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耶鲁校长莱温与北大校长许智宏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娜[1](2018)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万人的事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校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溯历史,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蜚声国际的知名校长,他们在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与尊崇,他们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等至今仍被教育界人士奉为圭臬。这一群体是如何被选为校长的,这非常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校长遴选制度展开研究。以民国时期的147位国立大学校长为样本,借助教育年鉴、报纸、校史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法,从遴选主体、标准、程序以及校长的角色定位等几个方面探究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首先对校长遴选制度进行详细剖析,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制度文本和实际运行两个层面梳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校长遴选制度;最后,总结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经验与不足,为优化当前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提出启示和借鉴。
蔡世华[2](2015)在《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当下中国大学组织绩效提升乏力、组织形象受到质疑,这与大学组织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失范密切相关。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重建大学组织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构建基于正确价值观引领和驱动的现代大学组织文化。本论文首先审视了当下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现状与问题,运用组织场域理论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大学组织场域内外部主体因素各自拥有其组织资本与组织惯习,按照各自的逻辑深刻影响着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取向;就外部适应性与内部一致性而论,中国大学组织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征集中表现为外部强政府取向、弱市场取向与内部强行政取向、弱学术取向的同构与耦合。本论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过程中各种驱动力与阻力要素之间存在的复杂互动机制,认为伴随着大学组织文化的变革过程,大学组织价值观也遵循着特定的机理发生衍变,并通过冲突、交流、反思,逐步达到认同、濡化融合;其中,对立价值取向强度、价值观匹配度、文化刚性与文化扰动指数都与大学组织价值观密切相关,对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成效的影响至大,是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的四个关键变量,对其不仅可以进行测量和诊断,而且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着眼于为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提供时空方位与价值坐标,本论文分析了当下中国大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认为大学组织场域要素互动开始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开始更加重视大学自治、学术导向、公平与诚信、国际化视野的价值导向。在此背景下,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应当多维度构建组织价值观体系,学习和借鉴西方近现代的大学理念、传统中国的“大学之道”以及近代中国大学的优秀精神遗产,广收博取,熔冶一炉,以塑造能够有效驱动中国大学健康发展的价值观体系,并不断提升价值观匹配层级,努力实现大学组织及成员的价值超越。为了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全过程,本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出了价值观统领、内外部联动、以上率下、知行合一的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实践路径与行动框架。关键关节包括:建构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大学组织场域外部支撑体系;打造具有价值观自觉的大学领导团队;培育富有活力的“无边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构建核心价值观统摄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强化大学组织成员价值观化育与社会化程度。总之,建设价值观驱动型大学组织文化,使中国大学拥有崇高而强大的“组织灵魂”,乃是本文研究的主旨与追求。
王飞[3](2013)在《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长作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治校主体,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最重要又是最稀缺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最理想发展状态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其主体性发展状况,不仅能促使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卓越,而且影响着大学职能的发展和实现,进而更深层次地影响着社会公民的培育及其发展。但随着不同社会体制的转型与历史演进,这种主体性发展被置于一种“官场主体性”之下,导致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陷入了困境,这是长期无视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既是一个用以描述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概念,也是与“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内涵紧密相扣的,在高扬教育家办学价值的今天,探讨“具有卓越性的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尤其从主体性发展的角度思考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问题,对推动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治校体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主体性哲学理论、主体教育管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分析法与系统研究法,建构以大学校长主体性办学治校活动为表征的职业化发展范式,揭示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内在性生成机制,促进大学校长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大学校长职业发展质量,焕发大学校长职业的生命光彩。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从整体层面明晰了研究背景、问题认定、研究范畴、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宄思路以及核心概念,进而架构起研究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轮廓。第二章,阐释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质。