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语:密切关注中国“转型、发展、失衡”过程中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田芳,邹晓东[1](2021)在《“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哲学(史)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即面临着"依傍西方哲学"的"原罪"指控,同时,它也一直深受居强势地位之西方哲学投来的"中国没有哲学"鄙薄与压抑。在"依傍西方哲学"与"追求中国哲学的特质"之间何去何从?该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哲学(史)界。在近代以来西强中弱、西学东渐的大格局下,囿于长期低迷的国运,现当代中国哲学人总体上难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文化自尊。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急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学界受之鼓舞,开始自觉谋求相应的世界学术话语权。德里达在2001年同王元化进行上海对话时,试图化用(贬义转用作褒义)黑格尔的"中国没有哲学"话头表彰"中国只有思想",不料却因低估了黑格尔原话对中国本土哲学人的伤害,以及中国本土知识人在文化自尊上的"压抑—抗争—振兴"心态,而擦枪走火般地引燃了21世纪初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通过参与这场大讨论的导火索文本的制作与发表、编发相关专文、进行扩展性议题设置,《文史哲》深度参与并仍在见证着"本土传统资源现代化"与"古今外来资源本土化"这一双循环格局的生成。
方印[2](2021)在《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文中研究表明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即为公众环境权。公众环境权不仅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也是环境法正当性存在的价值基石。而目前理论界、立法界及实务界对公众环境权的范畴、类型与体系的认知呈现出多元化样态,在认知视角、认知理念、认知方法、认知重心四个方面均存在典型误区,故应在修正这些误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环境品质利益为认知原点,运用认知"分型与归合"方法,基于功能性概念与技术性概念的区分,在实现环境法上的利益关怀、识别及法权转化的过程中使公众环境权的范畴界定、类型解分与体系建构三大问题得以一体化解决,探得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应然样态",并使其在环境品质利益法益论与环境品质利益权利论双重路径的归合下最终成型,从而能够适应或包容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等多文明叠加背景下数字经济的生产生活逻辑与全民环境教育观及其权益诉求。这一认知路径下的广义公众环境权权利观是对已有狭义公众环境权权利观的纠偏,一定程度上或可破解现有公众环境权范畴界定不一、类型解分混乱与体系建构多元等系列难题,同时也利于提升公众环境权理论的整体性与自洽性,推动环境法学研究超越对策法学研究、衔接传统法学研究,使环境法学研究更易于回归主流法学研究之列。
杜未未[3](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丁博[4](2020)在《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羌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岷江上游地区,其文化特色自东南至西北呈现出一条由汉文化至藏文化的变色光谱。民族识别时期,由于其文化差异性较细微,便依其他因素将多声部民歌的流传地区分别划为藏族与羌族。自此,随着“文化主体”族性身份的明晰,其“多声部民歌”的音乐认同也随之移动。以此学理问题结合“梅里亚姆三模式”以及“民族音乐学分析法”,对藏、羌多声部民歌予以客观分析,发现其音乐在上述众多方面具有较多的相同性。但是,同一音乐形式为何其“认同”不同,由此问题,参考文化认同与区分、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族群“主观建构论”等跨学科方法,认为岷江上游地区多声部民歌的“客观文化特征”具有同一性,但是这只是学者依据所谓“理论”理性分析的结果。由此,再次从“主位介入”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地人们在彰显“认同”与“区分”时,并非如音乐学者般客观理性的分析音乐结构,而是在“民族识别”等国家话语权力的语境下,结合族群状态、人群关系等一些具有现实利益的社会情境所作出的一种“选择”。
韩隽[5](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韩玥[6](2020)在《新世纪“批评家小说”现象探析》文中认为批评家跨界从事小说创作是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一个勃兴的文学现象。2010年前后,李陀、李敬泽、吴亮、张柠、梁鸿、李云雷、房伟、项静等评论家纷纷发表小说新作,以小说写作者的身份与传统小说家“同台竞技”。在新文学史上,批评家写小说其来有自,但像新世纪以来批评家如此成规模的集体跨界的行为,并不多见,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下文小说创作内外的诸多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在肯定“批评家小说”写作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以题材的侧重为标准将“批评家小说”分为三类,对批评家群体“重返”背后的深层原因、为各类题材注入新质的表现以及批评家小说存在的问题等作出相对全面细致的挖掘与探讨。绪论部分,梳理了新世纪以来批评家小说的发表情况以及中外批评家的小说写作传统,同时整合当下学界有关“批评家小说”的研究现状,以此明确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及选择依据。第一章聚焦批评家跨界写作的内外原因,从“纠偏与补缺”、“直面现实并积极介入”、“文学场域的助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新世纪以来批评家跨界写作一方面出于对当下小说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回应文学由“思想”到“叙事”之变的必然选择。此外,《青年文学》等刊物的倡导、文学的评奖机制以及“述而不作”所引发的争议等构成了批评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外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以具体的文本为例讨论批评家们在城市题材、历史题材、乡土题材领域做出的新思考。第二章通过叙事形式和精神内核层面的考量,认为《三城记》、《无名指》、《朝霞》等城市题材小说实现了以“写对话”与“塑造人物”向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复归的文学理想,同时克服了城市小说止于物质表象的浅层书写模式,以城市知识分子为窗口形成了对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思索。第三章结合当下历史题材小说的书写现状,指出《青鸟故事集》《猎舌师》等作的超越性,它们突破了历史小说书写惯性,解构了历史权威,或以“人民的历史”替代阶级史或革命史,或实现了纪实与虚构间的平衡,在尊重史实与合理性想象间重建历史理性。第四章通过文本细读,认为《再见,牛魔王》、《幻想故事集》在情感的抒发或生命体验的表达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诸种问题,提供了对新乡土中国形态的思索;而梁鸿的《神圣家族》和《梁光正的光》则通过城镇书写模式的突破与新农民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对乡土小说书写模式的开拓。余论部分,在肯定批评家创作实绩的基础上,从“强烈的思辨色彩与评判积习的存留”、“创作意图与实际效果的偏差”、“‘理念先行’所引发的争议”等三个层面展开关于跨界写作问题的探讨,同时表达对批评家小说的更高期待。
