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机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田甜[1](2021)在《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及管控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人工依赖度低、干法现场施工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近些年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存在大量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且构件重量大、体积大、形状复杂,造成吊装工作的困难。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与经济损失,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为此,要提高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对影响吊装安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在事故发生前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开展研究,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通过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筛选修订从而构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权重,使用物元分析法对各层级影响因素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进而建立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在实例中进行应用。此外基于ISM解释结构模型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因素间的结构层次关系分析,找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根本影响因素,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依据。最后,从各层级影响因素风险等级大小和根本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使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更加全面。具体研究过程如下:(1)构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深入施工现场访谈调研对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统计吊装作业安全事故类型,应用事故树模型对吊装作业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将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归纳为“人-机-管-环”四大类,从而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构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问卷,逐层确定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基于物元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对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量化分析和等级评价。同时,本文通过对淄博市的施工项目进行评价模型的实例应用,运用物元分析评价模型对该项目的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找出该项目的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要素。(3)提出风险管控对策。基于ISM结构解释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指标间结构层次关系分析,找出影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的表层、中间层、根本层原因,从而在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使安全风险管控更加全面科学。本文的创新点:(1)基于文献研究、事故树模型进行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归纳,对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认知更加透彻与全面。(2)基于物元分析法构建了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等级的量化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3)基于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制约关系,找出影响吊装作业安全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4)基于安全风险评价和风险因素层级结构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和建议,真正将风险影响因素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有效紧密地结合起来。
王旖[2](2021)在《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绩效逐渐被公众重视,业绩评价是整个企业层面的战略及其执行问题,单一的财务业绩评价,已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行业,其工程项目具有回收期长且体量大的特点,而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于建筑企业获得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EVA指标在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资本成本与价值创造,更适用于建筑企业,BSC方法立足于企业战略,同时提高了非财务维度评价的可扩展性,两者结合能够从多维度深入企业业绩评价,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符合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EVA和BSC在建筑企业中的运用为主要研究主线,构建业绩评价体系并深入案例研究,不仅能为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绩效信息,还能为建筑企业自身带来清晰的业绩认知,对建筑企业的业绩提升、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企业当前发展特点和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入手,同时从建筑企业提高价值创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目标出发,以EVA和BSC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EVA-BSC结合下的业绩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企业Y公司的实际特点,对建筑企业EVA-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进行更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特有的业绩评价体系。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明确研究重点和研究对象,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从相关概念和业绩评价理论两方面阐述,构建本文理论框架,为分析EVA-BSC在建筑企业业绩评价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结合上市公司情况分析业绩现状与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由此作出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为后面的体系构建部分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前文分析并结合企业特点,从评价体系的七要素出发,构建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第五部分为案例分析,根据案例公司实际情况和前文所构建的EVA-BSC业绩评价体系,明确具有针对性的业绩评价体系,并进行运行结果计算与比较分析;第六部分为相关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论,并对于建筑企业实施EVA-BSC业绩评价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对行业及现状分析,引入了EVA和BSC两种评价方法开展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丰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第二,结合理论与案例构建出全新的建筑企业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层面上避免了经营短视行为,在非财务层面,解决建筑企业对非财务评价关注度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与企业目标战略的紧密联系。
任秋实[3](2021)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原主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更新的进行,国内出现了大量闲置的旧工业建筑。而改造再利用是目前处理旧工业建筑的主要方法,也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和地方的鼓励性政策下,大量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在各地出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排放时间较为集中且碳排放量较大,因而成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的聚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提出适用于其施工期碳足迹的测算方法并对施工期减碳效果及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界定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边界,将施工期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并梳理各阶段所需物资清单;提出基于LCA理论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并构建适用于施工期碳足迹测算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其次,以陕西老钢厂再生利用项目为例,选取7座旧工业建筑,对其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进行测算。同时,对施工期碳足迹的构成进行解构分析以探索碳足迹构成规律,同时选取对标建筑与其进行碳足迹对比;结果表明改建阶段对施工期碳足迹的贡献度最大;钢材、混凝土、砖材是产生建筑材料碳足迹的主要建材;施工期碳足迹水平较一般新建工程处于较优状态并评价了减碳效果。最后,借鉴PSR模型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构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变权综合评价法对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进行确定。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减碳效果满意度的提升路径。
