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巩浩[1](2021)在《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发展产业之一。建筑施工产业的健康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产业的重要环节,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企业对质量管理建设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解决建筑行业现存的质量问题和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首先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基于5M1E分析法,分别从人、机、料、法、测、环六个层面对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依据指标设置情况进行问卷设计。同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实施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机械、环境因素方面表现最差,其次是在测量、人的因素层面表现一般,材料和方法情况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后分别从5M1E角度和组织保障层面给出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监测、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健全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优化职责范围和构建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等。
邵帅[2](2020)在《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房地产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而房地产建筑工程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的国际形象,更是关系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政府和企业都纷纷对房地产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本着管理出效益的理念,纷纷通过贯彻执行国家与行业制订的各系列标准,并逐渐形成长远、有效和多干系人(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政府监督)共同发挥作业的质量管理机制。从长期的工程实践来看,在这种长效机制的约束下,建筑施工企业或多或少、或完善或部分、或主动或被动地建立了与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同时,房地产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具体标准规范确定。基于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需要,为圆满实现其工程质量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房地产施工建设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经验,选材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这一房地产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实例当中,借助WBS、流程图、因果分析图、调查表、P控制图等工具,探究其项目质量管理规划、保证与控制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经验总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分析凤栖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在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狠抓质量保证和控制点,以此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可管可控,借此达到项目的圆满交付。全文的研究分析共分六个章节。首先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全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然后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可能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和相关方法,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紧接着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解析了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的基础情况,并按照现代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路,具体提出了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规划、保证和控制方面的深入探讨。全文通过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职责的落实、措施的制定等一系列手段,以检验和确保凤栖工程施工整个动态过程的质量受控;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及展望。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笔者自身的一些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更是笔者将自身所学项目质量管理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所形成的房地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思路和见解。本研究在一定程度可以为公司今后类似房地产工程施工项目提供重要的参考。
陈颖[3](2020)在《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能源形势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水路运输以能耗小、成本低及载重量大的优势成为众多国家的重要物流方式之一,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港口建设和运营的同时对周边区域水环境带来了诸多污染,致使环境质量急剧恶化,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对港区的污水处理项目的质量管理,来保障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论文以N公司港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堆场排水改造项目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回顾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经典理论及方法,以理论为基础借助5W1H分析法、PDCA循环原理和因果图法,分析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首先,本文对N公司港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回顾,发现在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结合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改进方案。其次,本文回顾了项目质量管理的经典理论、基本原理及相关方法,以理论为基础借助5w1h分析法、PDCA循环、因果图法对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结合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营运阶段出发,分析探讨这三个阶段对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时遇到的问题,研究出解决方法和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出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的改进方案,旨在为维护该项目的质量水平贡献力量,并为其他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张欣尉[4](2020)在《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投集团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很多投资大、回报低但民众需求迫切的项目需要城投类公司投资建设。往往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民生领域相关项目也是由城投类公司投资建设,所以这类投资项目的质量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要求。但投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多以笼统视角、全寿命周期视角或乙方视角进行的,建设单位(甲方)视角研究的较少,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更少。