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降低施肥对蔬菜的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黄一芳[1](2021)在《不同施肥处理对铅镉污染土壤中上海青和香椿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柳博[2](2021)在《农村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菜地土壤环境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三格化粪池厕所成为了当前主流推广类型,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农村地区三格化粪池厕所产生的大量粪污得到高效处理。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有利用人粪尿作为蔬菜种植肥料的传统,但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和养分合成肥料的推广,这种资源化方式逐渐被排斥,厕所粪污的处理也只能依赖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增加了农村家庭对粪污的处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粪污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目前,尚无利用三格化粪池第三格粪污还田对土壤环境及植物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故本研究选择典型农村三格化粪池第三格的粪污和酸、碱性差异较大的两种类型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的方式,每种土壤各设置5种施肥处理:空白(CK)、只施粪污(F)、只施化肥(CF)、粪污:化肥=1:2(P1)、粪污:化肥=2:1(P2),分两季依次种植空心菜和小白菜,探究粪污化肥配施对种植空心菜和小白菜不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粪污化肥配施(P1和P2)改变了土壤养分性质,尤其对有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p H和电导率影响显着(P<0.05)。P1和P2可提高种植蔬菜的灰钙土和潮土AP(766.32%,100.01%;327.10%,69.96%)和AK(111.84%,160.49%;91.88%,97.91%)含量,提高土壤电导率,F或粪污化肥配施可降低土壤p H。(2)施用粪污(F、P1和P2)可提高种植空心菜的灰钙土脲酶活性(S-UE),P1会降低种植空心菜的灰钙土过氧化氢酶活性(S-CAT)和潮土蔗糖酶活性(S-SC);P1和P2可降低种植小白菜的潮土S-UE,提高灰钙土碱性磷酸酶活性(S-ALP),F可提高潮土酸性磷酸酶活性(S-ACP),P1会降低灰钙土S-CAT,P2配施会提高潮土S-SC(P<0.05)。(3)粪污化肥配施会抑制土壤微生物活性。P1和P2可降低种植空心菜的潮土中真菌群落丰富度,P2可提高潮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P1和P2可降低种植小白菜的灰钙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潮土中真菌群落丰富度,P1配施会降低灰钙土中真菌群落多样性,施用粪污会降低种植小白菜的潮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P<0.05);施用粪污后土壤中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芽球菌属(Blastococcu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热酸菌属(Acidothermus)等优势菌和镰刀霉属(Fusarium)等致病菌相对丰度提高。(4)粪污化肥配施可提高灰钙土与潮土上种植的蔬菜产量;提高蔬菜硝酸盐含量;F和P2配施可降低灰钙土上种植的空心菜可溶性糖含量,施用粪污可提高灰钙土上种植的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配施可提高潮土上种植的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F降低了潮土上种植的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灰钙土上种植的空心菜维生素C含量,施用粪污可提高灰钙土上种植的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环境因子是AK、EC和p H;影响种植空心菜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是TC、NH4+-N和p H,影响种植小白菜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是AP、AK、p H和EC;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是AP、AK、NO3--N、p H和EC。
赵秋倩[3](2021)在《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命题。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化学投入品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升,而且容易引发农业污染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施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但是农药减量行动的开展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农户家庭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留守劳动力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药减量施用的替代技术较为复杂,农药减量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整。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推广视角研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切实破解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中的劳动力困境与技术难题,达到技术要素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推广框架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构建了“技术推广类别(推广技术属性)——技术推广组织方式——技术推广渠道”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利用山东省和陕西省95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分别从技术推广的内容属性、组织方式、推广渠道三个维度,考察其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的影响机理,并分析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的行为效应,旨在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生产中农户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从农户层面看,菜农过度依赖农药,对农药减量施用存在认知偏差;从村庄层面看,农户行为羊群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从政府层面看,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农药减量支持体系缺乏;从技术层面看,农药减量替代技术较为复杂,替代优势不明显。(2)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在行为意向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在行为决策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3)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在行为意向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三者边际效应绝对值为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在行为决策阶段,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农技推广站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资经销商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负向影响。(4)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替代、互补关系。在技术推广渠道影响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中,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及其下属的人际渠道数量和人际渠道质量、互联网渠道下的互联网浅层使用和互联网深层使用变量均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行为意向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互联网深层使用均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呈现替代关系。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均对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互联网深层使用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均呈现互补关系。(5)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食品安全效应。进行农药减量施用对蔬菜种植户的亩均年产出影响不显着,对蔬菜种植户亩均年净收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户亩均年收入1845.49元。蔬菜种植户进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6)典型案例分析中,合作社的推广示范、替代技术的推广、良好的产销体系,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农药减量会带来经济、生态、食品安全多方面效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周康宁[4](2021)在《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加剧土壤养分的流失,同时造成农产品产量和养分含量下降,并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其中尤以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因地制宜开展蔬菜减量施肥研究,通过菜地化肥减量和化肥原料替代研究,减少肥料用量并提升肥料利用率,提高蔬菜产量,保障蔬菜安全生产,促进蔬菜产业科学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珠三角地区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不同施肥方式附以钝化剂添加等措施开展蔬菜减肥增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探讨不同处理下蔬菜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基于前期研究继续开展化肥减量、缓释肥替代常规化肥的珠三角菜地田间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盆栽试验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30%减量施肥(CJ)处理对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没有显着影响,而施加缓释肥万里神农(WH)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显着增加(P<0.05),达19.65 g·kg-1。