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绝对恒树常生成函数的一个简短证明(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菲[1](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刘慧洁[2](2021)在《基于能量和拓扑的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供水管网对城市发展、工业进步、经济增长和公共卫生有着重要贡献。韧性是城市供水管网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扩张、组件老化和基础设施相互依赖等不确定因素的有效方法,使系统能够抵御灾害、从失效中迅速恢复并适应不确定的环境。目前,我国对于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的研究以及韧性和各种拓扑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较为缺乏,用以韧性评估的拓扑指标的适当性尚不清楚。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发展韧性城市的需求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系统,从能量和拓扑视角对城市供水管网韧性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外开放数据库获取了7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供水管网数据,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首先,论文从能量视角对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韧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通过Matlab调用水力模拟软件EPANET进行韧性指数的计算。其次,从拓扑角度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确定了六个关键拓扑属性,即连通性、效率、中心性、多样性、鲁棒性和模块性。各个属性对应不同的拓扑指标,共选取了10个统计指标作为基础指标,通过Python编程测算各拓扑指标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城市供水管网韧性与拓扑响应模型。为全面对管网的韧性进行分析,将功能特征、结构特征和类型特征所对应的指标也作为自变量加入模型中,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揭示基于能量的韧性指数和基于拓扑结构的拓扑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探究可全面评估供水管网韧性的指标。结果表明,拓扑属性中连通性与韧性具有强相关性,其代表指标代数连通度和连接密度能够很好地对供水管网实现全面快速的评估;其次,中间中心势代表的中心性、模块化系数代表的模块性、直径和特征路径长度代表的效率与韧性具有较强相关性,而由聚类系数和网格度系数表示的连通性、异质性代表的多样性以及谱隙代表的鲁棒性与韧性具有弱相关性。而功能指标有管段流速和节点需水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结构特征和类型特征与韧性相关性较弱。本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映射城市供水管网韧性性能和网络拓扑属性之间的新颖框架,为韧性评估提供参考。
吴剑云[3](2018)在《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模型构建及算法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缺陷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负面影响,及时准确地发现产品缺陷,可最大程度减少产品缺陷对用户和企业品牌带来的伤害。社会化商务以社交媒介上的用户交互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为特色,其丰富的用户生成内容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需求知识。如何从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中发现和量化潜在的产品缺陷是学者和企业关注的重点。首先,在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现有社交媒体分析框架(SMART)进行改进,结合不同的平台特征,构建了产品缺陷识别通用框架。其次,基于个体、商家、社交关系以及平台特征构建虚假评论识别PESI模型,提出SDDCOF聚类方法,基于异常点检测理论识别虚假评论,确保评论的有效性。再次,综合分析比较后采用信息增益作为特征评估函数,结合五类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不同平台数据进行缺陷识别,构建产品缺陷语料集,有效提升识别的准确性和召回率。最后,结合产品层次及企业内部产品缺陷信息改进LDA模型,对缺陷主题聚类,识别产品质量问题,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决策信息。本文将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品质量内部管理延伸到以用户为中心的从评论中识别产品质量问题的外部质量控制,将大数据分析和文本挖掘应用到产品质量管理领域,深化并拓展了产品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提出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通用框架。基于改进的SMART框架,从数据准备、虚假评论识别、产品缺陷识别、产品缺陷聚类四个阶段构建通用产品缺陷识别框架。(2)构建基于个体、商家、社交关系及平台特征的虚假评论识别PESI特征模型。在考虑个体(评论内容、个体信誉、写作风格、星级评定)、商家(商家信誉、产品特征、行业特征)、平台以及关系(评论内容和评论者之间关系、商家和评论者之间、评论者之间)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维度特征的虚假评论识别PESI模型。(3)提出基于密度和聚类异常因子的虚假评论点检测算法SDDCOF。把文本聚类和异常点检测理论应用到虚假评论识别上,提出检测算法SDDCOF,该算法相比传统异常点检测算法的优势在于,降低决策欺诈现象,不需人工输入参数,提高了聚类的可靠性及虚假点检测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的进行虚假信息的识别。(4)改进LDA模型。结合产品层次结构及企业内部产品缺陷信息,构建新的LDA模型CLDA以识别和获取产品缺陷的主题信息,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缺陷聚类的效果,以确保发现缺陷信息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标准的LDA模型,能够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魏骁驰[4](2018)在《基于关系推理与文本理解的多视角特征融合答案选择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产生的信息爆炸给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能够根据用户自然语言提问而返回准确的自然语言答案的智能问答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智能问答技术成为了未来搜索引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答案选择模块作为问答系统中为用户直接返回答案的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回答效果。本文针对如何汇聚融合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和非结构化的描述文本等相关证据信息,实现对候选答案的判断,对答案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特色创新包括:(1)基于表示学习的隐含实体关系推理针对传统知识推理方法在回答复杂自然语言问题时难以构造有效的知识库查询语句及错误级联等问题,提出了自然语言句子与知识库三元组的联合表示模型,将主谓宾类型的句子表示为与知识库同构的三元组形式并学习映射函数,将其表示在知识空间中,以Trans E的知识表示思想为基础,学习基于位移运算的文本—知识库联合表示。在知识推理阶段,利用问题的主题词与通过映射函数得到的问题在知识空间中的表示,将知识推理过程简化为向量位移运算,从而实现对复杂问题的有效回答。同时,利用维基百科和Freebase构造的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针对复杂问题的推理任务中,相比于基于N-gram的方法,H@10指标相对提升超过30%;相比于传统知识库问答方法,相对提升超过100%;相比于传统的表示学习方法,相对提升超过40%。(2)基于特征关注机制的文本理解针对传统文本理解模型无法根据用户提问对文本信息的重要性加以区分而导致的信息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面向问题的特征关注机制。