探析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大学校长职业的发展趋势,支撑这种“职业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力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内涵体系: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即大学校长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属性、作为引领主体的本质属性;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据,即大学校长的管理行为系统、社会交往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过程规定性维度、目的规定性维度与关系规定性维度;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涵义,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三层基本含义、三大主体关系、三种基本表现与三个发展阶梯。这种主体性内涵体系可从中外大学校长职业发展史的国外镜鉴与本土追索中得到感知并证伪。在西方,某些国家历经中世纪以来诸多的变革,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在于有良好的制度平台与社会环境,其学术自由与独立理念、大学校长遴选的制度设计、大学校长的卓越性发展等因素在催生其主体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普遍的教育信念。随着这种信念的东渐传播,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都是卓有成效的,不仅跟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而且作为办学治校主体的大学校长在大学场域存在着健康的主体性,进而成为卓越的教育家型大学校长。而这种主体性的发展凸显了这个时期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升华,彰显了富有张力的主体性意蕴,达成了卓着的主体性业绩。一种体现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学场主体性”遵循其主体性发展的原理得以正常运转,使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学术化、专家化、职业化等主体性得以发展。第三章,诊断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问题。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三大方面展开解读,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有着自身特有的历史境遇。尽管西方具有普适性的大学校长主体性早已东渐输入并扎根,但政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情结、经济法制薄弱使大学校长主体性在中国的展开面临与新老传统或制度文化领域的严重冲突,导致在当下中国的大学校长主体性仍是实质的“不在场”或尚未真正发展,未化为人们普遍的文化—心理结构或大学的文化精神,构筑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并未成为普遍的教育信念,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充其量还只是中国大学教育价值空间的一种“悬浮物”,主要被“官场主体性”所遮蔽,表现为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政治化、官僚化、职务化与媚俗化,对中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宏观危害与微观危害,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第四章,构筑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构筑不仅具有中外大学文明历史发展实践中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整体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教育家办学需要的合理性。以支撑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核心——“主体性”为标底,本论文吁求大学校长发展中构筑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属性特有的组织基础、人在发展中特有的人性基础、大学共同体中特有的理性基础与大学自治所需的权力基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功能或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基本价值与重要价值。借此,要回应问题、重塑卓越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形象或职业形象,必须遵循从政府到大学这条由外到内的轨道有效建立起“宏观路径”、“中观路径”与“微观路径”的逻辑路向。“宏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政治环境治理、经济环境治理、社会环境治理、文化环境治理与法律环境治理五方面进行。“中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产生机制的改进与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与完善两方面进行。“微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自我认识机制、自我定位机制、自我调控机制与自我实现机制四方面进行。三大路径共同构筑起大学校长主体性地办学治校制度,进而还原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本来面目,构建大学校长健康卓越的职业发展状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性取向是一种吻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学场主体性”;第二:大学校长在职业生活与办学治校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根据大学这个学场的特性来定义的;第三:当大学校长的主体性镶嵌于官场主体性中且尚不独立,精神远未自由时,便无以成“家”;第四:大学校长的官场主体性是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不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认同;第五:学场与官场的含混一元制是大学校长官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不合理制度供给导致了其官场主体性的蔓延,这是中国政府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希望获得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收益、希望降低大学管理成本的制度设计、希望获取大学发展进程中办学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损坏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制度设计;第六:大学校长的学场主体性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的共性因素,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是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所认同的;第七:学场与官场的清晰二元边界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政府在合理制度框架下对大学进行干预的目的是保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校长在这样的体制里进而形成学场主体性的本质属性,而中国大学校长这种学场主体性是在官场主体性遮蔽下异化的主体性,带着这种异化的主体性行走了60多年的中国大学校长,已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完成了其职务使命;第八: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遵循“厘清应然问题(历史养分与他山之石)+正视实然问题(官场主体性及其危害)+立足本然问题(现实建构与制度设计)”的理路,才能抓住关键;第九:国家和社会只有创建良好的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与法治空间,全方位勾勒并落实大学校长主体运作的多元图景,从大学组织外部撬动大学体制局限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局限,才能促使大学校长主体性优化并向教育家成功转型;第十:大学校长只有以“学场主体性”作为办学治校的行动哲学才能使自身进行职业化改造而走向卓越发展。总之,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要扎根于在个人、大学、社会、国家这个复合系统里的职场实践中,在实践中进行全方位构筑。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其拓宽了大学校长研究的视角,充实了大学校长发展的理论,提供了大学校长发展的新思路,引发大学校长的反思,提升大学校长主体意识,提醒社会关注并给予大学校长发展的良性空间。大学校长主体性不断优化,主体性伴随大学校长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大学校长主体性行走在路上。