CJ处理对通心菜生长没有显着影响,而WH处理显着提升了通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株高。(2)盆栽试验中,同等施肥条件下(常规施肥;常规减量30%;缓释肥),钝化剂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土壤p H,降低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d、As有效态含量及通心菜体内重金属含量。其中,WH3处理下(万里神农缓释肥搭配70%二水石膏+30%三氧化二铁)土壤重金属Cd的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达27.69%。CJ3(常规化肥减量30%搭配70%二水石膏+30%三氧化二铁)土壤重金属As的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达20.6%。不同处理下通心菜重金属Cd、As含量分别在0.163-0.186 mg·kg-1和0.344-0.365 mg·kg-1,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同施肥模式下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蔬菜安全食用标准。(3)田间试验中,常规施肥减量30%(CJ)处理下,第一季蔬菜黄瓜(Cucumis sativus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和苋菜-通心菜轮作体系下第二季蔬菜通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三种蔬菜的产量以及养分含量均未受到显着影响。常规化肥减量50%(CT)处理下各蔬菜地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和蔬菜产量及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当季作物中,瓜类蔬菜(黄瓜)产量显着下降,亩产仅为8084.7斤,降幅达12.5%,而叶菜类作物苋菜产量未有显着变化,轮作体系下第二季叶菜类作物通心菜的产量显着减少(P<0.05)。施加缓释肥(WH和EH)对土壤有效N、P、K含量未有明显影响,但能提高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中Cd的活性。其中,施加万里神农缓释肥(WH)对当季和轮作体系下第二季蔬菜产量均有提升效果,黄瓜,苋菜和通心菜产量分别提升10.8%,3%和2.1%,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CK),能在施肥减量条件下保持乃至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并且有效提升蔬菜的养分含量和产量。(4)田间试验中,黄瓜,苋菜,通心菜的Cd含量分别在0.014-0.017 mg·kg-1,0.122-0.134 mg·kg-1和0.141-0.149 mg·kg-1,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焦可君[5](2020)在《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蔬菜产业是除粮食产业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设施蔬菜由于集约化水平高而被广泛应用。番茄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蔬菜,因其产量高、效益高(高产高效),多采用集约化设施栽培。番茄设施栽培中,菜农为追求产量,盲目的增加施肥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可能导致作物肥害的发生,引发土壤板结、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本研究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为对照(CK),在配方施肥量(T1)基础上,在保持磷肥不变的前提下,氮肥增加20%(T2)、钾肥增加20%(T3)、氮肥和钾肥分别增加20%(T4)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的株高和茎粗随着生育期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T4处理较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37.59%;茎粗以T3处理的最大,比对照增加了47.39%,差异显着(p<0.05)。在钾肥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氮肥施用水平能够增加植株的干鲜重,但在同一氮肥条件下,增施钾肥对植株干鲜重的增加更为显着,并以T4处理效果最佳,各处理番茄植株的干、鲜重随着生育期呈逐渐增加趋势。收获期(120d)时,T4处理的番茄植株鲜重比对照增加了74.22%,植株干重比对照处理增加了64.49%,差异显着(p<0.05)。各处理番茄植株干、鲜重的增加速率随着生育期呈逐渐降低趋势。在钾肥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氮肥钾肥施用水平能够增加植株的干鲜重增加速度,提高单一施肥水平,植株干鲜重增加速度不显着,并以T4处理效果最佳。从各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积累的比例来看,以叶片干物质的比例最高,在56.30%-61.01%之间;其次是茎秆干物质,占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的29.89%-33.08%;根系干物质积累在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比例最小,在8.57%-10.63%之间。2.番茄单株开花数以T1处理最多,坐果率以T3处理最高,坐果率达到72.6%。同一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能够增加番茄的坐果率、提高产量,但同一钾肥水平下,增施氮肥对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影响不大,且高氮高钾施肥水平番茄产量下降,T3处理产量达到9168.31kg/667m2,比对照处理增加了65.73%,差异显着(p<0.05)。番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均以T3处理最大,但各处理的果型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各施肥处理间的果实硬度显着高于对照处理,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以T3处理含量最高,达到8.62%,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果实含水量以T2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3和T4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V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亚硝酸盐以CK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2处理;硝酸盐以T2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4处理,这说明增施氮肥会提高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的含量,但钾肥能够降低果实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2.32%;有机酸含量以T1处理含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8.87%,差异显着(p<0.05);番茄的糖酸比以T3处理最大,为6.60,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8.31%,差异显着(p<0.05)。番茄果实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3.不同施肥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a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呈先增加后缓慢减低趋势;叶绿素b的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随着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随着生育期呈逐渐增加趋势;整个生育期内,各施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在番茄生长盛期(60d),番茄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但高氮高钾处理却降低了叶片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生育后期(120d),番茄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T2处理含量最高;各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不显着(p>0.05)。对比番茄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抗逆酶活性不难发现,各处理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着增加。4.不同处理间的番茄氮磷钾含量大小表现为T3>T2>T1>T4>CK。从果实、根、茎、叶氮素积累的比例来看,果实氮素含量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70.07%-72.78%之间;叶片氮素含量占总量的12.48%-15.23%;茎秆氮素含量占总量的12.06%-14.27%;根系氮素含量在1.56%-3.16%之间;果实磷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在51.08%-59.60%;叶片磷素含量占总量的17.35%-29.96%;茎秆磷素含量占总量的11.98%-21.20%;根系比例在2.98%-5.54%之间;果实钾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在63.22%-66.77%;其次是叶片占总量的9.94%-15.60%;茎秆占总量的17.71%-24.73%;根系在1.45%-2.39%之间。土壤碱解氮含量以T3处理最高,达到557.80mg/k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46.25%;速效磷含量以T4处理含量最高,达到,135.50mg/k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89.75%;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从土壤的p H值和电导率来看,合理的施肥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电导率,表现为施肥处理的土壤电导率均显着低于对照处理;各处理的p H值差异不显着(p>0.05)。5.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土壤脲酶和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显着降低了蔗糖酶活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随着番茄生育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对照处理的脲酶却随着生育期呈降低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期表现规律不一,对照和T4处理随着番茄生育期呈降低的趋势,而T1、T2和T3处理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土壤蔗糖酶的活性随生育期变化幅度不大。
