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韬[1](2020)在《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北部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资源匮乏,建立在该地区的燃煤发电机组大多在其冷端系统中采用空冷技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空冷技术主要分为直接空冷技术和间接空冷技术两种。相比于直接空冷技术,间接空冷技术能够使机组的冷端系统维持较低的运行背压及运行费用,因而逐渐成为北部缺水地区燃煤电站冷端系统的首选。采用间接空冷技术的发电机组称为间接空冷机组,其性能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环境风的条件下,机组冷端系统的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四周和塔内的空气流场均匀性被破坏,冷却塔的散热能力下降,导致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煤耗增加。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亦会对机组运行性能造成显着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能源结构加速调整,风能和太阳能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占比连年增加。为了消纳新能源发电,传统的燃煤发电机组需进一步参与调峰运行,对于分布在北部缺水地区的众多间接空冷机组来说,变负荷运行成为新常态。考虑到冷端系统在燃煤发电机组中的重要性,本文以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间接空冷机组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以及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研究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冷端系统进行运行优化。本文以北部地区某660MW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对该机组冷端系统的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机组的热力循环系统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并进一步通过迭代算法将数值计算模型和理论计算模型耦合,组成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另一方面,应用集总参数的思想,在凝汽器和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针对间接空冷机组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得到了不同环境风速和环境温度下冷端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周围和塔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以及背压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并通过计算机组标准煤耗率分析机组的运行经济性。此外,对计算数据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虽然环境风能显着影响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但是其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程度小于环境温度。为了削弱环境风对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冷端系统优化运行措施:即根据环境风条件下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底部的空冷散热器各扇区冷却空气流量不同的特点,重新分配各扇区的循环冷却水流量以降低汽轮机背压和机组标准煤耗率。通过以进化策略算法为基础的优化计算方法,得到了使机组标准煤耗率最小的最佳循环冷却水分配方式。计算结果表明,重新分配各扇区的循环冷却水流量可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多可使机组标准煤耗率降低2.50g/kW·h。针对间接空冷机组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一步地,以减少机组标准煤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调整循环冷却水流量的优化运行方式,通过试凑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机组负荷对应的最佳循环冷却水流量。针对间接空冷机组变负荷运行常态化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研究了环境条件和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冷端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一步地,针对机组降负荷过程提出了四种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方案,以响应时间和响应过程中机组标准煤耗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方案的优劣。
马欢[2](2020)在《大型间接空冷系统热力特性与空气侧流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接空冷是一种利用空气自然通风冷却循环水并最终带走机组乏汽余热的冷却技术,因其显着的节水效益而在我国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间接空冷系统实际运行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机组面临夏季出力不足、冬季散热器受冻的难题。本文以某典型600MW超临界机组间接空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不同环境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特性与优化理论及方法开展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为:1、提出了一种耦合循环水和空气两种工质沿程流动与换热的空冷塔数值计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循环水网管流量分配模型计算了三角散热器和冷却扇区的循环水流量,进而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和热量体积源项法建立了散热器进气压损和空气受热过程模型,基于分布参数法分段计算了散热器的水-空气换热量,并进一步将凝汽器热力特性计算嵌入到空冷塔的数值模拟中,得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机组背压。2、基于散热器进气方式的分析建立了散热器两冷却柱进气速度与进气偏斜角的函数关系。