在我国,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很多,建设单位对投资项目质量的影响很大。通过对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一套适合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对策,对于指导建设单位更好的开展投资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文献研究、案例总结、实地调查等方法,阐述了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的特点和质量管理体系目前的现状,通过借鉴对比国内外相关公司经验,查找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单位项目开工前准备不足;二是建设单位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三是现场管理人员职责分配不清晰、效率不高;四是建设单位内部人员信息共享不及时。并分析了原因:一是项目前期各种许可手续没有提前谋划、提前办理;二是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不够明确和自学能力不足;三是没有明确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分配;四是信息共享的制度和意识缺乏,信息共享的工具较为落后。重点分析了WF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的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工程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针对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优化建议:一是站在项目的宏观角度把PDCA循环应用到WF城投集团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中,针对建设单位出现的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的问题,以P阶段为重点进行优化,为其他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二是针对建设单位驻工地人员业务水平和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强化人员的业务能力学习和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三是针对项目建设前期建设单位驻工地人员对工作内容和分工情况不明晰、效率不高的问题,使用WBS让建设单位驻项目人员的质量管理的工作框架标准化、规范化,再通过责任分配矩阵让建设单位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责任更加明确;四是针对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出现的不足,强化建设单位质量把控意识和能力,形成一套建设单位自身解决项目质量问题的流程;五是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提出了优化建议。
李彦丽[5](2020)在《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三方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是否具备出具科学、合理、准确的检测结果的能力和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房地产投资已经放缓,然而,据统计结果显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数量在我国却不减反多,这无疑使得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有难度。因此本文就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合运用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所收集和掌握的相关理论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运用管理学知识并结合PEST、SWOT和波特五力模型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该公司目前的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了该公司的现状和基本情况,总结了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公司战略制定的目标和原则出发,讨论了具体战略规划的内容,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思路;阐述了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在战略发展中的调整及其战略实施的原则和目标,指出公司战略发展的方向;并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体系实施等方面提出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战略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为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规范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何永国[6](2020)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问题与措施分析 ——以Z工程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基建板块,使得建筑行业发展迎来巨大的机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工程相关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且项目范围由国内逐渐向国外延伸,不仅为建筑企业迈向国际市场提供契机,同时,通过推进国际化合作,也处处彰显着国家力量。建筑工程发展推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中日渐显露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时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建筑安全事故影响着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品牌形象,为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鉴于此,论文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为研究内容,旨在帮助建筑企业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维护企业品牌形象。论文以Z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主要围绕Z工程项目展开,分析其质量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影响成因;针对Z工程总结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解决策略与措施;针对Z工程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体系。
陈利娜[7](2018)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铁路项目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不断攻克技术性难题,在关键施工技术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然而技术的领先并不等同于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建设效益的领先,从其工程实体的本质上来讲,其依然是管理与技术叠加的综合反映,而路基作为轨下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轨道的平顺性、稳定性,忽视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高速铁路病害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高速铁路路基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及分析,提出目前我国项目质量控制发展的现状:工程质量控制低效;质量控制方法徘徊不前;全面质量控制发展滞缓。同时,总结出了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对项目质量控制的忽视,很少系统的应用项目质量控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某高铁三标段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段路基工程建设的实践情况,探讨解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界定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全面质量控制的内涵及其PDCA循环程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的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理念。其次,从工程质量的特点入手,分析影响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构造影响高速铁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递阶层次因素模型,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和专家进行因素比较的工具,使质量控制的重点从事中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实现了质量控制的动态管理;最后,结合某高铁三标段路基工程项目全面质量控制PDCA循环程序,对所提出的高铁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和应用。总结了项目质量控制效果。从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案例项目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运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理念与工具来实施,落实了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对质量控制的关注贯穿了项目始终。只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加强执行力度,加强对人的管理,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加强,相信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一定会取得更好结果。
