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西南脉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峰,杨坤光[1](2021)在《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与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位于雪峰山西缘,扬子地块与江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是黔东地区比较典型的铅锌矿床。对该区铅锌矿床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等时线法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486±3 Ma(MSWD=1.2),(87Sr/86Sr)i值为0.70918±0.00002。成矿期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成分分析表明,该区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277℃,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H2O为主,个别还含有少量CH4,液相成分以Na+、Ca2+、Mg2+、Cl-为主,少量K+、SO42-。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矿床形成于晚寒武世末—早奥陶世初,晚于赋矿地层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属于后生成矿。闪锌矿(87Sr/86Sr)i值高于赋矿围岩,与早寒武世海水的87Sr/86Sr值相近,结合区域地层含矿性分析,推测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下伏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成矿流体为中低温热卤水成因,可能还混有其他热液来源,Pb、Zn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以氯化物形式迁移的可能性较大。
肖静芸,彭建堂,胡阿香,木兰[2](2020)在《湘中杏枫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文中提出杏枫山金矿是湘中盆地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赋存于新元古界板岩—千枚岩中。为了查明杏枫山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并揭示其矿床成因,本文在对该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金矿的不同期次石英中的包裹体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石英脉呈席状产出,其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含少数富气相包裹体和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220~420℃范围内,盐度为0.35%~11.94%NaCleqv;成矿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明显小于成矿期。该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中高温、贫CO2的还原性H2O—NaCl(±KCl)—CO2—CH4—N2体系,减压沸腾作用造成成矿流体的氧逸度、pH值改变,是导致该区金矿石沉淀的主要原因。湘中杏枫山金矿的成矿温度高,成矿压力较小,成矿流体及地质特征均明显有别于国内外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结合其围岩蚀变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可推断杏枫山金矿床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体系(IRGS)。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张泽[4](2019)在《贵州黔东南坑头蚀变岩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黔东南金矿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端,是湘-黔金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金矿床(点)分布广泛,研究工作开展历史悠久,但由于黔东南地区金矿的勘查自然条件较差,采掘滞后,研究工作更多是针对单个矿床及石英脉型金矿进行,导致目前研究区已发现并开采金矿多数以中小型金矿为主。近年来随着政府及社会资本对黔东南金矿研究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升,部分学者在对该区石英脉型金矿研究工作中,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由于受钻探条件限制,研究工作多为300m以浅,蚀变岩型金矿存在的特征及成矿条件都未得到证实,这样严重制约了研究区金矿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作者依据目前研究区最新勘探进度,对深部钻孔开展岩芯取样。依据已取得的样品进行岩石学、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分析、主量元素特征分析、微量元素特征分析等,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研究区蚀变岩型金矿区域地质背景、金矿成矿特征、金的赋存形式及成矿作用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坑头蚀变岩型金矿赋矿地层为清水江组第二段第一亚段,赋矿围岩条带状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金品位最高可达6.65g/t,矿体中主要的矿石矿物为自然金、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组合,脉石矿物常见的为石英,少量的绢云母、绿泥石及方解石;金的成矿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在空间上呈现出石英脉型多位于浅部断裂传播褶皱形成的虚脱空间内;蚀变岩型金矿均分布于坑头背斜核部附近F10断层下盘的断层破碎带,矿体位置一般位于石英脉矿体下部断裂倾角发生改变的拐点处及其附近;毒砂是蚀变岩型金矿带主要载金矿物,金主要以裂隙金的形式赋存于毒砂等硫化物的裂隙内或边缘地带;在围岩蚀变作用类型中毒砂化、绿泥石化等对金矿的成矿有重要意义;蚀变岩型金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石英脉型基本一致,两种类型金矿为同一成矿流体;Au(HS)2-络合物的形式是研究区金迁移过程中主要存在形式,影响金的沉淀原因主要为流体进入沉淀空间后流体相分离过程导致的pH值及氧逸度的改变及与围岩的水—岩反应,前者形成的金一般随石英脉产出可能为研究区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原因之一,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为研究区蚀变岩型金矿金沉淀的重要原因。
