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德[1](2021)在《从接受和体验视角看设计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20世纪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左派美学的思想精髓,梳理了"德国康士坦茨学派""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归纳了舒斯特曼"实践美学"理论的重要观点,重点论述了设计美学研究中主观体验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设计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探讨如何才能被消费者、受众所感知和消化,进一步阐明设计美学就是体验性美学。
李旭婷[2](2021)在《语图合体对题画诗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元之后诗歌题写于画面的行为促使语图之间形成内容互文而形式共生的合体模式。在此模式下,绘画对题画诗的形式、题材与批评维度皆有所制约。为突破这种制约,诗歌在重新观照诗画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作为时间艺术的优势,通过对感官的充分调动以及对时空的多维延展,突显内心情绪,探寻画外之思,并在与绘画空间制约的对抗中形成含蓄蕴藉的美学特质。诗歌对绘画部分的退让以及退让之后生成的新特质,使后期中国绘画诗书画一体的美学效果更加典雅圆融。
程丽蓉[3](2021)在《“易性乔装”叙事的符号学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符号文本的意义结构层级和符号表意参与者的身份都会影响符号表意述真与否,这是为学界所忽视的。"易性乔装"叙事最能凸显出述真问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符号接收者/解码者对于符号文本意义结构层级的理解,其与符号发送者/编码者是否达成一致,以及符号表意参与者的性别身份都会极大影响表意效果。本文以莎士比亚、伍尔夫和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为例,揭示"易性乔装"叙事述真之复杂与丰富。
王庆忠,董在全[4](2021)在《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文中指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路径和效度均将其过程的本质指向一个接受活动。援用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及其提供的崭新视角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立足"读者中心"和"以人为本"来观照主体,尊重大众主体性、体现分众差异性、突出利益导向性,顺应大众化的应然、本然和必然;二是要回应"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来通达路径,活用"顺叙"以实现学理与通俗相统一,善用"倒叙"以完成实际与理论相联系,巧用"插叙"以促进系统与多元相互动;三是要聚焦"召唤结构"和"第二文本"来把脉效度,以拓宽接受广度、推进内化深度、激发外化力度为指向,让大众化往广处走、往心里走、往实处走。
陈淑慧[5](2021)在《读者意识关照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文中认为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衡量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影响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影响其人生道路的选择。正因如此,叶圣陶先生甚至将作文能力视为人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学生作文时读者意识的研究一直是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读者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降低作文难度和畏惧心理的有效方法。同时,读者意识的培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语文素养与整体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如何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成为作文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目前对读者意识的研究来看,作文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知,包括梁启超、叶圣陶、夏丐尊和朱自清等学者都进行过探究。新版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作文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考虑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是学生写作时必须要做到的,并以此来确定作文的内容安排。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作文部分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并通过写作实践部分的不断潜移默化来增强学生对读者对象的关注。可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第四学段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读者意识的培养,不仅遵循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培养的目标要求,而且对于转变目前教学的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将读者对象置于学生的作文过程,促进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课标和先行教材,通过调查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揭示目前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背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作文写作中读者的作用、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初中作文教学中介入读者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初中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细致梳理调查数据,较为全面的分析目前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第四部分通过学生和教师问卷的分析,分析当下作文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突显出目前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必要性。