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间盘CT扫描椎管与椎间孔矢状径增大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谢燕斌,陈平,何伟,杜佳繁[1](2022)在《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析将胶原酶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9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9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CT引导下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直腿抬高的角度、腰椎间盘突出指数(IDH)、CT值、腰椎功能及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直腿抬高的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时直腿抬高的角度较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时明显更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I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T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IDH明显更低(P<0.05),CT值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胶原酶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还不改变患者原有解剖结果,其效果与手术治疗相近且创伤更小,适用于不耐受手术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李茂弘[2](2021)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CT3D椎管容积变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腰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各病变与非病变椎间盘层面分段硬膜囊容积、各椎体中心层面及各腰椎间盘中心层面硬膜囊面积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揭示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理,为其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1)建立CT测量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造影、在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CT容积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腰椎管总体硬膜囊容积测量范围为:L1椎体上缘至S1椎体上缘。各节段硬膜囊容积测量范围为:各腰椎间盘上一椎体中点至下一椎体中点。并利用工作站测量工具测量各腰椎间盘中心层面硬膜囊面积、各腰椎体中心层面硬膜囊面积、硬膜囊最狭窄节段横径、矢状径及最狭窄节段硬膜囊前缘至骨性椎管前缘距离、最狭窄节段硬膜囊后缘至骨性椎管后缘距离。(2)验证测量精确性:(1)单盲法验证:两名放射科研究者分别在工作站上测量所收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囊的三维容积、二维面积及一维径线,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2)水模验证法:将CT3D测量得到的水模体积值与水模的实际体积值相比较。(3)数据分析:(1)将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所测得到的各数据进行各组间差异性分析,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2)按各腰椎间盘是否有病变,将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共120个节段分为病变节段组和非病变节段组,分段分析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各腰椎间盘节段硬膜囊容积变化;各腰椎间盘节段硬膜囊容积增长率与减少率进行各组间差异性分析。(3)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单发节段组和多发节段组,对两组的发病年龄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1)测量精度:单盲法测量者A与测量者B测量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9。水模法精确度98.8%。(2)过屈位、仰卧位与过伸位下硬膜囊总体容积分别为(30.778±5.495)cm3、(27.357±4.758)cm3、(23.794±4.108)cm3,各体位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体位各节段(L1/2-L4/5)及各节段间硬膜囊容积大小依次为过屈位、仰卧位与过伸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体位各腰椎间盘中位硬膜囊横截面积及各径线值大小依次也为过屈位、仰卧位与过伸位,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1/2、L2/3、L3/4节段病变组与非病变组腰椎管硬膜囊容积大小依次也为过屈位、仰卧位与过伸位,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4/5节段病变组与非病变组腰椎管硬膜囊容积在仰卧位与过伸位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过屈位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与非病变组合计硬膜囊容积在三种体位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位、仰卧位、过伸位下病变组容积分别为5.4±1.7cm3、4.7±1.7cm3、4.1±1.6cm3;非病变组容积分别为7.2±1.4cm3、6.4±1.4cm3、5.6±1.4cm3。但各节段病变组/非病变组腰椎管硬膜囊容积的合计增长率及减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单节段狭窄患者较发生多节段狭窄患者年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狭窄患者年龄与发生狭窄节段数目多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椎管造影下的CT3D可以精确、立体和全面的测量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仰卧位及动力位下真实的活体硬膜囊容积,并反映其受压情况。本研究发现患者腰椎管硬膜囊总体容积、各节段硬膜囊容积大小依次为过屈位、仰卧位与过伸位。各椎间盘非病变节段组硬膜囊容积在三种体位下的变化,均存在大于病变节段组的规律与趋势,这可以解释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过伸位时症状加重,而过屈位时症状减轻的现象。CT三维容积测量更优于传统的二维面积测量和一维径线测量。