施晶晶[4](2021)在《基于动态缓冲视角的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减缓巨大的项目投资带来的财政压力和提高运营效率,PPP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轨道交通领域。传统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通常由业主根据设计或经验指定,一方面这种建设期往往只是依据类似的既有项目而直接给出,并未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对建设期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对不同项目的影响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固定建设期方式不仅难以发挥公私合作优势,而且极易诱发社会资本为规避完工风险对运营期影响而采取不合理赶工行为。因此,采用科学方法确定合理的建设期并激励社会资本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对轨道交通项目能否成功引入PPP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缓冲视角的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PPP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环境复杂且难度较大的特点,提出确定其建设期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引入了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CCPM中设置缓冲区的思想以应对这种影响。采用问卷调查与探索性因子法识别出影响项目建设期的41个不确定性因素,然后从施工准备难易度、网络计划复杂度、资源使用紧张度和盾构施工风险偏好度出发,使用结构熵权法和根方差法构建了初始缓冲区模型。(2)根据社会资本在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绩效表现,设计了缓冲区动态管理机制,以激励其发挥技术管理优势。首先依据财政部《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和既有研究成果,识别出26个影响建设期绩效表现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构建了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系统动力学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根据这些因素对项目建设期绩效表现的实际影响,引入了缓冲区动态调整系数CPC。最后,将实际绩效表现与设定阈值比较后,通过奖惩机制动态管理项目的缓冲区大小。(3)将提出的研究方法与N市PPP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实例相结合,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合理建设期测算影响的问题,还能作为对社会资本有效的激励手段,更有利于促进PPP轨道交通项目成功,也为政府确定合理建设期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立群[5](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高层建筑数量的急速增长,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给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究其原因,部分施工单位浮于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没有针对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引进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新方法等,都是导致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展开研究。首先,在分析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集,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高阶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来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权重)。然后,通过VENSIM软件建立存量流量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对高阶结构方程模型确定的权重进行验证,确保权重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SEM-MFCE)模型。最后,以河南省建业龙城项目为例,利用SEM-MFCE模型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并确定了该项目的安全风险等级,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不仅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对降低高层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旭东[6](2020)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等原因,很多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或停产,使大批的原厂房建筑闲置。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大量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出现,同时很多施工过程存在着各种隐患,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出现。据统计,最近几年全国出现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中,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的安全事故占比约为1/3,所占比例较大,制约了整个建筑工程领域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因此,为降低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防止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为:首先,运用现有的多种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结合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和安全风险特点,分析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中安全事故的致因机理,然后通过分解施工各阶段的具体工作环节,分析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其次,依据风险评估指标建立原则,并结合专家访谈法,确定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比较多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选择运用物元可拓法建立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某齿轮厂车间再生利用项目中,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最后,借鉴Near-Miss理论,建立基于Near-Miss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系统,论述系统的主要控制流程,并提出人员、技术工艺、物料设备、环境、管理五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刘占坤[7](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支柱性产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便已经着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建筑模数化、标准化成为当时主流发展趋势。上世纪末期,住宅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住宅领域生产方式优化升级。建筑行业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也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装配式建筑不断发展背景下,应该注重由此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部分学者在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及分析中,指出施工阶段是安全风险事故的高发阶段。考虑到与传统建筑比起来,对于装配式建筑在安全及风险方面的分析存在较高的难度,需要我们对其开展更为全面、科学、深入的分析,进而有助于装配式建筑开发决策的研究与发展。所以,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旨在能够将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最低,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具体来讲,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时,主要是从以下层面开展的。首先,构建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的评价理论体系。分别阐述了装配式建筑与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结合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这些基本理论体系为后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打下基础。其次,在深入挖掘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数据的基础上,根据4M1E理论,分析得出五类影响装配式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设计并展开了辽宁省的400份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350份有效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具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类重组,建立实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将系统动力学和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相结合,用Vensim仿真软件构建施工风险因果关系图,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模型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因果关系,根据风险识别反馈模型建立了风险流图模型。最后,以天津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作为实证研究,运用单因素变动模拟的方法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人为风险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最大,环境因素变化对系统影响较小。为了提升项目安全等级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研究成果为今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稳定的发展。
