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品种早稻(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沈雪[2](2020)在《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将迈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居民就业与增加农业收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品的密集投入,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长,保障了粮食总量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实现水稻产出增加已呈乏力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素的密集投入不仅引致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种植收益的较少,还加剧了生产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在此背景下,水稻生产需要满足稳定或增加粮食总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以增加农户种植收益所表达的经济目标,也要满足降低水稻生产引致的环境损害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环境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本研究试图明晰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及其差异性,并探索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水稻生产格局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模式优选—空间布局—引导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回答三个关键的现实问题:“种什么?”“种在哪?”“谁来种?”,以及三个相应的科学问题:(1)我国当前推行的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差异性特征如何?(2)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与方向如何?(3)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回答上述关键现实与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实现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根据上述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展开了较为细致且严谨的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经济与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减少单位面积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优势显着;再生稻种植模式则在增加单位面积水稻净利润与减少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排放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季稻种植模式虽然在增加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导致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上述差异性为通过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实现水稻生产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生产格局提供了契机。第二,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时间视域下,1978~2018年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空间视域下,水稻生产布局总体呈现“南减北增”、“向中靠拢”的变动特征;(2)气候、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影响水稻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且我国水稻种植的生产布局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第三,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总产量的稳定、种植收益的增加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基于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为优化对象,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的现有空间布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具体来说,东北单季稻稻作区与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保持现有的水稻生产空间格局基本不变;西南稻作区的水稻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以单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与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将从单、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向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转变。第四,从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要素匹配视角出发,探究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结果表明:(1)土地转入对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对经营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进一步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转入扩大经营规模并不必然获得规模经济,分散化的土地转入会抑制规模经济的实现。而通过土地整合实现地块经营规模扩张,转入土地的农户选择再生稻与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概率均将显着增加。(2)非农兼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单季稻种植模式。这表明,在劳动要素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具备非农就业能力的农户将更多的家庭劳动配置于非农部门,从而选择劳动投入较少的水稻种植模式。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的生计模式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单季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却显着提升了农户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概率。这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改善生产绩效,诱导农户选择要素投入相对密集、生产环节更为复杂的水稻种植模式。但分工受限于交易成本,过多的生产环节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激增,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不必然促使农户选择双季稻种植模式。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再生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显着为正;在非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显着抑制了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1)兼顾经济-环境效应的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应重视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调整与组合创新;(2)发挥区域间水稻生产布局的联系互动效应,水稻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应重视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增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3)重视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国水稻种植模式生产布局;(4)促进土地、劳动力与服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相互匹配,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模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经济与环境效应纳入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水稻种植模式的优选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2)纳入再生稻种植模式,突破了以往普遍考虑单季稻与双季稻两类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完备性;(3)研究充分考虑了土地连片流转、地块整合所表达的地块规模经济,以及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生计模式的影响效应,拓展了有关要素流动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影响的研究。
