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CS-51单片机在CATV可寻址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学军,张晨亮,毕涛[1](2016)在《电力线通信的温度测量与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针对温度测量与灯光电源控制问题,提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温度测量与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制作了原理样机。该系统采用一个主机通过电力线联接多个从机的主从架构。主机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帧及接收返回数据帧并在液晶屏上显示从机状态。从机通过电力载波模块接收并执行主机的控制指令,以实现灯光电源控制、温度测量及灯光状态获取并返回灯光状态数据帧和温度值数据帧。利用16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上位机主控器,MSC-51系列单片机AT98C2051作为下位机主控器;电力载波模块作为调制解调器;继电器控制灯光电源的通断;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温。该设计方案不但能够避免无线通信带来的干扰,而且避免了重新布线。经过运行测试,该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各项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崔红[2](2011)在《基于双音频的智能广播系统信号传输安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共事件给我国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些事件都警醒了我们对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深思,对于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的处理变得尤为重要。当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指挥部不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远距离地对公众进行指挥和广播,对于处理应急事件有其无可替代的功效。本文所研究的是基于双音频信号控制的智能应急广播系统,该双音频作为控制信号可以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中通过广播形式发出,即可实现有效的通信识别和可靠的远程控制,以保证广播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指挥者可以用手机登录本系统,通过密码和身份识别后,指挥者可以继续用电话按键进行远程控制,强行启动指定区域所有目标用户的接收机,切换到公共突发事件广播专用频道,用电话向接收机用户进行语音广播。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双音频(DTMF)信号控制的公共突发事件广播系统的通信安全问题。首先介绍了整个应急广播系统的总体结构,接着对系统的接收机和广播控制中心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之后对系统的信号传输安全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系统使用双音频信号作为广播控制中心和智能接收机进行通信识别和控制响应的握手信号;增加了系统日常巡检功能来防止外来DTMF双音频信号对系统的干扰和攻击;采用级别地址编码方法来实现瞬间接收端的大面积启动;使用虎符码鉴别双音频控制指令真伪和验证登录用户的级别。对通信过程中控制信号经过DES加密算法来对其加密后经专用频点FM调制器调制后由混频发射器发出。接收机经过解调解密后得到原来的控制信号,这样更能保证信号传输的安全性。最后为了验证所采用的安全机制的有效性,搭建了测试平台,对于实验所用到的设备及实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保证通信安全,系统采用的日常巡检机制保证系统在无电话打入时安全、可靠地运行;虎符码验证机制保证系统在激活状态下接收机能够安全准确的工作;控制信号自动加密和解密机制增加了控制信号被破译的难度;重置虎符码机制,有效地防止了系统被恶意攻击,由此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蒋华龙[3](2009)在《基于单片机的轮式机器人设计》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更是研究的热点,轮式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个分支,迷宫问题更是人们研究机器智能的重点,所以,通过研究轮式机器人穿越迷宫来研究机器人的设计和机器智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机器人的发展、设计与制作、迷宫算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单片机的轮式机器人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设计中,采用了基于51内核、功能强大的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四路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感知迷宫环境信息,两路对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左右电机的转速,以桥式集成驱动芯片L293D驱动左右两个直流电机,并用PWM技术对电机的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通过MAX7219驱动六位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用红外遥控方式对轮式机器人实施无线控制,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了轮式机器人探索迷宫路径、快速返回及快速穿越迷宫的算法。