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将成社会关注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劳振宇[1](2021)在《成长性小组缓解社区未就业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 ——以湖州市S社区为例》文中指出
谢彩辉[2](2021)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马跃[3](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寄希望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赋予极高地位,号召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堪当时代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外部条件来看,我们当前面对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范围各种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党对青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毒瘤,避免“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再加之新时代青年出现新的特征变化,以及青年发展存在滞后性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要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号召党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于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的论证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国家、民族、党以及世界的作用;微观的分析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在新时代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分析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方向。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时代青年身上的优缺点;青年与基层群众的区别与联系。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分析新时代党员队伍结构发生的显着变化。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理论指导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国外学者青年研究理论与派别,形成对青年学的初步认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研究的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和来源。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涉及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诠释。分别对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进行逐一解读。第二部分,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来源,其分为理论来源和文化来源。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国情要求、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党要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和新时代青年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孕育阶段、实施人才战略的萌芽阶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探索阶段、以及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丰富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提供了实践基础保障。第四章,重点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包括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通过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六点要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新时代要加强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阐述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的改革再出发,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团的工作主线,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团的政治责任,将强“三性”去“四化”作为新时代的团改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和价值意蕴做铺垫。第五章,重点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三方面的理论特征。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以及“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第六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的价值意蕴。理论价值体现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七章,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多措并举,开展践行活动。一是要举国家之力,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聚社会合力,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三是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践个人之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运动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根据习近平自身的青年生活经历、多年执政经验与治国理政的青年工作中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创新性。二是论文关于近代青年运动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来源探究,尤其是分析了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创新性。三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四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研究具有创新性。五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路径选择体现出了创新性。
王鑫[4](2021)在《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就业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固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为社会需求提供专业人才的,在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新的难题,就业不对口、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等。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自开设以来不断发展完善,截至2017年我省共有18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受到社会对体育专业需求的变化我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依旧不太乐观。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就业地域、就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从国家层面、社会需求层面、高校培养层面、学生个人层面四个方面对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进行讨论与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对策,以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受到专业性质、社会需求、国家政策、高校、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专业对口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得不到保障等问题。(2)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社会体育市场提供较多人才。但由于社会体育产业发展较快,体育市场不够完善,造成该专业就业流动性较大,工作岗位得不到保障。(3)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较高,考研人数也不断提升,就业岗位趋向多元化发展。大部分毕业生认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4)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产生就业压力较多的因素在于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足、社会实践能力较差、对其就业岗位要求较高等,产生专业领域较窄,不利于就业等消极态度。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对策:(1)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及时出台相关就业政策。(2)社会体育市场进一步完善,提高专业人才待遇。(3)高校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4)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锻炼自我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
杨洋[5](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玉瑞[6](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T市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各种关系网中,需要沟通和交流。因此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对于成年智力残疾人士而言,人际交往能力同样非常重要,人际交往是他们参与社会的前提,也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生活在救助管理站的成年智力残疾人士,长期封闭生活导致人际交往能力逐渐下降,缺少交往机会,难以同正常人交流,更难以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智力残疾人士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是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笔者在T市救助管理站的实习实践,通过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文献法对小组工作如何介入提升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能力进行研究。首先经过充分的需求评估后,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智力残疾人士人际认知能力、情绪控制和人际沟通三个维度的小组活动,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合理控制情绪、习得人际交往技巧并逐渐与他人合作。其次在小组中营造轻松愉快的交往环境,促进组员主动沟通合作,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小组工作结束后,通过组员表现和社工表现等过程评估以及干预前后数据变化结果评估方法来评估活动成效。评估结果表明,小组工作介入智力残疾人士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是可行且有效的,研究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研究中存在的服务时效性和持续性问题、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问题和干预方法单一等问题值得研究者进行反思。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始终秉持优势视角的理念并善于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改善智力残疾人士的人际交往环境,增强实践干预成效的持续性。
