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崔茜茜[1](2021)在《中国省(区)域海水养殖碳汇渔业效率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规模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节能减排是各国关注重点。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增加碳汇量,提高各地区固碳能力。通过绿化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海洋具有吸收、固定和储存二氧化碳能力,海洋碳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林业碳排放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相关研究较多,海水养殖碳汇渔业通过固碳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关研究较少,并且尚未建立海洋碳汇碳交易市场,而林业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的运行,为海洋碳汇交易市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在现有海水养殖碳汇渔业及林业碳汇等相关文献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碳循环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分析海水养殖碳汇渔业经济价值、经济效率与构建海洋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性。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沿海九省(区)海水养殖贝类和藻类相关统计资料,测算了碳汇总量即碳汇能力;在传统的碳税法和人工造林法基础之上,构建了海水养殖碳汇渔业经济价值模型,计算出海水养殖碳汇渔业的经济价值,随后综合分析了其时空演化格局。在此基础之上,运用LMDI指数分解法,分析海水养殖碳汇渔业经济价值影响因素,通过传统一阶段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以静态和动态双视角分析海水养殖碳汇渔业经济效率,以期为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市场建立提供相关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沿海九省(区)海水养殖碳汇能力和产生的经济价值在研究期间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分化较为明显,呈现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环渤海经济区的降幂排列格局。具体来看,山东省和福建省海水养殖碳汇量较多,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大于其他各省(区),在沿海九省(区)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第二,静态分析:山东省和福建省在研究期间均为有效单元,碳汇渔业经济效率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其他各省(区)均有小幅变动;第三,动态分析:碳汇渔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较为明显,其中2008-2009年期间为12年最高值1.207,上升了20.7%,2017-2018年最低0.698,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相差较大,技术变化对其产生重要作用;第四,从时空发展演变上看,经济价值凸显出泛环渤海、泛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三足鼎立演化特征,时空发展演变分析显示了碳汇渔业在中国科学定位,合理配置,海陆协调的局势,海水养殖碳汇主要试点项目在国内大力推广,资金和先进设备不断投入,呈现出中国碳汇渔业正在加快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显而易见减少碳排放所耗费的经济成本是发展的不二选择。通过计算碳汇渔业产生的经济价值,并分析影响经济价值的内在因素,碳汇渔业经济效率,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朝着环境友好型高质量发展以及未来海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马梦茹[2](2021)在《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以往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工商业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在当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要素、市场、产品、环境等方面的支撑,打破了传统城镇化进程中过度依赖工商业推动的局面。因此,研究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规模集约、专业智能的现代化比率相对于农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山东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5%,同时山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究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拉—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农业贡献等理论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和推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其次,结合山东省两化的发展现状,选取2006-2019年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适用性的相关指标;最后,采用熵值法计算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自变量,并通过回归分析测算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结果显示,在农业现代化选取的十一个指标中,人均粮食产量、森林覆盖率、农机总动力、农村人均用电量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明显,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次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效灌溉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最小。研究表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要素、市场、产品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撑,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增加政府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颜攀[4](2020)在《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文中提出人工林在鲁中南地区多数为同龄纯林,由于大面积造林后缺乏培育和经营理论体系和科学的营林措施,导致林分生产力低下,森林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本研究选取山东省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在构建了恒续林经营模型基础上,针对林分生长发育阶段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营林措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60年生侧柏林的营林方案调查设计,并对营林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森林群落演替进程和多功能林经营目标,构建了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理论模型,并依据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营林方案。(1)对于现实林相良好且处于质量选择阶段的中龄林,按照近自然林经营理论,采用目标树经营技术体系,依据立地条件确定目标胸径和目标树数量,并以目标树为中心实施各项营林措施,促进林分向恒续林阶段演替。(2)对于尚未郁闭的新造林,应适时进行松土和除草割灌,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3)对于尚未进入质量选择阶段的幼龄林,宜适时进行透光伐和疏伐,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和组成,促进立木生长,改善林分群体结构。(4)对于长期不合理经营形成的单层成过熟林,应采用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更新或人工冠下更新技术,促进林分异龄复层结构的形成并逐步转化为恒续林。2.以枣庄市山亭区国有徐庄林场60年生侧柏人工林为对象,依据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和目标树营林作业技术体系,通过林分调查、适地适树分析和目标林相诊断,制定了该林分近期和中长期营林方案,并对营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有:(1)制定了以目标树培育为核心的多功能林营林方案。确定目标树培育周期为120150年,目标胸径40cm,目标树数量为每公顷150180株。平均每亩伐除目标树干扰木和伐除干形不良无培育前途立木共17株,蓄积间伐强度11%。对目标树和其它保留木进行了修枝。各项营林总投资1.88万元/公顷。