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的病因

一、牙周病的病因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罗辉,余意,肖蕾,胡明华,黄金莲,戚进[1](2021)在《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中药黄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有许多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应用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被认为是黄芩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系统综述近十几年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应用,并整理归纳了黄芩主要活性化学说成分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将来黄芩在口腔疾病方面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柏银[2](2020)在《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牙周炎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危害大。目前认为慢性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其中菌斑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引发慢性牙周炎的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直接和间接地参与慢性牙周炎的全过程。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来机械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生物膜。但是由于存在一些器械不易到达的感染部位、微生物可侵入牙周组织、口腔内其他部位的微生物可再定植于牙周袋等原因,临床上有时还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作为SRP的辅助手段来提高治疗效果。慢性牙周炎的发生还与宿主的免疫反应和防御功能有关,因此通过辅助使用药物来调节宿主的防御功能、阻断疾病的发展也是一种治疗思路。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M)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体内后在龈沟液、唾液和牙龈中分布浓度较高,不仅对牙周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还能能明显降低机体内各种炎症因子水平和调节机体免疫力,非常有利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前,有关CLM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研究还存在样本量较少、质量参差不齐、结果不一等问题。为了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依据,特开展本Meta分析来系统评价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CLM联合SRP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纯的SRP。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有关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到2019年3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共316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SRP组相比,局部应用CLM联合SRP组患者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减少[MD=-1.00,95%CI(-1.55,-0.45),P=0.000 4],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获得[MD=-0.39,95%CI(-0.64,-0.14),P=0.002];口服CLM联合SRP组患者PD减少[MD=0.40,95%CI(0.03,0.77),P=0.03],CAL获得[MD=0.54,95%CI(0.43,0.65),P<0.000 01];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减少[MD=-0.03,95%CI(-0.14,0.09),P=0.66]。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CLM联合SRP较单纯SRP在PD和CAL改善方面能够取得显着效果,在mSBI改善方面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王新艳[3](2019)在《3~5岁儿童龋活跃性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调查了解了呼和浩特市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通过Cariostat龋活跃性试验揭示儿童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与龋齿现状的关系,研究人群龋易感性,从而为防治儿童龋病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靶干预”式预防保健措施,有效降低儿童患龋率。同时,评估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作为龋病筛检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另外,探究儿童与其母亲口腔患龋情况及龋活跃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从家庭层面进行口腔卫生指导,进一步降低儿童患龋率。方法1.患龋状况检查:检查符合标准的儿童及其母亲口腔健康状况并填写口腔检查表,计算出龋失补指数(dmft或DMFT);2.龋活跃性检测:采用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对儿童及其母亲进行龋活跃性检测,小于1.0为低患龋风险,大于1.5为高患龋风险。3.问卷调查:由被检者母亲填写问卷调查表。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母子之间龋活性和患龋状况的相关性。分析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对龋病的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影响龋活跃性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龋一般情况:(1)本研究共调查呼和浩特市35岁儿童313人,总患龋率73.5%,龋均4.47。男童患龋率74.2%,龋均4.57,女童患龋率72.7%,龋均4.36。不同性别之间龋均(z=0.644,P=0.519)及患龋率(?2=0.089,P=0.7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岁组儿童患龋率68.5%,龋均3.82;4岁组儿童患龋率72.6%,龋均4.69;5岁组儿童患龋率78.7%,龋均4.80。乳牙患龋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不同年龄之间龋均(z=3.741,P=0.154)及患龋率(?2=2.742,P=0.2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汉族儿童患龋率73.7%,龋均4.56,蒙古族儿童患龋率72.9%,龋均4.24。