李伟[5](2019)在《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中地区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Au–Sb矿床,同时出露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虽然前人对湘中地区Au–Sb矿床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本次研究选取白马山复式花岗质岩体周缘的古台山Au–Sb矿床和玉横塘Au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矿物学、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等系统研究,探讨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建立其矿床成因模型,深化矿集区Au–Sb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认识。古台山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石英阶段(第I阶段);成矿早期无明金矿化的热液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主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硫盐矿物-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第III阶段),该阶段以发育含大量明金的高品位矿体为特征,辉锑矿分布在浅部;成矿后石英阶段(第IV阶段),此阶段无金矿化。玉横塘矿床成矿阶段分为:I)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阶段;II)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III)成矿后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包括含可见金石英脉和不含可见金的浸染状毒砂-黄铁矿两种类型矿石。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显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分别发育10和4种、5和3种不同结构的黄铁矿和毒砂。其中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和毒砂均有最高的不可见Au含量,且毒砂相对黄铁矿优先富集Au和Sb、黄铁矿相对毒砂优先富集Co和Ni。LA–ICP–MS元素mapping结果显示两个矿床中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单颗粒尺度呈现Au–As解耦变化,不同于以往提出的Au–As耦合关系,可能与黄铁矿中Au的赋存形式、Au和As是否平衡吸收、其他元素可促进Au吸收(如Cu)及长期流体活动有关。古台山矿床中受到后期流体强烈交代的毒砂Au–Sb元素呈现解耦,相对均一毒砂Au–Sb元素呈耦合关系,反映出元素Sb置换As将有利于Au进入毒砂晶体,且Sb元素易发生活化迁移。毒砂中的Sb元素行为,及矿床从中深部含Sb硫盐矿物到浅部辉锑矿的矿物组成变化,记录了古台山矿床“上Sb下Au”的连续矿化过程。古台山矿床中识别出9种含Sb硫盐矿物(如车轮矿、脆硫锑铅矿)和5种含Bi矿物(如针辉铋铅矿)。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含Sb硫盐矿物具有低Au(往往<1 ppm)高Ag(如黝铜矿平均含量为2,666 ppm)的特点。可见金具有4种不同结构和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中直接沉淀的大颗粒自然金、自然金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显微多孔自然金、硫化物中不可见金活化迁移形成的微小颗粒自然金和从富Sb流体中沉淀的与辉锑矿共生的自然金。可见金的成色高于900。本次研究提出成矿流体具有高的Au/Ag比值、含Sb的硫盐矿物对Ag的优先富集、可见金中Ag的活化迁移和矿流体温度相对恒定,是形成此类型矿床高成色自然金的重要机制。不同类型可见金的高效富集,及伴随的强烈的围岩硫化作用是形成古台山高品位矿体的有利因素。玉横塘矿床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不可见金平均含量分别为0.7 ppm和10 ppm,低于浸染状矿石中的对应不可见金含量(21 ppm和72 ppm)。上述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可见金的沉淀导致成矿流体中Au含量降低;2)黄铁矿和毒砂普遍发育孔洞及溶解-再沉淀结构,上述结构导致了硫化物中的不可见金发生了活化迁移。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很大,分别为-2.714.7‰和-10.312.1‰;与之相反,浸染状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较小,分别为05.3‰和0.42.1‰。玉横塘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硫化物的结构、成分及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出流体氧逸度、水岩反应强度对成矿过程的控制。古台山矿床不同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第III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第III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8328°C,盐度为2.714.0 wt%NaClequiv。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气液相主要为H2O、CO2、CH4和N2。第III阶段石英的δ18OH2O值为6.98.1‰,δDV-SMOW值为-78-49‰,主要分布于岩浆水范围。毒砂3He/4He(R/Ra)值为0.010.04,40Ar/36Ar值为4321,501,表明成矿流体为壳源流体。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围岩板溪群板岩中的沉积成因黄铁矿δ34S值为7.025.8‰,明显不同于热液成因毒砂和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5%之间)。以上分析结果均暗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古台山矿床主成矿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224±5 Ma,与白马山岩体成岩时代(223204 Ma)相一致。本次研究提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广义上的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二者矿化类型差异与其成矿深度有关。三叠纪是湘中地区重要的Au–Sb成矿期,岩体周缘具有寻找此类型Au–Sb矿床的潜力,今后找矿勘探工作中应加强关注。
