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暖能源利用的空气环境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卢彦羽[1](2021)在《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大空间已然成为民用场合特别是公共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但是,高大空间通高、体量大,内部空气流动过程复杂、热环境动态不均。在研究数据不足和研究手段不尽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热舒适性和建筑节能更高的要求,当前设计难以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区域模型能够作为宏观节点模型和微观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过渡方法,有效平衡计算效率和模拟精度,但是其模拟能力仍然不足,需要针对高大空间进一步挖掘应用潜力,特别是进行气流与能耗的耦合分析。因此,本课题以民用建筑高大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模型实验与区域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善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理论,发展建筑微气候与能耗的辅助分析手段。首先,选取严寒地区典型中庭进行现场实测,总结高大空间室内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冬、夏季在中庭三维空间内布置大量温度测点,并主要采用动态能量平衡方法分析复杂气密性和建筑布局下逐时的无组织渗风规律。结果表明,即使在严寒地区,在夏季天窗透过太阳辐射的影响下,中庭内具有显着的热不均匀性,且顶部空间存在过热现象。冬季中庭采用地板采暖系统,室内环境较为均匀稳定,该气候区封闭式中庭总渗风量小于常规建筑,但相应耗热量却不容忽视。其次,通过缩尺模型实验分析高大空间热分层环境下的通风规律。参考实测研究的建筑原型和环境参数,综合考虑太阳辐射、室内热扰、围护结构传热等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相似理论还原高大空间整体的热分层环境,并且结合代表性点的分布式测试和整场可视化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测量。实验发现,多重热源热羽流和通风射流相互干扰,导致室内流场发生变形、能量重新分配。屋顶下附近存在一温度很高的浮力空气薄层,其对高大空间热分层和拔风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在平衡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情况下,构建高大空间动态区域模型计算体系。在高大空间内构建流体区域网络,采用简化的动量方程,引入流动路径长度、特征速度、表观粘度系数、热流量传输系数,从而对空气参数分布不均及沿程动能保留、转化与耗散的复杂流动现象进行求解。通过对前期测试和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该计算模型拓展了高大空间中自然通风、自然渗风、机械通风、温度反馈耦合解析的模块,提高了模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该区域模型的耦合式算法,求解模型中速度-压力耦合问题,并采用线性化处理和能量泛函计算方法,对该病态问题正则化,从而保证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第四,基于现场实测、缩尺模型PIV实验和CFD模拟,对复杂热边界条件下的自然对流、自然渗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四个工况,从计算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展开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校验与适应性分析。以及根据热分层流动和能量迁移规律,研究分析了高大空间区域模拟中的表观粘度系数、热流量传输系数、热分层边界条件、自适应区域划分策略。该评估方法与结果对今后高大空间的模拟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PIV流动数据集为区域模型的特点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基于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并结合De ST软件的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对存在双尺度流动和传热的整个高大空间建筑进行长期动态的联合仿真。前者对高大空间热状况进行细致的计算,后者则着眼于周围常规房间,并为前者提供必要的建筑模型和边界条件。模型耦合采用主控模式,海量数据通过FMI/FMU接口进行交换,并实行时序耦合迭代机制。并且将该耦合模型应用于寒冷地区办公中庭和夏热冬暖地区地下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模拟动态不均的建筑能耗和优化分层空调方案。综上所述,本课题针对民用建筑高大空间,结合现场实测与缩尺模型PIV实验,总结分析了室内热环境动态不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保证计算精度和模拟效率的前提下,构建了高大空间动态区域模型计算体系,并将其与建筑能耗全年动态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为优化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马福生[2](2021)在《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处理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则。中小学教学楼是人员密集、在固定空间停留时间长、因通风不足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的典型代表场所。我国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缺乏有效的、经济适用的通风技术与措施应对采暖时期室外低温气候条件时期的通风问题,教室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上述问题,为解决严寒地区采暖时期教室上课时期不适宜开窗通风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的63所中小学120栋教学楼进行整理,分析严寒地区中小学建筑和使用特点,并选择样本教学楼进行教室空气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分析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中小学生冬季舒适温度区间;提出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楼封闭时期的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构建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型;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和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等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提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大量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归纳分析教学楼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通风方式与措施、使用特点,分析严寒地区气候影响下的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建立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包括确定评价通风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制定现场测量方案和设计主观调查问卷。(2)根据沈阳地区典型年气候特点,分析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的室内CO2浓度变化情况,当室外温度低于16℃时教室空气质量水平开始显着下降。通过进一步对样本教室的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现场连续测量,评价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研究分析教室CO2浓度在上学时期的时间分布状况和相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实验分析各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3)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室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的感受和满意度,发现学生对空气新鲜度的主观感受和实际测量状况差异较大。通过对比教室温度、相对湿度与学生热舒感觉投票结果可知,学生更喜欢偏冷环境。实际和预测的学生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8.56℃和19.34℃。