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酮溶液治疗外阴白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21)在《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Vulva Lichen Simplx Chronicus,VLSC)是外阴白色病变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临床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疗法,聚焦超声、电生理、激光等物理疗法。虽然可以快速缓解和控制症状,但易反复,常伴随一定副作用,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使病人身体和心灵都饱受折磨。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经长期临床实践,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本课题前期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发现归芪藤草膏外治外阴白色病变在减轻瘙痒、改善皮肤颜色上疗效更优。大量研究表明LSC病损皮肤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增多,活化程度增加,其脱颗粒产生的类胰蛋白酶(Tryptase)可以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同时PAR2可以刺激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合成,调节感觉神经功能,而外周性瘙痒主要是由瘙痒介质引起,SP作为神经肽及瘙痒介质可致使皮肤瘙痒。因此,我们推测LS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皮肤“MC-PAR2-SP”网络有关,并且归芪藤草膏治疗本病可能通过该机制。研究目的:建立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通过研究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PAR2、SP、NK1R的表达情况,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的角度探究皮肤“MC-PAR2-SP”网络与LSC的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归芪藤草膏外治LSC对大鼠外阴皮肤中的MC活化,PAR2、SP、NK1R表达的影响,探究归芪藤草膏外治LSC的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构建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动物模型及研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变组织中MC活化,PAR2、SP的表达第二部分:研究归芪藤草膏外治对LSC大鼠外阴病变皮肤组织中MC活化及PAR2、SP表达的影响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组(n=30)。模型组予以机械刺激联合0.5%DMBA丙酮溶液涂抹8周,每周3次;空白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第6、8、10周肉眼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外阴皮肤情况,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外阴皮肤组织病理情况。取造模成功的模型组大鼠外阴皮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AR2蛋白表达水平。2.将造模成功(病理结果确认为LSC)的27只SD大鼠,分为中药组(n=13)、模型对照组(n=13),另取同周龄正常雌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3)。中药组予以归芪藤草膏外敷,模型对照组予以蒸馏水外涂。干预4周后取大鼠外阴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情况,免疫组化检测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AR2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模型组30只大鼠有27只病理提示LSC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程度增加,Tryptase、SP、NK1R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血清中SP含量明显增多,PA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中药组中92.3%(12/13)SD大鼠外阴皮肤已经恢复正常,7.3%(1/13)大鼠仍表现LSC;模型对照组中100%(13/13)SD大鼠外阴仍表现为LSC,其中中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组MC活化程度降低,Tryptase、SP、NK1R表达被抑制,血清SP含量减少、PA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中药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LSC大鼠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MC-PAR2-SP”有关,可能通过刺激MC活化脱颗粒分泌Tryptase,激活PAR2,导致皮肤感觉神经纤维中的SP显着增强,其结合NK1R作用于皮肤上的角质形成细胞等受体导致皮肤瘙痒的发生。2.归芪藤草膏膏搽外治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可能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皮肤“MC-PAR2-SP”网络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抑制MC活化,抑制Tryptase、PAR2、SP、NK1R表达,缓解瘙痒、改善LSC皮肤病损情况。
魏颖[2](2021)在《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树皮,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清热燥湿的代表药,还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炎镇痛作用,以及抗痛风等药理作用,但是关黄柏其他部位的研究仍处空白。为了保护关黄柏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黄柏的药用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关黄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了抗痛风性关节炎活性及辅助药理作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综述部分:对中药关黄柏的本草记载、资源分布与保护、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部分:1.对关黄柏叶进行了关黄柏叶红茶和关黄柏叶绿茶产品的制备工艺研究。2.采用比色法测定关黄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和总黄酮的含量,并与树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物碱含量最高为关黄柏树皮,总黄酮含量最高为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3.抗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活性研究部分:在小鼠踝关节注射尿酸钠(MSU)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模型。测定小鼠踝关节周长、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和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用Western-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NAL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滑膜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最好,与阳性组无显着性差异。能显着减轻小鼠关节肿胀,改善肾组织尿酸钠结晶和滑膜组织炎症浸润,降低小鼠血清中的UA、关节滑膜中的IL-1β和TNF-α以及肝脏中的XOD的含量,降低滑膜中的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情况,炒制的关黄柏叶、关黄柏原叶和关黄柏树皮各剂量组也具有不同程度地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关系。