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发器出料密度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林樵,张雷[1](2021)在《模糊PID解耦控制在蒸发器上的应用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柠檬酸三效蒸发系统为背景,在Aspen Plus中搭建出相关工艺流程图,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符合要求的参数。针对柠檬酸蒸发过程中存在的出料浓度与蒸发器液位相互耦合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模糊PID解耦控制的策略,以加热蒸汽流量和出料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好相关模型并与串级PID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模糊PID解耦控制不仅能保证出料浓度和蒸发器液位的稳定,同时消除了彼此之间的耦合,在保障安全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申明[2](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认为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张子尧[3](2020)在《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设计及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其中化工、食品及医药等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高浓度含盐废水,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淡水污染,此外有些废水中所含的无机盐具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对高浓度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其中的无机盐加以回收利用,能够带来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对高效且节能、运行费用低的含盐废水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和开发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技术,提出了并联双效MVR蒸发结晶处理系统。首先,通过分析无机盐溶液的特殊性质对系统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并联双效MVR蒸发结晶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而设计出系统的工艺流程,分析循环过程中的热力学原理;以高效且节能为目的,确定了系统中各主要设备类型,然后在必要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各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及系统的计算平台,借助已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加以验证。其次,基于上述数学模型,建立了考虑溶液中盐分影响的系统(?)分析模型,与传统的能量分析相结合作为系统性能评价手段;以常压下初始浓度为5%的硫酸钠溶液蒸发结晶为实例,对系统循环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各管段工作介质的温度、流量、焓值及(?)等,同时获得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换热面积、(?)损失及(?)效率等重要参数;引入传统三效蒸发结晶系统,采用与所提系统相同的计算实例数据,对两个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VR系统整体的热力性能及节能性与传统系统相比显着提高,MVR系统的效能系数(COP)远超传统三效蒸发方案82.2%,同时单位能耗是传统三效系统的17.6%;从(?)分析角度出发,MVR系统的热力学完善程度更高,能量利用效果更好,MVR系统的(?)效率在高于传统三效蒸发系统51.5%的同时,(?)损失比传统三效蒸发系统低24.7%。之后,采用控制变量法,展开对并联双效MVR系统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设计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蒸发温度、压缩机饱和温升及进料浓度对系统运行能耗及初始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原料液的进料浓度对总换热面积和系统总功耗的影响均相对较小,较高的蒸发温度会使系统功耗降低但换热面积有所增加,而压缩机饱和温升提高则会使系统功耗增大、换热面积明显减小,在系统设计任务参数确定的条件下,蒸发温度对系统总功耗和总换热面积的影响规律与压缩机饱和温升对两者的影响规律相反,所以两者存在相对最佳组合值,由此引出了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的方向。最后,以系统总功耗和总换热面积均最小为优化目标,蒸发温度和压缩机饱和温升为优化变量,此外所有的其他影响因素都按照约束条件考虑在内,包括原料液进料质量流量、温度及浓度等,建立系统多目标优化计算模型;通过强度Pareto进化算法2(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2,SPEA2)对优化变量取值进行搜索计算,借助模糊集合理论得到最优解。将优化前后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系统总功耗降低了22.1kW,总换热面积减少了 31.2m2;优化后的工况下,系统COP值和(?)效率分别较优化前提高了 7.94%和5.91%,(?)损失减小了 38.4kW,证明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下,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更高,能量利用率更大。
