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夏南宁市高温天气的高空环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葛凡钰[1](2021)在《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色彩决定着一个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第一视觉印象。桂南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主要的汉壮杂居地区,其域内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特征明显,具有显性的地域性特色。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部分对象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与社会经济水平的飞跃式提升,传统村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地域性建筑色彩风貌的保护。在此背景下,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特征正逐步消逝,针对其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本次研究以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归纳并提出针对性可持续发展保护建议。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针对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回溯与分析;第二章对本次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研究与分析了色彩学、色度学、色彩地理学与色彩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及其与课题研究的关联,并总结了现阶段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与常规方法,为后续实地调研与分析夯实基础;第三章为本次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桂南地区二十四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八十余座传统建筑的色彩调研,选取其中八个代表对象村落中的三十二座典型传统建筑现状进行定量色彩信息数据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汇总,绘制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现状色彩图谱;第四章基于现状的调研成果,着眼于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分析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形成因素,总结其地域性特征,编绘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推荐色彩图谱作为可持续发展用色指南;第五章阐明了本次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对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研究成果的保护与应用以及未来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本次研究意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中国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相关研究领域在基础调研资料方面的空缺进行补充与完善,同时亦希望能够为广西其他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依据;编绘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推荐色彩图谱,一方面希望能够为该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为其在今后的发展与建设中关于地域性色彩的传承提供可供参考的定量化用色指南。
黄钰涵[2](2020)在《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是季相表现最显着的地方,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园季相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南湖公园、狮山公园、金花茶公园、花卉公园4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季相景观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现状进行梳理,得出国内欠缺植物季相不显着地区的研究成果以及试图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以公众喜欢何种季相景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为植物的季相提供新的思路。随后统计4个公园的植物种类,分析归纳南宁市植物景观季相现状特点。同时整理出南宁市的季相植物种类,为南宁市季相景观造景提供可靠依据。最后筛选出20个样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首次提出根据苑敏渭先生定制的标准把南宁市全年划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请公众对样地三个季节的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同时邀请20个景观专业人员对样地的三季景观进行语义差异分析法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影响各季节及全年的景观因子,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有:意境美和色彩美是影响公众全年景观喜爱度的主要因素。合理使用季相植物,注意水生植物的配比,通过构筑物与植物的结合提升意境感,可以达到提升全年美景度的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论季相变化是否有优势地区的公众都认为植物季相景观变化具有意义,表明本文的研究具有意义。研究结论为南宁市季相设计提供了理论知识,且根据结论笔者提出了如何设计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的方法。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南宁市的植物季相造景提供一定的启示。
林汇丰,张玫,刘昌,陈雷文,刘建龙,陈芳丽,李明华[3](2020)在《惠州市5月高温特征及异常高温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53—2018年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惠州市区逐日气象要素数据,统计分析了惠州市5月高温的气候特征,及1963年和2018年异常高温的成因。结果表明,惠州市5月出现高温天气年频率为15%;近66a间,惠州市5月日极端最高和月平均气温年变化均呈不显着的增加变化趋势;1963年和2018年5月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长时间的高温酷热天气,1963年以15d和38.1℃位列第一;5月气温异常偏高主要成因为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心偏东偏北,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广东上空,同时低层弱的西南气流影响,形成了对流层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惠州高温天气的形成和维持。