4.辅助药理实验研究:(1)抗氧化活性研究部分:通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铁原子还原力的测定,来评价关黄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铁原子的还原能力均高于其他三个样品,与维生素C最接近,说明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与中所含的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与查阅的文献相符合。(2)抗炎镇痛活性研究部分:采用蛋清致足掌肿胀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热板致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关黄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抗炎和镇痛活性,结果表明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的抗炎镇痛活性最好,与阳性组差异较小,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提高小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与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好相对应。(3)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本文首次对关黄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通过预实验结果表明各样品组小鼠给药7 d后,均未出现死亡现象,未测出LD50,所以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连续观察14 d并未发现小鼠死亡,小鼠状态良好,体重变化和脏器指数变化未出现异常状况。综上,本研究发现关黄柏原叶和其不同炮制品即发酵炒制的关黄柏叶、炒制的关黄柏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抗炎镇痛和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活性,且整体药理活性优于关黄柏树皮的药理活性。且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关黄柏叶及不同炮制品不具有急性毒性,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这不仅可以保护野生关黄柏树木资源,也为抗痛风性关节炎新型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关黄柏叶红茶和关黄柏叶绿茶的产品开发也能对我国东北地区特色健康产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钟琪[3](2020)在《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认为真菌竹黄胶囊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经提取加工制成的胶囊,具有祛风通络,散寒理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现有质量标准简单,仅有“鉴别”和“检查”项,无薄层色谱鉴别项,无含量测定项,不能很好地保证有效成分的均一可控,不能很好地保证药品质量。本论文在对中药材真菌竹黄药效部位-乙醇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完善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中药材真菌竹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材真菌竹黄15 kg经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粗粉以适量7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提取物依次用溶剂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三氯甲烷萃取部分经各种色谱系统(反复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中压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制备液相等)分离纯化,最后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综合理化常数分析和波谱数据解析,结构分别确定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竹红菌丁素(4)、hypomycin A(5)、(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7)、3β,5α,9α,14β-tetrahydroxy-(22E)-ergosta-7,22-diene-6-one(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9)、棕榈酸(10)、对羟基苯甲酸(11)、2-undecenedioic acid(12)。2.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本论文首次以丙氨酸为对照品,建立了真菌竹黄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即以经典展开系统正丁醇-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展开,茚三酮试液为显色剂显色。结果显示:真菌竹黄胶囊中丙氨酸的薄层分离效果较好。薄层色谱方法操作简单,经方法学考察,可以用于真菌竹黄胶囊的薄层鉴别。本论文首次以竹红菌丙素、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为对照品,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真菌竹黄胶囊中3个苝醌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2:3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60 nm,柱温30℃。结果显示:竹红菌丙素、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进样量分别在0.0163~0.816μg(r=0.9999)、0.0196~0.982μg(r=0.9999)、0.0403~2.016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36%~98.58%(RSD<1.16%)、100.39%~100.83%(RSD<0.47%)、97.94%~100.20%(RSD<0.85%)。该方法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基线较平,重现性较好,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张蕾[4](2013)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根据病理分为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其他外阴皮肤病。由于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的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本病最早曾被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外阴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色素减退、干燥、肥厚,甚至萎缩、溃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依据本病的临床变现,认为本病属“阴痒”、“阴疮”、“阴痛”范畴。其发病机理,多责之于肝、肾功能失调,湿热之邪侵袭,同时也与气血、经络有关;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或脾阳不足、失于温煦,或血虚生风、燥邪侵袭,或湿热下注、伤于阴器,或病久成瘀,血瘀阻络;无论本虚或感邪,均可导致外阴皮肤黏膜失养而产生皮肤色素减退、变白,瘙痒难忍,逐渐皮肤干裂、失去弹性、肥厚或萎缩等。