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NINGXIA(论文文献综述)
马兆颖[1](2021)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是正在发育的青藏高原和正在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也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隆升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活动规律方面,而对区域沉积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清水河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后缘,紧邻六盘山造山带,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齐全,以河湖相粉砂、黏土、冲积扇砾石层以及风成黄土沉积为主要沉积特征,能够完整的记录相邻六盘山构造带中段最新隆升的历史。本论文以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在清水河盆地中选择代表性剖面,系统开展沉积学、年代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的基础地质研究。以晚更新世-全新世多个典型剖面为基础,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相结合,建立起有精确年代数据支撑的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在沉积旋回框架的制约下,恢复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在地层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古气候指标研究,建立起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两期古湖发展、消亡的过程及消亡模式,探讨其与构造、气候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可以为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层学、年代学和环境学证据。研究认为:(1)清水河盆地主要由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水洞沟组以及全新世河湖相三套地层组成,并且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与水洞沟组之间,以及水洞沟组与全新世沉积层之间均为侵蚀不整合接触;(2)萨拉乌苏组沉积起始时间约为144~120 ka B.P.,而沉积结束的时间约为50 ka B.P.,水洞沟组沉积时代约为25~15 ka B.P.,清水河盆地内全新世沉积开始时间约为14~11 ka B.P.,晚更新世两期不整合面对应的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50-25 ka B.P.和~15-11 ka B.P.;(3)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为主。晚更新世水洞沟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河流相、泛滥平原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沉积时期基本一致。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沉积时期,湖盆经历了早期的波动后,彻底退出了清水河盆地,盆地内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河流相和沼泽相沉积,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保持一致;(4)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气候演变过程与全球气候演变过程基本一致,在145~75 ka B.P.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5阶段,而在75~58 ka B.P.和25~15 ka B.P.则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4和MIS2阶段。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以相对干旱的气候为主,在~14 ka B.P.和~7-6 ka B.P.处于相对短暂的温暖湿润气候背景;(5)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频繁且显着的构造抬升,造成了清水河盆地内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与水洞沟期之间的沉积间断(~50-25 ka B.P.),以及水洞沟期与全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15-11ka B.P.),两期沉积间断驱动了清水河盆地的发展、消亡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58-25 ka B.P.)的构造抬升驱动了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湖的解体。晚更新世末(~14-11 ka B.P.)的构造抬升则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湖泊沉积体系的彻底消亡,进入了全新世河流体系演化阶段。同时,晚更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深海氧同位素MIS2阶段)以及全新世期间相对干旱的环境也是湖盆萎缩的重要原因。构造与气候之间具有协同演化的关系,共同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古湖的发展与消亡过程。
康昱[2](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提出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包国栋[3](2020)在《宁夏青铜峡峡谷的形成过程与构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青铜峡峡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黄河上游由以侵蚀为主转变为以沉积为主重要的构造地貌节点。黄河在经过青铜峡峡谷入口处时,未继续向北选择较为松软的第四纪沉积物穿过,而是形成了一个反“S”型的弯曲切穿了以奥陶纪砂岩和灰岩为主的坚硬山体,其形成与河流侵蚀规律明显不符。本文通过对青铜峡及周缘地区的冲洪积扇、黄河阶地、黄河古河道的识别以及构造变形与应力场特征的研究分析,分析了该地区的构造地貌特征、黄河的演化过程以及晚新生代时期的构造变形历史,并探讨了该地区黄河演化过程及青铜峡峡谷形成的构造机制,这对研究黄河的发育历史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通过青铜峡及周缘地区的主要构造地貌单元的野外调查、阶地研究、古水流特征以及年代学研究发现,牛首山南部发育的最高级黄河阶地为T11,大峡谷南侧的山顶发育有最高级为T9的阶地,青铜峡峡谷的入口处最高级阶地为T6,大峡谷的中部河道周缘以及出口处最高阶地为T3,T3阶地的形成时代为85ka左右。另外在牛首山的周缘以及青铜峡峡谷的北部大面积发育有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冲洪积扇,并覆盖于早期古河道。