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进气方式、进气偏斜角和进气速度对各方位散热器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掌握了散热器两冷却柱散热性能随圆周角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圆周角从0°(或180°)接近90°,散热器进气偏斜角逐渐增大,冷却柱A的散热性能逐渐恶化,而冷却柱B性能先略微提升而后不断下降。当风速增大时,散热器进气偏斜角及两冷却柱散热性能随圆周角的变化幅度均会增大,但是散热器进气速度和散热量沿圆周角的分布特征几乎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提出了空冷塔散热量与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相关联的无量纲函数表达式,从而建立了空冷塔整体通风散热的热力计算理论模型。将不同环境温度下空冷塔散热量之比转换成换热温差之比的函数,并进一步考虑环境风速的影响建立了空冷塔散热量与环境风速以及自然通风作用下塔顶热羽出流速度的函数关系。算例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环境温度和风速下空冷塔的散热量,可应用于同类型大尺寸空冷塔的热力性能预测。4、通过进气条件及塔内流场的变化揭示了散热器顶角对各方位散热器性能以及塔内空气上升流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散热器顶角增大将有效改善散热器的进气条件,尤其会显着增强迎风散热器的进气量,从而提升了环境风作用下单个散热器的热力性能,然而散热器顶角的增大加剧了散热器之间进气和散热的不平衡,导致塔内空气上升速度的分布更加不均匀。研究还表明空冷散热器阻力特性表达式中的指数越大,散热器之间的散热不均越小。5、针对挡风墙墙后回流造成的局部散热器进气和散热恶化问题,提出了依据散热器进气偏斜角旋转挡风墙的优化布置策略,结果表明该布置策略通过抑制墙后回流来改善散热器的进气流场,可以减小散热器之间的性能偏差,从而有效提升了环境风作用下空冷塔的散热能力。6、针对低温环境下散热器百叶窗漏风造成的空冷塔冷却能力过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部分可透风塔壳引入塔外冷空气的优化策略。研究了不同风速下各方位散热器百叶窗的漏风量分布以及塔内流场分布特征,得到了相应风速下间接空冷系统安全运行的极限环境温度,进而分析了部分可透风塔壳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正面可透风塔壳可有效降低各方位散热器百叶窗的漏风量,提高机组背压和循环水出塔温度,从而拓宽了系统安全运行的可行域。7、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空冷塔进气喷雾预冷的多计算域嵌套模拟方法,实现了不同特征尺寸内喷雾蒸发和空冷塔通风散热的耦合计算。研究了空冷塔实际通风条件下的喷雾蒸发特性,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喷雾条件对空冷塔热力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喷雾冷却在提升空冷塔散热的同时降低了塔内气温以及自然通风速度,而通风速度的下降又促进了液滴蒸发并增强了冷却效果。研究还表明空冷塔散热器前实际通流面积的收缩不利于液滴蒸发和水蒸气扩散,尤其是多喷嘴预冷系统中不同位置喷射间容易形成相互干扰,导致液滴蒸发率显着下降。8、针对集成空冷、脱硫以及排烟功能的“三塔合一”系统,研究并阐明了塔内外空气流动特征对烟气抬升扩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环境风作用下塔内空气上升流的下风偏斜和气流旋转加剧了烟气的塔内扩散,增大了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硫的烟气与空冷塔内壁的接触面积,而塔顶出口热羽的不均匀分布以及热羽的下洗作用增大了烟气与塔外壁背风部分的接触面积。9、针对烟气对空冷塔内外壁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在空冷塔进气混合阶段和混合后气流上升阶段分别进行塔内流场重构的优化策略,算例表明所提两种优化策略均可有效降低塔内空气上升流的混乱程度并抑制热羽下洗,从而减小了烟气与空冷塔内外壁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烟气在大气环境中的下游扩散通道。
杨宁[3](2020)在《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及其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为了解决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和提升电力工业行业的发展速度,空冷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空冷系统的投运,空冷技术表现出换热效率不高、能耗较大、环境风会导致热风回流会降低空冷系统的换热性能、冬季容易导致管路冻结、夏季影响汽轮机出力等问题。空冷凝汽器的结构也会影响空冷系统的换热效率,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核心传热元件翅片管的热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空冷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其换热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构建一套可研究不同结构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的测试系统。在分析空冷凝汽器换热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空冷凝汽器的换热计算模型;基于相似定律,确定了空冷凝汽器的几何参数和系统运行参数;自行设计和建立了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以扁平管蛇形翅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空冷凝汽器的传热性能,获得了对流换热的准则方程。本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蒸汽量为0-111.8kg/h,风量为0-2.18m3/s规模的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由蒸汽系统、空气系统、抽真空与凝结水系统以及相应测量系统构成。(2)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建立了空气侧总换热面积为286.36m2的翅片管束换热器模型。(3)研究了迎风侧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空冷凝汽器整体翅片管间风速分布从翅片管顶端起沿管轴线方向的风速逐渐增加,风速分别从0.77m/s、1.2m/s、1.67m/s、1.83m/s、1.70m/s增加到1.3m/s、1.67m/s、2.0m/s、3.13m/s、4.7m/s。同一水平位置,中间翅片管迎面风速要小于左侧翅片管迎面风速。(4)获得翅片管束背风侧基管壁温的分布规律,同一高度沿横向的基管温度不断升高。当蒸汽未完全凝结时,沿翅片管束管轴线方向底部翅片管束的温度最高,达到59℃。随着风机转速的增加,基管的壁温先趋向均匀,后沿管轴线方向逐渐降低。(5)研究了扁平管蛇形翅片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发现蒸汽压力几乎不影响空冷凝汽器换热效果,提高迎面风速可以提高换热性能。(6)获得管外对流换热系数的关联式,根据试验测量和计算结果获得的关联式为Nu(28)0.063Re0.7。(7)建立的试验系统可以为新型空冷凝汽器的开发和传热性能的优化提供测试平台。