孟凡非[6](2020)在《蔬菜地肥料施用氮素流失特征及源头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点源污染正逐步得到全面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遏制。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来源广而复杂、排放不确定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依然是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我国水环境安全。对于氮素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有研究大多通过过程阻断或末端治理技术进行控制,从源头减少氮素流失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蔬菜地不同肥料的氮素流失特征为切入点,选取化肥、鸡粪、猪粪、牛粪4种肥料施用后进行淋溶试验,目的在于揭示不同肥料氮素流失量、流失形态及流失动态特征。基于肥料的流失特征,在保证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开展化肥减量试验,最大限度减少化肥的施用,探索蔬菜地最大的化肥减施量。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的减量增效的控制模式,寻求最佳的源头控制模式,为蔬菜地肥料的合理施用及氮素流失的控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淋溶试验发现4种不同肥料施用后,总氮流失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化肥(33.82 kg N/ha)>牛粪(32.08 kg N/ha)>猪粪(31.23kg N/ha)>鸡粪(30.96 kg N/ha),不施肥空白对照试验组总氮流失量为14.03 kg N/ha,化肥施用氮素的流失量最高,说明在大量化肥施用中会带来严重的氮素流失,给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2)氮素流失中,主要以硝态氮为主,所有施肥试验组硝态氮占总氮比例为77.48%~94.32%。在施肥初期,化肥氮素流失量高于有机肥,施肥中后期,有机肥氮素的流失量高于化肥。(3)通过化肥减量试验发现,当施肥量从目前的平均施肥量250kg N/ha依次减少20%、40%、60%、80%、100%时,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5.46 kg N/ha、12.18 kg N/ha、17.59 kg N/ha、20.03 kg N/ha、22.37kg N/ha,化肥的减量施用可以显着减少氮素的流失。(4)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降低,小白菜硝态氮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株高、鲜重、维生素C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当施肥量为60%传统施肥时,小白菜产量最高,当施肥量为40%传统施肥时,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综合考虑氮素的流失量,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减少40%化肥用量,可以减少12.18 kg N/ha流失,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5)减施模式的优化可以减少氮素的流失,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不同减施模式对氮素流失控制效果的排序为化肥配施黄腐酸肥>化肥配施双氰胺>化肥配施叶面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黄腐酸肥氮素流失量减少5.56 kg N/ha。综合评判各施肥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化肥配施黄腐酸肥对氮素流失控制效果最好。
王倩姿[7](2019)在《保定地区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设施蔬菜节肥提质增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施肥是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蔬菜品质的重要手段,但生产中过量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保定市蔬菜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首先对潮土菜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土壤肥力条件下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的节肥增效潜力及氮素调控技术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施菜田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显着高于露地菜田和粮田,但设施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仍旧偏低,达到肥沃土壤标准的样本量分别仅占总样本量的17.1%(>30.0g/kg)、19.4%(>1.5 g/kg)和40.3%(>120.0 mg/kg)。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显着富集,微量元素含量也普遍处于中高水平。(2)在供试土壤肥力较高的情况下,不施用氮、磷或钾肥对第1茬黄瓜产量均没有显着影响,但连续2茬不施用氮肥或完全不施用化肥时,下茬紫甘蓝产量显着降低,而不施用磷肥或钾肥紫甘蓝产量仍旧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对蔬菜品质的分析表明,由于土壤本身较高的供氮水平,当季不施氮肥的黄瓜硝酸盐含量并没有显着降低,但第2茬紫甘蓝硝酸盐含量显着下降;不施氮、磷、钾肥或完全不施用化肥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下降,但由于有机酸含量也表现出下降趋势,因此,糖酸比并没有受到显着影响;而不施钾肥显着降低了黄瓜的Vc含量。因此,即使在土壤速效养分供应水平较高,甚至当季不施用化肥均不会对产量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兼顾蔬菜持续高产、养分高效和品质优良的优化施肥也是必要的。(3)在较高的土壤肥力条件下,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减少施用44.0%58.6%的N、52.0%80.5%的P2O5和21.9%84.3%的K2O,黄瓜/紫甘蓝连作产量和收益分别增加了2.1%18.5%和4.0%20.7%;V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提高了4.8%28.0%和13.2%25.4%;紫甘蓝地上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6.4%、13.7%和7.4%(p<0.05),番茄、黄瓜和紫甘蓝的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11.5、1.24.4和0.45.5倍。此结果说明,当前农民常规施肥量明显偏高,在保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氮、磷、钾养分减施增效的潜力很大。(4)在等量养分投入的情况下,增施脲酶和硝化抑制剂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3.2%8.6%和3.7%21.3%,同时也改善了蔬菜品质。与对照相比,紫甘蓝收获期硝酸盐含量降低10.1%11.7%,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盛果期和黄瓜盛瓜期可溶性糖含量、黄瓜盛瓜期糖酸比均有所提高。施用脲酶/硝化抑制剂后黄瓜地上部氮、磷、钾素累积量分别提高了7.6%11.9%、0.7%22.6%和2.0%6.6%;第2茬紫甘蓝地上部氮、磷、钾素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7.9%21.4%、1.3%11.6%和1.6%6.1%;氮、磷、钾素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增施脲酶/硝化抑制剂调控氮素转化是设施蔬菜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较高的土壤肥力水平下进行蔬菜生产,减施化肥以及同时配施氮素调控剂可以协同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王成[8](2019)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避免蔬菜生产过量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减施增效的目的,在保证蔬菜产量不下降甚至提高的情况下,进行了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茬韭菜化肥减施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CF)、缓释肥常量施肥(SRF,与CCF等养分量)、缓释肥减量施肥(SRFR,总养分减量31.2%:N减施33%、P2O5减施68%,K2O增施110%),探讨了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减少化肥用量对韭菜生长生理、营养分配、产量、品质、土壤相关酶活性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韭菜栽培合理施肥及应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减少化肥用量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CCF)相比,SRF和SRFR处理韭菜叶长、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着提高,前者分别提高13.07%、9.78%、21.20%,后者分别提高8.25%、6.89%、45.79%;SRF和SRFR处理较CCF均能够促进韭菜叶片Chla、Chlb和Chla+b含量的提高。与SRF相比,SRFR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叶片Chlb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而株高、茎粗、叶长及根系活力两者之间均无显着差异。2.与常规施肥(CCF)相比,SRF处理显着提高了韭菜氮、磷、钾素的吸收量,分别提高65.87%、58.82%、63.68%,并显着降低了土壤氮、磷、钾素的盈余;SRFR处理韭菜氮、磷、钾的吸收量较CCF分别提高28.28%、5.16%、49.66%,土壤氮、磷素盈均降低。SRF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6.93、3.96、34.07个百分点;SRFR处理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6.79、11.13个百分点,对钾肥利用无显着影响。3.