(2)利用地表特征调查、遥感解译、浅层钻孔、浅层地震、碎屑锆石及其重矿物特征分析等方法验证了青铜峡峡谷周缘的黄河古河道;青铜峡南部的古河道沉积物(干河沟组地层)与现代黄河的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特征相似,重矿物主要以“赤褐铁矿+石榴子石+锆石+绿帘石+石英及蚀变矿物”为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以200-300Ma、400-500Ma和1700-2000Ma为主,古河道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于牛首山的东麓。青铜峡峡谷北部也存在一南北向的黄河古河道通往银川盆地,约在85ka废弃。(3)通过牛首山周缘主要断裂带的构造变形解析与应力场特征分析,恢复了该地区构造变形序列与应力场演化过程。中新世期间,牛首山地区主要发育NW-SE走向的左行正断层和E-W走向的逆冲断层,构造应力场为NW-SE向挤压;而在上新世时,青铜峡地区的断裂性质主要表现为NW-SE走向和N-S走向的右行逆冲断层和右行正断层,构造应力场为NE-SW向挤压;晚更新世时主要发育N-S走向的正断层和NW-SE走向的右行走滑断层,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S向挤压和E-W向伸展。(4)综合利用地貌特征、新构造年代学、构造变形以及应力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青铜峡峡谷形成的构造机制和演化过程。晚更新世之前,黄河主要呈南北向发育于牛首山西麓流入银川盆地。大约在晚更新世85ka左右,柳木高断裂、白马断裂和牛首山山前断裂以NW-SE向右旋走滑正断层活动为主。上述断层的右行走滑错断黄河早期河道,同时由于柳木高断裂与牛首山山前断裂呈现左阶排列样式,从而在青铜峡地区形成了局部挤压应力环境,进一步促成了黄河古河道向南改道,沿早期沟谷体系切穿奥陶系基岩,并形成了现今反“S”型的大峡谷,之后黄河沿青铜峡峡谷流入银川盆地。所以青铜峡峡谷这种特殊的地貌特征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与隆升是密切相关的,该构造地貌过程的建立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和地貌的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春云[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提出限制在青铜峡-固原断裂以东、摆宴井断裂以西,灵武断裂以南、平凉一线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夹持在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秦岭-祁连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大地构造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构造系统中,受到不同动力体系的影响,构造特征和演化十分复杂且具有代表性。虽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但是由于资料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其基本构造模式,关键构造时期构造格局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同时,盆地西缘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拓展区长期以来受到油气工作者的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但是由于对其基本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还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勘探工作长久以来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重、磁、电资料和地震资料,以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航磁、重力和CEMP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野外露头资料的解析,钻井资料的标定,完成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各种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了西缘南段构造层序及其结构关系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影响,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和构造模式的建立,进而通过对各个关键构造时期古构造格局的刻画完成了西缘南段的演化研究。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露头、填图以及地震资料发现西缘南段主要发育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三种类型的重要角度不整合面,这几个不整合面分别代表了西缘南段地质历史时期几次重要的构造事件。(2)采用以钻井为标定,以露头资料为约束,以重力和电法勘探资料为辅助的综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较复杂的西缘南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沙井子、交岔等构造复杂地区以往认识不清的地层组成,最新钻探显示新的解释结果更加符合地质事实。(3)对西缘南段内部次级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区内几条重要的断裂为分界,将西缘南段进一步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韦州-彭阳构造区带等几个次级单元。新的划分方案突出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东西分带特征更为明显。(4)基于各种综合分析,提出了“狭义西缘南段”的概念。以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界将传统的西缘南段划分为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两部分,作者认为马家滩构造区带与东侧的天环凹陷更为相似,剥离了马家滩构造区带的“狭义西缘南段”更有利于讨论其构造特征。(5)分别建立了马家滩构造区带和“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马家滩构造区带为典型的以石炭系为滑脱面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是燕山期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发生时产生的边缘被动型变形。“狭义西缘南段”为深层次滑脱面控制的高角度冲断,深层次构造作用所诱发的自西向东的强大水平挤压力是“狭义西缘南段”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背景。(6)明确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加里东期“狭义西缘南段”为过渡型弱构造变形带。加里东运动在该区的变形响应既不像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的走廊和贺兰地区那么强烈,又不像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仅表现为整体的抬升,呈现过渡性特点。