西医学认为,各种外界因素(女性外阴所处环境、感染因素等)和诸多内在因素(局部微循环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性激素及其受体因素、遗传因素和分子生物学因素等)综合影响着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但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病变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肝肾入手,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可分别采用滋补肝肾、养血润燥、清热除湿等法,多标本同治,共达濡养外阴及止痒的效果,现代医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在其基础上更开辟了诸多新的治疗思路,使用外治法、内治法、内外合治法及针灸、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且药物种类多样,已形成一些经验方和自制膏剂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尚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亦较低。中医药在治疗时从整体入手,因人而异,实现个体治疗,且简便易行,如今更多的患者愿意采用本法治疗。西医治疗本病多从局部治疗入手,采用外治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不外乎氢化可的松、丙酸睾丸酮等激素类药物,起效快,可较为快速的控制瘙痒症状,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发生,易出现阴蒂增大、多毛等男性化反应,同时在复发率方面得不到很好地控制;物理疗法诸如聚焦超声、液氮冷冻、激光、红外线、微波、高压氧等,是一种无创的新型治疗手段,多需要专业仪器治疗,种类繁多,近年来聚焦超声已成为研究热门,但此法患者多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既定疗程,且该仪器仍未得到大范围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副作用的产生,因其多注重患者病变之本,标本同治,从而减少了复发率,使瘙痒、色素减退等症状得到较快的缓解,加速了病情的恢复,减少了治疗时间,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点,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和发展前景。
宋国娇[5](2013)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口服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外因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辨证以肝气郁结型为主,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规范化临床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柴胡疏肝汤中药汤剂,每天l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2次分服,l4天为l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对照组用药:予以白斑胶囊口服,使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14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痊愈率10%;显效13例,显效率43.3%;有效11例,有效率36.7%;无效3例,无效率10%,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痊愈1例,痊愈率3.3%;显效6例,显效率20%;有效16例,有效率53.3%;无效7例,无效率23.3%,总有效率达76.7%,两组总疗程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7)结论: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肝气郁结型外阴营养不良都有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王春艳,杨建春,张琦,韩淑英[6](2010)在《复方敏宁搽剂镇痛止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复方敏宁搽剂对实验性小鼠疼痛及对豚鼠痒的影响,阐明其止痛止痒的作用及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镇痛试验,采用磷酸组胺致豚鼠足痒的方法进行止痒试验。结果:复方敏宁搽剂能明显抑制小鼠热刺激所致的疼痛,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且具有抗组胺致痒的作用,提高致痒阈,降低其反应性。结论:复方敏宁搽剂具有镇痛止痒作用,支持临床用于外阴白斑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郑来丽[7](2009)在《附桂骨痛复方提取工艺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附桂骨痛复方(Fugui Gutong Decotion,FGD)取《金匮要略》乌头汤之精华组方,由附子(制)、川乌(制)、肉桂、党参、当归、白芍(炒)、淫羊藿、乳香(制)8味中药组成。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阳虚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试验有效率达95%,是治疗此类疾病的理想药物。但是目前附桂骨痛复方仍是采用传统水煎提法,有效含量低,一次服用的剂量大,质量检测控制有唯成分论之嫌。为克服以上缺点,寻找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并达到减毒增效目的的工艺路线,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确定。根据二帖类生物碱和酸性染料溴甲酚绿在酸性缓冲液中形成的络合物能被氯仿提取,并且提取液在412.5 nm处具有吸收值的原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总生物碱的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方法准确,可作为附桂骨痛复方的定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中芍药苷含量。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附桂骨痛复方提取液经过简单处理,就使其中的芍药苷色谱峰与其他杂质峰能够较好的分离,无干扰。该检测方法供试液的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提高了检测的效率。2、对附桂骨痛复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本文研究了三种提取方法:黄酒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提取法。以乌头类总生物碱,芍药苷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黄酒提取法,半生提取法的最佳参数分别为:溶剂黄酒的浓度为85%,总煎煮时间为4h,药材不用粉碎(饮片);3煎用水的pH值分别为即2.0、7.0、8.5,总煎煮时间为3小时。根据综合指标的评价Y值,将以上两种方法与微生物发酵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后者Y值最大。该法所得乌头总生物碱含量大于半仿生提取法的2倍。而且微生物发酵提取液比较澄清,可能正是因为此对有效成分有浓缩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中药活性成分的含量。3、附桂骨痛复方发酵前后药效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为发酵后附桂骨痛复方灌胃给药的LD50为133.70g·kg-1,远远高于发酵的附桂骨痛复方灌胃给药的LD50为118.16g·kg-1。表明发酵后附桂骨痛复方用药安全性增加。此外,进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耳廓肿胀抗炎实验;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结果表明初步表明发酵后的提取物比未发酵的提取物抗炎镇痛效果有显着的提高,P<0.01,也验证了复方通过发酵有效含量提高,其药效也相应提高的理论。
