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信息社会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史佳[1](2021)在《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对信息素养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激增,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途径,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疫情防控时期,信息辨别能力的重要性更是凸显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突出地位。硕士研究生属于我国的高学历人才,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研究,不仅对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满足了信息社会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借鉴他人的成果,概述了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特性和理论基础;并以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利用网络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和硕士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调研,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信度、效度检验和开展数据分析。调研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地区、类别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国各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研究生的信息意识与观念和信息素养知识水平比较乐观,但其信息素养能力和信息伦理水平有待提高。各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通过信息素养课程、培训讲座和比赛活动等方式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间,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开展方式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的持续运行。基于调研分析的结果,本文得出我国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处于后疫情时代下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分别是:推动国内外合作,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协同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专门性设施建设;紧跟时代需求,加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指向性,创新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罗艺[2](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康兴飞[3](2020)在《多元参与视角下的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素养早已成为了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该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信息化给教育提出的重要议题。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阶段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核心专业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美国信息素养运动开展较早,也较早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政府、专业性协会组织、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其中,汇聚多方资源,共同助力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本文选取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多元参与”这一突出特点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各参与主体的主要参与方式和参与影响展开研究。在意识到教师对于培养人才和提升国力的重要作用后,美国政府开始了围绕促进教师信息化的系列改革。联邦政府发挥基础支持作用,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拨付专项经费;州教育委员会在教师岗位要求和教师资格认定中明确信息素养要求;各民间专业性组织协会制定相关信息素养标准,为州标准和高校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意见;各教师教育机构通过设置信息素养类课程和专项项目开展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企业和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政府的有效干预、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及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作用使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呈现多元参与局面。同时,这种多元参与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如联邦政府教育管理权力有限、民间参与不具强制力、信息素养内涵不断变化带来的困扰等。借鉴美国多元力量参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加快我国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如政策的持续性关注和支持;缩短标准更新周期,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鼓励多元力量参与;切实发挥图书馆优势;加强高校与中小学合作等。
黄明格[4](2018)在《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在海量信息资源中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并攫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利用,已然成为信息社会一种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必要技能。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就成为高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几年来,各高校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积极探索并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教育职能部门管理力度薄弱,教学目标达成及成效检测手段缺乏,与之对应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缺失,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信息素质依然偏低。本文采取文献法和实证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G大学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广西G大学学生信息素质调查问卷,掌握广西G大学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安全等现状,得出了该校在信息素质教育上主要存在信息素质教育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单一、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等问题,通过对其成因的梳理分析,主要是由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氛围不浓,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应的评价考核手段、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造成的。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针对性地将目标管理引入到传统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在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即通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定、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目标结果的考核评价,来有效规避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水平和大学生综合信息素质水平。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钱松岭[6](2014)在《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社会的理想公民,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发展状况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脱胎于计算机课程,还带着强烈的工具主义烙印,存在着技术至上的倾向,内容上缺少对信息权利与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社会信息系统等信息社会学方面知识,忽视了课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一定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的综合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彼此发生转化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这也是社会发展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STS综合化的促动。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内,以信息社会学为切入点,试图探求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策略与评价,使之更好地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内容合理融合、有机统一,以增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底蕴。为了以上目的,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专家审议、教学实验研究包括问卷、观察、访谈等方法。本文共分六章。本研究通过对课程开发理论、信息社会学本体知识和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了这些方面对中小学社会学课程开发的适用性;然后对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国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商业性出版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又阐述了与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提出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要体现文化传承、社会科学、反思探究的三个社会学课程传统;同时,还从社会、个人和学科三个维度对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进一步对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与归类分析,确定了相关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种基本开发形式,并提出了课程开发的KPRC模式:K(Information Sociological Knowledge)信息社会学知识;P(Information Processing)信息处理流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方法特质与过程原则;R(Social Relationship)学生的社会关系;C(Cultures)文化: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此模式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数字公民”,并通过专家审议确定了宏观、中观与微观的三级目标体系。课程内容包括信息伦理、信息法律、社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和信息科技发展史五个领域,并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关系来组织这些内容,并分为四个水平阶段。基于以上工作,本研究在调查了教学实验对象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三种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专家审议,然后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结论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学生能充分思考信息社会学议题;师生对信息社会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给予肯定;学生家长的意识和行业自律可能成为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相关课程教学行之有效。