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路基边坡整治挂网喷锚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皎[1](2020)在《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延伸,线路以各种方式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体难以避免,不良地质体对铁路、公路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其中,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工程难题众多。本文从近年来所遭遇的隧道穿越滑坡体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和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从滑坡发育过程和破坏特征入手,结合隧道穿越滑坡体的部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6种隧道破坏模式,即: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和滑体下部-隧道拖曳破坏。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各种破坏模式的特点。(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3种破坏模式,选取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广乐高速公路大源1号隧道和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基于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模型,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揭示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隧道穿越滑坡体,滑坡变形直接造成隧道的变形破坏,隧道的开挖可能引起或加剧滑坡的变形发展。不同的滑坡作用模式下隧道的衬砌结构呈现出拉伸、剪切和挤压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3)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基于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破坏模式和作用机理,提出了稳定滑坡基础上的隧道变形控制原则和技术。为了限制局部变形和受力,避免隧道承担和传递滑坡推力,同时达到抑制地下水的目的,在稳定滑坡的基础上,采用洞顶钢花管控制注浆技术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影响范围进行加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其加固效果并解决了实际工程难题。
许寅[2](2018)在《黏土路基高边坡塌方处理的方案选择与施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资兴高速公路K43+235K43+425黏土路基高边坡塌方处理为例,介绍了黏土路基高边坡塌方处理中临时支护措施、排水措施、安全保障等方案的选择及具体施工方法、措施。
邱恩喜,苏谦,薛元,肖朝乾[3](2017)在《云桂高速铁路六郎隧道出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方案》文中提出新建云桂(昆明—南宁)高速铁路六郎隧道出口边坡发生坍塌、开裂。深入分析边坡变形原因和特征,对其稳定性进行检算,并进行了整治工程设计。采取了增设双排锚固桩、锚索(杆)框架梁、刷坡、排水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至今边坡保持稳定。
徐庆辉[4](2017)在《铁路膨胀土(岩)路堑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膨胀土(岩)在土体中杂乱分布的裂隙及反复胀缩变形造成强度衰减的特性,常常给人类的工程建筑带来严重破坏,造成许多地质灾害。新建云桂铁路与既有南昆铁路地质条件相同,路线采取了“尽量绕避”的选线原则,无法绕避地段尽量拉高坡度以桥通过,但由于受曲线半径、线路坡度、站位等诸多因素控制,新建云桂铁路线仍有较多地段不得不通过膨胀土(岩)地段。要求在这些特殊地段采用合理的处治措施和施工技术方案,以达到良好的工程效果。方法: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膨胀土(岩)路堑地段新型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施工技术和膨胀土(岩)路堑边坡柔性生态减胀护坡加固施工技术。新型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是膨胀土(岩)路堑全封闭基床结构防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水结构层施工前必须完成换填层填筑、盲沟和钢筋混凝土带翼板侧沟的浇筑。在防水结构层正式摊铺前要进行预拌合,将准备好的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配合比投入拌合设备,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含水率等指标。防水结构层现场摊铺时先用平地机或者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利用人工精平,再用双缸式压路机进行慢速碾压,碾压遍数在5次为宜,可根据现场碾压效果进行适当调整。新型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施工结束后,利用复合土工膜覆盖其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养护结束后钻孔取芯,检验防水结构层厚度、材料组份分布均匀性、强度和抗渗性等指标。柔性生态减胀护坡中使用的生态袋、联结扣、土工格栅、复合土工膜等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生态袋内装土为中粗砂和粉质粘土混合料,保证袋内种植土的长期肥效作用。联结扣的定扎,要保证联结扣连接相邻两个袋体,为了保证联结扣连接牢固,采用橡胶锤轻轻敲打,将棘爪刺入袋中。向上垒砌过程中要,要层层夯实,在袋体夯实过程中要保证袋体有棱有角,达到内实外美的整体效果。柔性生态减胀护坡坡面植被的根在植被护坡中的作用相当于锚杆,坡面的绿化可采用植草、插枝或液压喷播、客土喷播等方法进行坡面植被防护。结果和结论:采用新型水泥基防排水结构层后,减小了路基开挖工程量、相应的边坡防护数量,堆放弃土的临时用地也相应降低,经济、环保、有利于土地的节约;结构层组成材料购买方便,施工单位可利用现有水泥搅拌站现场搅拌,采用路堤填方工程的压实设备压实,施工方便,质量更好控制;结构层在长期的列车荷载作用下变形小,不会出现类似柔性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在轨道下方形成水囊,长期防水效果好;新型水泥基防排水结构可连续施工,施工接缝少,减少了地表水下渗通道。柔性生态减胀护坡结构整体性强,柔性结构允许变形可吸收墙后坡体膨胀土(岩)变形的能量,有利于坡面的排水和坡体排水,阻隔地表水下渗及干湿循环作用。柔性生态减胀护坡利用挖方或者隧道弃碴作为填料,减少了路基、隧道弃方及弃土用地,护坡坡面绿化更易实现、效果好,较之刚性防护更加环保。植被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噪音、减少强光反射、吸收灰尘、调节道路周围温度和湿度,从而使得交通环境更加舒适。