李焱[8](2009)在《中药离子透入法对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中药离子透入法对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阴白色病变萎缩型患者48例,随机分为离子透入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离子透入组24例,应用离子导入仪将中药蛇床子洗剂电离雾化后,药物成分作用于外阴局部;对照组24例,应用丙酸睾酮软膏局部外用。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妇科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组织学变化情况,记录后评分,最后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离子透入组治疗后外阴搔痒、干涩、疼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2)离子透入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光镜及电镜组织学检查均有改善,离子透入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透入法可有效改善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症状,使局部皮肤黏膜色素脱失减轻,并可使光镜及电镜组织学变化得到改善,是治疗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比较理想手段,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杨建春,王春艳,张琦,韩淑英[9](2008)在《复方敏宁擦剂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复方敏宁擦剂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方法: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腹腔肠系膜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毛细血管口径、毛细血管数量和毛细血管交叉点数等指标的变化,阐明复方敏宁擦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检测腹腔及皮肤染料渗出的吸光度,观察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复方敏宁擦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与基质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没有酚妥拉明组显着(P<0.0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高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复方敏宁擦剂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营养,并有一定的抗渗出、抗炎的药理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秀霞[10](2008)在《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细胞分裂到细胞运动,从代谢到免疫,已知的生物功能没有一个是离开蛋白质能实现的。而作为药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运输载体,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而且还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排泄方式;从药物的有效性来看,仅仅是未与蛋白质发生作用的部分具有生物活性,而且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很大程度依赖于键合现象,因此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化学和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技术对一些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此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新药的设计与合成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简要概述和总结了国内外药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叙述了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技术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为本论文的展开铺垫了理论依据。2.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橙皮苷或淫羊藿苷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橙皮苷或淫羊藿苷对溶菌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作用,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橙皮苷或淫羊藿苷与溶菌酶反应的猝灭常数,得出橙皮苷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淫羊藿苷对溶菌酶的荧光产生静态和动态并存的复合猝灭方式。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橙皮苷与溶菌酶的作用力是以疏水作用为主,而淫羊藿苷与溶菌酶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研究表明橙皮苷、淫羊藿苷能够使溶菌酶的构象发生变化。3.将结构相似的三种黄酮小分子白杨素、芹菜素和桑色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共振Payleigh散射光谱、荧光偏振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等对这三种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与BSA作用过程中由药物分子结构变化所体现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小分子结构的变化,对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对三种黄酮小分子而言,分子结构中的C4’-OH、C2’-OH、C3-OH可能分别是与BSA分子间结合的作用基团,它们对药物-BSA相互作用过程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4.考察了具有生理活性意义的4种金属离子Ca2+、Mg2+、Cu2+、Zn2+对三种黄酮小分子-BSA结合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其在中药小分子-BSA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生物无机化学效应。5.探讨了其它典型来源和用途的4种外加剂如:碘、亚硝酸钠、葡萄糖及维生素C对三种黄酮小分子-BSA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参与方式,初步归纳了外加剂对中药小分子-BSA相互作用过程的扰动方式和可能的扰动机制。6.详细研究了中药活性成分牛蒡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增强效应,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应用荧光偏振技术分析了药物与蛋白质的作用情况;利用范德霍夫方程计算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不同药物-蛋白质体系的作用力类型;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牛蒡苷与蛋白质的结合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此外,探讨了阴阳离子对药物-蛋白结合常数的影响。
二、黄酮溶液治疗外阴白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酮溶液治疗外阴白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一、西医对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研究进展 |
1 医学术语和病理类型分类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 |
3.1 遗传因素 |
3.2 自身免疫因素 |
3.3 心理因素 |
3.4 神经功能因素 |
3.5 刺激性因素 |
3.6 感染性因素 |
3.7 环境因素 |
4 治疗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二、肥大细胞介导的非组胺慢性瘙痒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 |
1 由肥大细胞-神经元介导的瘙痒信号传导 |
2 MCs、PAR2、SP在瘙痒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
3 由肥大细胞介导的瘙痒与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研究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三、中医外治法治疗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进展 |
