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现代测试仪器应用水平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吴祥,李冰,李有桂[1](2022)在《“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宗德媛,朱炯,李兵[2](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胡茂志,王志峰,王赪胤[3](2021)在《“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文中提出为了提高"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课程的设置、技术的发展前沿、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仪器的特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其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研究生现代化分析测试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对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张景怀[4](2021)在《材料微观分析测试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文中指出材料微观分析测试方法类课程是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微观表征是材料、冶金、化学、物理、生命等科研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结合目前该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教学专业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包括科研案例研讨、翻转课堂、课程网站建设)角度对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对提出的一些措施进行实践,有助于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于威龙[5](2021)在《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代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及高铁新线的不断投入运行,高铁运行里程逐年提高,旅客和货物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轨道列车能够安全运行,必须保证其电气系统稳定可靠运转,则需定期检查轨道车辆电器件的可靠性。现有专用可靠性测试系统只能针对轨道车辆单一类型电器件进行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缺少可靠性分析功能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柔性原理,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并开发了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电器件、同步完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任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建立融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可靠性分析模型,使得计算的权重既能真实反映各指标作用程度,又可利用长周期数据修正结果;发掘概率选择与可变步长的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势,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提升层次分析法的运算效率。(2)研制了一套轨道车辆电器件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可适用多种电器件的实时硬件采集、数据通信、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的系统,能够连续地对电器件进行自动化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通过可视化界面人机交互式操作,完成开发试验序列、自动试验、同步可靠性分析等任务,有效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以车载变频直流电源与辅助逆变器为测试对象,使用本文开发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进行自动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软件系统有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分析算法效率与准确度较高,研制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胜任多种类型电器件可靠性测试与分析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殷玥[6](2021)在《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海洋微生物对固壁表面黏附,形成生物污损,对舰、船及海洋设施带来极大危害,其危害可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船舶阻力,加大燃油消耗;(2)加速船舶、管道输送壳体腐蚀;(3)增加维修次数、提高维修成本。早期人们通过在防污涂层中加入毒性成分减少污损生物的附着,随着环保法令及规定对有毒防污剂的禁入,研究开发新型环保防污技术迫在眉睫。珊瑚作为一种长期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固着型生物,其无法通过游动借助水流冲刷减少污损生物的附着,而表面却十分洁净。研究发现,珊瑚的防污策略主要包含释放天然防污成分策略、污损释放型防污表面策略、蜕皮防污策略、荧光防污策略以及“谐动”防污策略。珊瑚的弹性表皮及触手通过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弹性变形对波浪/洋流的周期性激励做出“谐动”响应,可有效防止微生物膜的形成。本文将基于花环肉质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触手“谐动”防污策略,开展触手“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以下可简称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制备及防污机制的系统研究。通过花环肉质软珊瑚(以下可简称为珊瑚)的“谐动”规律生物观察试验,发现单只完整伸出的触手,高度集中在7 mm-13 mm之间,呈上细下粗圆锥型,分布随机且间距紧密。触手随流体介质激励,通过摆动实现“谐动”响应,形成的不稳定表面,对于靠近其表面的附着物,通过主动扫掠、弹开,防止其在表面附着。基于上述“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如下: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2)添加0.36 wt%石墨烯为基料,模仿花环肉质软珊瑚弹性表面,其上构筑类珊瑚触手状圆锥形结构,顶端直径0.8 mm,底端直径1 mm,并在触手顶端和底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圆弧倒角,模拟珊瑚触手顶端的半圆弧状以及底端与表皮的连接。触手长度和间距设置三种参数,分别为长7 mm、10 mm、13 mm,间距2 mm、2.5 mm、3 mm。仿生功能表面制备如下: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RTV-2/0.36wt%基料,设计并制作仿生功能表面镜像结构的专用造型模具及固定模具,采用模板法制备出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仿生功能表面。通过力学性能、失重率/吸水率、粗糙度、湿润性测试及表征发现,制备仿生功能表面的基料具有稳定的失重率/吸水率(低于1%),较低的弹性模量(约0.56 MPa)和粗糙度,且呈疏水性。这些特性对其防污性能均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动/静态试验,对仿生功能表面和无触手结构的0.36 wt%硅橡胶石墨烯复合膜(以下可简称为石墨烯复合膜)展开系统的防污性能对比试验。(1)静态试验,仿生功能表面的细菌附着量与石墨烯复合膜相差无几,说明在完全静止条件下,二者防污性能相当;(2)动态试验,选用自行设计的两种试验装备进行试验,(1)模拟海洋波动波浪设备——“波动式”防污试验,分析得出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效果优于石墨烯复合膜,且摆动频率越快防污效果越好,证明触手的“谐动”效应可防止细菌的粘附;同时得出触手长度、摆动频率为仿生功能表面在水流波动作用下影响防污性能的主要因素,并选出摆动频率1 Hz,触手长13 mm的防污最优组合。