李堃[6](2018)在《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湘西-黔东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该地区已发现铅锌矿床(点)共200余处。在空间上铅锌矿床(点)大致呈NNE向带状展布,矿体赋存于震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地层中,尤其是以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为主。该地区铅锌矿床经过多年勘查开发,积累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然而受研究方法及测试技术手段的制约,成矿流体演化、成矿物质来源、矿石沉淀机制和成矿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此外,该地区除湘西花垣矿田分布有大型铅锌矿床以外,其它地区分布的铅锌矿床均是中小型或矿化点,大多数矿山已经受到了保有储量严重不足的困扰,因此如何在该地区寻找大型铅锌矿床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湘西-黔东地区一批赋存于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中的典型铅锌矿床进行解剖研究,查明了该地区铅锌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物组构及围岩蚀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质学等方面的分析,系统研究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演化,查明了成矿物质来源及矿石沉淀机制,结合成矿时代探讨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并建立了成矿模式。在所建立的成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主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建立了湘西-黔东地区区域找矿概念模型。在GIS平台上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与资源量估算,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建议。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或白云岩。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次为脉状与网脉状。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和方铅矿,次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方解石、重晶石、萤石、沥青、白云石和石英等。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方解石化,其次为萤石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硅化和白云石化。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温度集中在120200℃之间,盐度集中在8%20%(NaCleqv)之间,属于低温、中高盐度的流体。流体中离子成分主要为Ca2+、Na+、Mg2+、SO42-和Cl-,气相成分主要为H2O、N2和CO2,以及少量的CO、CH4和H2。流体的δDSMOW值范围为-60‰-15‰,δ18O流体值范围为0.3‰9.2‰。成矿流体具有热卤水的性质,主要来源于建造水和大气降水。与围岩碳酸盐岩相比,铅锌矿床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PDB值(范围为-4.891.50‰)略低,δ18OSMOW值(范围为13.3725.09‰)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成矿期方解石的沉淀是由于成矿流体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所致,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围岩碳酸盐岩。矿石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2.336.1‰,以富含重硫为主,表明硫来源于该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尤其是中上寒武统白云岩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沥青等有机质在TSR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变化范围较小,显示正常铅的组成特征,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闪锌矿的87Sr/86Sr值(0.709150.71025)较高,具有明显的壳源锶的特征,并且与下伏地层较接近。该地区赋矿地层清虚洞组的铅锌含量较低,而下伏的青白口系、震旦系及下寒武统石排组、牛蹄塘组等地层的碎屑岩中铅锌元素含量很高,这些具有高铅锌含量的下伏地层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Pb、Zn等金属成矿物质。该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成矿作用与加里东运动所引起的盆地流体运移有关。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矿石特征、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其矿床成因类型应为MVT型铅锌矿床。综合该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等研究结果,建立了该区铅锌矿床有机质参与下的流体混合成矿模式,即一种来自深部的富含金属物质的热卤水与另一种富含有机质、硫酸盐的建造水和下渗大气降水在成矿地点发生流体混合,导致了巨量矿石矿物的沉淀。