刘闯[3](2020)在《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文中认为稻田两熟制是长江流域主要轮作模式,主要包括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和早稻-晚稻等三种轮作方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体系之一。而这些轮作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复种指数高、土壤养分消耗严重、水-旱季节轮换氮素损失大、利用率低等,使得优化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改善子粒品质、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本论文通过大田试验(2015~2018年在湖北荆门进行麦稻、油稻两熟制氮素运筹定位比较试验,2016~2018年在湖南长沙开展稻稻两熟制氮素运筹田间定位试验)和模型模拟,基于SPACSYS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和农艺措施对产量和氮素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适应性策略。从氮水平(N1:尿素120 kg N ha-1、N2:尿素150 kg N ha-1(当地习惯施肥)和N3:尿素180 kg N ha-1)、缓控释肥(CR1:缓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150 kg N ha-1和CR2:缓控释尿素120 kg N ha-1配施尿素30 kg N ha-1)、秸秆还田(N2+SR:N2+前季秸秆还田、CR2+SR:CR2+前季秸秆还田,中稻季均额外增施30 kg N ha-1)和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对两熟制作物进行氮素优化运筹,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区三种两熟制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冠层生理形态和土壤肥力等响应机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了长江中下游两熟制作物最佳氮素运筹策略。研究结果对指导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区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养分运筹综合策略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及实用意义。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麦-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和秸秆还田氮素运筹模式显着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土壤养分状况。施用缓控释尿素处理较其他氮素运筹增产效果显着,其中CR2在小麦和水稻上表现最佳,且2017年达显着差异,较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处理(N2)分别增产1497 kg ha-1、1140 kg ha-1。氮素运筹对子粒粗蛋白含量的趋势与产量基本一致,CR2和CR2+SR下小麦和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较N2处理分别显着提高14.9%、18.3%。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季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子粒粗蛋白含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氮盈余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小麦季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氮素运筹间呈现显着差异,且CR1和CR2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较N2处理分别高13.2和18.2个百分点。这与小麦、水稻孕穗期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处理,较N2处理分别显着增加31.8%、22.2%。缓控释尿素在减少作物氮素盈余方面效果显着,CR2均明显减少小麦和水稻收获期氮素盈余,分别为48.2 kg N ha-1、52.1 kg N ha-1。秸秆还田和缓控释尿素在维持土壤肥力可持续性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N2相比,施用缓控释尿素对麦-稻收获期土壤有机质(4.4%)、全氮(0.3%)、速效氮(0.6%)、速效磷(10.9%)、速效钾(9.2%)均具有降低影响,而土壤pH增加了0.11个单位。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上分别增加了0.9%、1.8%、2.2%、4.1%,而pH、速效磷分别降低了0.07个单位和5.3%。总之,CR2和CR2+SR的氮素运筹模式对提高麦-稻轮作产量、氮利用效率、减少氮盈余、改善叶片光合作用和维持土壤肥力上具有显着影响。2.油-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处理下收获期油菜、水稻增产效果显着,对子粒品质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施用CR2+SR(油菜季)和CR2(水稻季)组合处理下油菜、水稻产量相比当地习惯施肥N2处理分别增产291 kg ha-1、708 kg ha-1,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9.9%、4.5%。这可能与油菜开花期、水稻分蘖期冠层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关,因为施用缓控释尿素能够提高花前叶片光合碳代谢能力(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增强后期光合同化物和氮素吸收,促进干物质累积。氮素利用效率与收获期油菜、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还有效减少了作物氮素盈余,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氮素盈余分别平均减少6.4、7.5个百分点。3.氮素运筹在早、晚稻上增产效果上与麦-稻、油-稻类似,均能显着增加轮作内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其中CR2+SR、N2+SR效果最佳,且2018年显着增产194 kg ha-1、863 kg ha-1。CR2+SR氮素运筹处理在提高早、晚稻子粒粗蛋白含量上表现均较佳,尤其在2017年达到显着差异,较N2处理分别增加0.2、2.9 g kg-1。施用缓控释尿素能明显提高早、晚稻氮素利用效率,且CR2与CR1最佳,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增加0.5、15.8个百分点。水稻上作物产量增加原因可能是缓控释肥与秸秆中养分在其孕穗、灌浆期仍可释放适量氮素及时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养分。CR2+SR处理下早、晚稻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在其孕穗、灌浆期仍保持较高含量,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5.6%。肥料与秸秆混合处理(如N2+SR)对早稻季土壤有机质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加17.5%。该结果揭示了秸秆还田通过其分解或矿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养分,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维持稻-稻系统生产力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要意义。4.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和土壤肥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数(EI),其数值的高低可直接表示该运筹处理在三者之间的优劣。优先考虑作物产量时,CR2(小麦季)与N3(水稻季)、CR1(油菜季)与N3(水稻季)和CR2+SR(早稻季)与CR1(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下作物子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最佳轮作制度下净总利润顺序为:稻-稻(23676元ha-1)<麦-稻(27226元ha-1)<油-稻(27792元ha-1)。