详细描述了微控制器AT89S52的性能参数及系统资源,并详细地介绍了在本设计中有关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分析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测距的原理和电路设计及电机速度的检测与控制的原理和电路设计。给出了A/D转换器TLC1543和LED驱动器MAX7219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软件方面,详细描述了运动控制、距离检测、速度检测与控制、探索迷宫、快速返回、快速穿越、信息显示、遥控信号接收与处理等模块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部分模块的流程图。另外,本文还对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总结了目前较流行的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和局部路径规划方法。最后,对本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了对本系统的改进建议。
王秀亮[4](2009)在《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控制及信息发布一体系统》文中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场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CAN总线由于具有突出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实时高效数据传输能力,在汽车工业、工业控制、安全防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使用CAN总线,实现了在有线电视网中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发布一体系统。本文的特色之一在于为满足不同类型的需要,设计了两种CAN节点:一种是使用STM32控制的CAN终端节点,其采用的是ARM公司先进的Cortex-M3核,针对的是比较复杂的终端节点,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除了CAN接口外还有串口、AD转换等功能,可同时控制LED屏和实现数据采集;另外一种是使用STC89C58单片机控制的CAN节点,其针对的是功能简单、成本敏感的终端节点,其可以控制调频接收机,完成可寻址调频广播。本文详细描述了整个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如下:前端主机上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前端控制软件;基于STM32F103的CAN总线控制器的设计,包括硬件PCB电路图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基于STC89C58的CAN总线控制器的硬件PCB电路图设计和软件设计;还简要介绍了系统中LED显示屏和调频接收机等相关设备的功能与设计。本系统具有控制距离远、终端节点多、实时性能强等优点,它使得不同类型的终端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李雪莲[5](2006)在《低成本湿度标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环境湿度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动、植物的生存等与周围环境的湿度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湿度测量的仪器仪表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在仓储、运输、工业制造、气象观测、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湿度传感器测量相对湿度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湿度测量方法,但湿度传感器的感湿特征量与环境气相湿度之间并不总是存在固有的定量关系,一般都要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并需要经过校准和标定方可使用。另外,湿度传感器经长时间使用之后其测量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因此,还需要定时对湿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所以,湿度标定在湿度测量中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主要采用标准湿度发生器对湿度传感器进行标定。但目前已经面市的标准湿度发生器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其维护费用也很高,加大了湿度测量仪器的标定成本,极大地影响了湿度测量仪器的推广使用。 本课题所研究设计的是一种低成本的湿度标定系统。本系统采用了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溶液作为湿度源;并通过研究和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有效地缩短了饱和盐溶液的平衡时间;系统中的智能监控器实现了对湿度源中温度、湿度的监测、对搅拌速度的控制以及达到湿度平衡时进行自动提示等功能。本系统成本低廉、设备简易、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简单可靠的湿度标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蔡继续[6](2006)在《某雷达数字化接收机和控制器研究及工程实现》文中认为在当今高速信号处理技术中,DSP+FPGA方式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实现途径和有效解决手段。DSP适合完成结构复杂的算法;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适合完成高效、算法固定的任务;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相比,FPGA优点主要在于其很强的灵活性、可在线配置、修改和维护方便等优点。