(2)营林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林分结构和立木生长环境,促进了立木生长。林分抚育第二年,林分平均胸径为14.23cm,较对照提高6.83%;林分平均高7.90m,较对照提高4.64%;林分平均活枝高3.80m,较对照提高21.02%;林分平均冠幅12.39m2,较对照提高7.37%;林分单位面积蓄积69.02m3,较照提高1.05%。(3)林分抚育后林内植物多样性发生较大变化。抚育林分内有灌木8科8种,对照林分内8科9种,抚育林分较对照林分减少1种;抚育林分内有草本植物10种,对照林分内有12种,抚育林分新增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土麦冬(Liriope spicata)和茜草(Rubia cordifolia)3种,减少马塘(Digitaria sanguinalis)、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龙葵(Solanum nigrum)、鬼针草(Bidens pilosa)5种;抚育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 diversity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9659、0.9011、2.4002、1.8759,对照林分分别为0.9681、0.8750、2.1272、1.4069。(4)抚育林分土壤pH值更偏向于中性,抚育林分的土壤电导率、含水率、容重、容积含水率、总孔隙度分别为98.40 kΩ/cm、12.056%、1.04g/cm3、14.30%、0.60771;抚育林分分别较对照标准地提高0.95%、-6.64%、-3.18%、0.04%、-5.22%。抚育林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含量分别为2.32、1.88、1.85、147.96mg/g,较对照标准地提高-13.43%、21.29%、-13.95%、15.48%。
陈莹莹[5](2020)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发展使得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有必要;另一方面,传统自然资源评价体系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导致资源利用低效;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因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经济的理性增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和方法提出构想。借鉴会计学中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对自然资源资产和自然资源负债进行下定义,并探讨两者的确认条件及其具体内容。按照“先实物再价值、先存量再流量、先分类再综合”的编制原则,基于政府主体假设、持续发展假设、价值计量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框架体系,探究其编制流程和方法。最后本文进行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模拟编制,以期对现有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提出建议。自然资源资产是指自然资源权益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的具有稀缺性并且本身能为生产生活带来预期收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负债是指自然资源权益主体开发、利用、管理自然资源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过耗、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点上,由国家所有、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管理、使用和控制的自然资源的现状表和利用活动表,能同时反映该地区内现存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信息,以及该地区内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本文将自然资源资产分为五类,每类自然资源负债包括资源过耗负债、环境负债和生态负债。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设计成四级报表体系(总表—分表—扩展表—辅助表),并收集相关数据模拟编制了2017年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根据本文提出的框架与模拟编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编制一套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构建一套适用的价值化体系;(3)完善自然资源数据库建设;(4)细化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规划;(5)与现有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融合;(6)明确与官员绩效评价的关系。
赵丽楠[6](2020)在《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产量与农业土地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并且当前中国农业土地存在人多地少、利用效率不高、经营模式粗犷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农业的发展。所以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还对整个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与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相关的概念与理论研究,把农业土地放入农业生产系统里面,形成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系统来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从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选取10个指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009-2018年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从静态分析可以得出2009-2018年这十年间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高,主要是技术效率比较高引起的;而且这十年间只有北京市、上海市等九个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达到DEA有效,其他省市都没有达到DEA有效,没有达到DEA有效的省市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不高或者规模效率不高造成的;2018年中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876,整体来看,综合效率值比较高,综合效率比较有效。从动态分析可以得出2009-2018年中国农业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4%,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别贡献1.3%和0.1%,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评价研究,可以发现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推进技术进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术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农业土地流转这些建议来提高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吴宇伦[7](2020)在《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承载力分析 ——以山东省博兴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态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生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研究对于区域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样本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总体影响。本文依托生态安全承载力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选取生态资源分布总体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山东省博兴县为研究样本地区,同时博兴县是山东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最具潜力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主要运用熵权法、专家法构建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生态安全指数。