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例谈(论文文献综述)
康雯[1](2021)在《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相关文件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指导和实践运用部分,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国家部署的、教育部力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增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鲜明的典型意义和样本价值,且该活动的初衷和落脚点均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平台中的初中数学优课课例为研究对象,以TPMK知识理论和SAMR模型为指导,采用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相关课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级别“优课”所呈现出的TPMK特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级别优课课例呈现出的教师TPMK结构整体差异不大,但TPMK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高级别优课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2.初中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均未达到重塑水平,主要集中于替代和增强层次。3.高级别初中数学优课中信息技术应用更为频繁,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较低级别优课更高,多属于增强和修改水平,低级别初中数学优课多属于增强和替代水平。4.各级优课课例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两大维度表现突出,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维度主要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表征教学内容、处理学生错误,以及设置任务驱动等;在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维度主要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少。基于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TPMK水平,本研究提出相关建议:1.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设定,深化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提升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意识。2.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深度融合,适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生成性教学。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程倩[3](2020)在《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身处信息化社会,公民应具备利用数字化工具查找所需信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实际问题的基本素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开设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以培养初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为目的,本研究查找、梳理了相关资料,课程设置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进行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学生的水平停留在分级的预备级。在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教师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目标制定、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开发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程实施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从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有无提升、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来展开,课程本身的评价则是从课程满意度、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来展开。在课程评价之后对课程进行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说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做了概念界定,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是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分为情境分析、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实施计划和评价建议。第四章是课程实施的流程和案例设计,选取兴趣班作为实施对象,描述实施过程。第五章是对课程的评价与完善,评价分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第六章是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概括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期待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考虑学校现有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出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2.开发出配套的课程资源,诸如课件、教学设计、微课等。3.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安排进行合理规划。4.对课程进行评价并不断完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加以分析,从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课堂观察和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满意度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完善。通过课程评价可得,课程设计较为合理,课程难度适中。
戴秀云[4](2020)在《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和国内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师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不仅依靠在职教师培训和职后发展的环节,更依赖于职前培养的环节。开展反思性学习,提升师范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既有利于师范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更为日后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培养学生奠定基础。受国际反思型教师培养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国内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我国探索本土化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相比于开始时间较早的美国、英国等,无论是在培养政策和计划制定上、还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实施上均存在很多不足,相对应的师范生反思性能力培养策略更不多见。本研究围绕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有效培养师范生反思性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6级和2017级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1)不同教学方法对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别,(2)师范生的学习预期对反思性能力培养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实施,检验不同教学方法在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中的效果,寻找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特点及优缺点,探明师范生本身的学习预期和主动性在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从而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经验参考,为高师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在本研究中,首先对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国外和国内有关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现状以及“同课异构”和“案例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反思型教师和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其次,展开了对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并展示了研究结果,结果包括两个年级师范生的成绩绩点比较,他们对课程学习预期的比较以及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在反思性学习效果方面产生的差异结果;再次,根据研究数据从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的预期和反思性学习效果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反思,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发现,两个年级的师范生在反思性学习能力测验的结果上存在显着差异,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法的2016级表现出更好的反思能力。这一结果可能与两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完整性和两个年级师范生的学习预期存在差异有关。本研究表明,反思性学习的效果依赖于反思性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且受到学生学习预期的影响。