王智佼[5](2016)在《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水毁综合处治研究》文中提出道路水毁防治是一个长期困扰公路建设发展的难题,每年雨季线牛背至麦积公路沿线常发生水毁病害,严重影响沿线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导致当地人民出行不便,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水毁防治是一个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冻土、地震等资料的系统收集,对线牛背至麦积公路及其沿线的水毁现象进行了较细致的调研整理,从而总结了该路沿线水毁的典型类型。通过对线牛背至麦积公路沿线水毁现状的调查,发现水毁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路基塌方和路面损坏较为严重。通过对不同水毁状况的成因分析,对水毁造成的路基塌陷、路基塌方、路面损坏等病害进行合理的处治设计。利用建立数据模型,分析现有路面结构下的地基承载能力,并计算设计弯沉值,依据设计弯沉计算冷再生路面结构层厚度,得出冷再生路面处治方案。利用理正岩土软件建立路基塌方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水饱和状况下的路基边坡下滑力,并采用抗滑桩设计方案进行处治,分析得出该方案下路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并对其他水损状况制定合理的处治设计。论文研究成果对于充分保障线牛背至麦积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运输的畅通,减小因公路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戴桂华,彭梦鸽,贺炜[6](2013)在《老屋湾隧道塌陷原因及处治方案比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途经路段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加上连日雨雪天气,导致张花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老屋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已支护部分突发塌陷。通过对物理探测结果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3种不同的处治方案。考虑到该工程的实际条件,最终采用路基方案对塌陷段进行处治,并详细介绍了各处治方案的处治流程。经处治后路段的施工状况良好,项目目前已全线贯通,证明该路基处治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党延兵[7](2013)在《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已从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发展,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侵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防止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目前公路行业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水土保持以及如何把绿化技术和工程病害治理结合起来,这是陕西在促进陕北大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结合靖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针对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对于改善和保护黄土地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实体工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防止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等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针对黄土地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稳定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高速公路绿化技术,形成了针对陕北特殊地质、气候和自然因素的成套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陕北地处黄土高坡,地形复杂的特点综合运用,通过不同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来弥补各自在治理方面的局限。尽量选择当地植物进行绿化,以适应陕北的干旱少雨气候,同时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就要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统筹规划高速公路建设中相应环境问题的处理措施。
马保成[8](2011)在《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暴雨、洪水导致的公路水毁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等科研项目,结合“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从灾害类型、危险因子和危险程度等方面对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灾害识别是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公路水毁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路工程的特殊性,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等,利用已有室内模型试验资料,在对公路水毁灾害类型及成因、识别原则方法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路网层面、路线层面和路段层面等3个层面进行公路水毁灾害识别,并建立了识别指标体系。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致灾因子、发生位置及破坏类型,将公路水毁类型划分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包括沟谷泥石流水毁、小桥及涵洞水毁、沿河公路及其冲刷防护建筑物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主要包括坡面侵蚀、坡面冲刷、边坡降雨失稳以及边坡排水沟渠系统和防护工程水毁)两大类。并着重研究了沿河公路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因素。(2)选择地表坡度、海拔高程、地表破碎程度以及岩土类型等要素,基于GIS编制了《地表形态指数图》、《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公路土类型分布图》,反映其区域差异性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并用于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识别。(3)从区域、路线和路段等层面分析了灾害识别的必要性,总结归纳了灾害识别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手段;借鉴“中国公路水文区划”、“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等研究基础,建立了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方法,从宏观角度把握区域水毁灾害发育、分布特点;提出了由路基几何形态、内部结构面、岩土工程性质等3个要素构成的路基工程地质结构及路基灾害分析方法,从路线和路段角度研究水毁灾害成灾特点。(4)对于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植被覆盖度、河网密度和沟谷比重(即沟谷面积占坡面面积比)等影响因素,形成河川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沿河公路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初判;提出了沿河公路、小桥涵和沟谷泥石流水毁易发地段的超前识别判据及路线危险性分段方法,实现了路线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预判;建立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危险度计算方法,完成路段层面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详判。(5)对于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素构成坡面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公路边坡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初判;研究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易发地段识别方法及识别判据,为路线边坡水毁灾害的预判提供参考;根据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发育的阶段性,将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划分为早、中、晚3个链式阶段,由此建立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危险度定量识别方法,从而实现了路段层面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详判。