第五部分主要是论述教师和学生在培养读者意识的作文实践中各自的任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第六部分为教学案例的分析部分,主要从教案的撰写、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三方面入手,验证读者意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希望能对初中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帮助,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刘子恒[6](2020)在《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当代接受美学代表性人物,他关注阅读现象,力图从作者、本文和读者的关系中分析阅读这一审美活动的内涵结构和推行模式,他的理论研究始终围绕“阅读活动”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由此深入到阅读活动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不仅使我们对阅读活动本身和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有了详细的了解,也让我们对文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为后人开拓出了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理论研究道路,进一步推动了接受美学理论朝着深度构建新范式、引发现实社会新思考的方向发展。本文拟将伊瑟尔的审美阅读理论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论述,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梳理介绍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形成的背景和学术脉络,并整理汇总出该领域研究现状,为本文主要观点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构成论。研究了本文和读者作为阅读活动的两极,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处于潜势的、开放的“召唤结构”,期待读者进行阐述和解读,读者则充分依靠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实现对本文的“再加工”。第三部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过程论。探讨了读者和本文在具体的审美阅读活动中,是依靠何种方式、基于何种原理推动这一动态交流过程最终转换成为文学审美意义的。第四部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价值论。围绕考察阅读活动的价值体现,分别就建立对话机机制和实现本文及自我意义两个方面,对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进行再思考,发现阅读带给我们的绝不止是单纯的文学体验,它本身体现出来的对话模式,也为现实生活带来了重要启示意义;同时,它还赋予了本文以艺术价值,帮助我们尝试了超越现实自我和延伸自我可塑性的可能。第五部分,结语。概括了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的特色和意义,指出该理论对我们的文学阅读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论述,追问了文学审美意义在阅读中究竟如何生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从新的角度完善了接受美学的思想建构。同时,伊瑟尔在阅读问题本身以外所引发的思考,也对现实社会形成了关照,强有力地证明了文学阅读这一审美活动所折射出来的深刻意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一样具有不可替代、不容消逝的价值和作用。
杨誉芳[7](2020)在《邹韬奋读者观研究》文中指出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出版家。他一生从事报刊工作,着述繁复,既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十分系统的思想理论。邹韬奋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是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他众多的思想中,读者观思想可谓独树一帜。他十分关心和爱护读者,这成为他坚持办报办刊的不懈动力,而他与读者之间的友谊,也使得他在读者中有极大的影响力。邹韬奋的读者观,是在他的办报办刊、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而这样的读者观也反过来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学习韬奋的读者观是今天新闻工作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对当今新闻工作的改进和进步大有裨益。邹韬奋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读者观。本研究以邹韬奋的读者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广泛收集和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论着、学术期刊等,对邹韬奋读者观的研究现状、研究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了解,在明确界定读者与读者观概念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从邹韬奋读者观的背景环境入手,包括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而从时间上对邹韬奋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从整体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宏观认识。本研究重点梳理了邹韬奋个人对于读者的论述内容,这些内容相对分散却又前后照应,构成了邹韬奋完整的读者观,其中包含了邹韬奋对读者特点、功能、作用等方面的认识。本研究认为,邹韬奋的读者观可以总结为四点:读者是不可欺骗的、读者应是报刊的通讯员、读者的意见是报刊革新的方针、读者是生活书店的好朋友。接下来,在明确邹韬奋的读者观“是什么”后,本研究以韬奋的报刊实践为参照,探析读者观在实践活动中的呈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选择、栏目设置、文章风格、报刊任务。结合报刊实践,从微观上探寻邹韬奋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处理与读者的关系、如何把读者吸引到报刊活动中来,并在报刊活动中服务读者。最后,本研究对邹韬奋读者观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做分别的探索,总结其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反思当今的新闻工作,以期从邹韬奋的读者观中寻找启示。
