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被膜外注射治疗前列腺痛6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琴[1](2021)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RP)是肛肠科的少见良性病,古代中医称“脱肛”。中医固脱疗法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痛苦小等优势。消痔灵是固脱剂的代表药物。本课题组长期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消痔灵注射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并成为治疗的难点。针对复发这一难题,本课题组曾探索性将双层四步注射(简称“双层四步”)改进为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简称“单层八步”),经过前期病例系列的观察,发现消痔灵单层八步注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因未与双层四步注射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单靠改进注射方式以减少复发,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影响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因素较多,但还没有一个量化工具对复发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后续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并找出影响复发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对复发概率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对高复发人群提前进行重点干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注射方式作为影响复发的可能因素之一,还需进行深入探讨,即比较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的近远期疗效,进一步分析不同注射方式对治愈率、复发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于临床研究,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落后,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作为中医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整合药理学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个层面上,解析了中药复方的分子生物网络和药理效应。将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阐释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中,以探索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和效应途径。研究目的1.探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客观评估其复发概率,重点加强对高复发人群的及时干预,提供个体化诊治方案以减少复发。2.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作为复发影响因素之一的不同注射方式(单层八步与双层四步)的近期疗效和远期复发率,并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的混杂因素,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3.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以2009.1.1-2019.12.31期间行消痔灵注射的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根据诊断、纳排标准,最终入选15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合并小肠脱垂、注射方式10个潜在影响因素,以及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随访数据。采用IBM 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整个队列15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对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特征进行一般描述。采用GraphPad Prism 8.0绘制整个队列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分别为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法,以及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确定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其中分类变量采用R3.6.3软件包survminer,绘制两组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判断曲线有无交叉,生存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survival软件包。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以P<0.05认为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对于连续变量,利用Schoenfeld残差法判断有无线性相关。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筛选出的复发影响因素,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复发的能力差异经Time-dependent 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比较,选择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进一步采用R3.6.3软件的foreign包、survival包、rms包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呈现预测模型,模型的校准度采用校准曲线检验。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以2009.1.1-2019.12.31期间行消痔灵注射的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根据诊断、纳排标准,最终入选15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合并小肠脱垂、术前症状总积分,消痔灵的浓度比例(1:1、2:1)及用量,并计算原液总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尿潴留、便秘、腹泻)和不良事件(小腹坠痛、肛门坠胀、发热、肛门出血、直肠粘膜溃疡及坏死、前列腺炎)情况。收集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随访数据。将队列分为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两组。两组间混杂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加以平衡,卡钳值设为0.2,PSM分析通过IBM SPSS 24.0统计软件的PSM扩展程序实现。最终按1:1匹配后的病例进行比较。近期疗效指标中,主要比较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术后第1、3、7、15天的症状总积分。次要观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处理及转归。远期疗效指标中,主要比较两组总复发率、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次要观察复发后脱垂长度、伴随症状及治疗情况。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26.0软件,均为双侧假设检验,其中检验水准设为α=0.05,P<0.05认为统计学上有差异。计量资料分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两种情况:前者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后者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Wilcoxon秩和检验被用于组间比较。频数/百分率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构成比,其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采用GraphPad Prism 8.0绘制PSM前后脱垂长度的小提琴图。利用R3.6.3软件的survminer包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survival包对生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水平。检验效能利用PASS 15.0.1软件计算。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基于TCMIP V2.0(整合药理学平台)以预测消痔灵和直肠脱垂的靶标,然后构建核心靶标网络,筛选关键靶标,并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建立“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1.1随访结果及总体生存分析随访过程中,累计死亡4例,累计失访35例(第二次和第三次随访后的失访累计例数)。