武春生[4](2020)在《寒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按需供热”理念的推行,用户末端设备安装温控器以实现供热量的调节,末端调控导致输配侧变流量,因此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热源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逐步得到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对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对寒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涉及到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的系统型式和工作原理、水泵变速调节控制方法和对应的末端流量调节方式、压差旁通控制方法、不同末端流量调节方式对空气源热泵机组供回水参数的影响和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的全面水力平衡。在压差旁通控制方法中,旁通支路采用电磁阀和压差旁通阀的组合形式,可以保证热泵机组的最小允许流量。为了研究变流量对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仿真模型,在管壳式冷凝器仿真模型中,分别建立了温差控制变流量仿真模型、压差控制变流量仿真模型和定流量仿真模型,其中定流量仿真模型为对比模型,以研究温差控制变流量和压差控制变流量对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考虑热泵机组台数变化对水泵控制曲线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管网模型,研究基于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的并联水泵变速调节控制策略,并且给出不同并联水泵变速调节控制策略的压差旁通设计方法,同时对不同并联水泵变速调节控制策略的水泵性能和水泵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了研究供暖末端调节控制策略,本文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地板辐射供暖房间的数学模型,且建立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基于温差控制和压差控制的末端调节控制策略,并且对不同末端调节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进行优化分析。
陶宇超[5](2020)在《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茶是湖南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于油茶的采摘期限短,新鲜油茶果容易起霉,不好储存,而油茶的品质与采摘后的处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为了能全年有茶油生产就必须将油茶籽进行干燥储存,所以油茶籽干燥机的控制系统成为干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控制系统拟合油茶籽干燥曲线越近越好,好的控制系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提高企业的效率,节约成本。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制的油茶籽干燥机为基础背景,在林果产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装备研发项目的帮助下,论文围绕研制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热泵作为热源,通过同项目对油茶籽在不同干燥时间与干燥能耗占比下,研究油茶籽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这些干燥工艺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方案,确定了油茶籽干燥过程中将采用多温区的干燥方式,确定了 15个传感器检测点,确定了 5个风阀、热泵、排湿风机和链网电机为控制对象。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参数主要是干燥箱内四层干燥层的温度,主要是检测干燥箱入风口的热风温度、干燥箱内四层温度、干燥箱出风口温湿度、风阀的开度。2)针对油茶籽智能干燥机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链网层有不同温度、控制对象复杂、热泵干燥有滞后性、时变性等特点,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多温区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了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采用模糊PID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干燥箱内部四层温度解耦处理得到独自的控制模型,对输入输出选取了隶属函数,建立了模糊规则表,完成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3)开发了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并设计了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在系统的硬件设计中,对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阀执行器、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以及其他电气元件进行了选型,设计了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采用了三菱FX-2N系列的PLC作为系统的下位机,采用组态王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制作的软件,上位机采用计算机。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设计,使得系统具有现场干燥过程显示、工艺参数实时读取、参数设置、故障报警、在不同权重比下的工艺编制和历史参数读取等功能。4)对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完成组装和调试后,对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验证性试验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达到工艺设计要求,探究分析该控制系统的超调量、稳态时间等控制参数。本论文针对油茶籽智能干燥机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实现了汕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为油茶籽干燥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干燥效率,应用到企业的油茶籽干燥中将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孙学楷[6](2020)在《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每年因养护及改扩建产生的SBS改性RAP总量超过3200万吨,且以一定的速率持续增长。