考虑子粒品质时,NE(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3和CR2-CR1运筹模式分别在麦-稻和油-稻最佳,较稻-稻轮作下最佳运筹模式(CR2+SR)下总利润分别增加727、3659元ha-1。考虑土壤肥力时,N2+SR(小麦季)与CK(水稻季不施氮)、CR1(油菜季)与CR2(水稻季)和N3(早稻季)与N2+SR(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土壤肥力水平上相对较高,对维持土壤肥力水平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最佳轮作制度为油-稻(EI为4.98),总利润达22985元ha-1。综合评价指数EI能够对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及土壤肥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可有效优化不同轮作制度下作物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子粒品质及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还揭示了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与秸秆是改善作物子粒品质与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5.SPACSYS(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ystem Model,Ver 6.0)农业系统模型能够充分模拟麦-稻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该模型对冬小麦和水稻作物不同器官部分的产量、地上干物质和氮含量等进行了有效模拟与验证,且其校准与验证两部分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精准性。进而应用该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麦-稻轮作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氮肥管理和播种或移栽日期的改变可大大减轻麦-稻轮作系统的产量损失和减少花前氮素对子粒贡献率。延迟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和提前水稻移栽日期,可有效地减少因淋溶和地表径流引起的氮损失。较高的施氮量(小麦为180 kg N ha-1,水稻为210 kg N ha-1)和气候变化情景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显着增加了氮素损失。合理的氮素管理措施(小麦150 kg N ha-1和水稻180 kg N ha-1)可有效减少氮损失,并保持较高的农作物产量。调整作物播期与合理的氮素运筹策略对未来气候变化下长江流域两熟制稻田综合养分管理的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尿素配合普通尿素的优化氮素运筹模式可以显着影响三种水田两熟轮作制中供试作物的生长发育,保证了整个生育期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氮素营养的均衡供应,在省工省肥的同时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养分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如再结合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含量,更有效地利用缓控释尿素释放的氮素养分,维持土壤肥力。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评价得分系数(EI)可以用于直接评价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优劣,有较好的指导性和的实用价值。经校准与验证,作物生长模型SPACSYS可较好模拟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且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可以应用该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上述优化的氮素运筹模式结合秸秆还田措施,再从理论上利用综合评价得分系数和作物生长模型进行评价和指导,将会为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制下作物的氮肥施用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朱珠[4](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陈轩敬[5](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柳林[6](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认为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赵正洪,戴力,黄见良,潘晓华,游艾青,赵全志,陈光辉,周政,胡文彬,纪龙[7](2019)在《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文中指出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曹雪莹[8](2019)在《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环境质量改善和土壤肥力提升是休耕修复体系下健康土壤培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和模拟试验,在探索大气-土壤-植物体系中Cd的吸收、分配及迁移规律的基础上,以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和不同类型Cd高积累作物为修复材料,结合多种农艺措施,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子;结合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土壤培肥技术,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因素,以集成和优化Cd污染农田土壤休耕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典型区域大气沉降Cd浓度及沉降通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变异较大,工矿区和近郊区大气Cd沉降平均浓度均超过我国农田灌溉水的限量标准。大气Cd年沉降通量在工矿区可达61.0 g/ha,而远郊区均低于10 g/ha,大气沉降对表层土壤Cd积累年净增量分别为:工矿区21.6-23.5μg/kg,城郊区8.81-13.0μg/kg,远郊区2.15–3.46μg/kg。模拟湿沉降试验中,营养液中无Cd胁迫且Cd年沉降通量为50 g/ha时,水稻地上部Cd含量显着升高;年沉降通量为400 g/ha时,A159水稻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根部。综合通径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拟沉降中的Cd对水稻叶片Cd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土壤pH是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pH≤6.0时,试验后土壤Cd全量降低了35.8%-57.4%;pH>6.0的处理,土壤Cd含量下降了8.26%-12.3%。试验后,轻度污染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下降了38.4%(低于风险筛选值),中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44.2%,重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15.8%(伴矿景天Cd含量高达681 mg/kg)。中轻度Cd污染酸性农田的伴矿景天修复效率较高,重度Cd污染土壤或Cd有效性较低的土壤不适合采用植物修复。(3)增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无显着差异;但第二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第一季下降明显,其中低污染土壤下降了17.6%-48.4%,高污染土壤下降了4.50%-26.3%。连续三季种植绿肥,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着差异;在高污染土壤中第三季比第一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19.4%-25.3%。增施可溶性有机肥(OS)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较CK升高了80.6%和186%;三种绿肥中,以种植紫云英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高,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为0.77和0.95。综合而言,增施可溶性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提高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提高植物Cd含量,可作为植物强化修复备选措施之一。