刘武博[3](2021)在《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介绍: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失去稳定性,相对于相邻椎体向各个方向滑移而导致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可由各种因素导致,如发育不良、脊柱退行性变、创伤或是病理因素导致的继发滑脱。在退行性滑脱的患者体内,存在一个长期的下腰椎不稳、椎间盘退变、韧带松弛以及关节突关节磨损的状态,随着时间进展,腰椎的退变程度加重,最终发生退行性滑脱。严重的退行性滑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椎间孔狭窄,从而使患者出现反复的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疼痛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在1982年被Harms等人首次提出,该技术仅需切除一侧的关节突关节,即可获得足够的空间行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及椎间融合,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术中神经根牵拉及硬膜损伤。随着2002年Foley等人首次将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与微创管状通道技术相结合(MIS-TLIF),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MIS-TLIF拥有更低的术中失血、更少的术后疼痛以及更短的住院时长等优点。现今MIS-TLIF已成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腰椎滑脱自然病史的隐袭性,临床常见的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伴随着对侧的轻度症状,仅有少部分的患者表现为双侧症状。对于这些以一侧症状为主,对侧轻度症状的患者,其手术减压的范围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仅需对主要症状侧进行减压,部分学者则认为对侧也需预防性减压。因此,对于这些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且出现一侧下肢主要症状伴随另一侧轻度症状的患者,在MIS-TLIF术中行对侧减压的必要性仍然值得探讨。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一侧主要症状伴随对侧轻度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因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压迫症状而接受MIS-TLIF手术。我们对这些患者双侧的椎间孔、椎间隙及椎管的相关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并评估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通过相关随访测量数据,探讨对于这些术前一侧主要症状伴随对侧轻度症状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在MIS-TLIF术中是否需要常规行对侧椎间孔减压。目的:探讨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患者的手术侧椎间孔及对侧椎间孔的影像学改变以及术后疗效,并评估这些以一侧下肢为主要症状伴随对侧下肢轻度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对对侧进行常规减压。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齐鲁医院就诊的72例双侧下肢症状(一侧较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伴双侧椎间孔狭窄并接受MIS-TLIF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疗效评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减压技术。其中男17例,女55例,平均年龄52±11岁(23~80岁)。病变节段:L3-4 2例,L4-5 51例,L5-S1 19例。使用CT横断面及矢状位重建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双侧椎间孔高度(FH)、上椎间孔宽度(SFW)、中椎间孔宽度(MFW)、下椎间孔宽度(IFW)、椎间隙高度(DH)、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上缘距离(RTP)、手术对侧椎管面积(CSCA)的手术前后差值,采用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疗效,其中对侧下肢VAS评分在0~3之间定义为轻度症状。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在24~36个月之间,平均30.5个月。术前手术侧及对侧的平均FH、DH、SFW、MFW、IFW、RTP及CSCA 分别为:13.03±2.66mm,12.97±2.88mm;6.14±1.50mm,6.51±1.37mm;8.42±2.23mm,8.11±2.15mm;10.56±2.30mm,10.43±2.12mm;4.87±1.16mm,5.04± 1.38mm;5.97±2.04mm,6.7±2.05mm;164.36±37.13mm2。术后末次随访时手术侧及对侧的平均FH、DH、SFW、MFW、IFW、RTP及CSCA分别为:16.23±2.48mm,16.10±2.42mm;8.18±1.58mm,8.42± 1.54mm;8.71±2.10mm,8.24± 1.97;11.36±2.58mm,11.31±2.71mm;4.87± 1.16,5.04±1.38;8.58±1.26mm,9.14±1.77mm;211.59±48.12mm2。术后患者手术侧及对侧的 FH、MFW、DH、RTP以及手术对侧的CSCA均显着增加(P<0.05),并且手术侧与手术对侧FH、MFW、DH、RTP的增加值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即刻1例(1%)患者出现对侧一过性的下肢疼痛及麻木,经保守治疗后逐渐缓解。术前平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分别为为6.11±1.67分,5.97±1.84/2.07±1.13 分,9.81±2.81 分,22.01±5.77 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5±1.62分,1.72±1.45/1.08±0.97分,20.9±3.96分,10.51 ±6.57分,末次随访时这些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结论:单侧减压的MIS-TLIF不仅可以改善手术侧的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宽度、椎间隙高度、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距离,还能同时有效改善手术对侧的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宽度、椎间隙高度、出口根到下位椎弓根距离、椎管面积。因此当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患者表现为一侧下肢症状伴随对侧轻微症状时,仅行主要症状侧的单侧入路减压、椎间融合及提拉复位即可达到神经减压、间接扩大对侧椎间孔面积的作用,一般无需常规行对侧的椎间孔减压。
谈俊[4](2021)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磨除部分滑脱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31例(平均年龄(74.3岁)男性16例,女性1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高龄患者,均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数据由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提供)。手术部位为L4/5,病程约(7.1士3.1)月,病程时长介于4月至15月之间,以上实验对象腰4、5神经分布区均存在神经根性症状。术前积极评估患者病情情况,本次实验研究所有实验对象均无腰椎不稳症状,并采用腰椎侧位、动力位X线片等测量方式明确实验研究对象腰L4/5椎体滑脱程度位于Ⅰ度内。椎间盘上下直径、及椎间孔前后径和神经根直径由MRI测得,并以此评估椎体滑脱诱发的椎间孔狭窄程度,同时探讨椎体滑脱后下位椎体对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影响。