应用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回收利用SBS改性RAP,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显着。现行再生技术规范中虽明确了SBS改性RAP可以再生利用,但对如何更好地利用SBS改性RAP并筑成高品质的沥青路面未提出针对性的条款。为更好、更高效地循环利用大体量的SBS改性RAP,研究依托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改性沥青混合料绿色循环热再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针对厂拌热再生SBS改性RAP时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RAP预处理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具有代表性的RAP预处理工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比较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击-转子离心多级联合筛分工艺的RAP分离效率达70%以上,为提高回收料掺量及加强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推荐在破碎设备组合中添加转子离心式破碎机,应用多级联合筛分作业以改进SBS改性RAP的预处理效果。应用性能指标预估方程,以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延度为新沥青筛选与定制的关键指标,可以精准再生旧SBS改性沥青。定制沥青再生旧沥青的关键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推荐将粘韧性作为评价再生改性沥青粘弹特性的关键指标。室内路用性能研究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相比,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提高,承载能力与高温抗变形能力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抗疲劳性能有所减弱。推荐使用冲击韧性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作为混合料设计阶段材料优选、级配优化的评价指标。应用施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推荐使用无核密度仪等无损检测技术评估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均匀性,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施工质量的改进措施。现场评估结果表明首件工程的六种路面组合结构的路面平整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及结构强度合格。使用现场生产混合料成型的马歇尔试件与抽取的路面试件进行室内评估,结果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层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层的高温稳定性显着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唐德阳[7](2020)在《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提升员工岗前培训效果,本文根据项目需求,针对某单位废液蒸发工艺操作流程培训,设计了一套实训系统,同时研究了智能化考评方法。首先综合分析了废液蒸发工艺实训需求,并研究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在线考试技术、仿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的智能考评方法,并通过系统测试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内容有:(1)分析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内容与教学需求,提出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为借鉴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实训实物系统,同时利用在线考试系统设计实训考评软件,并探索主观题评分方法;(2)论证废液蒸发工艺流程与工艺故障仿真方案,通过物理仿真与数字仿真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物实训系统,完成实训实物模型、PLC控制程序、工艺仿真上位机程序设计;(3)分析工艺操作试题与企业理论试题特点,设计试题属性结构表与题库管理功能模块,分析常用组卷算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利用改进随机抽取算法实现试题自动组卷,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人工组卷耗时长等问题;(4)分析客观题评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二进制编码的方法解决了多选题答案多样化的问题,并通过关键词匹配、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的方法实现主观题自动评分,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对短文本评分具有一定有效性。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实训系统及其智能化考评方法,有效解决了该项目所提出的工艺操作流程实训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岗前实训效果。