蓝昭明[8](2017)在《房建施工创优工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屋建筑是人们随时都在关注着的项目,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位置至关重要。房屋建筑的作用能否正常体现通常都取决于房屋建筑质量的高低。房屋建筑质量的高低,一般又受到其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成品优良质量,决定因素就是如何合理的管理施工质量,也能让参建单位管理水准得到提升。本文首先从房建工程施工创优质量管理和工程创优体系、标准以及具体实施进行阐述,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和案例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将理论分析与措施的构想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归纳总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个层级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体系控制”的理念,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创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和措施;并在相关专家的成果和经验上总结出了创优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通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四方联动、共同合作形成以建设工程合同结构、资源配置和组织制度共同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的管理关系。结合案例工程的实际项目经验,本文分别从创优管理模式构建、控制体系的建立、控制措施、具体实施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创优工程各阶段方面质量控制主要内容,结合项目工程实际对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难点进行分析,展示了工程实体质量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甘元彦[9](2017)在《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因素分析及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混凝土结构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建筑工业化能有效克服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弊病,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项目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工业化能否在我国实现规模化良性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协同质量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的创新成果体现在:(1)弥补了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问题研究的空白;(2)识别了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项关键影响因素的关系和具体表现;(3)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管理的协同管理机制,并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论文首先对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业化可以看作传统建筑工程建设方式的衍生。因此本文借鉴已有成熟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构建起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论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研究,梳理出53项建筑工业化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建筑工业化领域的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调查,请专家对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打分。问卷回收后,对专家的背景资料和问卷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以保证问卷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识别出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的30项关键影响因素,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维度一“质量形成阶段”进行了归类。通过建立解释结构ISM模型对30项关键质量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维度二“质量的内外影响要素”和维度三“质量主体的责任”对识别出的关键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建立协同质量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为了有效克服我国建筑工业化关键质量影响因素,论文构建了协同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构建建筑工业化政策和管理制度机制、构建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协同智慧建设机制、构建协同质量追溯机制、构建阶段性协同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协同质量管理模式、完善协同质量管理体系和关键技术。其中协同质量管理模式是协同质量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单位和企业意见分析,验证了协同质量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协同质量管理模式在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应用中的有效性。结论部分主要从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成果意义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张宁[10](2017)在《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大量基础数据的调研,了解到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地总结质量管理理论,针对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济和责任质量意识两手抓;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的控制内容;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运用分层图法;为了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运用了因果分析图法;运用排列图法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类别进行重点管理、次重点管理、适当加强管理;对于各个造成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运用以上方法是为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为了给质量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希望对工地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