晚三叠世“狭义西缘南段”也发生了微弱的褶皱变形,大致以青龙山-彭阳断裂为东界,其西侧存在一个古隆起,这个古隆起向北延伸与银川地堑下的古隆起相连接,统称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晚三叠世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盆地,两盆地之间为晚三叠世银川-青龙山-彭阳古隆起所分隔。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缩短量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都反映出侏罗世末期的中燕山运动是形成西缘南段现今推覆构造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运动在西缘南段不同区域或表现为走滑作用,或表现为逆冲推覆作用,对燕山运动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表现为进一步的改造。(7)对“狭义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可以系统的总结为西缘古陆梁的间歇性隆起。在志留纪-早石炭世,它是西缘加里东期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晚二叠世石千峰期、三叠纪延长期、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它作为构造隆升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东西两侧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彭恒[5](2020)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其理论与技术方法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地质体隆升剥露、盆地热史演化及油气勘探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地区,已成为揭示断裂活动时限、构造演化和剥露过程等的常规方法。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后期隆升剥蚀尤为强烈;其中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地处华北克拉通、秦岭、祁连造山带等多个构造单元的复合部位,新生代以来又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影响,遭受了多期次构造变动,使其成为利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手段揭示陆内构造活动的理想场所。目前,鄂尔多斯西南邻区已积累了大量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代学数据,然因断裂发育,地质不均一性强,对揭示该区构造变形和演化过程还有待深入;同时,已有年代学数据分布不均,蕴藏的地质含义仍有挖潜空间。由此,本文以AFT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大量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热年代学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及祁连山东北部为关键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的中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断裂活动时限及演化过程开展进一步研究与讨论。论文在前人研究较为薄弱的海原断裂东南段、祁连山东北部等采集分析了30件裂变径迹样。获得的AFT年龄介于222.5-37.4Ma,围限径迹长度介于14.79-12.67μm,其年龄和长度分布范围宽,在空间上变化大,与海拔关系复杂,表明该区冷却过程复杂;且不同地区差异明显,暗示着该区可能具活动期次多、构造特征复杂的特点。对海原断裂带东南段热年代数据的精细解剖表明,其南部于晚三叠世发生初始隆升,而北部在晚侏罗世才发生强烈冷却,早白垩世发生整体剥露,在晚新生代南部再次发生隆升并形成了现今的格局。在上述局部分析的基础上,遴选了研究区已有的97件AFT年龄数据,并结合此次测试结果,对研究区共127件AFT样品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及热史反演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主体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ca.220Ma-175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a.165-118Ma)、晚白垩世-早新生代(ca.95-40Ma)及晚新生代(ca.14-7Ma)4期冷却事件。此外,对AFT年龄与长度平面分布图的分析表明,研究区还存在以下特征:(1)靠近地块内部AFT年龄和长度分布较为均匀,而往地块边缘则分布均较为弥散,暗示了区域差异隆升剥蚀较为明显;(2)垂直海原-六盘山断裂的三条北东向AFT剖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长度分布受断层控制较为明显,总体上靠近断裂年龄有减小趋势,不同剖面分别减少至ca.70-7Ma,且研究区最年轻年龄(ca.14-7Ma)主要集中在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逆冲盘,指示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在ca.70-7Ma的多期断裂或褶皱活动;(3)从海原-六盘山断裂至青铜峡-固原断裂的大剖面AFT热年代学结果,指示了六盘山构造带断裂系统雏形可能发育于晚侏罗世,弧形格局则定位于新生代以来,且至今仍在活动。结合研究区地层发育、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沉积特征等分析,认为上述AFT冷却事件及分布特点,应是对研究区断裂活动及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并据此分析了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冷却事件启始时间由南(ca.220Ma)至北(ca.190Ma)逐渐推迟,其强度由南至北逐渐减弱,暗示该期构造热事件是对华北与华南板块拼接、秦岭地区碰撞造山的响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产生由西向东的强烈逆冲、变形构造,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面,分析认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冷却事件是在东亚板块汇聚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主要受到来自西部的影响;晚白垩-新生代早期,区域受到北西-南东向挤压,发生长时间整体地剥蚀夷平,晚白垩世-早新生代的构造热事件可能是太平洋俯冲的远程效应;随后由于板片后撤使得研究区在始新世(ca.40-30Ma)发生伸展断陷,形成新生代宁南盆地;晚新生代(ca.14-7Ma)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发生差异的断裂活动,并认为该期构造热事件是受青藏高原扩展隆升的影响。研究区多期次的构造事件,必然对该区油气产生影响,对固参1井的分析表明其白垩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生油潜力,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生油高峰,但是并未有大的油气突破,笔者认为很可能由于以上多期次的构造改造的影响,使得油气藏未能良好保存,研究区白垩系油苗广泛分布应是构造活动的结果。
