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及山东省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济南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侧重于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难免暴露出部分问题,从本质上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推动其持续稳健发展。本文回顾和梳理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济南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同时,采用专家咨询及因子分析法选取三级共32个指标,建立了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中发现济南市乡村旅游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以便为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思路。
李汪芸[2](2020)在《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污染、黑臭、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产生了河流的生态危机,而且也影响河流社会功能的发挥。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被列为国家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社会生态发展要增强环境污染整理力度,持续加强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工作,对安全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预防水污染区域的扩大。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构建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健康河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保证,但考虑河流生命可持续运行的需要,必须考虑到河流自身、社会经济和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其内在联系。本文应用DPSIR模型、并结合环境会计理论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要素层三级层次结构、23个计量指标的河流健康价值计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可拓物元法、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计量。(2)基于建立的体系进行案例探究以池州市青通河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河流自身、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出现的可预见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流数据进行标准化赋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相互验证。通过实例应用,本文所建立起的体系适用于青阳县的河流健康价值计量。通过将案例数据应用发现,青阳县作为一个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经济较为落后的生态景区,其区域内的河流青通河健康价值计量值较高,河流生态系统和服务功能稳定,但其驱动力和压力的计量值较低,即落后的经济和人口成为了威胁河流健康的潜在源生压力和威胁,这符合当前青通河的特征。(3)提出河流健康价值提升策略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河流健康价值为标准,以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作为参考,在充分考虑各指标之间联系的基础之上,基于案例分析提出针对于案例所选地区的河流健康价值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广义的河流健康理论,建立起可以体现内在联系的河流健康价值体系,为以旅游业发展为主但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河流健康价值计量提供了有效的评价体系,也为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考核方法。
刘畅[3](2020)在《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水为食之先。”水对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更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海河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作为我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却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从当前我国深化对大江大河治水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认识中突出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着力解决好重点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其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保障公众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篇论文以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头导论部分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主要政策导向,理论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概述,首先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义,再以时间和立法为脉络梳理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以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第二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提出问题,包括了四个方面问题即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有待加强的追责体系和承担方式。第三章是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在法律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第四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度体系、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强有力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承担方式。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认识到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继续努力的方向。
张嘉凌[4](2019)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王军民[5](2018)在《财政投融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宜居理念被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在全国几个重要省份进行试点建设,2015年后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实施。截至2017年底,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并开始投入运营,为更好的衡量和评价各地方政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本文建立了财政投融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地方政府在2018年后新的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及分析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六国对污水治理工艺技术的运用及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围绕着财政体制考核这一中心,根据专家的意见从财政体制考核、人文影响、环境改善、环境可持续等四大方面选取22各评价因子并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变异系数法等方法最终选定了 15个评价指标建立效益评价体系。选取厦门市翔安区2014-2017年三年187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收集区域内地理、社会、人文、水资源利用和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营情况的数据,将指标完全量化并进行评估,最终结果表明:翔安区治理效益较低,存在较多的改进空间。针对翔安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提升代建单位履职能力、做好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引导村民积极配合、确保项目合法依规、提升污水处理稳定性、降低单位处理耗能等建设对策。
