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三峡总公司发展新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郝一璇[1](2021)在《《人民日报》长江三峡交通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悦[2](2018)在《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文中研究指明张瑞瑾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长江三峡之滨与水结缘,穷毕生之力学习水利、研究水利和投身于水利事业。水利工程学科涵盖广泛,张瑞瑾则是在河流泥沙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不仅如此,他在水利电力高等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长期主持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教研工作,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水利电力高等院校。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张瑞瑾的水利人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来的水利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概述张瑞瑾的水利人生历程,论述他在长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中治理泥沙方面的贡献,以及创办、执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培育水利英才的业绩。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鉴往知今。
陈建波[3](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吴勇[4](2012)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文中指出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明铭[5](2012)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地位不断凸显,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了大学参与区域创新体系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乃至社会各界研究的主题。因为,大学作为唯一能生产出“能生产和转化知识的人”的组织,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全力致力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与转化。同时,大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广泛互动。然而,今日的大学、企业、政府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一方面,大学行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另一方面,大学、企业、政府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究其根本,影响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大学在政府、市场博弈关系中的行为选择问题。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技术创新产品的提供;三是知识的生产。本研究将大学、企业和政府视作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驱动下行动,每个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为自身的特定目标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三者间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博弈,同时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产生联合行为。从大学行为与政府行为关系看,二者为利益分配而博弈,因科学技术而合作;从大学行为与企业行为关系看,科技成果既是合作的结点,也是争议的焦点;从大学行为与校际行为的关系看,二者为公共资源而竞争,因学科互补而合作。根据三重螺旋理论,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间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自反机制和适应机制。它要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企业、政府必须寻求最佳合作路径,以实现多赢。基于此,本研究在全面梳理“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在区域中与其它创新主体合作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以及理想的大学、政府、企业互动模式形成的前提条件和互动机制。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我们看到了大学在其中的最适作用便是知识创新与科技创业。继而,在华中科技大学之于光谷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之间寻求差异,发现了知识创新的永恒价值与科技创业的边界条件。也即,之于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保持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卓越,不断创新技术成果,培养出能够把最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高素质学生乃是其核心使命。至于中国大学在技术转化中的特殊任务,即校办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过渡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体制的健全,校办产业会逐渐走出校园,吸引社会风险投资而规模化发展。我们认同校办产业是中国大学的暂时性发展策略,也坚信,校办产业会逐步演变成衍生公司,走向社会。当然,这有赖于政府角色和作用的切换,担当起自身的最适作用: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和研究资助等方面做出应有努力。虽然竞争与合作并存,但对于大学自身而言,为实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采取开放的姿态并与区域内大学、政府和企业全面合作并形成大学联盟、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致力于协同创新才是其最佳路径。在华中科技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史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从研究型大学迈向创业型大学将是研究型大学主动适应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明智之举,这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所在。因为创业型大学致力于“凭借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为将来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
第四编研部调研组,王均伟[6](2011)在《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实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情况的调研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一、行程概要根据2010年工作计划,在室务委员张宏志同志带领下,第四编研部陈扬勇等一行8人,于2010年11月22日到26日前往湖北宜昌,考察三峡工程建成后的综合效益发挥情况。三峡工程是造福今人、泽被子孙的世纪工程,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怀并直接给以指导。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直接
任江[7](2010)在《对口援疆篇》文中认为楔子20多年前,我曾在北京市的一所小学就读过一年。那是一所北京的重点小学。校门口的宣传窗有一专栏,写着许多名字,他们都是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可惜,当时的我对这些名字都很陌生,以至于现在连一个名字都想不起来。记忆中,只有密密麻麻的一排排一列列的人名,
李忠峰,贺斌,李存才,齐小平,罗晶,刘雅琼,王迎辉,站雪雪,韩馨仪,杨雪[8](2010)在《财为民所理 情为民所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者按: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扎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制定实施财政政策、开展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五个“更加注重”。为此,需要各级各地财政扎实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日前,会议召集各地财政、中央各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分组讨?