林凯威[8](2019)在《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运行控制策略及节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公共建筑中央空调占建筑能耗比较高,因此需要有必要对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医院建筑中央空调的运行控制及节能策略,目标是通过建立建筑能耗模型,结合负荷预测及Smith预估模糊PID算法,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论文首先分析了某医院建筑的基本信息,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建立了建筑能耗模型,模拟了全年空调设备能耗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通过模型分析了中央空调系统中不同设备的全年能耗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空调主机能耗最高,占据空调系统总能耗的64.6%,而水泵能耗占据总能耗的19.9%。通过影响因子的计算及对比来研究建筑能耗对不同变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中央空调系统总能耗受室内设计温度影响程度最大,影响因子能达到0.5以上。利用环境温湿度及上一周期空调系统总负荷,拟合了空调系统能耗预测公式,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建筑物总负荷,并使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99以上。建立了中央空调变水流量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对空调水系统的响应特性,并与其他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技术不仅在系统响应速度上更快,能够极大减少超调及振荡现象的发生,且抗干扰性及鲁棒性也更强。最后,建立某医院建筑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探讨了系统的主框架结构,利用PLC及上位机建立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模糊PID控制技术在PLC内的实现方法,探讨了将预测控制方法应用在PLC中的思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数据实时采集,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空调系统部件运行特性及能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后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优化空调设备运行状态,有效减少中央空调整体能耗水平。中央空调系统在制冷季可累计节能6.6万kWh,节能率可达8.8%。应用优化后的变流量控制方式对水泵流量进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水泵运行费用,空调水泵、地源水泵及热水泵在制冷季运行期间可累计节能4.32万kWh,为中央空调系统总节能量的65%。上述研究成果对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提供了思路。
邓昊翀[9](2019)在《基于模糊Smith控制的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使得新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在开发的各种新能源类型中,太阳能以其充足的储量和其便捷的获取方式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在各种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中,太阳能热泵是一种成本低廉、使用广泛、有着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利用方式。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特别是北方严寒地区农村地区存在的散煤燃烧供暖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会产生大量粉尘等污染大气。因此针对北方严寒地区设计太阳能热泵供暖,在保证负荷供热量充足的情况下优化热泵系统,达到较低的经济成本。本文针对包头地区一独栋两层复式建筑设计了一整套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系统采用为北方严寒地区专门设计的铝排管太阳能集热器作为蒸发器构建太阳能热泵系统。基于包头地区气候环境资料和建筑物本身结构及材质特点,计算了建筑的热负荷量。并针对负荷选取系统各部件包括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的具体型号。根据热力学及传热学分析铝排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状况,针对集热器在不同工况下对太阳能及空气能的吸收情况选取最佳集热器面积以达到集热器部分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综合费用最低的要求。分析风速、环境温度、太阳辐照强度对铝排管集热器集热量及集热效率的影响,为集热器安装环境提供参考。为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压缩机、膨胀阀等各部件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为系统的运行模式提供参考。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太阳能热泵系统仿真平台,对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及太阳能热泵系统整体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为压缩机的驱动及调速设计一套以SVPWM调制为基础的变频调速电路,并完成变频调速主电路拓扑电路设计及检测电路、IGBT驱动电路设计。对集热器过热度的控制进行研究,设计电子膨胀阀驱动电路,根据每年供暖季开始时气候状况设计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并针对集热器过热度系统非线性和大惯性的特点,在传统PID的基础上设计模糊Simth控制算法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小系统超调,达到较好的过热度控制效果。
赵迪[10](2019)在《5kW太阳能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能够使用的能量多为高品质的高温热能,那些低质量或低能量的热能无法被使用,造成能量的流失,为解决这个问题,吸收式热泵应运而生,不需要电能作为驱动,不需要高温高品质热能成为其最大的特点,回收废弃的热能或新能源等作为驱动热源,很好的解决了环境和能源的问题。尤其是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能够使用温度较低的无法被使用的热水和蒸汽作为驱动,对其进行升温达到使用温度。但由于单效吸收式热泵的温升最多为30℃左右,在需要温升较大的工业场合有些乏力,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更高的温升能力。本文所设定的系统循环工质对为溴化锂-水溶液,其优点为溴化锂吸水性很强,溴化锂水溶液经加热产生的蒸气完全为水蒸气,不含溶液蒸气,无论是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是对制热温度的提升都是良好的工质。