与常规施肥(CCF)相比,SRF和SRFR处理均提高了韭菜收获中后期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SRF和SRFR处理较CCF均显着提高了韭菜全收获期土壤脲酶(Ure)和蔗糖酶(INV)活性。与CCF相比,SRF处理显着提高了全收获期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SRFR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着影响。4.土壤酶代谢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在收获中后期相关性逐渐增强。韭菜收获后期土壤全氮和全磷与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性;碱解氮与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之间在收获中后期具有显着正相关性;速效磷与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INV)活性之间在收获中期具有显着正相关性;速效钾与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及蔗糖酶(INV)活性之间在收获中后期具有显着正相关性。5.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明显改善了韭菜营养品质,同时显着提高了韭菜产量。与常规施肥(CCF)相比,SRF处理显着提高了韭菜叶片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6.06%和14.91%,硝酸盐含量降低25.83%,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着影响。SRFR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CCF,分别提高16.15%和1.96%,硝酸盐含量显着降低34.97%,对维生素C无显着影响。与SRF相比,SRFR处理的叶片硝酸盐含量降低12.33%,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着差异。SRF和SRFR较CCF韭菜产量分别增产45.99%和43.21%,净收益分别提高50.41%和51.31%。综上所述,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可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即缓释肥减量施肥(SRFR,总养分减量31.2%:N减施33%、P2O5减施68%,K2O增施110%)能够明显改善韭菜营养品质,降低土壤养分盈余,维持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相关酶活性,显着提高韭菜产量,降低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曹飞[9](2019)在《不同水肥管理下华北露地菜田氮淋溶特征及阻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蔬菜种植地由于水肥投入不合理而引起的土壤氮素淋溶问题日趋严重。为研究华北地区典型露地菜地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氮素淋溶特征及不同的阻控措施对减少氮淋溶的效果,在华北露地菜地(黄瓜-茄子1年两作)设置了不同氮肥水平、控制灌溉量、无机-有机肥配施、以及在减氮20%基础上添加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等阻控措施,研究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的氮素淋溶特征。淋溶测定采用渗漏池法(80cm深度),并监测不同深度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动态变化。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形态氮素淋溶特征:黄瓜-茄子生长期间,淋溶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占80cm土体全年总氮淋溶量的76.92%-88.4%,可溶性有机氮占10.9%-22.4%、铵态氮占比不到1%。(2)不同措施总氮淋溶特征:在农民常规施肥水平(890 kgN/ha/season)下,全年淋洗出80cm土体的全氮为307.5 kgN/ha,占施氮量的24.9%,总氮淋失量和施氮量呈显着线性关系;其中黄瓜季和茄子季的氮淋溶分别占比44.8和55.2%。相比常规施氮量(N3)减氮20%和50%,全年总氮淋溶量可分别减少15.8%和37.11%。在减氮20%基础上添加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生物炭、秸秆表施)能够减少总氮淋溶量4.3%-9.8%而不影响产量。减少20%灌溉量和施氮量能够减少30.55%的总氮淋溶量。由于基肥施肥方式为种植行上小高畦开沟施用并覆土,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减少氮淋溶量未显示显着影响。(3)不同措施的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特征:土壤80cm处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在黄瓜季种植期间为在8.0-54.4mg/L之间、茄子季种植期间在9.0-44.0 mg/L之间,硝态氮浓度随着施肥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减氮20%(N2)和减氮50%(N3)分别平均减少全年淋溶液硝态氮浓度12.3%和33.9%。不同阻控措施(N2I、N2B、N2S、N2LW)对降低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也有一定效果(减少1.6%-18.9%)。(4)土壤剖面硝态氮动态及无机氮积累特征:蔬菜生长期间,土壤剖面0-20cm、20-40cm、40-60cm各层次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时间和追肥进程呈逐渐升高趋势,茄子季累积量分别在30.1-449.0 kgN/ha、24.4-544.2 kgN/ha和31.2-455.83 kgN/ha之间。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N3)在茄子生育期间土壤0-20cm和20-40cm层次的土壤硝态氮平均累积量分别是40-60cm的1.6倍和1.3倍。蔬菜收获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N3)0-80cm土层中无机氮(Nmin)累积量在黄瓜季和茄子季分别为1257.6kg N/ha和1552.6 kgN/ha。相比N2处理,减少施肥量(处理N1、N2)后土壤中无机氮残留降低,在减氮20%基础上添加增效剂(双抑制剂、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减少灌溉,两季蔬菜收获后的土壤无机氮累积量都比N2处理有所增加。(5)作物产量及吸氮量:相比常规施肥处理,除了减氮50%处理(N1)降低了蔬菜产量外,其余施肥处理对蔬菜产量都没有显着影响。各处理间除了黄瓜季N1处理吸氮量显着低于其它施氮处理外,其余施氮处理之间吸氮量无显着差异。黄瓜季各施肥处理间氮肥利用率在16.6%-29.9%,茄子季氮肥利用率在23.7%-41.0%之间。添加双抑制剂和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为明显。(6)氮素表观平衡:若氮素损失仅考虑淋溶损失计算氮平衡,除了不施肥处理(CK),黄瓜季各施肥处理土壤中氮素都有不同程度的亏缺;茄子季各处理各有亏缺,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土壤氮素亏缺最多,其余阻控措施各有盈缺,其中处理(N2B)氮素盈余量最接近平衡。综上所述,施用氮肥增效剂可明显降低菜田(茄子)氮素淋溶水平4.3%-9.8%;.菜田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试验中降氮50%情形下茄子产量下降为24.9%,其它降氮措施对产量影响不显着。综合经济与环境效益考虑,在结合国家积极倡导并推行的“降化肥、降农药”的政策前提下,推荐使用在减氮20%有机肥35%的化肥配比下,施加联合抑制剂或秸秆表施还田的措施,进行菜地氮素淋溶阻控。
徐秋桐[10](2019)在《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抗生素的生理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为重要的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日益强劲,“吃放心菜”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人多地少,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肥料等农用物资投入量大,且多数蔬菜基地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因此,蔬菜地土壤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蔬菜质量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蔬菜质量的相关因素中,除化肥和农药等使用不合理外,土壤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土壤-蔬菜系统中土壤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蔬菜作物对土壤中抗生素的吸收规律,本论文以浙北平原蔬菜地为例,通过采样分析、系列盆栽试验和生物化学技术分析手段,分析了土壤-蔬菜系统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剖析了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了蔬菜对抗生素的吸收及影响因素,探索了农艺措施对蔬菜地抗生素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典型样区的调查表明,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残留量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8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四环素>磺胺甲恶唑、泰乐菌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蔬菜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含量与农田是否施用畜禽粪和蔬菜类型有关。施用过畜禽粪农田采集的蔬菜中抗生素检出率和含量明显高于没有施用过畜禽粪的农田;不同类型蔬菜产品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根菜和薯芋类>葱蒜与叶菜类>瓜与茄果类>豆类。葱蒜与叶菜类中抗生素的浓度与相应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量明显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在豆类蔬菜中并不明显。蔬菜地土壤中Cu、Pb、Zn和Cr的积累主要与有机肥的施用有关,而Cd的积累主要与化学肥料的施用有关。研究发现,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与施肥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高水溶性Cr和Pb主要出现在施用化肥的蔬菜地中,而高水溶性Cu和Zn主要出现在施用有机肥的蔬菜地中。2、各种抗生素对蔬菜种子的萌发、根系伸长的影响与土壤中抗生素污染浓度、蔬菜品种和抗生素种类有关。当抗生素污染浓度超过50 mg/kg时,土壤中的抗生素可对蔬菜根系的伸展产生明显的影响,根系伸展可作为蔬菜萌发期受抗生素毒性影响的敏感指标。不同蔬菜对抗生素污染的敏感性:小白菜>萝卜>番茄;抗生素对蔬菜的相对毒性: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砂质土上生长的蔬菜比壤质土上生长的蔬菜更易受抗生素影响。