8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6.93~21.80℃,9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7.91~20.81℃,这一结果为保障通风时期的教室舒适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对教学楼通风状况调研和评价研究的结果,提出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利用教学楼空间特点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通道,提出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方式。通过现场实验,分析教学楼空间通风条件下不同使用模式、通风模式和空间模式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旨在揭示教室内CO2浓度在空间上的模态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模拟提供验证数据依据。基于CO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和换气界面开口大小预测,为制定教室开口方案和模拟工况设计提供指导。(5)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分析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等条件对教学楼空间的气流组织、教室的通风量和CO2浓度分布的影响,全面、整体的分析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研究归纳了有利于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进排风路径模式、水平开敞空间与进风口距离、进风温度大小、竖向空间数量、换气界面开口位置和大小等工况条件。(6)根据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通风现状和空间通风性能评价结果,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设计原则;提出有利于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通风路径、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的设计策略。
何楚梦[3](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孔凡秋[4](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王守金[5](2020)在《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气治理和蓝天行动计划的实施,天然气已成为大中城市重要的供热能源,燃气供热锅炉是天然气耗能大户和氮氧化物排放大户,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智能供热,事关民生和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领域热点。本文针对燃气锅炉在降氮改造工程中遇到的闪爆、震动、烟气冷凝水腐蚀、锅炉热效率降低等问题,理论研究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研究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智能供热技术,为提高燃气锅炉天然气利用水平和安全性,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改善供热运行管理人员空气环境,提高供热智能控制水平,降低供热成本,提供技术支持。调研了北京地区137座燃气锅炉房、567台燃气锅炉、总容量2097蒸吨。结果显示:567台燃气锅炉降氮改造,采用17个品牌低氮燃烧设备、四种低氮燃烧技术:分级燃烧结合烟气再循环(FGR)技术、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技术,水冷预混燃烧技术和烟气内循环(FIR)技术,分别占比80.6%、17.81%、1.41%、0.18%,NOx排放浓度均低于80 mg/m3,但部分锅炉燃烧不完全CO超过76 ppm,热效率和出力下降1%3%,部分锅炉系统发生冷凝腐蚀和震动等问题。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与安全控制研究。分析燃气锅炉降氮机理与技术及改造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了北京地区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改造的燃气锅炉,在不同锅炉运行负荷、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不同烟气再循环比、不同烟气再循环管接口位置条件下,回流烟气与助燃空气混合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低氮燃气锅炉安全高效智能控制逻辑,为低氮、完全燃烧和避免锅炉系统冷凝腐蚀与CO生成,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低氮改造对燃气锅炉热效率影响机理和热损失,分析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的节能潜力,可弥补低氮改造锅炉热效率损失,提出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兼具改善锅炉房室内空气环境的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针对北京某小区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工程,制定了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运行的智能控制方案,经工程实施和2019-2020采暖季跟踪检测表明,锅炉负荷率10%90%,烟气再循环比20%25%,NOx排放为2850mg/m3,CO排放为1735ppm,锅炉系统热效率比改造前提高9.9%10.6%,锅炉系统热效率达103.38%104.30%,锅炉运行稳定,无震动、无冷凝腐蚀,锅炉房空气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燃气锅炉系统安全低氮高效智能供热。
尚嘉欣[6](2020)在《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性、复合型雾霾污染是关中城市群面临的主要空气污染问题,解决城市群空气污染问题面临着空气环境整体性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矛盾,以“属地治理”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跨域合作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的要求,亟需打破关中城市群行政区域限制,依靠各市防控联动解决区域雾霾污染问题。首先,以理论阐释为起点,总结跨区域环境治理防控联动的兴起、特征、分析框架及其对治污减霾的适用性。反观实践,系统梳理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形成,并通过评价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的效率,反思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现存问题。其次,从防控联动机制的结构维度,提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地方政府-公众”分析框架及其假设,运用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假设并得出:各市财政压力、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治污减霾政策协同度存在正效应,而各市环境规制等因素对政策协同度存在负效应;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结成防控联动关系是基于企业的市场进入、治污技术、节能降耗,以及公众的环保意愿、交通压力、环境物品等因素的中介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应通过完善主体多层次性并调整互动方式,进而影响权利、利益结构,优化治理资源的配置;通过管制型规制和市场型规制的有机结合,降低防控联动的管理投入和信息成本,提高治污减霾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再次回到实践,探索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形成纵向协同为主导和横向协同为补充的跨部门协同组织模式,基于DEA模型估算的各市节能潜力进行节能责任分担和利益分配,以信息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治理目标的管理;“地方政府-企业”之间根据煤炭价格与污染排放强度、能源效率、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关联度强弱,采取税、费政策抑制煤炭过度消费,基于不同行业污染治理重点来选择市场型政策工具,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将空气容量资源的费用与收益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通过金融政策将企业投资中的外部性内部化;“地方政府-公众”之间以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引导的方式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完善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治理事务决策的重要组织与行为方式,畅通公众和环保组织对治理议题的监督和反馈渠道。最后,提出了实施防控联动机制的政策保障。