李玉勤[6](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畅明琦[7](2006)在《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水资源安全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水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重要的基础。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水资源安全的研究还是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的少;相关的多,直接的少,特别是对水资源安全含义与经济属性认识很不统一,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基于此,本文应用现代系统理论、安全理论、弹塑性理论、预警理论以及自然资源学原理进行了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⑴从安全、安全问题、安全化等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水资源问题安全化及其本质。运用自然资源学原理,从哲学角度明确提出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水资源安全是描述水资源系统中人的安全性;水资源安全的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水循环包括天然水循环与人工水循环。⑵系统地提出水资源安全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内容,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研究的框架体系,论证了水资源安全是“主体安全+水资源安全”,指出了水资源安全不是水安全。⑶运用现代系统理论首次对水资源安全的性态进行了研究。提出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利己性、针对性和公共性;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累积效应,是区域影响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时间累积的特征与空间累积的特征;水资源安全是具有自组织的系统,并具有突变性。⑷从水资源安全系统“人”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出发,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弹性与塑性概念,建立了“力与变形”模式下的水资源安全系统状态变化模型,即弹性状态,弹塑性状态、塑性极限状态模型,推导了水资源安全的平衡、相容和本构关系方程,系统地从其数学、力学的角度描述了水资源安全的机理。⑸提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以生态平衡、安全力平衡、水资源安全系统运动平衡的理念,建立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Vague集理论建立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⑹提出了水资源安全预警的基本思想、运行机制、预警方法,并设计了5个安全级别,给出其阈值,以识别水资源安全状态。⑺以我国能源基地――山西为例,将水资源安全评价、预警模型应用于其水资源安全评价和预警中,给出了水资源安全级别及阈值,并将安全标准划分为5级,即良好、安全、临界、不安全、危险,与此相对应警灯分别显示蓝灯、绿灯、黄灯、橙灯、红灯,对山西各地市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及预警,并针对评价结果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建议,为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方法和和应用实例。
金鑫光[8](2006)在《山西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辛安泉出露于山西省东南部,潞城市西流村至平顺县北耽车长 16km 的浊漳河河谷中,可见泉点 170 余个,是山西省第二大泉,泉域面积 10950 平方公里,泉水多年平均流量10.10m3/s。泉域范围包括长治市的武乡、襄垣、沁县、黎城、潞城、平顺、壶关、长子、屯留、长治县、城区、郊区等 12 个县(市、区),还包括晋中地区的榆社县等。多年来,辛安泉一直是长治市区、潞城、长钢、长北 60 余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近年来,随着长治市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急剧增加;由于该市地表水可用量有限,各类用水都靠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地下水处于超量开采状况,致使水环境遭到破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泉域流量减少;地下水污染严重;因采煤造成浅中层地下水干枯,水井报废,同时使深层岩溶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等。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将造成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势必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搜集了有关辛安泉域多年来的水文地质资料,揭示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动力环境演化机制,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煤层开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动力环境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水文地质构造对其化学环境的控制作用,以及生产用水、城市排污、煤层开采等外部因素对其化学环境的影响;尝试用系统论的方法揭示岩溶地下水系统内部及外部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辛安泉泉域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利用现今较为全面、合理的水资源评价体系,对辛安泉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长治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宋辉文[9](2005)在《发展节水农业实现长治市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山地丘陵区,十年九旱,水资源紧缺。因此,研究和发展节水农业,对于实现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以节水农业支撑长治市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本文以水资源学、农田水利学、土壤学、栽培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农业推广学、节水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长治市水土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科学计算水土平衡和匹配水土资源、评价节水技术的适宜性、分析农业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提出了实现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科学可行的节水农业模式和推广措施。论文得到如下结论: 1、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是长治市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提高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是实现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平衡匹配的前提。 3、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措施。 4、选择适宜的技术推广模式是长治市发展节水农业的保证。 5、以参与式农业推广理论为指导,推行“参与式灌溉管理”是推动长治市节水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张兵生[10](2002)在《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措施。
二、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2.2 社区参与理论 |
2.2.3 旅游扶贫理论 |
2.2.4 乡村振兴有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基于SWOT分析的济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1 济南市乡村旅游优势 |
3.1.1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
3.1.2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
3.1.3 经济发达,客源丰富 |
3.1.4 政府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
3.2 济南市乡村旅游劣势 |
3.2.1 受季节性因素制约 |
3.2.2 资源集群效应差 |
3.2.3 缺乏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
3.2.4 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 |
3.3 济南市乡村旅游机遇 |
3.3.1 政策扶持引导 |
3.3.2 区划调整的机遇 |
3.3.3 旅游消费的逆城镇化趋势 |
3.3.4 共享经济带来新机遇 |
3.4 济南市乡村旅游挑战 |
3.4.1 生态建设要求不断提高 |
3.4.2 乡村原风原貌保护力度不够 |
3.4.3 区域竞争激烈 |
3.4.4 游客品位和需求提高 |
3.4.5 重大疫情影响 |
4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4.1.1 DSR模型 |
4.1.2 乡村振兴战略 |
4.1.3 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估模型框架 |
4.2 评价指标预选 |
4.3 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 |
4.3.1 问卷调查 |
4.3.2 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1.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2.1 确定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隶属度 |