二、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1.2.2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
1.2.3 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的基本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2.1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中心广场工程项目概况 |
3.1.1 区域特征 |
3.1.2 工程承包范围 |
3.1.3 项目特点 |
3.2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人的因素 |
3.2.2 机械因素 |
3.2.3 材料因素 |
3.2.4 方法因素 |
3.2.5 测量因素 |
3.2.6 环境因素 |
3.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保障 |
3.3.1 组织架构 |
3.3.2 企业文化 |
3.3.3 制度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 |
4.1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设计 |
4.1.2 多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1.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2 调查问卷设计 |
4.2.1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4.2.3 调查问卷的正式实施 |
4.3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4.3.1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4.3.2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4.3.3 调查问卷T检验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调查问题总体分析 |
4.4.2 人口统计学分析 |
4.4.3 人的因素分析 |
4.4.4 机械因素分析 |
4.4.5 材料因素分析 |
4.4.6 方法因素 |
4.4.7 测量因素 |
4.4.8 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5.1 人的因素 |
5.2 机械因素 |
5.3 材料因素 |
5.4 方法因素 |
5.5 测量因素 |
5.6 环境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6.1 组织架构 |
6.2 企业文化 |
6.3 制度保障 |
6.4 基于差异性检验结果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2)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框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2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
2.2.1 质量概述 |
2.2.2 项目质量管理 |
2.2.3 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规划 |
3.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简况 |
3.1.1 项目介绍 |
3.1.2 项目施工部署 |
3.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
3.2.1 项目组织结构 |
3.2.2 项目组织职责分工 |
3.2.3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
3.2.4 项目目标分析 |
3.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总体策划 |
3.3.1 项目指导方针 |
3.3.2 项目质量策划 |
3.4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5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规划 |
3.5.1 规划项目质量管理流程 |
3.5.2 落实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
3.5.3 制定项目质量预控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 |
4.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
4.1.1 确定项目质量方针 |
4.1.2 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 |
4.1.3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
4.1.4 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
4.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实施 |
4.2.1 明确项目质量标准 |
4.2.2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
4.2.3 落实项目质量保证责任 |
4.2.4 制定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
4.2.5 项目质量保证调查 |
4.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技术保证与通病防治 |
4.3.1 项目质量技术保证 |
4.3.2 项目质量通病防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
5.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策划 |
5.1.1 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
5.1.2 落实项目质量控制依据 |
5.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实施 |
5.2.1 工程施工事前质量控制 |
5.2.2 工程施工事中质量控制 |
5.2.3 工程施工事后质量控制 |
5.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图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新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二章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项目现状 |
2.1.1 项目背景 |
2.1.2 项目概况 |
2.2 项目分析 |
第三章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
3.1.1 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
3.1.2 项目的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
3.1.3 项目的营运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
3.2.1 项目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
3.2.2 项目建设阶段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
3.2.3 项目营运阶段质量管理要素分析 |
第四章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4.1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设定 |
4.2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4.2.1 项目计划阶段质量管理方案 |
4.2.2 项目建设阶段质量管理方案 |
4.2.3 项目营运阶段质量管理方案 |
4.3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
第五章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控制过程 |
5.1 项目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控制过程 |
5.2 项目建设阶段质量管理控制过程 |
5.3 项目营运阶段质量管理控制过程 |
第六章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改进 |
6.1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效果评价 |
6.2 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改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的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的概念 |
2.1.3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
2.1.4 投资项目的概念 |
2.2 投资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
2.2.1 投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2 投资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
2.2.3 PDCA循环 |
2.2.4 质量评价方法 |
2.3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
