄弱
5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目标及基本原则
    5.1 培养的目标
        5.1.1 提高学生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5.1.2 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品质
        5.1.3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2 培养的基本原则
        5.2.1 艺术思维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的原则
        5.2.2 艺术思维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的原则
        5.2.3 艺术思维训练与知识建构结合的原则
        5.2.4 艺术思维训练与生活体验结合的原则
6 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策略
    6.1 通过阅读和观察,丰富表象储备
        6.1.1 通过阅读,积累表象知识
        6.1.3 通过观察,积累表象材料
    6.2 运用体验法,提升联想和想象能力
        6.2.1 触发联想能力
        6.2.2 拓展想象能力
    6.3 运用语境感悟法,提升语言形式鉴赏能力
        6.3.1 体会语言审美意义
        6.3.2 体会语言情感意义
    6.4 运用情境创设法,激发情感共鸣
        6.4.1 引发情感体验
        6.4.2 领会情感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理论价值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早期探索
        二、发展成熟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一、关键范畴
        二、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结语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释义
        1.4.1 美的本质
        1.4.2 审美教育
        1.4.3 审美力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分形”艺术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从分形理论到“分形”艺术语言
    (一)分形的概念
    (二)“分形”艺术语言定义
    (三)“分形”艺术语言的特点
        1.“分形”艺术语言的科学特征
        2.“分形”艺术语言视觉特征
        3.“分形”艺术语言的思维特征
    (四)本章小结
二、“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
    (一)“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创作的背景
        1.艺术与科学融合背景
        2.计算机技术发展
        3.3 D打印技术发展
        4.现代首饰设计观念转变
    (二)“分形”语言在艺术创作、设计表现中的广泛运用
    (三)“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优势与价值
        1.“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优势
        2.“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的价值
    (四)本章小结
三、“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的思考与路径
    (一)“分形”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的思维与逻辑
        1.“分形”艺术语言与首饰设计思维分析
        2.首饰创作过程中“分形”艺术语言介入角度分析
    (二)“分形”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艺术表达
        1.“分形”艺术语言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精神表达
        2.“分形”艺术语言与现代首饰设计的视觉感受
    (三)“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方法分析
        1.“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案例分析
        2.“分形”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方法归纳
    (四)本章小结
四、“分形”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艺术实践
    (一)具象设计:“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实践
        1.首饰设计灵感主题
        2.生成造型的简化与变形
        3.具体设计细节分析
    (二)思维设计:“分形”艺术语言介入现代首饰设计实践
        1.《生长·摇摆》系列作品分析
        2.《微观世界》系列作品分析
    (三)设计实践中的思考与感受
    (四)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6)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辨析
        一、文化生态、文化系统、文化生态系统
        二、文化生态、文化环境、文化生态环境
        三、文化生态与文化形态
        四、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难点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化生态的基础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文化生态的内容结构
        一、宏观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中观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微观结构:人与人、自我的关系
    第二节 文化生态的特征阐释
        一、要素的多样性
        二、关系的复杂性
        三、结构的层次性
        四、系统的开放性
    第三节 文化生态的价值指向
        一、文化生态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
        二、文化生态彰显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
        三、文化生态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
    第四节 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二、政治制度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三、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四、历史传统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文化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文化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属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属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属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使命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解释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批判能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能力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一、文化精神与精神文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形象
        一、形象概念、形象特征以及文化形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生成脉络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建构目标
第三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知识—教育人的内容资源
        一、知识的一般性考察
        二、作为文化生态“产品”的知识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
        四、两种类型知识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思想—引导人的内容资源
        一、思想的两种理解方式
        二、思维方式与思想成果
        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第三节 精神—鼓舞人的内容资源
        一、民族精神
        二、时代精神
        三、人文精神
        四、科学精神
    第四节 信仰—铸就人的内容资源
        一、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二、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三、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
第四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介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的概念特征
        二、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心理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介的影响
        一、语言:人的存在形态
        二、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三种形态
        四、从语言到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中介的影响
        一、日常生活:文化、思想与人的互动场域
        二、日常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起点
        三、思维飞跃:从日常思维到非日常思维
第五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
    第一节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先在结构的抽象理解及其具体来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的内容
        三、先在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二、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运作机理
    第三节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外化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实然探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目标追求
        一、外部之间的关系和谐
        二、内部之间的结构平衡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内容指向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四、批判和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现实困境
        一、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身份迷失
        二、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倾向突出
        三、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降低
        四、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下降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路径依托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
        二、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导向
        三、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为目的
结束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智慧指向
参考文献
学习经历和科研成果
后记