刘晓红[7](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食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光顾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食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被研究者重点关注。但是,高校食堂的热舒适性和节能特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存在将其高效应用在高校食堂的可能性。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特点显着,夏季气候炎热,过渡季时间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式通风设计策略中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潜力。自然通风降温技术所适应的建筑环境特征能够很好地与高校食堂的季节性使用特点相耦合。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能够排出浊气,避免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研究表明:特别是对于人员集中,散热量较大的高校餐厅这类建筑,在夏季和过渡季,合理应用自然通风能够带走室内热量;同时由于人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以适应较大幅度的环境温度变化,室内可以维持较高的温度而不需要运行空调设备;另外,在建筑表皮利用相变材料,则可以在白天学生就餐时还能充分利用夜间通风的降温效果。因此,通过形体和空间设计加强自然通风,结合相变材料应用于表皮降低室内温度,既可以提升用餐舒适度,也可以做到高校餐厅建筑的节能。本文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为目标,研究揭示气候特征、食堂使用特征、建筑空间、形体、界面设计等多种因素的的协同作用规律,提出适用于提高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分析研究高校食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和食堂功能布局特征,结合国内外高校食堂的使用特点和用餐人员的行为特点,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揭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使用特征与被动节能措施中自然通风的耦合规律,包括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节能潜力的耦合规律,以及自然通风应用潜力与高校食堂使用时间特征的耦合规律。(二)通过高校食堂建筑设计及其室内环境改善和节能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结合长沙地区已建成的六所高校食堂的实地调研,从自然通风研究角度,提出五种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食堂建筑空间布局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CFD模拟的食堂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设置不同的风向与建筑迎风面之间的夹角,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和风速分布,导出云图和测点风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适宜每种模型的最佳朝向;将不同窗地面积比的各种食堂建筑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通风效果随着窗地面积比变化的敏感性,获得不同食堂建筑模型和窗地面积比对建筑自然通风的最佳组合;研究食堂功能布局等对自然通风的相互影响,提出不同食堂建筑模型的推荐功能布局形式。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自然通风应用的高校食堂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的设计策略,使得高校食堂自然通风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可控因素。(三)研究提出基于特朗伯墙和相变蓄能被动通风构造技术的蓄能墙构造,辅助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研制了特朗伯蓄能墙系统,该系统由内外双层墙面组成,外墙玻璃层与内墙形成中间空气夹层,在内墙的内外墙面增加有高反射涂料及构造组成的夜间蓄冷相变材料集成系统。该双层板通过墙板内外墙通风口的开闭来发挥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选取高校食堂建筑模型三,将其界面进行改造,在建筑的四个朝向,采用通高的特朗伯蓄能墙替换原来的窗间墙。参照气候适应性评估方法,采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实验,对使用本技术前后全年舒适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蓄能墙改善自然通风的作用,结果显示蓄能墙的设置能降低室内温度,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对比分析蓄能墙系统在不同朝向、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的界面设计新理念、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方法。(四)结合形体和空间布局,以及新型界面的构造和设计方法,形成了关于平面、空间、界面等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设计策略。本文针对高校食堂建筑的使用特征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提出了五种典型建筑空间模型,研究了有利于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形体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食堂功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开发了能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蓄能墙,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成果构成了一套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通过该措施和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以改善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室内热环境,创造怡人的用餐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同时做到节约能源,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丹[8](2020)在《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特别是中小城镇的能源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供给侧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热电联产的优势发挥不充分;需求侧经济承受能力差,需求规模不大且分散,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问题更加复杂,严重影响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给我国中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综合供能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而综合供能的决策研究是重中之重,开展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可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压力,提升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消纳,实现中小城镇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开发目标,推动我国社会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重点探讨了适用于我国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的开发模式,提出以煤基背压分布式热电机组为基础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补充能源,配套热泵和储能的清洁供能方案。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决策方法的可行性,为系统开展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决策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缓解中小城镇能源供需矛盾,分析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目标,探讨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的开发模式。基于Nash谈判的方法,构建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路径寻优模型,利用优先策略法则不断完善供能系统性能,保证决策方案在能源开发建设过程中持续占优。