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鸟类集群死亡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杨存[1](2021)在《早白垩世辽西四合屯湖水体氧化还原环境重建》文中认为“热河生物群”被誉为“中生代的庞贝城”,在传统意义上是以东方叶肢介-拟蜉蝣-狼鳍鱼组合为特征,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在中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义县组湖相沉积地层——尖山沟层(四合屯湖),发掘出了大量保存异常精美的“热河生物群”生物化石,这其中包括早期鸟类、带羽毛的恐龙、原始哺乳动物、早期被子植物、昆虫以及各种水生生物等。尖山沟层是辽西早白垩义县组火山-沉积岩体系下部的含化石湖相沉积地层。本文通过对厚达7.43米的尖山沟层含化石湖相沉积地层的泥岩、页岩以及火山灰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来确定该时期湖相沉积氧化还原环境,同时为该层生物大规模死亡原因及保存机制提供证据。微量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与总有机碳(TOC)的相关性及相关元素比值和Ce异常可用来重建古沉积环境。泥岩和页岩样品中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富集(U、V、Mo、Ni 和 Zn)、低 Th/U 值(<2)、高 V/Ni 值(>3)、高 V/Cr值(>2)、高Ce异常(>0.8)表明该时期四合屯湖的水体为缺氧甚至硫化环境,且Ⅱ段相对于Ⅰ段更为缺氧;此外,Ⅰ段泥岩和页岩沉积物中的EF与TO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Ⅱ段泥岩和页岩沉积物中EFv、EFMo和EFU与TOC相关性均很差,但EFNi在全段均与TOC保持着良好的相关性。这些地球化学数据表明:(1)四合屯湖初始时水体处于硫化环境(Ⅱ段),之后慢慢转变为缺氧状态(Ⅰ段)。(2)除S08-1火山灰样品,多数火山灰样品在氧化-次氧化条件下沉积,这可能与多雨季节时河流形成的高密度底流带来溶解态氧气有关。(3)该剖面Ⅱ段产出的鱼化石、蜉蝣和叶肢介化石表明湖底硫化水体扩张可能导致这些生物集群性死亡。而Ⅰ段中蜉蝣和叶肢介的死亡则可能是由于湖水分层体系被打破,这些生物迁移到深层水体生存,之后随着稳定的分层体系建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处于硫化和缺氧环境下沉积的沉积物中产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表明硫化环境更有利于化石精美保存。保存精美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大都产自于发育着沉积纹层的泥岩和页岩中,火山灰层几乎不含任何化石。此外,一些保存较差的化石层表面覆盖着极薄的火山灰层,多种迹象表明火山灰的存在可能并不利于化石的保存。而硫化(缺氧)、高沉积速率和不受扰动的沉积环境等才是化石能完整保存的关键。
李莉,候世林,王晶琦,于佳[2](2020)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孔子鸟标本统计及胸骨形态描述》文中研究说明孔子鸟生活在1.20亿~1.31亿年前左右,迄今发现的化石数量可达上千件,是目前发现化石数量最多的原始鸟类。主要对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的51件孔子鸟化石做一个综合性的整理,包括产地、保存状况信息的详细记录,并针对标本胸骨进行观察和描述。其中,胸骨保存状态良好,形态清晰的有11件,包括结构简单、无明显龙骨突的;结构稍复杂,后部可见龙骨突,长大于宽的;还有结构较复杂,龙骨突明显贯彻整个胸骨,并出现侧突的。而无胸骨或保存不完整的有40件,初步推测胸骨缺失可能与其骨片厚、连接结构不发育有关,显示其原始性。研究可为分析原始鸟类的演化和灭绝提供一定的借鉴。
汪筱林,李阳,裘锐,蒋顺兴,张鑫俊,陈鹤,王俊霞,程心[3](2020)在《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发育中生代河湖相沉积的陆相盆地,其中赋存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群,包括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翼龙动物群、天山南部吐哈盆地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和辽西热河生物群富含翼龙化石。乌尔禾和哈密翼龙动物群都发现于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中,两者的繁盛时间大致相当,这两个动物群的翼龙个体数量巨大,但是物种多样性很低。乌尔禾翼龙动物群的化石多保存在半深湖环境沉积的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化石保存较为完整,主要为正常死亡;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化石富集保存在滨浅湖环境事件沉积的风暴岩中,大都经过了大型风暴的短距离搬运和快速埋藏,骨架分散,但几乎所有单个骨骼完整。东北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翼龙种类众多,共生包括鱼类、两栖类、恐龙等其他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大多保存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页岩中,骨架多为完整保存,是火山爆发事件导致其集群死亡,并被火山灰快速埋藏,与新疆的动物群面貌明显不同。根据天山南北的翼龙动物群初步对比,乌尔禾翼龙动物群的主要优势类群准噶尔翼龙类,在天山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及相邻的蒙古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与天山南部的哈密翼龙动物群中已知唯一翼龙类群哈密翼龙完全不同,两者亲缘关系很远。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天山的隆升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对翼龙的南北迁徙交流形成了有效的地理阻隔。