论文提出的灾害灾前识别方法简单实用,有助于实现公路水毁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主动性、超前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初步开发的识别系统实现了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流程化和可视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龙建民[9](2011)在《锚杆框架梁+喷锚复合支护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砂质路堑高边坡采用的锚杆框架梁-挂网喷锚支护边坡防护加固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处治措施和施工质量检测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梁钰旺,刘惠来[10](2010)在《构皮滩水电站场内道路高边坡治理》文中认为在构皮滩水电站在场内道路开挖过程中,揭露出与该区特性相关的一些高边坡稳定问题,尤其是水库蓄水后受库岸再造影响较大且与周围重要建筑物关系紧密的道路高边坡。其加固治理思路及措施与普通公路的高边坡治理有所区别,应特别加以重视。首先阐述了高边坡的整治原则,然后结合该工程实例,重点对营地宿舍楼场地下部的11号场内道路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情况、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的动态调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终确定了较完善的治理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二、浅谈路基边坡整治挂网喷锚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路基边坡整治挂网喷锚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体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
1.2.2 滑坡体与隧道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创新 |
二、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 |
2.1 滑坡和隧道的相互作用 |
2.1.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2.1.2 滑坡-隧道的相互作用 |
2.2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破坏模式 |
2.2.1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 |
2.2.2 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 |
2.2.3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 |
2.2.4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 |
2.2.5 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 |
2.2.6 滑坡下部-隧道拖曳破坏 |
2.3 本章小结 |
三、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的机理分析 |
3.1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的机理分析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1.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1.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1.5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
3.1.6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式破坏模式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2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滑坡及隧道变形特征 |
3.2.3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开挖对滑坡影响分析 |
3.2.4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
3.3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的机理分析 |
3.3.1 工程背景 |
3.3.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3.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3.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3.5 基于数值模拟的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分析 |
3.3.6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研究 |
4.1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 |
4.2 主要支挡加固措施 |
4.2.1 抗滑桩 |
4.2.2 预应力锚索框架 |
4.2.3 钢花管 |
4.3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综合控制技术 |
4.3.1 西北某铁路隧道-滑坡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2 大源1号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3 水墩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黏土路基高边坡塌方处理的方案选择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滑塌原因 |
3 方案对比与选择 |
4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4.1 施工准备 |
4.2 挡土墙施工 |
4.3 路堑边坡土方施工 (图3) |
4.4 墙后台背注浆 |
4.5 挡墙后顶面至顶面3m之间的排水层和换填层施工 |
4.6重力罩面填筑施工 |
5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预防突发事故 |
6 效果 |
(3)云桂高速铁路六郎隧道出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边坡变形原因分析 |
2.1 边坡变形过程及特征 |
2.2 边坡变形原因分析 |
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滑动面位置 |
3.2 岩土体物理力学确定 |
3.3 稳定性及推力计算结果 |
4 边坡整治工程设计及效果 |
4.1 隧道主体工程设计方案 |
4.2施工便道工程 |
4.3 边坡整治效果 |
5 结论 |
(4)铁路膨胀土(岩)路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膨胀土处理措施的现状 |
1.3 现有常规处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
1.4 路堑施工新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
第2章 工程概述及问题分析 |
2.1 工程概述 |
2.2 防水结构层工点工程问题分析 |
2.2.1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2.2 水文地质构造 |
2.2.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2.4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3 柔性生态护坡工点工程问题分析 |
2.3.1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3.2 水文地质构造 |