(2)针对综合供能系统外部条件开放程度增高,内部环境多能系统耦合的复杂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安全攻防策略。运用安全博弈理论构建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三层零和主从博弈模型,分析攻防策略,提升系统在真实发生攻击故障情形下的防御能力。(3)针对背压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充分挖掘可提升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经济性的手段,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理论构建了综合供能系统降本增效的经济优化模型。在系统设计、机组选型和设备备用等方面展开优化分析,解决煤基背压机经济性差,峰谷调节能力弱的问题,使其具备工程应用的条件。(4)针对中小城镇清洁用能需求,提出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最佳协同合作模式。基于灰数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复制者动态演化模型,计算模型鞍点值,分析能源合作利用的影响因素,寻求了最优稳态均衡区域,促进多能持续合作,并利用减排率测算多能合作的效果。(5)构建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对提出的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模式展开系统评估。基于三角模糊数和有限理性决策方法构建了决策评估模型,筛选出的关键指标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为进一步优化供能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郑昕[9](2019)在《北京农村煤改电(气)方式环境效应与技术经济分析》文中指出为了满足国家在北京农村地区清洁供暖的号召,高效和环保的煤改电(气)技术被广泛使用。常见的煤改电(气)供暖方式包括低温空气源热泵、蓄热电锅炉以及燃气壁挂炉等。低温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大力推行的新型方式,但仍存在不少质疑声。主要体现在其能耗消耗方式上的质疑,低温空气源热泵、蓄热电锅炉消耗高品位的电能。当前,火力发电在我国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占比仍高达70%以上,火力发电的燃料仍是煤炭。另外,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天然气相对短缺。某些工业生产中,天然气的优势无法取代。一方面在以“三份煤出一份油”的代价在煤产区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另一方面却又简单地把得来不易的天然气烧掉来以“一份气替代一份煤”。故此,采用高品位的天燃气采暖也有不少疑问。本研究以北京农村地区旧有的小型燃煤炉供暖系统与煤改电(气)供暖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各系统的一级能耗数学模型以及DeST软件模拟的北京农村典型民居的整个采暖季热负荷结果,进行一次能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用以进行环境效应分析及技术效益分析。同时,进行了初投资、年度运行费用等经济效益计算,以评价煤改电(气)供暖系统新投资的回报周期。本研究不仅能得到技术、环保、经济多方在其很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环保效益。另外,通过模拟计算及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的技术、环保、经济效益得到量化分析和体现,可以更为直接的更新用户的观念,为用户对新供热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李佳希[10](2018)在《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沈阳市的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导致沈阳市城市能源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受北方扬沙和风扬尘影响较大,气候相对干燥,全年降水少且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区的建设,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凸显。沈河区处于沈阳市中心位置,与和平区、大东区、浑南区、皇姑区毗邻,大气污染物传输是相互影响的。且沈河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近年来煤炭年消耗量逐年增加,机动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在低空进行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日益显着的影响。政府积极推进区内结构性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对大型电厂大气污染源监管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问题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对2014年-2016年沈阳市沈河区五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进行定量分析,对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空气污染物负荷系数,确定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所得结论如下:(1)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为重度污染,污染水平为4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报水平;2015年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为3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戒水平;2016年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为3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戒水平。(2)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占比24%;2015年沈河区空气环境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占比26%;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占比26%。(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从2014年-201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19.7%;细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2014年-2016年呈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细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28.2%;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从2014年-2016年呈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41.7%;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9.4%,但2016年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6.3%;降尘从2014年到2016年连续三年达标率为零,但降尘浓度年平均值呈下降趋势,2016年降尘浓度年平均值比2014年下降了7.2%。
二、采暖能源利用的空气环境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暖能源利用的空气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研究现状 |
1.2.2 区域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高大空间实测与实验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的现场实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测试地点与时间 |
2.3 测试方案与仪器 |
2.3.1 室内热环境测试方案 |
2.3.2 自然渗风测试方案 |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 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 |
2.4.2 冬季自然渗风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的缩尺模型PIV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缩尺模型实验方案 |
3.2.1 模型相似理论 |
3.2.2 模型实验台概述 |
3.3 模型实验测量方案 |
3.3.1 代表性点分布测试 |
3.3.2 PIV整场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结果 |