依据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对比,认为辽西及相邻周边地区由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大量火山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种类的快速更替,从而形成了热河生物群独有的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而缺少火山活动、环境相对单一的西北陆相盆地,虽然翼龙类具有数以千万计的庞大居群,但是物种多样性很低。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辽西地区频繁而强烈的火山活动,是形成中国西北和东北早白垩世生物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指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李岩[5](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指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姚珏[6](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徐星,周忠和,王原,王敏[7](2019)在《热河生物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热河生物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白垩世陆相生物群,其核心分布区位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这一生物群的研究历史超过150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系列重要化石才被发现,包括带羽毛恐龙、早期鸟类、早期哺乳动物、访花昆虫以及早期被子植物等.这些发现对于了解现代地球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如鸟类和被子植物)和早期演化(如哺乳动物、访花和外寄生昆虫),了解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孕育和产生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文章对热河生物群的发现、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8](2018)在《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一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决议以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18年1月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1月底,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杨群理事长担任主任,副理事长孙革、童金南、
杨晓清,周忠和[9](2007)在《寻找缺失的一环》文中研究指明6500万年前,我们这个星球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都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突然间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然而,却有一小支鸟类的族群奇迹般地逃过了灭亡的厄运,它们将昔日的空中霸主——翼龙拱手让出的天空据为己有,并且成功地繁衍生存至今。鸟类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它们由哪种生物演化而来?又是如何学会了飞行?这支恐龙时代的后起之秀历经了怎样的发展而最终崛起?
陈树旺[10](2005)在《四合屯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耦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四合屯地区是开展中生代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耦合研究的典型地区。在区域地层划分和火山活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义县组化石及其围岩和相关的火山活动产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火山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地层古生物学方面的系统研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组分特征等方面查明了生物灾难事件与火山活动的耦合关系。本文首次确定了化石层内火山物质的来源地并深入探讨了导致生物灾难事件的火山活动类型及其影响范围。提出了根据生物灾难特点、运用化石及其围岩地球化学异常探索古生态环境突变的新学术观点。这项研究将推动“热河生物群起源、辐射及灾难事件发生的地质背景”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深入认识“火山活动”——这一重大地内事件的环境效应。主要研究进展有: 1. 根据火山活动特征和区域地层对比,将四合屯地区的义县组地层划分为三个岩性段,指出它们分别是早、中、晚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2. 确认热河生物群化石的主要赋存层位是义县组一段凝灰岩类和二段的湖相沉积岩,具有粗、中、细3 个埋藏相。本文确定了“鹦鹉嘴龙”、“水生生物”以及“鸟类、爬行类等陆生脊椎动物”三种灾难事件类型。3. 本文分析了化石层内火山活动记录及其同位素年龄,查明了生物灾难事件与火山活动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组分特征等方面的耦合关系。首次确定化石层内火山物质的来源,指出后燕子沟火山机构和李八郎沟火山机构分别为义县组一段鹦鹉嘴龙化石层和义县组二段湖相化石层内火山物质的主要来源。4. 通过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发现,热河生物群的古生态环境曾出现过氧化-还原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湖盆盐度和水位的动荡。进一步研究发现,火山活动导致了古生态环境中As、Hg 、S 等有毒、有害元素异常的增高。热河生物群灾难事件的发生层位(如SYP1 的39 层)多是古生态环境的突变层位。5. 运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对比,作者进一步确认义县组化石与其围岩在有毒、有害元素异常方面存在的一定的耦合关系:其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均呈现一定的高异常。化石自身的Ba、Sr 和ΣREE 含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围岩。本文讨论了导致生物灾难事件的火山灾害类型及其影响范围,初步建立了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的时空演化模式。全文约十二万字,