在模型中首先根据问题内容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得到问题的向量表示,并进一步将其映射为与所使用特征维度相同的特征权重分布,之后将所选特征利用该权重分布加权,从而利用特征权重分布中包含的问题内容信息,实现根据特定问题区分特征的重要程度的目的。最后将加权后的特征后送入答案选择模型进行答案排序。在MCTest数据集上进行的验证实验中,将该特征关注机制应用在基于文本理解的问答系统中,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进行特征加权的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回答正确率相对提升超过5%,相比于未考虑问题内容的特征选择方法(如PCA、L1正则),正确率相对提升超过3%。(3)面向多视角信息的特征融合与答案选择针对现有答案选择方法在进行特征拟合时由于特征融合能力较弱且标注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多视角特征融合方法。该方法按照信息来源将特征划分为多个不同视角,并基于谱图理论利用视角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各视角空间进行表示,之后同时利用标注数据和未标注数据学习一个融合多视角特征的公共空间,并利用公共空间中的特征表示进行答案选择。与传统答案选择模型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不同视角之间冗余的一致性信息以及未标注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增强各类特征对答案质量的拟合效果。在真实社区问答数据集上进行了质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自动评价的实验设置下平均误差减少2%以上,在人工评价的实验设置下评分相似度提升超过5%。本文针对问答系统的答案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运用文本理解与知识推理方法分别对外部非结构化与结构化知识进行建模,并利用多视角学习的方法有效地将其融入答案选择模型,从而提大幅提高了答案选择的效果及问答的质量。
于颖[5](2017)在《计算思维主导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是21世纪学习者的必备能力。高中生作为典型的“数字原住民”,需要拥有计算思维,才能应对未来社会技术快速变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当前,各发达国家相继把计算思维纳入国家课程标准,我国也将计算思维写进国家课程标准,并将其列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行教材已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了,根源问题主要有二,一是以工具或经验为取向,对学科思维认识不清晰,二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思维主导的教材设计方法不明了。而计算思维是具有学科最本质属性、最能体现学科思维的核心素养,以计算思维为主导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研究主要采用了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并结合准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工作。第一,回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思维是什么”的问题。尽管学界关于计算思维的讨论众多,但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概念界说。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虽然给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但相对概括,在实施层面需要将其结构化。为此,研究基于新课标,在思维三棱锥结构和六组计算思维分类观基础上,建构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思维结构,并结合示例,探讨了计算思维结构具体化于课程模块的一般方法。第二,回答“计算思维主导的信息技术教材结构如何设计”的问题。研究建构了计算思维主导的信息技术教材结构设计的基本框架——CTACK,并基于CTACK设计了教材内容结构、程序结构和形式结构。具体又可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1.建构了计算思维主导的教材结构设计基本框架——CTACK通过对课程标准及计算思维发展载体与路径的分析,适当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得出计算思维与学科知识及活动间的相互依存与共生关系,建构了该关系框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CTACK的教材结构设计总体思路。2.基于CTACK的教材内容结构初步设计采用学科知识取向与社会经验取向融合的思路设计内容结构。两种取向的融合,规避了单纯以知识或经验取向设计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将计算思维、活动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3.基于CTACK的教材程序结构初步设计以CTACK为统摄,在宏观的模块层面,设计了序列化结构和层级结构,在中观的单元层面,设计了项目化结构和学科生活主题系列结构,在微观的学法层面,设计了有意义接受式结构、探究式结构、体验式结构和协作式结构。尽管较之传统程序结构,各个子结构的名称并未发生较大改变,但其内涵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超越了单纯对知识内容的组织,走向了对知识、活动与思维的联结组织,凸显了教材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功能定位。4.基于CTACK的教材形式结构设计在形式结构方面,主要探讨了活动、知识和计算思维在教材中的图文表征,特别是,关注活动、知识与计算思维的存在方式,以及与存在方式相对应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征,以科学、准确地表征CTACK框架中各要素与要素间的关系,使计算思维主导的内容结构与程序结构得以形式化再现。第三,回答了“如何检验并改进计算思维主导的教材结构”的问题。研究通过教材编写实践和课堂教学应用实践,检验并改进了初步设计的教材结构。经实践检验发现,计算思维主导的教材结构能有效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专家组对基于该结构的教材编写进展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师生对基于该结构编写的教材基本满意;在使用教材前后,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在共计四大轮八小轮的实践过程中,研究发现了教材结构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了修正。例如,“项目—问题—任务—活动”结构不宜继续作为程序结构,不宜用“环节”概念表达活动过程,增加对任务和活动的区分度和关系说明,加强思维支架设置的指向性、思维动词表达的准确性,调整CTACK三要素在活动中呈现的先后次序,增强三者的内聚力,等。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方面,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学科育人”理念,摈弃了以往以工具取向或经验取向设计教材的思路,以计算思维为主导去设计教材结构。2.在理论研究方面,一是建构了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结构,二是探讨了计算思维主导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建构了教材结构设计的理论框架——CTACK,基于CTACK设计了教材内容结构、程序结构与形式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形成了高中“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新教材。研究凸显了信息技术学科思维,使得信息技术教材理论研究更具学科特色,为基于新课标的信息技术教材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勇[6](2017)在《某弹药协调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未来的火炮弹药装填系统将朝着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弹药装填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任意射角、任意方位角下的全自动弹药装填,实现工作状态的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协调器作为供弹装置的关键部件,其动作过程由液压系统驱动,而液压系统又是火炮故障频发的子系统之一,因其工作的封闭性,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多样化,很难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并补救。