3.4.2 实验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建立与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理论构建 |
4.2.1 速度传播区域模型 |
4.2.2 热压通风模型 |
4.2.3 风压通风模型 |
4.2.4 自然渗风模型 |
4.2.5 机械通风模型 |
4.2.6 温度反馈耦合解析模型 |
4.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编程运算 |
4.3.1 区域模型计算体系算法流程 |
4.3.2 流体区域网络构建 |
4.3.3 区域模型求解方法 |
4.3.4 数值解法和参数设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校验与适用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验证 |
5.2.1 基于自然对流工况 |
5.2.2 基于自然渗风工况 |
5.2.3 基于机械通风工况 |
5.2.4 基于热压通风工况 |
5.2.5 与CFD和经验模型的对比验证 |
5.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参数的优化设定 |
5.3.1 表观粘度系数 |
5.3.2 热流量传输系数 |
5.3.3 墙体边界设定 |
5.3.4 区域划分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区域模型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与DEST软件概述 |
6.2.1 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 |
6.2.2 DeST软件 |
6.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区域模型与DEST的动态耦合方案 |
6.3.1 模型耦合方法 |
6.3.2 数据交互方式 |
6.4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模拟的应用案例 |
6.4.1 寒冷地区办公中庭的建筑能耗模拟 |
6.4.2 夏热冬暖地区交通枢纽的分层空调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室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 |
1.1.2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
1.1.3 经济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小学教室通风现状调查研究 |
1.3.2 通风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
1.3.3 通风网络模型及模拟技术研究 |
1.3.4 建筑通风的换气界面开口研究 |
1.3.5 自然通风及辅助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
1.3.6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调查与评价方法 |
2.1 教学楼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2.1.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2.1.2 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 |
2.2 教学楼建筑特征与通风方式 |
2.2.1 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概况 |
2.2.2 教学楼建筑功能和空间特点 |
2.2.3 教学楼通风方式与通风管理 |
2.2.4 教学楼使用特点与管理模式 |
2.3 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方法 |
2.3.1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客观评价指标 |
2.3.2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主观评价指标 |
2.3.3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现场测量方案 |
2.3.4 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与分析 |
3.1 教室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分析 |
3.1.1 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建筑通风性能分析 |
3.1.2 教室空气质量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1.3 教室空气质量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 教室热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 |
3.2.1 教室热环境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2.2 教室热环境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3 热中性温度及舒适温度范围分析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教室楼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正交试验基本原理 |
3.3.2 影响因子极差分析 |
3.3.3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式构建 |
4.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相关理论基础 |
4.1.1 热压驱动通风 |
4.1.2 风压驱动通风 |
4.1.3 热压和风压联合驱动 |
4.1.4 辅助式自然通风 |
4.2 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 |
4.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可利用条件分析 |
4.2.2 教学楼空间通风构想 |
4.2.3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建立 |
4.3 教学楼空间通风实验测试与计算 |
4.3.1 教室CO_2浓度的空间模态分布特征 |
4.3.2 基于CO_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 |
4.3.3 教室换气界面开口大小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拟研究 |
5.1 教学楼空间通风CFD建模与验证 |
5.1.1 物理模型 |
5.1.2 数学模型 |
5.1.3 模型验证 |
5.2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工况设计 |
5.2.1 通风通道模式的模拟工况A组 |
5.2.2 空间形式的模拟工况B组 |
5.2.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的模拟工况C组 |
5.3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通风通道模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2 空间形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空气环境关联关系分析 |
5.4.1 教室通风量与CO_2浓度回归分析 |
5.4.2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温度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 |
6.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
6.1.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 |
6.1.2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流程 |
6.2 教学楼空间通风路径设计策略 |
6.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设计 |
6.2.2 进排风口及辅助设计 |
6.3 教学楼空间形式设计策略 |
6.3.1 教学楼水平通风空间设计 |
6.3.2 教学楼竖向通风空间设计 |
6.4 教学楼换气界面开口设计策略 |
6.4.1 换气界面开口位置设计 |
6.4.2 换气界面开口尺寸和高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
2.3.3 动态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生态效率理论 |
2.3.6 以人为本理论 |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功能集约发展 |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
3.1.3 设计理念变革 |
3.1.4 结构技术进步 |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
3.4 节能设计潜力 |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
3.5 节材设计潜力 |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
3.6 节水设计潜力 |
3.7 节地设计潜力 |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3.1 节能设计 |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