汉族与蒙古族之间龋均(z=0.437,P=0.662)和患龋率(?2=0.018,P=0.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龋活性值与龋失补牙数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儿童CAT(caries activity test,龋活跃性检测)值与儿童龋病患病程度dmft值之间呈现正相关(r=0.463,P<0.001)。3.母子之间患龋及龋活性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儿童的dmft与其母亲的DMFT呈正相关(r=0.244,P=0.008),儿童龋活性值与其母亲的龋活性值无相关性(r=0.145,P=0.114)。4.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法做为龋病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显示,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诊断龋病灵敏度为57.8%,特异度为80.7%,假阴性率42.2%,假阳性率19.3%,准确率63.9%。5.儿童龋活跃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1)单因素分析:家庭年收入、家长是否给孩子刷牙、孩子是否接受过龋齿治疗、孩子饮食习惯、进食甜食的频率对儿童的龋活跃性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儿童是否接受龋齿治疗和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影响儿童龋活跃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所调查的呼和浩特市313名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73.5%。不同性别之间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牙患龋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不同年龄之间龋均及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汉族与蒙古族之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riostat检测值能反应儿童患龋现状,儿童dmft越高,其CAT值也相应越高。母亲的患龋状况可以一定程度反应儿童的患龋情况。Cariostat检测法作为龋易感性预测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诊断龋病有一定的准确性。3.家庭年收入、家长是否给孩子刷牙、孩子是否接受过龋齿治疗、孩子饮食习惯、进食甜食的频率对儿童的龋活跃性有影响,儿童是否接受龋齿治疗和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影响儿童龋活跃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蒋倩[4](2019)在《老年人群根龋和冠部龋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作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龋病的病因学与防治一直是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中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龋病的病因学研究、风险因素评估及预防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口腔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并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目前关于老年人龋病的微生物组学研究相对较少且尚存争议。目的:通过研究老年人不同龋病状态下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了解包括细菌和真菌在内的老年人龋病的相关致病微生物,进一步探究冠龋与根龋在病程进展过程中的微生物结构变化差异,为老年人龋病的病因探究以及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老年人群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包括冠龋患者、根龋患者和无龋者各25人。采集龈上菌斑和龋损组织,将样本分别标记为H组(健康组)、CH组(冠龋健康牙面组)、CC组(冠龋龋损组)、RH组(根龋健康牙面组)、RC组(根龋龋损组)五组,提取各样本总DNA后分别针对细菌和真菌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序,利用QIIME、Mothur、PICRUSt、SPSS等软件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结果:1、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共检出32个门,67个纲,133个目,232个科,431个属,738个种。各组间菌群构成具有相似性,优势菌门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和TM7菌门,优势菌属主要有放线菌、链球菌、纤毛菌、奈瑟菌、普氏菌、韦荣球菌等。随着龋病进展,多种细菌的丰度发生了显着改变,放线菌、链球菌、丙酸杆菌等丰度显着增加(P<0.05)。根龋龋损部位存在306个特有菌种,其他各组则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有247个菌种在各组样本中均能检出,表明了口腔核心微生物组的存在。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冠龋进程中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无明显变化,根龋多样性降低(P<0.05)但丰度无显着改变。利用PCA图进行Beta多样性分析,无龋组各样本的分布较为集中,冠龋组随龋病发展逐渐分散,根龋龋损组则表现出与其他各组均不相同的离散趋势。LEfSe分析显示奈瑟菌和棒状杆菌在冠龋中显着富集,而红蝽菌、丙酸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在根龋中显着富集,这些微生物可能与龋病进程密切相关。对优势菌属进行物种相关性网络分析,发现存在多组正相关关系。用PICRUSt分析对细菌功能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各组在功能组成上相似,其中代谢通路最为丰富,基因和环境的信息处理也富集于口腔菌群。2、真菌群落结构分析:所有样本中仅部分可检出真菌,其中无龋组0个,冠龋组8个,根龋组27个。聚类分析后检出5个门,15个纲,33个目,56个科,72个属,87个种。白色念珠菌为绝对优势菌,约占检出真菌总数的98%,根龋组中还检出少量镰刀菌、曲霉菌、赤霉菌等。冠龋和根龋的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图呈现出两组明显差别,Venn图显示根龋组出现了大量特有的真菌物种,相关性网络图表明真菌的优势菌属之间可能存在比细菌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结论:老年人口腔中微生物在不同患龋部位与患龋状态下的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健康人群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根龋组的群落结构改变最为显着。不同条件下口腔菌群的组成种类相似但相对丰度不同,老年人龋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多种细菌的丰度变化密切相关,与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之间也存在潜在关系。各种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活跃的代谢功能。