1 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 |
1.1 肝经湿热 |
1.2 肝肾阴虚 |
1.3 血虚生风 |
2 现代医家对于该病的认识 |
3 治疗概况 |
3.1 熏洗 |
3.2 膏搽 |
3.3 针灸 |
3.4 中西医联合治疗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构建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动物模型及研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变组织中MC活化,PAR2、SP的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溶液配制 |
1.4 实验分组 |
1.5 实验方法 |
1.5.1 LSC动物模型的建立 |
1.5.2 实验观测 |
1.5.3 病理活检 |
1.5.4 免疫组化法检测外阴皮肤组织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 |
1.5.5 Elisa检测血清SP含量 |
1.5.6 Western Blot检测PAR2表达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病理学观察 |
2.3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活化程度 |
2.4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SP、NK1R的表达 |
2.5 大鼠血清中SP含量 |
2.6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PAR2蛋白表达 |
3 讨论 |
3.1 构建LSC模型SD大鼠的选择 |
3.2 LSC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MC活化,PAR2、SP、NK1R的表达 |
第二部分 研究归芪藤草膏外治对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PAR2、SP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模型的分组 |
1.2.2 实验观测 |
1.2.3 病理活检 |
1.2.4 免疫组化法检测外阴皮肤组织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 |
1.2.5 Elisa检测血清SP含量 |
1.2.6 Western Blot 检测 PAR2 表达 |
1.2.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病理学观察及结果统计 |
2.3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活化程度 |
2.4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SP、NK1R的表达 |
2.5 大鼠血清中SP含量 |
2.6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PAR2蛋白表达 |
3 讨论 |
3.1 我们对于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因病机认识 |
3.2 归芪藤草膏治疗本病的优势 |
3.2.1 组方 |
3.2.2 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分析 |
3.3 中医外治法—膏搽法的优势 |
3.4 归芪藤草膏改善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颜色、组织情况的优势 |
3.5 归芪藤草膏治疗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机制 |
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国关黄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 关黄柏的本草记载 |
1.2 关黄柏分布与资源概况 |
1.3 关黄柏的化学成分 |
1.4 关黄柏的药理作用 |
1.5 关黄柏的开发利用情况 |
第二章 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进展 |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2.2 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进展 |
2.3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关黄柏叶的应用调查与关黄柏叶红茶和关黄柏叶绿茶的制备工艺研究 |
1.1 关黄柏叶的应用调查情况 |
1.2 关黄柏叶红茶和关黄柏叶绿茶的制备工艺研究 |
1.3 材料与方法 |
1.4 结果与分析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第二章 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中成药质量标准 |
1.2 课题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2.1 立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药材真菌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药材来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4 提取与分离 |
2.5 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结构解析 |
2.6 小结 |
第3章 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3.1 概述 |
3.2 样品收集情况 |
3.3 研究内容 |
3.3.1 薄层鉴别研究 |
3.3.2 含量测定研究 |
第4章 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中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
1 病名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2.1 古代文献记载 |
2.2 近现代学者的认识 |
西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
1 病名与分类 |
2 临床变现及病理变化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1 局部因素 |
3.2 免疫因素 |
3.3 遗传因素 |
3.4 性激素及其受体 |
3.5 感染因素 |
3.6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
3.7 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 |
3.8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
中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1 中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1.1 内治法 |
1.2 外治法 |
1.3 内外合治法 |
1.4 针灸及其他疗法 |
2 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2.1 药物疗法 |
2.2 物理疗法 |
2.3 其他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小结 |
王必勤老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方法 |
3 组方特点 |
4 病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与标准 |
1 病例来源 |
2 诊疗标准及疗效制定标准 |
3 试验病例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观察项目 |
6 疗效判断标准 |
7 临床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6)复方敏宁搽剂镇痛止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 |
1.3 动物 |
2 方法[1] |
2.1 复方敏宁搽剂对小鼠疼痛的影响[2] |
2.1.1 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2.1.2 对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2.2 复方敏宁搽剂对豚鼠的止痒作用[3] |
3 结果 |
3.1 复方敏宁搽剂对热板所致疼痛的影响 |
3.2 复方敏宁搽剂对冰醋酸致痛的影响 |