黄婷[6](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是夹持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外侧的牛首山-罗山构造带和烟筒山构造带之间的晚更新世山间盆地,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发育齐全,其独特的沉积特征是重塑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构造演化和气候变迁的窗口。本文以系统的路线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OSL(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14C等高精度测年手段和典型剖面粘土矿物分析,探讨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沉积旋回划分与对比,将红寺堡盆地原萨拉乌苏组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相当于原萨拉乌苏组,上部旋回相当于宁夏境内的水洞沟组。马兰黄土主要分布在盆地相邻构造带的山麓地带,与水洞沟组呈相变接触关系,与萨拉乌苏组呈上下叠置接触关系。2、在对盆地沉积旋回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OSL测年和14C测年手段,构建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年代地层格架: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地层时代约为140Ka-54Ka B.P.,水洞沟组地层的时代约为32Ka-11Ka B.P.,二者之间存在约2.2万年的沉积间断。3、红寺堡盆地在晚更新世沉积过程中发育三期冲积扇,分别响应了相邻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期构造隆升。第一期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119Ka-140Ka之间,第二期构造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79Ka前后,第三期构造隆升可能发生在距今54Ka前后。4、利用粘土矿物分析初步查明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经历了温暖湿润-寒冷干旱-温暖湿润-寒冷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在萨拉乌苏组二段与水洞沟组中部,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表现为相对低值,而蒙脱石和高岭石含量表现为相对高值,呈现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3与MIS5阶段,具有全球对比意义。5、以盆山耦合思路为指导,结合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探明红寺堡盆地存在一隐伏古隆起和多条隐伏断裂,共同受控于盆地西侧的烟筒山断裂体系,与烟筒山断裂体系具有统一的应力场背景,形成于新近纪沉积末期,控制了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过程。
李蒙[7](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刘晓波[8](2019)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文中提出鄂尔多斯地块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向西及南西分别与阿拉善地块及青藏高原板块直接接触。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受到来自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挤压,也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弧后伸展的影响,因此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构造-沉积演化实际上是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相互制约的结果。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与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是新生代中国中东部重大的构造事件,但关于这两大构造体系动力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转换的方式和时间目前还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青藏高原隆升向北东向扩展所导致的华北西缘构造发展过程的争论,以及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油气资源勘查的部署。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两个重要的新生代盆地,即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这些盆地沉积了巨厚新生代地层,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显示它们在渐新世-中新世晚期为一个统一的湖泊系统,晚中新世到上新世由于牛首山-固原断层的发育而演化为两个独立的盆地。本文基于对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地层格架、充填特征、地层变形、控盆构造的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等,特别是在建立精确磁性地层学年代格架基础上,通过沉积学与构造变形研究相结合探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所记录的重要构造事件。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生物研究结果,重新厘定了各个时代的地层界面年代。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1)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首次获得银川盆地干河沟组年龄为9.58-2.77 Ma,彰恩堡组年龄为21.32-10.17 Ma,干河沟组与彰恩堡组之间具有0.59 Ma的沉积间断;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组为整合接触,其顶界年龄为21.32 Ma。(2)发现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两个重要的构造-沉积界面,它们分别代表了本区发生的两次重要构造事件。