冯洁[5](2018)在《论高校医院的口腔健康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从龋病、牙周病、义齿修复、正畸治疗、种植牙、孕前及孕期口腔问题等方面分别论述了高校医院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治疗预后以及医疗成本控制方面将会产生的实际意义。

诸葛继娜[6](2018)在《赤藓糖醇对牙周致病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赤藓糖醇对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粘性放线菌(Actinomyces viscosus,Av)生长及粘附功能方面的影响;同时探索不同浓度赤藓糖醇作用后的致病菌对牙周膜细胞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将Pg、Aa、Av三种致病菌接种于2、4、8、16、32、64、128 g/L的赤藓糖醇-BHI液、及不含赤藓糖醇的BHI液中,37℃厌氧(80%N2、10%CO2、10%H2)培养一定时间,液体清亮无浑浊、沉淀生长的最低赤藓糖醇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2.将实验溶液按赤藓糖醇质量浓度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加到96孔板,接种Pg、Aa和Av,37℃厌氧(80%N2、10%CO2、10%H2)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去上清,生物膜用甲醇固定后经结晶紫染色,乙酸置换生物膜中的结晶紫,酶标仪测置换液的OD值。3.将Pg、Aa、Av分别接种于MIC、1/2、1/4、1/8 MIC这4个赤藓糖醇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以及不含赤藓糖醇的培养基,37℃厌氧(80%N2、10%CO2、10%H2)培养至对数期。将各浓度组的每种细菌分别离心并清洗后加入细胞DMEM培养基重悬,与培养至第4代的人牙周膜细胞共培养24h,设不含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去上清,裂解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IL-1β,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以下为赤藓糖醇对三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64 g/L伴放线聚集杆菌:128 g/L粘性放线菌:128 g/L2.赤藓糖醇对Pg、Aa、Av粘附功能影响的分析赤藓糖醇可影响Pg的粘附功能,且粘附能力与赤藓糖醇质量浓度有关。当赤藓糖醇质量浓度较低时(≤4 g/L),各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OD值相似;随着赤藓糖醇质量浓度的增加(≥8 g/L),Pg OD值有所降低,且质量浓度越高的实验组,OD值越低;当质量浓度达到128 g/L时,肉眼观察无生物膜形成,此时即使增加赤藓糖醇浓度也不会有更强抑制能力。赤藓糖醇对Aa、Av的作用效果与Pg相类似,但需要更高浓度的赤藓糖醇才能产生抑制效果。赤藓糖醇质量浓度为0 g/L、2 g/L、4 g/L和8 g/L这四个浓度时,细菌Aa、Av OD值无明显差别;随着赤藓糖醇质量浓度升高达16 g/L以及更高时,细菌所产生的粘附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128 g/L时赤藓糖醇对Aa、Av抑制能力最强。综上所述,赤藓糖醇可抑制Aa、Av的粘附功能,且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3.经赤藓糖醇作用后的Pg、Aa、Av对牙周膜细胞IL-1β、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影响的分析Pg组基因表达情况。不同浓度赤藓糖醇条件下培养的细菌,刺激牙周膜细胞产生IL-1β、IL-6、TNF-α的能力不同。当赤藓糖醇浓度为8 g/L时,炎症因子量与不加赤藓糖醇的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浓度升高达到16 g/L时IL-1β、IL-6、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才有所降低,且浓度越高,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越低;但是,所有实验组炎症因子量始终高于未加细菌的空白对照组。Aa组基因表达情况。16 g/L的赤藓糖醇浓度未对细菌的致炎性起明显作用,32 g/L浓度下培养的Aa致病性开始受影响,诱导产生IL-1β的mRNA表达量下降,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64 g/L浓度下TNF-α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开始有显着降低,浓度越高,TNF-α量越低;128 g/L赤藓糖醇浓度下Aa刺激牙周膜细胞产生IL-6的mRNA表达量开始下调,且程度较大;所有实验组炎症介质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加细菌的空白对照组。Av组基因表达情况。加入赤藓糖醇的实验组中,赤藓糖醇质量浓度在32 g/L时已经开始抑制IL-6的mRNA表达量,64 g/L时对IL-1β的基因表达量有明显抑制作用,128 g/L时才开始对TNF-α的mRNA表达量起作用,且以上均有一个共同趋势,即随赤藓糖醇质量浓度升高,炎症介质mRNA相对表达量不断下降,所有实验组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均高于未加细菌的空白对照组。结论赤藓糖醇对Pg、Aa和Av的生长及粘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赤藓糖醇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赤藓糖醇还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对致病菌毒力因子起抑制作用,进而降低细菌的牙周致炎性,减少牙周膜细胞IL-1β,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

