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鲜味鸡腿菇加工

出口鲜味鸡腿菇加工

一、鸡腿菇出口保鲜的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磊[1](2021)在《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第一条就为产业兴旺,在全国农业中,食用菌产业总产值排在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将“食用菌”写入特色优势产业中,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的食用菌,同样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重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对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的需求正逐年增加。目前,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到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面临着产业链条短,消费者认知不够等问题。通过分析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对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做出正确评价,进而找出提升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推进河北省食用菌产业供给侧改革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珍稀食用菌”进行概念界定,“珍稀食用菌”是指近年来真菌研究科技人员在自然界发现一些相对容易驯化的野生菌种,通过人工驯化等途径,培育出一批具有食药用价值的食用菌。河北省目前主要珍稀菇种为白灵菇、姬菇、秀珍菇、滑子菇、栗磨、大球盖菇、鸡腿菇等。从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珍稀食用菌栽培面积经过一段时间波动后稳定在新的水平,产量和产值呈不断增长趋势,生产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燕山-太行山一带,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在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方面,气候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其次,基于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对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然后运用频度分析法构建出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相关数据,对各珍稀菇种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整体综合效益较好且经济效益带动明显,但是两级差异化明显,具体表现为分布在河北省北部的珍稀菇种(栗蘑、北虫草、滑子菇)综合效益较高,南部的珍稀菇种(鸡腿菇、秀珍菇、姬菇)综合效益较低。为进一步探究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选取综合效益排名最高的栗蘑产业进行案例评价研究,研究得出2016年-2019年迁西县栗蘑产业综合效益在不断提升。为促进珍稀食用菌产业更好发展,首先要开拓珍稀食用菌产品市场,畅通销售渠道;其次通过建立种植示范园区把科技服务体系和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有机结合,做好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最后以加强监管为抓手,开发药用保健价值为重点,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和附加值。本文的创新点是(1)构建出了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大宗类食用菌品种分析转向珍稀菇种进行分析。(2)对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进行综合效益评价。以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的综合效益得分来客观地反映出河北省各珍稀菇种综合效益水平。

王绍军,张明,宋烨,邱牡[2](2020)在《聊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聊城市是食用菌生产大市,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菇农收益低、总体效益差、低质低效等已成为制约聊城市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些难题,探索聊城市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途径,本文分析了闽浙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特点,对聊城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聊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王思雨[3](2020)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鸡腿菇自溶的相关基因》文中研究说明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可栽培食用菌,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优良特性。但其子实体在采摘后会出现自溶现象,严重影响了鸡腿菇的商业价值。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对不同时期的鸡腿菇子实体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与子实体自溶现象相关的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上实现对鸡腿菇子实体自溶现象的抑制,为鸡腿菇栽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鸡腿菇子实体微观形态特征的观察。培养第27天,鸡腿菇子实体个体不再继续增大,菌褶白色,担子上出现担子梗,担孢子呈透明状,各组织的菌丝体细胞壁完整,即为成菇期(M);培养第30天,鸡腿菇子实体菌褶边缘颜色开始变为粉色,部分担孢子呈现黑色,各组织菌丝细胞壁形态仍然完整,即为变色期(D)。由此我们推测,菌褶颜色变化的变色期是自溶过程中的关键时期。2.转录组测序。提取鸡腿菇M期和D期的子实体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过序列质控过滤后得到29,281条转录本,12,941条uingenes,总长度为49,031,913 bp,最长的转录本长度为16,420 bp,最短的转录本长度为201 bp,组装得到的所有转录本平均长度为1,674.53 bp,N50值为2,606 bp,GC含量为44.1%。M期中有10,178条unigene表达,D期中有9,722条unigene表达,两个时期间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85,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较好,两个时期重复性高,可用于后续分析。3.自溶相关基因的挖掘。对M期和D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共发现4,516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D期上调表达的有2,201条,下调表达的有2,315条。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得到核糖体通路、DNA复制通路以及细胞周期通路可能与自溶现象有关。此外,还得到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色素合成相关酶、自噬与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F-box和HMG结构域、转录因子Rlm1基因可能与自溶现象有关。4.部分自溶相关基因的验证。从核糖体通路、细胞周期通路、DNA复制通路及与自溶有关的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色素合成相关酶、自噬与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F-box结构域、HMG结构域以及转录因子Rlm1中,随机选取20个基因进行验证,有12个基因的数据与转录组数据相符。