林坤[5](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窦云华[6](2019)在《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互式白板走入课堂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国内外学者亦对交互式白板的教学应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随着近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大力推行,交互式白板已经普及到广大中小学,由于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现已成为被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问题链教学法实质是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思维。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当下万众创新的数字化时代日益突出,但是鉴于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多且知识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初中数学却成了一门令学生头疼、令教师发愁的学科。经研究分析,将交互式白板与问题链教学法应用于数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笔者为解决初中数学现存的教学问题,构建了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阐释模式构建依据及模式的操作要义和使用原则,结合具体的案例为更多的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并借助教育实习开展实证研究,通过访谈、实验等方法验证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结果分析总结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本文以交互式白板与问题链结合创设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期初中学生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及学习兴趣能显着提高,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整体阐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交互式白板和使用问题链模式的背景以及必要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交互式白板及问题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陈述模式构建的支撑性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学科特征、交互式白板功能特征以及问题链的功能特征,进行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模式示意图,随后对模式应用的操作要义与注意事项做出了解释。第四部分,应用该模式并结合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三种课堂类型附上三个教学设计案例加以展示,为更多教学研究者提供参考,三个教学设计案例也是对模式的案例说明。第五部分,收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期初、期中与期末三次数学考试成绩,结合教师访谈内容与学生访谈内容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第六部分,进行研究总结并对该模式进行评价与展望。
强晓琳[7](2019)在《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学科教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偏远地区,仍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鉴于Scratch编程软件其本质包含数学思维,并且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将Scratch软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Scratch与数学整合的含义做了分析,在阐释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利用Scratch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框架,包括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策略,接下来,依据理论框架和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案例,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具体的设计包括教学条件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析解构、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评价策略方面。最终通过准实验方法在实验组进行了实验实施,就其结果和对照组进行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的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ratch进行的初中数学教学让学生由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究者,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Scratch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探究过程中的参与体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cratch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理论建构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性。
刘通[8](2019)在《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融入STEM教学的案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物理课程实施中融合科技教育尤为重要。2017年底,由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在丰富多彩和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借鉴STEM教育理念,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融入STEM的研究,以期达到物理课程与STEM教育本土化融合的目的。本文首先梳理了 STEM教育和中学物理实践活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STEM教育、物理课程实施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访谈调研天津市海河中学、天津外国语附属中学等五所高中的一线教师对STEM教育的理解、开展情况以及困难,了解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工程学理论基础上探讨分析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融入STEM教学的可能性。结合普通高中物理内容,构建符合高中物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两种实践活动形式:设计制作和科学探究,分析物理课程实施中融入STEM教学的合适环节。继而根据六条原则设计出“自制过山车”和“探究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影响因素”的STEM教学案例,通过高中一线教师、高校物理教学研究者和高中生的反馈评价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漏斗模型”的案例开发框架。
胡飞[9](2021)在《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近几年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具特色的教学媒体,被广泛与基础教育阶段相结合。然而现状显示:交互式电子白板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研究存在案例较少、研究不深入的现象。本文基于此趋势,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科学方法,深入探索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辅助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进行效果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综述交互式电子白板发展现状和高中生物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存在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根据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特点,提出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教学策略,分别是:导入环节策略、新授课环节策略、课堂总结环节策略、课后作业环节策略。(2)在教学策略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为例,编制了两套交互式白板辅助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以笔者实习所在的江苏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学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实践,用SPSS20.0工具统计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并用信效度较好的量表调查分析学生长期的教学感受和态度。(3)对一线高中生物教师进行访谈,总结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现状特点:使用频率低、大多仅使用简单功能、对功能掌握不深入、缺乏专业系统培训。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通过促进学生探究、思考、沟通能力的提升,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2.具有生活关联性、易用性和挑战性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对白板课堂的黏性;3.以主体性和直观性为特色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策略能够指导互动式白板课件的编制,并对其他学科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实践有可借鉴性意义。最后根据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教师要系统地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和硬件的使用方法、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课堂生成性、防止“使用过当”;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建议:完善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平台的在线资源、降低编制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难度、降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经济成本。本文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多样化提供新选择,同时,也对其他学科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饶瑞敏[10](2021)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建议:“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2006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将“名着导读”纳入课本,与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为王”的环境下,统编版初中语文的“名着导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教学意义。