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艳平[1](2021)在《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期。农村地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兴安盟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分析,找到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在引言中,主要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在正文中,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农村地区青少年与道德教育的内涵。其次,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当代教育、以孝顺父母为支撑的家庭传统伦理教育、以热爱家乡建设农村为使命的感恩教育、以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为基石的基础教育等。再次,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家庭的幸福指数、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利于缓解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外流问题等。第二部分,阐述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教育重说教而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识记轻践行、孝顺父母家庭教育一味言传而身教不足、热爱家乡建设农村的担当教育流于形式、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培育缺乏自觉性等问题。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家庭道德教育存在功利化的色彩、学校道德教育的应试化方式方法、社会发展进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青少年受新媒体传播负面性诱导等。第三部分,针对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策主要包括:农村地区家庭道德教育重在身教、摒弃农村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应试理念、补齐农村地区社会道德教育的短板、提升农村地区青少年培育自身道德素养意识等。在结语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许欣[2](2021)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文中认为在小学课程结构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小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和人事管理完备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几年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应该如何优化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这便是本研究力图要了解、分析、探索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W县12所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对当前W县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现状即教师队伍的结构、专业素质和人事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教师队伍现状中找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探求问题解决的优化策略。基于对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基于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小学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三个策略实施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陈霞娜[3](2021)在《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文中提出道德活动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生成并指向想象力的活动。道德想象力因其对道德经验的承认、对道德情景与道德知识之内在联系的关注、对道德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培塑,而具有对道德行为及其结果的充分感受、预见与生成的功用。生成并培育个体的道德想象力,是多元价值共生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具有方法论价值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意在揭示道德想象力的本源、本质与特征,探讨其在个体道德发展、学校德育变革以及社会道德改善中的价值和作用,考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从而为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提供实践对策。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道德经验、道德情景、道德慎思、道德艺术家等概念的讨论,以及对认知、情感、复合型道德想象力的梳理,确定了道德想象力的内涵:即道德想象力是一种沟通道德经验与道德情景、预见道德行为及其可能性后果、引发直接的道德感受与道德评价的能力。就其性质而言,道德想象力是兼顾认知与情感、有更多理性参与的、关于道德的想象力;就其特征而言,道德想象力表现出亲身性、预见性、目的性与可塑性等特性。通过对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及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综合反思,发现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与自然主义经验论、实用主义道德哲学、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生成性的道德教育观、机能心理学、具身认知等理论基础相暗合。作为教育学工作的实验室,杜威实验学校检验了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条件,包括:社会生活形式的构建,基于知识技巧的道德活动的组织,多层次的家校合作的开展;教育方法则注重道德假设的提出、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方案的验证与道德问题的解决。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生态中,缺乏多元主体合作、忽视学生道德思维发展、无视学生道德想象力培养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因而,须从树立社会生活实践的德育理念、构建具有道德价值的课程体系、创新生发道德想象的德育方法、建立家校师生合作的德育网络等方面,构建培育学生道德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研究是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学生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落实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深入推究杜威关于道德想象力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探索道德想象力在学校德育中的生成与培育策略,是事关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课题,需要持久的学术努力与实践探索。
陆露[4](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张家雯[5](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红[6](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张婵娟[7](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王亚萍[8](2020)在《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生的需求决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6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与学要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所以,要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然而目前学校在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效果。因此,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和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实际,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以S小学为个案,通过对S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情况,剖析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探寻其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有所帮助。文章一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主要是通过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的分析,说明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是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包括调查过程、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道德教育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提出奠定基础;第五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石莹[9](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齐闻[10](2019)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伴随并促进着儿童的成长与进步。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涉及家长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诸多变量。优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道德启蒙、角色意识以及社会化发展起着始源性、基础性、日常性的独特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基本事实,以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为题旨,以中小学家庭和学校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及分析,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予以理论阐述与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基础是学校德育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优化现阶段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观念、评价、途径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就如何优化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较具可行性的对策。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作了概要式、前提性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体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形态特别是不良家庭教育形态对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基础性影响;第三部分为量化研究的结果呈现,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有依据性地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对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实图景,以求深化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因素的阐述与揭示;第四部分为分析及讨论,针对第三部分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情况,主要从优化学校德育变革、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成效的视角,对学校德育变革如何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及其可行性路径与对策诸问题作了推究。