2.3.1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2.3.2 WBS |
2.3.3 责任分配矩阵 |
第3章 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WF城投集团概况、业务内容及项目特点 |
3.1.1 WF城投集团概况 |
3.1.2 WF城投集团业务内容 |
3.1.3 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的特点 |
3.2 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2.1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
3.2.2 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3.2.3 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现状 |
3.2.4 近三年投资项目情况 |
3.3 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2 勘察、设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3 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4 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案例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前期手续情况 |
4.1.2 项目位置 |
4.1.3 项目类型及规模 |
4.1.4 项目的特点 |
4.2 甲方质量管理目标 |
4.2.1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4.2.2 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4.2.3 装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4.2.4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4.3 施工前甲方质量管理相关措施 |
4.3.1 甲方招标管理 |
4.3.2 质量管理的甲方组织机构 |
4.3.3 组织工地例会 |
4.3.4 制定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
4.3.5 各单位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的相关情况 |
4.4 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
4.4.1 各参建方的质量管理制度 |
4.4.2 施工过程相关资料检查 |
4.4.3 施工所用成品、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
4.4.4 地基开挖及支护的质量管理 |
4.4.5 大型钢结构的质量管理 |
4.4.6 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 |
4.4.7 冬季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 |
4.4.8 工期缩短情况下的质量管理 |
4.4.9 燃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
4.4.10 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管理 |
4.4.11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 |
4.5 项目整体完工质量管理 |
4.5.1 竣工验收程序 |
4.5.2 竣工验收中的质量管理 |
4.5.3 竣工验收后的质量管理 |
4.5.4 项目获奖情况 |
4.6 经验总结 |
4.6.1 成功之处 |
4.6.2 不足之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建议 |
5.1 对建设单位的优化建议 |
5.1.1 甲方质量管理工作程序优化 |
5.1.2 甲方质量管理人员优化 |
5.1.3 明晰驻项目甲方人员的工作环节 |
5.1.4 驻项目甲方人员合理分工优化 |
5.1.5 甲方对投资项目质量控制力度优化 |
5.1.6 甲方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优化 |
5.2 对其他参建单位的优化建议 |
5.2.1 对勘察、设计单位的建议 |
5.2.2 对施工单位的建议 |
5.2.3 对监理单位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2.1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概述 |
2.1.1 公司简介 |
2.1.2 组织架构 |
2.2 公司的总体状况 |
2.2.1 企业文化 |
2.2.2 业务情况 |
2.3 现行公司发展战略及运行的效果分析 |
2.3.1 现行战略 |
2.3.2 现行战略的运行效果 |
2.4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现行战略存在的问题 |
2.4.1 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不健全 |
2.4.2 知识储备及企业研发能力缺乏 |
2.4.3 战略规划不合理 |
2.4.4 公司企业文化有待优化 |
2.5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战略存在问题的原因 |
2.5.1 企业管理团队不够专业化 |
2.5.2 重视知识创新型人员的企业氛围不足 |
2.5.3 忽视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
2.5.4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3.2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分析 |
3.2.2 顾客分析 |
3.2.3 现有竞争对手(同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3.2.4 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 |
3.2.5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3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管理和监控方面 |
3.3.2 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方面 |
3.3.3 科技成果方面 |
3.4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SWOT综合分析 |
3.4.1 内部优势 |
3.4.2 内部劣势 |
3.4.3 外部机会 |
3.4.4 外部威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战略方案的调整 |
4.1 公司战略制定的原则 |
4.1.1 可行性原则 |
4.1.2 可量化原则 |
4.1.3 一致性原则 |
4.1.4 激励性原则 |
4.1.5 稳定性原则 |
4.1.6 理解性原则 |
4.2 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战略 |
4.2.1 战略目标 |
4.2.2 总体战略 |
4.3 具体战略方案的制定 |
4.3.1 产品差异化战略 |
4.3.2 成本领先战略 |
4.3.3 打造品牌战略 |
4.3.4 市场集中化战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
5.2 培养优质人才 |
5.3 提倡技术创新 |
5.4 拓展开辟有效市场 |
5.5 协调各方资源配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问题与措施分析 ——以Z工程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质量管理理论 |
2.1.1 零质量缺陷理论 |
2.1.2 PDCA循环理论 |
2.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
2.2.1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
2.2.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
2.2.3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
2.3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
2.4 施工企业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
2.4.1 现场质量管理遵循方法 |
2.4.2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运用 |
2.4.3 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项目施工质量管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Z工程施工项目简介 |
3.2 Z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 |
3.3 Z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1 人的问题 |
3.3.2 机械的问题 |
3.3.3 材料的问题 |
3.3.4 管理与控制方法的问题 |
3.3.5 质量管理与控制环境的问题 |
3.4 Z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
3.4.1 质量管控制度上有待进一步更新 |