驱动热源设定为以回收废热为主,外加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组件带喷射器的双效吸收式热泵系统。在忽略溶液泵和调节阀的功率,不计系统内部热量损失,不计管道所带来的影响等。在理想状态下,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带喷射器的双吸收式热泵的内部循环,得到这种新系统能够获得的温升、效率和能量使用率。经模拟得到各部件的功率和喷射器的工作参数,根据其工况计算喷射器的具体参数。经过对比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吸收式热泵所能得到的温升越小。当冷却水温度高或与驱动热源温差过小时,带喷射器吸收式热泵的系统较普通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能够得到更高的温升,但随着驱动热源温度的升高,温差越大,这种优势越小。驱动热源的升高直接影响着温升的程度,其温度越高越能得到更高的供热温度。虽然使系统内部变得更为复杂,对模拟和计算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在驱动热源和冷却水等工况相同的条件下,在系统内加入喷射器后,系统的COP升高,这使得研究系统变得更加有意义。使用带Smith补偿器的控制方法,能使系统快速到达稳定状态,提高稳定性。
二、蒸发器出料密度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发器出料密度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模糊PID解耦控制在蒸发器上的应用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并流蒸发的模拟 |
2 蒸发器液位和出料浓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3 柠檬酸三效蒸发过程的控制设计 |
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3.2 Simulink模型搭建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2)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
3.1.1 电池组件模型 |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
3.2.1 压缩机模型 |
3.2.2 换热器模型 |
3.2.3 阀体模型 |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
3.3.1 乘员舱模型 |
3.3.2 电机驱动模型 |
3.3.3 直冷系统模型 |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
3.4.1 电池组件验证 |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
3.4.3 直冷系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
5.2.1 数值分析设置 |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
5.3.1 计算分析条件 |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设计及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蒸发浓缩技术 |
1.2.1 传统蒸发浓缩技术 |
1.2.2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 |
1.3 研究现状 |
1.3.1 MVR系统工艺流程 |
1.3.2 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
1.3.3 蒸发系统优化研究 |
1.3.4 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并联双效MVR系统热力学模型建立 |
2.1 并联双效MVR系统提出 |
2.1.1 沸点升高原理 |
2.1.2 沸点升对系统的影响 |
2.2 MVR系统设备介绍 |
2.2.1 蒸发器 |
2.2.2 蒸汽压缩机 |
2.2.3 预热器 |
2.2.4 分离器 |
2.3 系统工艺流程及热力学原理 |
2.4 系统数学模型 |
2.4.1 降膜式蒸发器 |
2.4.2 强制循环蒸发器 |
2.4.3 预热器 |
2.4.4 蒸汽压缩机 |
2.4.5 分离器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模拟计算及性能分析 |
3.1 (?)及其基准态 |
3.2 (?)模型建立 |
3.2.1 物流(?) |
3.2.2 评价标准 |
3.3 实例计算 |
3.4 与传统系统的对比 |
3.4.1 参比系统介绍 |
3.4.2 对比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并联双效MVR系统理论设计分析 |
4.1 蒸发温度的影响 |
4.2 压缩机饱和温升的影响 |
4.3 进料浓度的影响 |
4.4 参数优化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
5.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
5.2 优化模型建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及变量取值范围 |
5.3 SPEA2算法计算 |
5.4 最优解决策 |
5.5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4)寒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 |
2.1 空气源热泵变流量系统简介 |
2.2 水泵变速调节控制方法 |
2.2.1 温差控制 |
2.2.2 压差控制 |
2.3 压差旁通控制方法 |
2.4 末端流量调节对供回水参数的影响 |
2.5 全面水力平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变流量性能研究 |
3.1 热泵机组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变频涡旋压缩机数学模型 |
3.1.2 管壳式冷凝器数学模型 |
3.1.3 热力膨胀阀数学模型 |
3.1.4 翅片管蒸发器数学模型 |
3.2 热泵机组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1 变频涡旋压缩机仿真模型 |
3.2.2 管壳式冷凝器仿真模型 |
3.2.3 热力膨胀阀仿真模型 |
3.2.4 翅片管蒸发器仿真模型 |
3.2.5 热泵机组仿真模型 |
3.3 热泵机组仿真模型验证 |
3.4 热泵机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温差控制变流量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2 温差控制变流量对热泵机组性能影响 |