3.3 复方敏宁搽剂对豚鼠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 |
4 讨论 |
(7)附桂骨痛复方提取工艺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骨性关节炎 |
1.1.1 西医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认识和治疗 |
1.1.1.1 西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认识 |
1.1.1.2 西医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
1.1.2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认识和治疗 |
1.1.2.1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认识 |
1.1.2.2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
1.1.2.3 附桂骨痛复方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
1.2 附桂骨痛复方药味组成 |
1.2.1 附子、川乌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1.1 镇痛作用 |
1.2.1.2 抗炎作用 |
1.2.1.3 调节免疫活性 |
1.2.1.4 抗肿瘤活性 |
1.2.1.5 心血管系统活性 |
1.2.2 白芍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2.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1.2.2.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1.2.2.3 抗炎、镇痛作用 |
1.2.2.4 对肿瘤的作用 |
1.2.3 肉桂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3.1 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
1.2.3.2 解热镇痛作用 |
1.2.3.3 降血压作用 |
1.2.4 党参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2.4.2 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 |
1.2.4.3 其他作用 |
1.2.5 当归来源和功效 |
1.2.5.1 对平滑肌的作用 |
1.2.5.2 抗炎镇痛作用 |
1.2.5.3 造血作用 |
1.2.6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6.1 对骨代谢的影响 |
1.2.6.2 免疫功能 |
1.2.7 乳香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
1.2.7.1 抗炎作用 |
1.2.7.2 抗肿瘤 |
1.3 现阶段中药复方提取工艺 |
1.3.1 半仿生提取法 |
1.3.2 黄酒提取 |
1.3.3 微生物发酵提取 |
1.3.3.1 中药发酵的历史和进展 |
1.3.3.2 微生物对中药发酵的作用 |
1.4 小结 |
第二章 附桂骨痛复方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乌头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方法的确定 |
2.2.1 供试液的制备 |
2.2.2 乌头碱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3 分析方法条件优化 |
2.2.4 稳定性实验 |
2.2.5 重复性实验 |
2.2.6 专属性实验 |
2.2.7 加样回收率实验 |
2.3 芍药苷含量检测方法的确定 |
2.3.1 色谱分析条件 |
2.3.2 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4 标准曲线制备 |
2.3.5 专属性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酒和半仿生提取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 黄酒提取法 |
3.2.1 工艺流程与步骤 |
3.2.1.1 工艺流程 |
3.2.1.2 操作步骤 |
3.2.2 黄酒提取正交实验设计 |
3.2.3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
3.2.4 黄酒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
3.3 半仿生提取法 |
3.3.1 工艺流程与步骤 |
3.3.1.1 工艺流程 |
3.3.1.2 操作步骤 |
3.3.2 半仿生提取正交实验设计 |
3.3.3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
3.3.4 半仿生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发酵提取工艺初探及其药效学研究 |
4.1 微生物发酵提取 |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培养基的制备 |
4.1.2.1 斜面培养基 |
4.1.2.2 营养液 |
4.1.2.3 发酵培养基 |
4.1.3 发酵提取工艺流程和步骤 |
4.1.3.1 发酵提取工艺流程图 |
4.1.3.2 发酵提取具体步骤 |
4.1.4 发酵提取实验结果 |
4.1.5 提取方法比较 |
4.2 附桂骨痛复方初步药效学研究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1 实验动物 |
4.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急性毒性实验 |
4.2.2.1 未发酵的附桂骨痛复方急性毒性实验 |
4.2.2.2 发酵附桂骨痛复方急性毒性实验 |
4.2.3 附桂骨痛复方提取物对小鼠抗炎性的影响 |
4.2.3.1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4.2.3.2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4.2.4 附桂骨痛复方提取物对小鼠镇痛性的影响 |
4.2.4.1 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
4.2.4.2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历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中药离子透入法对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 外阴白色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 |
1.病名阐述 |
2.发病机制的认识 |
3.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
4.现代治疗进展 |
5.组织学变化 |
(二)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病名的认识 |
2.病因病机 |
3.中医治疗 |
临床观察 |
(一)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分组与给药 |
4.观察指标 |
5.取材方法 |
6.病理组织学评分 |
7.疗效结果判定标准 |
8.统计方法 |
(二) 结果 |
1.总有效率 |
2.临床症状 |
3.光镜与电镜 |
(三)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10)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写符号与代号 |
第1章 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概述 |
1.1 引言 |
1.2 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
1.2.1 中药药效成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1.2.1.1 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的优势 |
1.2.1.2 中药多成分论研究模式的困惑 |
1.2.2 中药现代化 |
1.2.2.1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模式 |
1.2.2.2 中药现代化研究应包含的内容 |
1.3 蛋白质结构的基本信息 |
1.3.1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1.3.1.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1.3.1.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1.3.1.3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1.3.1.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1.3.2 维持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作用力 |