复发79例(52.7%),未复发71例(47.3%)。150例患者的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60月(95%CI(46.5-73.5))。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3%、87.3%、80.3%、68.2%、55.1%、38.9%、22.1%。1.2整个队列的临床基线特征分析入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28.75-68.25岁)。包括81例男性,69例女性,男女比例1.17:1。体质指数为23.66±3.54。10年以下的病程占57.3%,10-50年病程占40%,50年以上病程占2.7%。脱垂长度在6 cm以下者占62.7%。圆柱形脱垂形状最多见,占64.7%。以Ⅱ型Ⅰ度、Ⅱ型Ⅱ度脱垂占比更高(70%)。约一半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肛门括约肌无收缩力的患者占16%。伴随小肠脱垂的患者比例稍高,占52%。消痔灵原液低剂量与中高剂量所占比例各约一半。行单层八步注射84例,双层四步注射66例。1.3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中老年居多,合并小肠脱垂者占多数,采用双层四步注射占比更大,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大多数患者病程在10年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性别、体质指数、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及女性患者分娩与未分娩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1.4.1 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结局变量为注射后是否复发,在单因素分析中,把影响因素(P≤0.1)纳入Cox多因素中,以输入法的方式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经筛选并符合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最终如下:分型分度之Ⅱ型Ⅲ度(X1,P=0.000<0.01),肛门括约肌无力(X2,P=0.032<0.05),小肠脱垂(X3,P=0.018<0.05),注射方式(单层八步,X4,P=0.016<0.05)。建立的预测模型为:h(t,X)=h0(t)exp(1.344*X1+0.730*X2+0.610*X3-0.592*X4)。1.4.2 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结局变量为注射后是否复发,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经筛选并符合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最终如下:分型分度之Ⅱ型Ⅱ度(X],β=0.763,P=0.069>0.05)、分型分度之Ⅱ型Ⅲ度(X1,β=1.278,P=0.001<0.0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X2,β=0.558,P=0.054>0.05),肛门括约肌无力(X2,β=0.703,P=0.037<0.05),小肠脱垂(X3,P=0.010<0.05),脱垂长度(X4,P=0.158>0.05),年龄(X5,P=0.027<0.05),注射方式(单层八步,X6,P=0.009<0.05)。建立的预测模型为:h(t,X)=h0(t)exp(0.763/1.278*X1+0.558/0.703*X2+0.648*X3+0.058*X4+0.012*X5-0.675*X6)1.5两种复发预测模型性能评价根据Time-dependent ROC曲线下面积AUC(t)显示,与Cox单、多因素筛选法(4个危险因素)相比,随机生存森林筛选法(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Cox预测模型,在术后每个随访节点的AUC值均高于前者,其均值也大于前者(0.803 versus 0.773)。1.6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呈现由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1.7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由校准曲线可知,列线图预测模型在注射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预测复发概率与实际复发概率基本一致。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2.1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前基线资料情况PSM前,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脱垂形状、小肠脱垂及术前症状总积分的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但两组脱垂长度差异则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脱垂长度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需采取PSM法平衡两组间的这一差异。2.2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基线资料情况PSM后,单层八步组中有35例未能匹配,双层四步组中有17例未能匹配,均被排除,最终两组均纳入49例,组间达到平衡并具有可比性。2.3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近期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治愈率高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术后,两组间第1、3、7、15天的症状总积分比较中,在术后第1天,其差异并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第3、7、15天,单层八步组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双层四步组,脱垂症状改善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等级均为轻度。单层八步组共发生3例(6.1%),其中1例尿潴留,1例便秘。双层四步组共发生6例(12.2%),其中2例尿潴留,3例便秘,1例腹泻。两组间的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总发生率具有差异(P<0.05)。单层八步组共发生14例(28.6%),包括小腹坠痛8例,肛门坠胀3例,发热1例,肛门出血1例,血压、心率下降1例,无直肠粘膜溃疡、坏死和前列腺炎发生。双层四步组共发生6例(16.3%),包括小腹坠痛1例,肛门坠胀1例,发热1例,肛门出血2例,直肠粘膜溃疡1例,无前列腺炎及血压、心率下降发生。其中,单层八步组发生小腹坠痛明显多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肛门坠胀,发热,肛门出血,直肠粘膜溃疡、坏死,前列腺炎,血压、心率下降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意义(P>0.05)。单层八步组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心率下降1例,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正常,未遗留后遗症。双层四步组出现1例便血后,肠壁柱状坏死形成窦道,经保守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2.4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远期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的总复发率为51.0%(25/49),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60月(95%CI(45.2-74.8))。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9%、91.8%、87.6%、73.4%、58.2%、31.0%。双层四步组的总复发率为65.3%(32/49)。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24月(95%CI(11.4-36.6))。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8%、79.6%、66.7%、49.4%、38.4%、25.8%。两组总复发率无差异(P=0.152)。单层八步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双层四步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更长(60月VS 24月)。单层八步组复发25例,其中13例男性、12例女性,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15岁,60岁以上者10例,病程10年以上者13例,合并小肠脱垂者16例。双层四步组复发32例,其中16例男性、16例女性,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17岁,60岁以上者有13例,病程10年以上者有18例,合并小肠脱垂者16例。两组复发患者脱垂长度的比较,单层八步组短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肛门坠胀、肛门失禁和便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八步组有13例复发后继续来本院治疗,其中8例再次行单层八步注射,1例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开腹),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1例行经肛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行肛门环缩术联合外括约肌折叠术。