所以,对协调器液压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函数型主成分分析(FPCA)在特征提取过程以及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方法中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将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协调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中。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协调器及其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其故障机理与故障模式,总结了液压系统的共性故障和协调器液压系统的个性故障,同时建立了协调器液压系统的FMEA表格。(2)在ADAMS和AMESim中建立了协调器液压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故障检测信号,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将联合仿真模型的仿真数据与MATLAB中液压模型的仿真数据相对比,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选取了协调器液压系统的典型故障参数,并进行仿真,为后续故障诊断提供故障数据。(4)利用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对样本数据函数化后提取了特征参数,并将特征参数与故障参数之间的映射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验证了其可行性,最终完成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于秀金[7](2013)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时与体一直是当代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难点,相比时的研究,学界对体的研究和争论更多,学者们对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体的概念被用来解释不同语法层次的成分或结构所表达的时间特征或现实中的各种情形,动词(或动宾短语)层面的如动词体、词汇体以及情状体,句子层面的如语法体和视点体,前者是对动词或动宾短语的时间语义特征或内在情状的描写,后者则是句子层面不同语法手段所表达的现实情状的进程或状态。国外学者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体的理论系统、形式语义学以及ERS时间理论等几个方面对时或体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们所构建的体系统中的子类存在重叠现象,并未形成较严格的体对立,体系统缺乏逻辑性,即使是英语,时与体也未得到逻辑系统化。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是否有时与体范畴以及时与体系统的建立方面,学者们所建立的时体系统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从英语和俄语中搬用时体概念的现象,汉语的时体系统以及时与体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总体来看,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的研究仍不完善,学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逻辑模型。这些问题主要与时与体的定义差异、没有区分不同体类型的语言以及时体系统构建缺乏较严格的逻辑框架等原因有关。鉴于国内外对英汉时体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寻求语言形式与时体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时体统一研究观,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以求描写和解释的全面性。本文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具体为以下几点:(1)时体的跨语言编码方式主要包括词缀、功能词、助动词、音调、非词缀语素以及逆被动态,尽管时体的跨语言编码呈多样性,但从编码方式与时体意义的关系来看,象似性原则尤其是顺序象似很大程度上起了促动作用。从世界语言的时类型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均是非典型的二分时和三分时,但都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表达手段。如果从语法化程度看,英语的时是“过去/非过去”的对立,汉语的时是“将来/非将来”的对立。从世界语言的体类型角度看,英汉语的体均是基于时间视点的“现实体/非现实体”对立,斯拉夫语族的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中的体是基于空间视点的“完整体/非完整体”对立,这两种体类型都属于高层次的上位体义对立,每种体义都包含各自的下位体义。(2)在时与体关系上,英语、汉语、缅甸语、曼尼普尔语以及图康伯西语遵循“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的逻辑关系,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遵循“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的逻辑关系,这两条逻辑蕴涵关系中分别出现“将来时+现实体”和“现在时+完整体”不合法的“四缺一”格局。英汉语和俄语的体类型差异以及时体蕴涵关系可归因于不同的时间认知模式。英汉语属于自我移动模式或上行时间语言,俄语属于时间移动模式或下行时间语言,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均选择静态参照物,英汉语以静态时轴上的点或段为参照,即时间视点体,俄语以静态现实世界(空间)中的点或段为参照,即空间视点体。(3)英语、汉语及俄语的时体系统均可用ERS关系加以刻画,这三种语言的基本ERS时体结构全部在ERS逻辑模型中。根据本文的描写,英汉语时体意义所实现的ERS关系均为33种,这是英汉语时体表达的一种语义共性。俄语的时体组配数量与时体ERS关系数量远远少于英汉语,原因在于,英汉语现实体/非现实体的对立与RE关系无关,RE关系只对下位体义起单一限制作用,而俄语完整体/非完整体以及各自下位体义均由RE关系决定,RE关系同时影响上位体义和下位体义,起双重限制作用,从而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ERS关系。研究表明,时体ERS模型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英汉语中某些与时体有关的难题可以通过ERS模型得到较好的解释。(4)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中的时间状语在语义-句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在语义共性方面,英汉时间状语与时均无直接关系,时间状语本质上是一个修饰参照时间R或事件时间E的修饰语;英汉时间状语所修饰的参照时间R与句子的时所触发的参照时间R发生冲突均会生成不合法语句。在语义差异方面,英语句首时间状语倾向于修饰R,句尾的则可修饰R或E,而汉语由于语序限制,句首时间状语可修饰R或E;英语时间状语修饰R或E会引发句子歧义,而在含有句首时间状语和时间助词“过”的汉语歧义句中,“过”约束还是引入一情状变量既是歧义原因,也是决定句首时间状语修饰R或E的必要条件。在句法表现上,英汉时间状语均可看作附加语,修饰R的时间状语嫁接在AspP上,修饰E的则嫁接在VP或vP上,汉语句首时间状语则经话题化驱动前移而成。“结构同构原则”并非是汉语中制约算子取域的绝对普适性原则,因为逆序辖域解读方式在汉语中有时也是允许的。英语非频率性时间状语(或汉语时量补语)是一种非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时算子和否定算子属于简单命题变量约束算子,体算子则是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当不同类型的算子在同一逻辑式中共现时,逻辑式有两个限制:时算子、句子体算子和动词体算子的辖域总会构成一个从宽域到窄域的等级;辖域等级上的相邻算子需遵守“语义兼容性原则”,相邻算子或其所约束的变量之间的语义兼容性是逻辑式和语句均合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统一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时体与ERS的语义关联探讨澄清了以往传统语法中有关时与体的疑惑和难题,可为英语教学、汉语教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理论指导。