而后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下通过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探查上关节突腹侧及椎间孔内血管、韧带和神经,咬除部分孔内韧带,使用镜下高速电动磨钻(16000转/秒),磨除上关节突肩部增生骨质,充分暴露盘黄间隙,扩大椎间孔的前后径,而后使用髓核钳咬除神经根背侧褶皱增厚的黄韧带,暴露神经根背侧大部,行神经根背侧减压,充分清除神经根周围瘢痕组织,使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继续使用磨钻磨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和增生的骨性小结构,并咬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及纤维环,进行腹侧减压。通过麻醉监护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充分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长,密切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通过术前及术后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改良Mac Nab标准用于疗效评估,通过腰椎站立侧位X线片、MRI进行术后神经减压的影像学评估,滑脱率评估腰椎滑脱程度。结果:本研究所有实验对象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耐受性良好,手术时长均为(115±20.5)min。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诊治情况(以术前及术后3天、3月、6月及9月分别记录)。下肢放射痛VAS评分为(6.2±1.2)%、(1.9±1.0)%、(1.7±1.0)%、(1.6±0.8)%,(1.2±0.8)%,ODI评分为(69.2±5.8)%、(30±4.7)%、(250±4.7)%、(16.1±0)分,(14.1±0)%,术后均显着改善(P<0.05)。所有实验研究对象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关节突关节破坏等并发症。在术后9月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比对评估),结果提示:优良率达到87.1%(优24例,良3例,差0例)。其中四例满意度欠佳,术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麻木症状改善不明显,经保守治疗2月后症状消失,其他病例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出血及类脊髓高压综合征等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9月腰椎滑脱率差异无显着性差异,[(18.0±5.1)%vs(18.5±5.1)%,t=-0.523,P=0.616]。结论:术前行腰椎侧位X线确定椎体滑脱程度,采用MRI测量相关椎体椎间孔的垂直直径及前后径长、椎间盘垂直直径,以及神经根直径等检测手段,仔细评估椎体滑脱程度,确定椎间孔狭窄情况,以及神经根受压程度等。于局部麻醉下,使用脊柱内镜下动力磨钻系统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开阔并暴露手术视野,充分打磨椎体滑脱平面的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本实验研究发现,该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扩大椎间孔前后径,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关节突关节及脊柱稳定性不受破坏,为高龄退变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切实可行的临床思路及治疗方案。
梁栋[5](2021)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及颈椎管狭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颈椎不稳是指在生理载荷下,颈椎无法维持各脊柱功能单位的正常相对位置,出现异常活动和形变,常会压迫脊髓和激惹脊神经根,产生四肢麻木、颈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中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头晕、心悸、眼涩、耳鸣等交感神经紊乱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创伤、退行性变、先天畸形、肿瘤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重,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临床中逐渐呈多发趋势,但相关生物力学原理仍不是十分清楚,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工程力学领域计算航空器的结构强度,在1972年首次引入生物力学领域。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完善和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进步,有限元方法已在几乎所有的生物力学领域得到充分利用。在近50年的发展中,有限元模型从简单的二维模型发展成复杂的三维模型,从简单的线性参数发展为更仿真的非线性模型,从单纯的骨性模型,发展到如今可以包括相关的肌肉、韧带、脊髓等组织均可以被模拟。对比传统的尸体、动物等实验模型,有限元分析法优点非常显着,其可重复性极高,可在同一模型上反复实验;准确的表达模拟复杂的几何外形;非常便捷的修改属性参数,分别模拟分别某结构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后处理里中在不破坏模型的前提下,可以精准高效的提取任意点的位移、旋转、应力变化等相关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有限元方法重建下颈椎模型,并分析韧带、椎间盘等结构退变对于下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椎间隙降低是否会降低椎间孔通过能力以及椎管狭窄伴发下颈椎不稳相关脊髓压迫研究,为预防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协助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志愿者进行颈部螺旋CT扫描,以获得的影像资料重建下颈椎三维模型,依据文献资料设置材料属性、约束、接触作用等,并对模型施加扭矩,将测得活动度与体外力学实验作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第二部分:调整韧带、髓核、纤维基质、纤维环材料参数及降低椎间盘高度,模拟上述结构退变,并通过数据对比,研究颈椎退变对于生物力学的影响。第三部分:降低C56节段椎间隙降低1/3和2/3模型,探讨椎间隙高度降低对于椎间孔通过能力的削弱作用。第四部分:对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模型进行修改,缩小C56节段对应椎管前后径,并施加边界条件使C56节段发生过度滑移及旋转,观察脊髓是否在活动过程中受压。结果:第一部分:建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共含有结点60435个,单元153155个,其中六面体单元(C3D6)56950个,四面体单元(C3D4)95950个,衍架单元(T3D2)255个。使用与体外力学实验相同的边界条件及载荷,测量ROM与文献中的报道作对比,结果两者结果趋势基本相同,数据吻合度高,验证模型可模拟下颈椎结构的运动活动,结果精确,可用于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第二部分:(1)韧带退变后,颈椎各节段ROM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尤以前屈和侧倾时增大明显(P<0.01),而旋转时ROM变化增大不明显(P>0.05)。终板、髓核、纤维环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表现出与ROM变化类似的趋势,前屈及后伸运动中各节段的髓核、纤维环、终板应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侧倾中各节段髓核应力增大(P<0.05),而旋转时各结构应力基本无变化。在模拟颈椎间盘三度退变的模型中,因有椎间隙高度丢失,出现颈椎曲度变直。