双层四步组有11例复发后继续来本院治疗,其中1例再次行双层四步注射,4例行单层八步注射,1例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开腹),2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1例行单层八步注射联合自动痔疮套扎术。1例第二次行单层八步注射后再次复发,第三次予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通过TCMIP V2.0,设置药物相似性阈值≥0.6,去除重复靶标后,共获得消痔灵有效成分鞣酸的304个药物靶标,直肠脱垂靶标55个,构建核心靶标网络,筛选出6个药物作用的关键靶标(NFKB2、IKBKB、CHUK、NFKB1、NFKBIA、AKT1)。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周期阻滞、转录正调控DNA模板、蛋白质磷酸化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获得的信号通路有6条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别为 RIP-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 via ZBP1、TRAF6 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TAK1 activates NF-κB by 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IKKs complex、NF-κB is activated and signals survival、Activation of NF-kappaB in B cells、FCERI 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研究结论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筛选出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以是否复发作为结局变量,并考虑未复发时间与复发结局的关系,采用两种方法:Cox单因素、多因素法和随机生存森林法,筛选复发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由后者所建立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复发的预测性能更好。进一步构建了注射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复发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其中年龄、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脱垂长度、小肠脱垂得分越高,则术后复发的概率越大。采用单层八步注射的复发概率低于双层四步注射。利用校准曲线验证后,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复发概率与实际复发概率基本一致。今后需不断扩大样本量并纳入更多影响因素(如影像学、组学等)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的预测模型,并利用外部队列数据验证,以便实际运用于临床,提高医师临床决策能力。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的近期治愈率高于双层四步组,术后第3、7、15天症状总积分低于后者,脱垂症状改善更好。两组的近期总有效率相当,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远期疗效中,两组总复发率无差异,单层八步组比双层四步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更高,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更长,复发患者的脱垂长度更短。可推荐将单层八步注射作为注射疗法的首选术式。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药理学研究,获得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关键作用靶点有NFKB2、IKBKB、CHUK、NFKB1、NFKBIA、AKT1,参与的信号通路中,与6条NF-κB信号通路相关,推测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消痔灵注射产生作用的重要环节。这为今后体内外实验验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临床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申荣旻[2](2012)在《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局部疼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及精神抑郁焦虑症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淋证、精浊、白浊等病的范畴。近些年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尚未有特效治疗手段,给患者及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慢性前列腺炎的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有关中药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多,虽然各医家的用药用穴及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共性,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总结及统计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针灸常用穴及经络、常用中药,并以古代相关文献为依据,提炼理论认识,探讨现代临床用药用穴的特点及规律,用以服务于临床,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下载近20年(从1991年至2011年)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文献。以纳入标准共检索出2339篇,按排除标准删除1467篇,符合要求的共872篇,其中针灸治疗方面的为141篇(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中药煎剂治疗方面的为658篇(包括中药内服、灌肠、坐浴),针药综合治疗方面为72篇。将每种不同疗法分别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常用腧穴、经络及常用中药方剂,并建立表格,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原则以清热祛湿、活血排浊、补肾补气为主。针灸以辨经取穴为主,以辨证辨病结合为特点。多应用任脉、膀胱经、肝经等经脉,常用腧穴是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气海、次髎、阴陵泉、秩边、会阴、足三里、太溪、太冲穴等。常用经方为萆薢分清饮、菟丝子丸、血府逐瘀汤、八正散等,临床应用自拟方较多,或在经方的基础上辨证对症加减使用。常用中药黄柏、丹参、牛膝、王不留行、车前子等。
郑佑君[3](2011)在《芍药甘草汤加味对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止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前列腺炎的疼痛症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味缓解和消除疼痛症状、抑制和修复炎症的药理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资料齐全的120例瘀阻型前列腺炎疼痛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和塞来昔布治疗,连服三周,系统观察前列腺炎疼痛症的中医辨证评分、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合临床检验,观察分析上述两药对前列腺液部分有关参数的影响;实验研究①采用实验小鼠乙酸腹腔注射法,观察实验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并计算扭体抑制率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对乙酸致小鼠疼痛的影响。②采用甲醛-巴豆油(8:2)混合致炎、致痛液大鼠前列腺腹叶注射法,制作前列腺炎疼痛模型,按实验要求设立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芍药甘草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连续给药10天,采用病理组织切片法,观察实验大鼠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cDNA,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凝胶图像检测NGFmRNA显色条带的灰度值,观察前列腺组织中NGFmRNA表达的变化;③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芍药甘草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连续给药7天,与最后一次给药后1小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2%),并同时腹腔注射0.6%乙酸法,处死动物,收取腹腔液及脊髓。