曾环求[8](2020)在《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与环境负荷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应对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高速公路领域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必然趋势,公路的绿色施工及评价是建设绿色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起步较晚,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特点及要求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各省份要求及区域特点开展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论文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体系,为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提供参考。论文围绕着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开展了如下研究:(1)从绿色施工及其评价出发,总结了绿色施工的内涵、原则、要点、理论依据,以及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内容、作用,提炼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内涵。(2)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构建方法,建立了包含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施工综合管理3个方面的初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克朗巴哈系数与效度比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优化,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意义。(3)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行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将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4)以海南省万洋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改进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推动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有积极作用,亦可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参考。
王震宇[9](2020)在《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电力网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承担着转换电压和传输电能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机械化等优点,现场浇筑作业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因其专业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同时也具有质量控制难度大、安全管理要求高的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装配式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内容。通过扎根理论和文献整理,得到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建立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专家访谈,运用层次分析法制定出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因素进行单层排序和系统总排序,并编制出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评分表,确定了各风险指标对安全评价的影响程度,明确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管控重点。然后,结合工程实例,组成专家小组对某110k V变电站进行安全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结论:该项目的安全管理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结合项目实际和安全影响因素所占权重,从“人员-设备-组织-材料-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装配式变电站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刘朝阳[10](2020)在《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因素多、资金大、周期长,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而对这些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是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特点,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力求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目标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1)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与控制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包括目标模块、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模块,其中目标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个部分,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框架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为深入研究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理论。(2)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双层嵌套质量链,构建了施工过程链的系统动力学质量控制模型。以施工环节为重点,分析了包括决策、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外层质量链;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分和设计,嵌套了内层质量链。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因果回路图,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绘制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存量流量图,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敏感变量,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链控制效果。(3)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评价模型,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主体控制因素,构建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主体、对象及要素的综合分析,结合贝叶斯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主体能力优化和项目进度调控的多环节高速公路项目进度控制循环调控体系。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4)基于模糊关联模型和挣值法,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两阶段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运用模糊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成本预测评价指标。测算了与样本高速公路成本的贴近度和模糊关联度,构建了成本预测的模糊关联模型,进而对拟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路面工程等进行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挣值法从项目绩效管理角度出发,选择按固定时间段节点和按建设里程碑节点设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工期的两要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和控制,提出了成本管理建议。(5)构建了包含状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响应决策的多层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在状态监测模块中,利用多源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技术,对实体和信息源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融合优化。在风险评估模块中,分析了基本事件失效原因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响应决策模块中,基于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环境情况和事态变化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做出状态预测和决策响应。为高速公路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6)基于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多目标特点构建了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级协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础效益、复合效益及平衡指数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价,考虑多目标影响度的复杂性,将协调度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度评价,第二阶段是将质量-进度-成本作为整体再加入安全目标进行协调度评价。对RX高速15个标段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协调评价,提出了促进多目标协调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施工机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工机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及管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装配式建筑相关理论 |
2.1.2 装配式建筑吊装工艺 |
2.1.3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2.2 相关研究方法 |
2.2.1 事故树模型 |
2.2.2 解释结构模型(ISM) |
2.2.3 物元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评价指标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确定 |
3.2.1 安全风险影响因素选取维度确定 |
3.2.2 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3.2.3 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筛选确定 |
3.3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
4.1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
4.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 基于物元分析法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2.1 物元分析法分析过程 |
4.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2.3 实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对策 |
5.1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结构层次关系分析 |
5.1.1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5.1.2 结构层次关系分析 |
5.2 管控对策 |
5.2.1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
5.2.2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2)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