2.3.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3.4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4 工程在膨胀土地段存在的问题 |
2.4.1 边坡防护方面的问题 |
2.4.2 基床防护方面的问题 |
2.5 技术措施之前施工概述 |
2.6 小结 |
第3章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
3.1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初步方案 |
3.1.1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作用原理 |
3.1.2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设置原则 |
3.1.3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结构体系构成 |
3.1.4 边坡结构稳定性分析 |
3.2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技术研究 |
3.2.1 植被护坡作用机理 |
3.2.2 植被护坡工程技术 |
3.3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施工实施 |
3.3.1 路堑边坡柔性生态减胀护坡段开挖 |
3.3.2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材料主要技术要求 |
3.3.3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加固施工工艺 |
3.3.4 柔性生态减胀护坡质量控制 |
3.4 小结 |
第4章 新型防水结构层施工技术研究 |
4.1 新型防水结构层初步方案 |
4.1.1 新型防水结构层机理准则 |
4.1.2 新型防水结构层方案比较 |
4.2 新型防水结构层技术研究 |
4.2.1 原有防排水技术失效原因 |
4.2.2 新型防排水技术方案的提出 |
4.2.3 新型防水结构层复合材料概述 |
4.3 新型防水结构层施工实施 |
4.3.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
4.3.2 新型防水结构层施工工艺流程 |
4.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水毁综合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项目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对公路水毁的影响 |
2.2.1 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2 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3 自然环境条件对公路水毁的影响 |
2.3 设计采用技术标准 |
2.3.1 主要技术标准 |
2.3.2 其它技术规定 |
第三章 水毁损坏状况调查 |
3.1 水毁损坏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3.2 公路路基的损坏 |
3.3 公路路面的损坏状况 |
3.4 公路桥梁、渡槽及涵洞的损坏状况 |
3.5 公路隧道、棚洞损坏状况 |
3.6 公路防护及排水的损坏状况 |
3.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损坏状况 |
第四章 水毁处治技术对策 |
4.1 公路水毁的防治原则 |
4.2 公路水毁防治措施 |
4.2.1 水毁防治措施 |
4.2.2 防治对策的制定 |
4.3 水毁处治方案 |
4.3.1 路基翻浆处治 |
4.3.2 路基滑塌处治 |
4.3.3 路面处治 |
4.3.4 泥石流处治 |
4.3.5 滑坡处治 |
4.3.6 其他处治 |
4.3.7 水毁防治中的环境保护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老屋湾隧道塌陷原因及处治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及地质概况 |
1.1 工程概况 |
1.2 工程地质概况 |
2 塌陷原因分析 |
2.1 物探结果 |
2.2 塌陷原因分析 |
3 处治方案比选 |
3.1 处治方案 |
3.1.1 暗洞方案 |
3.1.2 明洞方案 |
3.1.3 路基方案 |
3.2 方案比选 |
4 结语 |
(7)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
1.1.2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及规定 |
1.1.3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1.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自然环境保护研究 |
2.1 靖安高速公路延安段工程概况 |
2.2 环境保护相关影响因素 |
2.2.1 气候环境 |
2.2.2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3 地质构造与土壤 |
2.2.4 水文状况和土壤侵蚀 |
2.2.5 公路建设期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
2.2.6 其它影响因素 |
2.3 环境保护内容和处置对策 |
2.3.1 防治空气污染处置措施 |
2.3.2 防治水污染处置措施 |
2.3.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2.3.4 高速公路建设中建筑垃圾处置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技术研究 |
3.1 路基边坡稳定的作用和意义 |
3.1.1 环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
3.1.2 行车安全的意义和作用 |
3.1.3 减少运营期的公路养护费用 |
3.2 土质上边坡的稳定技术 |
3.2.1 排水工程 |
3.2.2 护面墙工程 |
3.2.3 局部骨架护坡工程 |
3.2.4 生物防护——矩阵鸟巢式土质上边坡绿化技术 |
3.3 石质边坡稳定技术 |
3.3.1 岩性分析 |
3.3.2 光面爆破的应用 |
3.4 路堤边坡稳定技术 |
3.4.1 路堤的工程防护 |
3.4.2 路堤的骨架防护与生物防护 |
3.4.3 路堤稳定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绿化技术研究 |
4.1 公路绿化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
4.2 绿化环境和树(草)选择 |
4.2.1 绿化环境分析 |
4.2.2 树种选择 |
4.3 绿化技术 |
4.3.1 适宜的绿化季节选择 |
4.3.2 分隔带的绿化方法 |
4.3.3 矩阵鸟巢式土质上边坡绿化技术 |
4.3.4 上边坡的平台绿化 |
4.4 绿化效果分析 |
4.5 鸟巢式绿化工程施工要点及应用前景 |
4.6 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技术研究 |
5.1 水土保持的意义和作用 |
5.2 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5.2.1 项目走廊带水土保持的环境因素与特征 |
5.2.2 水土保持方案 |
5.2.3 靖安高速公路延安段建设中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5.3 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及泥石流灾害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洪水灾害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灾害识别系统与 GIS 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2.1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划分 |
2.1.1 公路自然灾害的类型 |
2.1.2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 |
2.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
2.2.1 沿河公路及其冲刷防护建筑物水毁类型及成因 |
2.2.2 小桥涵水毁类型及成因 |
2.2.3 沟谷泥石流水毁类型及成因 |
2.3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
2.3.1 坡面侵蚀、冲刷水毁类型及成因 |
2.3.2 边坡降雨失稳的类型及成因 |
2.3.3 边坡防排水系统水毁的类型及成因 |