用酶标法测定吸收度,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实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以及脊髓NO活性变化。结果:①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组患者前列腺疼痛症状评分和辨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前列腺液WBC、PH明显改善(P<0.05)②芍药甘草汤加味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前列腺液WBC水平(P<0.01)、提高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密度(P<0.01);③芍药甘草汤加味能有效抑制乙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④芍药甘草汤加味能有效改善实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高、中剂量组明显抑制脊髓中NO生物活性(P<0.01);⑤芍药甘草汤加味高、中剂量组和对照组较模型对照组N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P<0.05)。结论:1.芍药甘草汤加味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痛的疼痛症状,其活瘀通络、缓痉止痛作用可能与降低前列腺液中WBC水平,改善前列腺液PH,抑制和消除炎症反应有关;2.芍药甘草汤加味能减少致痛实验小鼠的扭体次数,对致痛实验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3.芍药甘草汤加味的活瘀止痛作用与改善前列腺病理组织的充血、水肿状态,恢复前列腺的正常分泌代谢功能有关;4.芍药甘草汤加味能有效改善实验动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脊髓NO活性,发挥镇痛作用;5.芍药甘草汤加味可抑制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NGF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消除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的作用。
商建伟[4](2011)在《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前列腺炎为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基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在中医外科托法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增加血药浓度,提高治愈率。本课题主要分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两部分。其中综述部分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现状”及“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在“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中,主要从经直肠给药、局部外敷疗法、坐浴疗法、局部注射疗法、熏洗疗法、针刺艾灸疗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评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中,主要对本病的分类、流行病学研究、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行概括。西医对本病虽然有较深入的实验研究,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仍不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如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仍存有许多种学说,尤其在治疗上仍然处于经验性阶段,还没有哪一种方法或药物可以明显有效地适用于所有前列腺炎患者,更没有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长期显着地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获益。在临床研究部分,本课题通过对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透脓散灌肠组34例及对照组即前列安栓纳肛组34例。两组用药4周后,主要从NIH-CPS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两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发现透脓散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前列安栓纳肛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姜珊珊[5](2010)在《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对比,以探讨电针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针灸治疗BPH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电针穴位足运感区、曲骨、中极、关元、横骨,对照组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均治疗3个疗程后(10天∕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3天),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BPH疗效显着,明显改善了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和Qmax及减少RUV。电针治疗BPH经济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为针灸治疗本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何丽清[6](2009)在《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三部分。1文献综述全面查阅整理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研究文献资料,掌握了目前西医、中医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用药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当归贝母苦参丸方中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而抗生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容易复发。中医药既可调节机体整体状况,又针对前列腺局部的病理变化,有独特的优势。当归贝母苦参丸主要用于治疗泌尿和生殖系统感染,且治疗效果很好,但对本方的实验研究和全方的药理研究未见文献报道,至今仍是空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2理论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西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CBP与湿热和血瘀的关系。CBP的发生与湿热、血瘀血虚密切相关,湿热兼瘀证是其常见证型,其治则当是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兼以温补。通过参考历代文献对当归贝母苦参丸全方及方中药物的论述,分析了该方的组方特点为苦辛同用,清宣兼施,利湿之中有润燥之品相兼,治血之中有理气之味匡助,气血并调,上下兼顾,药味简炼,配伍精当。阐明了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用该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实验研究目的:(1)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CBP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2)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CBP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体重250±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3天后,利用微创技术开腹在直视下前列腺局部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2周后,各组大鼠灌胃用药。当归贝母苦参丸由传统的丸剂改为适合用于实验的煎剂,按成人临床每日服用剂量当归15g、浙贝母20g、苦参15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成人用药剂量的14倍、7倍和3.5倍,含生药浓度为1.1667g/ml、0.5833g/ml和0.2917g/ml。西药对照组用诺氟沙星悬浮液,按成人每日用量0.8g的7倍,药物浓度为0.0093g/ml。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等容量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按1ml/100g体重/d,每日1次,用药4周后取材,观测指标。