3.4.3 压差控制变流量对热泵机组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水泵变速调节控制策略研究 |
4.1 水泵变速调节基本特性 |
4.1.1 水泵变速调节原理 |
4.1.2 变速水泵的性能曲线 |
4.1.3 变速水泵的能耗计算 |
4.2 热泵变流量水系统的建模与计算 |
4.2.1 管网模型的建立 |
4.2.2 管网计算模型 |
4.3 基于压差控制的并联水泵变速调节策略 |
4.3.1 同步调速策略 |
4.3.2 非同步调速策略 |
4.3.3 最优效率调速策略 |
4.3.4 压差控制的水泵节能效果分析 |
4.4 基于温差控制的并联水泵变速调节策略 |
4.4.1 水泵调速运行分析 |
4.4.2 水泵调速性能分析 |
4.4.3 温差控制的水泵节能效果分析 |
4.5 压差控制和温差控制的水泵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暖末端调节控制策略研究 |
5.1 地板辐射供暖房间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传递函数的建立 |
5.1.2 传递函数的确定 |
5.2 基于温差控制的末端调控策略 |
5.2.1 双位控制 |
5.2.2 基于Smith预估器的双位控制 |
5.3 基于压差控制的末端调控策略 |
5.3.1 数字PID控制 |
5.3.2 积分分离数字PID控制 |
5.3.3 Dahlin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燥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温区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2 智能干燥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油菜籽干燥机控制系统设备组成 |
2.2 智能干燥控制系统检测点和控制点布置 |
2.3 油茶籽干燥系统工艺要求 |
2.4 油茶籽智能干燥控制系统方案 |
2.4.1 油茶籽智能干燥机控制对象 |
2.4.2 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3 智能干燥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3.1 控制理论概述 |
3.1.1 PID控制器理论 |
3.1.2 模糊PID控制理论 |
3.2 设计模糊PID控制器 |
3.2.1 油茶籽干燥模型建立 |
3.2.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智能干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2 系统硬件选型 |
4.2.1 PLC选型 |
4.2.2 控制器相关选型 |
4.2.3 电机变频器选型 |
4.2.4 传感器选型 |
4.3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I/O地址分配 |
4.3.2 主程序设计 |
4.3.3 上位机设计 |
4.3.4 通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智能干燥控制系统试验验证与分析 |
5.1 智能干燥控制系统试验流程 |
5.1.1 试验设备 |
5.1.2 试验目的 |
5.1.3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
致谢 |
(6)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RAP变异性及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SBS改性沥青再生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5 沥青路面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 |
1.3 研究内容、技术难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BS改性RAP预处理工艺改进 |
2.1 破碎设备与筛分方法 |
2.1.1 破碎设备 |
2.1.2 筛分方法 |
2.2 预处理工艺对比 |
2.2.1 预处理工艺调查 |
2.2.2 预处理效果评价 |
2.3 预处理工艺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新沥青材料筛选 |
3.1.1 筛选流程 |
3.1.2 旧沥青性能 |
3.1.3 性能预估方程 |
3.1.4 新沥青性能 |
3.1.5 再生沥青性能 |
3.2 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配合比与最佳新沥青用量 |
3.3 混合料路用性能 |
3.3.1 高温性能 |
3.3.2 水稳定性 |
3.3.3 低温性能 |
3.3.4 疲劳性能 |
3.3.5 动态模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首件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
4.1 RAP预处理 |
4.2 新沥青筛选与定制 |
4.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4 首件工程路面结构 |
4.5 混合料级配与沥青用量控制 |
4.5.1 下面层混合料 |
4.5.2 上面层混合料 |
4.6 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 |
4.6.1 出料温度 |
4.6.2 摊铺温度 |
4.6.3 碾压温度 |
4.7 施工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首件工程后评估 |
5.1 现场评估 |
5.1.1 施工均匀性 |
5.1.2 路面平整性 |
5.1.3 路面抗水损性 |
5.1.4 路面抗滑性 |
5.1.5 路面承载能力 |
5.2 室内评估 |
5.2.1 试件制备 |
5.2.2 路面高温稳定性 |
5.2.3 路面低温抗裂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质量改进 |
6.1 RAP预处理 |
6.2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6.3 施工质量控制 |
6.4 质量后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与趋势 |
1.3.1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在线考试系统发展现状 |
1.3.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2 课题需求分析与研究 |
2.1 废液蒸发工艺流程描述 |
2.2 工艺实训内容及教学需求分析 |
2.2.1 工艺实训内容 |
2.2.2 工艺实训教学需求 |
2.3 技术路线及需求分析 |
2.3.1 技术路线 |
2.3.2 技术需求 |