付家兴[4](2019)在《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直接空冷机组是我国北部地区火电机组的主要机型,但随着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等自然因素的变化暴露出散热面积不足、机组出力受限等问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处于用电高峰期而机组由于背压明显升高导致不能满发运行。针对空冷机组夏季出力不足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对原机组加装尖峰冷却装置,目前普遍应用的尖峰冷却技术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来换取发电量的增加,这对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像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也违背了直接空冷机组节水的初衷,因此研究零水耗的尖峰冷却技术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以喷射式凝汽器作为抽出蒸汽的冷凝设备,强制通风冷却器作为循环水的冷却设备,整个系统闭式循环,不消耗水资源。以某600MW空冷机组为例,建立原机组和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的背压计算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尖峰系统参数,得出不同环境温度下背压的降低值,并分析自然因素对此尖峰系统的影响。根据确定的系统参数,对喷射式凝汽器进行设计计算,建立其水力计算模型,确定前后冷却区的循环冷却水的分配比例;建立其热力计算模型,分析不同位置的水膜传热系数的变化。对设计的喷射式凝汽器进行合理性验证,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凝汽器的端差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对其进行变工况计算,研究空气量、水膜高度、循环水温度以及蒸汽量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搭建喷射式凝汽器性能实验台,对实际运行中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以及系统漏空气量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得出具体的影响规律,为实际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博恒[5](2019)在《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部分地区的发展。在“富煤贫水”地区,电厂使用直接空冷系统解决缺水问题,但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的延长,夏季运行背压逐年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下降。为此,电厂采用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通过增加湿冷子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机组背压,提高效率。本文以某600MW机组为例,建立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具体内容如下:排汽负荷从70%增加到100%时,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凝汽器压力从8.5kPa升高到11.2kPa,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从9kPa升高到13.76kPa。冷却水量从4000t/h增加到12000t/h时,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凝汽器压力从12.1kPa下降到11.2kPa。环境温度从17℃上升到35℃,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背压从11.2kPa升高到21kPa,直接空冷系统的背压从13.5kPa升高到31.7kPa。在夏季高温时,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5℃,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背压比直接空冷系统下降了10.7kPa。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后,每年节煤量11659.5吨。这些充分证明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能够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冬季环境温度低,湿冷子系统闲置,为满足当地的供热需求,本文提出了高背压供热改造方案。在空冷子系统和湿冷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变工况性能,并与调整抽汽供热系统比较,证明了改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高背压供热系统与调整抽汽供热系统相比,环境温度越高,节能效果越好。当供热水量少于11226t/h时,调整抽汽供热效果好;当供热水量多于11226t/h时,高背压供热效果好,且供热水量越多,高背压供热系统的优势越明显。
刘学亮,陈胜利,万超,李高潮[6](2018)在《间接空冷汽轮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某600 MW间接空冷汽轮机组为例,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了汽轮机和凝汽器模型,结合空冷塔模型完成三者耦合计算,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多种变工况特性,获得了不同环境温度、循环水流量和机组负荷下背压和热耗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机组在相同负荷和循环水流量下,随着环境温度上升,背压和热耗率不断升高,在高温段上升速率明显快于低温段;机组负荷一定,在同样的循环水流量变化幅度下,环境温度越高,背压和热耗率的变化速率越大;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循环水流量下,随着负荷增大,背压升高,热耗率下降;在机组负荷和循环水流量不变时,空冷塔出口水温上升速率大于环境温度上升速率,在100%循环水流量下,前者为后者的1.11~1.15倍,导致凝汽器进口水温迅速升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