中新世晚期(10 Ma)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隆起事件,造成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的不整合接触,由于该不整合接触界面只局限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及其以西,表明受控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作用,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构造转换发生在10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77-1.04 Ma),玉门组砾岩不整合覆盖于上新世干河沟组之上,下伏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覆玉门组砾岩基本上没有变形,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向东的扩展的强烈挤压发生在2.77 Ma,玉门组砾岩的沉积标志着相对稳定的夷平作用的结束。(3)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历了始新世初始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4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认识,详细描述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耦合关系。始新世初始裂陷:始新世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以发育于古地形之上由负反转正断层控制的小型汇水盆地为特征,除宁南寺口子地区外,寺口子组(E2s)在全区基本为近源粗碎屑沉积。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清水营组(E3q)沉积早期区域上以彼此连通的浅湖沉积为主;清水营组沉积晚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全区处于热沉降阶段,湖泊全面贯通,沉积了一套厚80-100 m的厚层泥岩;彰恩堡组(N1z)地层序列整体向上变粗,表现为反粒序沉积,底部为滨浅湖相沉积整合覆盖于清水营组顶部深湖相厚层泥岩之上。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晚中新世(10 Ma)期间,牛首山沿牛首山-罗山断层开始隆起并分隔了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自此两个盆地开始独立演化阶段。宁南盆地北4条弧形断裂分割,银川盆地短暂隆起后,在NE-SW向挤压应力产生的NW-SE向拉伸作用下,重新裂陷接收沉积。自晚中新世,银川盆地的演化类似于“碰撞谷”。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早更新世沉积一套厚遍布全区的砾岩沉积,宇宙核素埋藏年龄为1.04-0.12 Ma,结合其下伏干河沟组地层年龄,较为精确地限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最为强烈的构造缩短事件发生于2.77-1.04 Ma,宁南盆地完全消亡,银川盆地的裂陷加剧。此外,含旧石器的晚更新世水洞沟组在鄂尔多斯西缘广泛发育,时代为3-1万年,我们将该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的湖泊命名为“宁夏古大湖”。
王栋[9](2019)在《阿拉善与华北地块晚古生代构造关系—来自沉积和物源方面的约束》文中提出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板块西北端,二者之间以贺兰山相隔。长期以来,关于二者的拼合时限和过程,存在很多观点与争议。以往多数研究认为二者在前寒武纪已完成拼接,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可能持续到晚古生代、乃至中生代。华北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的能源盆地,阿拉善地块东部的巴彦浩特、潮水等盆地在上古生界、侏罗系等层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发现。探讨阿拉善与华北地块的构造关系,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也对相关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指示意义。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沉积学与物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阿拉善地块东部的巴彦浩特盆地、华北地块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以及二者之间的贺兰山地区开展研究。着重对比了3个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物源关系,初步恢复了石炭-二叠纪研究区的古地理和构造面貌。研究表明,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以晚石炭世和二叠世为主,早石炭世沉积主要局限于巴彦浩特盆地中南部;晚石炭-二叠世地层具有区域可对比性。巴彦浩特盆地下石炭统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卫-红水堡一带,晚石炭-二叠世在区内均有沉积。鄂尔多斯西北缘缺失志留系至早石炭世地层沉积,晚石炭-二叠世地层分布广泛。贺兰山地区零星出露晚石炭-二叠世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牛首山-大罗山以东地区。露头和钻井岩心分析表明,贺兰山地区晚石炭-二叠世主要接受三角洲相、潮坪相、滨岸相以等为主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并未发育边缘相沉积。推测早二叠世华北海与祁连海相互连通,之后经历了区域性海退过程。对巴彦浩特盆地钻井和周缘露头开展的重矿物组合、古水流以及碎屑锆石定年等物源分析表明,早石炭世,阿拉善地块有来自华北地块的物源信息;晚石炭-早二叠世,巴彦浩特、鄂尔多斯西北部物源组成相似,推测祁连海与华北海可能汇合。综合沉积学和物源分析,认为早石炭世至二叠世,研究区经历了由海侵到海退的沉积演化过程。早石炭世,研究区呈东高西低古构造格局,巴彦浩特盆地率先接受沉积,华北地块西部处于隆起区并为阿拉善地块提供物源供给。晚石炭世,巴彦浩特、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发生沉降,祁连海向北、向东大规模侵入,晚石炭世晚期,祁连海与华北海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局部地区开始贯通并形成受限制的陆表海环境。早二叠世太原组时期,北部的兴蒙海槽和南部的秦岭海槽向华北地块俯冲碰撞,鄂尔多斯盆地发生持续沉降,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西部祁连海与东部华北海汇合。通过对巴彦浩特盆地、贺兰山地区以及鄂尔多斯西北缘晚古生代沉积与物源的分析可知,阿拉善地块与华北板块西部晚古生代具有密切的沉积联系,经历了大体同步的沉积-构造演化,进而指示其间没有大洋分隔,也不是为两侧提供物源的造山带,二者的拼合应在晚古生代之前已完成。