赖茉尧[7](2020)在《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媒体的变化,各种新兴媒体应运而生。融合化、智能化、数据化成为显着特征,这也推动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基于网络和社交媒体传播的节目样态更受到受众的喜爱。这一背景下,一大批制作水平较好、符合网络语言传播语境和引发流量关注的网络节目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经超越传统媒体。也因此,一大批基于网络节目成长起来的主持人成为新兴传播力量。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以语言学、语用学、传播学、播音学等为理论依据……本文以语言学、语用学为理论依据,以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大型视频平台中的网络节目为样本,通过语言学视角,对我国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价值、选题意义提出了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出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阐述了网络节目及网络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脉络,明确网络节目主持人的定位,肯定节目主持人在网络节目中的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对网络节目语料库进行语用分析,从语义个性化、语态多元化、语言情境化、语体口语化这四个方面研究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特点。第四部分从语用策略分析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修辞的话语建构及语言修辞的重要性。第五部分在分析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特点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网络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这一部分是对研究问题的有效延伸,通过分析目前出现的部分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失范问题,给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如表达失范、语言素养过低等。这就要求网络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运用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注意信息接收者的知识水平,又要掌握好语言运用的分寸与尺度。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主持节目时,网络节目主持人通过语言学、语用学中的修辞方法赋予语言表达以独特的审美,使语言更加立体可感,并强化网络节目的传播效果。
贾宁[8](2020)在《罗亭的“多余”与文明的冲突》文中研究表明《罗亭》是屠格涅夫凭借其对时代的敏锐洞察,为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思考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同名主人公罗亭一直以来都颇受学界关注,一代代学者都曾试图解读罗亭这一经典形象,研究大多集中于罗亭的“多余人”身份。然而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罗亭这一人物的解读仍未达成统一的理解和认识。罗亭所处的年代正是西方文明和俄罗斯文明发生强烈碰撞的时期,因此罗亭走向“多余”的命运必然与这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着极大的关联。一方面,西方文明的迅速发展让罗亭看见了俄罗斯本土文明的不足,因此他积极地向本国人民宣扬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并尝试按照西方的方法在农业、工商业和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尽管罗亭所宣传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人民传统的思维模式,但是他的改革行动无一成功,这是因为罗亭和大多数俄罗斯人民在民族世界观上有着极大的分歧。另一方面,俄罗斯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对比下,似乎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落后的地方,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失败后,罗亭通过对两种文明的反思,也发现了在东正教浸润下的本土文明有着西方文明无可超越的独特优势,罗亭因此陷入了“走自己的路还是照抄和模仿西欧之路”的争论怪圈中无法自拔。但也正是罗亭在文明抉择中的迷失完成了他对后人的启迪,后人试图从罗亭的悲剧中去寻找对待两种文明应有的态度,以此来探索俄罗斯未来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罗亭》创作文本的重新阐释,结合时代背景和屠格涅夫本人的哲学观、宗教观来探寻《罗亭》创作渊源。在此基础上,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进一步解读罗亭这一形象,来发掘其背后所蕴藏的文明冲突,力求为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谭厚锋[9](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指出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邱佛梅[10](2019)在《“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体现“科学法治观”以及法治发展的“中国性”和“时代性”。梳理历史脉络,我国法治建设从早期提出“法治国家”(1997)到建设“法治政府”(2004),再发展为建设“法治社会”(2012),既折射法治中国建设的进步,也从侧面反映出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失调、发展失衡。