2.4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影响因素 |
2.4.1 暴雨引发洪水是主要影响因素 |
2.4.2 河流特征对公路水毁影响显着 |
2.4.3 降雨汇流的影响因素 |
2.4.4 公路工程结构物 |
2.4.5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2.5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影响因素 |
2.5.1 地质条件 |
2.5.2 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
2.5.3 植被作用 |
2.5.4 气候条件 |
2.5.5 风化作用 |
2.5.6 地震 |
2.5.7 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 |
2.6 几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
2.6.1 地形地貌 |
2.6.2 岩土类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3.1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目的、原则 |
3.1.1 风险识别的目的 |
3.1.2 风险识别的必要性 |
3.1.3 风险识别的原则 |
3.2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方法 |
3.3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理论 |
3.3.1 公路水毁区域识别方法 |
3.3.2 路基灾害分析方法 |
3.3.3 路基工程地质结构与灾害识别 |
3.4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技术方法 |
3.5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要点及流程 |
3.5.1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方法的适用性 |
3.5.2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手段的适用性 |
3.5.3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 |
4.1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构思 |
4.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 |
4.2.1 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指标 |
4.2.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 |
4.3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 |
4.3.1 沿河公路水毁易发地段识别 |
4.3.2 沿河公路水毁路线危险性识别 |
4.4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 |
4.4.1 沿河公路及防护工程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4.2 小桥涵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4.3 沟谷泥石流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5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应用 |
4.5.1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实例 |
4.5.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实例 |
4.5.3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 |
5.1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构思 |
5.2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 |
5.3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 |
5.3.1 崩塌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2 滑坡类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3 坡面泥石流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4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线危险性识别 |
5.3.5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易发地段识别方法的运用 |
5.4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 |
5.4.1 边坡灾害发育的阶段性 |
5.4.2 崩塌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3 滑坡类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4 坡面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5 边坡水毁灾害危险度定量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系统框架 |
6.1 系统设计 |
6.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6.1.2 系统的结构设计 |
6.2 识别系统模块设计 |
6.2.1 区域识别子系统 |
6.2.2 路线识别子系统 |
6.2.3 路段识别子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锚杆框架梁+喷锚复合支护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高边坡坡体锚固施工技术 |
2.1 坡体锚固防护原理 |
2.2 施工准备措施 |
2.3 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 |
2.3.1 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 |
2.3.2 施工放线 |
2.3.3 锚杆施工 |
2.3.4 框架梁混凝土施工 |
2.4 挂网喷锚施工 |
3 施工技术难点及处理措施 |
3.1 锚杆孔钻探难点及处理措施 |
3.2 锚固段灌浆难点及处理措施 |
4 施工质量检测 |
4.1 强度检测 |
4.2 厚度检测 |
4.3 外观感检测 |
5 结束语 |
四、浅谈路基边坡整治挂网喷锚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D]. 周文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黏土路基高边坡塌方处理的方案选择与施工[J]. 许寅. 价值工程, 2018(16)
- [3]云桂高速铁路六郎隧道出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方案[J]. 邱恩喜,苏谦,薛元,肖朝乾. 铁道建筑, 2017(12)
- [4]铁路膨胀土(岩)路堑施工技术研究[D]. 徐庆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5]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水毁综合处治研究[D]. 王智佼.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老屋湾隧道塌陷原因及处治方案比选研究[J]. 戴桂华,彭梦鸽,贺炜. 中外公路, 2013(06)
- [7]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D]. 党延兵. 长安大学, 2013(05)
- [8]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D]. 马保成. 长安大学, 2011(05)
- [9]锚杆框架梁+喷锚复合支护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 龙建民. 广东建材, 2011(07)
- [10]构皮滩水电站场内道路高边坡治理[J]. 梁钰旺,刘惠来. 人民长江,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