康璐[7](2017)在《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发展空冷技术成为解决北方“富煤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北部地区经常处于夏季高温,春秋季大风的自然环境下,直接空冷系统的散热能力由于环境温度的提高以及迎面风速的降低而明显不足,且由于长时间运行引起的翅片管积灰、腐蚀等问题,导致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机组背压升高。因此有必要对直接空冷系统进行冷端优化研究,加强机组在高温,大风等环境下的散热能力。本文结合府谷电厂环境条件及机组运行状况,提出了以直接空冷与海勒式间接空冷为基础的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系统。详尽介绍了系统原理、运行方式及特点,并研究了两种冷却系统的热量分配情况。针对耦合系统的运行性能,建立了耦合系统关键设备喷射式凝汽器的数学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热力计算和变工况分析,研究喷射式凝汽器传热系数及端差的影响因素,最大程度上减小喷射式凝汽器端差,提高耦合系统运行效果。以电厂设计及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据,分析耦合系统对机组设计工况的优化情况。依据耦合系统的变工况计算,分析耦合系统对不同工况的优化情况以及耦合系统背压对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的敏感性。研究不同抽汽量下耦合系统的经济性,为电厂机组的冷端节能优化提供参考。
孟静宇[8](2015)在《直接空冷机组冷端运行优化与实践》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富煤地区同时也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设空冷电站,可以有效缓解大力建设坑口电站与当地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目前在空冷电厂国产化设计过程中,还没有成熟统一的设计规程。总结近些年的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验,可以对机组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优化以及运行方式的优化提供帮助,对改善直接空冷机组运行效率以及提高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分析已有设计气温确定方法的优缺点后,认为采用利用小时数加权平均法确定设计初始气温更为合理。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四个电厂对比计算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建立的直接空冷系统热力模型的基础上,以年最小费用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初始温差和迎面风速为优化参数,得到了最优风速的基础上,求得了最优初始温差值和最小年费用。指出随着煤价的升高最优初始温差值应越来越小,即减小空冷系统初始温差值来降低空冷凝汽器全年平均运行背压可以有效降低空冷电厂的运行费用。为北方地区运行机组的改造及新建机组的参数选取,提供了理论参考。在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迎面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机组排汽流量变化对背压影响的规律,为确定空冷凝汽器在变工况下的合理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验,对漳山电厂300MW、600MW直接空冷机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运行优化和技术改造,实践证明改造后的机组在应对夏季高温、环境大风和热风再循环、冬季防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赵波[9](2014)在《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状态分析与运行优化》文中认为我国发电用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三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水资源都紧缺,为解决以燃煤为主的蒸汽动力循环电站一次能源和水资源分布地理结构上的矛盾,空冷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空冷技术因冷却风温度和风量的变化幅值、频率都难以准确预报,进而导致空冷系统很难长时间维持在设计工况下工作,从而降低了其运行经济性。针对传统空冷技术的缺陷,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复间冷系统)被提出用作蒸汽动力循环电站的排汽冷却。针对复间冷系统的应用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基于蒸汽动力循环和复合制冷循环的耦合关联及其制冷循环和朗肯循环的工作过程分析,本文通过环保性能、参数匹配、做功能力3轮严格比较筛选,作为自然物质的氨,从十多种单质制冷介质中脱颖而出,成为现阶段蒸汽动力循环电站复间冷系统制冷、做功和环保性能俱佳的首选介质。为对环境气温大幅度、高频率、随机性变化给复间冷系统运行经济性影响作出定量评估,本文采用虚拟复间冷与直冷的对比分析法,构建了复间冷机组运行于环境高温时段的热经济性转捩温度与环境气温的定量关联,继而以年累计输出电量最大为目标拟定了复间冷机组最佳设计背压的优选算法,同时提出厂址敏感性系数的定义及确定方法,揭示了厂址所在地环境气温分布对复间冷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基于复间冷系统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机理,构建了整个复间冷系统的变工况模型。它们包括:仅工作于环境高温时段的制冷循环与汽轮机排汽压力互动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可实时定量给出压缩机功耗、环境气温、翅片通道入口迎面风速、排汽热负荷等主要影响因素对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影响;仅工作于环境低温时段的朗肯循环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的主导变量选用膨胀机的输出功率,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汽轮机排汽压力、工质过热度、环境气温、迎面风速、排汽热负荷等。基于复间冷系统运行于高温时段和低温时段的最佳真空特性,拟定了相应的复间冷机组最佳排汽真空和年累计发电量的实时算法,进而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对比评估了虚拟复间冷机组和同地同型直冷机组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和成本,可望为未来全面评估复间冷机组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奠定基础。为检验复间冷系统应用于汽轮机排汽冷却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本文为此设计了复间冷制冷循环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通过冷凝/蒸发器串接耦合模拟排汽装置与制冷机,初步验证了复间冷制冷循环降低排汽冷凝温度的有效性;基于多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获得环境气温、排汽热负荷与迎面风速对排汽冷凝温度的影响规律。为改善复间冷系统空冷散热器(空冷器)运行过程中因灰垢积聚而降低的传热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压缩空气代替高压除盐水的干式吹扫装置,提出了吹扫效果评价方法以定量评价灰垢热阻对排汽冷凝温度的影响。在某600MW直冷机组空冷器现场实验表明干式吹扫装置节能节水效果明显;并以空冷器运行期内因灰垢积聚和干式吹扫产生的经济损失之和最小为原则,提出一种空冷器清洁度优化管理模型,确定干式吹扫最佳清洗周期。