史君彦,高丽朴,王清,左进华[4](2017)在《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食用菌不但富含营养成分,而且具有广泛的药理价值,备受人们喜爱,但食用菌不耐贮藏,采后极易出现褐变、萎蔫、腐烂等现象,严重影响其食用性和商品价值,因此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课题对近年来国内外食用菌的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进一步提出食用菌保鲜技术研究的前景和展望。

叶罗娜[5](2017)在《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病原鉴定与防治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是一种风味和口感十分独特的美味食用菌,营养和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鸡腿菇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耗时较短,同时生物转化效率非常高,栽培过程简单容易掌握。但栽培的一系列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常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细菌性病害发生快、蔓延快和传播范围广,防治相当困难。本课题研究了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后根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验证,同时鉴定病原物所属属名和种名,并将分离的病原物和对应的临床标准菌株进行了动物致病性验证。采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分析病原物的来源。筛选植物提取物和生防细菌,进行了鸡腿菇菌柄腐烂病防治初探。为保障鸡腿菇产业良好发展,进一步对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治,食品安全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2015年7月在山东省平阴县鸡腿菇栽培场内发现一种鸡腿菇菌柄腐烂病。从发病部位分离纯化到了3种细菌菌株,分别命名为JTG-A,JTG-B1,JTG-B2。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3种分离物的致病性,采用磨伤接种的方式,分为四组进行接种,每组25个健康的鸡腿菇子实体,重复4次,在接种16 h、36 h和52 h后连续观察发病情况。结果显示,JTG-B1在16 h后可使50%以上的子实体菌柄发病,形成明显的病斑,并有菌脓出现,后期整个子实体腐败,直至死亡。JTG-A和JTG-B2接种后仅少数子实体出现症状,致病力明显低于JTG-B1。对JTG-B1采用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人体病原菌,氧化木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得到对应的临床标准菌株TJ-ade,采用腹腔注射小白鼠验证JTG-B1和TJ-ade的动物致病性。结果显示80%JTG-B1悬浮液和20%生理盐水混合物腹腔注射小白鼠,在21 d后小白鼠进食率为33%,TJ-ade在相同处理下进食率为29%。小鼠在各处理组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不活跃性,眼紧闭,有抱团现象,体毛有脱落现象,但未出现死亡现象。对两个菌株最适p H和温度进行测定,JTG-B1和TJ-ade在16-34℃时均可生长,28℃为最适生长温度,在p H4-11之间两者均可生长,p H7为最适生长p H值。对JTG-B1和TJ-ade的7个管家基因nus A、rpoB、eno、glt B、lepA、nuoL、和nrd A进行扩增,测序后输入MLST数据库,将等位基因编号进行一对一的比对,从而确定对应的ST型。PCR扩增后对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知管家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300-400 bp,JTG-B1和TJ-ade分别为ST14和ST29。采用上述相同方法进行鸡腿菇子实体致病性实验,TJ-ade在16h时磨伤接种也能使50%以上的健康鸡腿菇子实体菌柄发病,症状与JTG-B1接种后相同。生理生化反应观察两者对不同糖类分解情况,CIT(柠檬酸盐利用试验),VP(丙酮酸盐试验),GLU(葡萄糖发酵试验),SAC(蔗糖发酵试验),AMY(苦杏仁苷发酵试验)和ARA(阿拉伯糖试验)的反应均为阳性,但JTG-B1所有阳性反应小管的颜色反应均深于TJ-ade,可知其代谢反应速率和相关酶类表达量高于TJ-ade,结合动物致病性实验,可综合分析两者种间差异情况。从山东省平阴县鸡腿菇栽培基地周边的7处位置采集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扩增目的病原菌JTG-B1的bla OXA-114基因。洞穴外地面土壤PCR反应产物在电泳时出现了大小500 bp左右的条带,表明病原物可能在栽培场地周边存在,通过人为携带、覆土材料或栽培料等进入栽培场地中。制备大蒜、梧桐树叶、银杏、蒲空、龙葵、茶叶、肉桂油、石榴皮和辣椒等植物的提取物。结果显示,仅肉桂油在浓度100 mg/m L和120 mg/m L时,可以对病原菌产生直径1.0 mm和9.0 mm的抑菌圈。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发酵液对病原菌没有抑制作用。120 mg/m L肉桂油对鸡腿菇菌丝生长无影响,且在12 h和24 h时肉桂油在鸡腿菇子实体上可以预防病原菌感染。