摆动频率加快可使触手的“谐动”效应充分发挥,且经观察发现较长的触手结构在水流波动作用下,其触手顶端会随水流形成二次颤动,可加倍驱赶细菌的附着。(2)动态旋转冲刷设备——“旋转式”防污试验,同样证明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优于石墨烯复合膜,并选出触手长13 mm,间距2 mm的仿生功能表面具有最佳防污效果。较长的触手结构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可最大程度弯曲并叠加在后层触手表面形成防污保护层,同时触手借助水流冲刷作用发生抖动并产生“谐动”防污,较密的触手间距可填补仿生功能表面空隙,使触手“谐动”防污效应最大化。通过EDEM-FLUENT软件耦合仿真计算,开展“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的研究,选用触手结构(仿生功能表面)和平面结构(石墨烯复合膜)作为试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触手结构的细菌附着量远低于平面结构,且同样表现出流场速度越快细菌附着量越低的现象。细菌颗粒对触手结构的沉降仅发生在触手附近区域,留给细菌颗粒沉降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平面结构则会留给细菌颗粒更大更长的沉降区域及沉降时间,试验结果证明触手结构可有效降低细菌颗粒的附着。本文试验结果,为开发环保型防污仿生功能表面提供新思路,并为静态船舶、水下设备、设施的防污技术提供新理念。
张福贵,舒毅,唐佳佳,魏洁,罗赞[7](2021)在《天气雷达定标、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回顾70年来天气雷达发展历程,对比国内外天气雷达保障技术现状,从天气雷达定标、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阐述国内天气雷达保障技术需求。国内单极化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双通道一致性和极化隔离度是双偏振天气雷达定标技术的重要指标,国外双偏振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已经成熟,重点在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国内双偏振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在太阳法、小雨法、标校平台(源)法、无人机定标技术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探索相控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对加快我国天气雷达系统技术发展和促进业务化应用有重大意义。国外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向智能化、远程化方向发展。国内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早期依赖于人工和经验,目前处于传统技术与智能化诊断技术交替时期。国内研制的天气雷达标准输出控制器系统和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诊断平台使得天气雷达系统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集成化、模块化和智能化。依托虚拟仪器和软件算法的智能化诊断技术提高了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诊断的效率、准确性,以及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智能性"是主要的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化天气雷达技术不断发展,天气雷达系统固态化、智能化水平较高,将对天气雷达的定标、测试和故障诊断技术带来新的挑战。
单月晖,连潞文,任水生,谭旭,高媛[8](2021)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从行业地位、技术门槛、投入产出等角度梳理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特点,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技术攻关能力、人才队伍、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仪器软件化和智能化等技术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9](2021)在《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手段。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引导,围绕现代仪器分析类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嵌入,使课程体系改革与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传统教学方法与虚拟现实的统一、知识生产与创新实践的融合。通过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现有工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模式,构建与新经济模式及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史运坤[10](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二、提高现代测试仪器应用水平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现代测试仪器应用水平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情况 |
2 “互联网+”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
2.1 课前预习 |
2.2 课上教学与管理 |
2.3 课后分析和总结 |
3 “互联网+”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
3.1 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
3.2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
3.3 课程评价模式提升 |
3.4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
4 “互联网+”雨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 结语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3)“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一)结合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阶段设置实验课程 |
(二)结合技术的发展前沿,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
(三)结合学校科研发展的需求,突出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需求的融合 |
(四)结合仪器技术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实验教学模式 |
(五)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仪器分析的规范化管理 |
(六)结合课题的研究方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评价 |
三、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
(4)材料微观分析测试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课程概况和教学目标 |
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一)课程设置问题 |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问题 |
(三)实践条件问题 |
(四)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问题 |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与实践 |
(一)教学专业内容优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 |
1. 培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