5.2.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 |
5.2.3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 |
6.2.2 保护整合资源,定期监测预报 |
6.2.3 完善设施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
6.2.4 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服务质量 |
6.2.5 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品牌特色 |
6.2.6 加强社区参与,壮大开发主体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
1.1.2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
1.1.3 河长制政策提出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流健康 |
2.1.2 河流健康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2 权重确定方法 |
2.2.3 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构建 |
3.1 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的基本框架 |
3.2 河流健康价值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2 指标的选取 |
3.3 河流健康价值计量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主客观结合 |
3.3.1 主观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
3.3.2 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熵权法 |
3.3.3 综合权重 |
3.4 河流健康价值判断标准及计量过程 |
3.4.1 河流健康价值评价标准 |
3.4.2 河流健康价值计量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评价案例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1.3 水资源概况 |
4.1.4 地区特色 |
4.2 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过程 |
4.2.1 综合权重的确定 |
4.2.2 可拓物元法下的综合计量 |
4.3 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结果及分析 |
4.3.1 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结果 |
4.3.2 驱动力因子计量结果与分析 |
4.3.3 压力因子计量结果与分析 |
4.3.4 状态因子计量结果与分析 |
4.3.5 影响因子计量结果与分析 |
4.3.6 响应因子计量结果与分析 |
4.4 案例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提升策略 |
5.1 节约水资源提升用水效率 |
5.1.1 严格取用水管理 |
5.1.2 严格取水审批和水资源论证 |
5.1.3 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 |
5.1.4 农业节水领跑 |
5.1.5 工业节水增效 |
5.2 优化流域内经济结构 |
5.3 加强河流岸线保护和绿色开发 |
5.4 提升水质降低水污染 |
5.3.1 入河排污口整治 |
5.3.2 工业污染防治 |
5.3.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5.5 发动群众参与监督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界定和流域概况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
二 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现状 |
(一)国家层面 |
(二)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层面 |
第二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法制体系亟待健全 |
(一)现行法律体系层次存在缺陷 |
(二)专门法律规范存在缺位 |
二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亟待明确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不合理 |
(二)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落后 |
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不完备 |
(二)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制度不成熟 |
四 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亟待加强 |
(一)法律责任处罚力度薄弱 |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
第三章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和借鉴 |
一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一)域内流域及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美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三)日本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四)德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 域内外外饮用水水源地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借鉴 |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高效的监管体系措施 |
(三)健全的应急预警制度措施 |
(四)成熟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
第四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建议 |
一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法律体系 |
(一)树立科学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理念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规范体系 |
二 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一)厘清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二)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 |
三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
(一)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建设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 |
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 |
(一)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 |
(二)深化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三)创新及不足 |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个案概况 |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
5.1.3 干群矛盾凸显 |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
二、讨论 |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财政投融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2.1 提出问题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概况 |
2.1.2 国外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概况 |
2.1.3 国内生活污水治理概况 |
2.1.4 国内外生活污水治理评价对比 |
第三章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构建 |
3.1.1 评价指标构建的要点 |
3.1.2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3 评价指标总体框架的构建 |
3.1.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1.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2 评价指标释义及量化方式 |
第四章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及赋值 |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1 建构层次分析框架 |
4.1.2 建立判断矩阵 |
4.1.3 求取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
4.1.4 评估一致性 |
4.1.5 计算权重 |
4.2 评价模型建立及指标赋值 |
4.2.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2 指标赋值 |
第五章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以翔安区为例 |
5.1 翔安区农村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环境状况 |
5.1.2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
5.2 翔安区农村污水治理情况 |
5.2.1 投入的资金及项目的数量 |
5.2.2 采用的技术和工艺 |
5.3 数据来源说明 |