李亚男[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及其古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是全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储存层位,其沉积边界的确定对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沟驿和磁窑堡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中部,该地区物源属性的确立对于盆地西缘沉积边界的恢复以及盆地西缘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均意义重大。前人对盆地西缘物源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贺兰山地区,而盆地西缘中部地区缺乏系统的物源研究工作。本论文在对磁窑堡、石沟驿晚三叠世延长组进行野外露头观测以及样品采集的基础上,利用岩石薄片、重矿物、古水流、阴极发光、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等多种现代高精度测试方法,对盆地西缘磁窑堡、石沟驿地区的物源来源展开了研究,同时本文尝试通过将贺兰山延长组与盆地西缘磁窑堡、石沟驿地区延长组锆石年龄进行对比,以便探讨盆地西缘中部地区与贺兰山地区是否具有相同的沉积物源区。重矿物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早期组合为石榴子石+绿帘石+磁铁矿,中期为赤褐铁矿+石榴子石+钛铁矿,母岩区早期为岩浆岩和变质,中期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古水流分析表明研究区古流向以自西北向南东和自西向东方向为主。岩石薄片观察表明砂岩样品中岩屑以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通过将贺兰山延长组、盆地西缘延长组样品进行LA-ICP-MS U-Pb测年分析,得到晚古生代(300Ma)、早元古代(1900Ma)和新太古代(2500Ma)三个年龄峰值。将测试结果与周边构造单元的锆石年龄分布进行对比,结合古水流、重矿物、岩石薄片观察等测试手段,得出晚三叠世研究区的物源区有3个方向,分别为阿拉善地区岩浆岩及前寒武纪变质岩、孔兹岩带的变质岩和巴彦浩特地区前中生代沉积岩。其中晚三叠世前期,阿拉善地区与孔兹岩带为研究区的主要物源区,巴彦浩特地区虽然隆起,但为一隆起斜坡区,剥蚀不强烈,对研究区物源供给不足,为次要物源区;中期受周缘构造运动的挤压,巴彦浩特地区隆升剥蚀强烈,为研究区提供大量碎屑物源,为研究区主要物源区,而阿拉善地块和孔兹岩带对研究区的物缘控制减弱,变为研究区的次级物源区。研究区与贺兰山的重矿物组合是极为相似的,且从贺兰山汝箕沟至西缘中部,重矿物中稳定矿物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不稳定矿物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结合石沟驿地区北西-南东向的古水流方向,我们判定晚三叠世“银川古隆起”并不存在,贺兰山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也未分隔,贺兰山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
二、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NINGX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NINGXIA(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区域地层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序列 |
3.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2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沉积序列及时代 |
3.3 晚更新世以来马兰黄土及时代 |
3.4 全新世沉积层及时代 |
3.5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综合地层序列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及构造意义 |
4.1 岩相古地理重建 |
4.2 构造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背景 |
5.1 古气候指标综合分析 |
5.2 晚更新世以来清水河盆地古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
5.3 构造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宁夏青铜峡峡谷的形成过程与构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河流地貌的研究现状 |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河流地貌的研究现状 |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缘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
1.2.4 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第三章 青铜峡峡谷地区古河道沉积特征 |
3.1 青铜峡南部古河道沉积特征 |
3.1.1 干河沟组沉积特征 |
3.1.2 沉积物成份对比分析 |
3.2 青铜峡北部古河道沉积特征 |
3.2.1 遥感解译 |
3.2.2 古河道地表及其周缘台地特征 |
3.2.3 浅钻岩心特征 |
3.2.4 浅层地震剖面 |
第四章 青铜峡峡谷地区黄河阶地地貌特征 |
4.1 黄河阶地特征 |
4.2 古水流特征 |
4.3 沉积物成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青铜峡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5.1 柳木高断裂变形特征 |
5.2 渠口断裂变形特征 |
5.3 白马断裂变形特征 |
5.4 牛首山山前断裂变形特征 |
5.5 黄河断裂 |
5.6 牛首山内部北东走向断层 |
5.7 构造变形序列 |
第六章 青铜峡地区黄河地貌演化与构造背景 |
6.1 青铜峡地区古黄河分布及发育特征 |
6.2 青铜峡峡谷的形成过程 |
6.3 青铜峡峡谷形成的构造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研究与勘探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 |
1.4.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概况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区域构造系统基本组成与演化特点 |
2.2.1 研究区及邻区古生界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
2.2.2 研究区及邻区侏罗纪末基本构造单元及其地质组成 |
2.2.3 研究区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组成 |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2.4 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的研究区及邻区结晶基底的构造格局 |
2.4.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航磁异常及其反映的基底岩相组成 |
2.4.2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基底断裂 |
2.4.3 基底构造对盖层的影响 |
第三章 西缘南段地层系统与层序 |
3.1 地层序列 |
3.1.1 中上元古界 |
3.1.2 下古生界 |
3.1.3 上古生界 |
3.1.4 中生界 |
3.1.5 新生界 |
3.2 区域不整合面 |