药芝蓉[8](2020)在《论接受反应文论中的“隐含读者”》文中认为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的。但纵观西方文论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兴起前,读者这一要素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众多文论家对读者问题的探讨往往只是附着在对世界、作品、作家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将其视为文学及文学作品的附庸。随着作者的阐释权威和文本的自足性与封闭性受到质疑和瓦解,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西方文论界开始重视读者。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思潮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被誉为接受美学“双子星座”之一的伊瑟尔提出了“隐含读者”这个重要概念(亦被译为“隐在的读者”“暗隐读者”等,英文implied Reader)。“隐含读者”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实际读者的读者类型,其实质是一种现象学模型,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对应于“读者的存在”的是文本结构中出现的一种虚假非真实的读者类型;第二,对应于“文本设置的情感”的是读者试图沿着文本的结构解读文本,同时强调在此过程中读者再创造的能动性与引发的反应。“隐含读者”作为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主导当时文坛的形式主义文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也因此成为开启“读者时代”的滥觞。第一章主要探讨“隐含读者”概念的理论语境。通过分析得出文学范式的转变与联邦德国现实危机的应对是“隐含读者”理论诞生的提出背景。伊瑟尔在吸收现象学理论、现代释义学理论、形式主义文论及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隐含读者”理论。第二章阐释了“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首先,简要介绍了“隐含读者”的提出、内涵。其次,阐明了伊瑟尔阅读理论中读者阅读活动的基本运作机制。第三章为“隐含读者”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进一步比较“隐含读者”与其他读者概念,突出其独特理论价值。第四章主要对“隐含读者”的理论价值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结语部分在总结本文内容的基础上,阐明“隐含读者”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已逐渐中国化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强调“隐含读者”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读者,而是需要返回文本中去。
田甜[9](2020)在《哈罗德·布鲁姆经典阅读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1930—2019)是当代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代表作《西方正典》的问世,标志着布鲁姆走上了扞卫经典的道路,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中,布鲁姆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与阅读原则,呼吁读者学会阅读,加入到扞卫经典的行列中来。近年来,随着布鲁姆作品的翻译与传播,对其经典本体论的研究已很深入,并呈现出与经典阅读理论相结合的趋势,但大部分文章仅限于对《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的解读,侧重点仍停留在对布鲁姆经典本体论的分析与介绍上,忽略了布鲁姆在英文原着Where shall Wisdom be Found?中关于阅读艺术的介绍,不利于整体把握布鲁姆的经典阅读理论。本文拟在研读布鲁姆代表作的基础上,对其经典阅读理论进行更加深入与全面的探讨,使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布鲁姆的阅读经验与关于阅读的艺术,进而指导自己的阅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现实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概况,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论述了布鲁姆经典阅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首先,电子与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其次,在政治与宗教战争频繁的西方世界,文学成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文学的审美价值受到冲击。时代背景与文化现状是布鲁姆扞卫经典的直接动因。同时,布鲁姆的经典阅读理论与文学传统又有着深厚的渊源:经典本体论和经典阅读理论的形成与布鲁姆对“影响”的研究密不可分;在阅读主体方面,布鲁姆借鉴了伍尔夫“普通读者”的观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经典阅读的目的与追求,强调经典阅读的审美自主性,扩宽了经典阅读的视域;在阅读原则与阅读体验方面,布鲁姆对经典审美价值的强调与对读者精神世界的关切则得益于朗吉努斯对崇高风格的论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布鲁姆在扞卫经典的过程中对“影响”理论的重新思考。主要从影响的复杂性,影响的独特性,影响的目的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基本看法是:文学影响的复杂性体现在影响关系与防御形式的多样性上;布鲁姆对“焦虑”与“误读”的重新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影响理论的独特性;影响的目的性则在于通过对文学影响的研究,找到实现诗人与读者神性的方式:布鲁姆认为,诗人通过创造有价值的经典诗歌来实现自身的不朽,读者的神性则存在于阅读的过程中,与阅读的审美体验是相辅相成的。第三章介绍了布鲁姆经典阅读理论的核心原则:审美自主性原则。