(2)椎间盘退变模型在前屈运动中,随退变加重各节段活动度逐步降低(P<0.05),后伸运动时正常模型和一级退变的活动度基本相同(P>0.05),一级退变到二级退变时活动活动度下降非常明显(P<0.05),二级退变到三级退变活动度变化不大(P>0.05)。旋转运动和侧弯运动下的活动度变化基本类似,在各级别退变中ROM均有缩小(P<0.05),而在二度转变为三度退变后,即椎间隙高度降低后活动度下降明显。髓核应力分布在各程度退变之间差异明显(P<0.05),正常结构时应力最小,一级退变时应力最大,并出现了应力再分布,C34椎间盘髓核应力集中。纤维环应力在旋转运动并没有随退变程度加重出现波动(P>0.05),只是高峰出现在不同的节段,其他运动中多表现为随退变程度升高而应力降低(P<0.05)。终板应力在前屈运动中表现为随退变程度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后伸运动中在三级退变中C56节段出现高峰,其他级别退变应力无明显差异(P>0.05)。侧倾和旋转运动中随退变程度升高,应力均有增大(P<0.05),旋转运动的应力高峰出现在C2-C4节段。第三部分:椎间隙的丢失会导致椎间孔内径减小,造成椎间孔狭窄的发生。在正常椎间隙模型中,颈椎前屈活动可增大椎间孔最小内径,后伸运动中椎间孔减小。旋转运动中,作为旋转轴一侧(顺时针为右侧)的椎间孔减小,另一椎间孔增大。侧弯运动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本侧(左倾时为右侧)椎间孔增大,弯侧椎间孔减小。椎间隙高度丢失模型中,多数运动对于椎间孔造成的影响与正常椎间隙模型中类似。退变模型(降低1/3和2/3)在侧弯运动中弯侧椎间孔椎间孔面积变化不大,可能与椎间隙降低后下位小关节顶端已与上位小关节和横突发生接触,缺少进一步压缩空间有关。第四部分:通过在椎间盘后表面应用可控软组织膨胀技术和椎板内侧生长网格,造成椎管内径降低,成功建立了轻度(1MM)和重度(2MM)颈椎管狭窄模型。在重度颈椎管狭窄组中的前后平移及前向弯曲中均出现了脊髓模型和增生骨赘或突出间盘之间的接触压迫。结论:(1)本研究通过CT扫描数据,成功的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外形精准,网格划分细致,材料属性真实可靠,经验证模型可以应用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2)椎间盘的退变导致的椎间盘高度降低可直接导致颈椎曲度的改变。日常生活应避免颈部长时间过度前屈,颈前路手术中也应注意合理选择内植物/植骨块的高度,尽量恢复正常的椎间隙高度,维持正常生理曲度。下颈椎退行性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结构的变化相互促进或相互抵消,某个结构的强度降低需要其他结构增大负荷来维持颈椎的稳定。(3)保持椎间隙高度对于维持椎间神经根管通畅、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重要意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不仅应对椎间孔进行彻底充分的减压,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Cage型号,适当的撑高椎间隙,扩大神经根管面积,为颈神经根提供充足通行空间,防止术后该节段继续退变后神经根再次受压。(4)颈椎管狭窄可以加重下颈椎不稳时椎间过度活动对于脊髓的压迫刺激,即在较小的滑移和旋转时即可发生脊髓压迫,临床中应对此类动态压迫提高警惕,动态MRI可协助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
徐燕笑[6](2020)在《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退行性变是常见的一种腰椎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腿部的不适及疼痛。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其趋势愈加年轻化,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其首选的方法,因为手术并发症较多,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是腰椎退行性变的最佳治疗方案。腰椎后部结构的解剖形态改变是否足以压迫神经、脊髓,从而引起腰腿痛的症状,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目的]通过测量分析腰椎后部的解剖结构,以期为临床腰椎退行性变的治疗及改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在腰椎上进行骨性测量及影像学测量,并进行以下研究:①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②成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③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结果]1.两侧的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两侧腰椎侧隐窝的长度从L1到L5呈递减趋势;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和腰椎椎管的横径L1~4递减。两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与相对应的腰椎侧隐窝长度在L3、L4、L5节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L3~4腰椎椎间孔平均高度依次为(19.27±1.78)mm,L4~5为(17.45±1.88)mm,L5~S1为(14.01±1.38)mm;L3~4腰椎椎间孔的最小矢状径为(9.39±1.45)mm,L4~5为(8.33±1.60)mm,L5~S1为(10.16±2.09)mm;L3~4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为(11.14±1.28)mm,L4~5为(10.95±0.85)mm,L5~S1为(11.13±1.17)mm。在L3~4、L4~5、L5~S1,椎间孔高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时,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3~4、L4~5、L5~S1,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在正常高度椎间盘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椎间盘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腰椎上、下终板分为3型:Ⅰ型,凹形;Ⅱ型,平型;Ⅲ型,凸型。在L1、L2、L3,上、下终板主要以凹型为主,在L5,上终板则以凹型和凸型为主要类型。在上终板L2,LLu、LRu、LMu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终板L3,LLL、LRL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L3、L4、L5,腰椎椎弓根长度与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有关,而与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腰椎椎管横径关系不明显。2.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的大小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大;而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小。3.L1~4上、下终板的主要类型为凹型,而L5上终板主要为凹型和凸型,下终板主要为凸型。