方文晖[4](2011)在《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后,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6所高校为试点单位,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制定大学章程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制定大学章程必须遵循这样的路径:第一步,界定大学章程定义,定义准确是章程定位正确的基础;第二步,研究国内外大学章程,总结出可供我们制定章程时借鉴的经验;第三步,分析大学章程的意义和功能,认清大学章程价值;第四步,剖析大学章程文本的结构、内容,确立大学章程文本的框架结构;第五步,按照程序,遵循原则,由专门机构及人员制定大学章程文本,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付诸实施。“词义界定”章中,运用逻辑学“属+种差”的定义方法,提炼出大学章程的定义:大学为了履行其使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制定的,明确大学地位和外部关系、确定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根本事项的规范性文件。从目前我国已有法律法规对大学章程的界定、现有大学章程的实施状况以及对大学章程的价值期望三方面出发,归纳出大学章程具有契约、自治规则和准行政法三重属性。对大学章程与其上位规范、下位规范和政策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大学章程具有内容纲领性、程序法定性、实质合法性、行为指引性、动静协调性五个特征。提出了按照六种不同标准对大学章程进行的分类。“经验借鉴”章中,分国外、港澳台、建国前、建国后四个部分,全面梳理了大学章程从国外大学特许状、清朝《京师大学堂章程》至今的发展历史,分门别类地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总而言之,制定大学章程之时,第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吸收已有经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二,要妥善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章程与法律法规、大学章程与校内规章、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关系;第三,必须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制定;第四,必须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和办学自主权,规定大学管理体制,保证大学决策的民主化;第五,大学章程的制定要因地因时制宜,必须体现自己特色、历史和文化。“价值确认”章中,首先指出“大学章程价值是大学章程对价值主体的意义”;进而从法律、治理、文化三个层面归结大学章程的意义;最后,总结了大学章程:呈现大学历史、彰显大学使命、建构治理模板、明确职权义务等四个方面的功能。“文本架构”章中,从国外、港澳台和中国大陆三个方面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大学章程进行考查比较,结合我国历史以及立法和其它章程的惯常做法,提出了我国大学章程结构和内容的建议:在结构上,自序言以下,从总则到附则,按章、条、款、项四层结构制定文本,统一编序。序言部分应该包括:1、大学的历史及建设成就;2、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的理想;3、制定大学章程的缘由。总则部分应包括:1、学校名称、校址;2、办学宗旨。正文部分应包括:1、学校标志;2、党委和行政之间的职权;3、校、院管理体制;4、教授治校、学术机构的职权;5、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权利;6、财务制度;7、师生社会服务与外部关系;8、校友参与。附则部分应包括:1、章程的核准生效及修改;2、章程的解释权。“文本制定”章中,参照法学理论、立法法的规定和我国的实践,提出大学章程的制定程序包括:章程的草拟、章程的审议、章程的表决和通过、章程的审核、章程的公布以及章程的修改。分析了制定大学章程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平等原则、民主原则、权利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等四条价值原则和位阶原则、明确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公开性原则等五条形式原则。在解释了大学章程制定的影响主体和决策主体后,依据《立法法》和法理学常识,提出: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是指行使大学章程表决通过权的机构和人员。分析了当前理论和实践中大学举办者,地方人大或其常委会,政府,大学的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或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等作为章程制定主体的缺陷,提出了成立由政府代表、党代会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学生会代表、董事会董事代表、校友会代表等组成的联合代表大会来对大学章程进行表决,并阐述了理由。
桑宜川[5](2010)在《城市文明传播中的世博会:寻找大学精神伊甸园》文中研究表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面向市场经济,在一片商业化的色彩笼罩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无深受影响,"大学精神"已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日渐式微,难觅踪迹。与此同时,学术界有良知的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状况的改善,中国的社会现状以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更需要文明的传播与文化的复兴。回望历史,近代和现代中国的每一座城市文明,如果没有北大、清华、南大、复旦、交大、同济、浙大,武大,中大,川大等无以计数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作为城市文明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如果没有"大学精神"与大学传统,难以想象她还有什么文化与文明资本,可向世人展示?因为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幕墙堆积起来的建筑森林并不代表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这座城市就几近于文化传播的沙漠。"大学精神"标志着一座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精神纬度。国学大师陈寅恪(ChenYingke)在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和真正的教育家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忽略并丧失了对"大学精神"的继承与重建,那是中国今后几个世纪都挽救不回来的。
陈金江[6](2010)在《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无论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总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倘若一个社会丧失了或无法培养精英群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培养精英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精英也是大学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大学中,培养精英也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正如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背景之下,自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中国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新建了一类特殊组织来开展培养精英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批组织逐渐“升格”为学院,成为各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这批组织被称之为“本科精英学院”,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是伴随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概而言之,本科精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模式”。案例研究法适合对本科精英学院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本科精英学院运行过程中五对关系的描述,即传统与现代、行政与学术、形式与内容、点上与面上、有形与无形,形成五个不同特点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学科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由教育模式”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主动实践模式”。