通过对“名着导读”和任务驱动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名着导读”实际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还处于教学的边缘地带。任务驱动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也比较薄弱。基于以上现状,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査法等,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指导下,以《骆驼祥子》为例,对统编版初中“名着导读”进行研究并付诸实践。本论文在对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研究现状、任务驱动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任务驱动”在“名着导读”中的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把建构主义理论、SOLO理论的运用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启示作为理论依据,进一步阐述“名着导读”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名着导读”教学实践的构想。同时,通过对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为以《骆驼祥子》为例的“名着导读”的设计、实施及反馈等提供支撑与保障。总之,本论文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尝试探索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并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方案,在实施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为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名着导读”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例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例谈(论文提纲范文)
(1)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 |
(三)视频课例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一)视频课例研究综述 |
(二)信息技术融合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及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TPMK理论 |
(二)SAMR模型理论 |
(三)教学结构理论 |
(四)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
(一)课例选取说明 |
(二)视频课例的整理分类 |
三、研究工具 |
(一)编码体系 |
(二)编码分析软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4章 编码系统的制定与实施 |
一、《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设计依据 |
(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 |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制定 |
三、《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实施 |
四、信效度检验 |
第5章 广西初中数学优课课例分析与结果 |
一、广西初中数学课例视频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一)平台中不同级别优课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二)不同教学模块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二、基于TPMK视角的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分析 |
(一)整合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分析 |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结果与分析 |
三、部级优课课例《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旋转的性质》分析 |
(一)教学路线图 |
(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师TPMK行为表现统计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过程局部分析 |
(四)小结与启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方面 |
(二)不同级别优课教师的TPMK特征方面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反思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观察记录表 |
附录2 探索旋转的性质(第一课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
2.1.2 校本课程开发 |
2.1.3 校本课程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可行性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
第三章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 |
3.1 情境分析 |
3.1.1 学校外部情境分析 |
3.1.2 学校内部情境分析 |
3.2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 |
3.2.1 课程纲要分析 |
3.2.2 校本课程目标 |
3.3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 |
3.3.1 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 |
3.3.2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 |
3.4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 |
3.4.1 课程资源开发的含义 |
3.4.2 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
3.4.3 课程资源的形式 |
3.5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
3.5.1 实施计划说明 |
3.5.2 实施方案 |
3.6 校本课程评价建议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实施的流程与案例设计 |
4.1 校本课程实施说明 |
4.1.1 实施环境 |
4.1.2 实施对象 |
4.1.3 实施时间 |
4.2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
4.2.1 校本课程实施安排 |
4.2.2 校本课程实施流程 |
4.2.3 课程教学案例——《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 |
第五章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校本课程评价与完善 |
5.1 校本课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5.1.1 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水平变化 |
5.1.2 学生的课堂观察 |
5.2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5.2.1 校本课程内容评价 |
5.2.2 校本课程满意度评价 |
5.3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完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4)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有关“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综述 |
2.1 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
2.1.1 反思的概念 |
2.1.2 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
2.2 国外有关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
2.3 国内有关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
2.4 同课异构在反思型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
2.4.1 同课异构的概念 |
2.4.2 同课异构在反思型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
2.5 案例分析教学在培养教师和师范生反思能力方面的研究 |
2.5.1 案例分析教学的概念 |
2.5.2 案例分析教学在反思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
第3章 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两个年级师范生成绩绩点的比较 |
3.2.2 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学习预期的比较 |
3.2.3 两个年级师范生反思性学习效果的比较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学习预期的结果分析 |
3.3.2 反思性学习效果的测验结果的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建议 |
第五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交互式白板研究现状 |
二、问题链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交互式白板 |
二、问题 |
三、问题链 |
四、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问题教学理论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四、视听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
一、初中数学学科特征分析 |
二、交互式白板功能特征分析 |
三、问题链功能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框架 |
第三节 模式使用操作要义 |
一、问题链种类 |
二、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
三、模式操作要义 |
第四章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应用 |
第一节 案例选择原则 |
第二节 教学设计案例 |
一、案例1轴对称图形(新授课) |
二、案例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课) |
三、案例3分式的加法与减法(习题课) |
第五章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评价与分析 |
第一节 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实验过程 |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实验变量 |
二、实验工具与材料 |
三、实验结果 |
第四节 访谈结果分析 |
一、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实验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在中西部地区课堂教学推进的需求 |