土壤中两种抗生素共存时,其对蔬菜种子萌发、芽长、根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单一抗生素污染。土霉素、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对小白菜、萝卜生长(包括株高、根长、生物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特征。当土壤中抗生素含量超过25 mg/kg时,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土壤中抗生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浓度抗生素污染可诱导蔬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的上升,从而清除自由基保护植物生长;当抗生素污染水平超过25mg/kg时,抗生素胁迫下蔬菜体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的平衡被打乱,过量的ROS在细胞中引起细胞膜膜质过氧化,从而破坏膜结构,使得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3、施用畜禽粪及添加不同剂量的土霉素进行萝卜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萝卜可吸收土壤中的土霉素,其体内土霉素的含量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随萝卜生长时间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土霉素在萝卜根系中积累相比地上部分更明显。粉壤土(清水砂)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高于粘壤土(青泥紫田)。当污染水平在25 mg/kg以上时可显着减弱萝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少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不同时期添加土霉素试验表明,在土霉素添加20 d后采集的青菜地上部分的样品中,积累的土霉素含量以在营养生长盛期和出苗-幼苗期施用土霉素者为较高;而对于生长60 d后收获的青菜的地上部分土霉素残留含量则随土霉素添加时间至收获时间间隔变短而增加,并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认为,青菜生长在前期比后期更易受抗生素污染的毒害,而对于收获的青菜中积累的抗生素含量在后期受抗生素污染者比前期抗生素污染者更易积累。4、不同浓度(0、25和50 mg/kg)的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单一与复合污染的100d土培试验表明,在抗生素复合污染条件下,蕃茄可同时从土壤中吸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并转移至叶、茎和果等器官中。植物组织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含量随土壤中抗生素污染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生长初期高于生长后期。不同器官中抗生素的含量以根最高,其次为叶、茎和果。当土壤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浓度为25和50 mg/kg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均可对蕃茄生长产生影响,降低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株高及生物量。高浓度的抗生素污染可导致植株叶中N、P、K的积累,降低叶中C/N比,降低果品中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但对硝酸盐积累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中抗生素复合污染对植物吸收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及植物中两种抗生素的积累无交互作用,但两者同时存在时可加强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5、施肥(有机肥、NPK肥、N肥、PK肥等)、耕作(翻耕、免耕)、水分管理(长期干燥、长期湿润、干湿交替、长期潮湿)及种植(种植蔬菜、不种蔬菜)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影响的模拟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NPK肥、N肥可促进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以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最为明显。翻耕可促进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干湿交替、湿润比长期干燥和潮湿土壤环境下更有利于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种植蔬菜比不种蔬菜土壤的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率高。高养分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一般高于低养分土壤,其机理与以上措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关;翻耕可促进土壤中抗生素的光降解强度。研究认为,施肥、耕作和水分管理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
二、怎样降低施肥对蔬菜的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降低施肥对蔬菜的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菜地土壤环境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厕所粪污污染现状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1.1 我国厕所粪污污染现状 |
1.1.2 国内外厕所粪污处理现状 |
1.1.3 国内外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2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种植空心菜的土壤养分性质的影响 |
2.3.2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种植小白菜的土壤养分性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小白菜轮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土壤养分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粪污化肥配施对种植空心菜和小白菜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小白菜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3.2 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粪污化肥配施对种植空心菜和小白菜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2 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的相关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3.2 土壤养分与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
5.4.2 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和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4.3 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和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4.4 粪污化肥配施对空心菜和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5.4.5 土壤养分与蔬菜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药施用相关研究 |
1.3.2 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技术推广相关研究 |
1.3.4 技术推广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的研究 |
1.3.5 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蔬菜种植户 |
2.1.2 技术推广 |
2.1.3 推广技术属性 |
2.1.4 技术推广渠道 |
2.1.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 |
2.1.6 蔬菜生产中的农药减量施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扩散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5 技术推广框架理论 |
2.3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阶段划分 |
2.3.2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蔬菜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趋势 |
3.1.1 蔬菜生产特征 |
3.1.2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
3.2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与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2.1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 |
3.2.2 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
3.3.1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 |
3.3.2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 |
3.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 |
3.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果 |
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问题 |
3.4.1 农户层面:生产习惯使然,农户农药施用存在认知偏差 |
3.4.2 村庄层面:羊群行为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
3.4.3 政府层面: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减量支持政策乏力 |
3.4.4 技术层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药减量替代技术推广任重道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2.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2 研究方法 |
