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落下帷幕(论文文献综述)
江爱华[1](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说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杜彬,连斯斯[2](2019)在《礼赞光辉七十载 逐梦前行新时代——焦煤集团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我宣布,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闭幕。"随着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增有力的话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焦作矿务局建局70周年"跟祖国共进"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于11月1日晚在焦作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圆满落下了帷幕。至此,这道焦煤两万多名职工共享的文化盛宴画上了完整的句点。回望"跟祖国共进"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走过的近7个月的时光,开展的一场场精彩且
魏浩浩[3](2019)在《100余项时尚“精品”,绽放青岛气质》文中指出今年的7月到10月,青岛热闹非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15个攻势"聚焦发力,青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办"2019青岛国际时尚季"系列活动。3个月的时间里,全市范围内陆续举办10项重大活动、20项重点活动和100余项精品活动,涵盖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四大方面。在这其中,100余项精品活动包括群团组织、学会、协会、驻青各高校、各区市等组织的活动,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度,让活动更接地气。
赵丹[4](2018)在《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文中认为8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自从8月8日开幕以来,10个板块的30多个项目为内蒙古美丽的8月增添了缤纷色彩。首届乌兰牧骑新人新作表演、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首届蒙古族时装与帽饰设计大赛、首届"内蒙古味道"草原美食文化活动、首届农牧民文艺汇演……一个个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组成一场文化盛宴,成为我区文艺工作者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践行总书记给苏尼特
程永俊[5](2018)在《《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三月街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作为白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最大的物资交流市场,更是大理州人民一年一度的欢聚盛会。饱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月街,一直延续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联络白族与其他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大理三月街已经从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庙会发展成如今的集商贸、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三月街在新时期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月街长期存在于报纸的“记忆”中。如今,为了扩大三月街影响力,传承优秀的白族文化,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历史记忆”功能,理清三月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得到该时期有关三月街发展变化的民族志,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白族优秀文化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全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搜集到的43年(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仅有43年的报纸资料)的《大理日报》报道的三月街的版面数量、版面比重、报道的时长、三月街开幕前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做了全面的分类统计,并从时域上得到反映《大理日报》报道三月街情况的曲线。通过对各项报道数据的变化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和三月街本身的变化节点,将三月街的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从报道主题、官方色彩、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四个方面对《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做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章结合《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大事记和《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性转折点(1982年报纸复刊并开始正常发行,1991年三月街被政府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2008年三月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理日报》开始出现电子版),将三月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研究:第一时期(1960—1981年),第二时期(1982—1990年),第三时期(1991—2007年),第四时期(2008—2017年)。第四章以赛马、药材市场、物资交易、文化活动为例并结合对《大理日报》报社记者的访谈探讨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综上,本文以搜集到的1959—2017年《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媒体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围绕着《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转折点和四个时期展开分析。通过研究,试图梳理《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历史变迁过程,并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陶金[6](2018)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批评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环节。相较于西方相对成熟的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由于起步较晚、体系不完备,加之建国初期政治运动频繁等历史原因,新中国的音乐批评发展之路一度较为滞后和曲折。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国人的音乐生活已极大丰富,音乐批评从内容、形式、载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音乐批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得以稳步发展。然而我们也不必讳言,在针对中国现当代音乐批评的大量研究中,从具体样本入手来梳理音乐批评发展脉络的学术成果尚比较少。因此,本论文拟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下称“上海之春”)为具体样本,集中梳理和研究与之相关的批评文章,同时结合历年的办节情况和演出曲目,将它们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系统剖析。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且仍在举办的音乐节,初创于1960年的“上海之春”是我国音乐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真实缩影和生动见证。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针对“上海之春”的各类批评和报道已达数千篇。这些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我国在特定历史阶段音乐发展的整体面貌,反映了我国音乐批评发展的清晰轨迹。据此,本论文拟以“上海之春”为研究主体,按照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其分为“草创时期”“新时期”“后新时期”和“新世纪”四个阶段,通过对其中音乐批评文献的回顾与研究,归纳相应历史阶段音乐批评的特征和热点问题,同时深入考掘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力求见微知着地探究中国音乐批评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增强“上海之春”品牌学术性与成长性,进一步引发对其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批评现状分析提供一个颇具意义的典型样本。