杜文杰[7](2020)在《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管神经受压,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它作为引起老年人腰痛、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临床上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争议不断,过去人们认为,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退行性病因所致,它病程长,发展慢,应用保守治疗常常达不到去除病因的目的,故提倡早期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诸多学者的大量临床试验研究,我们认为,手术之前先行一段时间的规范保守治疗是有必要的,若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时,则建议行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发展起自十九世纪80年代,由一位名叫Lane的医生对患有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人实施的腰椎板减压手术。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全椎板切除术才渐渐成熟,成为了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最经典的术式,直至目前,还广为临床应用。确实,全椎板切除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手术,可彻底减压神经,缓解病人的痛苦。但是,随着对它的大量临床试验的研究,以及生物力学对脊柱医学的不断伸入,人们发现,全椎板切除术由于损伤了大量腰椎后柱结构和组织而引起了众多的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不断有医生尝试新的术式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一时间脊柱医学界百花齐放。但据目前的文献综述解释,尚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以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于是,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成了脊柱外科不可攻克的难点。二十世纪90年代,内镜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外科手术的新的治疗手段--微创技术。微创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很多优点,如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也广受患者欢迎。本研究组结合微创理念设计了一种内镜下全椎板成形术的改良术式,与各位脊柱外科同仁一同分享。目的分享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在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时的早期疗效。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了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的22位腰椎管狭窄病人,其中包括8名男性和14名女性,平均年龄59.3±9.6岁。22位患者均接受1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3个月,其中有9位患者于随访一年后失访。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22例,平均跛行距离 339±130m。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到2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术中出现一例硬膜损伤,术后复查见一例回植椎板未牢固融合,未见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与术前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在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杨正伟[8](2020)在《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腰椎感染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引起腰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体周围软组织感染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周期长、临床症状重等特点。腰椎感染在脊柱感染中最常见,占50%左右。随着腰椎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以及高龄、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等易感因素的增多,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腰椎感染多以原发性血行感染多见,少部分为继发性感染,患者通常年龄大,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耐受性较差。临床上绝大部分腰椎感染可经保守治疗痊愈,对保守治疗无效,如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腰椎不稳或脊柱畸形、椎管脓肿形成及神经受压的患者,需尽早手术干预。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控制感染与重建脊柱稳定及其功能。尽管已有多种手术方式用于腰椎感染的治疗,目前仍以脊柱融合术为标准方式。传统开放手术行病灶清除和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感染的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均存在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对于部分需手术干预但难以耐受常规手术者,急需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解决同样问题。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基本方向,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微创条件下进行腰椎感染的外科治疗已成为可能。临床上已成功运用CT或内镜介导微创病灶清除和置管引流,但病灶清除不够彻底,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最终需再次翻修手术,并且治愈率偏低,同时还可能增加感染扩散、脊柱失稳、畸形形成等风险,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无论采取开放还是微创手术,实现感染病灶彻底清除和脊柱融合仍是目前治疗腰椎感染的共识,因此,探讨微创条件下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通过评估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功能性和影像学评价指标及其特点,为临床应用XLIF技术治疗腰椎感染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实践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本院开展的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化脓性腰椎感染病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病原菌培养,抗生素管理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记录。通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神经损伤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及炎性指标转归来评估功能性临床疗效,通过手术前后腰椎X线片(X-ray)和三维CT(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来评估骨融合率、矢状位平衡纠正及间接减压结果的影像学指标及其特点。结果纳入病例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8岁(18岁-68岁),平均随访27.6个月(18-56个月)。