三、EVA的相关研究 |
四、BSC的相关研究 |
五、EVA-BSC的相关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业绩评价 |
二、经济增加值(EVA) |
三、平衡计分卡(BSC) |
四、EVA-BSC结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剩余收益理论 |
三、战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建筑企业业绩分析 |
一、建筑行业特点及发展现状 |
二、建筑企业业绩现状 |
第二节 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必要性 |
二、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可行性 |
第四章 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要素 |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 |
第二节 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
一、EVA-BSC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二、EVA指标计算与调整 |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权重与结果确定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综合指数法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Y公司为例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一、Y公司概况及组织架构 |
二、Y公司经营结构分析 |
三、Y公司财务分析 |
四、Y公司战略分析 |
第二节 Y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
一、Y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二、Y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在Y公司的运用 |
一、确定评价体系要素 |
二、构建评价体系指标框架 |
三、确定评价指标值 |
四、确定指标权重 |
五、数据汇总与计算 |
六、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 |
第四节 实施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前后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相关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碳足迹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碳足迹理论 |
2.1.1 碳足迹理论概述 |
2.1.2 碳足迹计算方法 |
2.2 PSR模型理论概述 |
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1 碳足迹测算方法选择 |
3.2 碳足迹测算范围 |
3.2.1 测算气体范围 |
3.2.2 碳足迹测算边界 |
3.3 施工期各阶段施工方法及物资清单 |
3.3.1 拆除阶段 |
3.3.2 加固阶段 |
3.3.3 改建阶段 |
3.3.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 |
3.3.5 各阶段施工所需物资清单 |
3.3.6 施工期碳足迹测算方法 |
3.4 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
3.4.1 主要能源碳足迹因子 |
3.4.2 主要原材料及半成品碳足迹因子 |
3.4.3 主要施工机械碳足迹因子 |
3.4.4 主要运输方式碳足迹因子 |
3.4.5 人工碳足迹因子 |
3.5 施工期减碳效果确定 |
3.5.1 对比分析指标的界定 |
3.5.2 对标案例的选取 |
3.5.3 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3.6 本章小节 |
4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实证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测算 |
4.2.1 拆除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2 加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3 改建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4 围护结构更新阶段碳足迹测算 |
4.2.5 施工期碳足迹汇总 |
4.3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解构分析 |
4.3.1 项目施工期碳足迹总体分析 |
4.3.2 项目施工期碳排放解构分析 |
4.4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等级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PSR模型的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 |
5.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概述 |
5.1.1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的必要性 |
5.1.2 PSR模型应用的可行性 |
5.2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选取原则 |
5.2.2 “压力”指标的选取 |
5.2.3 “状态”指标的选取 |
5.2.4 “响应”指标的选取 |
5.2.5 指标体系 |
5.3 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变权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指标数据处理 |
5.4 实证研究 |
5.4.1 陕西老钢厂基础数据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5.5 项目施工期减碳效果满意度提升路径分析 |
5.5.1 压力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2 状态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5.3 响应层指标满意度提升路径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动态缓冲视角的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研究现状 |
1.2.2 缓冲区研究现状 |
1.2.3 缓冲区动态管理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的概念 |
2.2 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绩效的内涵 |
2.3 关键链理论 |
2.3.1 TOC理论 |
2.3.2 CCPM理论的基本思想 |
2.3.3 缓冲区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
2.3.4 缓冲区动态管理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4.2 系统因果关系及反馈环 |
2.4.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构成与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PPP轨道交通项目基本建设期估算及初始缓冲区设置 |
3.1 PPP轨道交通项目基本建设期估算 |
3.2 影响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的主要因素辨识 |
3.2.1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3.2.2 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3 初始缓冲区设置 |
3.3.1 施工准备难易度 |
3.3.2 网络计划复杂度 |
3.3.3 资源使用紧张度 |
3.3.4 盾构施工风险偏好度 |
3.4 本章小结 |
4 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缓冲区动态管理 |
4.1 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绩效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辨识 |
4.2 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基于建设期绩效表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1 模型各因果关系分析图 |
4.3.2 模型存量流量图 |
4.3.3 模型中重要变量的确定 |
4.3.4 模型变量方程的建立及参数估计 |
4.3.5 建设期绩效表现敏感性分析 |
4.4 缓冲区动态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2 工序持续时间估计 |
5.3 关键链识别 |
5.4 N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的初始缓冲区设置 |
5.5 N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的缓冲区动态管理 |
5.5.1 模型假设 |
5.5.2 模型参数估计 |
5.5.3 模型运行与仿真 |
5.5.4 缓冲区动态管理 |
5.6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复杂环境下影响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因素 |
附录B 复杂环境下影响PPP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绩效表现的因素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及安全问题 |
2.1.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
2.1.2 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
2.2.2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2.3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概述 |
2.3.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2.3.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
2.3.3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步骤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2.4.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的构成 |
2.4.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研究 |
3.1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 |
3.1.1 事故分析法识别风险因素 |
3.1.2 文献研究法识别风险因素 |
3.1.3 初步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集 |
3.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筛选 |
3.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风险因素筛选 |
3.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1 模型构建 |
4.1.2 模型识别 |
4.1.3 问卷数据分析 |
4.1.4 模型拟合 |
4.1.5 模型评价与修正 |
4.1.6 构建高阶结构方程模型 |
4.1.7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权重的可靠性 |
4.2.1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 |
4.2.2 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子因素存量流量图 |