杨磊[10](2014)在《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空冷技术的不断发展,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在富煤缺水地区将得到广泛应用。针对间接空冷散热器不同的翅片管束结构型式,选取对应的翅片管束流动和传热关联式,并考虑空冷塔各个环节的流动阻力以及对应不同散热器壁温的抽吸力计算公式,建立了能够体现空冷塔流动和传热性能的物理数学模型。针对给定塔形进行了如下分析,在不同环境风速下,由于空气绕流空冷塔引起散热器单元进口空气压力分布变化,导致空冷塔散热能力的改变,进而对凝汽器背压造成的影响。在环境气温变化时,散热器单元进口空气温度发生变化,致使空冷塔散热能力发生变化,对凝汽器背压造成的影响。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由于冷却水流量与温度发生变化,使得空冷塔散热能力发生变化,对凝汽器背压造成的影响。建立了电站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数学模型,并给出计算的流程图,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算程序,为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典型2×66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分析了间接空冷机组背压随环境风速、环境温度、排气流量、循环水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指导电站空冷系统运行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二、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的研究概述 |
1.2.2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运行特性及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3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及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理论模型 |
2.1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物理模型 |
2.2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稳态数学模型 |
2.2.1 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 |
2.2.2 空冷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 |
2.2.3 耦合迭代算法及计算流程 |
2.3 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数学模型 |
2.3.1 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 |
2.3.2 空冷塔动态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 |
3.1 不同环境条件下冷却空气流场及温度场 |
3.2 不同环境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参数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风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
4.1 冷却水流量计算方法 |
4.1.1 进化策略算法 |
4.1.2 整体迭代计算流程及验证 |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 |
5.1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特性 |
5.2 变负荷条件下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工况条件下冷端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及优化 |
6.1 环境风速变化时冷端系统动态特性 |
6.2 机组负荷变化时冷端系统动态特性 |
6.3 循环冷却水流量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大型间接空冷系统热力特性与空气侧流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空冷散热器特性研究 |
1.2.2 间接空冷塔性能研究方法 |
1.2.3 间接空冷塔热力性能及空气动力场研究 |
1.2.4 间接空冷塔增效及防冻技术研究 |
1.2.5 三塔合一系统热力特性和烟气扩散研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间接空冷系统热力特性的数学建模 |
2.1 引言 |
2.2 间接空冷系统数值计算模型 |
2.2.1 几何结构及尺寸 |
2.2.2 循环水系统网管流量分配模型 |
2.2.3 间接空冷塔通风散热的数学模型 |
2.2.4 数值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
2.2.5 边界条件及计算方法 |
2.2.6 间接空冷塔与凝汽器的特性耦合 |
2.3 不同模型处理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间接空冷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环境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性能变化规律 |
3.2.1 环境风对间接空冷塔通风和散热的影响 |
3.2.2 环境温度对间接空冷塔通风和散热的影响 |
3.2.3 间接空冷系统热力参数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关系 |
3.3 不同环境条件下空冷塔热力性能分析及理论建模 |
3.3.1 环境温度对空冷塔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2 环境风速对空冷塔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不同环境条件下空冷塔热力性能理论计算的流程 |