3 实物实训系统设计 |
3.1 工艺模拟方法研究 |
3.1.1 物理模拟方法 |
3.1.2 数字模拟方法 |
3.2 故障模拟方法研究 |
3.2.1 故障分类 |
3.2.2 工艺故障处理方法研究 |
3.2.3 工艺故障模拟方法 |
3.3 实训实物结构设计 |
3.3.1 硬件选型设计 |
3.3.2 总体结构设计 |
3.4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3.4.1 数据采集 |
3.4.2 蒸发过程模拟控制 |
3.4.3 高低液位控制 |
3.5 上位机及人机界面设计 |
3.5.1 工艺操作界面设计 |
3.5.2 实训功能设计 |
3.5.3 实训操作说明 |
4 实训考评软件系统设计 |
4.1 考评系统总体设计 |
4.2 题库设计 |
4.2.1 题库建立需求分析 |
4.2.2 操作题库设计 |
4.2.3 理论题库设计 |
4.3 试卷生成方法研究 |
4.3.1 试卷生成问题 |
4.3.2 组卷算法比较 |
4.3.3 改进随机抽取算法设计 |
4.3.4 组卷算法分析 |
4.4 答题平台设计 |
4.4.1 操作答题平台 |
4.4.2 理论答题平台 |
4.5 客观题自动评分方法研究 |
4.5.1 工艺操作评分机制 |
4.5.2 理论客观题评分机制 |
4.6 主观题智能化评分方法研究 |
4.6.1 主观题分类 |
4.6.2 主观题评分方法比较 |
4.6.3 主观题评分模型设计 |
4.6.4 评分模型分析 |
4.7 功能模块设计 |
4.7.1 题库管理 |
4.7.2 试卷管理 |
4.7.3 考试管理 |
4.7.4 成绩管理模块 |
5 实训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及方法 |
5.2 测试内容 |
5.2.1 实物实训系统测试 |
5.2.2 考评软件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
5.3.1 测试结果分析 |
5.3.2 测试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运行控制策略及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建筑能耗模拟 |
1.2.2 建筑负荷预测 |
1.2.3 空调控制系统优化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能耗模拟基础理论 |
2.1 建筑能耗概述 |
2.2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概述 |
2.2.1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简介 |
2.2.2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相关软件 |
2.3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 |
2.3.1 不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对比 |
2.3.2 OpenStudio软件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能耗模型及空调系统特性分析 |
3.1 建筑基本信息 |
3.1.1 室内设计参数 |
3.1.2 空调系统 |
3.1.3 负荷特性 |
3.2 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建筑信息模型的完善 |
3.2.3 时间运行特性设定 |
3.2.4 中央空调系统模拟设定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全年分析 |
3.3.2 中央空调能耗敏感性分析 |
3.3.3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预测算法 |
3.3.4 能耗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控制仿真研究 |
4.1 水泵变频控制原理 |
4.2 空调水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 空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4.2.2 空调水系统的传递函数 |
4.3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 |
4.3.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4.3.2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4 基于Simulink的仿真模拟分析 |
4.4.1 正常工况的运行分析 |
4.4.2 应对干扰的运行分析 |
4.4.3 复杂工况的运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5.1 自动控制系统软硬件介绍 |
5.1.1 PLC硬件概述 |
5.1.2 过程监视系统 |
5.2 空调系统控制策略 |
5.2.1 控制点位 |
5.2.2 空调系统基本逻辑控制 |
5.2.3 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控制 |
5.3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案 |
5.3.1 空调系统控制框架 |
5.3.2 西门子PLC主程序 |
5.3.3 模糊PID控制算法 |
5.4 基于负荷预测的模糊PID控制算法 |
5.4.1 空调水负荷数据的采集 |
5.4.2 预测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效益评估 |
6.1 设备运行性能评估 |
6.1.1 水泵变流量调节效果分析 |
6.1.2 冷却塔优化控制分析 |
6.1.3 主机运行时间优化 |
6.2 优化控制节能总效益评估 |
6.2.1 单日能耗分析 |
6.2.2 制冷季能耗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模糊Smith控制的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世界能源结构及我国能源结构发展趋势 |
1.1.2 中国建筑供暖情况 |
1.1.3 我国对新能源的扶持政策 |
1.1.4 太阳能热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设计 |
2.1 太阳能热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太阳能热泵结构设计 |
2.2.1 热负荷计算 |
2.2.2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 |
2.2.3 热泵系统设计 |
2.2.4 热泵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 |
3 太阳能热泵系统优化及建模 |
3.1 太阳能集热器最佳面积选取 |
3.1.1 集热器数学模型 |
3.1.2 集热器运行模式 |