郭圣昌[8](2013)在《基于HDFS的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云计算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并迅速成为计算机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尽最大程度的整合网络资源,以达到效率、质量最优化是云计算的目标,而影响云计算普及或被大众接受的关键因素是云计算的安全问题,研究云计算下的安全技术是近年来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HDFS是hadoop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是多种云计算平台中很流行的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至今有许多公司乃至大型企业都在部署基于Hadoop的服务,研究基于HDFS下的云计算安全技术,对更好的研究云计算安全和推广Hadoop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得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的资助,是根据该项目的需求提出来的基于HDFS的云计算文件数据管理和对应的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基于HDFS的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包含如数据的并行上传、下载,用户管理,目录管理等功能,完成云计算环境下文件数据管理的的基本功能。基于文件管理基础功能,根据文件管理系统安全性需求,设计并实现可行的安全方案。具体包括用户审核,HDFS所缺乏的DataNode对客户端Client访问的身份认证,文件数据安全传输存储和完整性校验,监测用户行为或维护系统运行状态的日志管理,防止用户越权访问而造成数据失失的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本文创新点如下:(1)基于IBE算法原理,设计HDFS下DataNode对Client访问的身份认证安全机制,以弥补原有HDFS架构下Client访问DataNode未曾认证的缺陷,使得恶意或者仿冒用户无法在不经过主服务器NameNode的情况下窃取DataNode上的私人数据,保证了数据安全。同时,采用类IBE算法原理,摒弃了第三方可信机构,私钥由客户端Client自主产生,减少了因密钥生成、分发和存储带来的密钥管理复杂性,简化了密钥管理。(2)设计与实现基于HDFS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方案,采用对称加密算法DES、AES、3DES等在客户端Client对文件块数据加密上传,以确保Client向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传输和存储数据安全。其中,通过对传输数据摘要的处理,以验证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3)设计并实现了监测用户行为的日志管理和控制用户访问权限的访问控制方案。日志管理便于系统管理和维护数据,防止数据丢失,还可监测用户的行为;访问控制则主要控制文件数据的私有和共有,处于共享列表内的文件为共有,其余则为个人私有,仅文件属主可见。
何修良[9](2012)在《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的不断消失和人们对公共性的渴求在不断增加,官僚制的过于理性导致物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此同时公民社会的兴起和社会治理力量的增加,人们通过互动、协商治理的知识分享与力量聚合的集体行动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成为了可能,社会力量与社会知识成为了社会治理重要的当下叙事。这构成了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理论前提。作为一种行政哲学的探索,从社会建构的意义来理解,公共行政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也是充满各种意义、价值所体现的主观世界。公共行政不是封闭组织系统中政府官员的自我呈现的描述和行动,而是行政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分享的实践行动,突出了对公共行政理性建构的批判。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过程是行政人员与公民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有“我们”的公共行政,强调主体间性,社会建构行政中的“人”具有“主动—社会”的自我本质。在社会建构行政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积极主动、具有批判反思意识、具有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个体,突出强调了责任伦理和个体伦理在社会建构的重要性。在主要内容上,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主张对社会知识的批判与反思,通过整合多元知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不同的行动者生产意义、相互沟通、协商和制定决策的过程。强调公共行政发展是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进行社会建构的,在多元行动者之间进行对话、协商和合作,促进社会、制度、行政知识与个体之间的积极互动的张扬和辩证良性发展,通过主体赋予公共行政现实特定的意义,并关注这些意义成为公共行政客观化的要素,构成和实现公共行政运行的理念、规则、制度、途径、工具等,从而形成公共行政交往互动的行动场景,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在对行政事实和价值进行持续批判中,在不断挑战习惯程式和变革行政方式中,实现多元参与式民主的公共治理愿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建构公共行政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软行政的理念,推动了主体性的中国公共行政建设和促进公民社会良好的生长。在理论创新上,实现了行政理论从重视结果到转向重视过程,从关注体系转向关注结构,从注重力量到注重合作的过程。在具体内容创新上,不断地使公共行政从管理、服务的功能转变到社会自治,从不同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转变到水平性的治理合作,从人们的独白、对话转变到知识与意义的社会建构,从国家的空心化转变到央地嵌入的实在化,从而满足多元社会价值的诉求,不断促使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公共利益。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社会建构中,公共行政强调突出了“场域—社会设计”功能与意义,人们在社会建构的公共场域中分享彼此经验、知识与制定政策。在公共组织运行中,行动与话语是其核心要素,伴随着行动与话语产生的权力、权利、民主一起构成了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权力是交往式的权力,是主体间性知识融合产生的新的权力,是对社会公民权利的保护,进而形成真实的话语机制,在分享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客观化公共政策,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这个过程既是民主化治理的过程,也是民主再生产的过程。在外部条件形成中,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发展强调分权的作用、自治的功能和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非营利组织和基层组织成为了治理的主体,社会建构行政的分权强调向基层地方和社会组织分权,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自治。
王亚龙[10](2010)在《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管试验测试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石油管试验测试中最基础、最原始的试验数据的管理还是人工手段,没有一套应用软件,因此,很多的重要数据被遗失,数据不完整,数据共享困难,很多相同材质的产品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使得相同的工作重复去做,工作效率不能有效地提高,给研究和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随着试验数据信息几何级增大,传统的信息系统通常无法对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也就无法做出精确的决策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试验工作自身的需要。本文以石油管试验测试数据管理系统为例,讨论了B/S架构与C/S架构的优劣势,结合SQL数据库的优点,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密切联系材料试验数据管理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业务需求,完成了系统设计,分析了材料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当前石油管试验测试数据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研究了C/S、B/S架构技术、数据库技术、深入探讨了数据库访问接口及分布式应用机理。对石油管试验测试进行了详细的系统业务流程分析,重点研究了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提出依据石油管试验测试种类的不同,分类进行数据管理的开发思路,以及业务复审、操作员权限管理、多角度查询统计等关键管理模式。