李翼[9](2009)在《GL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工程建设监理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及环保、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显现了它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国内建设市场逐步开放,国外的咨询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市场,给国内项目管理公司和监理企业以较大压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一个具有国际项目管理先进水平的公司,甚至都还没有一个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能够有能力受业主委托进行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本人长期从事水电工程的管理工作,现结合项目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对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监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撰写了本文。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对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发展状况以及各类典型水电工程所采用的监理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对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GL水电工程的监理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本人参与了在GL水电工程全过程监理实践,提出了监理企业应向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参与到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以及项目运营阶段,为业主提供工程项目全方位的综合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我国监理和项目管理发展的现状,对监理和项目管理的相互联系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找出了相互的差异和联系,并结合本人在GL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的实践,分析GL水电工程的管理特点,并提炼出GL工程建设监理的创新,并以此提出GL工程的监理应用实践,是目前国内监理制向具备全面项目管理制的中间过渡的典型案例,对今后特大型水电站实行建设与管理的分离,采用水电监理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蕊[10](2008)在《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源自于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受到日本的全面挑战,美国学者掀起了一场对日本管理经验研究的热潮,随后波及全世界。一些学者认为对企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是管理学的又一大飞跃。尽管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时间比较短,但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流的企业拥有一流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以长江电力这个央属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和措施。论文首先阐述了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内涵及作用;其次,对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总结出我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轻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缺乏个性、企业文化建设文娱化等问题。接下来,对长江电力企业文化进行了问卷和专访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综合两个方面的内容,得出了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运用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即企业文化层次理论和文化体系构建理论),结合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的理念层、行为层、物质层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考评体系等方面的建议。希望这些研究对长江电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迎接三峡总公司发展新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三峡总公司发展新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2)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张瑞瑾投身水利事业的历程概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奠定学术基础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谱写水利新篇章 |
第二章 张瑞瑾与葛洲坝工程泥沙等问题的解决 |
第一节 葛洲坝建设的曲折及面临的泥沙问题 |
第二节 解决葛洲坝工程泥沙问题的独特贡献 |
第三章 张瑞瑾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支持兴建三峡工程 |
第二节 长期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策解之道 |
第四章 张瑞瑾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依据中国国情办学 |
第二节 专注提高教学水平 |
第三节 高度重视科学研究 |
余论 张瑞瑾水利人生成就卓越的成因 |
附录1 张瑞瑾水利生涯系年 |
附录2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沿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山地与山地城镇概念 |
1.2.2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
1.2.3 西南山地城镇的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构架 |
1.5.3 论文内容安排 |
2 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与选址分布 |
2.1 山地城镇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
2.1.1 异质性与自相似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
2.1.2 难达性与复杂性的交通结构特征 |
2.1.3 封闭性与多样性的文化结构特征 |
2.2 山地城镇空间分布规律 |
2.2.1 城镇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
2.2.2 城镇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
2.2.3 城镇趋矿源区位点状分布 |
2.2.4 城镇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
2.2.5 城镇以路为线串珠状分布 |
2.3 山地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
2.3.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
2.3.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3.3 山地河流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4 小结 |
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图谱 |
3.1 山地城镇结构类型分类 |
3.1.1 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分类 |
3.1.2 山地地形特征的分解简化 |
3.1.3 地貌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综合 |
3.2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类型实证 |
3.2.1 团块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2 带状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3 放射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4 组团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3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图谱 |
3.3.1 团块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2 条带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3 放射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4 组团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 适从而渐进的山地聚落空间演化 |
4.1.1 聚居规模和外部形态适从地形的演化 |
4.1.2 聚落空间结构等级差序渐进式的演化 |
4.2 定制而求变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2.1 城镇空间形态从规范型向自由式的演化 |
4.2.2 城镇内部结构从礼制性向实用性的演化 |
4.2.3 空间成长由城郭分离到附城建郭的演化 |
4.3 被构而转型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3.1 城镇用地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演化 |
4.3.2 城镇空间成长从封闭型向离散型演化 |
4.3.3 山地城市多区离散组合的结构模式 |
4.4 自觉而新生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4.1 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化 |
4.4.2 城市空间从地面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 |
4.4.3 空间结构从缓慢单一到剧烈多元的演化 |
4.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成长的模式 |
4.6 小结 |
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制 |
5.1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 |
5.1.1 自然环境因素的催生与规限影响 |
5.1.2 政治文化因素的促变影响 |
5.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助长影响 |
5.1.4 影响力演化过程和综合作用模式 |
5.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5.2.1 开放与非平衡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
5.2.2 涨落与失稳是结构变化的诱因 |
5.2.3 竞争与协同是结构发展的动力 |
5.2.4 突变与渐变是结构发展的方式 |
5.2.5 分叉与选择是结构发展的路径 |
5.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逻辑进程 |
5.4 小结 |
6 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6.1 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历史经验 |
6.1.1 基于对山地环境多层面的自适应律 |
6.1.2 基于对城镇功能积极响应的协同律 |
6.2 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困境 |
6.2.1 城市与乡村分割对立及极化发展的矛盾 |
6.2.2 城镇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 |
6.2.3 人地关系无序、灾害威胁加剧的问题 |
6.2.4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网络破碎的问题 |