基于“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战略部署,以及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激励功能,构建评价体系和机制,科学评价和比较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水平,发现存在问题、分析成因,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逻辑使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依据“定义法治→量化法治→反思法治”的逻辑思路,融合实证分析与规范论证方法,从比较研究的视角,以“一体化”为目标导向及理论基础,探讨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结果。首先,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对其评价及比较具有强大的现实需求;其次,基于“技术+价值+实效”的分析框架,法制建设、保障机制、心理认同、法治秩序是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基本维度,客观指标、专家评议和公众满意度测量构成主要评价方式;再次,针对G省2017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法治政府指数为78.30,法治社会指数为68.74,二者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公正司法、社会守法两个维度存在明显短板;最后,尽管影响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源于我国国情和法治建构策略更加强调法治政府建设优先,虽抓住了主要矛盾,但也导致公众法治认同感较低、社会自治发育较慢等问题。由此,加快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应推动法治发展动力机制社会化和完善地方法治建设驱动力,形成“国家—政府—社会”三位一体主体格局,合理调配法治资源与完善法治运行组织,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论文力图有所创新:一是选题。从比较的视角聚焦问题,将立论置于重大现实问题和需求之中,其中法治社会评价及实证为全新的研究领域。二是体系。融入绩效评价理念,体现结果导向和公众满意度导向,科学论证评价维度,实现了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可比性。三是方法。融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运用法治评价领域,进行大样本量的社会调查,开展实证研究。但同时,研究对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逻辑关系论述不足,对评价标准分析较为单薄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主持人语:密切关注中国“转型、发展、失衡”过程中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持人语:密切关注中国“转型、发展、失衡”过程中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中国哲学(史)”学科由来已久的身份尴尬 |
二、德里达、王元化2001年对话:引爆“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导火索 |
三、从《文史哲》角度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的代表性命题 |
四、扩展性追问与前瞻:非复古、非封闭的“本土化”中国人文学术何以可能? |
小结 |
(2)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当前观察: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现实样态” |
(一)理论上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第一,“基本权利与衍生(派生)权利”的范畴、类型与体系二分认知思路。 |
第二,“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的范畴、类型与体系二分认知思路。 |
第三,“实体性权利范畴、类型与体系”的单分认知思路。 |
第四,“程序性权利范畴、类型与体系”的单分认知思路。 |
(二)法律上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第一,国家层面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法律表达及其相关说明。 |
第二,地方层面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环境法律表达及其说明。 |
(三)实务中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1.司法实务中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57) |
2.执法实践中的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二、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认知检视: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认知误区” |
(一)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认知方法落后 |
(二)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认知理念错位 |
(三)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认知视角单一 |
(四)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认知重心失衡 |
三、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理想塑造: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应然样态” |
(一)环境品质利益法益论视角下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二)环境品质利益权利论视角下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 |
(三)路径归合: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的理想图景 |
结语 |
(3)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旨 |
二、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核心文献 |
(二)音乐与认同的研究文献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历史民族音乐学与音乐口述史 |
(二)“乐音·行为·观念”三模式和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 |
(三)主体民族志 |
第一章 岷江上游地区藏、羌民族与多声部民歌 |