该地区铅锌矿床受地层、构造和岩相三者的联合控制:(1)特定地层岩性组合,即赋矿地层为孔隙度大的藻灰岩或白云岩,下伏地层为相对透水的砂岩,上覆地层为相对不透水的泥质白云岩;(2)区域性断裂构造或断穹构造、背斜褶皱构造以及次生或派生的断裂裂隙构造系统;(3)台地边缘缓坡相带,尤其是中缓坡相带。在成矿模式、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的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找矿概念模型,运用特征分析法在GIS平台上开展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2个一级找矿远景区(A1、A2)和2个二级找矿远景区(B1、B2)。利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圈定了湘西-黔东地区3个Zn地球化学块体,以1000m岩块厚度以及0.378%的成矿率预测出该地区Zn资源量为2152万吨。综合已有矿床、找矿远景区与地球化学块体分布情况,认为黔东镇远-铜仁地区应作为下一步铅锌找矿工作的重点区。
江楠[7](2017)在《河池五圩矿田印支期成矿的构造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池五圩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的南部,是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矿田。五圩矿区矿产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钼、铅、锌、银、锑等。迄今,华南地区被确定为印支期成矿的矿床十分稀少,而且大部分的研究较依赖于同位素年代学。丹池成矿带受华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较大,尚未报导有印支期成矿的地质事实与年代学证据,且成矿带内最大的大厂矿田成因长期争论不休。五圩矿田印支期成矿观点的提出,对重新认识丹池成矿带的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五圩矿田的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形成机制的研究,并划分了成矿构造演化阶段,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综合前人对丹池成矿带进行的研究,发现五圩矿田内的五圩背斜与大厂矿田内的大厂背斜一样,皆属北东翼缓倾,南西翼陡倾或倒转的半箱式滑脱褶皱,为印支期滇黔桂边区晚古生代盖层(D2n-T1)滑脱褶皱的一部分。2、五圩矿田的中泥盆统纳标组泥岩夹于条带状灰岩和粉砂岩之间,受到印支期NE-SW向构造应力作用,矿田中部含炭质泥质岩层发生顺层剪切形成了层内顺层逆冲型脆-韧性剪切带,上部灰岩层岩性较脆易于产生层间裂隙,当应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形成层间破碎带;随着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应力持续加强,受区域断裂活动的影响,形成北西向隐伏逆冲断层系。逆冲断层延伸至软岩层时,断裂倾角变缓,最后转为层间滑动而消失,五圩滑脱褶皱形成于地层深部逆冲断层的终端部位。3、五圩背斜核部泥质岩系(D2n)为脆-韧性滑脱层,其间发育顺层左列的同构造铅锌锑矿脉,构成箭猪坡大型铅锌锑矿床的原始矿体位态;在滑脱褶皱递进变形过程中,早期似层状矿体在褶皱核部与地层一起形成层内紧闭弯流褶皱,矿体位态则由缓变陡,矿脉在平、剖面上出现重复;成矿构造类型为流体-构造脉型。4、五圩箭猪坡矿床内矿脉的形成及演化与五圩背斜的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矿体就位与印支期滑脱褶皱呈构造耦合关系,表明五圩矿田内系列矿床应形成于印支期,共属一个成矿构造系列。
邓穆昆,彭建堂,胡诗倩,李玉坤,张婷[8](2016)在《湘西合仁坪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文中提出湘西柳林汊一带广泛分布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合仁坪金矿床是其典型代表。文章对合仁坪金矿床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并与区域石英脉型金矿床进行对比,探讨了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并初步确定了其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范围较窄(-4.8‰4.4‰),平均为-0.6‰,该矿床的硫为深源硫,由深部变质流体带入;铅的同位素组成较均一,并表现出明显的造山带铅的特点。结合区域成矿作用,进一步研究揭示,合仁坪金矿床为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其成矿可能与湘西雪峰山地区加里东期的造山作用有关。
李剑,宋泽友,马小双,陈新跃[9](2015)在《雪峰山中段淘金冲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淘金冲金矿区地质特征和主成矿阶段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对淘金冲金矿成矿流体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淘金冲金矿床成矿流体δDH20‰值介于-97‰-44‰,δ18OH20‰值介于-2.04‰+8.92‰,成矿期第Ⅰ阶段及第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混合为主,第Ⅲ阶段随着成矿环境逐渐开放,温度压力降低,大气降水逐渐占主导地位。
魏宇[10](2014)在《西秦岭寨上金矿床白钨矿特征与形成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寨上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卡林型金矿床,其伴生显着的钨矿化。金、钨的矿化在空间上表现为既有重合、又有分离的现象。钨矿石的原生矿物组成以含氧酸盐矿物和氧化物矿物为主,主要为白钨矿和石英,方解石、菱铁矿、铁白云石、菱锰矿、白云母、重晶石、石膏含量次之,局部偶见磷灰石、金红石以及黄铁矿和黝铜矿等少量硫化物;此外尚有高岭土、褐铁矿、铜蓝等次生蚀变矿物。白钨矿微量元素方面具有高Sr低Mo富Y贫Nb、Ta、Bi等亲岩浆元素的特征,同时显示异常低的Rb/Sr、Nb/Ta和Zr/Hf。稀土元素总体上表现出热液白钨矿的典型特征,LREE亏损、HREE相对富集、MREE最为富集的特征,模式曲线表现为向上拱曲的形状;δEu和δCe值虽然分布范围稍大,但集中于1附近,没有显示强烈的异常,稀土元素没有发生解耦,暗示白钨矿结晶于呈氧化性的中低温热液。此外环带白钨矿及其中稀土元素的不均匀分布,指示存在周期性流体脉动。包裹体研究表明,白钨矿中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80~220℃)、低盐度(5.11%~11.10% NaCleqv)、低密度(0.86~0.99g/cm3)的特征。拉曼测试显示白钨矿中的包裹体组分为水,个别石英包裹体出现CO2和CH4,热液属于盐水±CO2±CH4流体体系。通过对比区域不同地质体的成矿元素含量,并结合白钨矿微量元素——尤其是Eu异常特征以及包裹体分析结果,钨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以岩浆为主,含矿流体可能属于经过长期缓慢分异和演化的残余岩浆热液,并与沉积地层发生了物质交换。根据寨上白钨矿的共生矿物组合以及成矿流体特征,并参考最新的钨化合物溶解度实验认识,含钨热液中钨的主要赋存形式和迁移形式是钨酸及其解离形式,流体与钙质围岩交代反应破坏钨化合物的稳定性,同时释放了钙元素促进白钨矿及其他矿物的沉淀。