李宗泽[7](2017)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患者持续性血糖增高,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全世界的发病率都在不断的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问题。许多研究证实,口腔疾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如:龋病、牙周病、粘膜病等等。它们之间起着互相反馈的作用。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局部以及全身系统性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和其具有亲缘关系(夫妻)的正常人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唾液与龈上菌斑之间的菌群差异。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之间的相关性。以上研究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结构组成,以及与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线索。目的:1.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和其具有亲缘关系(夫妻)的正常人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及差异性。2.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不同微环境之间的菌群差异。3.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与某些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差异:样本选取的研究对象全部来自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其有亲缘关系的家属(与患者为夫妻关系)。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组为正常人。分别采集研究对象的唾液和龈上菌斑,提取样本DNA。采用Illumina Hiseq PE250平台进行测序,所得到的优质数据信息与RDP数据库进行对比,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口腔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2.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唾液菌群与龈上菌斑菌群的差异性:该研究继续使用实验一的方法,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唾液与龈上菌斑菌群的组成结构,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环境的差异性。3.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与其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来检测环境因子、样本、菌群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两两之间的关系,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与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在91例口腔菌群样本中发现了18个门(Phylum)、33个纲(Class)、40个目(Order)、80个科(Family)、153个菌属(Genus)。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口腔菌群进行组间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但是在某些菌属的显着性差异分析当中,2型糖尿病与正常人口腔唾液和菌斑在所有水平下共找到11个物种(P<0.05)具有差异性。2.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与龈上菌斑菌群组成差异分析当中,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与龈上菌斑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属水平上有39个菌属(P<0.05)。而在所有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达到了95种(P<0.05)。分析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在不同微环境下,菌群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与其自身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相关性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的菌属有30种。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的菌属有15种。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口腔菌群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显着性。2.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在不同微环境下,菌群构成差异显着。3.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当中存在一些菌群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具有正相关性。这些菌群有可能与口腔疾病以及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丁观军,张凯,程吉平,王振达,吴兴合,陈海锋[8](2016)在《黄芩提取物在口腔护理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药黄芩具有抗菌、抗炎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众多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或灭杀口腔内的致病菌,减轻或治疗口腔疾病,调节口腔生理环境,在口腔护理用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本文中,分析和总结了近三十年来中药黄芩在口腔护理用品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黄芩对口腔内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揭示其在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牙齿敏感、口臭和口腔溃疡)中的重要作用,并讨论现阶段中药黄芩抗菌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之处,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新的研发方向与思路。