共实施手术33节段,其中单节段27例,双节段3例,置入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Cage)29枚,自体髂骨块4枚。单节段平均手术时间(273.8±54.1)分钟,出血量(250.0±58.6)毫升,术后卧床(4.3±2.4)天,细菌培养阳性率36.7%(11/30),抗感染总疗程19-24周,平均21周。末次随访腰部VAS评分(0.6±0.5)分、ODI评分(10.7±3.0)%,均显着低于术前的(6.8±1.0)分和(78.6±8.9)%(P<0.01)。末次随访腰椎整体前凸角和局部前凸角分别增加15.2%(6.4°)和64.1%(4.1°)(P<0.01),局部后凸畸形得到纠正,腰椎矢状位平衡得到有效改善。术后间接减压指标较术前均显着提高(P<0.01),其中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增加101.4%(7.2mm)和68.6%(3.5mm),左、右侧椎间孔高度分别增加28.6%(3.6mm)和26.0%(3.3mm),左、右侧椎间孔面积分别增加18.1%(12.3mm2)和22.7%(15.1mm2),椎管面积增加24.8%(24.3mm2),椎管中央矢状径增加25.2%(3.0mm),ASIA神经损伤等级全部恢复到E级,间接减压效果好。术后3个月复查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总体并发症23.3%(7/30),其中腹胀3例(其中1例伴左侧输尿管挫伤),股前区疼痛/麻木2例,经对症治疗均获痊愈。Cage下沉2例,无相关临床症状无需处理。此外,术中无内脏穿孔、大血管破裂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未发现Cage移位、钉棒松动及断裂等不良事件。植骨均获融合,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价手术疗效优15例,良15例,手术优良率100%,无感染复发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于选择合适的患者,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化脓性腰椎感染,可以在直视下实现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术后临床症状得到迅速而持久的缓解,腰椎矢状位平衡和间接减压等影像学指标均显着改善。联合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感染复发病例,植骨均获融合。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XLIF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感染手术方式。
陈佳[9](2019)在《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在手术治疗的各种方法中,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以其具有良好的融合率,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以及有效恢复椎体序列成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之一。然而,TLIF需要剥离大量软组织以利于小关节切除后行减压融合和椎弓根螺钉植入,对肌肉和软组织造成的严重损伤常常导致严重的术后腰背部疼痛,恢复时间延长,脊柱功能降低。在此基础上改良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可以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并且凭借更小的切口,更少的肌肉及神经损伤,更少的术中出血和更快的康复的优势,逐渐成为TLIF的替代方案。然而,MIS-TLIF术中工作通道可导致术野可视性差和操作空间受限,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成为本手术的关键,本研究将对比显微镜与传统冷光源辅助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探讨显微镜与冷光源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7年6月106例因单节段LDD采用显微镜或冷光源辅助MIS-TLIF治疗的患者资料,显微镜组63例,冷光源组43例。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与术后3月、6月、12月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JOA改善率及融合率。结果与冷光源组相比,显微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显微镜组比冷光源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及术后住院天数短,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术后3月、6月及12月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随访时显微镜组在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等均优于冷光源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微镜组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的差值及JOA改善率均优于冷光源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和冷光源辅助下MIS-TLIF治疗LDD均安全有效,而相对冷光源辅助,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更少,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疗效更好。
李振豪[10](2019)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术氏评价,并对围手术期联合使用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损伤胶囊”(手术联合中药组)与未使用“损伤胶囊”(手术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讨该术式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并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三科收治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将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字表1:1分为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片、腰椎MRI和(或)腰椎CT,采用我院HIS系统自带分析测量软件,分别在术前、术后和术后12个月对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角进行测算,并在术前、术后半年测算椎管前后径,末次随访记录植骨融合率,观察其指标的变化情况;手术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手术联合中药组患者在手术组术后常规对症治疗的前提下,于第3天给予“损伤胶囊”,口服,一次8粒,一天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采用JOA评分及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功能恢复和疼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患者术前滑脱率、术前滑脱角较术后显着降低,术前椎间隙高度、术前椎间孔高度较术后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滑脱率、术后椎间隙高度、术后椎间孔高度及术后滑脱角与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椎管前后径较术后半年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影像学上得出该术式在治疗腰椎滑脱症方面疗效肯定。