(1)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大小、硬度、颜色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2)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3)各组大鼠前列腺白细胞(WBC)及卵磷脂小体(SPL)计数;(4)测各组大鼠全血粘度;(5)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6)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7)放免法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液中双氢睾酮(DH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改变;(8)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从基因水平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mRNA、TNF-α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1)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能显着减小CBP大鼠病变范围,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能显着降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间质纤维增生程度,增加腺腔内分泌物;能显着减少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白细胞数,增加其中的卵磷脂小体数。实验数据表明,当归贝母苦参高剂量煎剂治疗CBP的效果为最好。(2)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能显着降低CBP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对于CBP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可以显着升高其中的SOD含量和降低MDA含量;可显着降低其中DHT的含量;对其中的SIgA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能显着下调其中ICAM-1的表达;能显着升高其中的IL-2含量和降低IL-8含量,而对IL-6含量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能显着减少其中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这不仅是在细胞水平基础上,而且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得到印证。(3)当归贝母苦参高剂量煎剂在降低CBP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升高其前列腺组织中的SOD、IL-2的含量,降低其中ICAM-1、TNF-α的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降低其中的IL-1β、IL-8、DHT含量,降低其前列腺组织中TNF-αmRNA、IL-1βmRNA的基因表达等方面优于阳性对照药。结论:(1)本课题利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CBP具有良好的效果,证实了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CBP疗效的确切性。(2)从前列腺组织的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阐述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当归贝母苦参煎剂主要作用机理可能在于: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杀菌作用;②可恢复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对腺体有促分泌作用;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药物在前列腺中的渗透;③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④能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的DHT;⑤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内的免疫分子有调节作用,降低ICAM-1的阳性表达,增强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这为临床上使用本方提供了确切证据,表明本研究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和创新性。但本实验对当归贝母苦参煎剂调节前列腺中IL-6和SIgA水平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吴博[7](2009)在《八正合剂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八正合剂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研究,观察八正合剂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筛选72例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八正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淋清片治疗,疗程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检查(EPSRT)和最大尿流率(MFR)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愈显率65.6%,其中治愈率25.0%,显效率40.6%,有效率21.9%,无效率12.5%,相比对照组(治愈率12.1%,显效率24.2%,有效率为30.3%,总有效率66.7%,愈显率36.4%),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及卵磷脂小体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在改善排尿症状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疼痛症状、MFR和EPS-WBC方面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合剂可明显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更能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数量,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制剂,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良好选择。
陈云龙[8](2008)在《葛根素治疗前列腺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葛根素治疗前列腺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寻前列腺痛(PD)新的治疗手段。方法:60例前列腺痛(血瘀证)的病人均来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福建省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单盲法,分别给予口服葛根素片和美洛昔康胶囊治疗4周,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测定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评分,治疗结束后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统计,统计数据主要采用SPSS11.5。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90%;美洛昔康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及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2周后葛根素治疗组在改善NIH-CPSI各项积分以及中医辨证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葛根素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总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和中医辨证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在降低疼痛症状积分及排尿症状积分方面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葛根素是治疗前列腺痛的有效药物,其治疗前列腺痛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的优点。