第一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研究中的学理问题 |
一、多声部民歌的“多”声问题 |
二、音乐认同问题 |
第二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研究的现实可能 |
一、岷江上游走廊地区的藏、羌人群 |
二、以“沟”为经济生态的地理环境 |
三、变色光谱:眼见为实的“文化标识” |
第三节 藏、羌多声部民歌的区域文化语境 |
一、以“毒药猫”、“根根”为族群性格的人文环境 |
二、“一截骂一截”的文化“区分”语境 |
三、“山神信仰”中的文化“认同”语境 |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特征:藏、羌多声部民歌的音乐事象 |
第一节 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分析 |
一、日常生活中的歌曲 |
二、劳动场合中的歌曲 |
三、民俗场合中的歌曲 |
四、仪式信仰中的歌曲 |
第二节 岷江上游地区多声部民歌的行为解读 |
一、摸喉头、摸脸颊 |
二、右旋、手臂晃动、弯腰曲背 |
三、音乐表演空间与暴力争斗空间的矛盾依存 |
第三节 模仿·诵经·规矩——多声部民歌的音乐观念阐释 |
一、对自然(生物)的模仿:二声部就像云朵与河水 |
二、诵经:沟通与劳动 |
三、规矩:歌词不能改;祖先的路不能改 |
第三章 个案阐释:座山会仪式·弟兄祖先故事 |
第一节 显性的认同与隐性的区分——以座山会仪式为例 |
一、座山会的前期准备 |
二、座山会的具体过程 |
三、显性的认同与隐性的区分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表征的多声部民歌——以其所蕴含的“弟兄祖先”故事为例 |
一、我所听到的“弟兄祖先”故事 |
二、多声部民歌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
三、弟兄祖先的文化表相及其社会本相 |
第四章 文化认同与区分:多声部民歌的族性建构 |
第一节 多重理念下对多声部民歌的话语表述及社会行为的考量 |
一、多重理念的阐释 |
二、双重话语表述 |
三、深层社会行为 |
第二节 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多声部民歌的族群区分问题 |
一、假借“阿里武士”的记忆 |
二、攀附“嘉绒藏族土司族源” |
三、主观选择的外部碎片化材料所建构的音乐认同 |
第三节 夸耀我群与贬低他群——多声部民歌所彰显的人群区分 |
一、音乐区分的研究路径 |
二、木都村与知木林地区其他村寨人群的现实关系 |
三、木都村多声部民歌中与其他村寨人群的“想象”关系 |
四、主观区分的社会内涵——人群恐慌与自我认知 |
第五章 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基于理论层面的思考 |
第一节 多声部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传承形式:发明的传统 |
二、传承主体:女性音乐文化 |
三、传承人的待遇问题及矛盾 |
第二节 符合外来人“想象”的传承 |
一、想象与建构的传统 |
二、从民族中心主义到文化相对主义再到内部东方主义 |
三、“团结”与“进步”——国族主义的想象 |
结语 |
附录 :田野调查对象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专着、编着、论文集、内部资料、古籍) |
期刊类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新世纪“批评家小说”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批评家的跨界 |
第一节 纠偏与补缺 |
第二节 直面现实并积极介入 |
第三节 文学场域的助推 |
第二章 批评家的城市小说:现实主义复归与形而上思考 |
第一节 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方法的再思考 |
一、“对话”传统的再度激活 |
二、时代“新人”形象的再塑造 |
第二节 关注城市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 |
一、“知识流浪儿”的匮乏与拯救 |
二、在“物质表象”与“精神疾病”之上 |
第三章 批评家的历史小说:解构历史权威与重建历史理性 |
第一节 文体之辩与小说边界的开拓 |
第二节 在纪实与虚构间“触摸历史的褶皱” |
第四章 批评家的乡土小说:乡土的失格与重构 |
第一节 在童年的记忆中守望精神原乡 |
第二节 新型小镇叙事与新农民形象的塑造 |
余论 批评家“越界”之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概况 |
2. 国外研究概况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语料分析法 |
3. 归纳研究法 |
4. 对比分析法 |
一、 网络节目及主持人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 网络节目及主持人的概念 |
1. 网络节目 |
2. 网络节目主持人 |
(二) 网络节目主持人类型的划分 |
1. 访谈类 |
2. 娱乐类 |
3. 服务类 |
4. 大型网络视频类 |
二、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样态分析 |
(一) 语义个性化 |
1. 突破固有的交际原则 |
2. 词语别义解释法的个性应用 |
(二) 语态多元化 |
1. 语言幽默调侃化 |
2. 语言视觉立体化 |
3. 副语言夸张性情化 |
(三) 语言情境化 |
1. 语言环境的制约性 |
2. 语言行为的制约性 |
(四) 语体口语化 |
1. 实用为先口语语体 |
2. 低度抽象口语语体 |
三、 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分析 |
(一) 会话结构的优化 |
1. 结构中心化 |
2. 排列关联化 |
(二) 语用预设的深化 |
(三) 互动话语逻辑推进 |
四、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传播研究启思 |
(一)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层面存在的问题 |
1.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存在的问题 |
2. 网络节目主持人对语言要求 |
(二) 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层面的提升策略 |
1. 语言传播价值提升 |
2. 语言影响力的提升 |
3. 语言规范性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罗亭的“多余”与文明的冲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俄罗斯的屠格涅夫研究 |
二、中国的屠格涅夫研究 |
三、关于长篇小说《罗亭》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第一章 难逃的“多余”:《罗亭》的创作思想溯源 |
第一节 文明冲突:西欧派与斯拉夫派 |
第二节 哲学启蒙:塑造民族英雄 |
第三节 “宗教的人”:探寻救世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走向“多余”的历程:民族世界观的对立 |
第一节 觉醒:思想上的启蒙 |
第二节 怀疑:失败后的自省 |
第三节 虚无:选择上的迷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陷入“多余”的窘境:对两种文明的反思 |
第一节 西方文明中的“利己主义” |