第一节分析了布鲁姆的审美自主性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特色的彰显,指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读者的自主性是互相成就的关系;第二节以莎士比亚的原创性为例,解释了布鲁姆对经典审美价值进行量化与具体化的过程;第三节从审美价值的现实存在出发,对布鲁姆所强调的读者的自主性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布鲁姆的审美自主性原则一方面为评判经典提供了准则,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对读者精神世界的关切,是经典阅读理论的核心原则。第四章在谨慎翻译布鲁姆的英文原着Where shall Wisdom be Found?的基础上,结合布鲁姆的批评实践,讨论了布鲁姆关于阅读的艺术与阅读的深层动机。首先,布鲁姆对柏拉图具有伪装色彩的哲学智慧进行了批判,总结了柏拉图哲学智慧对经典阅读产生的不利影响,指出柏拉图的哲学目的在于维护哲学家和哲学智慧的尊严与地位,揭露“憎恨学派”文化研究的本质,为经典阅读扫清了障碍。其次,在对宗教典籍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布鲁姆指出,阅读艺术的形成,以及经典阅读理论对读者内在自我的关注,都源于宗教智慧的启发。最后,布鲁姆通过尼采的“痛苦诗学”,将宗教智慧与诗性智慧结合起来,解释了何为有难度的乐趣,引导读者在阅读中实现对尼采式诗性智慧的追寻与求索。结语部分对布鲁姆的经典阅读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价。首先,在经典阅读理论中,布鲁姆在一定程度上将精英与大众的矛盾立场进行了调和,并为人类摆脱理性羁绊、实现心灵的自由提供了途径;其次,虽然布鲁姆追求的理想化读者与理想的阅读过程是很难实现的,但他扞卫经典的坚定信念与理论的丰富为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世界各民族实现对传统经典作品的扞卫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最后,布鲁姆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发展成阅读的艺术,并与读者分享,对读者和理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翊[10](2020)在《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文中指出在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中,读者主体性一直是姚斯、伊瑟尔在探究文学史、文学与作者关系、文学与读者关系、作者与读者关系等问题时的核心概念。读者主体性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建立与文本的互动关系的精神基础,是读者打破与重构期待视野的力量来源,是读者自觉实现文本价值的意识关键。读者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文本,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当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在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文化产业的活动中,常常被模糊,人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自主选择被支配,其精神世界陷入空洞、苍白。因此,从读者主体性出发,探究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的作用与体现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个体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发挥自己的读者主体性,也有利于唤醒和强化人们在文化体验中的主体意识。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是在众多理论思潮的孕育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和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姚斯受前者的影响较多,提出了期待视野理论。伊瑟尔受益于后者较多,提出了阅读理论。朱立元、费什等对读者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从现实的读者出发,在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中,受教者由于自身智力水平、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等的不同,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文化类电视节目教育中,以不同方式、带着不同侧重点呈现其读者主体性。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往往需要竭尽自己的全部精力才能完成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妙外译,其读者主体性相比一般读者,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更接近理想的读者。分析代表人物杨宪益、戴乃迭和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新性外译,有助于具体了解译者的读者主体性。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具有双重意义。通过读者主体性的实现,作为个体的读者能更深入的阅读文本,获得更完整的审美体验,也能更好地补充自身意识的主体力量;作为社会群体的读者能更加自觉地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会更加积极地传播自己深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利于加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读者主体意识的强势回归,可以规范当下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结合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研究读者主体性,是为了再次强调读者主体性在阅读中的作用,呼唤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主体意识的回归,从而让人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论文提纲范文)
(2)语图合体对题画诗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语图分体到语图合体 |
二、语图地位的改变与绘画对诗歌的制约 |
(一)画面空间对题诗形式的规制 |
(二)画作风格对题诗题材的导向 |
(三)应酬模式对诗歌批评维度的挤压 |
三、语图功能的分流与诗歌书写策略的调整 |
(一)感官的多元探寻 |
(二)时空的多维拓展 |
(三)抒情本色的回归 |
(4)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读者中心”——观照大众化的主体 |
(一)尊重大众主体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然 |