4.3.2 节材设计 |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
4.3.3 节水设计 |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
5.2.3 适应城市空间 |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
5.3.1 节能设计 |
5.3.2 节材设计 |
5.3.3 节水设计 |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寒地城市 |
1.3.2 城市空间 |
1.3.3 空气质量 |
1.3.4 城市用地 |
1.3.5 空间形态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6.1 技术路线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调研背景 |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
4.3.2 分区原则 |
4.3.3 分区结果 |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
6.4.1 政策保障 |
6.4.2 实施机制 |
6.4.3 治理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结构与环境 |
1.1.2 我国供暖发展及环境现状 |
1.1.3 燃气锅炉发展与应用 |
1.1.4 拟解决问题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气锅炉烟气降氮方法 |
1.2.2 燃气锅炉高效运行研究现状 |
1.2.3 燃气锅炉高效低污染一体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目的及调研方式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方式 |
2.2 燃气锅炉房概况 |
2.3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技术及应用状况 |
2.3.1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应用的技术 |
2.3.2 分级燃烧结合烟气再循环(FGR)技术应用效果 |
2.3.3 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技术应用效果 |
2.3.4 水冷预混燃烧技术应用效果 |
2.3.5 烟气内循环技术(FIR)应用效果 |
2.3.6 不同低氮改造技术应用对比 |
2.4 降氮改造后问题 |
2.4.1 燃烧过程CO增加 |
2.4.2 贫燃预混金属表面燃烧筒堵塞 |
2.4.3 震动增强 |
2.4.4 冷凝水腐蚀问题 |
2.4.5 锅炉系统热效率降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与安全控制研究 |
3.1 燃气锅炉降氮机理与问题分析 |
3.1.1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
3.1.2 影响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实测及规律分析 |
3.1.3 降氮改造后问题的分析 |
3.2 烟气再循环降氮锅炉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2.1 计算依据 |
3.2.2 边界条件 |
3.2.3 烟气/空气混合气体计算 |
3.3 .不同工况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3.1 锅炉3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2 锅炉5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3 锅炉7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4 锅炉90%负荷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再循环比下烟气/空气混合参数 |
3.3.5 不同工况下烟气/空气混合露点温度变化规律 |
3.3.6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出口引出的烟气再循环烟气/空气混合参数变化规律 |
3.4 烟气再循环降氮锅炉烟气/空气参数控制研究 |
3.4.1 控制目标 |
3.4.2 控制参数 |
3.4.3 控制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研究 |
4.1 低氮改造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1.1 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
4.1.2 低氮改造时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变化 |
4.1.3 低氮改造时排烟热损失的变化 |
4.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节能潜力分析 |
4.2.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潜力 |
4.2.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对锅炉系统热效率的提升 |
4.3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潜力分析 |
4.3.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污染潜力 |
4.3.2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减排雾气与水资源再利用潜力分析 |
4.4 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系统方案 |
4.4.1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大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4.2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小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4.3 基于排烟冷凝余热利用的中型燃气锅炉安全降氮增效方案 |
4.5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设备的选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工程应用研究 |
5.1 燃气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目标 |
5.1.3 低氮燃烧设计 |
5.1.4 烟气余热深度利用设计 |
5.1.5 智能控制设计 |
5.2 工程应用与检测 |
5.2.1 检测系统与主要设备 |
5.2.2 检测数据整理依据 |
5.3 工程实测结果及分析 |
5.3.1 氮氧化物排放 |
5.3.2 安全性 |
5.3.3 锅炉系统总效率及节能率 |
5.3.4 运行控制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关中城市群 |
2.1.2 雾霾 |
2.1.3 治污减霾 |
2.1.4 防控联动机制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行为博弈理论 |
2.2.4 协同治理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兴起 |
2.3.2 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研究 |
2.3.3 跨域环境治理中防控联动的困境 |
2.3.4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3 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现状 |
3.1 防控联动机制的形成 |
3.2 各市治污减霾的效率分析 |
3.2.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3.2.2 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
3.2.3 效率的空间特征与防控联动的必要性 |
3.3 防控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4 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4.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模型设定与中介效应检验 |
4.2.1 模型设定 |
4.2.2 中介效应检验 |
4.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1 变量说明 |
4.3.2 数据来源 |
4.4 实证结果 |
4.5 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构建 |
4.6 小结 |
5 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实施路径 |
5.1 地方政府之间防控联动的实施路径 |
5.1.1 跨部门协同的组织模式 |
5.1.2 煤炭削减的利益协调 |
5.1.3 环境信息的互通 |
5.2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防控联动的实施路径 |
5.2.1 市场型政策的组合运用 |
5.2.2 税费政策抑制煤炭过度消费 |
5.2.3 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 |