叶丽珍[6](2017)在《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民,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开展以来,林下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疆积极响应政策探索林下经济发展之路。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按照“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产业特色、突出品牌培育、突出规模经营”的思路,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林下经济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激发牧民的种养积极性,提高收入水平。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在集体林权制度发生改革之后,玛纳斯县塔西河乡如何发展符合自身条件的林下经济,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林下经济的资料和参考文献,在参考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现阶段林下经济实施的情况,具体分析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林下经济的发展,为促进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首先了解林改之后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情况,发现林下经济可以促进塔西河乡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塔西河乡的三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塔西河乡的经济发展。对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的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探索出适合玛纳斯县塔西河乡今后发展林业和林下经济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规划,为整个新疆地区的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借鉴,使林下经济可以更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功能最佳组合及其效益最大化。

李敏[7](2016)在《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散户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菌种植业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优良特性。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新兴的生产主体食用菌工厂化种植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山东省85.7%的食用菌是由分散种植户生产的,散户依旧是食用菌产业最大的生产主体。基于山东省食用菌散户的生产经营现状,运用产业组织和农户行为等理论,本研究对散户的生产与销售行为、横向合作行为、与厂企竞合行为和生产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生产与销售行为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山东省食用菌分散种植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施简陋、组织化程度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散户生产与销售行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认为议价能力弱、技术操作水平低、外部交易成本高、销售渠道有限、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散户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克服经营困难、应对市场竞争,部分散户选择了合作行为,参与了各种形式的紧密产业组织。本文重点对散户的横向合作行为和与厂企竞合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横向合作行为方面,调研数据显示受访散户参与横向合作的比例为68.67%;大部分散户参与横向合作的年限较长;生产过程中,散户在生产原材料购买、技术支持方面的合作参与程度较高;契约约束方面,散户与合作社之间签订供销合同的比重较低,契约化程度不高。文章还对散户参与横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散户的性别、文化程度、食用菌年产量、食用菌种植经验、专业化程度、所在地距农贸市场距离、政府宣传推广和周边散户参与横向合作的比例对散户是否参与横向合作有正向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是政府宣传推广、食用菌种植经验和食用菌年产量。与厂企竞合行为方面,构建了食用菌散户与工厂化种植企业竞合的理论模型,认为竞合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因是资源依赖和利益最大化,通过有效竞合可以促进散户与厂企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收入水平,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竞合行为也会增加食用菌厂企的收益不确定性和管理协调成本,提高食用菌散户的行业退出成本,降低散户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对竞合行为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竞合关系演化方向的因素有竞合的成本、竞合的超额收益和超额收益的分配。基于调查数据,对现实中散户与厂企的竞合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散户与厂企的整体竞合关系大致处于竞争主导型阶段,加强合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食用菌散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绩效方面,利用成本收益指标对样本散户的生产行为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样本散户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平均成本收益率分别为6.3674元/Kg和69.1800%;利用DEA数据包络模型对食用菌散户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散户的整体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处于轻微无效状态,整体规模技术效率呈较为有效状态。基于此,对不同产业组织形式下散户的行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未参与紧密产业组织形式的散户单位收益、单位生产成本收益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低于参与紧密产业组织形式的散户,即参与紧密产业组织的散户行为绩效高于未参与紧密产业组织的散户。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对散户生产经营行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散户净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组织形式、参与技术培训的频率、食用菌年产量、食用菌销售价格和原材料成本是影响散户净收益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在技术效率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显着影响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因素包括:专业化程度、技术培训频率、产业组织形式和散户的种植经验;显着影响散户规模效率的因素为:专业化程度、散户的种植经验、产业组织形式及散户的年龄。基于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散户生产经营行为、绩效的分析,对散户的产业主体地位进行了论证。认为由于食用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散户具有成本和灵活性优势、且厂企的发展受限,食用菌散户将长期保持产业主体地位。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分别从食用菌散户和政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食用菌散户行为优化和健康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魏艳骄[8](2012)在《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典型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基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实行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及企业集群化,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但也存在着食用菌加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品牌效应不显着及菌农收益不稳等问题。因此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需要综合发挥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企业集群化、质量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及科技创新的优势。