4.2.3 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总存量流量图 |
4.2.4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
4.2.5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验证 |
4.3 SEM-MFCE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SEM-MFCE模型的提出 |
4.3.2 SEM-MFCE评价模型的优势 |
4.3.3 SEM-MFCE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
5.1.3 工程施工重难点 |
5.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5.2.1 确定评价因素集 |
5.2.2 确定权重因素集 |
5.2.3 确定评语集 |
5.2.4 建立单因素隶属矩阵 |
5.2.5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5.2.6 安全风险等级评定 |
5.2.7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5-2019 年高层建筑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统计表 |
附录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附录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专家打分表 |
附录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MATLAB 程序 |
附录5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重要性问卷 |
致谢 |
(6)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事故理论研究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1.1 Heinrich事故骨牌理论 |
2.1.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2.1.3 轨迹交叉理论 |
2.2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
2.2.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特点 |
2.2.2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
2.2.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
2.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2.3.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工作环节 |
2.3.2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问题 |
2.3.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3.1 安全风险评估的含义 |
3.2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3.2.1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2.2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建立 |
3.3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3.4 基于物元可拓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3.4.1 物元可拓理论 |
3.4.2 结构熵权法确定权重 |
3.4.3 物元可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Near-Miss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
4.1 Near-Miss理论 |
4.2 基于Near-Miss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系统构建 |
4.3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4.3.1 人员风险控制措施 |
4.3.2 技术工艺风险控制措施 |
4.3.3 物料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
4.3.4 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
4.3.5 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现状分析 |
5.1.2 施工现场情况分析 |
5.2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5.2.1 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
5.2.3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风险评估 |
5.3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重要度调查表 |
附录2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评分表 |
致谢 |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概述 |
2.1 装配式建筑理论概述 |
2.1.1 装配式建筑种类 |
2.1.2 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 |
2.1.3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
2.2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理论概述 |
2.2.1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来源 |
2.2.2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过程难点 |
2.2.3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评价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2.3.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2.3.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3.3 系统动力学的结构模式 |
2.3.4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
3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
3.2.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因素的选取 |
3.2.3 问卷调查过程 |
3.2.4 因子分析 |
3.2.5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系统动力学建模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及可行性分析 |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可行性分析 |
4.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因果关系图 |
4.2.1 系统边界的确定 |
4.2.2 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的建立 |
4.2.3 因果树分析 |
4.2.4 反馈回路分析 |
4.3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系统流图 |
4.4 模型有效性测试 |
4.4.1 量纲一致性检查 |
4.4.2 灵敏度测试 |
4.4.3 极端条件下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SD模型仿真与评价 |
5.1 X项目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况 |
5.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参数确定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确定系统方程的风险数值 |
5.3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仿真评价 |
5.3.1 编写系统方程 |
5.3.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6.1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控制方法 |
6.1.1 风险规避 |
6.1.2 风险转移 |
6.1.3 风险减轻 |
6.1.4 风险自留 |
6.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
6.2.1 人为风险控制 |
6.2.2 材料风险控制 |
6.2.3 机械设备风险控制 |
6.2.4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 |
6.2.5 环境风险控制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Ⅰ 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指标权重打分问卷调查表 |
(8)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理论基础 |
2.1 绿色施工 |
2.1.1 绿色施工内涵 |
2.1.2 绿色施工定义 |
2.1.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
2.1.4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
2.1.5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理论依据 |
2.2 绿色施工评价 |
2.2.1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概念 |
2.2.2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内容 |
2.2.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作用 |
2.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现状分析 |
2.3.1 海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环境 |
2.3.2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
2.3.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
2.4 理论基础对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目标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目标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方法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构建方法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
3.3.2 构建评价指标备选库 |
3.3.3 构建评价指标筛选框架 |
3.3.4 评价指标初选及优化 |
3.3.5 评价指标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6 评价指标含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4.1.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4.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 |
4.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方法确定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 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
4.3.1 评价等级说明 |