每一所大学的本科精英学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跨案例分析报告。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特殊组织,其组织目标是通过探索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权力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为辅助的权力模式。通过对每一所案例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的总结归纳,本科精英学院的运行都遵循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突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从“以专业为本”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探索各种新型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形成学术优势积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驾驭,集中全校学术优势资源,在学术力量的参与下,营造一种有形和无形学术氛围,为本科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学术基础。三是渐进式的持续变革。以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局部范围内不断探索实践,在历史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组织变革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本科精英学院的创办和运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合目的性以及合规律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科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问题,二是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固化本科精英学院被赋予的特权,真正让教学改革的特区“特”起来,同时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层次本科教学改革。
刘宝岐[7](2010)在《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耶鲁大学是一所以人文教育闻名的世界着名大学。自1701年建校以来,耶鲁大学以追求光明与真理为校训,坚持学术的正统性,坚持学术的自主独立地位,重视传统学科的价值,通过最丰富的思想训练与社会体验发展学生的智慧、道德、公民责任和创造能力,并以人文科学的巨大成就而闻名于世。300多年来,耶鲁大学以其独特的人文教育理念培养了无数具有人文精神的优秀毕业生,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教育传统和人文精神。研究耶鲁大学人文教育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广泛爬梳史料,综合运用历史分期、综合分析、专题探讨等多种方法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耶鲁大学人文教育有着深厚的欧洲文化渊源,并深受英国清教传统和自由教育理念以及德国19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并在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和独特发展历程。文章认为耶鲁大学的人文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1)从1701年成立到1776年美国独立为第一个阶段,这是耶鲁人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其人文教育移植了英国牛津、剑桥的教育理念,并以神学教育为主要特点。(2)从1776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二个阶段,耶鲁以人文教育为本,审慎发展科学教育,建设研究型大学,并于1828年发布《耶鲁报告》、在1886年实现了大学化发展、在1919年进行学校重组,最终探索出了一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存,重视本科生教育,不断发展精深研究的发展道路,这是耶鲁大学人文教育不断改进、成型的阶段。具体来说,这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776年到1886年,这时耶鲁学院以人文教育为主导,科学教育处于从属地位;第二个时期从1886年到1945年,这是耶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平等互存、共同进步的时期。(3)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是耶鲁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耶鲁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现实,继续重视和弘扬人文教育传统,以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成立了惠特尼人文研究中心,提出了发展交叉学科、引导人类知识发展、培养世界领袖、建设真正世界性大学的目标,这是耶鲁大学人文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而进行调试与再发展的阶段。在30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耶鲁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教育传统和追求知识永恒价值、追求思想自由、个性独立、富于批判精神,保守性与开放性统一的、稳健进取的人文精神。文章还总结分析了耶鲁大学人文教育发展与变革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形成办学特色,正确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重视本科教育,发展住宿学院,大学自主办学等,并结合这些经验具体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冯倬琳[8](2009)在《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杰出校长能够造就一流研究型大学。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如何成长起来,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特征是什么?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应该关注什么,扮演何种角色?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管理过程中的领导特征是什么?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校长职业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研究型大学校长为研究对象对校长进行职业管理和职业发展的研究,为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选聘、任用和评价提供建议。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进行应然状态分析。首先,宏观层次的职业管理研究是校长领导视野的研究。纵观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作用,研究型大学在系统内部的推动作用和以学校为本的需求,本研究将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领导视野划分为全球系统、国家高教系统外部、国内高教系统和学校内部共四个视野。其次,中观层次的职业管理研究是校长的战略领导阶段的研究,主要是校长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以组织战略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发展阶段划分为明确学校定位、形成愿景、战略确立、策略实施和成果评价共五个阶段,并结合案例分析各战略阶段中校长的自我管理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校长的管理。第三,微观层次的职业管理研究是校长的领导职能研究,主要是校长与学校行政领导团队之间的互动。以领导权力理论为基础,根据领导者所具备的法定权力、奖惩权力、专家权力和魅力权力,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将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领导职能划分为组织运作、学生培养、学术研究及科技转化、外部关系处理和学校精神与文化共五项职能,与之对应提出校长作为首席执行官、师者典范、学术代言人、社会活动家和教育思想家的五种领导角色。