张俊飚,李波[9](2012)在《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确立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于解决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1)总产量增长迅速,由1978年的不足6.00万t增至2010年2 201.16万t,增加至366.86倍;(2)品种繁多,平菇、香菇、双孢菇、木耳和金针菇为大宗品种;(3)产业大省不断涌现,其中山东、河南、福建、江苏等省产量、产值一直居于全国前列;(4)出口虽时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势头,日本、东南亚、欧盟及北美则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输出市场。进而就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规模化程度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生产方式粗放、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健全、加工业发展缓慢是困扰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陈雷[10](2012)在《鸡腿菇盐水保鲜法》文中研究表明鸡腿菇是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大宗食用菌品之一,其鲜菇、干菇、罐头菇均极受欢迎。鸡腿菇盐水保鲜法可较好的保存鲜菇的风味,利于运销、出口。清洗杀青当鸡腿菇长到六七成熟(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的菇蕾期)时采收,用

二、鸡腿菇出口保鲜的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腿菇出口保鲜的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1.6 创新点
2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1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2.2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分析
        2.2.1 栽培面积经过较大波动后稳定在新的水平
        2.2.2 产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稳定
        2.2.3 产值呈不断增长的上升趋势
        2.2.4 珍稀菇种生产集中度高
        2.2.5 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
    2.3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加工现状分析
        2.3.1 加工能力下降
        2.3.2 产品层次偏低
    2.4 河北省珍稀菇种市场现状分析
        2.4.1 栗磨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2.4.2 羊肚菌价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2.4.3 大球盖菇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2.4.4 欧美地区对牛肝菌需求较大
        2.4.5 日本对珍稀类食用菌需求高
    2.5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5.1 气候条件优越
        2.5.2 生产原料丰富
        2.5.3 资源利用率高
        2.5.4 营养价值丰富
    2.6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6.1 栽培风险高,科技贡献度低
        2.6.2 机械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
        2.6.3 经营主体弱,技术人才缺乏
        2.6.4 流通效率低,市场开拓不足
3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分析
        3.1.1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3.1.2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社会效益分析
        3.1.3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生态效益分析
    3.2 综合效益指标选取的原则
    3.3 指标选取方法
    3.4 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3.5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说明
        3.5.1 经济效益指标
        3.5.2 社会效益指标
        3.5.3 生态效益指标
4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2.1 AHP层次分析法适用性分析
        4.2.2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4.2.3 构造判断矩阵
        4.2.4 权重计算
    4.3 评价过程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4.1 经济效益
        4.4.2 社会效益
        4.4.3 生态效益
    4.5 主要珍稀菇种综合效益得分
    4.6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5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典型案例研究
    5.1 河北省栗蘑产业发展现状
        5.1.1 产业规模
        5.1.2 产品流通
        5.1.3 品牌建设
        5.1.4 技术推广
    5.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统计
        5.2.1 经济效益
        5.2.2 社会效益
        5.2.3 生态效益
    5.3 综合效益得分
    5.4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科学规划,建立种植示范园区
        6.2.2 人才支撑,培育科技服务体系
        6.2.3 技术保障,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6.2.4 管理优化,加强产业组织建设
        6.2.5 加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6.2.6 精深加工,开发药用保健价值
        6.2.7 开拓市场,畅通产品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附录A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
附录B
作者简介
致谢