4.3.2 评价等级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证与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项目建设特点 |
5.1.3 生态环境影响 |
5.2 综合评价 |
5.2.1 单因素指标评价 |
5.2.2 多指标综合评价 |
5.3 评价结果及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初选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B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检验调查问卷 |
附录C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等级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2 装配式变电站介绍 |
2.1 装配式变电站简介 |
2.2 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 扎根研究分析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2 施工安全管理模型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某110kV变电站施工安全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2 综合评价 |
5.3 安全管理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 |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
2.1.1 高速公路及建设投入 |
2.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
2.1.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项目管理理论 |
2.2.1 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
2.2.2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
2.3 系统分析模型与方法 |
2.3.1 多目标协同管理 |
2.3.2 系统动力学 |
2.3.3 贝叶斯网络 |
2.3.4 模糊关联模型 |
2.3.5 事故树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系统分析 |
3.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体系 |
3.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目标 |
3.1.2 多目标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
3.2 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核心要素及关系分析 |
3.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
3.2.2 以项目安全目标为基础的质量-进度-成本关联关系分析 |
3.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
3.3.1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
3.3.2 高速公路建设土地政策 |
3.3.3 高速公路建设金融政策 |
3.3.4 高速公路建设产业政策 |
3.3.5 高速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
3.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分析 |
3.4.1 组织协调机制 |
3.4.2 信用评价机制 |
3.4.3 利益分配机制 |
3.4.4 信息共享机制 |
3.4.5 绩效考核机制 |
3.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新技术应用 |
3.5.1 隧道监控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
3.5.2 桥梁施工和监测智能化设备提升了工程质量 |
3.5.3 物料出入库监测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
3.5.4 智能压路机系统提高了施工质量 |
3.5.5 无人机监测测绘技术提高了监测水平 |
3.5.6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综合监控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链协调优化与控制管理 |
4.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链构成 |
4.1.1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特征分析 |
4.1.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链的构成与管理 |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过程质量链风险传递与仿真分析 |
4.2.1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关系模型的构建 |
4.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流量图设计 |
4.2.3 施工质量链控制流程与仿真 |
4.3 质量链动态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
4.3.1 质量动态控制策略与优化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 |
5.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体系分析 |
5.1.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原则 |
5.1.2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要素的组成 |
5.1.3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主体与环境因素分析 |
5.1.4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流程 |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关键影响因素评价 |
5.2.1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
5.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5.2.3 关键因素提取与评价 |
5.3 RX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案例分析 |
5.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进度偏差分析 |
5.3.3 进度影响因素再评定 |
5.3.4 进度计划方案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 |
6.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
6.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影响因素 |
6.1.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构成分类 |
6.1.3 建设期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6.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
6.2.1 模糊关联样本的选取条件 |
6.2.2 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
6.3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两阶段管控 |
6.3.1 RX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6.3.2 基于模糊关联模型的项目成本预测 |
6.3.3 基于挣值法的项目成本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
7.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分析 |
7.1.1 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
7.1.2 安全风险分类分析 |
7.1.3 典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7.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7.2.1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结构设计 |
7.2.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
7.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 |
7.3.1 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风险信息获取 |
7.3.2 高速公路建设多源信息风险监测模型 |
7.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评估 |
7.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机制 |
7.4.2 事故树在桥梁施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
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预警与决策 |
7.5.1 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安全预警分析 |
7.5.2 安全风险的智能决策响应 |
7.5.3 基于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 |
8.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的构建 |
8.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8.1.2 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8.1.3 目标管理水平分项评价 |
8.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
8.2.1 协调度评价原理 |
8.2.2 高速公路多目标协调评估模型构建 |
8.2.3 目标间协调度的二维系统矩阵 |
8.3 实证研究 |
8.3.1 RX高速项目概况 |
8.3.2 项目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 |
8.3.3 多目标管理协调度计算 |
8.3.4 促进多目标协调的对策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施工机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及管控对策研究[D]. 姜田甜.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D]. 王旖.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期碳足迹分析与评价研究[D]. 任秋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动态缓冲视角的PPP轨道交通项目合理建设期研究[D]. 施晶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崔立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 张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 刘占坤.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8]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 曾环求.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装配式变电站施工安全评价研究[D]. 王震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10]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D]. 刘朝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