此外还结合案例分析领导职能实施过程中校长的自我管理以及对学校行政领导团队的管理。在大学校长职业管理特征应然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领导视野、领导阶段和领导职能三个维度构建出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的应然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尝试将18位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的83份文本,12位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的172份文本,以及我国两位个案校长的685项领导活动转化为可定量比较的数据,解读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在职业管理模型各维度的实然状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心;强调研究型大学在高教系统中的领导作用;对学校愿景的强烈关注;授予学校行政官员实施策略的充分权力,主要发挥战略领导作用;大量精力投入于外部资金筹集以及与立法者的关系;重视学校精神与文化的传播;对组织有效运作的战略领导。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国际合作意识强烈,国际竞争意识初现;国家责任感强烈,国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大量精力投入于策略实施阶段的学校行政管理;对学术研究有较高热情;关注本校特色职能的实施。在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特征应然和实然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从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角度深入探究校长职业管理特征的深层原因。以职业流动、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分析发现,研究型大学校长一般属于“学者型”,其职业路径主要是由学术转管理的双重型路径。研究型大学校长担任校长职前的职业发展分向上纵向、平级横向和向下纵向运动,而担任校长期间的职业发展是趋向核心职责的向中心运动的职业发展方式。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可分为职业准备、学术发展成熟、职业路径转换、行政管理成熟、职业高峰和职业衰退六个阶段。对我国103位研究型大学校长和美国两百多所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个人和组织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主要以学者型校长为主,具有长时间的全职教师经历;不同类型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个人因素较平均,教育水平较高,教育背景多样化;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校长的选拔范围宽泛;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流动方向主要是向下的,即由层次水平高的学校向低的学校流动;具有校长经历和校外行政官员经历等亮点经历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流动的选择范围更广。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个人的学科背景集中,学历层次高但水平待提升;具有本校学习、本校工作和从本校选拔的特征;职业流动性弱,来源地比较集中;职业流动的基本方向是横向的,即在同等类型和层次的学校间流动;我国不同类型的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水平不均衡,特征差异较大。最后,本研究将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管理研究的特征投射于现实中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实践上。在各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任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必然趋势,并向校长和有关选任和监管的上级机构提出管理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1)以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为出发点,将自组织理论、组织发展战略理论、领导权力理论等理论应用于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分析,从领导视野、领导阶段和领导职能三个维度构建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管理模型;(2)在职业管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个案校长的685项领导实践活动,对中美着名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文献报告的文本分析进行校长领导特征研究;(3)在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103位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个人和组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与特征分析。
管文虎[9](2007)在《高校国际形象初探》文中指出高校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其办学质量、社会贡献、国际影响的认知与评价。它反映了高校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国家的国际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形象,需要创建与之相应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应当增强国际形象意识,加强国际交流,克服误区,寻找差距,选准切入点,在世界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并在这个进程中,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于木[10](2006)在《“对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播出了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对话。北大和耶鲁两所大学分别是中国和美国的一流名校,在这次对话中,两位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分歧表露无遗,而背后则是两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水准和教育目标的根本性差异。在谈话的过程中,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到大学来,最重要的三个任务是什么?北大校长回答说:"第一,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第二个
二、耶鲁校长莱温与北大校长许智宏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耶鲁校长莱温与北大校长许智宏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国时期 |
二、国立大学 |
三、遴选 |
四、大学校长遴选制度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校长遴选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校长遴选制度的理论依据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大学治理理论 |
三、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二节 校长遴选制度的基本概述 |
一、校长遴选的主体 |
二、校长的角色定位 |
三、校长遴选的标准 |
四、校长遴选的程序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民国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设计中的主体和标准 |
一、遴选的主体 |
二、遴选的标准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设计中的角色与职权的要求 |
一、校长的角色定位 |
二、校长的职权划分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实践运行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实践中的主体与标准 |
一、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实践中的主体 |
二、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实践中的标准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实践中的的角色认同与程序 |