(2)聊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闽浙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点
    1.1 优势菌种市场占有率高
    1.2 产业分工精细化程度高
    1.3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强
    1.4 市场和品牌销售能力强
    1.5 科研力量雄厚
    1.6 三产深度融合
2 聊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1 主要的栽培品种
    2.2 分布区域化
    2.3 栽培模式
    2.4 园区建设现况
    2.5 菌种(菌包)生产企业情况
    2.6 食用菌加工情况
3 聊城市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重点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3.2 科研力量薄弱,支撑不足
    3.3 产品以初级为主,缺乏深加工
    3.4 珍稀菇类少,高端市场占有率低
    3.5 销售渠道不通畅,产业回报低
    3.6 菌渣处理不到位,造成污染和浪费
    3.7 产业整体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
4 聊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珍稀菇类种植及保鲜、加工
    4.2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4.3 提高科研院所对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4.4 加强市场管理与电商平台建设
    4.5 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4.6 推广菌渣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

(3)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鸡腿菇自溶的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鸡腿菇研究进展
        1.1.1 鸡腿菇的食用价值
        1.1.2 鸡腿菇的药用价值
    1.2 真菌的自溶现象
        1.2.1 自溶现象
        1.2.2 真菌自溶
        1.2.3 食用菌自溶现象
    1.3 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鸡腿菇培养
        2.3.2 鸡腿菇子实体形态观察
        2.3.3 总RNA的提取
        2.3.4 文库构建
        2.3.5 原始测序序列的获得
        2.3.6 测序数据质控
        2.3.7 转录组从头组装
        2.3.8 转录组功能注释
        2.3.9 反转录
        2.3.10 荧光定量PCR
        2.3.11 功能富集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3.1 引言
    3.2 不同时期子实体形态特征
        3.2.1 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观察
    3.3 成菇期与变色期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3.3.1 信息分析流程
        3.3.2 测序质量评估
        3.3.3 转录组从头组装结果分析
        3.3.4 转录组功能注释及分析
        3.3.5 表达量分析
    3.4 鸡腿菇自溶相关基因挖掘
        3.4.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4.2 MDud基因集COG功能注释分析
        3.4.3 MDu及MDd基因集的COG功能注释
        3.4.4 MDud基因集GO功能注释
        3.4.5 MDu及MDd基因集GO功能注释
        3.4.6 MDud基因集GO富集分析
        3.4.7 MDud基因集KEGG富集分析
        3.4.8 与自溶相关酶的分析
    3.5 荧光定量PCR验证
        3.5.1 内参的筛选
        3.5.2 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6 结果与讨论
四、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物理保鲜技术的研究
    1.1 温度
    1.2 超高压保鲜
    1.3 辐照保鲜
    1.4 气调包装技术
    1.5 其他物理保鲜技术
2 食用菌化学保鲜技术的研究
3 食用菌生物复合保鲜技术的研究
4 多种保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5 前景和展望