(3)通过对各个不同种类的试验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建立常规性试验并做出常规性试验报告、试验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试验数据查询等功能全面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石油管材料测试数据的有效监控。(4)对数据挖掘的应用及其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建立了基于决策树的石油管试验测试数据管理系统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冲击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石油管试验测试分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关于绝对恒树常生成函数的一个简短证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绝对恒树常生成函数的一个简短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2)基于能量和拓扑的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研究现状 |
1.2.2 城市供水管网拓扑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城市供水管网韧性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供水管网韧性内涵 |
2.1.1 韧性相关概念 |
2.1.2 韧性内涵 |
2.1.3 脆弱性、可靠性及韧性之间的关系 |
2.2 复杂网络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常用表达 |
2.2.3 经典模型 |
2.3 城市供水管网水力计算理论 |
2.3.1 供水管网拓扑结构表达 |
2.3.2 水力计算的基本方程 |
2.3.3 供水管网数值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供水管网韧性指数测算 |
3.1 韧性指数 |
3.1.1 以往研究 |
3.1.2 指标定义 |
3.2 韧性指数测算 |
3.2.1 测算基础 |
3.2.2 算法实现 |
3.2.3 数值算例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供水管网拓扑指标测算 |
4.1 拓扑指标 |
4.1.1 拓扑属性 |
4.1.2 指标定义 |
4.2 拓扑指标测算 |
4.2.1 测算基础 |
4.2.2 算法实现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供水管网韧性指数与拓扑指标关联性 |
5.1 随机森林算法 |
5.1.1 算法基础 |
5.1.2 模型构建过程 |
5.1.3 特征重要性 |
5.2 韧性指数与拓扑指标关联性测算 |
5.2.1 拓扑与韧性响应模型 |
5.2.2 模型评价 |
5.3 结果分析 |
5.4 案例分析 |
5.4.1 案例概况 |
5.4.2 管网的韧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 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模型构建及算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本挖掘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文本挖掘 |
第二节 中文信息处理 |
第三节 特征选择 |
第四节 文本分类 |
第五节 文本聚类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传统社交媒体分析框架SMART |
第二节 SMART框架的改进 |
第三节 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模型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假评论识别PESI模型及识别算法SD_DCOF |
第一节 虚假评论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虚假评论识别PESI特征模型的提出 |
第三节 基于PESI模型的虚假评论识别处理流程 |
第四节 虚假评论识别算法改进——SD_DCOF算法 |
第五节 基于SD_DCOF算法的虚假评论识别实验设计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化商务中产品缺陷文本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产品缺陷识别流程 |
第二节 产品缺陷特征集构建 |
第三节 产品缺陷特征选择 |
第四节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产品缺陷分类 |
第五节 产品缺陷识别分类结果评价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品缺陷特征提取及基于LDA模型的聚类方法改进 |
第一节 传统文本聚类模型 |
第二节 产品特征聚类LDA主题模型改进——CLDA模型 |
第三节 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特征聚类流程 |
第四节 基于CLDA模型的手机产品实验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理论贡献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第三节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关系推理与文本理解的多视角特征融合答案选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问答系统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面向自由文本的问答系统 |
2.2.1 问题解析 |
2.2.2 文档检索 |
2.2.3 答案抽取 |
2.2.4 答案生成 |
2.2.5 小结 |
2.3 面向知识库的问答系统 |
2.3.1 知识库构建 |
2.3.2 知识库检索与推理 |
2.3.3 小结 |
2.4 面向社区的问答系统 |
2.4.1 内容质量检测 |
2.4.2 用户行为分析 |
2.4.3 数据重利用 |
2.4.4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总体结构与研究内容 |
3.1 总体结构 |
3.2 研究内容 |
第4章 基于表示学习的隐含实体关系推理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预备知识 |
4.3.1 问题定义 |
4.3.2 知识表示与Trans E模型 |
4.4 关系推理模型设计与优化 |
4.4.1 模型假设 |
4.4.2 知识模型 |
4.4.3 句子模型 |
4.4.4 路径模型 |
4.4.5 联合模型及其优化 |
4.5 实验 |
4.5.1 数据描述 |
4.5.2 评测指标及对比方法 |
4.5.3 整体性能评测 |
4.5.4 鲁棒性分析 |
4.5.5 模块有效性验证 |
4.5.6 参数调节与灵敏度分析 |
4.5.7 实例分析 |
4.5.8 事实类问答系统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特征关注机制的文本理解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文本理解 |
5.2.2 关注机制 |
5.3 基于特征关注机制的文本理解方法 |
5.3.1 文本理解任务定义 |
5.3.2 陈述声明构建方法 |
5.3.3 特征抽取 |
5.3.4 面向问题的特征关注机制 |
5.3.5 基于QFA的文本理解模型 |
5.4 实验 |
5.4.1 数据描述 |
5.4.2 评测指标与对比方法 |
5.4.3 整体性能评测 |
5.4.4 特征关注机制分析 |
5.4.5 句子融合分析 |
5.4.6 特征分析 |
5.4.7 个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多视角信息的特征融合与答案选择 |
6.1 引言 |
6.2 相关工作 |
6.2.1 多视角学习 |
6.2.2 转导学习 |
6.3 特征融合与答案选择模型设计与推导 |
6.3.1 符号声明 |
6.3.2 模型定义 |
6.3.3 模型优化 |
6.4 答案选择数据构造 |
6.4.1 数据获取与质量标注 |
6.4.2 质量标注分析 |
6.4.3 特征提取 |
6.5 实验 |
6.5.1 实验设置 |
6.5.2 对比方法 |
6.5.3 整体性能评测 |
6.5.4 转导学习分析 |
6.5.5 参数调节 |
6.5.6 公共空间可视化解释 |
6.5.7 视角描述能力分析 |
6.5.8 低参与度问题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计算思维主导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范围与限制 |
七、关键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研究 |
(一)计算思维基本内涵与结构研究 |
(二)思维发展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研究 |
(三)高校计算机课程计算思维研究 |