欧阳润[7](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李鹏[8](2020)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逐渐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普遍化现象,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出现新高,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性和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和特色分支,高质量的就业成为毕业生的向往,而高职教育正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改善高职学生的就业难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的师生进行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其就业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改善策略,如专业技能不能胜任岗位要求,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薪资水平差异分布明显,用人单位裁员或毕业生离职率较高,偏远地区就业意愿较低,就业单位选择偏向公办性质等。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以从社会、高职院校和毕业生三个层面分析,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就业宏观政策指向不明确,就业形势总体较为严峻,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低等;从高职院校层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待改革,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校企合作模式难以深入等;从毕业生层面,择业观念有待转变,实践素质有待提升,职业规划意识有待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从政府层面,要完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高职社会认同感等;从高职院校层面,要坚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打造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坚持校企结合模式下毕业即就业;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层面来看,还需正确认识自身实力,提高自身实践素质,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王思瑶[9](2020)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师范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习适应作为评估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师范生而言,还关乎着教师的培养质量以及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对建设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有着基础性和前瞻性意义。面对更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提升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学习质量与培养质量变得更为紧迫。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来自S师范大学2679名学生的学习适应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学习适应状态差的学生比例高达三成以上。普通师范生的学习适应状态最好,公费师范生的适应状态最差。学习适应在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身份和专业等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究其原因,学校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评价与激励功能,导致师范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不了解自身兴趣所在,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遇到适应问题时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学习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方法意识薄弱,不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而公费师范生的学习适应状态不佳还其特殊原因,学校缺乏针对公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培养方案,缺少对其从教意愿以及相应知识与技能提升的专门课程,无法突出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的以及相应优势。有些问题或原因是学校内部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的,有些问题则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特别是主管政府的大力支持。师范院校承担着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主管政府应当认识到师范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师范院校资金投入力度与扶持力度,增强对师范院校对优秀学生的的吸引力度。科学制定针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其从教意愿,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学习适应整体水平。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师范生应当主动挖掘自身兴趣所在,制定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将自身发展与社会相结合,端正学习态度,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在开放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凸显出应有的竞争优势。
远婧[10](2020)在《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4家托养机构的实证调查》文中指出我国残疾人数量众多、特征明显,是一个尤其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其中成年智力障碍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社会融合等问题。自2005年起,上海市大力发展成年智力障碍者托养机构,虽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机构托养是我国针对成年智力障碍者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研究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问题,对于改善残疾人民生,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在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现状、分析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优化路径。首先,本文通过214份问卷调查、8位智力障碍者主要照护人的深度访谈,对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及其家庭对于机构托养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表现出对政府的依赖性强、需求的层次性明显、差异化较大以及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四个特征。其次,本文在梳理国家以及上海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以上海市4家成年智力障碍者托养机构为例,通过对主管单位和托养机构共14位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相关的供给主体、对象、内容、方式以及服务资源情况。研究发现,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还存在供求缺口大、供给质量低、供给不全面、服务资源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再次,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究造成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公共物品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指导下,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和需求情况,提出优化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的对策建议:一是精准匹配“供给-需求”;二是完善机构托养服务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三是加强托养机构建设;四是重视服务资源配置;五是完善运行维护机制。
二、大学生就业将成社会关注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将成社会关注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与来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青年与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的青年观 |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2.3.1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2 邓小平的青年观 |
2.3.3 江泽民的青年观 |
2.3.4 胡锦涛的青年观 |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文化根基 |
2.4.1 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2.4.2 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召唤 |
3.1.2 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 |
3.1.3 新时代需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
3.1.4 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 |
3.1.5 新时代青年展现新特征 |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2.1 孕育阶段 |
3.2.2 萌芽阶段 |
3.2.3 探索阶段 |
3.2.4 形成和发展阶段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
4.1.1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
4.1.2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先锋力量 |
4.1.3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 |
4.1.4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