4.4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6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4.6.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7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分析 |
4.7.1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分析 |
4.7.2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2 农资经销商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3 农技推广站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3 变量说明与研究方法 |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3.2 研究方法 |
5.4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5.7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
5.7.1 内在传导机制:安全生产认知的中介作用 |
5.7.2 农户感知差异:制度信任的调节作用 |
5.8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进一步讨论 |
5.8.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空间自相关判断 |
5.8.2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施行为实施影响的空间效应 |
5.8.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示范效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2 互联网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3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 |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3.2 研究方法 |
6.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6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6.7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
6.8 老龄化背景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与行为实施讨论 |
6.9 稳健性检验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型选择 |
7.4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t检验结果 |
7.4.2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决策方程估计 |
7.4.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蔬菜产出和收入影响估计 |
7.4.4 双重检验 |
7.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 |
7.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食品安全效应的实证分析 |
7.7 稳健性检验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的案例分析 |
8.1 调研方法选择与案例选取 |
8.2 访谈设计与过程介绍 |
8.3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3.1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3.2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3.3 典型经验总结 |
8.4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4.1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4.2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4.3 典型经验总结 |
8.5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5.1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5.2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5.3 典型经验总结 |
8.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潜力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蔬菜生产中农户过量施药问题严重 |
9.1.2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 |
9.1.3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 |
9.1.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 |
9.1.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多维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 |
9.2.2 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 |
9.2.3 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
9.2.4 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 |
9.2.5 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1.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1.1.2 珠三角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1.2 我国珠三角地区蔬菜种植现状 |
1.3 我国化肥的施用现状 |
1.4 缓释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
1.5.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1.5.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1.5.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1.6.1 生物修复技术 |
1.6.1.1 微生物修复技术 |
1.6.1.2 植物修复技术 |
1.6.1.3 动物修复 |
1.6.2 物理修复技术 |
1.6.3 化学修复技术 |
1.7 石膏材料在土壤中的应用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立题依据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1.8.4 论文创新点 |
2 施肥与钝化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供试石膏类钝化材料 |
2.1.1.2 供试肥料 |
2.1.1.3 供试植物 |
2.1.1.4 供试土壤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3.1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1.3.2 植物样品的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
2.2.1.1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
2.2.1.2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的影响 |
2.2.1.3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2.2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Cd、As有效态的影响 |
2.2.3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通心菜生长的影响 |
2.2.4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通心菜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
2.2.5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植株体内Cd、As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p H和 Cd、As有效态的影响 |
2.3.2 不同钝化修复和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3.3 不同钝化修复和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3 减量施肥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 |
3.1.2.1 供试肥料 |
3.1.2.2 供试植物 |
3.1.2.3 供试土壤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
3.2.1.1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
3.2.1.2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2.1.3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1.4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1.5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2 减量施肥对土壤Cd有效态的影响 |
3.2.3 减量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3.2.4 减量施肥对蔬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4.1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氮含量的影响 |
3.2.4.2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
3.2.4.3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钾含量的影响 |
3.2.5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Cd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 |
4.1.2.1 供试肥料 |
4.1.2.2 供试植物 |
4.1.2.3 供试土壤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
4.2.1.1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
4.2.1.2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1.3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2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土壤Cd有效态的影响 |