(7)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1.3.1 艺术教育价值转变的研究
        1.3.2 艺术教育与思维理论的研究
        1.3.3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实践研究
        1.3.4 综述与本研究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与解读
        1.4.1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1.4.2 工作室(Studio)
        1.4.3 工作室思维(Studio Thinking)
        1.4.4 艺术家(Artist)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
    2.1 萌芽阶段—关注艺术教育的价值
    2.2 发展时期—思考艺术对思维的价值
    2.3 成熟阶段—用于艺术实践的工作室思维
第3章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转变
    3.2 认知科学对工作室思维的理论影响
        3.2.1 思维认知理论对于工作室思维的支持
        3.2.2 具身认知和内隐学习对工作室学习环境的架构
    3.3 艺术教育领域对思维价值的认同
        3.3.1 艺术教育本身的思维价值
        3.3.2 艺术教育中思维的迁移价值
第4章 工作室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4.1 工作室思维的内涵
        4.1.1 工作室思维习惯
        4.1.2 工作室结构
    4.2 工作室思维的特征与价值
        4.2.1 工作室作为一种教学环境
        4.2.2 与培养21世纪技能相契合
        4.2.3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估方式
        4.2.4 多元化学科教学实施
第5章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实践案例
    5.1 基于“大概念”教学的艺术实践
        5.1.1 基于“大概念”教学的指南和计划模板
        5.1.2 基于“大概念”教学实践的思考
    5.2 TAB艺术教学实践
        5.2.1 TAB教学原则
        5.2.2 TAB教学内容
        5.2.3 TAB教学的实施方法
        5.2.4 挑战与建议
    5.3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学框架与实践
        5.3.1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教学框架模板
        5.3.2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学案例
第6章 启示与反思
    6.1 国内实施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启示
        6.1.1 揭示思维培养的价值
        6.1.2 工作室思维的语言策略
        6.1.3 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评估
        6.1.4 师生角色的转变
        6.1.5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
    6.2 对基于工作室思维艺术教育的反思
        6.2.1 教师教学水平的挑战
        6.2.2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6.2.3 教学范围的限制
    6.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一、理论之径
        二、实践之行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参考文献
致谢

(9)《礼记·乐记》与《诗学》和谐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宇宙哲学观中和谐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乐记》与《诗学》宇宙哲学观中的“和谐”思想
        一、《乐记》的“天人合一”
        二、《诗学》的“和谐有序”
    第二节 《乐记》与《诗学》宇宙哲学观“和谐”思想之比较
        一、共同点:宇宙和谐
        二、不同点:人与宇宙自然的不同关系
第二章 艺术思维方式上“整体观照”之比较
    第一节 《乐记》与《诗学》“整体观照”之思维
        一、《乐记》的“浑整性”
        二、《诗学》的“整一性”
    第二节 《乐记》与《诗学》艺术思维之比较
        一、相同点:整体观照的思维方式
        二、不同点:审美主客体的不同侧重
第三章 艺术功能上和谐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乐记》与《诗学》艺术功能中的“和谐”思想
        一、《乐记》的“教化”
        二、《诗学》的“净化”
    第二节 《乐记》与《诗学》艺术功能中“和谐”思想之比较
        一、相同点:艺术的“功利性”
        二、不同点:《乐记》的“群体性”与《诗学》的“个体性”
第四章 《乐记》与《诗学》和谐思想之影响
    第一节 《乐记》与《诗学》对中西方文论的影响
    第二节 《乐记》与《诗学》对文学活动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高校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特征
2 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
3 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3.1 完善思维方式
    3.2 提升创造性思维
    3.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方式
5 结语

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高中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研究[D]. 莫亚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分形”艺术语言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实践研究[D]. 栾津津.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6]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 李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工作室思维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丁云玲. 西南大学, 2020(02)
  •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9]《礼记·乐记》与《诗学》和谐思想比较研究[D]. 严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10]高校理工科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研讨[J]. 刘冉,田玫,姜艳丽. 黑龙江科学, 2019(05)

标签:;  ;  ;  ;  ;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促进人类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