本文工程中的星载雷达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就是采用DSP+FPGA的方式。其中信号处理采用的是Xilinx公司的Virtex-Ⅱ和Virtex系列FPGA和多片AnalogDevices公司的TigerSHARC TS101的硬件电路结构。本文主要内容是:雷达数字化接收机、控制器方法研究及工程实现。雷达数字化接收机部分是基于数字下变频(DDC)技术在FPGA上实现的算法研究及工程实现;雷达控制器部分是基于TigerSharc、FPGA、CAN总线的多项控制技术的方法研究及实现。DDC的实现分为两个部分, IQ分解和抽取。本文采用的是多项滤波的方式。采用高精度的ADC芯片完成中频采样,通过Virtex-Ⅱ系列FPGA设计中频正交系统,主要包括通过verilog语言实现多路雷达中频接收的时序控制,通过滤波器IP核实现滤波器的设计,以及利用C语言实现DSP的通讯控制程序设计。并给出了FPGA在资源和速度上一些优化的方法,调试过程中影响中频正交接收性能测试的因素。雷达控制器就是通过雷达控制电路板完成与外部接口,卫星总体的命令交互,通讯实现。由于CAN总线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方便监控,调试方便的特点,本文的雷达控制器与卫星总体的通讯采用CAN总线的方式。本文给出了CAN总线雷达系统节点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通过FPGA实现的SJA1000与TigerSHARC的通讯时序转换桥。设计了CAN节点通讯的DSP程序,并调试成功。本文最后给出了以DSP作为主控单元,FPGA完成外部时序的调整的雷达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郑利君[7](2005)在《一种可寻址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一种比较适合中国有线电视台收费管理、成本低廉的按照C/S模式进行组织可寻址,且实现双工通信的收费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软件和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苏镇,叶晓慧,白汉斌[8](2004)在《基于单总线技术的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文中指出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在海军舰艇上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达拉斯公司近年来推出一项新的数字化单总线技术。它将系统的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合为一根导线,允许在这根导线上挂接数百个数据采集对象,形成多点单总线信息采集系统。并且还能通过这根导线由主机集中给各节点设备馈送电源。因此,采用这种技术构成的信息采集网络具有构造简单、布线迅速、便于维护、扩充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需要大量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场合。
尚小冬[9](2004)在《基于CATV网的数据传输与用户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有线电视收费管理是有线电视台的主要工作之一。对于有线电视台来说,收视费和初装费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有线电视台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怎样保证及时收回收视费和降低用户安装成本是有线电视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台的经济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如果采取加/解扰方式,既影响信号质量,又增加了成本。在充分比较、分析多种方案后, 本文设计出了一种比较适合中国有线电视台收费管理、成本低廉的可寻址收费管理系统。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按照C/S模式进行组织。系统先在服务器中建立终端用户数据库,根据用户付费情况,由服务器产生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由服务器端RS232端口输出后依次通过信道编码器、调制器后加载到CATV信道;在客户终端经解调和解码等处理后,由用户端可寻址控制终端(客户端)执行开通或关断用户电视信号。用户终端能够响应主控计算机的查询用户端口状态等指令,执行相关的操作,并返回服务器所需要的数据;在通信方式上采取了广播通信和点对点两种通信,从而实现半双工通信方式。软件的设计上,本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管理控制平台。用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可对用户信息进行报表等处理。为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整个开发采用组件软件开发模式;利用C/S模型和共享内存、COM、多线程等技术,将各种操作作为一种组件服务放在后台运行,即使控制平台因为故障停止运行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整个系统详细讨论了主要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给出了测试结果,实验证明,方案合理,具有实用价值。
邱菊[10](2003)在《基于AT89C2051的有线电视可寻址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用AT89C2 0 5 1实现有线电视可寻址控制系统的原理 ,软件流程及硬件电路
二、MCS-51单片机在CATV可寻址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CS-51单片机在CATV可寻址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线通信的温度测量与灯光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设计方案 |
2 下位机设计 |
2.1 硬件设计 |
2.2 软件设计 |
3 主机显示人机界面设计 |