二、孔子鸟类集群死亡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子鸟类集群死亡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早白垩世辽西四合屯湖水体氧化还原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河生物群研究概述 |
1.2 热河生物群集群死亡及化石保存机制研究现状 |
1.3 氧化还原环境简介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四合屯演化简述 |
2.2 辽西早白垩地层信息 |
2.2.1 九佛堂组 |
2.2.2 土城子组 |
2.2.3 义县组 |
2.3 义县组时代 |
2.3.1 古生物学和古地磁信息 |
2.3.2 义县组地层年代跨度 |
2.3.3 尖山沟层湖相沉积持续时间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简介 |
3.2 采样地层信息描述 |
3.2.1 产出化石简述 |
3.3 样品处理和测试 |
3.3.1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 |
3.3.2 总有机碳(TOC)测试 |
第四章 微量元素重建古沉积氧化还原环境 |
4.1 微量金属元素标准化 |
4.1.1 陆源碎屑的影响 |
4.1.2 热液系统的影响 |
4.2 微量元素富集机制 |
4.2.1 U(铀) |
4.2.2 Mo(钼) |
4.2.3 V(钒) |
4.2.4 Ni(镍) |
4.2.5 Cu(铜) |
4.2.6 Zn(锌) |
4.2.7 Gr (铬) |
4.3 氧化还原判别指标 |
4.3.1 Th/U关系 |
4.3.2 V/Ni关系 |
4.3.3 V/Cr关系 |
4.3.4 Ce异常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4. 1 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
4.4.2 TOC含量结果分析 |
4.4.3 排除陆源碎屑影响 |
4.4.4 排除热液系统的影响 |
4.4.5 剖面氧化还原沉积环境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集群死亡和化石保存机理 |
5.1 生物集群死亡原因探讨 |
5.2 化石保存机制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孔子鸟标本统计及胸骨形态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简史 |
2 研究材料及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馆藏孔子鸟标本的数量统计及保存状况简述 |
3.2 馆藏孔子鸟类胸骨类型的观察与描述 |
3.3 胸骨状况分析 |
4 认识与展望 |
(3)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翼龙动物群的地层层序与化石层位 |
2 翼龙动物群化石富集层的沉积学特征与化石特异埋藏 |
3 天山南北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和乌尔禾翼龙动物群对比及差异分析 |
4 新疆的翼龙动物群与热河生物群多样性不同的原因分析 |
5 结论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
二、异地的馆藏 |
小结 |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
一、家族群居形制 |
二、独居民宅形制 |
小结 |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
一、动植混合类 |
二、戏文叙事类 |
三、诗句意境类 |
四、宗教信仰类 |
五、吉祥装饰类 |
六、数字阴阳类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
一、意象表现 |
二、符号隐喻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
一、均衡开合 |
二、饱满律动 |
三、虚实相生 |
四、质朴本色 |
小结 |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
一、祖制家教 |
二、士大夫名门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
一、阴阳观念 |
二、驱凶纳吉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
一、廉商元素 |
二、外朴内华 |
小结 |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录 |
二、访谈记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热河生物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和早期研究 |
3 热河生物群研究的高峰期 |
4 热河生物群的研究现状 |
5 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展望 |
(8)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进展一发现翼龙伊甸园, 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 |
进展二《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 |
进展三 侏罗纪滑翔哺乳形类动物的新发现 |
进展四华南寒武系底部有口无肛的微型后口动物 |
进展五中国许昌发现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 |
进展六地质微生物记录海洋和陆地的极端环境事件 |
进展七1.3亿年前早期鸟类化石揭示尾骨与尾羽独立演化 |
进展八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 |