一、民国时期大学校长遴选中的角色认同 |
二、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遴选程序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经验、问题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经验总结 |
一、多元主体参与校长遴选 |
二、遴选标准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适应 |
三、遴选职业化的校长对大学进行专业化管理 |
四、赋予校长较大的管理权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遴选主体的错位 |
二、遴选标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
三、遴选程序的不完善 |
第三节 对优化我国当前的校长遴选制度的现实启示 |
一、优化校长遴选制度的目标 |
二、完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A 样本信息一览表 |
附录B 国立大学校长教育背景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当代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失范及其价值观归因分析 |
2.1 广受质疑的大学组织绩效与组织形象 |
2.2 大学组织文化失范及其价值观表现 |
2.3 场域互动: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的深层动因 |
3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动力机制及价值观冲突与融合机理分析 |
3.1 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变革的场域动力机制分析 |
3.2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过程及其契机条件分析 |
3.3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机理探析 |
3.4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的文化刚性与文化扰动问题分析 |
4 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测量与控制策略 |
4.1 国内外有关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测量方法探讨 |
4.2 大学组织文化主要测量维度的选定 |
4.3 案例:K大学组织文化现状与价值观测量实证分析 |
4.4 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变量的控制策略 |
5 大学组织文化场域的变革趋势与价值观构建 |
5.1 当下中国大学组织场域发展的新态势 |
5.2 当下中国大学组织发展战略及其价值取向 |
5.3 构建基于现代文化自觉的大学价值观体系 |
6 基于价值观指导的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路径与对策 |
6.1 建立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大学组织外部支撑体系 |
6.2 打造具有价值自觉意识的大学变革领导团队 |
6.3 培育充满活力的“无边界”大学学术组织 |
6.4 构建基于价值观统领的大学制度文化 |
6.5 实施积极有效的大学组织成员价值观化育策略 |
7 结语 |
7.1 几点基本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不足和有待深化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主体性发展的视角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切入视角 |
一. 问题提出 |
二. 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 |
一. 文献列举 |
二.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然论:主体性发展的本质 |
第一节 大学校长及其职业渊源 |
一. 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 |
二. 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 |
三. 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内涵体系 |
一.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 |
二.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载体 |
三.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 |
四.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含义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国外镜鉴 |
一. 美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二. 英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三. 中英美大学校长主体性比照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土追索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脉络 |
二.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根基 |
三.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阶段 |
四.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张力 |
五.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绩效 |
第五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及发挥 |
一. 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原理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基本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然论:主体性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 |
一. 异化理论与概念的哲学解读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实质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表现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宏观危害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微观危害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 |
一. 当代大学校长的主体形象调查 |
二.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探析 |
三.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差异 |
四. 当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然论:主体性发展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础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组织基础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人性基础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理性基础 |
四.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权力基础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本价值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宏观路径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中观路径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微观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主体性发展的本相 |
第一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一点再思量 |
第二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个人价值观 |
附录 |
附录1:大学校长主体性对办学治校重要程度的评估问卷 |
附录2:大学校长问卷调查对象一览表 |
附录3:大学校长主体形象他者认知访谈问题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章程制定的社会背景:因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局 |