5.2.4 绿色金融政策设计 |
5.3 政府与公众之间防控联动的实施路径 |
5.3.1 政府引导公众参与 |
5.3.2 政府与公众合作共治 |
5.3.3 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
6 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的政策保障 |
6.1 深化政府部门协作制度 |
6.2 推进城市群能源一体化建设 |
6.3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总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高校食堂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高校食堂建筑及自然通风的研究 |
1.3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校食堂的特点与自然通风的关系 |
2.1 国内外高校食堂比较 |
2.1.1 国内高校食堂 |
2.1.2 国外高校食堂 |
2.1.3 总结 |
2.2 食堂的特点 |
2.2.1 食堂的定义 |
2.2.2 我国食堂的发展历程 |
2.2.3 高校食堂特点和企事业食堂对比 |
2.2.4 高校食堂特点及对设计的确定性 |
2.3 食堂的内部物理环境 |
2.3.1 声环境现状 |
2.3.2 光环境现状 |
2.3.3 空气环境现状 |
2.3.4 总结 |
2.4 高校食堂能耗情况分析 |
2.5 高校食堂室内通风的目标 |
2.5.1 食堂建筑对室内健康通风的要求 |
2.5.2 热舒适通风的要求 |
2.5.3 食堂建筑能源利用要求 |
第3章 自然通风设计和高校食堂特征的耦合 |
3.1 风环境设计的方法程序及措施 |
3.2 建筑风环境与场地设计的关联 |
3.2.1 建筑场地类型及特征 |
3.2.2 建筑群体布局 |
3.2.3 建筑单体形态 |
3.2.4 气候条件 |
3.3 风环境和建筑形式 |
3.3.1 影响通风的建筑因素 |
3.3.2 风能利用和减小风害 |
3.4 室内风环境的设计原理及策略 |
3.4.1 利用自然通风的特点 |
3.4.2 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
3.4.3 自然通风的方式 |
3.4.4 利用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模式 |
3.5 夏热冬冷地区和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
3.5.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3.5.3 高校食堂季节性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4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节能通风策略 |
3.6 自然通风技术在大体量的建筑中的运用 |
3.6.1 平面单元的竖井式自然通风 |
3.6.2 双层墙通风模式 |
3.6.3 天井分离餐厨通风模式 |
3.6.4 利用大通廊作为腔体实现通风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食堂自然通风模型 |
4.1 高校食堂的建筑特征 |
4.1.1 高校食堂的平面布局形式 |
4.1.2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平面关系 |
4.1.3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空间组合形式 |
4.2 食堂模型建立的原则 |
4.2.1 食堂自然通风的区域 |
4.2.2 适宜的建筑形体 |
4.2.3 食堂自然通风的形式 |
4.3 建筑模型的平面及空间布局 |
4.3.1 规模及其他建筑参数的确定 |
4.3.2 食堂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3 建立适宜于通风的食堂模型 |
4.3.4 模型与长沙六所已建成的高校食堂对比 |
4.4 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动态耦合计算 |
4.4.1 自然通风评价方法 |
4.4.2 模型及建筑计算 |
4.5 食堂模型及模拟设置 |
4.5.1 食堂CAD形体模型的分析 |
4.5.2 网格划分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4 模拟计算的取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D自然通风模拟 |
5.1 模拟验证及模型模拟任务书 |
5.1.1 食堂模型的计算参数及外界条件 |
5.1.2 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 |
5.1.3 已有模型验证 |
5.2 迎风面与全年主导风向角度模拟 |
5.2.1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90° |
5.2.2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75° |
5.2.3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60° |
5.2.4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45° |
5.2.5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0° |
5.2.6 五个模型通风应用潜力对比 |
5.3 变风向角度模拟比较分析 |
5.3.1 模型一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2 模型二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3 模型三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4 模型四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5 模型五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6 五模型最佳角度的风速比较 |
5.4 窗地面积比模拟比较 |
5.4.1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一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2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二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3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三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4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四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5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五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6 本节小结 |
5.5 模型三有无温差条件下通风应用潜力比较 |
5.5.1 有温差条件的通风模拟 |
5.5.2 有无温差条件下模拟结果对比 |
5.6 模型二自然通风应用潜力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蓄能墙系统Energy Plus模拟 |
6.1 界面引入双层相变材料墙体结合夜间通风系统 |
6.1.1 特朗伯蓄热双层墙的类型介绍 |
6.1.2 相变材料壁板PCM Trumbo |
6.1.3 夜间通风蓄冷系统界面 |
6.2 长沙气象数据分析 |
6.2.1 长沙基础信息 |
6.2.2 气象分析软件介绍 |
6.3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 |
6.3.1 国内外能耗模拟软件比较 |
6.3.2 建筑几何模型建立 |
6.3.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信息 |
6.3.4 人员、灯光、设备作息时间设定 |
6.3.5 模型工况说明 |
6.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4.1 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2 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3 东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4 西向模拟结果分析 |
6.5 模拟结果对比 |
6.5.1 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2 各季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3 各季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6 特朗伯墙板夜间蓄冷系统的发展延伸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设计验证及研究总论 |
7.1 被动节能策略集成的建筑模型 |
7.1.1 食堂模型的平面布局 |
7.1.2 食堂模型的立面外观及效果图 |
7.1.3 食堂模型的内部布局及外墙构造 |
7.2 食堂模型CFD模拟的结果分析 |
7.2.1 测速点的平均风速分析 |
7.2.2 有无温差的风速及云图比较 |
7.2.3 窗地面积比结果分析 |
7.2.4 迎风面与主导风的角度对比 |
7.3 Energy-plus模拟蓄能墙的效果验证 |
7.3.1 模拟结果显示 |
7.3.2 蓄能墙与空调的经济性比较 |