(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研究 |
(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结构相关研究 |
(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活动相关研究 |
二、理论基础 |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
(二)教材设计理论 |
(三)思维理论 |
(四)活动教学理论 |
(五)结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计算思维的意蕴结构及其在课程模块中的具体表现 |
一、计算思维的意蕴解析 |
(一)计算思维内涵更倾向问题解决 |
(二)计算思维外延指向一系列概念与问题 |
二、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结构建构 |
(一)既有计算思维结构说解析 |
(二)计算思维结构重构 |
三、计算思维结构在课程模块中的具体表现 |
(一)基于模块特点具体化计算思维结构 |
(二)计算思维结构具体表现分析示例 |
第三章 CTACK:计算思维主导的教材结构设计基本框架 |
一、我国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缺失计算思维 |
(一)对教材结构的基本认识 |
(二)教材内容结构计算思维缺失的表现 |
(三)教材程序结构计算思维缺失的表现 |
(四)教材形式结构计算思维缺失的表现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结构需要计算思维主导 |
(一)基于核心素养是新教材的本质追求 |
(二)计算思维是能体现学科思维的核心素养 |
三、计算思维主导的信息技术教材结构的本质属性 |
(一)育人性 |
(二)学科性 |
(三)联结性 |
(四)问题驱动性 |
四、建构教材结构设计的基本框架:CTACK |
(一)对CTACK关系框架的整体阐释 |
(二)学科知识是计算思维生成的重要载体 |
(三)活动是计算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必由路径 |
(四)CTACK体现了三要素间的归属关系与转化过程 |
五、基于CTACK的教材结构设计总体思路 |
(一)教材内容结构设计 |
(二)教材程序结构设计 |
(三)教材形式结构设计 |
第四章 基于CTACK的教材内容结构初步设计 |
一、对教材内容选择取向的基本认识 |
(一)影响教材内容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 |
(二)基于学科知识与社会经验融合取向设计内容结构 |
二、学科知识取向教材内容设计 |
(一)基于CTACK的学科知识取向内容设计框架 |
(二)内容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剖析 |
(三)根据内容标准归纳学科内容主题 |
(四)主题的细化及相关知识与活动设计 |
三、社会经验取向教材内容设计 |
(一)CTACK统摄下社会经验取向内容遴选原则 |
(二)从学科结构和生活情境出发确立教材内容 |
四、两种取向教材内容的融合统一 |
第五章 基于CTACK的教材程序结构初步设计 |
一、宏观模块结构:基于CTACK组织教材整体内容 |
(一)序列化结构 |
(二)层级结构 |
二、中观单元结构:基于CTACK组织教材单元内容 |
(一)生活主题单元之项目化结构设计 |
(二)学科主题单元之经典程序结构重构 |
(三)生活主题与学科主题融合结构设计 |
三、微观学法结构:观照CTACK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一)侧重支架式知识的有意义接受式结构 |
(二)侧重真实体验活动的体验式结构 |
(三)侧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探究式结构 |
(四)侧重协作解决问题的协作式结构 |
第六章 基于CTACK的教材形式结构初步设计 |
一、CTACK三要素及其关系的文本表征 |
(一)活动的表征 |
(二)知识与计算思维的表征 |
(三)联结性线索表征 |
二、CTACK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图表表征 |
(一)CTACK三要素存在状态的表征 |
(二)CTACK三要素关系的表征 |
(三)计算思维活动的可视化表征 |
第七章 教材结构的实践检验与迭代修正 |
一、研究总体设计 |
二、基于CTACK的教材编写实践 |
(一)第一轮:教材规划设计 |
(二)第二轮:教材样章编写 |
(三)第三轮:教材正式编写 |
三、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实施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问题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编高中“数据管理与分析”教材第一单元样章初稿 |
附录2 教材编写共同体成员信息表 |
附录3 会审专家组信息表 |
附录4 会审专家组讨论纪要(摘选) |
附录5 访谈对象(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信息表 |
附录6 关于一线教师对新教材反馈意见的访谈提纲 |
附录7 《数据管理技术》第一单元 1.2 教案(旧版教材) |
附录8“数据世界与问题解决”单元所涉计算思维评价框架 |
附录9 高中生计算思维状况调查前测问卷(两班共用) |
附录10 高中生计算思维状况与教材反馈意见后测问卷(实验班) |
附录11 高中生计算思维状况及教材反馈意见后测问卷(对照班) |
附录12 教师访谈:准实验过程中学生反馈情况(摘选) |
附录13 学生过程性学习产出(摘选)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某弹药协调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1.2.3 自动装填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发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协调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
2.1 协调器液压系统组成 |
2.1.1 协调器结构 |
2.1.2 液压传动系统 |
2.2 液压系统故障统计分析 |
2.2.1 液压系统共性故障分析 |
2.2.2 协调器液压系统个性故障分析 |
2.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
2.4 本章小结 |
3 协调器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
3.1 协调器摆弹机构动力学建模 |
3.1.1 协调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2 协调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 协调器液压系统建模 |
3.3 机液联合仿真分析 |
3.4 实验测试及仿真模型验证 |
3.4.1 液压系统故障检测信号的选取 |
3.4.2 系统测试 |
3.4.3 实验与仿真模型对比 |
3.5 MATLAB液压模型与联合仿真模型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协调器液压系统典型故障现象的计算与分析 |
4.1 电机电压不足的故障仿真 |
4.2 液压缸内泄漏的故障仿真 |
4.3 液压泵管接头泄漏的故障仿真 |
4.4 系统故障数据获取 |
4.4.1 拉丁超立方采样 |
4.4.2 不同故障参数的仿真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5 协调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
5.1 基于函数型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 |
5.1.1 函数型数据分析 |
5.1.2 函数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 |
5.3 协调器摆弹过程的故障诊断实现 |
5.3.1 样本数据函数化 |
5.3.2 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及特征提取 |
5.3.3 BP网络训练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0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 时与体概念 |
1.2.1 时范畴 |
1.2.2 体范畴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时和体研究综述 |
2.0 引言 |
2.1 时体的功能-类型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1.1 语用和认知视角 |
2.1.1.2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1.1.3 体的理论系统建构 |
2.1.2 国内研究 |
2.1.2.1 汉语时体范畴的四种主要观点 |
2.1.2.2 主要研究成果 |
2.2 时体的形式语义研究 |
2.3 ERS 时间理论研究 |
2.3.1 Comrie 的三分时理论 |
2.3.2 Declerck 的时结构描写理论 |
2.3.3 Hornstein 的推导时结构模型 |
2.3.3.1 推导时结构与限制条件 |
2.3.3.2 扩展的基本时结构与存在问题 |
2.3.3.3 CDTS 的局限性 |
2.3.4 Olsen 的时间相交模型 |