3.2.1 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 |
3.2.2 侏罗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
3.2.3 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
3.3 构造层序划分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缘南段构造区带的划分及组成 |
4.1 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4.1.1 重力资料和电法资料的地质解释 |
4.1.2 复杂构造区露头、重力、电法、二维地震综合解释 |
4.2 主干断裂 |
4.2.1 青铜峡-固原断裂 |
4.2.2 惠安堡-沙井子断裂 |
4.2.3 青龙山-平凉断裂 |
4.2.4 安国断裂 |
4.2.5 摆宴井断裂(断裂带) |
4.3 西缘南段次级构造区带划分及其组成 |
4.3.1 马家滩构造区带 |
4.3.2 石沟驿-沙井子构造区带 |
4.3.3 韦州-彭阳构造区带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缘南段构造特征与构造模式 |
5.1 西缘南段前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5.1.1 前白垩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白垩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2 前侏罗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侏罗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3 前三叠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三叠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1.4 前石炭系基岩地质图反映的前石炭系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 |
5.2 主干地质剖面特征描述 |
5.2.1 大罗山-青龙山-摆宴井地质剖面 |
5.2.2 炭山-虎洞地质剖面 |
5.2.3 西吉什字-彭阳-孟家塬地质剖面 |
5.3 西缘南段基本构造特点 |
5.4 西缘南段现今地质构造模式 |
5.4.1 “狭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带”的定义 |
5.4.2 马家滩构造区带的构造模式 |
5.4.3 “狭义西缘南段”的构造模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西缘南段构造演化分析 |
6.1 关键构造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组成特征 |
6.1.1 加里东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2 印支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1.4 喜马拉雅期古构造格局及其构造影响 |
6.2 西缘南段不同构造期奥陶系顶面古构造特征及演化 |
6.2.1 山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
6.2.2 石盒子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3 石千峰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4 延长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的古构造 |
6.2.5 延安组沉积前奥陶系顶面古构造 |
6.3 关于西缘南段“古陆梁”的认识 |
6.3.1 西缘“古陆梁”研究现状分析 |
6.3.2 关于西缘“古陆梁”的一些认识 |
6.3.3 对“古陆梁”间歇性隆起的演化过程的厘定 |
6.4 小结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申请(授权)专利 |
3.参与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5)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调研 |
1.3.2 野外地质调查 |
1.3.3 重点剖面采样 |
1.3.4 约束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热演化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1 磁力场特征 |
2.2.2 重力场特征 |
2.2.3 GPS速度场特征 |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
2.3.1 三叠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2 侏罗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3 白垩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3.4 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
2.4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分布及其特征 |
第三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实验方法及研究区样品测试结果 |
3.1 AFT方法简介 |
3.2 样品采集 |
3.2.1 采样原则 |
3.2.2 样品采集分布 |
3.3 实验流程 |
3.3.1 矿物挑选 |
3.3.2 AFT制样流程 |
3.3.3 AFT测试流程 |
3.4 测试结果 |
3.4.1 标样测试结果 |
3.4.2 样品AFT测试结果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
4.1 AFT年龄及长度平面分布特征 |
4.1.1 AFT年龄分布特征 |
4.1.2 AFT长度分布特征 |
4.1.3 AFT年龄和长度分布的一维“回飞棒”关系 |
4.2 剖面AFT展布特征 |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北部剖面 |
4.2.2 海原-六盘山断裂中部剖面 |
4.2.3 海原-六盘山断裂南部剖面 |
4.3 热史模拟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特征—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约束 |
5.1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差异隆升过程 |
5.2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断裂活动时限 |
5.2.1 海原-六盘山断裂活动时限 |
5.2.2 西吉盆地钻井所揭示的基底热演化和断裂活动 |
5.2.3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构造格局形成时期 |
5.3 对六盘山盆地热演化史的约束—以固参1井为例 |
5.4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过程 |
5.4.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
5.4.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5.4.3 晚白垩世-早新生代 |