4.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
4.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4.2.2 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 |
4.2.3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
4.2.4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
4.3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
4.3.1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
4.3.2 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 |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 |
4.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青年 |
4.3.5 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
4.4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
4.4.1 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
4.4.2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
4.4.3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4.4.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4.4.5 巩固与扩大青年群众基础 |
4.4.6 强“三性”去“四化”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
5.1 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5.1.1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
5.1.2 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 |
5.1.3 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5.2 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 |
5.2.1 提出“党管青年”原则 |
5.2.2 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
5.2.3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
5.2.4 提出“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
5.3 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
5.3.1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
5.3.2 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 |
5.3.3 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 |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 |
6.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 |
6.2.2 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
6.2.3 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
第7章 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 |
7.1 举国家之力 |
7.1.1 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
7.1.2 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
7.1.3 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
7.2 聚社会合力 |
7.2.1 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 |
7.2.2 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 |
7.2.3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 |
7.3 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
7.3.1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
7.3.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7.3.3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7.4 践个人之行 |
7.4.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7.4.2 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
7.4.3 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研究现状 |
1.4.1.1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
1.4.1.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效度 |
2.2.2.3 问卷的信度 |
2.2.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3 对比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访谈法 |
第3章 分析与讨论 |
3.1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就业现状分析 |
3.1.1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录取人数分析 |
3.1.2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
3.1.2.1 教育岗位分析 |
3.1.2.2 考研选择分析 |
3.1.2.3 社会企业单位分析 |
3.1.2.4 创业分析 |
3.1.2.5 政府机关分析 |
3.1.2.6 其他 |
3.1.3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所在地分析 |
3.1.4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
3.1.5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岗位满意度分析 |
3.1.6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
3.2 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就业影响因素 |
3.2.1 社会因素 |
3.2.1.1 体育组织人才引进率低 |
3.2.1.2 体育产业人才容纳不均衡 |
3.2.1.3 人才待遇不完善 |
3.2.2 高校因素 |
3.2.2.1 专业技能课程选择比例失衡 |
3.2.2.2 硬件设施不完善 |
3.2.2.3 就业指导不够完善 |
3.2.3 学生个人因素 |
3.2.3.1 学生对专业了解情况不足 |
3.2.3.2 学生对专业课程满意度不高 |
3.2.3.3 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
3.2.3.4 学生就业能力较为薄弱 |
3.3 提升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就业对策 |
3.3.1 国家层面 |
3.3.2 社会层面 |
3.3.2.1 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完善 |
3.3.2.2 增加大众体育对体育人才的容纳 |
3.3.2.3 提高人才待遇水平 |
3.3.3 高校层面 |
3.3.3.1 提升课程的专业性 |
3.3.3.2 体育硬件设施的完善 |
3.3.3.3 提高师资力量 |
3.3.3.4 培养方案的实用性 |
3.3.3.5 就业指导的明确性 |
3.3.4 学生个人层面 |
3.3.4.1 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
3.3.4.2 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小组工作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T市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智力残疾人士的相关研究 |
1.2.2 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
1.2.3 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智力残疾 |
1.3.2 人际交往能力 |
1.3.3 小组工作 |
1.4 理论支持 |
1.4.1 优势视角理论 |
1.4.2 社会学习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
2.1.1 人际认知能力不足 |
2.1.2 情绪控制能力差 |
2.1.3 人际沟通能力较差 |
2.1.4 人际交往形式单一 |
2.2 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1 内在原因 |
2.2.2 外在原因 |
第三章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
3.1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
3.2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的优势分析 |
3.2.1 小组工作方法秉承社会工作独特的理念和视角 |
3.2.2 小组工作具有专业的方法和技巧 |
3.2.3 小组工作本身的趣味性和适应性 |
第四章 提升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能力的小组介入过程分析 |
4.1 小组工作介入的准备阶段 |
4.1.1 实务介入地点介绍 |
4.1.2 组员基本信息 |
4.1.3 组员的需求评估 |
4.1.4 小组性质和理念 |
4.1.5 小组活动目标 |
4.1.6 实务介入方案 |
4.1.7 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
4.2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4.2.1 专业关系的建立 |
4.2.2 树立自信,提升人际认知能力 |
4.2.3 感知情绪,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
4.2.4 主动交流,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
4.2.5 相互合作,形成良好人际交往关系 |
4.2.6 仪式化结束 |
第五章 小组工作评估与介入反思 |
5.1 小组工作评估 |
5.1.1 小组过程评估 |
5.1.2 小组结果评估 |
5.2 小组工作介入反思 |
5.2.1 服务效果的时效性和持续性问题 |
5.2.2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问题 |
5.2.3 组员力量的平衡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 |
6.2.2 始终秉承优势视角理念,善于运用社会学习理论 |
6.2.3 改善智力残疾人士的人际交往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就业 |
四、选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遇与挑战 |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遇 |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较多 |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资源较为广泛 |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样化 |
(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日趋多元化 |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挑战 |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 |
(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就业岗位日趋紧张 |