二、大学章程制定的教育改革背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
三、大学章程制定的现实困境:理论迷离及实践艰难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总结大学章程的历史和对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及境外大学章程的述评 |
二、对大学章程词义进行界定 |
三、分析大学章程的内容 |
四、评价大学章程的地位和作用 |
五、论证大学章程的制定程序、原则和主体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 第二章 词义界定:定义、性质及种类 |
第一节 大学章程的定义 |
一、表述方式的选择 |
二、多样化的定义 |
三、定义的方法 |
四、定义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章程的性质 |
一、学界主要观点评述 |
二、本文观点 |
三、大学章程的上位规范和下位规范 |
四、大学章程的特征 |
第三节 大学章程的种类 |
一、以章程构成为标准:单一型章程和复合型章程 |
二、以章程效力源泉为标准:特许章程和授权章程 |
三、以大学性质为标准:公立大学章程和私立大学章程 |
四、以通过主体为标准:党代会通过的大学章程和教代会通过的大学章程 |
五、以章程制定时间为标准:成立前制定章程和成立后补定章程 |
六、以章程法律效力为标准:法律性章程和一般规范性章程 第三章 经验借鉴:域外及历史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大学章程的发展及经验 |
一、国外大学章程的发展 |
二、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二节 建国前大学章程的发展及经验 |
一、建国前大学章程的发展 |
二、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三节 港澳台大学章程的发展及经验 |
一、港澳台大学章程的发展 |
二、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四节 建国后大学章程的发展及经验 |
一、建国后大学章程的发展 |
二、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四章 价值确认:意义及功能 |
第一节 大学章程价值 |
一、大学章程价值的界定 |
二、大学章程价值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章程的法律意义 |
一、大学章程是大学设立的法定要件 |
二、大学章程彰显了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 |
三、大学章程是大学最根本的规范性文件 |
四、大学章程具有"准法律规范"效力 |
五、大学章程上承国家法律规范下启内部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大学章程的治理意义 |
一、大学章程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基础 |
二、大学章程是界定办学主体关系的依据 |
三、大学章程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稳固的保证 |
四、大学章程是科研与教学统一的前提 |
第四节 大学章程的文化意义 |
一、大学章程宣扬大学理念 |
二、大学章程承载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
第五节 大学章程的功能 |
一、呈现大学历史 |
二、彰显大学使命 |
三、界定治理结构 |
四、明确职权义务 第五章 文本架构:结构和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章程的结构 |
一、国外大学章程的结构 |
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章程的结构 |
三、我国大陆的大学章程的结构 |
四、关于我国大学章程的基本结构的意见 |
第二节 大学章程的内容 |
一、大学章程内容的学理归类 |
二、大学章程的基本内容 |
三、我国大学章程与境外大学章程的内容比较 |
四、我国大学章程的内容缺陷 |
五、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内容的建议 第六章 文本制定:程序、原则及主体 |
第一节 制定程序 |
一、章程的草拟 |
二、章程的审议 |
三、章程的表决和通过 |
四、章程的审核 |
五、章程的公布 |
六、章程的修改 |
第二节 制定原则 |
一、价值原则 |
二、形式原则 |
第三节 制定主体 |
一、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定义 |
二、当前的理论和实践 |
三、本文建议 结语 附录1 《立法法》关于法律、法规、规章等的规定 附录2 《高教六十条》 附录3 大学章程文本 |
1、中国政法大学章程 |
2、佳木斯大学章程 |
3、兰州大学章程(草案) |
4、温州大学章程 |
5、天主教辅仁大学组织规程 |
6、名古屋大学学术宪章 |
7、杜克大学章程 参考文献 后记 |
(6)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2 竺可桢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交叉混合模式 |
2.1 竺可桢学院的创办历程及原因 |
2.2 竺可桢学院的主要做法 |
2.3 竺可桢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2.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3 复旦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 |
3.1 创办复旦学院的动因分析 |
3.2 复旦学院的主要做法 |
3.3 复旦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3.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4 匡亚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科模式 |
4.1 创办匡亚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4.2 匡亚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4.3 匡亚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其主要经验 |
4.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5 元培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自由"教育模式 |
5.1 创办元培学院的动因分析 |
5.2 元培学院的主要做法 |
5.3 元培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5.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6 启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模式 |
6.1 创办启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6.2 启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6.3 启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6.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形成基础 |
第一节 欧洲人文传统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影响 |
一、古希腊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科教育传统的复兴 |
三、人文主义运动与英国自由主义教育 |
第二节 英国古典教育理论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影响 |
一、源自英国的清教主义与美国殖民地学院的建立 |
二、深受英国宗教传统、教学体制影响的殖民地教育 |
第三节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影响 |
一、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
二、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耶鲁大学人文教育 |
第三章 二战前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演进 |
第一节 1701 年至1776 年耶鲁大学的人文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建校宗旨 |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体制的变化 |
三、美国独立战争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18 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前夕耶鲁大学的人文教育 |
一、18 世纪末的美国社会文化变革带来的课程革命 |
二、《1828 年耶鲁报告》及其影响 |