李润霞,薛媛元[7](2017)在《2014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指明[说明]1.《2014年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
杨志敏[8](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张娣[9](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落下帷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落下帷幕(论文提纲范文)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2)礼赞光辉七十载 逐梦前行新时代——焦煤集团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多”——丰富精神文化 |
方式“新”——展现精神风貌 |
意义“大”——汇聚精神力量 |
(3)100余项时尚“精品”,绽放青岛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市南区:邀您免费欣赏法国大片 |
李沧区:用行动诠释“够级故乡” |
崂山区:多样活动体现“最美崂山” |
城阳区:打造中韩交流合作的“国际客厅” |
西海岸新区:华光璀璨,汇聚时尚魅力 |
即墨区:多彩活动助推即墨发展 |
胶州市:突破思维,拥抱时代 |
平度市:富美平度,激情夏夜 |
莱西市:多样的活动,五彩的生活 |
“文化大餐”聚焦时尚青岛 |
青岛刮起“时尚体育风” |
青岛各高校掀起活动高潮 |
时尚青岛的文化盛宴 |
广电与“时尚”同行 |
青岛企业联手献上“时尚大礼” |
高端行业会议齐聚青岛 |
(4)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论文提纲范文)
我的草原我的节 |
为美好生活需求搭建平台 |
文化精品展示草原魅力 |
(5)《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概述 |
(二)关于报刊资料对民族节日的研究概述 |
(三)关于三月街的研究概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重点难点 |
(四)基本观点 |
(五)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一)媒体人类学 |
(二)《大理日报》 |
(三)三月街 |
第一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统计分析 |
一、三月街报道规模分析 |
(一)版面数量分析 |
(二)版面比重分析 |
(三)报道时长分析 |
二、三月街报道形式分析 |
(一)开幕前后报道数量分析 |
(二)开幕前后报道内容变化分析 |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多视角解读 |
一、三月街报道主题分类 |
二、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官方色彩 |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广度 |
四、三月街报道内容的深度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四个时期 |
一、第一时期(1960—1981年) |
二、第二时期(1982—1990年) |
三、第三时期(1991—2007年) |
四、第四时期(2008—2017年)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大理日报》报道内容看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 |
一、赛马的演变与发展 |
二、药材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
三、物资交易的演变与发展 |
四、文化活动的演变与发展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及其音乐批评回溯 |
第一节 “上海之春”的缘起和发展 |
第二节 “上海之春”的独特地位和意义 |
第三节 相关音乐批评回溯 |
一、本文所指“音乐批评”范围界定 |
二、文章出处与数据 |
第二章 “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的概况和阶段性分析 |
第一节 草创时期的初心与追求:第一届至第七届(1960-1966) |
一、以“为工农兵服务”为音乐批评活动的立足点 |
二、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音乐批评活动的准绳和依据 |
三、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音乐批评活动的倡导目标 |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下的反思与争鸣:第八届至第十三届(1978-1988) |
一、对音乐与政治关系的反思与再理解 |
(一)音乐批评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定位 |
(二)对音乐批评功能的再认识 |
(三)音乐批评主体意识的崛起 |
二、西方音乐与批评观念对我国音乐批评的影响 |
(一)中西对比的批评方法 |
(二)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批判吸收 |
(三)对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实践与思考 |
第三节 后新时期的论争与多元并置:第十四届至第十八届(1991-1999) |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音乐批评 |
(一)对音乐受众需求的重视和解析 |
(二)对推广高雅艺术的关注 |
(三)对“上海之春”前景的隐忧 |
二、“先锋派”作品出现后的音乐批评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的坚守与重构:第十九届至第三十二届(2001-2015) |
一、对“推新人新作”宗旨的再度强调 |
(一)赛事与展示并行的运作机制 |
(二)对中国现代原创新作品的聚焦与关注 |
1,现状与问题 |
2,对策与出路 |
(三)对国际当代音乐的关注 |
(四)对新民乐的理解与思考 |
二、对音乐节办节机制的思考 |
(一)对“上海之春”专业性的思考 |
(二)对“上海之春”本土性的思考 |
(三)对“上海之春”开放性的思考 |
第三章 “上海之春”音乐批评的趋势与启示 |
第一节 “上海之春”音乐批评的趋势 |
一、日益宽松的乐评氛围 |
二、深刻变化的乐评主体 |
三、日趋多元的乐评语境 |
四、本土乐评体系的构建 |
五、与商业因素的互动 |
第二节 启示与思考 |
一、尊重艺术规律 |
二、秉持国际视野 |
三、争取国际话语权 |
四、避免被商业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民音乐》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
附录二 :《文汇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
附录三 :《解放日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
附录四 :《新民晚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
(8)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落下帷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礼赞光辉七十载 逐梦前行新时代——焦煤集团首届焦作煤矿工人文化艺术节综述[J]. 杜彬,连斯斯. 当代矿工, 2019(12)
- [3]100余项时尚“精品”,绽放青岛气质[J]. 魏浩浩. 走向世界, 2019(41)
- [4]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J]. 赵丹.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08)
- [5]《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D]. 程永俊. 大理大学, 2018(12)
- [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D]. 陶金.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7]2014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8]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