吴华[9](2008)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患者进行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并以静脉注射加替沙星做为对照治疗,观察中药穴位注射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武汉市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符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合格受试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制剂(注射用炎琥宁和川参通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注射用加替沙星静脉输液治疗。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主要指标(中医湿热瘀阻证症状积分、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次要指标(前列腺液常规包含EPS卵磷脂评分和白细胞数目),其中中医湿热瘀阻证症状包括小便频数、阴茎中不适或涩痛、尿不尽感、尿末或大便时有白浊滴出、腰骶部疼痛、少腹坠胀不适、会阴、睾丸胀痛不适、阴囊潮湿、舌质红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或薄黄、脉滑数或弦数。在治疗期间观察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如T、P、R、BP)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心(心电图)、肝(ALT)、肾(BUN、Cr)检查及不良反应,作出安全评价。观察结束后,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F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示检验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1.总疗效比较在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更好的临床总疗效。2.主要指标比较在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在中医湿热瘀阻证症状积分、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2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中医湿热瘀阻证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次要指标比较在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EPS中卵磷脂小体评分变化值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EPS中WBC评分变化值无明显差异(P>0.05)。4.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两个疗程后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如T、P、R、BP)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心(心电图)、肝(ALT)、肾(BUN、Cr)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亦无不良反应出现,表明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临床试验表明: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取穴曲骨、采用中药制剂注射用炎琥宁和川参通注射液,运用针灸和药物共同作用达到有调补肾气、清热利湿、祛瘀散结之功效,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针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蒋荣伟[10](2008)在《三金片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三金片治疗湿热下注型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观察三金片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72例,其中试验组(三金片组)和对照组(热淋清片组)各36例。筛选合格后,将于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末,返回医院进行访视。经过4周为一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检查(EPSRT)和最大尿流率(MFR)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愈显率65.6%,其中治愈率25.0%,显效率40.6%,有效率21.9%,无效率12.5%,相比对照组(治愈率12.1%,显效率24.2%,有效率为30.3%,总有效率66.7%,愈显率36.4%),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MFR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及卵磷脂小体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在改善排尿症状、MFR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疼痛症状和EPS-WBC方面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金片可明显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更能改善排尿症状,增加尿流率和提高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数量,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制剂,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良好选择。
二、前列腺被膜外注射治疗前列腺痛6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列腺被膜外注射治疗前列腺痛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历史源流及发展概况 |
1 肛肠疾病注射疗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2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的历史源流 |
3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的发展概况 |
3.1 国外发展概况 |
3.2 国内发展概况 |
3.3 注射疗法联合其他术式 |
4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痔灵注射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 消痔灵的作用机理研究 |
2 五倍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收敛作用 |
2.2 抗菌 |
2.3 抗病毒 |
2.4 抗氧化 |
2.5 抗癌 |
3 明矾的药理作用研究 |
3.1 抗菌及抗病毒 |
3.2 抗癌 |
3.3 收敛作用 |
3.4 毒性和安全性 |
4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处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随机对照文献的相关情况 |
2.3 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的的相关情况 |
3 讨论 |
4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资料收集及数据录入 |
1.6 伦理审查 |
1.7 随访内容 |
1.8 统计方法 |
1.9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结果 |
2.1 随访结果及总体生存分析 |
2.2 整个队列的临床基线特征分析 |
2.3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
3 复发影响因素的变量与赋值 |
4 复发影响因素的变量筛选方法 |
4.1 Cox回归变量筛选 |
4.2 随机生存森林变量筛选 |
5 Cox比例风险假定的检验 |
5.1 分类变量的PH假定检验 |
5.2 连续变量的PH假定检验 |
6 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建立 |
6.1 模型一: Cox回归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模型 |
6.2 模型二: 随机森林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模型 |
7 两种复发预测模型性能评价 |
8 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 |
9 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 |
10 讨论 |
10.1 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10.2 影响因素筛选方法 |
10.3 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
10.4 列线图的建立及校准曲线的验证 |
11 研究的局限性 |
11.1 样本量的问题 |
11.2 失访的问题 |
11.3 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问题 |
12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同第三部分研究 |
1.2 诊断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
1.3 纳入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
1.4 排除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
1.5 伦理审查: 同第三部分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2 资料收集 |
2.1 人口学资料 |
2.2 病情资料 |
2.3 治疗情况 |
2.4 并发症 |
2.5 不良事件 |
2.6 随访资料 |
3 治疗方案 |
3.1 注射方法及步骤 |
3.2 观察项目 |
4 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5 统计学处理 |
6 近期疗效比较 |