6.2.5 地域文化趋同、城镇特色衰微的问题 |
6.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优化策略 |
6.3.1 前提策略——建立山地特色的开放空间体系 |
6.3.2 保障策略——建立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 |
6.3.3 方式策略——建立高效协调的空间结构 |
6.3.4 路径策略——建立动态成长的管理机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主要思路 |
2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 |
2.1 大学行为 |
2.2 区域创新体系 |
2.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行为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
2.4 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3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历史考察——以中国光谷为例 |
3.1 中国光谷发展概况 |
3.2 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沿革 |
3.3 大学行为在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
3.4 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行为模式 |
4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博弈竞争行为 |
4.1 大学与政府:权力博弈行为 |
4.2 大学与企业:利益冲突行为 |
4.3 大学与大学:资源争夺行为 |
4.4 有序竞争:迈向创业型大学的行为动因 |
5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合作行为 |
5.1 大学与政府:协同合作行为 |
5.2 大学与企业:多边合作行为 |
5.3 大学与大学:校际联盟行为 |
5.4 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中创业型大学的行为路径 |
6 创业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中美比较和经验启示 |
6.1 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光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
6.2 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硅谷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行为示范 |
6.3 经验的比较:以技术转移为例 |
6.4 三螺旋模型下大学、政府、企业的最适行为分析 |
7 结语: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9)GL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历程回顾 |
2.1 建设工程监理定义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2.1.1 建设工程监理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
2.1.2 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回顾 |
2.1.3 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2.2 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趋势 |
2.2.1 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内在联系 |
2.2.2 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差异 |
2.2.3 建设工程监理制推行初衷就是项目管理 |
2.2.4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变的方式 |
第3章 我国已建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及发展分析 |
3.1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国内水电工程应用情况 |
3.1.1 地下厂房工程建设监理经验时期 |
3.1.2 混凝土拱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应用 |
3.1.3 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应用 |
3.1.4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委托建设管理 |
3.2 建设工程监理在水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
3.2.1 各类水电工程采用过的管理模式 |
3.2.2 积极推行我国水电建设管理模式的变革 |
3.2.3 项目管理是我国水电监理发展的新模式 |
第4章 GL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实践 |
4.1 GL水电工程概况 |
4.2 GL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
4.3 GL大坝工程建设监理实践 |
4.3.1 四川二滩国际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
4.3.2 公司技术实力建设 |
4.3.3 GL大坝监理服务内容 |
4.3.4 项目人力资源规划 |
4.3.5 监理中的目标控制 |
4.3.6 专题报告确保提前下闸蓄水的信心 |
4.3.7 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
4.3.8 在施工技术批复上寻求突破 |
4.3.9 促进设计优化以有利现场施工 |
4.3.10 以控制与协助的方法推动施工进度 |
4.3.11 监理管理制度 |
4.3.12 创新的GL监理模式 |
4.3.13 GL工程监理模式的行业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文化概述 |
2.1.1 企业文化的起源 |
2.1.2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
2.1.3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
2.1.4 企业文化的作用 |
2.2 企业文化体系 |
2.2.1 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 |
2.2.2 企业文化的层次 |
2.2.3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 |
2.3 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
2.3.1 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
2.3.2 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
3 长江电力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的提出 |
3.1 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2 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片面性 |
3.2.1 片面性认识一,我们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成果,没必要再兴师动众搞企业文化建设 |
3.2.2 片面性认识二,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 |
3.2.3 片面性认识三,企业文化的内容提炼都差不多,难以形成特色 |
3.2.4 片面性认识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说不清楚 |
3.2.5 片面性认识五,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和进行企业“外包装” |
3.3 长江电力文化建设情况介绍 |
3.3.1 长江电力企业简介 |
3.3.2 长江电力发展战略 |
3.3.3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
3.3.4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
3.4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及问题分析 |
3.4.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3.4.2 调查概述 |
3.4.3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
4.1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1.1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4.1.2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4.2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的框架结构及设计 |
4.2.1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理念层的构建 |
4.2.2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行为层的构建 |
4.2.3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物质层的构建 |
4.3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考评体系的构建 |
4.3.1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操作方针和方法 |
4.3.2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测评体系 |
4.3.3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测评体系的实施 |
5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推进及实施效果分析 |
5.1 长江电力文化体系的推进 |
5.2 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的实施 |
5.2.1 实施工作流程 |
5.2.2 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06—2008)实施情况 |
5.2.3 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09—2010)工作计划 |
5.3 实施后(或预期)的效果分析 |
5.3.1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
5.3.2 员工素质明显提升 |
5.3.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2:长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统计 |
四、迎接三峡总公司发展新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长江三峡交通报道研究[D]. 郝一璇.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D]. 韩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4]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05)
- [5]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 明铭.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6]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实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情况的调研报告[A]. 第四编研部调研组,王均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 2011
- [7]对口援疆篇[J]. 任江. 西部, 2010(24)
- [8]财为民所理 情为民所系[N]. 李忠峰,贺斌,李存才,齐小平,罗晶,刘雅琼,王迎辉,站雪雪,韩馨仪,杨雪. 中国财经报, 2010
- [9]GL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实践研究[D]. 李翼.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10]长江电力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研究[D]. 赵蕊. 重庆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