第二节 俄罗斯文明中的“利他思想” |
第三节 两种文明的抉择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理论研究 |
二、关于法治评价的价值之争与理论研究 |
三、关于“三位一体”法治中国建设研究 |
四、简要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体系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体系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方法 |
二、实证研究方法 |
三、规范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的目标导向 |
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 |
二、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三位一体”法治建设根基 |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科学基础 |
第三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规律 |
一、法治政府评价和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探索 |
二、法治政府评价和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践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基本理念 |
一、法治发展水平评价与法治建设绩效评价的区别 |
二、融入绩效理念观测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 |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框架标准 |
一、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分析框架 |
二、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价值标准 |
第三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体系 |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
二、定量评价中主客观指标互补互证的方法 |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赋值的方法 |
第四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比较 |
一、评价指标体系生成的法律依据 |
二、法治政府评价的指标体系 |
三、法治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 |
四、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特点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证比较 |
第一节 量化分析:中国G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 |
一、实证评价条件与案例选择理由 |
二、数据来源、评分标准及样本结构 |
三、G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评价结果比较 |
第二节 规范分析: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实施效果比较 |
一、法治建设措施指标设定 |
二、建设指标实现程度比较 |
第三节 比较发现: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 |
一、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不协调是关键问题 |
二、国家的法治进程与建设目标相比仍然有距离 |
三、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单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实证结果诠释 |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结果落差诠释 |
一、理念上更加强调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地位 |
二、实践上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早于法治社会建设 |
三、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经济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结果落差影响 |
一、正面影响 |
二、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体化”目标导向的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
一、推动法治建设动力机制的社会化 |
二、完善地方驱动力实现“一体化”法治建设 |
三、以评价驱动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
第二节 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
一、采用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混合法模式 |
二、合理调配法治资源与完善法治运行组织 |
三、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
四、提高整体法治水平与缩小法治建设差距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主持人语:密切关注中国“转型、发展、失衡”过程中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J]. 田芳,邹晓东. 孔子研究, 2021(03)
- [2]环境法上的公众权利——公众环境权范畴、类型与体系[J]. 方印. 河北法学, 2021(07)
- [3]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4]藏、羌多声部民歌的民族音乐学阐释 ——以黑水县知木林与松潘县小姓沟为例[D]. 丁博.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7)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6]新世纪“批评家小说”现象探析[D]. 韩玥. 山东大学, 2020(12)
- [7]网络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研究[D]. 赖茉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罗亭的“多余”与文明的冲突[D]. 贾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一体化”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比较研究[D]. 邱佛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