对比生态安全指数,运用PSR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对比博兴县安全指数与山东省县区平均值,计算PSR综合评价指数结果为0.28,低于1,证明山东省博兴县对山东全省造成的综合压力高于山东省能够承受的响应程度,总体较不安全,林业资源总体不足以应对当前全省的生态压力状态;并对样本地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推动山东省博兴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胡鑫[8](2020)在《山东省榛子产业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林产品是我国商品流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林产品存在着供需不一致、流通成本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使其难以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积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林产品营销水平,以此加快林产品的流通速度,提升林产品的附加价值,摆脱林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本文以山东省榛子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榛子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榛子产业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农民和经销商调研数据的分析,对预设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评价与修正,并探究影响榛子产业营销渠道的重要因素,结合路径分析的结果,提出优化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全面提高榛子产业的营销水平。研究表明:个体和组织是构建榛子产业营销渠道的两大投入主体。其中,个体投入的资源仍然是构建营销渠道的主要部分,比较而言组织投入的资源所占比重较小。在营销渠道的五大影响因素中,渠道目标对营销渠道的影响程度最大,渠道模式次之,渠道策略最小。就实证结果而言,渠道成员和渠道结构表现出对营销渠道的负向影响,与研究假设不吻合,这可能与信息不对称、现有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相关。在实证研究中其他的研究假设都能得到验证,表明模型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辨识度。通过探究山东省榛子产业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其榛子产业现有的营销渠道提出如下改进建议: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榛子产业营销渠道的扶持力度,从制度上保障发展;第二,建立快速有效的合作性信息沟通机制,消除市场中虚假信息;第三,深化产业链,树立品牌意识;第四,积极实施榛子产品电子商务策略,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
冯亚中[9](2020)在《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淮河流域四省为例》文中提出水、能源和粮食作为流域系统中最重要的消耗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资源,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等问题的背景下,人类对于水、能源和粮食为代表的资源需求的压力逐渐变大,正表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当前水资源、能源和粮食的系统风险问题突出,水-能源-粮食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正越来越表现出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在这种背景下,以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对实证区域的水-能源-粮食系统当前与未来的发展情况展开了探讨。本文首先明确了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内涵、理论框架以及系统特性,对前人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整理总结,在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耦合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界定了流域水-能-粮耦合系统的内涵、外延,以及系统耦合发展的演化过程,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确定了本文的水-能源-粮食系统研究理论基础。其次,在明确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依据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内在机理,分别在水资源子系统、能源子系统和粮食子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CRITIC赋权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前实证区域的耦合协调状况展开评价;利用邻域粗糙集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相集成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水能源-粮食耦合发展状况展开预测;利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未来的不同情景预测结果进行了政策调控研究。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尝试从水、能源、粮食三个部门的政策协调角度,提出促进未来研究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各个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耦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为其他流域和地区的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管理与调控提供了参考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现状评价结果来看,淮河流域苏皖鲁豫四省自2005年—2017年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状况有着持续好转的发展趋势,其中山东省和河南省两省提升地最快,目前已进入“基本协调”阶段;安徽省较山东省和河南省稍差,但差距不大;江苏省最差,目前处于“弱协调”状态。我们以耦合协调度较差的江苏为例,进一步对其展开情景预测和调控策略研究。从预测结果来看,未来江苏省不同情景下的水--能源-粮食的耦合状况会进一步提升但是进步很小,需要进行积极地人工调控来使得未来的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状况能够有效的改善。从调控的结果来看,未来的2025年情景二下江苏省水-能源-粮食系统可以通过调控的手段将耦合协调度提升至0.77,同时可以发现未来政策调控时对于水资源子系统的改善较为稳定,对于粮食子系统的调控效果较为明显,对于能源子系统的调控效果较差,因此针对能源子系统的调控是未来调控的难点。
梁宇生[10](2020)在《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煤炭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2018年仍高达60%。中国煤炭开采方式90%以上为井工开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煤炭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损毁,特别是耕地、湿地、林地等资源,也因此产生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而2017年甘肃“祁连山事件”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对目前存在的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土地资源损毁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但在经过近两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将其演变成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和谐共生、普惠福祉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现实中,地下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不可协调、绝对对立的,由于各类土地资源特性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采与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实现协调发展的,不能采取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性,探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的双赢之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典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地面土地资源利用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优化利用结构和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地上下资源充分利用和协同发展的思想,本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总结分析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湿地、耕地与林地)的冲突,探讨了二者协同协调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其次绘制了全国煤炭资源分别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冲突的特征及危害,初步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协调模型;最后,分别对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给出具体的协调策略。