6.1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前基线资料比较 |
6.2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基线资料比较 |
6.3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 |
6.4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术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6.5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
6.6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
7 远期疗效比较 |
7.1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总复发率、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及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比较 |
7.2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复发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7.3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情况 |
8 典型病例 |
8.1 单层八步组典型病例 |
8.2 双层四步组典型病例 |
9 讨论 |
9.1 真实世界研究 |
9.2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9.3 近期疗效分析 |
9.4 关于在直肠前壁注射消痔灵的安全性探讨 |
9.5 远期疗效分析 |
9.6 样本量的问题 |
10 研究的局限性 |
11 小结及展望 |
临床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消痔灵的有效化学成分来源及靶标收集 |
1.2 直肠脱垂疾病候选靶标收集 |
1.3 蛋白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
1.4 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5 构建“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 |
2 研究结果 |
2.1 消痔灵的潜在靶标 |
2.2 直肠脱垂靶标 |
2.3 核心靶标网络构建 |
2.4 GO基因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结果 |
2.5 “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 |
3 讨论 |
3.1 整合药理学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
3.2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探讨 |
3.3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动物模型选择的理论探索 |
3.4 研究的局限性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病例报告表 |
附录二: Wexner便秘评分量表 |
附录三: 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 |
附件 |
(2)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古今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2.1 湿热下注 |
1.2.2 瘀浊阻滞 |
1.2.3 肾精亏虚 |
1.3 辩证治疗 |
1.4 针灸治疗 |
2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研究 |
2.1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2.1.1 临床表现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辩证分型 |
2.2 现代医学对CP的认识 |
2.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2.3.1 针灸治疗 |
2.3.1.1 针刺疗法 |
2.3.1.1.1 毫针疗法 |
2.3.1.1.2 芒针疗法 |
2.3.1.1.3 电针疗法 |
2.3.1.1.4 应用经验穴 |
2.3.1.1.5 特殊手法 |
2.3.1.1.6 针刺放血疗法 |
2.3.1.1.7 头针疗法 |
2.3.1.1.8 针刺疗法小结 |
2.3.1.2 艾灸疗法 |
2.3.1.3 针刺加灸疗法 |
2.3.1.4 推拿疗法 |
2.3.1.5 穴位贴敷疗法 |
2.3.1.6 穴位注射疗法 |
2.3.1.7 耳针疗法 |
2.3.1.8 刮痧疗法 |
2.3.1.9 小结 |
2.3.2 中药治疗 |
2.3.2.1 中药内服 |
2.3.2.1.1 经方运用 |
2.3.2.1.2 自拟方 |
2.3.2.1.3 小结 |
2.3.2.2 中药外用 |
2.3.2.2.1 坐浴疗法 |
2.3.2.2.2 药栓塞肛疗法 |
2.3.2.2.3 中药灌肠疗法 |
2.3.2.2.4 小结 |
2.3.3 针药并用 |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前言 |
2 文献研究范围及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研究方法 |
2.3 文献纳入标准 |
2.4 文献排除标准 |
3.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1.1 针灸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
3.1.2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络应用情况 |
3.1.3 现代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穴 |
3.1.4 针灸各疗法的常用穴统计 |
3.1.4.1 针刺疗法 |
3.1.4.2 艾灸疗法 |
3.1.4.3 穴位注射疗法 |
3.1.4.4. 穴位贴敷疗法 |
3.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2.1 中药煎剂内服疗法 |
3.2.1.1 经典方剂的运用 |
3.2.1.2 常用药 |
3.2.1.3 辨证用药的特点 |
3.2.1.4 常用药的年份分布 |
3.2.2 中药煎剂灌肠疗法 |
3.2.2.1 常用药 |
3.2.2.2 灌肠疗法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
3.2.3 中药坐浴疗法 |
3.2.3.1 常用药 |
3.2.3.2 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
3.3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3.1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
3.3.2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统计及分析 |
3.3.2.1 常用穴 |
3.3.2.2 常用药 |
结论 |
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3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4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原则 |
5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药、常用穴 |
6 预防和调护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正文统计所用到的部分参考文献 |
(3)芍药甘草汤加味对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止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对象与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给药方法 |
2.2 疗程 |
2.3 观察内容与方法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实验小鼠扭体法镇痛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实验二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实验大鼠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实验三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脊髓NO活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实验四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实验大鼠前列腺组织NGF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前列腺炎性疼痛产生机制与分析 |
1.1 中医学前列腺痛的病机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痛的发病学认识 |
2 芍药甘草汤加味组方依据与特色 |
3 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前列腺炎性疼痛治疗作用机制分析 |
5.1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前列腺病理组织的影响 |
5.2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脊髓NO活性的影响 |