4.2.3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4.2.4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蔬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研究现状 |
1.2 设施蔬菜栽培存在的问题 |
1.2.1 耕作制度不合理造成病虫害严重 |
1.2.2 低温寡照影响蔬菜生长发育 |
1.2.3 水肥管理不当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 |
1.3 化肥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 |
1.3.1 我国化肥使用存在问题 |
1.3.2 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1.3.3 氮磷钾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1.3.4 氮磷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5 氮磷钾对蔬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6 科学施肥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0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番茄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番茄品质的测定 |
2.3.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4 植株养分的测定 |
2.3.5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6 番茄叶片光合参数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
3.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片干鲜重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茎干鲜重的影响 |
3.2.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根干鲜重的影响 |
3.2.4 不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
3.2.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积累速度的影响 |
3.2.6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分配比例的影响 |
3.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坐果习性和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商品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
3.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吸收和栽培环境的影响 |
3.5.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氮积累的影响 |
3.5.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磷积累的影响 |
3.5.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钾积累的影响 |
3.5.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5.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氮磷钾施肥对番茄坐品质的影响 |
4.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吸收和栽培环境的影响 |
4.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蔬菜地肥料施用氮素流失特征及源头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氮素面源污染现状 |
1.3 氮素面源污染形成机理与特点 |
1.4 氮素面源污染主要影响因素 |
1.4.1 肥料种类及施肥量 |
1.4.2 土壤类型及种植类型 |
1.4.3 降雨 |
1.4.4 耕作方式 |
1.5 氮素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
1.5.1 源头控制技术 |
1.5.2 过程阻断技术 |
1.5.3 末端治理技术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不同肥料施用氮素流失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 样品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肥料施用氮素流失量 |
2.3.2 不同肥料施用氮素流失形态特征 |
2.3.3 不同肥料施用氮素流失动态变化特征 |
2.3.4 不同肥料施用总氮表观流失率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化肥减量对蔬菜地氮素流失控制及其对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4 样品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化肥减量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化肥减量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
3.3.3 化肥减量对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的影响 |
3.3.4 化肥减量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5 化肥施肥量、蔬菜产量品质与氮素流失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减施模式对蔬菜地氮素流失控制及其对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4 样品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减施模式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不同减施模式对土壤中氮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减施模式对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的影响 |
4.3.4 不同减施模式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减施模式对蔬菜地氮素流失控制的综合评判 |
5.1 减施模式评判指标选取 |
5.2 综合效益评价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7)保定地区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设施蔬菜节肥提质增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蔬菜产业现状 |
1.1.1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蔬菜生产中的施肥现状 |
1.1.3 不合理施肥带来的问题 |
1.2 减肥增效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优化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氮素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
2.1.1 土壤样品采集 |
2.1.2 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2.1.3 土壤肥力分级标准 |
2.1.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设施菜田的化肥贡献率研究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5 相关指标计算及统计分析 |
2.3 设施蔬菜节肥增效研究 |
2.3.1 样品采集 |
2.3.2 供试材料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5 相关指标计算及统计分析 |
2.4 设施蔬菜氮素调控增效技术研究 |
2.4.1 供试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样品采集 |
2.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5 相关指标计算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菜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1.1 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
3.1.2 菜田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 |
3.1.3 小结 |
3.2 设施菜田的化肥贡献率分析 |
3.2.1 氮磷钾化学养分对黄瓜/紫甘蓝产量的贡献率 |
3.2.2 氮磷钾养分供应对黄瓜/紫甘蓝品质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设施蔬菜的节肥增效分析 |
3.3.1 优化施肥对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2 优化施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3.3.3 优化施肥对蔬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4 优化施肥对蔬菜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5 小结 |
3.4 设施蔬菜氮素调控增效技术研究 |
3.4.1 氮素调控对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2 氮素调控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3.4.3 氮素调控对蔬菜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
3.4.4 氮素调控对蔬菜养分利用的影响 |
3.4.5 小结 |
4 讨论 |
4.1 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
4.2 设施菜田的化肥贡献率分析 |
4.3 设施蔬菜的节肥增效分析 |
4.4 设施蔬菜氮素调控增效技术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及申请专利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韭菜产业发展现状 |
1.2 当前我国蔬菜种植中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缓释肥研究应用概况 |
1.3.1 缓释肥概念及分类 |
1.3.2 缓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养分释放评价 |
1.3.3 缓释肥当前生产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
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蔬菜的影响 |
1.4.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蔬菜生长生理、光和特性的影响 |