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角度,阐明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地理分布重叠的自然性,阐释了地面土地资源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厘定了矿地复合的概念,并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并绘制了符合区域空间分布图;分别总结阐述了全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复合的冲突特征与危害。(2)改变过去土地资源利用不考虑地下矿产资源的弊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矿地(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地下煤炭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利用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利润、生态修复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可接受的煤矿净利润最低值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模型。(3)以南四湖湿地下煤炭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十年煤炭开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关采煤塌陷对湿地影响的支撑分析,发现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耕地损毁和居民房屋破坏等,对湿地资源保护无明显负面影响。本文还利用开采沉陷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湿地生态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机理,从而证实了湿地与煤炭开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今后重点是解决政策上的冲突。(4)利用2018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收集研究区内各煤炭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采煤塌陷数据资料,对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煤炭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资源冲突的特征与缘由;利用实际调查和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了山东省采煤塌陷耕地现状(基期2018年底),并预测出2019-2030年新增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基于“既要煤、又要粮”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土地复垦技术协调与政策协调为落脚点,探讨了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对策(包括适用条件)。(5)分析了陕煤铜川矿业下属玉华煤矿、柴家沟煤矿和陈家山煤矿地下煤炭开采区与地面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和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几十年协调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1990-2018年煤炭资源与林地资源复合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裂缝产生情况和林木生长现状,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未发现沉陷、滑坡和裂隙,煤炭开采未对林地资源产生明显影响。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机理,并探讨了煤林复合区的协调对策。
二、山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省(区)域海水养殖碳汇渔业效率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碳汇渔业 |
1.3.2 森林碳汇 |
1.3.3 碳交易市场 |
1.3.4 DEA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碳汇及碳源 |
2.1.2 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 |
2.1.3 碳汇转化比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生态系统 |
2.2.3 碳循环 |
3 我国沿海地区碳汇量测算 |
3.1 变量解释和数据说明 |
3.2 碳汇渔业碳汇能力测算模型 |
3.3 碳汇渔业碳汇能力测算结果及分析 |
4 沿海地区碳汇渔业经济价值 |
4.1 经济价值测算 |
4.1.1 变量解释和数据说明 |
4.1.2 模型构建 |
4.1.3 计算结果及情势分析 |
4.1.4 经济价值时空演化格局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变量解释和数据说明 |
4.2.2 LMDI指数分解法模型构建 |
4.2.3 基于LMDI指数分解法碳汇渔业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 碳汇渔业经济效率 |
5.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 模型构建 |
5.2.1 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分析初始效率 |
5.2.2 DEA-Malmquist指数法 |
5.3 经济效率分析 |
5.3.1 传统第一阶段DEA测评结果分析 |
5.3.2 DEA-Malmquist指数法测评结果分析 |
5.4 全要素生产效率时空分异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 |
1.2.2 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 |
1.2.3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 |
2.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
2.1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
2.1.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征 |
2.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拉—费模型理论 |
2.2.2 乔根森模型理论 |
2.2.3 农业贡献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2.3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机理 |
2.3.1 要素推动 |
2.3.2 市场推动 |
2.3.3 产业推动 |
2.3.4 环境推动 |
3.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
3.1.1 农业投入水平 |
3.1.2 农业生产力水平 |
3.1.3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
3.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
3.1.5 农业科技水平 |
3.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3.2.1 城镇化水平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基础设施建设 |
3.2.4 生态环境 |
3.3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步性 |
3.3.1 发展理念的同步性 |
3.3.2 发展动力的同步性 |
3.3.3 发展着力点的同步性 |
3.3.4 发展趋势的同步性 |
4.山东省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分析 |
4.1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
4.1.3 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值法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主成分的农业现代化变量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回归分析 |
4.4.1 模型构建 |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结论及政策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合理增加政府投入 |
5.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2.3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5.2.4 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
5.2.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与营林策略 |
2.1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构建 |
2.1.1 模型理论与实践依据 |
2.1.1.1 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依据 |
2.1.1.2 侧柏生长发育特点与侧柏人工林群落演替规律 |