最后从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学习内容、教学评价和未来研究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婕[7](2014)在《基于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要求,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微观层次的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进行整合式教学更是可以针对某一学科或课程的特点,为学生讲授如何在特定领域进行检索和利用信息,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Web2.0的发展为图书馆员和教师间的整合式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之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依托天津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Web2.0环境下高校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对基于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文献的全面回顾,了解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其次介绍了本文应用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信息构建理论和信息共享空间等。选取美国陶森大学的信息高效利用课程和爱荷华大学的TWIST项目,分析他们的课程开发形式、课程内容和课程构建模式,借鉴国外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典型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再次选取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和信息素质课程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管理学院学生的学科特色,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和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最后在前人对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构建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了Web2.0环境下图书馆员和教师对管理学学科进行整合式教学的教学原则和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学科教师提供学科学习内容,图书馆员协助形成研究问题,并教授学生如何获取答案的合作教学方式为理念和原则,分成核心模块和辅助模块。
张东丽[8](2013)在《浅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文中指出文章论述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浅论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具备哪些信息素质,以及如何提高信息素质。
陈燕[9](2013)在《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培养之我见》文中认为介绍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3个方面的信息素质,分析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措施。
黄富英[10](2013)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文中指出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员原有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新型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图书馆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讨论了加强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对信息社会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信息社会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
2.1.2 信息素养的内涵 |
2.1.3 研究生信息素养及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概念 |
2.2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性 |
2.2.1 专业性 |
2.2.2 高层次性 |
2.2.3 创新性 |
2.3 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实践理论 |
2.3.3 批判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
3.2.2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方式分析 |
3.2.3 疫情防控时期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调研分析 |
4.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
4.2 问卷设计规则与检验 |
4.2.1 问卷设计规则 |
4.2.2 问卷项目分析 |
4.2.3 问卷效度检验 |
4.2.4 问卷信度检验 |
4.3 正式问卷的生成、发放与回收 |
4.4 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分析 |
4.4.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4.2 信息素养教育总体水平分析 |
4.4.3 信息素养各层面分析 |
4.4.4 疫情防控期间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
4.5 个体差异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1 性别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2 年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3 学习形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4 入学学习方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5 学科类别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6 年龄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7 研究成果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5.8 高校所在位置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1 高校之间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差距大 |
5.1.2 信息素养教育认知度低 |
5.1.3 师资力量欠缺 |
5.1.4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缺乏指向性和全面性 |
5.2 提升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
5.2.1 推动国内外合作,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协同发展规划 |
5.2.2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专门性设施建设 |
5.2.3 紧跟时代需求,加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建设 |
5.2.4 提升教学指向性,创新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多元参与视角下的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1.1 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
1.2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多方力量支持 |
1.3 研究多元参与的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概念界定 |
3.1 信息素养 |
3.2 教师信息素养 |
3.3 多元参与主体 |
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4.1 国内研究现状 |
4.2 国外研究现状 |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6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动因及历程 |
1.1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动因 |
1.1.1 信息化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
1.1.2 政府及民众对教师信息素养重要性认知的助推 |
1.1.3 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积极回应 |
1.2 美国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
1.2.1 初始萌芽期 |
1.2.2 缓慢探索期 |
1.2.3 快速发展期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多元参与 |
2.1 政府参与:联邦和州的支持保障 |
2.1.1 联邦参与:政策颁布和专款拨付 |
2.1.2 州参与:教师资格认证和岗位标准中明确信息素养要求 |
2.2 民间专业性协会组织参与:制定有关信息素养标准 |
2.2.1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教师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标准 |
2.2.2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标准 |
2.2.3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
2.3 高校参与: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 |
2.3.1 美国高校对职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
2.3.2 美国高校对职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 |
2.4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 |
2.4.1 公共图书馆 |
2.4.2 信息技术公司和企业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多元参与的成因及挑战 |
3.1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多元参与的成因 |
3.1.1 联邦政府干预教育活动有限且有效 |
3.1.2 民间组织有广泛参与教育活动的传统 |
3.1.3 高校自治权保障其能快速调整适应信息化要求 |
3.2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多元参与的挑战 |
3.2.1 信息素养的内涵变化带来的新思考 |
3.2.2 政府教育管理权力有限 |
3.2.3 民间组织协会不具强制作用 |
3.2.4 信息素养教育本身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多元参与的启示 |
4.1 重视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给予持续性政策支持 |
4.2 缩短标准更新周期,科学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中 |
4.3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积极构建互惠参与机制 |
4.4 充分认识图书馆作用,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 |
4.5 加强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切实提高培养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目标管理的研究 |
二、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在本研究中的界定 |
第二章 目标管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目标管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适用分析 |
一、目标管理特点的适用性 |
二、目标管理操作方法的适用性 |
第二节 目标管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效用分析 |
一、目标引领:助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氛围的形成 |
二、目标激励:加速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成长 |
三、目标建设:完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四、结果导向:推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实施 |
五、以人为本: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
第三章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步骤与程序 |
三、调查样本汇总情况 |
第二节 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一、广西G大学学生信息素质现状 |
二、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现状 |
第三节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素质教育意识淡薄 |
二、信息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三、信息素质教育内容陈旧 |
四、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单一 |
五、信息资源建设落后 |
第四章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建设不完整 |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
三、对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引导失规范 |
第二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建设不完善 |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考核手段不合理 |
第五章 目标管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制定科学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
一、目标制定的原则 |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