3.3.4 理论计算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3.4 三角散热器顶角对空冷塔热力性能的影响 |
3.4.1 针对散热器顶角变化的模型验证 |
3.4.2 散热器数量恒定时散热器顶角对空冷塔性能的影响 |
3.4.3 塔基直径恒定时散热器顶角对空冷塔性能的影响 |
3.4.4 散热器阻力特性对空冷塔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间接空冷系统空气场的优化组织 |
4.1 引言 |
4.2 通过挡风墙优化组织散热器进气流场 |
4.2.1 挡风墙宽度和高度的影响 |
4.2.2 挡风墙数量的影响 |
4.2.3 挡风墙旋转的影响 |
4.2.4 挡风墙旋转的优化布置 |
4.3 通过扇区调度优化组织散热器进气流场 |
4.3.1 扇区切除后循环水流量再分配的结果 |
4.3.2 侧面扇区切除后空冷塔热力性能的变化 |
4.3.3 迎风扇区切除后空冷塔热力性能的变化 |
4.4 通过可透风塔壳对塔内外流场重构 |
4.4.1 设计理念与作用机制 |
4.4.2 空冷塔漏风的模型处理 |
4.4.3 百叶窗全关时漏风作用对间接空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4 漏风作用下可透风塔壳对间接空冷系统特性的改善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间接空冷系统喷雾预冷的增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耦合液滴蒸发和空冷塔自然通风作用的综合数值模型 |
5.2.1 欧拉框架下的气相方程 |
5.2.2 拉格朗日框架下的液滴追踪方程 |
5.2.3 多计算域嵌套模拟的方法 |
5.2.4 液滴蒸发和空冷塔自然通风作用的耦合计算程序 |
5.2.5 模型与方法的验证 |
5.3 间接空冷系统喷雾预冷效果分析 |
5.3.1 喷雾条件对空冷塔通风和散热的影响 |
5.3.2 不同喷雾条件下液滴的蒸发特性 |
5.3.3 环境条件对喷雾预冷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三塔合一系统热力特性及烟气扩散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三塔合一系统热力特性及烟气扩散特性 |
6.2.1 三塔合一系统结构布置 |
6.2.2 三塔合一系统数值模型的验证 |
6.2.3 内置排烟对空冷塔热力特性的影响及塔内烟气扩散规律 |
6.3 空冷塔内部流场重构对三塔合一系统性能的影响 |
6.3.1 三塔合一系统塔内流场重构策略 |
6.3.2 空冷塔通风和散热性能的变化 |
6.3.3 烟气塔内抬升扩散特性的变化 |
6.3.4 烟气塔外抬升扩散特性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及其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直接空冷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环境条件的影响 |
1.3.2 风机性能的影响 |
1.3.3 运行工况的影响 |
1.3.4 结构参数的影响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系统设计技术路线 |
2.1 试验系统设计思路 |
2.1.1 排汽管道 |
2.1.2 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 |
2.1.3 空气供给系统 |
2.1.4 凝结水系统 |
2.2 换热器计算模型 |
2.3 相似原理 |
2.3.1 相似定律 |
2.3.2 对流换热相似准则的选取 |
2.3.3 对流换热相似准则方程的导出 |
2.3.4 试验模型比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系统设计与建立 |
3.1 系统组成 |
3.2 参数设计 |
3.2.1 物理模型的设计计算 |
3.2.2 其他参数的设计计算 |
3.3 设备参数选择 |
3.3.1 蒸汽系统 |
3.3.2 空气供给系统 |
3.3.3 抽真空系统与凝结水系统 |
3.3.4 测量系统 |
3.4 试验系统布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系统运行与性能测试 |
4.1 试验系统调试 |
4.1.1 系统运行调试 |
4.1.2 试验操作程序 |
4.2 试验系统误差 |
4.2.1 误差来源 |
4.2.2 误差分析 |
4.3 数据处理 |
4.4 性能测试 |
4.4.1 迎风侧翅片管束风速分布 |
4.4.2 背风侧翅片管束管壁温度分布 |
4.4.3 扁平管蛇形翅片空冷凝汽器的传热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尖峰冷却技术分类 |
1.2.1 空冷岛喷淋(喷雾) |
1.2.2 湿式凝汽器 |
1.2.3 蒸发式凝汽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
2.1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介绍 |
2.1.1 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 |
2.1.2 系统特点 |
2.1.3 系统热量分配 |
2.1.4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性能分析 |
2.2.1 600MW空冷机组运行参数 |
2.2.2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参数优化 |
2.2.3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效果分析 |
2.3 自然因素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射式凝汽器的理论研究 |
3.1 喷射式凝汽器简介 |
3.1.1 工作原理及特点 |
3.1.2 水位控制 |
3.2 喷射式凝汽器设计计算 |
3.2.1 水力计算模型 |
3.2.2 热力计算模型 |
3.3 设计合理性验证 |
3.4 变工况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射式凝汽器性能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与实验装置 |
4.1.1 蒸汽循环系统 |
4.1.2 冷却水循环系统 |
4.1.3 其他实验仪器 |
4.2 实验操作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实验数据处理 |
4.3.2 循环水流量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3.3 循环水温度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3.4 漏空气量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冷系统 |
1.2.2 湿冷系统 |
1.2.3 干湿冷联合系统 |
1.3 高背压供热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2.1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 |
2.2 直接空冷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2.2.1 直接空冷子系统 |
2.2.2 传热单元数 |