3.1.3 最优集热器面积选取 |
3.1.4 风速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 |
3.2 太阳能热泵系统建模 |
3.2.1 系统主要部件建模 |
3.2.2 模型验证 |
3.3 太阳能热泵系统仿真分析 |
4 太阳能热泵系统压缩机的变频调速 |
4.1 太阳能热泵系统中变频调速的拓扑结构分析 |
4.1.1 整流电路拓扑结构分析 |
4.1.2 升压斩波电路拓扑结构分析 |
4.1.3 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分析 |
4.2 SVPWM调制 |
4.3 变频器电路建模及仿真 |
4.4 系统关键电路设计 |
4.4.1 三相逆变器总体硬件结构 |
4.4.2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4.4.3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4.4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5 基于电子膨胀阀的过热度控制 |
5.1 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方式 |
5.2 集热器过热度控制 |
5.2.1 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控制 |
5.2.2 基于电子膨胀阀的集热器过热度调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5kW太阳能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
1.2 吸收式热泵 |
1.2.1 吸收式热泵的研究 |
1.2.2 吸收式热泵研究的主要方向 |
1.3 喷射器 |
1.4 太阳能资源 |
2 吸收式热泵系统 |
2.1 吸收式热泵的制热原理 |
2.2 吸收式热泵及其分类 |
2.2.1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2.2.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2.3 循环工质 |
2.3.1 溴化锂溶液的一般性质 |
2.3.2 溴化锂溶液的热物理性质 |
2.3.3 溴化锂水溶液的腐蚀性 |
2.4 喷射器 |
2.4.1 喷射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4.2 喷射器工作状态 |
2.5 带喷射器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2.5.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
2.5.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
2.6 安全保护装置 |
3 太阳能系统部分 |
3.1 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结构类型与特点 |
3.1.1 空气集热器 |
3.1.2 液体工质集热器 |
3.1.3 铝排管集热器 |
3.2 集热器模型倾角计算 |
3.3 采暖负荷能量计算 |
3.4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 |
4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 |
4.1 水和溴化锂溶液的物化特性 |
4.1.1 水和水蒸气的一般性质 |
4.1.2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
4.2 双效吸收式热泵 |
4.2.1 建立求解系统相关参数的方程组 |
4.2.2 各主要部件的热负荷计算 |
4.3 喷射器 |
4.3.1 工作流体在喷嘴内的膨胀过程 |
4.3.2 混合过程 |
4.3.3 扩散管扩压过程 |
4.3.4 动量守恒模型及动能守恒模型 |
4.4 描述吸收式热泵性能的重要参数 |
5 带喷射器的第二类双吸收式热泵的模拟与分析 |
5.1 设计各部件参数 |
5.2 各部件的传热面积 |
5.3 ?损失ECOP |
5.4 各部件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 |
5.4.1 蒸发温度对COP的影响 |
5.4.2 吸收温度对COP的影响 |
5.4.3 冷凝温度对COP的影响 |
6 控制仿真 |
6.1 单片机控制系统 |
6.2 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
6.3 控制方法 |
6.3.1 Smith预估器 |
6.3.2 带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 |
6.4 线性系统的仿真及研究 |
6.4.1 PID控制仿真 |
6.4.2 模糊自适应PID仿真 |
6.4.3 带Smith预估器的系统控制 |
6.4.4 干扰信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蒸发器出料密度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模糊PID解耦控制在蒸发器上的应用仿真[J]. 郭林樵,张雷.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1(06)
- [2]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设计及多目标优化研究[D]. 张子尧.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寒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D]. 武春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油茶籽干燥机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 陶宇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D]. 孙学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D]. 唐德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运行控制策略及节能研究[D]. 林凯威.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模糊Smith控制的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研究[D]. 邓昊翀.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10]5kW太阳能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设计[D]. 赵迪.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