7.4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及设计策略 |
7.4.1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7.4.2 高校食堂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分析研究现状 |
1.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决策目标与路径寻优 |
2.1 综合能源分布式供能分析 |
2.1.1 分布式能源 |
2.1.2 综合能源系统 |
2.1.3 综合能源分布式供能 |
2.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模式构想 |
2.2.1 开发模式分析 |
2.2.2 供能方案设计 |
2.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供能方案 |
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要素 |
2.3.1 决策目标 |
2.3.2 决策主体 |
2.3.3 决策方法 |
2.4 开发模式路径寻优建模 |
2.4.1 策略寻优 |
2.4.2 寻优模型构建 |
2.4.3 寻优模型求解 |
2.5 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安全性分析 |
3.1 综合供能系统安全性 |
3.1.1 典型系统形态 |
3.1.2 形势特征 |
3.1.3 应对措施 |
3.2 安全博弈 |
3.2.1 组成要素 |
3.2.2 博弈过程 |
3.3 分析方法 |
3.3.1 安全博弈模型分析 |
3.3.2 安全博弈模型求解方法 |
3.4 安全博弈模型 |
3.4.1 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三层博弈模型构建 |
3.4.2 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模型求解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4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经济性分析 |
4.1 综合供能系统经济性 |
4.1.1 常规模式 |
4.1.2 盈利要素 |
4.2 优化措施 |
4.2.1 设计优化 |
4.2.2 运营优化 |
4.3 优化决策方法 |
4.3.1 负荷预测方法 |
4.3.2 蓄热装置容量计算方法 |
4.3.3 系统成本最优计算方法 |
4.3.4 优化运营比选方法 |
4.4 经济优化建模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清洁性分析 |
5.1 综合供能系统清洁性 |
5.1.1 煤炭的清洁利用 |
5.1.2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5.2 综合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分析 |
5.2.1 能源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
5.2.2 解决思路 |
5.2.3 能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5.3 清洁性评价方法 |
5.3.1 考虑能源合作的演化分析方法 |
5.3.2 考虑能源合作减排效果的评价方法 |
5.4 综合能源合作演化模型和减排计算基准系统 |
5.4.1 综合能源合作演化模型构建 |
5.4.2 模型演化分析 |
5.4.3 基准能源系统 |
5.5 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评估 |
6.1 评估概述 |
6.1.1 评估目的及作用 |
6.1.2 评估任务及内容 |
6.1.3 评估步骤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主要影响因素 |
6.2.3 评估指标体系 |
6.3 评估方法 |
6.3.1 三角模糊数方法 |
6.3.2 有限理性两层决策方法 |
6.4 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评估模型构建 |
6.4.1 模型构建的步骤 |
6.4.2 方案评估模型 |
6.4.3 关键指标权重 |
6.5 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致谢 |
(9)北京农村煤改电(气)方式环境效应与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雾霾的危害与煤改电(气)供暖方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的研究现状 |
1.2.2 蓄热电锅炉的研究现状 |
1.2.3 燃气壁挂炉的研究现状 |
1.3 煤改电(气)的技术发展及推广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北京农村住宅建筑调研及模型建立 |
2.1 北京农村住宅建筑调研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
2.1.1 北京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基本情况 |
2.1.2 北京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
2.2 典型建筑能耗模拟建立及分析 |
2.2.1 典型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
2.2.2 典型供冷、采暖周期内的能耗分析及研究 |
2.3 外围护结构改造后的建筑能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改电(气)供暖方式的数学模型 |
3.1 小型燃煤锅炉供暖系统的一次能耗数学模型 |
3.2 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一次能耗数学模型 |
3.3 燃气壁挂炉供暖系统的一次能耗数学模型 |
3.4 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的一次能耗数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效应分析及技术经济比较 |
4.1 不同供暖系统一次能源消耗计算结果 |
4.2 不同建筑供暖系统大气排放情况计算结果 |
4.3 外围护结构改造后的建筑一次能耗及大气排放情况计算结果 |
4.4 不同煤改电(气)系统经济性分析以及计算结果 |
4.4.1 不同煤改电(气)系统初投资经济分析 |
4.4.2 不同煤改电(气)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
4.4.3 不同煤改电(气)系统投资回报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点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人文概况 |
2.2.2 社会环境概况 |
第三章 2014年-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
3.1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监测点位布设 |
3.1.2 评价标准 |
3.1.3 评价方法 |
3.2 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3.2.1 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
3.2.2 2015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
3.2.3 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
3.3 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年际变化状况 |
3.3.1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
3.3.2 空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年际变化趋势 |
3.3.3 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 |
3.3.4 空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 |
3.3.5 采暖期、非采暖期变化特征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采暖能源利用的空气环境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D]. 卢彦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D]. 马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燃气供热锅炉安全低氮高效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 王守金. 北京建筑大学, 2020
- [6]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防控联动机制研究[D]. 尚嘉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 刘晓红. 湖南大学, 2020(02)
- [8]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D]. 王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北京农村煤改电(气)方式环境效应与技术经济分析[D]. 郑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D]. 李佳希.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