1.1.2 中小学数学领域体现编程思想与内容的要求 |
1.1.3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概念的界定 |
2.1 Scratch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杜威“做中学”理论 |
2.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2.3 Scratch概述 |
2.3.1 Scratch简介 |
2.3.2 界面及功能分析 |
2.3.3 数学教学辅助软件对比分析 |
第三章 Scratch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建构 |
3.1 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 |
3.1.1 初中数学新课标基本思想 |
3.1.2 Scratch编程思想 |
3.2 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建构 |
3.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2.2 教学目标的确定 |
3.2.3 教学模式的选择 |
3.2.4 教学评估的策略 |
第四章 Scratch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4.1 应用Scratch理念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 |
4.1.1 教学条件分析 |
4.1.2 学习者学情分析 |
4.1.3 教学内容分析 |
4.1.4 教学目标确定 |
4.1.5 教学过程设计 |
4.1.6 教学评价设计 |
4.2 应用Scratch理念对《你的身材是否达标》的教学设计 |
4.2.1 学习者学情分析 |
4.2.2 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教学目标确定 |
4.2.4 教学过程设计 |
4.2.5 教学评价设计 |
4.3 教学实验的实施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方案制定 |
4.3.3 实验效果评价方法 |
4.3.4 问卷设计编制及说明 |
第五章 Scratch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结果与讨论 |
5.1 实施结果 |
5.1.1 数学知识掌握情况 |
5.1.2 学习态度 |
5.1.3 编程知识的掌握 |
5.1.4 学生自我效能感 |
5.1.5 综合素质 |
5.2 Scratch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策略 |
5.2.1 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模式 |
5.2.2 重视课堂中互动关系 |
5.2.3 熟悉化策略 |
5.2.4 分享交流、提升思维水平 |
5.3 应用Scratch数学教学理论框架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融入STEM教学的案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2 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做中学理论 |
3.3 工程学理论 |
4 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现状 |
4.1 调查的目的及设计 |
4.2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5 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融入STEM教学的可行性 |
5.1 物理学科与STEM教育融合的适切性 |
5.2 教材内容在STEM各维度的体现 |
5.3 物理课程实施STEM教学模式 |
5.4 物理课程实施STEM教学方式 |
6 高中物理课程实施STEM教学的案例设计 |
6.1 STEM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 |
6.2 STEM教学案例 |
6.3 STEM教学案例评价表及结果分析 |
7 促成物理课程实施的STEM教学案例开发关键特征 |
7.1 案例开发模型框架 |
7.2 STEM教学案例开发六要素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荣获的成果和研究情况 |
致谢 |
(9)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发展趋势 |
1.2.2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的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的框架与流程 |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概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交互式电子白板 |
2.1.2 教学交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教育传播理论 |
2.2.3 符号互动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3.1 高中生物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教学原则 |
3.1.1 交互性原则 |
3.1.2 探究性原则 |
3.1.3 可行性原则 |
3.2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势 |
3.2.1 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灵活性,能发挥学生主体性 |
3.2.2 比传统课件的制作更具创新性,能体现教学交互性 |
3.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色功能 |
3.3.1 交互性功能 |
3.3.2 强调性功能 |
3.4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教学策略 |
3.4.1 导入环节策略 |
3.4.2 讲授新知环节策略 |
3.4.3 课堂总结环节策略 |
3.4.4 课后作业环节策略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
4.1 案例1:2019年人教版必修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4.2 案例2:2019年人教版必修Ⅰ《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二课时) |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应用研究 |
5.1 学生成绩分析 |
5.1.1 教学前测 |
5.1.2 教学后测 |
5.2 学生学习感受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
5.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5.2.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测 |
5.2.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5.3 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建议 |
6.1.1 结论 |
6.1.2 建议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互动式电子白板教室环境感受量表 |
附录2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教学框架 |
第一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任务驱动的指导 |
二、SOLO理论的运用对任务驱动的启示 |
第二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教学原则 |
一、本位性 |
二、情境性 |
三、核心驱动 |
第三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践的构想 |
一、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设计构想 |
二、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实施构想 |
第二章 初中“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式 |
三、调查对象 |
四、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聚焦问题 |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原因探析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第三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骆驼祥子》名着导读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任务驱动的读前引导课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任务 |
三、课时安排 |
四、学习资源 |
五、学生活动 |
六、学习评价 |
第二节 任务驱动的读中推进课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任务 |
三、课时安排 |
四、学习资源 |
五、学生活动 |
六、学习评价 |
第三节 任务驱动的读后提升课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任务 |
三、课时安排 |
四、学习资源 |
五、学生活动 |
六、学习评价 |
第四节 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
一、读前引导课成果展示 |
二、读中推进课成果展示 |
三、读后提升课成果展示 |
第四章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施反馈 |
第一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施 |
一、教学实施总体说明 |
二、引导课实施说明 |
三、推进课实施说明 |
四、提升课实施说明 |
第二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反思 |
一、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优势 |
二、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不足 |
第三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建议 |
一、提高教师对“名着导读”的重视 |
二、做好小组合作的组织协调 |
三、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例谈(论文参考文献)
- [1]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D]. 康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程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 戴秀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基于交互式白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研究[D]. 窦云华. 天津大学, 2019(06)
- [7]Scratch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强晓琳. 宁夏大学, 2019(02)
- [8]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融入STEM教学的案例开发研究[D]. 刘通.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实践研究[D]. 胡飞.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D]. 饶瑞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