3.4.2 质量管控缺乏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 |
3.4.3 质量管控忽略了机械及建材的细节管理 |
3.4.4 质量管控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
3.4.5 质量管控轻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解决措施 |
4.1 选用适合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工具 |
4.1.1 “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 |
4.1.2 PDCA循环分析法的应用 |
4.2 加强人、材、机的管理 |
4.2.1 加强人的管理与控制 |
4.2.2 加强建筑用材的管理与控制 |
4.2.3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
4.3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 |
4.3.1 优化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组织结构 |
4.3.2 实行质量动态管理与控制 |
4.3.3 突出项目关键点的质量控制 |
4.4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实施保障 |
5.1 Z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
5.2 Z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
5.2.1 Z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及职能内容 |
5.2.2 Z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工作内容 |
5.3 Z工程项目质量运行保障体系 |
5.3.1 施工人员的挑选 |
5.3.2 健全工地施工管理制度 |
5.3.3 严格执行“三检制”和“例会制” |
5.3.4 严格把好材料关 |
5.3.5 加强监理力度,强化监管作用 |
5.3.6 现场深化设计、完善数据、解决问题 |
5.3.7 强化过程控制 |
5.3.8 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
5.4 Z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项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特点 |
2.1.2 工程质量 |
2.1.3 工程质量控制 |
2.1.4 工程质量的特点 |
2.2 全面质量控制方法 |
2.2.1 全面质量控制的含义 |
2.2.2 全面质量控制的基本观点 |
2.2.3 全面质量控制程序—PDCA循环 |
2.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阶段及内容 |
2.3.1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
2.3.2 高速铁路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内容 |
2.3.3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
2.4 层次分析法(AHP) |
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及相关分析 |
3.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
3.1.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定及要求 |
3.1.2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 |
3.1.3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 |
3.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影响铁路工程质量的要素 |
3.2.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关键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3 基于AHP的高铁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的运用方法 |
4 某高铁三标段路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用 |
4.1 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高质量控制目标 |
4.2 质量保证体系 |
4.3 基于AHP的高铁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的应用 |
4.4 基于PDCA循环的项目路基工程全面质量控制的实施 |
4.4.1 “P”阶段 |
4.4.2 “D”阶段 |
4.4.3 “C”阶段 |
4.4.4 “A”阶段 |
4.5 某高速三标段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
4.5.1 提高了“PDCA”循环质量控制的效果 |
4.5.2 应用科学的质量控制工具,有效提高了项目的质量 |
5 结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房建施工创优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建工程创优的起因与背景 |
1.1.2 房建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房建工程创优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进展 |
1.2.2 业内创优工程管理研究概述和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构成及章节安排 |
2 房建工程创优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创优工程 |
2.1.1 创优和工程创优 |
2.1.2 工程创优发展过程 |
2.1.3 优质工程的定义及所具备的条件 |
2.2 工程创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2.2.1 工程创优的方法 |
2.2.2 工程创优的途径 |
2.3 创优管理 |
2.3.1 基本概述 |
2.3.2 工程创优管理的作用 |
2.3.3 创优管理的基本模式 |
2.4 工程创优及其申报程序 |
2.4.1 创优策划 |
2.4.2 申报条件 |
2.4.3 资料的提交 |
2.4.4 工程项目奖项的审批 |
3 房建工程创优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3.1 创优工程质量管理概念及理论 |
3.1.1 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 |
3.1.2 新颁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内容 |
3.1.3 优质工程施工评价标准 |
3.2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
3.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3.3 创优工程质量管理的程序 |
3.4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控制要点 |
3.4.1 人的因素 |
3.4.2 材料的因素 |
3.4.3 机械设备的因素 |
3.4.4 施工方法的因素 |
3.4.5 环境的因素 |
4 房建创优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
4.1 基本概述 |
4.1.1 质量控制概念及特点 |
4.1.2 质量控制原则 |
4.1.3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
4.2 创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4.2.1 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
4.2.2 勘察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
4.2.3 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
4.2.4 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
4.2.5 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
5 房建创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及管理模式构建 |
5.1.1 项目概况及目标设定 |
5.1.2 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
5.2 项目控制体系的建立 |
5.2.1 建设单位控制体系 |
5.2.2 总承包单位质量控制体系 |
5.2.3 专业分包单位质量控制体系 |
5.2.4 质量控制责任主体及监管体系 |
5.3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立 |
5.3.1 建立技术质量管理流程 |
5.3.2 具体措施 |
5.4 案例工程质量管理创优措施 |
5.4.1 业主主导项目管理模式 |
5.4.2 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
5.4.3 项目施工过程创优质量保证体系 |
5.4.4 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应用 |
5.4.5 鼓励技术创新 |