三、南北战争与耶鲁大学人文教育 |
四、由耶鲁学院到耶鲁大学 |
五、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耶鲁大学的人文教育 |
六、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 |
第四章 二战后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美国实用主义浪潮与耶鲁大学人文教育 |
一、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及其影响 |
二、耶鲁大学人文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 |
第二节 哈佛课程改革对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影响 |
一、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 |
二、哈佛课程改革与耶鲁大学人文教育 |
第三节 走向新世纪的耶鲁大学人文教育 |
一、20 世纪下半期美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
二、应对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教育的人文主义危机 |
三、构建全球性大学中的耶鲁人文教育 |
第五章 耶鲁大学人文教育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耶鲁人文传统与科学教育研究 |
一、从 1701 年建校到 1776 年的殖民地时期 |
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
第二节 耶鲁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
一、追求知识的永恒价值 |
二、追求思想自由、个性独立、富于批判精神 |
三、保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三节 耶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色 |
一、重视人文教育的本科生教育 |
二、住宿学院制及其积极作用 |
第四节 耶鲁的精英教育理念 |
一、耶鲁大学精英教育理念的辉煌成就 |
二、耶鲁大学精英教育理念的人文主义特性 |
第六章 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
二、正确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
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
四、重视本科生教育 |
五、发展住宿学院 |
六、增加大学办学自主权 |
附表 |
(一) 美国独立战争前建立的9 所学院 |
(二) 耶鲁大学历任校长及任期 |
(三) 耶鲁大学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资料 |
二、中文着作类 |
三、中文论文类 |
四、主要网站 |
五、其它类 |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框架、内容、方法及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3.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定位 |
3.1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定位 |
3.2 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定位差异的原因分析 |
3.3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4.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领导视野 |
4.1 校长需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
4.2 校长需要重视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创新作用 |
4.3 校长需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引领作用 |
4.4 校长需要聚焦于以学校为本的领导 |
本章小结 |
5.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战略领导 |
5.1 研究型大学校长战略领导的理论基础 |
5.2 研究型大学组织的战略发展 |
5.3 战略领导各阶段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自我管理 |
5.4 战略领导各阶段组织对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管理 |
5.5 研究型大学校长战略领导阶段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6.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领导职能 |
6.1 研究型大学校长领导职能的理论基础 |
6.2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领导权力、职能与角色 |
6.3 领导职能实施中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自我管理 |
6.4 领导职能实施中研究型大学校长对行政团队的管理 |
6.5 研究型大学校长领导职能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7. 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管理的文本分析 |
7.1 中美校长职业管理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
7.2 中美校长领导视野的特征分析 |
7.3 中美校长领导阶段的特征分析 |
7.4 中美校长领导职能的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8. 研究型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研究 |
8.1 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8.2 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8.3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8.4 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83 份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文献报告清单 |
附录2 172 份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文献报告清单 |
附录3 103 所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现任校长名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高校国际形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国际形象是国家的国际形象的重要内容 |
二、世界名校的国际形象 |
三、塑造中国高校良好的国际形象 |
第一, 增强国际形象的意识。 |
第二, 扩大国际交流。 |
第三, 克服误区, 寻找差距, 选准切入点。 |
四、耶鲁校长莱温与北大校长许智宏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研究[D]. 李艳娜. 天津大学, 2018(06)
- [2]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D]. 蔡世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3]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D]. 王飞. 南京大学, 2013(08)
- [4]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D]. 方文晖. 南京大学, 2011(12)
- [5]城市文明传播中的世博会:寻找大学精神伊甸园[A]. 桑宜川. 世博会与都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6]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 陈金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7]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 刘宝岐. 河北大学, 2010(11)
- [8]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D]. 冯倬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7)
- [9]高校国际形象初探[J]. 管文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4)
- [10]“对话”[J]. 于木. 青年博览,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