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达成目标 |
第二节 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管理 |
一、目标的有效衔接机制 |
二、目标的动态推进机制 |
三、PDCA管理循环 |
第三节 推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
一、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
二、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信息素质教育访谈提纲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 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
(二)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三)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自身发展的需求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五、 概念界定 |
(一) 信息 |
(二) 信息社会 |
(三) 信息社会学 |
(四) 信息社会学课程 |
六、 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一) 课程开发理论 |
(二) 信息社会学本体知识的梳理 |
(三) 与信息社会学相关的学校教育内容 |
(四) 社会系统中的相关内容 |
第二章 学校信息社会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 |
一、 学校信息社会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二、 信息社会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 |
(一)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课程 |
(二) 英国 ICT 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内容 |
(三) 日本中小学“信息”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内容 |
(四) 印度计算机科学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内容 |
三、 对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比较分析 |
(一) 信息社会学课程的目标比较 |
(二) 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模式 |
(三) 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的比较 |
(四) 信息社会学课程组织 |
(五) 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六) 息社会学课程的评价 |
第三章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 |
一、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
(一) 哲学基础 |
(二) 心理学基础 |
(三) 社会学基础 |
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价值分析 |
(一)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社会价值 |
(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个人价值 |
(三)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学科价值 |
第四章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 KPRC 开发模式 |
一、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模式 |
(一) 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
(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归类分析 |
(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 KPRC 模式 |
(一) K(Knowledge)信息社会学知识 |
(二) P(Processing)信息处理过程 |
(三) R(Relationship)社会关系 |
(四) C(Cultures)文化 |
第五章 KPRC 开发模式下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 KPRC 模式下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目标设置 |
(一)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目标定位 |
(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 课程目标的叙写 |
(四)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基本目标 |
二、 KPRC 模式下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一)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
(二) 数字公民与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内容 |
(三)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四)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基本组织要素 |
(五)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三、 专家审议 |
(一) 编制专家意见调查表 |
(二) 聘请专家 |
(三) 进行审议 |
(四) 审议结果 |
第六章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实验 |
一、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设计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工具 |
二、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设计 |
(一) 教学资源设计的目标 |
(二) 教学资源内容选择 |
(三) 教学资源结构设计 |
(四) 教学资源案例 |
三、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实验实施 |
(一) 学生需求分析 |
(二) 实验教学资源设计 |
(三) 教学实验实施 |
四、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一) 课堂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二) 教师意见访谈结果 |
(三) 综合讨论 |
五、 KPRC 模式下的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教学实验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结语 |
(一) 研究总结 |
(二) 研究不足 |
(三)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 |
2.1 信息素质的沿革发展和内涵 |
2.2 信息素质教育 |
2.2.1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
2.2.2 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
2.2.3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
2.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3. 国外高校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
3.1 陶森大学的高效信息利用课程 |
3.1.1 课程的开发形式 |
3.1.2 课程合作模式 |
3.1.3 高效信息利用课程的内容 |
3.2 爱荷华大学信息素质教育 |
3.2.1 课程的开发形式 |
3.2.2 爱荷华大学TWISTed项目课程内容体系 |
3.3 国外高校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案例的内容特点分析 |
3.4 国外高校在线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案例的启示 |
4.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4.2 调查内容 |
4.3 调查结果 |
4.3.1 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 |
4.3.2 信息素质课程情况调查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5. 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构建 |
5.1 图书馆员和教师的合作方式 |
5.1.1 协作式教学的原则 |
5.1.2 图书馆员和教师的合作内容 |
5.2 课程设计目标 |
5.3 课程设计特点 |
5.4 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框架体系 |
5.4.1 登陆界面 |
5.4.2 核心部分各模块功能 |
5.4.3 辅助部分各模块功能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浅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素质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1.1 信息意识 |
1.2 信息能力 |
1.3 信息道德 |
1.4 终身学习的能力 |
2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信息素质 |
2.1 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
2.1.1 微电子技术。 |
2.1.2 光电子技术。 |
2.1.3 网络技术。 |
2.1.4 显示技术。 |
2.1.5 感测技术。 |
2.2 信息消化能力 |
2.3 信息整合能力 |
2.3.1 信息获取能力。 |
2.3.2 信息加工能力。 |
2.3.3 信息利用能力。 |
2.3.4 如何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
3 高校图书馆员如何提高信息素质 |
3.1 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
3.2 提高外文检索水平 |
3.3 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
3.4 提高信息传递的能力 |
4 结语 |
(9)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素质与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 |
1.1 信息素质 |
1.2 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 |
2 信息素质:高校图书馆员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2.1 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2.2 高校图书馆员自我发展的需要 |
2.3 读者需求变化的需要 |
2.4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
3 提高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措施 |
3.1 从高校图书馆层面看 |
3.2 从高校图书馆员自身角度看 |
(10)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
二、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1、信息素养教育的提高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石 |
2、良好的信息素养对图书馆员至关重要 |
三、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特点 |
1、具有信息开发的观念和信息传播的意识 |
2、具有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 |
3、具有信息创新及协作能力 |
4、具有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
四、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措施 |
1、提高馆员自身素质,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
2、继续教育是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经 |
3、采用“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促进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提高 |
四、对信息社会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史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多元参与视角下的美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康兴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D]. 黄明格. 天津大学, 2018(06)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研究[D]. 钱松岭.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7]基于图书馆员和教师合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D]. 张婕.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 [8]浅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J]. 张东丽.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11)
- [9]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培养之我见[A]. 陈燕.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 [10]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J]. 黄富英. 办公自动化, 2013(10)
标签:图书馆员论文; 信息素养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 信息社会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