5.4.4 晚新生代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第三章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地层序列 |
3.0 典型实测剖面列述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地层序列 |
3.3 萨拉乌苏组与马兰黄土的接触关系 |
3.4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年代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 |
4.1 沉积演化序列 |
4.2 冲积扇研究 |
第五章 区域地质意义 |
5.1 古气候变迁 |
5.2 盆山一体化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地层时代的限定 |
3.1 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3.2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早期伸展盆地 |
4.1 始新世-中新世晚期盆地充填特征 |
4.2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沉积相分布与古水流 |
4.3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构造背景 |
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晚期挤压盆地 |
5.1 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发育特征 |
5.2 第四纪盆地沉积特征 |
5.3 逆冲断层对盆地沉积的控制 |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的接触关系及区域意义 |
6.2 贺兰山及牛首山的隆起 |
6.3 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不整合面的区域意义 |
6.4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 |
6.5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阿拉善与华北地块晚古生代构造关系—来自沉积和物源方面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第三章 上古生界分布与对比关系 |
3.1 上古生界划分 |
3.2 上古生界对比 |
第四章 上古生界沉积特征与对比关系 |
4.1 沉积相分析 |
4.2 沉积体系展布 |
4.3 沉积相演化 |
第五章 上古生界物源关系 |
5.1 碎屑岩矿物骨架组分 |
5.2 重矿物组合特征 |
5.3 古水流特征 |
5.4 碎屑锆石U-Pb定年 |
第六章 阿拉善与华北地块晚古生代构造关系讨论 |
6.1 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 |
6.2 晚古生代沉积-构造关系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及其古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区域构造环境研究现状 |
1.2.2 盆地边界研究现状 |
1.2.3 盆山关系研究现状 |
1.2.4 沉积物源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区域地质构造-沉积背景 |
1.4.2 研究区及邻区地层划分对比 |
1.4.3 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
1.4.4 研究区晚三叠世物源分析对古构造意义的指示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特征 |
2.1.1 西缘逆冲带 |
2.1.2 银川地堑 |
2.1.3 贺兰山构造带 |
2.2 周缘地区地质特征 |
2.2.1 阿拉善地块 |
2.2.2 走廊过渡带 |
2.2.3 秦祁造山带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太古界 |
2.3.2 元古界 |
2.3.3 古生界 |
2.3.4 中生界 |
2.3.5 新生界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
3.1 延长组实测地质剖面 |
3.2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3.2.1 石沟驿剖面 |
3.2.2 石井子沟剖面 |
3.2.3 磁窑堡剖面 |
3.2.4 汝箕沟剖面 |
3.3 砂岩碎屑组成 |
3.4 古流向分析 |
3.4.1 磁窑堡延长组古水流分析 |
3.4.2 石沟驿延长组古水流分析 |
3.5 重矿物分布 |
3.5.1 盆地西缘中部地区 |
3.5.2 汝箕沟区域 |
3.6 锆石U-Pb年龄及对比 |
3.6.1 盆地西缘中部样品 |
3.6.2 贺兰山样品 |
3.6.3 盆地西缘中部、贺兰山锆石年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西缘中部晚三叠世物源综合分析及其古构造意义 |
4.1 西缘邻区锆石分布 |
4.1.1 阿拉善地区 |
4.1.2 走廊过渡带 |
4.1.3 秦祁造山带 |
4.1.4 鄂尔多斯西北缘孔兹岩带 |
4.2 西缘区域构造隆升时期探讨 |
4.2.1 巴彦浩特盆地 |
4.2.2 银川盆地 |
4.2.3 贺兰山 |
4.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物源区探讨 |
4.4 西缘中部物源来源对古构造格局的指示 |
4.4.1 物缘演化与古地貌演化分析 |
4.4.2 物源演化与银川古隆起的探讨 |
4.4.3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与贺兰山关系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NINGXIA(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马兆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3]宁夏青铜峡峡谷的形成过程与构造机制[D]. 包国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4]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高春云. 西北大学, 2020(01)
- [5]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D]. 彭恒. 西北大学, 2020(02)
- [6]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D]. 黄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8]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D]. 刘晓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9]阿拉善与华北地块晚古生代构造关系—来自沉积和物源方面的约束[D]. 王栋. 西北大学, 2019(12)
- [10]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及其古构造意义[D]. 李亚男.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