(2)根据JOA评分结果比较,采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通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比术前功能恢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JOA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分值均高于手术组。(3)计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手术组66.66%的平均改善率低于手术联合中药组83.16%的改善率;手术组患者通过该术式治疗后平均改善率达到“良”标准,而手术联合中药组则达到“优”标准,手术联合中药组的“优”标准明显高于手术组。(4)通过VAS评分结果比较,采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比术前疼痛缓解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VAS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分值均高于手术组。结论:(1)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使腰椎滑脱症患者原本滑脱的椎体得到复位,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升高,滑脱角度减小,椎管前后径增大,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最大可能的保留棘突复合体完整性,增强脊柱稳定性,发生术后滑脱率丢失、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术后椎间孔高度丢失、术后滑脱角丢失的机率减少;植骨面大,植骨融合率高,能较好的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2)损伤胶囊可使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残留腰腿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得到改善,短期疗效显着。(3)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术后应用损伤胶囊对治疗腰椎滑脱症整体疗效确切,且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腰椎间盘CT扫描椎管与椎间孔矢状径增大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间盘CT扫描椎管与椎间孔矢状径增大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病例选取: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分组: |
1.2 方法 |
1.2.1 将椎间孔镜手术用于对照组患者中: |
1.2.2 将CT引导下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 |
1.3 观察指标 |
1.3.1 直腿抬高角度: |
1.3.2 腰椎间盘突出指数(IDH)和CT值: |
1.3.3 治疗效果: |
1.3.4 腰椎功能: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直腿抬高的角度对比 |
2.2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IDH和CT值对比 |
2.3 2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效果对比 |
2.4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对比 |
3 讨论 |
(2)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CT3D椎管容积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临床资料 |
1.1.2 影像学资料 |
1.1.3 本次研究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1.4 扫描及重建设备 |
1.1.5 扫描方法 |
1.1.6 本研究纳入患者接受射线剂量与伦理学问题 |
1.2 建立CT测量方法及检验测量精确性 |
1.2.1 建立测量方法 |
1.2.2 单盲法验证精度 |
1.2.3 水模法验证精度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1.4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检验CT测量精确性 |
2.1.1 单盲法双研究者测量结果 |
2.1.2 水模验证法结果 |
2.2 腰椎管各指标CT3D测量结果 |
2.2.1 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硬膜囊容积比较 |
2.2.2 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各节段/合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硬膜囊容积变化及其增长率/减少率比较 |
2.2.3 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硬膜囊横截面积比较 |
2.2.4 仰卧位及动力位(过屈位、过伸位)下最狭窄节段硬膜囊径线比较 |
2.3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与狭窄节段数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体位下CT3D测量腰椎管硬膜囊容积变化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
3.2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腰椎管硬膜囊各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
3.3 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 |
3.4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
3.5 本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影像学研究及测量方法的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及颈椎管狭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主要设备及软件 |
2.3 二维图像的获取 |
2.4 下颈椎骨性结构的三维重建 |
(1)输入图像 |
(2)确定阈值 |
(3)图像分割及填充 |
(4)骨性结构三维重建及平滑 |
(5)生成体网格 |
2.5 下颈椎软组织结构的三维重建 |
2.6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组配 |
2.7 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 结果 |
3.1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概况 |
3.2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验证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韧带及椎间盘退变对于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主要软件平台 |
2.3 韧带退变的模拟 |
2.4 椎间盘退变的模拟 |
3 结果 |
3.1 韧带退变对下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
3.2 椎间盘退变对下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椎间隙高度降低与颈椎神经根管内径变化的关系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主要软件平台 |
2.3 椎间隙降低模型的建立 |
2.4 椎间孔切割体的创建 |