2.3.5 Klein 的话题时间理论 |
2.3.6 国内学者的 ERS 理论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时和体的跨语言编码与蕴涵共性 |
3.0 引言 |
3.1 时与体的跨语言编码 |
3.1.1 词缀、功能词、助动词以及音调 |
3.1.2 不同类型语言的词缀 |
3.1.3 非词缀语素和逆被动态 |
3.1.4 时体编码的复杂性 |
3.1.5 时体编码的倾向性和共性 |
3.2 英语的将来时和“be-结构”问题 |
3.2.1 将来时的争论 |
3.2.2 “be-结构”的现在时本质 |
3.3 汉语的时与体 |
3.3.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3.3.2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
3.3.3 时间助词和助动词 |
3.3.4 时体对立与时体系统 |
3.4 跨语言时体蕴涵共性 |
3.4.1 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 |
3.4.2 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语的时类型与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0 引言 |
4.1 英汉语的时类型 |
4.1.1 世界语言的时分类 |
4.1.2 客观/主观时间距离与时 |
4.1.2.1 远时和近时 |
4.1.2.2 过去时≠距离性 |
4.2 情状类型、体及动词分类 |
4.2.1 情状-体-动词三者的关系 |
4.2.2 二分情状与多分情状 |
4.2.2.1 二分情状与体意义 |
4.2.2.2 多分情状与动词分类 |
4.3 英汉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3.1 相关概念与问题 |
4.3.2 现在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2.1 一般现在时的时体意义 |
4.3.2.2 现在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2.3 现在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2.4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3 现在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 过去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1 一般过去时的时体意义 |
4.3.4.2 过去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4.3 过去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4.4 过去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 过去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5.1 过去将来时的时体意义 |
4.3.5.2 过去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3 过去将来完成时与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 将来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6.1 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2 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4 英汉语时体系统及其核心语法表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时和体的 ERS 逻辑模型及其普适性 |
5.0 引言 |
5.1 形式语义解释模型的局限性 |
5.1.1 语义解释模型 |
5.1.2 时态算子与 ERS 组配 |
5.2 时体的 ERS 逻辑模型构建 |
5.2.1 Reichenbach 时模型的局限性 |
5.2.2 时点与时段 |
5.2.3 ERS 逻辑组配 |
5.3 英汉语基本 ERS 时体结构在模型中的分布 |
5.4 英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1 时间状语从句的 ERS 关联 |
5.4.2 简单句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2.1 时间状语与 ER 的关联倾向 |
5.4.2.2 ERS 与时间状语的句法位置 |
5.5 汉语时间状语的 ER 隐性修饰功能 |
5.6 时间状语、时体算子与辖域等级 |
5.6.1 不同算子类型 |
5.6.2 算子辖域等级 |
5.7 俄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5.7.1 过去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2 现在时+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3 将来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8 俄语体系统与英汉俄体类型差异及理据 |
5.9 小结 |
第六章 ERS 的应用——个案分析 |
6.0 引言 |
6.1 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刚刚/刚”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3 “刚才”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4 “刚刚/刚才”与情状变量 |
6.2 组合-映射模型与汉语“V 了/过+数量名”结构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语法成分的时间特征 |
6.2.3 基于 ERS 的组合-映射模型构建 |
6.2.4 “V 了/过+数量名”的组合-映射解释 |
6.3 体强制与情状迁移 |
6.3.1 时间视点体与情状迁移 |
6.3.2 以往研究简述 |
6.3.3 体强制类型与情状迁移 |
6.3.3.1 成就情状的迁移 |
6.3.3.2 单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3 达成情状的迁移 |
6.3.3.4 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5 状态情状的迁移 |
6.3.4 空间视点体的形态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0 引言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8)基于HDFS的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HDFS和云计算安全相关理论 |
2.1 HDFS简介 |
2.2 HDFS系统架构 |
2.3 HDFS数据管理 |
2.3.1 数据组织 |
2.3.2 数据交互 |
2.3.3 数据冗余与维护 |
2.4 云计算简介 |
2.4.1 国内云计算发展现状 |
2.4.2 国外云计算发展现状 |
2.5 云计算安全 |
2.5.1 云计算安全目标 |
2.5.2 云计算安全要求 |
2.5.3 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 |
第三章 基于HDFS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3.2 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3 云计算文件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3.3.1 数据库设计 |
3.3.2 用户管理 |
3.3.3 目录管理 |
3.3.4 文件管理 |
3.3.5 共享管理 |
第四章 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用户审核管理 |
4.2 DataNode身份认证 |
4.2.1 背景介绍 |
4.2.2 系统参数初始化 |
4.2.3 DataNode身份认证 |
4.2.4 DataNode认证方案分析 |
4.3 数据安全存储 |
4.4 日志处理 |
4.5 访问控制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环境部老 |
5.2 功能测试实验及分析 |
5.2.1 用户管理 |
5.2.2 文件管理 |
5.2.3 共享管理 |
5.3 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现代学中的中国公共行政之前瞻 |
一、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真实世界 |
二、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困境的反思 |
三、公共行政之“宏大问题”——未来的公共行政 |
第一章 概念、内容与意义 |
第一节 社会建构的内涵与特征 |
一、渊源与含义 |
二、理论预设与方法论 |
三、内容与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综述与内容 |
一、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的综述 |