覃卫坚[4](2019)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位于华南西部,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地区,每年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广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及其异常成因方面仍有很多重要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因此研究广西暴雨多尺度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暴雨事件频发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广西洪涝灾害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非常重要。本文利用1961~2016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等资料,使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西暴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区域性、相关性、同时性气候特征,研究了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气候异常成因、大气季节内振荡对暴雨的调制作用、大范围暴雨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特征及对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响应,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结论如下: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以柳州市北部为中心的桂东北地区、以“东巴凤”为中心的桂西山区、沿海地区三个多暴雨中心,既是暴雨雨量占总降水量百分率的大值区,又是暴雨高度集中发生区,夏季桂林和柳州市北部为同时发生暴雨频率高的区域;广西暴雨日数和大范围暴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呈显着增多的趋势,尤其夏季的桂东北和桂东南、秋季的贺州—桂东南发生大范围暴雨的趋势增大。大范围暴雨日数在1970年代最少,最多出现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1983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显着突变;1980年代中期以后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年际异常增大,1989年、2011年异常偏少,1994年、2008年异常偏多。揭示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和PDO与广西暴雨的关系。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强度偏弱,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高空上升速度减弱,中太平洋上空下沉气流增强,副热带高压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强度偏强,有利于水汽、不稳定能量向广西输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澳大利亚北部越赤道南风偏强,大陆南风偏弱,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偏南,有利于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PDO处于冷位相,高纬度地区槽脊波动增大、定常波强度增强,贝加尔湖阻高偏强,中纬度定常波强度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偏北、西伸脊点偏西,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空风垂直切变增强,澳大利亚高压偏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带明显增强,形成新几内亚岛东北部沿海的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南部海域上空为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北部海域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广西到华南沿海地区为气旋环流的波列,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偏多。广西暴雨受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热带季节内振荡(MJO)等影响显着。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南海到中国东部地区和中南半岛到中国中部地区高空温度由冬季“北冷南暖”转为夏季“北暖南冷”的时间异常偏早,中国中部850 h Pa南北风交汇位置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波动及前汛期北风最南端位置偏南,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5~7月MJO明显东移,到达菲律宾以东地区或新几内亚岛附近,形成向西北方向传播的波列,经过南海到达广西,从而导致广西暴雨的多发。MJO位于西太平洋-马来西亚海洋性大陆时,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频数和暴雨日数偏多。
张凌云,刘蕾,王艺,张辛[5](2017)在《近56a柳州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61-2016年的逐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2010-2016年的Micaps实况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柳州近56a的高温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2010-2016年的所有高温天气样本进行天气形势分型统计,得出如下结论:(1)柳州每年均有高温天气出现,高温天气最早开始于4月上旬末,最晚结束于10月中旬,平均年高温日数为40.4d,近56a柳州的年高温日数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每10年约增加3d左右;(2)柳州高温天气的月际分布呈单峰型,4月份开始有高温天气出现,7月和8月是一年中高温天气最多的两个月份,11月至翌年3月柳州没有出现过高温天气;(3)近56a柳州的年高温日数以25年为周期的低频振荡最为显着,并在1970年代以后存在一个1012a为周期的次低频振荡,而在2000年代以前存在一个45a短周期的高频振荡;(4)柳州的高温天气形势主要有副高环流型、台风外围型、副高环流+台风外围型、500百帕反气旋型、500百帕槽后脊前型、地面暖低压型等7种类型。
陈潇潇,唐震[6](2014)在《无锡高温气候特征及2013强高温成因和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定义日最高温度(Tmax)超过35℃为高温天气、日最低温度(Tmin)超过25℃为闷热天气,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视为一个高温闷热日。同时,将连续三天≥35℃或连续2天出现≥35℃并1天≥38℃定义为一次高温过程,连续出现8天≥35℃或连续3天≥38℃定义为强高温过程,本文就无锡地区19612013年夏季的高温闷热天气及高温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53年里无锡盛夏高温天气的变化及此类天气发生时温湿气象要素的特征,对本世纪强高温过程特别是2013年高温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分析了2013年强高温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无锡夏季闷热天气远多于高温天气,在90s以来明显增多,且高温往往伴随着闷热同时发生,高温日里高温闷热日所占比例高达93%。高温闷热天气具有气温高、温度日较差小、湿度高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高温成因,可以看到高温闷热天气的多发与副高强度有较密切关系,2013强高温则既有全球增温大背景的影响,也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密切,本地高温频发还受到梅雨期短、台风偏少、城市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对本世纪强高温过程中体感温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强高温过程中体感气温均在32℃以上,高可达36℃以上,易引起人体不适,中暑等疾病发生,在高温多发就诊人次明显增多。