5.3 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前列腺病理组织NG FmRNA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课题 |
附件二 慢性前列腺痛症状指数(NIH一CPS)I量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研究现状 |
1 经直肠给药法 |
2 局部外敷疗法 |
3 坐浴疗法 |
4 局部注射疗法 |
5 熏洗疗法 |
6 针刺艾灸疗法 |
7 物理疗法 |
8 中药内、外同治 |
9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 |
2 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4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现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分组情况 |
2 可行性分析报告 |
3 临床疗效分析报告 |
4 安全性分析报告 |
讨论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学对 BPH 的认识与研究概况 |
二、BPH 的流行病学 |
三、现代医学对 BPH 的研究进展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观察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详细摘要 |
(6)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预防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名的探讨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治疗及用药 |
4 其它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研究进展 |
1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2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的临床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篇 理论研究 |
1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湿热的关系 |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血瘀的关系 |
3 历代文献对当归贝母苦参丸的论述 |
4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特点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研究 |
实验一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WBC和SPL计数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理研究 |
实验一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SOD和MDA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DHT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SIgA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ICAM-1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IL-2、IL-6和IL-8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中TNF-α、IL-1β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7)八正合剂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1.6 脱落病例标准 |
1.7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临床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安全性评价 |
2.4.2 疗效性指标 |
2.4.3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资料分析 |
3.2 可比性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1.1 前列腺炎的分类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临床症状 |
1.4 诊断 |
1.5 治疗 |
2.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八正合剂的选用依据 |
4.本课题对照组药选择的原因 |
5.指标选择的依据 |
6.用药后对观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文献综述 |
附件2 随机化设计方案 |
附件3 症状积分表 |
附件4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葛根素治疗前列腺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9)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的纳入、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
1.4 治疗方案 |
1.5 观测指标 |
1.6 疗效评定标准 |
1.7 不良事件观察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病例分组情况 |
2.2 可比行分析报告 |
2.3 临床疗效分析报告 |
2.4 安全性分析报告 |
3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本病认识 |
3.3 针灸治疗本病机制及相关药物药理作用 |
3.4 中药穴位注射临床疗效分析 |
3.5 中药穴位注射的特点 |
4 结论及展望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三金片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1.6 脱落病例标准 |
1.7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临床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安全性评价 |
2.4.2 疗效性指标 |
2.4.3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资料分析 |
3.2 可比性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1.1 前列腺炎的分类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临床症状 |
1.4 诊断 |
1.5 治疗 |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 对前列腺生理功能的认识 |
2.2 对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现状 |
3. 三金片选用依据 |
4. 本课题对照组药物选择的原因 |
5.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 用药后对观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文献综述 |
附件2 随机化设计方案 |
附件3 症状积分表 |
附件4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前列腺被膜外注射治疗前列腺痛6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D]. 陈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D]. 申荣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芍药甘草汤加味对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止痛机理研究[D]. 郑佑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 [4]透脓散外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商建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5]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D]. 姜珊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D]. 何丽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八正合剂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观察[D]. 吴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 [8]葛根素治疗前列腺痛(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陈云龙. 福建中医学院, 2008(02)
- [9]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疗效观察[D]. 吴华. 湖北中医学院, 2008(09)
- [10]三金片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研究[D]. 蒋荣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