2.5 切割体曲线的获取 |
2.6 椎间孔最小内径的测量 |
3 结果 |
3.1 椎间隙高低降低对于椎间孔内径的影响 |
3.2 颈椎运动对于椎间孔内径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椎管狭窄伴发下颈椎不稳相关脊髓压迫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主要软件平台 |
2.3 可控软组织膨胀用于模拟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 |
2.4 颈椎管狭窄的模拟 |
2.5 椎管狭窄节段伴发颈椎不稳相关脊髓压迫研究 |
3 结果 |
3.1 可控软组织膨胀用于模拟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 |
3.2 颈椎管狭窄模型的建立 |
3.3 椎管狭窄节段伴发颈椎不稳相关脊髓压迫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颈椎不稳及脊髓压迫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1.概述 |
⒉下颈椎不稳的分类 |
⒊下颈椎不稳的诊断 |
⒋下颈椎不稳的体外力学实验 |
⒌下颈椎不稳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
6.脊髓的生物力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腰椎退行性变的不同类型 |
2.1 腰椎管狭窄 |
2.2 腰椎间孔狭窄 |
2.3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
3. 本课题的科学假说和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标本 |
2 观察、测量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及腰椎椎管的矢状径、横径 |
2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及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的相关性 |
3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长度与腰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腰椎弓根的长度 |
2. 腰椎管的大小 |
3. 侧隐窝的长度 |
4. 腰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观测指标 |
3. 椎间孔的测量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椎间孔高度 |
2 椎间孔最小矢状径 |
3 椎间孔最宽处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腰椎间孔 |
2 腰椎间盘高度 |
3 国内外对腰椎间孔狭窄的相关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与方法 |
3 测量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终板不同节段后缘冠状面分型 |
2 性别与终板形态的相关性 |
3 上、下终板间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
2 国内外有关椎间盘假体及终板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意义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的历史与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方法 |
2.1 围手术期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手术相关指标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3.3 并发症情况 |
3.4 影像学评价 |
3.5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1 显微镜辅助MIS-TLIF的优势 |
4.2 并发症及其防治 |
4.3 手术的局限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式 |
2.3 术后处理 |
2.4 术后随访 |
2.5 调查方法 |
3 疗效评价 |
3.1 影像学测量分析 |
3.2 JOA评分 |
3.3 VAS评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结果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 |
1.3 两组患者平均病程比较 |
1.4 两组患者滑脱节段比较 |
1.5 两组患者滑脱类型比较 |
1.6 两组患者滑脱分度比较 |
2 研究结果 |
2.1 滑脱率测量比较 |
2.2 椎间隙高度测量比较 |
2.3 椎间孔高度测量比较 |
2.4 滑脱角测量比较 |
2.5 椎管前后径比较 |
2.6 JOA评分结果 |
2.7 VAS评分结果 |
2.8 植骨融合率情况 |
3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治疗LS术式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
2 手术治疗LS的术前、术后疗效分析 |
3 损伤胶囊治疗LS术后方药分析 |
4 手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LS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局限性与展望 |
2.1 局限性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综述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西医病因病机 |
3 辨证与分型 |
4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腰椎间盘CT扫描椎管与椎间孔矢状径增大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 谢燕斌,陈平,何伟,杜佳繁. 山西医药杂志, 2022(03)
- [2]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CT3D椎管容积变化研究[D]. 李茂弘. 海南医学院, 2021
- [3]MIS-TLIF单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伴椎间孔狭窄患者术后椎间孔形态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D]. 刘武博. 山东大学, 2021(09)
- [4]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谈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及颈椎管狭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D]. 梁栋.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D]. 徐燕笑.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D]. 杜文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8]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D]. 杨正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陈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后路开窗潜行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D]. 李振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腰椎论文; 颈椎压迫神经的症状论文; 颈椎退行性变论文; 腰椎神经论文; 颈椎微创手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