1.4.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
1.4.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蔬菜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田间试验设计及肥料使用配比 |
2.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1 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2 干物质和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3 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 |
2.3.4 土壤样品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生理的影响 |
3.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干物质积累、营养分配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率的影响 |
4.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
4.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氮素吸收、分配以及利用率的影响 |
4.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磷素吸收、分配以及利用率的影响 |
4.1.5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钾素吸收、分配以及利用率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4.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第五章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5.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5.2 讨论 |
5.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韭菜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产量、品质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产量的影响 |
6.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
6.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不同水肥管理下华北露地菜田氮淋溶特征及阻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蔬菜生产及施肥现状 |
1.2.2 土壤氮淋溶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
1.2.3 氮淋失阻控措施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2 供试土壤 |
2.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2.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2.4.1 淋溶液取样方法 |
2.4.2 淋溶液中无机氮和总氮的测定 |
2.4.3 土样无机氮(Nmin)的测定 |
2.4.4 蔬菜测产取样及含氮量测定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对蔬菜地氮素淋溶的影响 |
3.1.1 水分输入和水分渗漏量 |
3.1.2 淋溶液中总氮浓度及其动态 |
3.1.3 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及其动态 |
3.1.4 淋溶液中铵态氮及可溶性有机氮浓度及其动态 |
3.1.5 不同管理措施总氮淋溶量 |
3.2 土壤剖面无机氮累积量动态 |
3.2.1 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动态变化 |
3.2.2 土壤剖面铵态氮累积量动态变化 |
3.3 不同管理措施对蔬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 菜地氮素表观平衡 |
3.4.1 黄瓜季氮素表观平衡 |
3.4.2 茄子季氮素表观平衡 |
4.讨论 |
4.1 氮肥施用量对氮淋溶的影响 |
4.2 不同阻控措施对氮淋溶的阻控效果 |
4.3 不同施肥措施对蔬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下蔬菜氮素表观平衡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抗生素的生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农田系统中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来源 |
1.1.1 抗生素的来源 |
1.1.2 重金属的来源 |
1.2 农田系统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3 农田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4 抗生素在农田系统中的环境行为 |
1.4.1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转归 |
1.4.2 土壤对抗生素的吸附、迁移和降解 |
1.4.3 抗生素残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
1.4.4 抗生素耐药菌和抗性基因的污染 |
1.5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
2.1 前言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土壤中抗生素污染调查 |
2.2.3 蔬菜中抗生素污染调查 |
2.2.4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调查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蔬菜地土壤抗生素的残留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2.3.2 蔬菜中抗生素残留量 |
2.3.3 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积累、水溶性及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种子萌发、根系生长的影响 |
3.2.2 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与抗氧化酶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发芽率及根长抑制率的影响 |
3.3.2 土壤抗生素污染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3.3.3 外源抗生素胁迫对蔬菜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霉素污染下蔬菜吸收抗生素及其在地上部分的积累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土霉素对萝卜吸收土壤中土霉素影响的试验 |
4.2.2 不同生长期青菜吸收土霉素的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施用含土霉素动物粪便对萝卜吸收土壤中土霉素的影响 |
4.3.2 不同生长期青菜对土霉素的吸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复合污染下蕃茄的生长及抗生素吸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土壤与抗生素 |
5.2.2 盆栽实验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土壤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含量的变化 |
5.3.2 番茄根部和叶片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含量的变化 |
5.3.3 收获期番茄不同组织中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的残留 |
5.3.4 抗生素污染对植株各器官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5 抗生素污染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6 抗生素污染对蕃茄的植株高的影响 |
5.3.7 抗生素污染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3.8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艺措施对蔬菜地抗生素降解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施肥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的影响 |
6.3.2 种植蔬菜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的影响 |
6.3.3 耕作强度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的影响 |
6.3.4 水分条件对土壤中磺胺二甲嘧啶降解的影响 |
6.3.5 施肥对蔬菜中磺胺二甲嘧啶的残留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6.3.6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怎样降低施肥对蔬菜的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肥处理对铅镉污染土壤中上海青和香椿品质的影响[D]. 黄一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农村厕所粪污化肥配施对菜地土壤环境的风险研究[D]. 柳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 赵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D]. 周康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5]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D]. 焦可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 [6]蔬菜地肥料施用氮素流失特征及源头控制研究[D]. 孟凡非.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2)
- [7]保定地区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设施蔬菜节肥提质增效技术研究[D]. 王倩姿.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韭菜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王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不同水肥管理下华北露地菜田氮淋溶特征及阻控措施研究[D]. 曹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土壤—蔬菜系统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抗生素的生理效应[D]. 徐秋桐. 浙江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