2. 感悟科技报国情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
3. 培养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三)授课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
1. 采用科研案例研讨式教学。 |
2. 翻转课堂教学。 |
3. 建立课程学习网站。 |
五、结语 |
(5)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轨道车辆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柔性测试技术与可靠性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
2.1 柔性测试技术 |
2.1.1 柔性测试系统 |
2.1.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开发环境 |
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2.2.1 主观赋权法 |
2.2.2 客观赋权法 |
2.2.3 组合赋权法 |
2.3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方法 |
2.4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2.4.3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性能需求 |
3.1.2 系统功能需求 |
3.2 系统工作方法 |
3.3 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系统硬件架构 |
3.3.2 系统软件架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研究 |
4.1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步骤 |
4.2 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层次分析建模 |
4.3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
4.3.1 模糊判断矩阵构建 |
4.3.2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模糊矩阵求解优化方法设计 |
4.3.3 萤火虫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
4.3.4 改进方案试验验证 |
4.3.5 基于PSFAHP算法的主观指标权重计算 |
4.4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客观权重确定 |
4.5 基于方差最大法的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
4.6 可靠性分析算法在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搭建 |
5.1 硬件平台设计 |
5.1.1 仪器设备选型 |
5.1.2 被测品安装平台设计 |
5.1.3 切换控制系统设计 |
5.1.4 硬件平台整合 |
5.2 软件功能设计 |
5.2.1 自动试验 |
5.2.2 手动试验 |
5.3 软件功能实现 |
5.3.1 仪器功能函数库 |
5.3.2 试验序列管理 |
5.3.3 通信连接模块 |
5.3.4 专家知识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验证 |
6.1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
6.1.1 功能试验设计 |
6.1.2 保护动作试验设计 |
6.1.3 环境试验设计 |
6.2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
6.2.1 可靠性分析算法数据整理 |
6.2.2 试验方案设计 |
6.3 系统功能测试与可靠性结果验证 |
6.3.1 系统功能测试 |
6.3.2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
6.3.3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变频直流电源熵权法评价数据 |
附录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主要功能伪代码 |
附录3 辅助逆变器可靠性分析算法相关数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洋生物污损及其危害 |
1.1.2 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过程 |
1.1.3 海洋防污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现代防污材料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抗蛋白质聚合物防污技术 |
1.2.2 防污剂释放型防污涂层 |
1.2.3 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 |
1.2.4 导电防污技术 |
1.2.5 光动力学防污技术 |
1.3 自然界生物防污方法及仿生防污技术 |
1.3.1 鲨鱼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2 鲸鱼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3 海豚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4 荷叶表面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4 珊瑚防污策略对仿生防污技术的启发 |
1.4.1 释放天然防污成分策略 |
1.4.2 污损释放型防污表面策略 |
1.4.3 蜕皮防污策略 |
1.4.4 荧光防污策略 |
1.4.5 “谐动”防污策略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花环肉质软珊瑚“谐动”规律及“谐动”防污性能生物观察试验 |
2.1 引言 |
2.2 花环肉质软珊瑚生物观察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对象 |
2.2.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珊瑚触手“谐动”防污性能模拟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对象 |
2.3.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3.4 试验方法 |
2.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触手“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及制备 |
3.1 引言 |
3.2 仿生功能表面设计 |
3.2.1 仿生信息的提取 |
3.2.2 仿生信息的处理 |
3.2.3 材料选择原则 |
3.2.4 结构设计原则 |
3.3 专用模具的设计、开发 |
3.3.1 造型模具的设计 |
3.3.2 造型模具加工及后处理 |
3.3.3 固定模具的设计 |
3.4 仿生功能表面的制备 |
3.4.1 材料、试剂及主要设备 |
3.4.2 制备过程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材料性能测试、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表面形貌测试 |
4.2.1 试验目的 |
4.2.2 测试方法 |
4.2.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4.3.1 试验目的 |
4.3.2 测试方法 |
4.3.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材料成分分析 |
4.4.1 试验目的 |
4.4.2 测试方法 |
4.4.3 试验设备 |
4.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材料吸水率、失重率测试 |
4.5.1 试验目的 |
4.5.2 测试方法 |
4.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材料表面润湿性测试 |
4.6.1 试验目的 |
4.6.2 测试方法 |
4.6.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测试装备研发 |
5.1 引言 |
5.2 模拟海洋波浪波动设备 |
5.2.1 设备设计目的 |
5.2.2 设备设计理论-海洋波浪力学 |
5.2.3 模拟海洋波浪波动设备的设计 |
5.2.4 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改进 |
5.3 动态防污旋转冲刷设备 |
5.3.1 设备设计目的 |
5.3.2 动态防污旋转冲刷设备的设计 |