1.4 血清白蛋白 |
1.5 溶菌酶 |
1.5.1 溶菌酶的结构和性质 |
1.5.2 溶菌酶的活性与活性部位 |
1.6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6.1 荧光光谱法 |
1.6.1.1 荧光猝灭法 |
1.6.1.2 荧光增强法 |
1.6.1.3 荧光偏振 |
1.6.1.4 同步荧光 |
1.6.1.5 三维荧光 |
1.6.2 紫外-可见光谱法 |
1.6.3 平衡透析法 |
1.6.4 圆二色谱法 |
1.6.5 红外光谱法 |
1.6.6 核磁共振 |
1.6.7 电化学方法 |
1.6.8 瑞利共振散射技术 |
1.6.9 其它方法 |
1.7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 |
1.7.1 猝灭类型 |
1.7.2 结合模式 |
1.7.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确定 |
1.7.4 结合距离的测定 |
1.7.5 相互作用力类型 |
1.7.6 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结合部位的确定 |
1.7.7 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蛋白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 |
1.7.8 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
1.8 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1.9 课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
1.9.1 课题来源 |
1.9.2 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荧光法研究橙皮苷、淫羊藿苷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橙皮苷、淫羊藿苷对溶菌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2.3.2 荧光猝灭机理 |
2.3.3 橙皮苷、淫羊藿苷与溶菌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4 橙皮苷、淫羊藿苷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
2.3.5 结合位置的求取 |
2.3.6 橙皮苷或淫羊藿苷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 |
2.3.7 金属离子对橙皮苷或淫羊藿苷与溶菌酶作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三种黄酮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信息体系及构效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共振瑞利光谱 |
3.3.3 荧光猝灭光谱及猝灭机理 |
3.3.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求取 |
3.3.5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3.3.6 结合距离求取 |
3.3.7 BSA构象的变化 |
3.4 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 |
3.4.1 三种黄酮小分子对BSA内源荧光猝灭的构效关系 |
3.4.2 黄酮小分子-BSA复合物稳定性的构效关系 |
3.4.3 黄酮小分子与BSA结合位点数的构效关系 |
3.4.4 黄酮小分子与BSA结合空间距离的构效关系 |
3.4.5 黄酮小分子与能量转移效率的构效关系 |
3.4.6 黄酮小分子与BSA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的构效关系 |
3.4.7 黄酮小分子诱导BSA分子结构变化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金属离子对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金属离子存在下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的作用信息 |
4.2.1 内源荧光猝灭 |
4.2.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4.2.3 相互作用力类型 |
4.2.4 BSA分子构象变化 |
4.2.5 金属离子Me~(2+)的可能参与方式 |
4.2.6 药物-BSA-Me~(2+)三元复合物的可能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外加剂对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作用的扰动机制 |
5.1 引言 |
5.2 外加剂存在下三种黄酮小分子与BSA的作用信息 |
5.2.1 内源荧光猝灭 |
5.2.2 猝灭常数及猝灭类型 |
5.2.3 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
5.2.4 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 |
5.2.5 BSA分子构象的变化 |
5.2.6 外加剂对药物-BSA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机制 |
5.2.6.1 离子架桥作用 |
5.2.6.2 葡萄糖或VC的影响 |
5.2.6.3 亚硝酸钠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牛蒡苷的荧光增敏及其对蛋白质的分子识别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牛蒡苷与HSA和LYS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6.3.2 牛蒡苷与HSA和LYS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6.3.3 牛蒡苷与HSA和LYS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6.3.4 牛蒡苷与HSA和LYS作用的荧光偏振研究 |
6.3.5 牛蒡苷与HSA和LYS键合的结合常数 |
6.3.6 键合模式的确定 |
6.3.7 牛蒡苷对HSA和LYS二级结构的影响 |
6.3.8 阴阳离子存在下对牛蒡苷-蛋白体系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黄酮溶液治疗外阴白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D]. 陈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关黄柏叶不同炮制品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研究[D]. 魏颖.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D]. 钟琪. 南昌大学, 2020(08)
- [4]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张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5]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D]. 宋国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7)
- [6]复方敏宁搽剂镇痛止痒作用[J]. 王春艳,杨建春,张琦,韩淑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3)
- [7]附桂骨痛复方提取工艺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D]. 郑来丽.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8]中药离子透入法对萎缩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D]. 李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复方敏宁擦剂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 杨建春,王春艳,张琦,韩淑英. 中国药师, 2008(11)
- [10]几种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 陈秀霞. 南昌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