5.4.6 建立鼓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因素分析及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混凝土结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建筑工业化的内涵 |
1.1.3 我国建筑工业化常用结构体系 |
1.2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1.3 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的重要性 |
1.4 国内外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现状 |
1.4.1 国外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现状 |
1.4.2 国内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现状 |
1.5 建筑工业化项目的特征分析 |
1.5.1 建筑工业化项目特征 |
1.5.2 建筑工业化项目与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特征对比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论文结构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意义 |
2 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2.1 国外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2.2 国内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2.3 文献综述总结 |
3 研究理论基础 |
3.1 质量影响因素理论 |
3.1.1 建筑工程质量内涵 |
3.1.2 建筑工程质量维度 |
3.2 ISO质量管理体系与我国质量管理制度 |
3.2.1 ISO质量管理体系 |
3.2.2 我国质量管理制度 |
3.3 质量管理理论 |
3.3.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涵义 |
3.3.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3.3 质量管理WBS |
3.3.4 质量链和质量环理论 |
3.3.5 协同质量管理 |
3.3.6 质量管理可追溯性 |
3.4 质量控制理论 |
3.4.1 质量控制的涵义 |
3.4.2 质量控制的特征 |
3.4.3 质量控制方法 |
3.5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3.6 精益建造与智慧建造理论 |
3.7 可持续建造理论 |
3.8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4.1 研究数据收集与整理 |
4.1.1 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影响因素梳理 |
4.1.2 问卷调查工作 |
4.1.3 专家背景资料分析 |
4.1.4 调查问卷数据质量分析 |
4.2 关键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4.2.1 调查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统计分析 |
4.2.2 调查数据一致性分析 |
4.2.3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 关键质量影响因素ISM模型的构建 |
5.1.1 构造邻接矩阵 |
5.1.2 可达矩阵的区域分解 |
5.1.3 级间分解 |
5.2 维度二“质量的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按维度二归类 |
5.2.2 按维度二分析 |
5.3 维度三“质量主体的责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协同质量管理机制研究 |
6.1 构建建筑工业化政策和管理制度机制 |
6.1.1 制定或完善建筑工业化相关政策 |
6.1.2 建立企业联盟完善产业链 |
6.1.3 编制建筑工业化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
6.1.4 建立建筑工业化工程保险制度 |
6.2 构建建筑工业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
6.3 构建协同智慧建设机制 |
6.3.1 协同智慧建设的内涵 |
6.3.2 协同智慧建设的主要特征 |
6.3.3 协同智慧建设机制框架 |
6.3.4 协同智慧建设关键技术问题 |
6.4 构建协同质量追溯机制 |
6.4.1 基于TQM的协同质量追溯机制 |
6.4.2 基于物联网的协同质量追溯机制 |
6.5 构建阶段性协同质量管理机制 |
6.6 建立协同质量管理模式 |
6.6.1 集成类项目管理模式和数字信息化技术 |
6.6.2 协同质量管理原则、特征和团队 |
6.6.3 协同质量管理框架 |
6.6.4 建立基于BIM的信息空间 |
6.6.5 基于集成类管理模式的流程协同模型 |
6.6.6 协同质量管理双层理论BIM模型 |
6.6.7 基于普适计算和BIM的协同质量管理模型 |
6.7 完善协同质量管理体系和关键技术 |
6.7.1 完善协同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 |
6.7.2 完善建筑工业化质量技术 |
6.8 本章小结 |
7 协同质量管理机制有效性研究 |
7.1 基于问卷调查意见验证 |
7.1.1 相关政府部门调查意见验证 |
7.1.2 企业调查意见验证 |
7.1.3 问卷调查验证总结 |
7.2 基于实例分析验证 |
7.2.1 实例分析(A) |
7.2.2 实例分析(B) |
7.2.3 实例分析(C) |
7.2.4 实例分析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成果 |
8.2 研究成果意义 |
8.3 对进一步研究的启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B. 参与研究的课题 |
(10)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质量概念的发展 |
2.2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产生 |
2.2.1 质量管理的概念 |
2.2.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3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2.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
2.3.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2.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
2.4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
2.4.1 QC小组分析法 |
2.4.2 分类法 |
2.4.3 因果图 |
2.4.4 排列图 |
2.4.5 层次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 |
3.1 某项目现状 |
3.1.1 工程简介 |
3.1.2 设计概况 |
3.2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
4.1 .经济和责任质量意识两手抓 |
4.2 .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 |
4.3 .质量管理制度 |
4.4 .质量控制内容 |
4.5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4.6 .质量管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
4.6.1 QC小组保证质量的措施 |
4.6.2 分层法示例 |
4.6.3 因果分析图法示例 |
4.6.4 排列图法示例 |
4.6.5 层次分析法示例 |
4.7 .效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 巩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邵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N公司港区堆场排水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陈颖.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WF城投集团投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以WF两岸交流中心项目为例[D]. 张欣尉. 青岛大学, 2020(01)
- [5]MJ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彦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问题与措施分析 ——以Z工程项目为例[D]. 何永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陈利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8]房建施工创优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蓝昭明. 郑州大学, 2017(06)
- [9]我国建筑工业化项目质量因素分析及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以混凝土结构为例[D]. 甘元彦. 重庆大学, 2017(12)
- [10]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D]. 张宁.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