(5)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病原鉴定与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食用菌产业概况
    1.2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2.1 常见细菌性病害病原物鉴定方法
        1.2.2 常见细菌性病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1.3 鸡腿菇病害研究进展
        1.3.1 鸡腿菇概述
        1.3.2 鸡腿菇病害研究进展
    1.4 食用菌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1.4.1 生防细菌在防治中的应用
        1.4.2 植物提取物在防治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和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生理生化试剂
        2.1.4 供试试剂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鸡腿菇菌袋制作和发菌
        2.2.2 病原物分离与培养
        2.2.3 分离物的致病性验证
        2.2.4 病原物种类鉴定
        2.2.5 病原菌和临床标准菌株的动物致病性实验
        2.2.6 病原菌最适pH和温度测定
        2.2.7 病原菌和临床标准菌株的基因分型和种间差异分析
        2.2.8 栽培场所周围土壤病原物的检测
        2.2.9 病原菌防治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的症状
    3.2 分离物在鸡腿菇子实体上的致病性实验
        3.2.1 JTG-A的子实体致病性实验
        3.2.2 JTG-B1的子实体致病性实验
        3.2.3 JTG-B2的子实体致病性实验
        3.2.4 小结
    3.3 病原物的种类鉴定
        3.3.1 病原物菌落形态观察
        3.3.2 病原物的显微形态观察
        3.3.3 生理生化反应
        3.3.4 16S rDNA分子鉴定
    3.4 病原菌和临床标准菌株的动物致病性实验
        3.4.1 JTG-B1的动物致病性实验
        3.4.2 TJ-ade的动物致病性实验
    3.5 病原菌和临床标准菌株最适pH和温度测定
        3.5.1 最适温度测定
        3.5.2 最适pH测定
    3.6 病原菌和临床标准菌株的基因分型和种间差异分析
        3.6.1 JTG-B1和TJ-ade的基因分型
        3.6.2 TJ-ade的鸡腿菇子实体致病性实验
        3.6.3 TJ-ade的生理生化反应
    3.7 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病原物来源分析
    3.8 植物提取物和生防细菌防治筛选实验
        3.8.1 植物提取物和生防细菌发酵液的抑菌圈试验
        3.8.2 肉桂油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8.3 肉桂油对鸡腿菇子实体防治实验
4 讨论
    4.1 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的发生规律
    4.2 病原菌宿主多样性和食品安全问题
    4.3 病原物JTG-B1和与TJ-ade的种间差异分析
    4.4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技术初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JTG-B1的 16s rDNA序列
    附录二 TJ-ade的 16s rDNA序列
    附录三 JTG-B1的管家基因序列
    附录四 TJ-ade的管家基因序列
致谢