4 系统测试 |
5 结语 |
(2)基于双音频的智能广播系统信号传输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广播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2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
2.1 DTMF 概述 |
2.1.1 DTMF 定义 |
2.1.2 DTMF 编解码器 |
2.1.3 DTMF 的特点与应用 |
2.2 加密算法介绍 |
2.2.1 消息和加密 |
2.2.2 常用加密算法 |
2.2.3 DES 算法 |
2.3 共缆传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应急广播系统简介 |
3.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3.1.1 系统总体概述 |
3.1.2 广播控制中心发送设备 |
3.1.3 传输媒介 |
3.1.4 接收机的构成 |
3.2 系统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
3.2.1 控制中心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
3.2.2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通信安全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通信安全的总体设计方案 |
4.2 系统的日常巡检机制 |
4.3 系统虎符码验证机制 |
4.3.1 虎符码的命名来由 |
4.3.2 系统虎符码验证机制 |
4.4 虎符码远端重置功能 |
4.5 控制信号自动加密和解密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系统 |
5.1.1 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 |
5.1.2 实验系统设备 |
5.2 实验条件 |
5.3 基本功能测试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 |
5.4 安全性测试 |
5.4.1 测试平台说明 |
5.4.2 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单片机的轮式机器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分类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移动机器人的分类 |
1.3.3 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轮式机器人路径规划 |
2.1 全局路径规划方法 |
2.1.1 栅格法 |
2.1.2 可视图法 |
2.1.3 拓朴法 |
2.1.4 自由空间法 |
2.2 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
2.2.1 人工势场法 |
2.2.2 遗传算法 |
2.2.3 模糊逻辑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轮式机器人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1.1 轮式机器人车体结构 |
3.1.2 轮式机器人硬件框图 |
3.2 微控制器AT89S52 |
3.2.1 微控制器AT89S52 简介 |
3.2.2 AT89S52 在系统设计中的资源分配及使用情况介绍 |
3.2.3 距离检测模块 |
3.3 速度检测模块 |
3.4 A/D 转换模块 |
3.5 电机驱动模块 |
3.6 信息显示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轮式机器人软件设计 |
4.1 迷宫搜索算法概述 |
4.1.1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
4.1.2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
4.1.3 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
4.1.4 迷宫搜索算法的比较 |
4.2 改进的深度优先迷宫搜索算法的实现 |
4.2.1 迷宫的组成及节点类型 |
4.2.2 转弯规则 |
4.2.3 探索迷宫时机器人在节点处的行为及节点信息的动态变化 |
4.2.4 迷宫探索过程 |
4.2.5 快速穿越迷宫 |
4.3 软件模块划分 |
4.4 软件模块设计 |
4.4.1 初始化模块设计 |
4.4.2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4.4.3 距离检测模块设计 |
4.4.4 速度检测与控制模块设计 |
4.4.5 迷宫模块设计 |
4.4.6 显示模块设计 |
4.4.7 遥控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调试方案 |
5.2 显示模块调试 |
5.3 红外线传感器模块调试 |
5.4 码盘检测模块调试 |
5.5 红外遥控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的调试 |
5.6 避障转弯调试 |
5.7 迷宫探索模块调试 |
5.8 集成调试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控制及信息发布一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N总线概述 |
1.2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3 CAN总线与RS485总线对比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的研究工作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概述 |
2.2 前端上位机平台的选择 |
2.3 系统控制部分芯片的选型 |
2.4 系统总体设计 |
2.4.1 系统硬件的设计 |
2.4.2 系统软件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与电路设计 |
3.1 硬件选型与单元电路设计 |
3.1.1 STM32的选型 |
3.1.2 STM32F103主要部分电路 |
3.1.3 51系列单片机的选型 |