(三)城镇化加快,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
(四)高等学校毕业生之间的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 |
第二章 石家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调查 |
一、调查对象概况 |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问卷的统计 |
三、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专业技能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
(二)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 |
(三)薪资水平差异分布明显 |
(四)用人单位裁员或毕业生离职率较高 |
(五)偏远地区就业意愿较低 |
(六)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不均 |
四、调查结论 |
第三章 石家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 |
(一)高职院校就业宏观政策指向不明确 |
(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低 |
二、高职院校层面 |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有待提升 |
(二)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
(四)校企合作模式难以深入 |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层面 |
(一)择业观念有待提升 |
(二)实践素质有待提升 |
(三)职业规划意识有待提升 |
第四章 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 |
(一)完善就业政策 |
(二)提升高职社会认同感 |
二、高职院校层面 |
(一)兼顾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 |
(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
(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
(四)坚持校企结合模式下毕业即就业 |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层面 |
(一)转变就业观念 |
(二)提升个体实践素质 |
(三)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师范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关注的需求 |
1.1.2 师范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1.1.3 大学生留级、退学的现象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动态 |
2.1.1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 |
2.1.2 学习适应现状研究 |
2.1.3 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
2.1.4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 |
2.2.1 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
2.2.2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评价 |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1 经验数据 |
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过程 |
3.3 研究工具及其检验过程 |
3.3.1 研究工具 |
3.3.2 研究工具的检验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S师范大学学生学习适应现状描述 |
4.1.1 整体学生学习适应状态 |
4.1.2 师范生的学习适应状态 |
4.1.3 非师范生的学习适应状态 |
4.1.4 公费师范生学习适应状态 |
4.2 不同学生群体学习适应差异性分析 |
4.2.1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适应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2 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3 不同生源地学生学习适应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4 不同身份学生学习适应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5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学习适应差异性比较分析 |
4.2.6 性别和年级等背景变量对学生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
4.3 学习适应问题的形成原因 |
4.3.1 培养方案影响学生学习 |
4.3.2 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
4.3.3 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不强 |
4.3.4 专业认同影响学习兴趣 |
4.3.5 方法意识不足,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
4.3.6 学习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30%以上的学生学习适应状态不佳 |
5.1.2 公费师范生学习适应状态最差 |
5.1.3 不同背景学生的学习适应存在显着差异 |
5.1.4 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形式等是影响学生学习适应的外因 |
5.1.5 学生缺乏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等是影响学生学习适应的内因 |
5.2 建议 |
5.2.1 加强师范生学习适应过程性监管 |
5.2.2 科学制定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 |
5.2.3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
5.2.4 引导学生客观了解所学专业 |
5.2.5 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
5.2.6 更新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4家托养机构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成年智力障碍者 |
(二)机构托养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现状 |
一、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背景 |
二、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二)机构托养服务需求情况统计分析 |
三、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特征 |
(一)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
(二)需求的层次性明显 |
(三)需求的差异化较大 |
(四)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
第四章 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现状 |
一、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的公共政策 |
(一)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的法规与国家政策 |
(二)上海市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相关政策 |
二、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概况 |
三、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的案例分析 |
(一)托养机构案例选取说明 |
(二)机构托养服务供给主体 |
(三)机构托养服务供给对象 |
(四)机构托养服务供给内容 |
(五)机构托养服务供给方式 |
(六)托养机构服务资源情况 |
第五章 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的问题 |
(一)机构托养服务供求缺口大 |
(二)机构托养服务供给质量低 |
(三)机构托养服务供给不全面 |
(四)托养机构服务资源较匮乏 |
二、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问题的原因 |
(一)公共政策保障不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小 |
(二)托养机构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低 |
(三)人才培养体系缺失,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
(四)社会助残观念薄弱,服务资源来源渠道窄 |
(五)运行维护机制不畅,配套服务机制待健全 |
第六章 优化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精准匹配“供给-需求”,提升机构托养服务能效 |
(一)完善机构托养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
(二)加快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建设 |
二、完善托养服务政策,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高效参与 |
(一)加强机构托养服务政策保障 |
(二)拓展机构托养服务供给主体 |
(三)创新机构托养服务供给方式 |
三、加强托养机构建设,推进机构托养服务规范供给 |
(一)强化托养机构服务标准规范 |
(二)丰富机构托养服务供给内容 |
四、重视服务资源配置,确保机构托养服务持续发展 |
(一)加大机构托养服务资金投入 |
(二)培养机构托养服务专业人才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环境 |
五、健全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
(一)完善机构托养服务决策机制 |
(二)健全机构托养服务监督保障机制 |
(三)完善机构托养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访谈提纲 |
四、大学生就业将成社会关注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长性小组缓解社区未就业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 ——以湖州市S社区为例[D]. 劳振宇. 辽宁大学, 2021
- [2]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谢彩辉.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D]. 马跃. 吉林大学, 2021(01)
- [4]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鑫.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小组工作介入成年智力残疾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T市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实践[D]. 王玉瑞.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7]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8]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为例[D]. 李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师范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D]. 王思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上海市成年智力障碍者机构托养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4家托养机构的实证调查[D]. 远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