二、社会建构公共行政内容的基础 |
三、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内容 |
第三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理念与行为的转变 |
第二章 社会转型的适应性和基本命题 |
第一节 公共行政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在转型社会的适用性 |
一、多元社会价值的诉求 |
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
三、实现公共利益的要求 |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基本命题 |
第三章 社会设计与政府模式 |
第一节 社会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
一、社会设计的内涵 |
二、社会设计的特征 |
三、社会设计的目标 |
第二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内容 |
一、社会设计的修正 |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
第三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分类和发展 |
一、四种主要模式 |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意义性特征 |
三、“双轨制”——社会建构行政的演变与生成 |
第四节 共景政府——社会建构中的政府定位 |
一、“共景政府”的含义 |
二、“共景政府”的内容 |
第四章 自我的社会建构 |
第一节 自我的含义及文化影响 |
第二节 组织中的自我 |
一、官僚制下的自我建构 |
二、计会设计下的自我建构 |
第三节 社会情境中的自我 |
第四节 个体、组织与社会 |
第五章 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过程(一)——话语、行动与民主 |
第一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权力与权利 |
一、社会建构的权力观 |
二、社会力量与权利的“硬度” |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话语理论 |
一、话语的意义及理解 |
二、话语真实的保证机制 |
三、话语、社会意识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行动理论 |
一、公共行政的行动内涵 |
二、社会建构行动的特征 |
三、社会建构的行动理论内容 |
第四节 民主化的治理过程 |
一、战略的构思 |
二、民主的过程化管理 |
三、民主的意义——民主的再生产 |
第六章 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过程(二)——分权、自治与公民社会 |
第一节 治理的地方化 |
一、新地方主义 |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分权 |
第二节 社会自治与基层民主 |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 |
二、社会自治的过程与意义 |
三、非营利组织的力量 |
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发育与作用 |
一、参与式治理的便捷路径 |
二、信任、合作与民主治理 |
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程度 |
第七章 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过程(三)——伦理、责任与美德 |
第一节 社会建构过程中伦理冲突 |
一、个人伦理与组织伦理的冲突 |
二、行政人员个体伦理的冲突 |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伦理内容与特征 |
一、传统的责任认知 |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责任内容 |
三、伦理自我的建构过程 |
第三节 民主化治理过程与责任伦理 |
第四节 公共精神、主体美德与信任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管试验测试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石油管概述 |
1.1.2 材料性能试验分类多元化 |
1.1.3 数据挖掘技术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急需性 |
1.2 数据挖掘技术当前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石油管材试验测试数据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状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数据仓库理论 |
2.2.1 数据仓库的概念 |
2.2.2 数据仓库的特征 |
2.2.3 数据仓库的组织结构 |
2.2.4 数据仓库系统体系结构 |
2.3 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 |
2.3.1 数据挖掘的内涵 |
2.3.2 数据挖掘的对象及任务 |
2.3.3 数据挖掘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简介 |
3.2 系统架构 |
3.2.1 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2.2 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4 系统开发平台设计 |
3.4.1 系统开发工具 |
3.4.2 系统数据库的选择 |
3.5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5.1 C/S结构 |
3.5.2 B/S结构 |
3.6 数据库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运行环境 |
4.3 数据库连接 |
4.3.1 系统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
4.3.2 系统数据库的访问优化 |
4.4 交互式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 |
4.5 用户管理 |
4.6 试验数据管理 |
4.7 查询统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决策树算法在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的应用 |
5.1 决策树技术 |
5.1.1 决策树简介 |
5.1.2 常见的决策树分类算法 |
5.1.3 决策树后剪枝方法 |
5.1.4 决策树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
5.2 决策树在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的应用 |
5.3 石油管试验测试管理系统模型建立过程 |
5.3.1 数据选择 |
5.3.2 数据预处理 |
5.3.3 建立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关于绝对恒树常生成函数的一个简短证明(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能量和拓扑的城市供水管网韧性研究[D]. 刘慧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面向社会化商务的产品缺陷识别模型构建及算法改进研究[D]. 吴剑云. 青岛大学, 2018(07)
- [4]基于关系推理与文本理解的多视角特征融合答案选择方法研究[D]. 魏骁驰.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5]计算思维主导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设计研究[D]. 于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6]某弹药协调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张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7]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D]. 于秀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8]基于HDFS的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与实现[D]. 郭圣昌.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9]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D]. 何修良.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管试验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 王亚龙.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