二、湘西南脉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南脉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与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矿床地质特征 |
2 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 |
2.1 样品特征 |
2.2 测试方法及结果 |
3 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特征 |
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2 均一温度 |
3.3 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 |
4 讨论 |
4.1 成矿年代 |
4.2 成矿流体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成矿意义 |
5 结论 |
(2)湘中杏枫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 |
2.1 成矿前 |
2.2 成矿期 |
(1) 成矿早阶段: |
(2) 成矿晚阶段: |
2.3 成矿后 |
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 测试结果 |
4. 1 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 |
4.2 显微测温结果 |
4. 2. 1 成矿期石英 |
4. 2. 2 成矿后石英 |
4. 3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成矿温度、成矿压力及深度 |
5. 2 成矿流体的特征及其演化 |
5.3 金的沉淀机制 |
5.4 矿床成因的探讨 |
6 结论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4)贵州黔东南坑头蚀变岩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大地构造演化 |
第3章 坑头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石英脉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石英脉型金矿地层特征 |
3.1.2 石英脉型金矿构造特征 |
3.1.3 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产出特征 |
3.1.4 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结构构造 |
3.2 蚀变岩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3.2.1 蚀变岩型金矿赋矿地层及金的品位 |
3.2.2 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与构造关系 |
3.2.3 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作用类型 |
3.2.5 蚀变岩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 |
第4章 蚀变岩型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
5.1 金的迁移机制 |
5.1.1 金的迁移形式 |
5.1.2 金的成矿动力背景 |
5.2 金的沉淀方式 |
5.2.1 温度及压力与金沉淀的关系 |
5.2.2 水—岩反应与金沉淀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和锑元素性质及其主要矿床成因类型 |
1.2.2 石英脉型Au–Sb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湘中地区Au–Sb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上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基底构造 |
2.2.3 盖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印支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古台山Au–Sb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1.3 围岩蚀变特征 |
3.1.4 成矿阶段 |
3.2 玉横塘Au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3.2.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样品描述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描述 |
4.1.1 板溪群板岩 |
4.1.2 流体包裹体、C-H-O-He-Ar及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试样品特征 |
4.1.3 硫化物和硫盐矿物测试样品特征 |
4.2 实验分析方法 |
4.2.1 全岩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
4.2.2 矿物显微结构和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3 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
4.2.4 成矿年代分析 |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
5.1 板溪群板岩微量元素组成 |
5.2 矿物显微结构特征 |
5.2.1 古台山Au–Sb矿床 |
5.2.2 玉横塘Au矿床 |
5.3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可见金 |