5.3.3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测试 |
6.1 引言 |
6.2 细菌介绍及培养方式 |
6.2.1 泛养副球菌 |
6.2.2 枯草芽孢杆菌 |
6.3 仿生功能表面静态防污试验 |
6.3.1 试验目的 |
6.3.2 试验仪器 |
6.3.3 试验方法 |
6.3.4 OD值测量法 |
6.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波动式”动态防污试验 |
6.4.1 试验目的 |
6.4.2 正交试验设计 |
6.4.3 样品的制备及固定 |
6.4.4 涂布平板法 |
6.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 “旋转式”动态防污试验 |
6.5.1 试验目的 |
6.5.2 试验方法 |
6.5.3 样品的制备及固定 |
6.5.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拟软件简介 |
7.2.1 EDEM软件 |
7.2.2 FLUENT软件 |
7.2.3 EDEM-FLUENT耦合 |
7.3 FLUENT软件模拟 |
7.3.1 触手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
7.3.2 平面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
7.4 EDEM软件模拟 |
7.4.1 细菌模型建立 |
7.4.2 相关参数的设置 |
7.5 EDEM-FLUENT耦合计算 |
7.5.1 EDEM的 API对接 |
7.5.2 细菌颗粒的力学模型 |
7.6 FLUENT模拟及对比分析 |
7.7 EDEM-FLUENT耦合模拟及对比分析 |
7.7.1 流速对触手/平面结构细菌颗粒的附着影响 |
7.7.2 细菌附着量对比分析 |
7.8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 |
7.9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天气雷达定标、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天气雷达发展简史 |
1 天气雷达保障技术现状 |
1.1 国外现状 |
1.2 国内现状 |
2 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发展与趋势 |
2.1 国外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发展 |
2.2 国内天气雷达定标技术发展 |
2.2.1 单极化天气雷达定标技术 |
2.2.2 双极化天气雷达定标技术 |
2.2.3 相控阵天气雷达定标技术 |
2.2.4 定标技术发展趋势 |
3 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 |
3.1 传统技术 |
3.2 智能化诊断技术 |
3.3 智能化诊断算法 |
3.4 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
4 总结与展望 |
(8)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电子测量仪器的特点 |
2.1 基础作用重要 |
2.2 技术门槛高 |
2.3 资源投入高 |
2.4 研制周期长 |
3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存在的问题 |
3.1 基础性、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能力不强 |
3.2 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3.3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严重依赖进口 |
4 发展趋势 |
4.1 电子测量仪器软件化 |
4.2 电子测量仪器智能化 |
5 结束语 |
(9)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STEM到CDIO:工程教育的变革及其逻辑 |
二、现代分析技术融入工程教育体系的必然性 |
三、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
1. 构建融合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 |
2. 建立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块 |
3. 建设自主测试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
四、基于CDIO范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1. 明确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
2. 提升学生基于虚拟现实与自主测试的创新能力 |
3. 建立多管齐下的实践创新机制 |
五、结论 |
(10)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2 .研究剖面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
3.1.1 光释光原理 |
3.1.2 释光样品处理 |
3.1.3 剂量率测定 |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
3.1.5 OSL流程 |
3.2 粒度参数指标 |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
3.2.2 粒度的测试 |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
3.3.2 磁化率的测试 |
3.4 色度参数指标 |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
3.4.2 色度的测试 |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
3.7 碳酸盐指标 |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7.2 碳酸盐的测试 |
3.8 软件使用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OSL结果 |
4.1.1 剂量率分析 |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
4.1.3 年代结果 |
4.2 粒度参数结果 |
4.2.1 粒度组成特征 |
4.2.2 沉积判别 |
4.2.3 沉积组成特征 |
4.2.4 粒度参数特征 |
4.2.5 沉积动力特征 |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
4.4 色度参数结果 |
4.5 元素地球化学 |
4.5.1 常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有机碳结果 |
4.7 碳酸盐结果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提高现代测试仪器应用水平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李芳,吴祥,李冰,李有桂.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02)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3]“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 胡茂志,王志峰,王赪胤.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6)
- [4]材料微观分析测试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 张景怀.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4)
- [5]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D]. 于威龙.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D]. 殷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7]天气雷达定标、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J]. 张福贵,舒毅,唐佳佳,魏洁,罗赞.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4)
- [8]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综述[J]. 单月晖,连潞文,任水生,谭旭,高媛. 宇航计测技术, 2021(04)
- [9]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 煤炭高等教育, 2021(04)
- [10]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