(二)体现分众差异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然 |
(三)突出利益导向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 |
二、回应“期待视野”——通达大众化的路径 |
(一)活用“顺叙”:坚持学理与通俗相统一 |
(二)善用“倒叙”:坚持实际与理论相联系 |
(三)巧用“插叙”:坚持系统与多元相互动 |
三、聚焦“召唤结构”——把脉大众化的效度 |
(一)从小众到大众:拓宽主体接受广度 |
(二)从共话到共鸣:推进主体内化深度 |
(三)从单向到双向:激发主体外化力度 |
结语 |
(5)读者意识关照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作文教学现状的要求 |
(二) 义务阶段课标要求 |
(三) 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作文教学与“读者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作文教学读者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 读者 |
(二) 意识 |
(三) 读者意识 |
四、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五、理论基础 |
(一) 学习动机理论 |
(二) 接受美学的读者观 |
(三) 传播学的受众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培养读者意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
一、整体性关系 |
二、理解性关系 |
三、制约性关系 |
第二节 读者对学生作文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
二、决定写作的形式与内容 |
三、减少写作时的未知性 |
第三节 初中作文教学中介入读者意识的可行性 |
一、言语交际双向互动需要读者介入 |
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读者的介入提供可能 |
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文部分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 |
第二章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的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的读者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
二、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指导与理解之间的矛盾 |
二、素质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 |
第四章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的策略 |
第一节 写作的准备阶段 |
一、转变观念,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 |
二、熟读课标,树立牢固的读者意识 |
三、积极引导,预设多样的读者对象 |
第二节 写作的物化阶段 |
一、细节处体现读者意识 |
二、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
三、一题多做体会文本读者群体变化的内在差异 |
第三节 写作的评改阶段 |
一、倡导民主平等对话 |
二、善用评语增强读者意识 |
三、多样化的评改方式强化读者意识 |
第四节 写作的展示阶段 |
一、拓展读者范围引入多样化读者 |
二、开发网络平台激发写作动机 |
第五章 读者意识培养的教学简例 |
第一节 读者意识作文训练教学简案与课堂实录 |
一、基本情况介绍 |
二、《环境保护月》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教学实践片断展示 |
一、畅谈读者,认识“读者意识” |
二、确定读者对象合理选材 |
三、限时写作,关照读者 |
四、教学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6)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伊瑟尔阅读构成论 |
1.1 本文观:一个有待被解读的“召唤结构” |
1.1.1 本文意义的动态生成 |
1.1.2 处于潜势中的本文 |
1.1.3 两极论 |
1.1.4 保留剧目(repertoire[英];Repertoire[德])与策略(strategy[英];Strategie[德]) |
1.2 读者观:对本文积极能动的“再加工”力量 |
1.2.1 “暗隐的读者”(disposition of the reader[英];derimplizit Leser[德]) |
1.2.2 游移视点(wandering viewpoint[英];wandernder Blickpunkt[德]) |
1.2.3 一致性构筑(consistency-building[英];Konsistenzaufbau[德]) |
1.2.4 被动综合(passive synthesis[英];passive Synthese[德]) |
第二章 伊瑟尔阅读过程论 |
2.1 交流的不对称性 |
2.2 未定性(indeterminacy[英];Indeterminacy[德])与空白(blank[英];blank[德]) |
2.3 空白的想象 |
2.4 否定(negation[英];Negationen[德]) |
第三章 伊瑟尔阅读价值论 |
3.1 在阅读中实现对话 |
3.1.1 阅读对话活动的两种特质 |
3.1.2 文学对话之于现实社会的启示 |
3.2 于阅读中实现价值 |
3.2.1 实现本文的价值 |
3.2.2 实现自我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邹韬奋读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个案研究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读者 |
1.4.2 读者观 |
第二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形成背景 |
2.1 政治环境 |
2.2 文化氛围 |
第三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实践基础 |
3.1 初出茅庐,大胆尝试 |
3.2 深受迫害,辗转办刊 |
3.3 抗战救国,以笔为锋 |
第四章 邹韬奋的读者观 |
4.1 读者是不可欺骗的 |
4.2 读者应是报刊的通讯员 |
4.3 读者的意见是报刊革新的方针 |
4.4 读者是生活书店的好朋友 |
第五章 邹韬奋读者观在报刊中的体现 |
5.1 内容选择:兼具趣味性与价值性 |
5.1.1 编读往来,收集读者信息 |
5.1.2 紧跟时代,丰富读者视野 |
5.2 栏目设置:丰富多彩 |
5.3 文章风格:明显畅快 |
5.4 报刊任务:为读者服务 |
5.4.1 组织团结读者 |
5.4.2 反映读者公意 |
5.4.3 引导教育读者 |
第六章 邹韬奋读者观的历史意义 |
6.1 促进个人的解放与进步 |
6.2 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 |