5.3.2 黄铁矿和毒砂微量元素组成 |
5.3.3 黄铁矿和毒砂单颗粒尺度元素分布特征 |
5.3.4 (Cu)-Pb-Sb和 Pb-Bi硫盐矿物及贱金属硫化物 |
5.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4.2 显微测温结果 |
5.4.3 包裹体气液相组成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 |
5.5.2 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 |
5.5.3 毒砂和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 |
5.5.4 毒砂氦-氩同位素 |
5.6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成矿作用过程与矿床成因 |
6.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矿物结构和成分对成矿过程约束 |
6.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5 成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
第七章 古台山高品位矿床、高成色自然金及“上Sb下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7.1 高品位矿床形成机制 |
7.2 高成色自然金形成机制 |
7.3 “上Sb下 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 |
1.3.2 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 |
2.2.2 盖层 |
2.2.3 地层特征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2 黔东北松桃嗅脑铅锌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3 黔东北铜仁卜口场-塘边坡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4 黔东南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方法简介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成因类型 |
4.2.2 相态类型 |
4.2.3 不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1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2 嗅脑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3 卜口场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4 塘边坡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3.5 牛角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4.1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4.4.2 花垣铅锌矿田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4.3 塘边坡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4.4 牛角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4.5 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组成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元素及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简介 |
5.1.1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 |
5.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
5.2 地层含矿性 |
5.3 铅锌矿石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 |
5.3.1 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组成 |
5.3.2 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热液方解石的氢-氧同位素 |
5.5.2 热液方解石与围岩的碳-氧同位素 |
5.5.3 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 |
5.5.4 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 |
5.5.5 闪锌矿与地层的锶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流体的性质与来源 |
6.1.1 成矿流体的性质 |
6.1.2 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演化 |
6.1.3 碳的来源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稀土元素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6.2.2 硫的来源 |
6.2.3 铅锌的来源 |
6.3 矿石沉淀机制 |
6.4 成矿时代 |
6.4.1 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 |
6.4.2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5 矿床成因类型 |
6.6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7.1 控矿因素 |
7.1.1 地层因素 |
7.1.2 岩相因素 |
7.1.3 构造因素 |
7.2 找矿标志 |
7.2.1 矿产露头 |
7.2.2 围岩蚀变 |
7.2.3 单元素化探异常 |
7.2.4 元素组合化探异常 |
第八章 基于GIS的成矿预测 |
8.1 区域找矿概念模型 |
8.2 基于GIS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8.2.1 基于GIS的成矿预测简介 |
8.2.2 成矿预测方法的选择 |
8.2.3 特征分析法原理 |
8.2.4 预测单元划分 |
8.2.5 预测变量的选择与赋值 |
8.2.6 特征分析法找矿模型 |
8.2.7 找矿远景区圈定 |
8.2.8 找矿远景区评价 |
8.3 资源量估算 |
8.3.1 地球化学块体概念 |
8.3.2 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 |