(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与CK相比,施肥和秸秆还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了0.30-1.40倍,而土壤Cd含量下降了28.4%-61.1%,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和Cd积累量均明显升高。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pH升高明显,最大升高了0.91个单位。施肥和秸秆还田均提高了SOM含量,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处理最高,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0.48-0.61)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0.23-0.33)。综合分析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应,伴矿景天+秸秆还田和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是较适宜的休耕修复技术模式。(5)作物类型及其组合轮作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的两个处理(SPOS和SPHA)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10.8%和15.7%,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37.1%和34.3%。所有供试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0,其中油葵叶片Cd含量高达7.41 mg/kg。种植油菜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最高,其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伴矿景天-油菜间套作、伴矿景天-Cd高积累品种水稻轮作、伴矿景天-油葵轮作等种植模式在休耕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6)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不显着,但盛花期明显低于幼苗期和分枝期。施肥处理土壤Cd含量较CK下降了1.39%-13.9%,且伴矿景天Cd含量较CK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土壤pH为4.11-4.74,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土壤pH均显着下降,而其它施肥处理土壤pH均略有升高。不同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表现为OM>NPK>PM>CK>SM,说明可溶性有机肥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土壤培肥效果最好。因此,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可作为推荐的修复培肥技术模式。
赵正洪,戴力,匡炜,胡敏,熊海波,彭锐[9](2019)在《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Ⅰ——普通稻调优质稻》文中提出对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中普通稻调优质稻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当前湖南省优质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湖南省稻区普通稻调优质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早稻优质品种少,加工体系不完善,中、晚稻优质品种不高产、易倒伏;优质稻标准不统一;优质稻种价高谷价不高;重金属镉污染影响优质稻销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早稻饲用和加工优质品种及中、晚稻优质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同时在双季稻区推广"早加晚优"生产模式,以及积极开展区域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提前做好镉污染地区土壤普查与预警工作等建议。
余艳锋,付江凡,周海波[10](2019)在《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文中提出江西作为我国南方主要商品粮基地,提质增效对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至关重要。当前江西粮食产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趋势,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可避免的新现象、新问题。建议"提产能、调结构、促加工"三管齐下,实现"质量兴粮、绿色助粮、品牌强粮",推动江西省粮食产业稳定发展。
二、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品种早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品种早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水稻种植模式 |
2.1.2 经济效应 |
2.1.3 环境效应 |
2.1.4 作物空间布局 |
2.2 文献回顾 |
2.2.1 作物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 |
2.2.2 作物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研究 |
2.2.3 农户作物种植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总体分析框架 |
3.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
3.2.1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 |
3.2.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 |
3.3 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分析 |
3.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1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2 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第4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收益统计分析 |
4.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置 |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基准回归:基于O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2 内生性问题讨论: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基于MESR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4 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4.4 进一步讨论:基于生产成本分解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分析 |
5.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5.1.1 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 |
5.1.2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5.1.3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分析 |
5.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异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6.1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特征分析 |
6.1.1 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动 |
6.1.2 特征性事实描述 |
6.2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
6.3.2 模型构建 |
6.3.3 参数确定 |
6.3.4 空间布局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与引导策略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7.1.3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 土地转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 |
7.2.1 基准回归:基于MN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2 内生性问题:基于RBP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影响: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3 进一步讨论:土地整合、代际分工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7.3.1 基于地块整合的异质性分析 |