(6)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林下经济概念界定
    2.2 林下经济主要模式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3.1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的发展
    3.2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3.3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第4章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
    4.1 林下种植及效益分析
    4.2 林下养殖及效益分析
    4.3 森林景观利用及效益分析
第5章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资金投入方式单一
    5.2 品种结构不合理
    5.3 产销脱节
    5.4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5.5 林下产品市场的重合
    5.6 采集加工模式尚未开展
第6章 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6.1 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6.2 积极推进林下资源产品产业化经营
    6.3 拓宽林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6.4 制定充分的法规政策
    6.5 重新定位对林下经济的认识
    6.6 积极开展采集与加工模式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散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食用菌
        2.1.2 食用菌种植户
        2.1.3 食用菌的工厂化种植
        2.1.4 食用菌散户行为
        2.1.5 紧密产业组织形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2.4 制度变迁理论
        2.2.5 农户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散户处境
    3.1 生存空间扩大
    3.2 直接扶持政策匮乏
    3.3 市场风险高
    3.4 产业竞争加剧
    3.5 本章小结
4 食用菌散户的生产与销售行为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4.2 食用菌散户的生产与销售行为
        4.2.1 食用菌散户的个人特征
        4.2.2 食用菌散户的种植选择行为
        4.2.3 食用菌散户的生产要素投入行为
        4.2.4 食用菌散户的技术选择行为
        4.2.5 食用菌散户的销售行为
    4.3 食用菌散户生产与销售行为的缺陷
        4.3.1 议价能力低
        4.3.2 技术与操作水平低
        4.3.3 外部交易成本高
        4.3.4 销售渠道有限
        4.3.5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4.4 本章小结
5 食用菌散户的横向合作行为分析
    5.1 研究假说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5.3 食用菌散户的横向合作行为现状分析
        5.3.1 食用菌散户横向合作参与比例
        5.3.2 食用菌散户横向合作关系的形成
        5.3.3 食用菌散户的生产原材料购买行为
        5.3.4 食用菌散户的技术获取行为
        5.3.5 食用菌散户的产品销售行为
        5.3.6 食用菌散户的契约行为
        5.3.7 食用菌散户参与横向合作的作用
    5.4 食用菌散户参与横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数据来源
        5.4.2 研究假设
        5.4.3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4.4 模型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食用菌散户与厂企的竞合行为分析
    6.1 研究假说
    6.2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业态转换及其动因
        6.2.1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业态转换
        6.2.2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资源依赖动因
        6.2.3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利益最大化动因
    6.3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正效应分析
    6.4 食用菌产业竞合的负效应分析
        6.4.1 食用菌厂企参与竞合的收益不确定性提高
        6.4.2 食用菌厂企的管理协调成本增加
        6.4.3 食用菌散户的行业退出成本提高
        6.4.4 食用菌散户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减少
    6.5 食用菌产业竞合关系的演化机制与方向
        6.5.1 食用菌产业竞合关系的演化机制——演化博弈分析
        6.5.2 食用菌产业竞合关系的分类和演化方向
    6.6 山东省食用菌散户的竞合行为现状分析
        6.6.1 食用菌产业竞合关系下散户的合作行为分析
        6.6.2 食用菌产业竞合关系下散户的竞争行为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食用菌散户的行为绩效分析
    7.1 食用菌散户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1.1 食用菌散户的生产成本分析
        7.1.2 食用菌散户的成本收益率分析
        7.1.3 食用菌散户收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7.2 食用菌散户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
        7.2.3 变量选取
        7.2.4 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7.2.5 食用菌散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食用菌散户未来地位和行为优化对策建议
    8.1 食用菌散户未来地位
        8.1.1 食用菌产业市场规模扩大
        8.1.2 食用菌散户相对工厂化种植企业的竞争优势
        8.1.3 工厂化种植企业发展的局限性
    8.2 食用菌散户行为优化的对策建议
        8.2.1 主体行为优化
        8.2.2 外部环境优化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
    1.1 起步阶段
    1.2 发展阶段
    1.3 提升阶段
2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2.2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3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条件
    3.1 交通便利
    3.2 自然资源丰富
    3.3 农业人口众多
4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经验分析
    4.1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取得成绩的经验分析
        4.1.1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
        4.1.2重视企业集群化发展
        4.1.3完善市场营销管理
        4.1.4重视产品质量安全
        4.1.5优化产业链条
        4.1.6构建全面的服务体系
        4.1.7实行科学的激励政策
    4.2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 食用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4.2.2 菌农收益不稳
        4.2.3 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4.2.4 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5 进一步促进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5.1 提高食用菌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
        5.1.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1.2 加强联合与合作
    5.2 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5.2.1 提高菌农的种植技术水平
        5.2.2 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5.3 完善产业管理体系
        5.3.1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5.3.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5.4 提升产业综合价值
6 讨论

(9)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 食用菌产量发展变化特征分析
    2. 食用菌品种生产结构特征分析
    3. 食用菌生产区域特征分析
    4. 食用菌出口特征分析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 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竞争力提升
    2. 食用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 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4. 食用菌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制约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进程
    5. 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链条较短
三、政策建议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2. 不断调整食用菌生产结构, 扩大草腐食用菌生产规模
    3. 调整食用菌产业布局, 促进食用菌生产的专业化
    4. 适当控制发展速度,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5. 提高加工技术层次, 发展精深加工业
    6. 健全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推进食用菌市场的繁荣与活跃
    7. 进一步规范食用菌生产经营方式,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8.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 注重资源的集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10)鸡腿菇盐水保鲜法(论文提纲范文)

清洗杀青
盐水浸泡
转缸贮存

四、鸡腿菇出口保鲜的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李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聊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 王绍军,张明,宋烨,邱牡. 中国果菜, 2020(10)
  • [3]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鸡腿菇自溶的相关基因[D]. 王思雨.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 史君彦,高丽朴,王清,左进华. 食品工业, 2017(06)
  • [5]鸡腿菇菌柄腐烂病病原鉴定与防治技术初探[D]. 叶罗娜.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6]玛纳斯县塔西河乡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 叶丽珍.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散户行为研究[D]. 李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8]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J]. 魏艳骄.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2)
  • [9]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 张俊飚,李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0]鸡腿菇盐水保鲜法[J]. 陈雷. 农业知识, 2012(08)

标签:;  ;  ;  

出口鲜味鸡腿菇加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