6.3 为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树立典范 |
第七章 邹韬奋读者观对新闻工作的启示 |
7.1 新闻报道大众化 |
7.2 发挥新闻媒介的指导作用 |
7.3 与时俱进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品格 |
7.4 新闻工作要有社会责任感 |
7.5 新闻工作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论接受反应文论中的“隐含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隐含读者”概念的理论语境 |
第一节 提出背景 |
第二节 理论渊源 |
一、现象学理论 |
二、现代释义学理论 |
三、形式主义文论 |
四、格式塔心理学 |
第二章 “隐含读者”概念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隐含读者”的提出及内涵 |
第二节 读者的阅读过程:从游移视点到被动综合 |
第三章 “隐含读者”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实际读者与假想读者 |
第二节 “隐含读者”与读者反应批评中其他概念比较 |
第四章 “隐含读者”理论价值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隐含读者”理论价值 |
第二节 “隐含读者”存在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哈罗德·布鲁姆经典阅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经典阅读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经典阅读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经典阅读理论的理论渊源 |
一、“影响”理论的延续与发展 |
二、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通读者”观的影响 |
三、朗吉努斯文艺观的影响 |
第二章 经典阅读理论的丰富:对“影响”理论的重新审视 |
第一节 “影响”的复杂性 |
第二节 “影响”的独特性 |
一、“焦虑”的明确与“误读”主体的转变 |
二、与读者反应理论的区别 |
第三节 “影响”的目的性 |
一、展现“诗人内心的诗人” |
二、寻找“读者内心的读者” |
第三章 经典阅读的原则:审美自主性 |
第一节 审美自主性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原创性:审美价值对经典的要求 |
第三节 自主性:审美价值的现实存在 |
第四章 经典阅读的深层动机:追寻智慧 |
第一节 追寻智慧的前提 |
第二节 追寻智慧的要求 |
一、宗教智慧:内在自我与阅读艺术的源泉 |
二、诗性智慧:一种有难度的乐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主体性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读者主体性理论的学理渊源 |
一、来自诠释学美学的影响 |
二、来自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主体性理论 |
一、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读者主体性的出现 |
二、伊瑟尔的阅读理论:读者主体性的确立 |
三、接受美学中读者主体性理论的局限 |
第三节 读者理论的当代嬗变:读者主体性的扩展 |
一、朱立元的潜在读者理论:读者主体性的社会性 |
二、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读者主体性的历史性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中受教者的读者主体性 |
第一节 古典诗词教育中理想的读者 |
第二节 现实的读者——以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为例 |
一、语言能力的学习:幼儿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
三、审美经验的视听化:文化类电视节目教育中古典诗词接受的读者主体性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中译者的读者主体性 |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及其作为译者的读者主体性概述 |
一、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简介 |
二、现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外译家的读者主体性概观 |
第二节 译者的读者主体性之精彩绽放——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许渊冲为例 |
一、与文本的沟通:自觉理性与深度理解 |
二、文本意义的生产:视野融合与创新阐释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接受中读者主体性的价值实现 |
第一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的个体功能 |
一、文本阅读的深入 |
二、审美体验的完善 |
三、主体意识的回归 |
第二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的社会功能 |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二、加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
三、规范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接受和体验视角看设计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J]. 李超德. 美术大观, 2021(10)
- [2]语图合体对题画诗发展的影响[J]. 李旭婷. 文艺评论, 2021(05)
- [3]“易性乔装”叙事的符号学探讨[J]. 程丽蓉. 符号与传媒, 2021(02)
- [4]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J]. 王庆忠,董在全. 理论导刊, 2021(09)
- [5]读者意识关照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调查[D]. 陈淑慧. 喀什大学, 2021(08)
- [6]伊瑟尔审美阅读理论研究[D]. 刘子恒. 西北大学, 2020(07)
- [7]邹韬奋读者观研究[D]. 杨誉芳. 河北大学, 2020(08)
- [8]论接受反应文论中的“隐含读者”[D]. 药芝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哈罗德·布鲁姆经典阅读理论研究[D]. 田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接受美学视角中读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D]. 冯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