7.3.2 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 |
7.3.3 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7.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引导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氮素运筹对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
1.2.2 长江流域轮作制 |
1.2.3 气候变化潜在影响 |
1.2.4 模型发展与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区域概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相关概念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2.2.2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2.2.3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4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2.2.5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
2.3 讨论 |
第3章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案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相关概念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3.2.2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3.2.3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3.2.5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
3.3 讨论 |
第4章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相关概念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4.2.2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
4.2.3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
4.2.5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土壤肥力变异 |
4.3 讨论 |
第5章 3种两熟制作物氮素运筹模式综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评价体系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数据标准化 |
5.2.2 3种两熟制下氮素运筹比较分析 |
5.2.3 3种两熟制下各氮素运筹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小麦-水稻轮作生产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模型概述 |
6.1.3 模型数据库组建 |
6.1.4 模型校正、验证与预测 |
6.1.5 统计分析 |
6.1.6 相关概念 |
6.2 结果 |
6.2.1 小麦-水稻两熟制作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及模拟精度 |
6.2.2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变化 |
6.2.3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ANCE变化 |
6.2.4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中水溶性氮损失变化 |
6.2.5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N_2O排放变化 |
6.3 讨论 |
6.3.1 模型性能 |
6.3.2 氮损失 |
6.3.3 气候变化与综合适应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传统农业技术 |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
(三)美洲作物 |
(四)皖南地区 |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
一、人口重压 |
二、重农抑商 |
三、商业资本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产效应 |
一、作物产量增加 |
二、农业结构演变 |
三、地域分布差异 |
第二节 人口效应 |
一、人口膨胀 |
二、人口过剩 |
三、人口迁移 |
第三节 生态效应 |
一、森林资源锐减 |
二、水土流失严重 |
三、土壤性状恶化 |
四、旱涝灾害频发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
一、边际报酬递减 |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三节 历史启示 |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系统边界 |
3.1.3 模型算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结果校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
5.4 讨论 |
5.4.1 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调控策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
6.1.4 模型结果校正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
6.3 讨论 |
6.3.1 模拟结果比较 |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3.3 调控策略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 |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6)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
6.2.5 稳健性讨论 |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
6.6 进一步研究 |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1.1 稻谷产销现状 |
1.1.1 水稻种植面积 |
1.1.2 稻谷销售现状 |
1.1.3 水稻种植成本 |
1.1.4 加工企业收购与加工 |
1.2 水稻品种结构 |
1.2.1 优质稻与普通稻 |
1.2.2 杂交稻与常规稻 |
1.2.3 籼稻与粳稻 |
1.3 水稻种植技术与种植模式 |
1.3.1 种植技术 |
1.3.2 再生稻 |
1.3.3 稻田综合种养 |
2 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产前问题 |
2.1.1 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 |
2.1.2 订单农业面临多方面风险 |
2.1.3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阻碍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 |
2.1.4 市面上水稻品种繁多,大户面临选种困难 |
2.2 产中问题 |
2.2.1 市场剧变导致杂交稻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
2.2.2 优质稻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
2.2.3 长江中游稻区直播面积不断增加,而直播稻瓶颈问题却始终无法攻克 |
2.2.4 再生稻不利于优质稻产业发展,增产不增效,面临产业化发展难题 |
2.2.5 稻渔模式快速发展,存在着极大风险,同时可能严重危害耕地和粮食安全 |
2.2.6 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
2.2.7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 |
2.3 产后问题 |
2.3.1 农民卖粮难、卖粮成本高、风险大 |
2.3.2 稻米品牌建设问题 |
3 水稻产业发展建议 |
3.1 针对产前问题的建议 |
3.1.1 多方入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3.1.2 划分优质稻生产优势区,加强订单基地建设,加强农户法律意识培养,消除订单农业发展风险 |
3.1.3 政府将农田基础设施纳入农村公共设施范畴,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消除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
3.1.4 限制每年种子的审定数量,提高审定质量,同时加强高档优质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 |
3.2 针对产中问题的建议 |
3.2.1 加强杂交稻育种与制种技术攻关,改变种子营销方式,降低农民杂交稻种植的种子成本 |