2.1.1.3 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目标 |
2.1.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 |
2.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策略 |
2.2.1 新造林抚育 |
2.2.2 幼龄林抚育 |
2.2.3 中龄林抚育 |
2.2.4 成过熟林经营 |
2.2.4.1 林分择伐更新抚育 |
2.2.4.2 天然下种抚育 |
2.2.4.3 人工更新抚育 |
2.2.5 恒续林抚育 |
3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编制与营林效果评价 |
3.1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调查设计 |
3.1.1 研究地概况与调查研究方法 |
3.1.1.1 研究地概况 |
3.1.1.2 外业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设计 |
3.1.2.1 林分调查现状分析 |
3.1.2.2 目标林相设计 |
3.1.2.3 立木等级划分 |
3.1.2.4 目标树数量选择和培育目标 |
3.1.2.5 采伐干扰树 |
3.1.2.6 透光伐 |
3.1.2.7 修枝 |
3.1.2.8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
3.1.2.9 定株间伐 |
3.1.2.10 割灌除草 |
3.1.2.11 采伐剩余物处理 |
3.2 营林效果评价 |
3.2.1 研究方法 |
3.2.1.1 监测区设置 |
3.2.1.2 调查、取样、测定方法 |
3.2.1.3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对林分结构及生长的影响 |
3.2.2.2 对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2.3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近自然林经营模型的构建是侧柏人工林近自然长期经营的理论依据 |
4.1.2 目标树营林作业方案与近自然林经营 |
4.1.3 现实林分近自然经营效果评价与近自然林经营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一览表 |
致谢 |
(5)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与自然资源负债 |
2.1 自然资源 |
2.2 自然资源资产 |
2.3 自然资源负债 |
第3章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构成 |
3.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3.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成 |
3.2.1 总表体系 |
3.2.2 分表体系 |
3.2.3 扩展表体系 |
3.2.4 辅助表体系 |
3.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报表关联关系 |
第4章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 |
4.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表 |
4.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分表 |
4.2.1 自然资源资产表 |
4.2.2 自然资源负债表 |
4.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扩展表 |
4.3.1 土地资源资产表 |
4.3.2 水资源资产表表 |
4.3.3 林木资源资产表 |
4.3.4 矿产资源资产表 |
4.3.5 海洋资源资产表 |
4.3.6 土地资源负债表 |
4.3.7 水资源负债表 |
4.3.8 林木资源负债表 |
4.3.9 矿产资源负债表 |
4.3.10 海洋资源负债表 |
4.4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辅助表 |
第5章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 |
5.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原则与假设 |
5.1.1 编制原则 |
5.1.2 编制假设 |
5.2 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与负债核算 |
5.2.1 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核算 |
5.2.2 自然资源负债核算 |
5.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流程 |
5.3.1 编制方法 |
5.3.2 编制流程 |
第6章 模拟编制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6.1 山东省自然资源概况 |
6.2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表编制说明 |
6.2.1 编制原则与假设 |
6.2.2 编制流程 |
6.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模拟编制 |
6.3.1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表模拟编制 |
6.3.2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分表模拟编制 |
6.3.3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扩展表模拟编制 |
6.3.4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辅助表模拟编制 |
6.4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模拟编制结论 |
6.4.1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
6.4.2 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价 |
0.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框架 |
0.3.3 研究方法 |
0.4 文章主要创新与不足 |
0.4.1 文章的主要创新 |
0.4.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1.1 土地及农业土地 |
1.1.2 土地利用及农业土地利用 |
1.1.3 效率及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
1.2 理论基础 |
1.2.1 土地边际报酬递减理论 |
1.2.2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1.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现状 |
2.1 农业土地利用投入要素现状分析 |
2.1.1 土地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2.1.2 资本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2.1.3 劳动力投入要素现状分析 |
2.2 农业土地利用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1 经济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2 社会生活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2.2.3 生态效益角度产出要素现状分析 |
3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投入指标选取 |
3.2.2 产出指标选取 |
3.3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3.4.1 CCR—BCC静态模型 |
3.4.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实证分析 |
4.1.2.1 全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1.2.2 全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静态分析 |
4.1.2.3 全国31省市2018年农业土地利用效率静态分析 |
4.2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动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 |
4.2.2.1 全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 |
4.2.2.2 全国31省市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 |
4.3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2 规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3 技术进步有待进一步提高 |
5 提高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推进技术进步 |
5.2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术效率 |
5.3 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规模效率 |
5.4 加快农业土地流转,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承载力分析 ——以山东省博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文献综述 |
3 山东省博兴县森林湿地资源概括与分析 |
3.1 林业资源情况总结 |
3.2 生态环境状况 |
3.3 森林资源状态分析 |
3.4 森林生态建设指标 |
4 研究方法与模型 |
4.1 熵权法指数模型 |
4.2 专家法的生态安全指数模型 |
4.3 指标影响度 |
4.4 生态安全分级标准 |