3.2 基于STM32的CAN总线控制器电路设计 |
3.3 基于STC系列51单片机的CAN总线控制器电路设计 |
3.4 基于STC系列51单片机的LED信息调度屏的电路设计 |
3.5 基于STC系列51单片机的调频接收机的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B板设计与系统硬件调试 |
4.1 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 |
4.1.1 Altium Designer简介 |
4.1.2 基于STM32的CAN总线控制器的PCB设计 |
4.1.3 基于STC89C58单片机的CAN总线控制器的PCB设计 |
4.1.4 基于STC89C58单片机的LED信息调度屏的PCB设计 |
4.2 系统硬件调试 |
4.3 设计调试经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与程序设计 |
5.1 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
5.1.1 Visual Studio2005简介 |
5.1.2 程序设计思路 |
5.2 基于STM32的CAN总线控制器程序设计 |
5.2.1 STM32固件库简介 |
5.2.2 STM32的CAN总线相关代码 |
5.3 基于STC89C58单片机的CAN总线控制器程序设计 |
5.3.1 SJA1000特性 |
5.3.2 CAN2.0B扩展帧数据格式 |
5.3.3 CAN总线控制器的初始化 |
5.3.4 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经验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控制器PCB版图 |
附录2 控制器实物调试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低成本湿度标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湿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湿度测量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
1.2.2 我国湿度研究的现状 |
1.2.3 湿度测量方法及湿度测量领域的发展趋势 |
1.2.4 现存的主要问题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成 |
第二章 湿度及湿度标定 |
2.1 湿度的有关概念 |
2.1.1 物质的“相” |
2.1.2 溶解度 |
2.1.3 平衡和饱和 |
2.1.4 汽化与蒸发 |
2.2 湿度的表示方法 |
2.2.1 混合比 |
2.2.2 绝对湿度 |
2.2.3 相对湿度 |
2.2.4 露点温度 |
2.2.5 相互关系及其转换 |
2.3 湿度敏感元件定量标定的原则 |
2.4 几种常用湿度标定方法的比较 |
2.4.1 重量基准湿度测定法 |
2.4.2 双压法 |
2.4.3 双温法 |
2.4.4 分流法 |
2.4.5 饱和盐溶液法 |
2.4.6 Assmann通风干湿球湿度计 |
第三章 湿度标定实验装置的设计 |
3.1 饱和盐溶液湿度固定点原理 |
3.2 饱和盐溶液的配制 |
3.2.1 盐类的选择 |
3.2.2 溶液浓度确定 |
3.3 饱和盐溶液的容器选择 |
3.3.1 盐瓶材料选择 |
3.3.2 盐瓶的形状和容积 |
3.4 温度控制装置的选择 |
第四章 缩短饱和盐溶液平衡时间的措施研究 |
4.1 湿度标定时最佳温度点的确定 |
4.2 搅拌装置的设计 |
第五章 湿度标定智能监控器的设计 |
5.1 智能监控器的硬件设计 |
5.1.1 单片机核心电路设计 |
5.1.2 温湿度测量电路设计 |
5.1.3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5.1.4 LED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5.1.5 按键接口电路设计 |
5.2 监控软件的设计 |
5.2.1 监控软件的主控模块设计 |
5.2.2 温湿度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设计 |
5.2.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5.2.4 LED显示模块设计 |
5.2.5 外部中断服务模块设计 |
5.3 智能监控器可靠性设计和电路板的仿真调试 |
5.3.1 抗干扰设计 |
5.3.2 可靠性设计 |
5.3.3 电路板的仿真调试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6.2 本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6.3 本系统的改进建议及应用前景 |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
附录2 印刷电路板图 |
附录3 温、湿度探头结构图 |
附录4 部分程序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承诺书 |
(6)某雷达数字化接收机和控制器研究及工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概述 |
1.3 基于FPGA+DSP的雷达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概述 |
1.4 CAN总线的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雷达中频接收机和控制器的相关理论 |
2.1 引言 |
2.2 数字化正交接收机理论 |
2.2.1 带通均匀欠采样理论 |
2.2.2 基于多相滤波的直接数字正交技术 |
2.2.3 基于多相滤波的欠采样中频正交性能分析 |
2.3 基于FPGA滤波器的设计 |
2.3.1 直接乘累加滤波器设计方法 |
2.3.2 基于分布式算法的滤波器设计 |
2.4 CAN总线概述 |
2.5 CAN总线中位定时的设定方法 |
第3章 雷达信号处理及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开发方法 |
3.1 雷达中频接收硬件结构与开发原理 |
3.1.1 雷达中频接收的硬件结构 |
3.1.2 TigerSHARC T5101 简介 |
3.1.3 中频采样AD器件 |
3.1.4 DSP程序加载方式 |
3.2 雷达信号控制板结构及开发原理 |
3.2.1 控制板设计总体介绍 |