邢晓华[9](2014)在《近30年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优势提供科学依据,寻找临床治疗牙周炎的最佳方案。方法检索自1979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文献,范围包括①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②PubMed;③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④万方数据库;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⑥Cochrane Library。中文以“牙周炎”或“牙周病”为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检索,以“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英文以"periodontal disease" or "periodontitis"为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检索,以"Chinese medicine" or "combin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为关键词进行第二次检索。筛选检索出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与数据提取,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近30年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⒈资料概况本文纳入9篇中文文献,共计患者644例,其中中医组346例,西医组298例。对纳入的文献经Jadad评分,有2篇文献得3分,其余文献2篇为2分,5篇为1分的低质量文献。各研究均明确指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有1篇文献提到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有2篇提到按随机数字表或随机化原则分组,有1篇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其余5篇文献提到随机分组,但未详细描述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所纳入的9篇文献均未进行意向性分析(ITT)。⒉Meta分析结果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在改善牙龈指数(GI)和降低牙周探诊深度(PPD)方面两者有显着性差异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菌斑指数(PLI)与牙周附着丧失水平(PAL)方面两者无显着性差异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炎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配合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牙龈指数(GI)和降低牙周探诊深度(PPD)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安志国,丁一[10](2007)在《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88例肾虚火旺型牙周炎患者,在进行牙周洁刮治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补肾固齿丸治疗,对照组给予知柏地黄丸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及中医症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及肾虚火旺症候都有明显的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资料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都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合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补肾固齿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药物。

二、牙周病的病因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周病的病因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芩的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
    1.2 挥发油类化合物
    1.3 多糖类化合物
    1.4 其他成分
2 黄芩对口腔疾病的作用
    2.1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2.2 牙周病
    2.3 龋病
    2.4 口腔癌
3 黄芩类活性成分防治口腔疾病给药途径的相关研究内容
    3.1 经口服给药
    3.2 口腔内局部给药
4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5 总结

(2)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3~5岁儿童龋活跃性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老年人群根龋和冠部龋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对象和方法
    1.1 选择研究对象
    1.2 样本采集
    1.3 DNA提取
    1.4 PCR扩增
    1.5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与序列处理
    1.6 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2.2 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老年人根面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论高校医院的口腔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龋病的口腔健康教育
2 牙周病的口腔健康教育
3 义齿修复的口腔健康教育
4 正畸治疗的口腔健康教育
5 种植牙的口腔健康教育
6 孕前及孕期的口腔健康教育

(6)赤藓糖醇对牙周致病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赤藓糖醇对Pg、Aa、Av最低抑菌浓度的实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实验二 赤藓糖醇对Pg、Aa、Av粘附功能影响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经赤藓糖醇作用后的Pg、Aa、Av对牙周膜细胞IL-1β、IL-6和TNF-αm RNA相对表达量影响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差异
    1 研究对象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唾液菌群与龈上菌斑菌群的差异性
    1 研究对象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菌群相关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黄芩提取物在口腔护理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黄芩抗菌文献研究
    2.1 抗龋齿病
    2.2 抗牙周病
    2.3 抗牙敏
    2.4 抗口臭
    2.5 抗口腔溃疡
3 总结

(9)近30年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立题依据
中医治疗牙周炎的 Meta 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疗效指标
        1.5 文献质量评估
        1.6 数据提取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概况
        2.2 Meta 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牙周炎的认识
        3.2 中医对牙周炎的认识
        3.3 结果分析
        3.4 存在的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牙周炎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10)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治疗
    1.3 疗效分析
        1.3.1 牙周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3.2 肾虚火旺症候疗效判断
        1.3.3 牙槽骨密度的测量
        1.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两组患者的可比性分析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临床疗效和肾虚火旺症候疗效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中医症候评分差值的比较
    2.5 补肾固齿丸的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四、牙周病的病因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J]. 罗辉,余意,肖蕾,胡明华,黄金莲,戚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9)
  • [2]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D]. 柏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3]3~5岁儿童龋活跃性相关研究[D]. 王新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4]老年人群根龋和冠部龋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 蒋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论高校医院的口腔健康教育[J]. 冯洁. 现代医院, 2018(05)
  • [6]赤藓糖醇对牙周致病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D]. 诸葛继娜.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7]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D]. 李宗泽.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8]黄芩提取物在口腔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 丁观军,张凯,程吉平,王振达,吴兴合,陈海锋.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6(05)
  • [9]近30年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Meta分析[D]. 邢晓华.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1)
  • [10]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火旺型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 安志国,丁一.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04)

标签:;  ;  ;  ;  ;  

牙周病的病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