2.2.3 散热器的效率 |
2.2.4 蒸汽的凝结放热量 |
2.2.5 空气的吸热量 |
2.2.6 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系数 |
2.2.7 空冷凝汽器的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
2.2.8 直接空冷机组排汽压力的计算 |
2.3 湿冷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1 湿冷子系统 |
2.3.2 热平衡方程 |
2.3.3 对数平均温差 |
2.3.4 总传热系数 |
2.3.5 计算方法 |
2.3.6 机力通风冷却塔 |
2.4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
2.4.1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边界条件 |
2.4.2 干湿联合冷却模型的计算过程 |
2.4.3 计算流程图 |
2.5 计算结果和分析 |
2.5.1 机组概况 |
2.5.2 设计工况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 |
3.1 直接空冷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
3.1.1 排汽负荷的影响 |
3.1.2 迎面风速的影响 |
3.1.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2 湿冷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
3.2.1 排汽负荷的影响 |
3.2.2 空气湿度的影响 |
3.2.3 冷却水量的影响 |
3.2.4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3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工况性能 |
3.3.1 机组排汽量的影响 |
3.3.2 冷却水量的影响 |
3.3.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3.4 风机转速的影响 |
3.3.5 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高背压供热可行性分析 |
4.1 干湿联合冷却高背压供热系统 |
4.2 高背压供热数学模型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设计参数 |
4.3.2 结果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空冷凝汽器分类 |
1.2.1 直接空冷系统 |
1.2.2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 |
1.2.3 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系统的建立 |
2.1 机组概述 |
2.1.1 机组原设计工况 |
2.1.2 气象条件 |
2.1.3 冷端优化改造的必要性 |
2.2 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系统介绍 |
2.2.1 耦合系统原理 |
2.2.2 系统运行方式 |
2.2.3 系统特点 |
2.3 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系统热量匹配 |
2.3.1 未抽汽时的热量匹配 |
2.3.2 机组进行抽汽优化后的热量匹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射式凝汽器理论基础 |
3.1 结构特点 |
3.2 计算数学模型 |
3.3 变工况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
4.1 耦合系统下的设计工况分析 |
4.2 耦合系统变工况分析 |
4.2.1 机组背压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 |
4.2.2 机组背压随迎面风速的变化规律 |
4.3 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4.4 环境风速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4.5 经济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直接空冷机组冷端运行优化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空冷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空冷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空冷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3 国内直接空冷系统冷端的研究状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冷系统简介 |
2.1 空冷系统的原理 |
2.1.1 直接空冷系统的原理 |
2.1.2 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的原理 |
2.1.3 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的原理 |
2.1.4 三种空冷系统的比较 |
2.2 直接空冷系统的特点 |
2.2.1 直接空冷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
2.2.2 直接空冷系统的优点 |
2.2.3 直接空冷系统的缺点 |
2.3 直接空冷机组的主要冷端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接空冷系统初始温差的优化 |
3.1 设计气温的确定 |
3.1.1 确定设计气温的原则 |
3.1.2 资料选取 |
3.1.3 已有确定方法的归纳 |
3.1.4 本文采用的方法 |
3.1.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3.1.6 设计气温选择的影响因素 |
3.2 初始温差的优化 |
3.2.1 空冷系统热力模型 |
3.2.2 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函数 |
3.2.3 初始温差优化的结果 |
3.2.4 不确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下的特性 |
4.1 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 |
4.2 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特性计算结果 |
4.2.1 排汽流量不变时的变工况特性 |
4.2.2 环境气温不变时的变工况特性 |
4.2.3 迎面风速不变时的变工况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实践 |
5.1 满发渡夏 |
5.1.1.空冷风机超频运行 |
5.1.2.空冷凝汽器定期冲洗 |
5.1.3 加装尖峰凝汽装置 |
5.1.4 降低汽机排气温度 |
5.1.5.空冷岛加装喷雾加湿系统 |
5.1.6 保证真空度 |
5.2 热风再循环和环境大风 |
5.2.1 热风再循环的形成原因 |