3.2.2 Virtex-Ⅱ系列FPGA简介 |
3.2.3 FPGA开发过程 |
3.2.4 FPGA配置及程序加载方式 |
3.2.5 基于SJA1000CAN节点的设计 |
第4章 雷达数字化正交接收机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FPGA单路雷达中频接收 |
4.2.1 AD采样和 I,Q 数据抽取模块 |
4.2.2 FPGA基于分布式算法IP核的测试与应用 |
4.2.3 基于FPGA的32 位定点浮点转化模块 |
4.2.4 单路中频接收性能的测试 |
4.3 三路雷达中频数据采集系统 |
4.3.1 系统时钟模块设计 |
4.3.2 DSP可寻址的FPGA寄存器模块设计 |
4.3.3 三路接收时序调整模块 |
4.4 FPGA和DSP通讯机制和模块设计 |
4.4.1 FPGA设计 |
4.4.2 DSP程序设计 |
4.4.3 Matlab在FPGA和DSP设计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雷达CAN总线系统节点及控制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CAN结点的设计 |
5.3 基于FPGA非多路复用与多路复用总线转换桥的设计 |
5.3.1 时序分析及任务要求 |
5.3.2 FPGA转化桥的工程设计 |
5.3.3 转化桥的仿真与硬件调试 |
5.4 CAN结点的软件设计 |
5.5 雷达控制系统设计思想 |
5.5.1 基于link口的信号传输方法 |
5.5.2 DSP伺服程序的设计 |
5.5.3 基于DSP+FPGA的雷达控制器的设计 |
5.5.4 基于PC机的雷达测试主控系统设计思想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一种可寻址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体系结构 |
2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2.1 服务器外设电路设计 |
2.2 传输数据的格式 |
2.3 智能终端设计 |
3 软件设计与实现 |
4 结论 |
(8)基于单总线技术的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组成原理 |
3 器件介绍 |
3.1 串口R S 2 3 2到单总线的适配器 |
3.2 数字温度计 |
3.3 A/D转换器 |
3.4 可寻址控制开关 |
4 软件设计 |
5 结束语 |
(9)基于CATV网的数据传输与用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 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方案确立的原则 |
2.2 系统功能 |
2.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2.4 系统总体功能框图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概述 |
3.2 服务器外设电路设计 |
3.3 传输数据的格式 |
3.4 智能终端设计 |
3.5 两种通信方式的实现 |
4 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三层C/S结构 |
4.2 COM技术 |
4.3 通信软件的设计 |
4.4 数据交换与内存共享技术 |
4.5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6 关于通信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
5 系统调试与程序运行结果 |
5.1 硬件调试 |
5.2 软件运行结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AT89C2051的有线电视可寻址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原理 |
2.1 系统的组成 |
2.2 用户解扰器的组成 |
2.3 控制中心发送的数据格式 |
3 系统的硬件组成 |
4 系统的软件组成 |
4.1 同步头的查询 |
4.2 对命令码的处理 |
4.3 系统的整体流程 |
5 结束语 |
四、MCS-51单片机在CATV可寻址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线通信的温度测量与灯光控制系统设计[J]. 苏学军,张晨亮,毕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10)
- [2]基于双音频的智能广播系统信号传输安全技术研究[D]. 崔红. 太原科技大学, 2011(11)
- [3]基于单片机的轮式机器人设计[D]. 蒋华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4]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控制及信息发布一体系统[D]. 王秀亮. 山东大学, 2009(05)
- [5]低成本湿度标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雪莲. 山西大学, 2006(11)
- [6]某雷达数字化接收机和控制器研究及工程实现[D]. 蔡继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2)
- [7]一种可寻址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 郑利君.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05)
- [8]基于单总线技术的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J]. 苏镇,叶晓慧,白汉斌.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04(02)
- [9]基于CATV网的数据传输与用户管理[D]. 尚小冬.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10]基于AT89C2051的有线电视可寻址控制系统[J]. 邱菊. 电工技术杂志, 2003(02)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单片机论文; 程序调试论文; 有线电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