进展九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
进展十 晚二叠世木材蛀孔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关系网络 |
(10)四合屯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5 方法、手段 |
1.6 本项研究的创新处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地质特征 |
2.1.1 NW 向断裂构造 |
2.1.2 NE 向断裂构造 |
2.1.3 NEE 向断裂构造 |
2.2 区域地层产出状况 |
2.2.1 侏罗系地层 |
2.2.2 白垩纪岩石地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义县组火山活动特征 |
3.1 火山岩类型 |
3.1.1 火山熔岩类 |
3.1.2 火山碎屑岩类 |
3.1.3 玄武玢岩类 |
3.2 火山岩相 |
3.2.1 爆发相 |
3.2.2 喷溢相 |
3.2.3 火山通道相 |
3.2.4 次火山岩相 |
3.2.5 爆发—沉积相 |
3.3 火山活动期次的划分 |
3.3.1 义县组早期火山活动 |
3.3.2 义县组中期火山活动 |
3.3.3 义县组晚期火山活动 |
3.4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
3.4.1 义县组火山活动早期火山-沉积岩主量元素特征 |
3.4.2 义县组火山活动中期火山-沉积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四章 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出特征 |
4.1 热河生物群的化石组合 |
4.1.1 植物 |
4.1.2 孢粉 |
4.1.3 木化石 |
4.1.4 腹足类 |
4.1.5 双壳类 |
4.1.6 叶肢介 |
4.1.7 介形类 |
4.1.8 昆虫 |
4.1.9 鱼类 |
4.1.10 爬行类 |
4.1.11 鸟类 |
4.1.12 哺乳类 |
4.2 化石产出层位及其地质特征 |
4.2.1 义县组一段的含鹦鹉嘴龙化石层 |
4.2.2 义县组二段珍稀化石层 |
4.3 化石埋藏状况与生物灾难事件 |
4.3.1 粗碎屑相 |
4.3.2 中碎屑相 |
4.3.3 细碎屑相 |
第五章 义县组化石层内的火山活动记录 |
5.1 熔岩流——湖相枕状熔岩 |
5.2 火山碎屑、火山灰 |
5.3 火山地震 |
5.4 火山气体 |
5.5 义县组化石层中火山物质的来源分析 |
5.5.1 义县组一段化石层和火山岩类稀土元素特征 |
5.5.2 义县组二段化石层与火山岩类稀土元素特征 |
5.6 义县组化石层和相关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
5.6.1 义县组一段 |
5.6.2 义县组二段 |
第六章 地球化学异常与古生态环境变化 |
6.1 氧化-还原环境 |
6.1.1 SYP1 剖面 |
6.1.2 SYP2 剖面 |
6.1.3 SYP4 剖面 |
6.1.4 SYP9 剖面 |
6.1.5 稀土元素反应出的氧化还原状况 |
6.2 湖盆盐度和水位 |
6.2.1 SYP1 剖面 |
6.2.2 SYP2 剖面 |
6.2.3 SYP4 剖面 |
6.2.4 SYP9 剖面 |
6.3 火山喷气作用 |
6.3.1 利用包裹体分析推算出的火山气体的变化 |
6.3.2 利用岩性和主量元素分析推测的火山气体的变化 |
6.4 化石层的特征环境元素异常 |
6.4.1 特征环境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
6.4.2 主要剖面的特征环境元素异常 |
6.4.3 不同剖面的有害元素组合异常对比 |
6.5 化石自身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
6.5.1 化石的类型、产地及样品测试 |
6.5.2 化石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6.5.3 化石与化石层的对比 |
6.6 对古生态环境突变研究方面的思考 |
第七章 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时空演化 |
7.1 火山碎屑流与义县组一段鹦鹉嘴龙灾难事件 |
7.2 火山熔岩流与义县组二段水生生物灾难事件 |
7.3 火山喷气作用与鸟类和陆地脊椎动物灾难事件 |
7.3.1 现代火山气体特征 |
7.3.2 鸟类和爬行类等陆地脊椎动物灾难事件 |
7.4 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的时、空演化模式 |
7.4.1 盆地雏形的产生和早期的热河生物群 |
7.4.2 第一次火山活动和生物灾难事件 |
7.4.3 火山活动间歇期和热河生物群的繁衍 |
7.4.4 火山喷气与热河生物群的灾难事件 |
7.4.5 火山灰沉降 |
7.4.6 结束期 |
第八章 结语 |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近期发表文章目录 |
四、孔子鸟类集群死亡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早白垩世辽西四合屯湖水体氧化还原环境重建[D]. 杨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孔子鸟标本统计及胸骨形态描述[J]. 李莉,候世林,王晶琦,于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3]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J]. 汪筱林,李阳,裘锐,蒋顺兴,张鑫俊,陈鹤,王俊霞,程心. 地学前缘, 2020(06)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7]热河生物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徐星,周忠和,王原,王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8]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J].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古生物学报, 2018(01)
- [9]寻找缺失的一环[J]. 杨晓清,周忠和. 科学世界, 2007(06)
- [10]四合屯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耦合关系[D]. 陈树旺. 东北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