二、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
1.青少年的界定 |
2.道德教育的内涵 |
3.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内涵 |
4.农村地区青少年群体的特点 |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当代教育 |
3.以孝顺父母为支撑的家庭传统伦理教育 |
4.以热爱家乡建设农村为使命的感恩教育 |
5.以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为基石的基础教育 |
(三)加强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1.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
2.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家庭的幸福指数 |
3.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
4.有利于缓解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外流问题 |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一)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重说教而轻体悟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识记轻践行 |
3.孝顺父母家庭教育一味言传而身教不足 |
4.热爱家乡建设农村的担当教育流于形式 |
5.立德修身与心理健康培育缺乏自觉性 |
(二)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1.家庭道德教育存在功利化的色彩 |
2.学校道德教育的应试化方式方法 |
3.社会发展进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4.青少年受新媒体传播负面性诱导 |
三、解决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农村地区家庭道德教育重在身教 |
1.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优良家风 |
2.父母言传身教积淀家国情怀 |
3.注重亲情陪伴避免急功近利 |
(二)摒弃农村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应试理念 |
1.道德教育目的由应试向提升素养转变 |
2.道德教育评价由分数向现实表现转变 |
3.道德教育方式由灌输向体会践行转变 |
(三)补齐农村地区社会道德教育的短板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践行并重 |
2.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抵制不良乡村习俗 |
3.净化网吧等农村地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环境 |
(四)提升农村地区青少年培育自身道德素养意识 |
1.在生活学习中形成正确道德认知与立德修身意识 |
2.在新农村主流文化生活实践中涵养使命感恩意识 |
3.远离新媒体平台负面影响形成健康正能量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 |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坚力量 |
3.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问题析理 |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
1.教师队伍建设 |
2.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 |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
3.完善教师队伍人事管理 |
(三)加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工具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
2.访谈实施与访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四)调查结果 |
1.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2.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现状 |
3.教师队伍人事管理现状 |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1.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 |
2.高级教师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3.专业、专职教师缺口大 |
(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1.个别教师专业理念有待加强 |
2.教师专业知识有待丰富 |
3.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三)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 |
1.缺乏教师岗位编制,教师准入门槛较低 |
2.教师培训不到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
3.教师考评标准过于量化,教师晋升受限 |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 |
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2.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家庭不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师 |
(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建设不完备 |
1.教师编制配置不合理 |
2.教师考评和职称制度不完善 |
3.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
(三)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 |
1.教师任用缺乏合理标准 |
2.课程监管不到位 |
3.专业引领不给力 |
4.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欠缺 |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 |
1.教学成就感缺失,职业认同感较低 |
2.兼任教师工作负担重,产生职业倦怠 |
3.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注重提升专业素质 |
五、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
(一)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
1.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教师各项权益和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2.合理配置道德与法治教师编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
3.完善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制度,多种渠道激励教师 |
4.实施有效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
5.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进入渠道 |
(二)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 |
1.提高教师选用标准 |
2.加强课程管理 |
3.强化专业引领 |
4.加强人文关怀 |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
1.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乡村归属感 |
2.增强专业发展,注重提高专业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全球化境遇下复杂多发的道德难题令人担忧 |
2.社会转型语境下追求确定性的传统道德哲学存在明显罅漏 |
3.多元文化境遇下学校德育的育德困境与育德使命的要求 |
4.道德想象力为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起点 |
(二)研究意义 |
1.道德想象力的存在及其价值 |
2.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道德想象力的已有研究 |
2.关于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的已有研究 |
3.对文献综述的总结与展望 |
(四)研究理路 |
1.研究思路 |
2.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3.研究方法 |
一、道德想象力的内涵、性质及特征 |
(一)道德想象力的内在涵义 |
1.道德想象力的概念基础 |
2.道德想象力的多维型态 |
3.道德想象力的本质内涵 |
(二)道德想象力的基本性质 |
1.道德想象力是道德地关于道德的想象能力 |
2.道德想象力是兼顾认知与情感的道德想象能力 |
3.道德想象力意味着道德实践中更多理性的参与 |
(三)道德想象力的主要特征 |
1.渉于情境的道德想象力具有亲身性 |
2.超越经验的道德想象力具有预见性 |
3.社会导向的道德想象力具有目的性 |
4.动态生成的道德想象力具有可塑性 |
二、道德想象力的思想溯源 |
(一)前哲学时期神话与悲剧中的道德想象力 |
(二)古希腊时期先哲眼中的道德想象力 |
(三)中世纪前后思想家们眼中的道德想象力 |
(四)18 世纪前后西方伦理学家眼中道德想象力 |
(五)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杜威对道德想象力的正名与阐释 |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哲学基础 |
1.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经验与理性的统一 |