3.2.2 加强品种选育,划分优质稻优势产区并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大力度统一区域内优质稻标准,保障优质稻品牌和产业发展 |
3.2.3 加强直播稻科研攻关,同时适当控制适度发展,并开发其他可替代技术 |
3.2.4 适度发展一季稻+再生稻模式,同时加大一季稻+油菜轮作补贴试点力度 |
3.2.5 政府部门加强对稻渔模式发展的监管和政策调控 |
3.3 产后问题建议 |
3.3.1 改革现有国家托市收购的粮食收储政策,对稻谷实行选择性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
3.3.2 整合各地优势资源,打造名优稻米品牌,并规划建立品牌长远运营机制 |
(8)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 |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
1.1.2 大气-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及分配规律 |
1.1.3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
1.1.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实践 |
1.2 轮作休耕与休耕修复 |
1.2.1 轮作休耕的背景 |
1.2.2 轮作休耕的定义 |
1.2.3 轮作休耕实践与成效 |
1.2.4 休耕修复的提出 |
1.2.5 休耕修复的内涵及可行性 |
1.2.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轮作休耕/休耕修复研究热点 |
1.3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Cd污染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1 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2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镉沉降通量及贡献估算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1.2 样品分析与测定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Cd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
2.2.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Cd吸收性能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长株潭典型区域大气Cd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贡献估算 |
2.3.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幼苗Cd吸收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pH和全量Cd对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土壤性质与pH变化关系 |
3.2.3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Cd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与pH的关系 |
3.3.2 基于PCA的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土壤肥力分级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NI)的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4.2.3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
4.2.4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5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4.2.6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
4.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2.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5.2.3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4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Cd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
5.2.5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5.2.6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Cd积累量及修复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素分析 |
5.3.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
6.2.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6.2.3 植物中不同部位Cd含量及与土壤指标的关系 |
6.2.4 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pH及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 |
6.3 讨论 |
6.3.1 轮作对土壤pH及 Cd有效性的影响 |
6.3.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Cd污染农田休耕修复的潜力分析 |
6.3.3 .根际pH和 Cd有效性对植物Cd吸收的影响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污染农田植物吸取修复与土壤培肥肥效应评估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7.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变化 |
7.2.2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溶液化学指标的变化 |
7.2.3 不同施肥处理伴矿景天生物量及Cd含量 |
7.3 讨论 |
7.3.1 影响伴矿景天Cd吸收的主控因子分析 |
7.3.2 土壤肥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Ⅰ——普通稻调优质稻(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南省优质稻种植现状 |
1.1 湖南省早、中、晚稻种植品种优质化状况 |
1.2 湖南省种植的主要优质稻品种 |
1.3 普通稻调优质稻的比较效益分析 |
2 湖南省稻区普通稻调优质稻过程的问题与建议 |
2.1 问题 |
2.2 建议 |
(10)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
1.1 粮食总产持续高位 |
1.2 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加快 |
1.3 耕地流转稳中有降 |
1.4 成本收益率分化明显 |
1.5 农业机械化程度快速提升 |
1.6“快收快销”交易活跃 |
2 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的难点 |
2.1 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差距拉大,供需结构矛盾凸显 |
2.2 大田生态环境堪忧,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有待推进 |
2.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利用结构不利于粮食生产 |
2.4 水稻研发技术有待提高,科技发展不均衡 |
2.5 江西粮食陷入“托市困局”,市场竞争力不足 |
3 建议 |
3.1 重质量,提产能 |
3.2 多模式,调结构 |
3.3 重品牌,促加工 |
四、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品种早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沈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D]. 刘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4]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6]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 赵正洪,戴力,黄见良,潘晓华,游艾青,赵全志,陈光辉,周政,胡文彬,纪龙.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6)
- [8]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D]. 曹雪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Ⅰ——普通稻调优质稻[J]. 赵正洪,戴力,匡炜,胡敏,熊海波,彭锐. 湖南农业科学, 2019(07)
- [10]江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余艳锋,付江凡,周海波. 中国稻米,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