8.3.3 地球化学块体谱系图 |
8.3.4 锌资源量估算 |
8.4 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河池五圩矿田印支期成矿的构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华南印支期成矿的研究现状 |
1.3 脉状矿床类型划分 |
1.3.1 剪切带型脉状矿床 |
1.3.2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脉状矿床 |
1.3.3 介于剪切带型脉状矿床与岩浆岩型脉状矿床的过渡类型 |
1.4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4.1 基础地质工作 |
1.4.2 矿产地质工作 |
1.4.3 科研工作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工作进度和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丹池成矿带研究沿革、认识及问题 |
2.1 丹池成矿带研究沿革 |
2.2 前人对构造的认识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五圩背斜的几何特征与成因 |
3.1 地层 |
3.1.1 泥盆系 |
3.1.2 石炭系 |
3.1.3 二叠系 |
3.1.4 三叠系 |
3.1.5 第四系 |
3.2 构造 |
3.3 五圩背斜几何学构造特征 |
3.3.1 背斜东翼 |
3.3.2 背斜西翼 |
3.4 滑脱褶皱的构造特征 |
3.4.1 劈理特征 |
3.4.2 牵引褶皱 |
3.4.3 擦痕特征 |
3.4.4 花状构造 |
3.5 五圩背斜成因分析 |
第4章 五圩箭猪坡脉状矿床的形成机制与演化 |
4.1 矿床地质概况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与矿产 |
4.2 矿体的形貌学特征 |
4.3 脉状矿体的构式特征 |
4.4 矿体的成因机制 |
4.4.1 构造致裂成因机制 |
4.4.2 流体致裂成因机制 |
4.5 脉状矿床与褶皱的关系 |
第5章 印支期成矿的构造证据 |
5.1 印支期第一阶段变形构造 |
5.2 印支期第二阶段变形构造 |
5.3 印支期第三阶段变形构造 |
5.4 五圩矿田印支期成矿模式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湘西合仁坪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4 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硫的来源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 |
5.2 铅的来源 |
5.3 矿床成因 |
6 结论 |
(9)雪峰山中段淘金冲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 分析结果及讨论 |
5 结论 |
(10)西秦岭寨上金矿床白钨矿特征与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计划安排 |
1.4 完成工作量和主要认识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 |
2.2.5 地质构造演化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化和蚀变 |
第4章 白钨矿矿化特征 |
4.1 矿脉、矿体地质特征 |
4.2 钨矿石类型 |
4.3 钨矿石矿物组成 |
4.3.1 白钨矿 |
4.3.2 石英 |
4.3.3 方解石 |
4.3.4 重晶石 |
4.3.5 菱铁矿和铁白云石 |
4.3.6 白云母 |
4.3.7 高岭石 |
4.3.8 其他矿物 |
4.4 结构构造 |
第5章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5.1 物性特征 |
5.2 晶体结构 |
5.3 化学成分 |
5.3.1 样品采集分析条件 |
5.3.2 主要成分 |
5.3.3 微量元素 |
5.3.4 稀土元素组成 |
第6章 成矿流体性质 |
6.1 样品采集、制备和测试流程 |
6.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1 寄主矿物 |
6.2.2 包裹体类型 |
6.2.3 包裹体形态学特征 |
6.3 显微测温及相关参数计算 |
6.3.1 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 |
6.3.2 盐度 |
6.3.3 密度 |
6.3.4 压力 |
6.3.5 深度 |
6.4 拉曼光谱成分分析 |
第7章 白钨矿的成因 |
7.1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 |
7.2 钨在热液中的迁移形式 |
7.3 矿质沉淀机理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四、湘西南脉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黔东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与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谢小峰,杨坤光. 地质通报, 2021(05)
- [2]湘中杏枫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肖静芸,彭建堂,胡阿香,木兰. 地质论评, 2020(05)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贵州黔东南坑头蚀变岩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 张泽. 贵州大学, 2019(09)
- [5]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李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D]. 李堃.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7]河池五圩矿田印支期成矿的构造证据[D]. 江楠.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8]湘西合仁坪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J]. 邓穆昆,彭建堂,胡诗倩,李玉坤,张婷. 矿床地质, 2016(05)
- [9]雪峰山中段淘金冲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J]. 李剑,宋泽友,马小双,陈新跃. 国土资源导刊, 2015(04)
- [10]西秦岭寨上金矿床白钨矿特征与形成机理[D]. 魏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