2.实用导向的道德哲学:满足与态度的整合 |
(二)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学基础 |
1.实用主义的教育把握:儿童生长、生活与经验的改造 |
2.智慧生成的德育探讨:道德知识、经验与意义的增长 |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心理学基础 |
1.机能主义的心理主张:意识、思维与道德 |
2.现代流动的社会思考:符号、具身与想象 |
四、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实践反思 |
(一)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实验:杜威学校的实践 |
1.实验学校的定位与筹办 |
2.实验学校的发展与停办 |
(二)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条件 |
1.学校自身建设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形式 |
2.知识技巧从人的活动的主动接触中产生 |
3.家校师生在不同寻常的程度上进行合作 |
(三)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教育方法 |
1.在社会生活与问题解决中生成与培育道德想象力 |
2.在思想融合与实践统一中生成与培育道德想象力 |
五、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实施路径 |
(一)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现状与误区 |
1.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忽视 |
2.学校德育中多元主体合作理智的缺乏 |
3.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误解 |
(二)优化学生道德想象力生成与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1.树立社会生活实践的德育理念 |
(1)坚持社会导向,明确德育责任 |
(2)深化生活视角,拓宽德育面向 |
(3)践行实践本位,在行动中育德 |
2.构建具有道德价值的课程体系 |
(1)坚持实践与合作,明晰课程设计原则 |
(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创新课程组织方式 |
(3)实行正反双向式评价,检验课程设置结果 |
3.创新生发道德想象力的德育方法 |
(1)善用正面建议,明确道德发展目标 |
(2)叙述道德故事,激发道德思考兴趣 |
(3)组织戏剧排练,模拟道德知行实践 |
4.建立家校师生合作的德育网络 |
(1)创设开放宽容的德育环境 |
(2)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素养 |
(3)激发学生的道德审美自觉 |
余论 超越对立与模糊:道德想象力研究的作为与期待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道德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
1.价值观立场 |
2.认识方法论 |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道德教育生活化概念 |
2.道德教育生活化理论研究 |
3.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 |
1.杜威经验教育理论 |
2.马克思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现实需要 |
1.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
2.克服虚无主义思想,要求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
3.学校奉行应试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亟需加强 |
4.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和工具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 |
(二)调查内容 |
1.道德教育的环境 |
2.道德教育的目标 |
3.道德教育的内容 |
4.道德教育的过程 |
5.道德教育的评价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课时安排符合规定,执行落实不到位 |
2.目标制定周密合理,实施倾向知识积累 |
3.现有内容贴近生活,涵盖范围不全面 |
4.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讲授法使用频率高 |
5.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次数少 |
6.教学评价以文本测试为主,活动评价依据所占比重小 |
三、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阻力及成因 |
(一)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的阻力 |
1.道德教育实施条件有限,难以取得应有教学效果 |
2.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积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3.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难以体现生活的完整性 |
4.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实际需要 |
5.道德教育评价随意性强,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价方案 |
(二)小学道德教育实施阻力的成因分析 |
1.深受应试教育影响,重智育轻德育 |
2.学校道德教育功利化,盲目追求教学成果 |
3.课程资源开发有限,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 |
4.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缺失,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
5.学校各部门未形成合力,道德评价体系难以完善 |
四、实现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
(一)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 |
1.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教学安排,保障德育课程达到教学效果 |
2.挖掘各学科蕴含德育资源,实现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 |
(二)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
1.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环境改变带动学生发展 |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道德教育实施提供依托 |
(三)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
1.应时应景举办活动,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
2.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
(四)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 |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
2.班主任接管班级德育工作,师生共建良好班集体 |
3.学校各部门协同监督,完善道德评价体系 |
(五)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
1.加强家校沟通合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 |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共育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选题缘由 |
1.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
2.学校德育变革深受家庭教育的制约 |
3.拓展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支持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 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与德育变革 |
2.家庭与家庭教育 |
(四)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的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文献法 |
一、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基础 |
(一) 道德启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 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场域 |
(三) 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1.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2.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二、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状分析 |
(一) 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现状的问卷调查 |
1.问卷设计 |
2.数据处理工具 |
3.调查对象 |
4.施测过程 |
(二) 数据分析结果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影响德育效果的因素 |
3.家校德育现状及效果的数据分析结果 |
三、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之家庭教育支持路径的对策分析 |
(一) 学校道德教育应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 |
(二) 家庭教育应实现与学校德育变革的同频共振 |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
2.家长应重视儿童各项道德品质的培养 |
3.学校和家庭协调一致合力育德 |
(三) 构建体验式生活化的学校道德教育 |
1.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
2.摒弃机械灌输式的德育方法 |
3.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
4.优化学校德育评价方式 |
5.拓展德育资源与途径 |
(四) 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道德教育的有效合力 |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
2.加强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艳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D]. 许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道德想象力的生成与培育 ——以杜威“道德想象力”思想为线索[D]. 陈霞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D]. 王亚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9]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D]. 齐闻.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