5.4 评价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5.5.1 财政体制考核方面分析 |
5.5.2 人文影响方面分析 |
5.5.3 环境改善方面分析 |
5.5.4 环境可持续方面分析 |
5.6 分析结果运用于建设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粮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1.6.2 区域分工理论 |
1.6.3 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
2.2.1 世界粮食危机 |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
2.3.5 杂粮出口情况 |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
2.4 谷子发展情况 |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
2.4.4 谷子消费情况 |
2.4.5 谷子出口情况 |
2.4.6 谷子科研情况 |
2.4.7 谷子发展趋势 |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2.5.8 缺乏政策支持 |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
3.1.6 杂粮发展模式 |
3.1.7 杂粮生产案例 |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2.3 谷子区划 |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4.1.2 农户种粮行为 |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
4.2.1 样本分布特征 |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1 理论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3.4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
5.3 案例分析 |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6.6.1 研究结论 |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
7.2.4 深化市场开发 |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
7.3.4 加强市场营销 |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动态 |
1.3 国内外水资源安全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突破口及创新点 |
2 水资源问题安全化及其本质 |
2.1 安全、安全问题、安全化 |
2.2 水资源问题与水资源安全问题 |
2.3 水资源问题安全化 |
2.4 水资源问题安全化的本质 |
3 水资源安全的基本理论 |
3.1 资源安全的基本概念 |
3.2 水资源安全概念的评述 |
3.3 水资源安全的主体 |
3.4 水资源安全的基础 |
3.5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 |
3.6 水资源安全不是水安全 |
4 水资源安全的性态 |
4.1 水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 |
4.2 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利己性、针对性、公共性 |
4.3 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累积效应 |
4.4 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 |
4.5 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突变性 |
5 水资源安全的机理 |
5.1 “人”对水资源安全系统的作用 |
5.2 水资源系统的弹性与塑性分析 |
5.3 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安全机理模型 |
5.4 水资源安全系统极限状态方程 |
6 水资源安全评价 |
6.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6.2 资源安全评价综述 |
6.3 水资源安全评价综述 |
6.4 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 水资源安全预警 |
7.1 水资源安全预警的研究进展 |
7.2 水资源安全预警的概念与基本思想 |
7.3 水资源安全的预警机制 |
7.4 水资源安全预警的方法与警限的划分 |
8 山西能源基地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 |
8.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8.2 水资源基本情况 |
8.3 山西能源基地水资源安全评价 |
8.4 水资源安全评价标准的确定与预警 |
8.5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创新性成果 |
9.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山西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水资源评价的发展现状 |
1.3 山西辛安泉岩溶水资源研究概况 |
1.4 山西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 地下水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3.1 地下水资源研究和评价的内容 |
3.2 地下水资源研究和评价的基本理论 |
3.3 地下水资源研究和评价的主要方法 |
4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动力环境 |
4.1 辛安泉域概况 |
4.2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分区和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
5.1 天然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
5.2 可开采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 |
6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化学环境 |
6.1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的水质特征 |
6.2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的水质评价 |
7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 |
7.1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 |
7.2 辛安泉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发展节水农业实现长治市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长治市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2.1 水土资源自然条件 |
2.2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3 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第三章 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平衡匹配分析 |
3.1 农业水土资源平衡匹配分析的必要性 |
3.2 水土资源平衡匹配理论 |
3.3 水土资源平衡匹配计算 |
3.4 农业水土资源平衡匹配分析 |
第四章 发展节水农业实现长治市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
4.1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意义和实现措施分析 |
4.2 节水农业的内涵及其紧迫性必要性 |
4.3 发展节水农业的潜力与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长治市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模式探讨 |
5.1 节水农业技术措施适宜性评价 |
5.2 节水农业分区技术推广发展模式探讨 |
第六章 以农业推广理论推动长治市节水农业发展 |
6.1 节水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6.2 农业推广理论与节水农业发展的关系 |
6.3 用参与式农业推广理论推动长治市节水农业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晨. 山东大学, 2020(05)
- [2]青通河河流健康价值计量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李汪芸.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 刘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D]. 张嘉凌. 山西大学, 2019(01)
- [5]财政投融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D]. 王军民. 厦门大学, 2018(02)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7]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D]. 畅明琦.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8]山西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金鑫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9]发展节水农业实现长治市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宋辉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10]长治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调查与思考[J]. 张兵生. 山西水利,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