4.5 PSR模型 |
5 山东省博兴县生态安全承载力与阈值对比 |
5.1 山东省林业资源指标 |
5.2 博兴县林业资源指标 |
6 结果及分析 |
6.1 山东省内数据评估结果 |
6.1.1 指标影响度总体分析 |
6.1.2 指标可提升度总体分析 |
6.1.3 全域端值分析 |
6.2 样本地区与阈值层次分析 |
6.2.1 博兴县与最高值县对比分析 |
6.2.2 博兴县与最低值县区对比分析 |
6.2.3 目标选择值县分析 |
6.2.4 PSR模型分析 |
7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山东省榛子产业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营销渠道文献回顾 |
2.1.1 营销渠道概念的梳理 |
2.1.2 营销渠道现状的研究 |
2.1.3 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4 营销渠道评价的研究 |
2.1.5 优化营销渠道的研究 |
2.1.6 农户选择营销渠道行为的研究 |
2.2 榛子产业文献回顾 |
2.2.1 国内榛子产业生产状况的研究 |
2.2.2 榛子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 |
2.2.3 榛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国外榛子产业研究现状 |
2.3 研究评述 |
3 林产品营销渠道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林产品 |
3.1.2 林产品营销渠道 |
3.2 林产品营销渠道的功能和作用 |
3.2.1 林产品营销渠道的功能 |
3.2.2 林产品营销渠道的作用 |
3.3 林产品营销渠道的要素构建 |
3.3.1 确定营销渠道的目标 |
3.3.2 制定营销渠道策略 |
3.3.3 选择营销渠道模式 |
3.3.4 设计营销渠道结构 |
3.3.5 选择营销渠道成员 |
3.4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榛子产业发展概况 |
4.1 自然条件概况 |
4.2 经济社会概况 |
4.3 林业发展概况 |
4.3.1 山东省林业产值分析 |
4.3.2 山东省森林资源分析 |
4.3.3 山东省林业投资分析 |
4.4 榛子产业发展概况 |
4.4.1 榛子产业发展历程 |
4.4.2 山东省榛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4.4.3 山东省榛子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方法与样本分析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5.2 变量选取及问卷设计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调查对象特征 |
5.3.2 模型变量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数据检验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6.1 数据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分析 |
6.2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6.2.1 模型构建 |
6.2.2 研究假设 |
6.3 结果分析 |
6.3.1 拟合指数分析 |
6.3.2 路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模型研究结论 |
7.1.2 调研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淮河流域四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2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内涵 |
2.3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演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模型研究 |
4.1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研究 |
4.2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预测模型研究 |
4.3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调控模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现状评价 |
5.3 未来情景下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预测 |
5.4 未来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调控规划 |
5.5 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发展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0)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研究 |
1.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对策与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2.1 矿地复合的概念与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1.1 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概述 |
2.1.2 矿地复合的概念 |
2.1.3 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及危害 |
2.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政策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1 政策冲突特征 |
2.3.2 政策冲突危害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必要性及适用条件 |
3.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实现措施 |
3.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与模型 |
3.3.1 协调原理 |
3.3.2 协调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4.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4.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煤炭资源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4.2.3 济三矿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4.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5.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5.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5.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 |
5.2.3 山东省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5.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5.3.1 协调实现的保障技术 |
5.3.2 协调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6.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6.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6.2.3 焦坪矿区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6.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省(区)域海水养殖碳汇渔业效率及时空分异研究[D]. 崔茜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马梦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D]. 颜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5]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模拟[D]. 陈莹莹. 清华大学, 2020(01)
- [6]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 赵丽楠. 辽宁大学, 2020(01)
- [7]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承载力分析 ——以山东省博兴县为例[D]. 吴宇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山东省榛子产业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研究[D]. 胡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9]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淮河流域四省为例[D]. 冯亚中.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D]. 梁宇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承载力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煤炭污染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