5.2.2 应对热风再循环的措施 |
5.2.3 环境大风 |
5.3 冬季防冻 |
5.3.1 结冻原因 |
5.3.2 防冻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状态分析与运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蒸汽动力循环电站空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1 直接空冷系统 |
1.2.2 间接空冷系统 |
1.2.3 新型空冷系统 |
1.3 制冷技术与中低温能源转换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制冷技术 |
1.3.2 中低温能源转换利用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间冷系统工作原理及工质选择 |
2.1 复间冷系统工作原理 |
2.2 复间冷工质选择目标 |
2.3 复间冷工质选择评价指标 |
2.4 复间冷工质的筛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间冷系统环境气温敏感性分析 |
3.1 环境气温的影响 |
3.2 复间冷热经济性计算方法 |
3.3 复间冷机组转捩温度分析 |
3.4 复间冷机组设计背压优化 |
3.4.1 优化方法 |
3.4.2 优化结果 |
3.5 厂址敏感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间冷系统变工况特性 |
4.1 变工况特性研究目标 |
4.2 复间冷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 |
4.2.1 空冷散热器传热模型 |
4.2.2 冷凝/蒸发器传热模型 |
4.2.3 压缩机模型 |
4.2.4 膨胀机模型 |
4.3 制冷循环变工况特性 |
4.3.1 制冷循环传热模型 |
4.3.2 复间冷机组主要设计参数 |
4.3.3 制冷循环变工况特性 |
4.4 朗肯循环变工况特性 |
4.4.1 朗肯循环过程模型 |
4.4.2 朗肯循环变工况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间冷真空优化管理与生命周期评价 |
5.1 真空优化管理建模 |
5.2 真空优化管理 |
5.3 复间冷系统生命周期评价 |
5.3.1 生命周期排放分析 |
5.3.1.1 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 |
5.3.1.2 清单分析 |
5.3.1.3 影响评估 |
5.3.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间冷制冷循环模拟试验研究 |
6.1 复间冷制冷循环模拟试验系统设计 |
6.1.1 试验系统组成 |
6.1.2 系统参数监测 |
6.2 复间冷制冷循环正交试验设计与初步结果分析 |
6.2.1 正交试验方法 |
6.2.2 正交试验因素选择和水平确定 |
6.2.3 初步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冷散热器灰垢干式吹扫及效果评价 |
7.1 灰垢干式吹扫装置对复间冷系统的意义 |
7.2 干式吹扫装置基本组成 |
7.3 灰垢对排汽状态的影响 |
7.3.1 实验监测系统简介 |
7.3.2 传热效果分析方法 |
7.3.3 实验结果分析 |
7.3.3.1 灰垢热阻分析 |
7.3.3.2 灰垢对排汽压力影响 |
7.4 干式吹扫装置性能评价与实验分析 |
7.4.1 干式吹扫性能评价 |
7.4.2 干式吹扫与水洗效果比较 |
7.4.3 干式吹扫经济性分析 |
7.5 基于干式吹扫的空冷散热器清洁度优化管理 |
7.5.1 空冷散热器清洁度优化管理模型 |
7.5.2 优化管理结果及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信息 |
二、教育经历 |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
五、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间接空冷系统介绍 |
1.2.1 间接空冷系统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2 存在问题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空冷塔及空冷散热器运行特性研究现状 |
1.4.2 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现状 |
1.4.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 |
2.1 凝汽器总传热系数 |
2.1.1 美国传热学会公式 |
2.1.2 前苏联热工试验所别尔曼公式 |
2.1.3 分布计算公式 |
2.1.4 三种公式计算对比 |
2.2 凝汽器端差 |
2.3 空冷塔空气动力计算 |
2.3.1 散热器水平布置 |
2.3.2 散热器垂直布置 |
2.4 空冷散热器总传热系数 |
2.4.1 空冷散热器管内传热系数 |
2.4.2 空冷散热器管外传热系数 |
2.5 变工况计算迭代流程 |
2.5.1 无环境风影响 |
2.5.2 有环境风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风对空冷塔空气流量的影响 |
3.1 物理模型 |
3.2 数学模型 |
3.2.1 网格划分与数值计算方法 |
3.2.2 控制方程 |
3.3 边界条件与收敛准则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 |
4.1 排汽流量变化对机组背压的影响 |
4.2 环境风速变化对机组背压的影响 |
4.3 环境温度变化对机组背压的影响 |
4.4 循环水流量变化对机组背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D]. 吴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大型间接空冷系统热力特性与空气侧流场优化研究[D]. 马欢. 东南大学, 2020(01)
- [3]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及其换热特性研究[D]. 杨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付家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D]. 王博恒.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6]间接空冷汽轮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J]. 刘学亮,陈胜利,万超,李高潮. 中国电力, 2018(04)
- [7]两种干式空气冷却方式耦合性研究[D]. 康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8]直接空冷机组冷端运行优化与实践[D]. 孟静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9]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状态分析与运行优化[D]. 赵波. 浙江大学, 2014(05)
- [10]大型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D]. 杨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