顾宇丹[7](2014)在《2013年上海夏季高温特点及其对城市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2013年上海高温及其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分析,可得到:2013年上海高温呈现了天数多、强度强、日高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高温分布不均。高温对用电、用水负荷影响明显,且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高温对城市的交通、居民健康和农牧业有明显影响,在对影响对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特大城市高温灾害链。
张志薇[8](2014)在《基于舒适度研究的中国大陆健康气候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近四次公布的评估报告中都多次指出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健康。一方面,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和气候异常变化影响的加剧,助长了某些疾病的流行和蔓延;另一方面,一些气象因素的异常变化,导致某些天气敏感性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或复发,使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发病地域范围扩大,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其对人类自身健康的负面效应和突发疾病事件的影响,就必须探明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对相关人群健康的影响,从健康角度合理评估区域气候状况,以便趋利避害。中国大陆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全面系统地开展此方面的评估研究很有必要。已有的研究表明,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温度、湿度、风速等,它们往往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往从单一要素评估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对长期生活在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人群体征及其对冷热敏感程度的差异也很少考虑。因此,要从健康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估气候及其影响,就需要有能反映多要素协同作用及不同气候类型差异的评估指标。鉴于此,本文选取以温度为主,多要素协同作用的舒适度指数为切入点,利用常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近52年的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有益于人群健康的广义舒适域(微热、舒适和凉爽)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大陆地区对健康危害最大的酷热域(极热不舒适)和严寒域(极冷不舒适)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研究了反映两类极不舒适的典型天气过程。最后,以典型代表城市为例,将气象观测资料与疾病(死亡)资料相结合,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典型代表城市舒适度的影响及其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关系;阐述了不同季节诱发典型代表城市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天气类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多要素协同作用的一种新的舒适度指数,能够体现以温度为主、综合反映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气象要素的协同作用。由此细致确定了各站点每个月人体最佳舒适温度的阈值;考虑了由我国幅员辽阔、气候背景不同引起的体感差异;并客观体现了湿度和风速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对人体感觉的放大效应。据此在本研究中,着重探讨了我国大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广义舒适域(微热、舒适和凉爽三个舒适度等级)和体感极不舒适、易诱发相关天气敏感性疾病的酷热域和严寒域的时空分布特征。2.对我国大陆健康气候评估结果表明,利于健康生活的广义舒适域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就舒适日数空间分布而言,全年中国大陆地区出现舒适日数最多的10个站点都位于西南地区,且均位于北回归线(23.50N)附近,年均舒适日数均超过259.9d,占全年总日数的71%以上;不同季节广义舒适域空间分布有差异,其中,春季西南地区最舒适;夏季350N以北的区域和西南地区较舒适;秋季350N以南的区域较舒适;冬季华南地区较为舒适。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大陆广义舒适域空间分布也有明显的变化,春季,舒适范围由东南沿海向内陆扩展近10个经(纬)度,其中西南地区的舒适范围向东北方向扩展。夏季,以1050E为界,以西的区域广义舒适域日数向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东的区域中,450N以北的高纬地区广义舒适域日数减少明显。秋季,350N以北的区域舒适范围向高纬扩展;而西南地区舒适范围则向东北和西北方向扩展近2个纬度。冬季,250N以南的区域舒适范围呈现明显向北扩展的趋势,近半个世纪向北推进了近2个纬度。3.关于广义舒适域日数的年际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华南除外)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以青藏高原增加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15d/10a)。就各季节而言,春季,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地区广义舒适域日数均为增加趋势,且以华中地区增加最为明显;夏季,广义舒适域日数在青藏高原增加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27d/10a),其余各地区均有减少;秋季,除华东和华南地区舒适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余地区均呈增加趋势,以青藏高原增加最为显着(1.38d/10a);冬季,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广义舒适域日数都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华南地区增加最明显(1.67d/10a)。不同月份的广义舒适域空间分布特点是:11月至次年3月华南地区较为舒适;4月华东、华中、华南地区较舒适;5月份除华南和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区均体感舒适;6月东北、西南地区较舒适;7月青藏高原地区较为舒适;8月,西南地区较舒适;9月北方地区(青藏高原除外)和西南地区较为舒适;10月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较为舒适。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广大民众科学择地、择时出行和旅游以及“候鸟式”养生提供参考依据。4.研究显示,对健康危害明显的酷热和严寒两个舒适度等级时空分布也有较明显的特征。就酷热日数的年际变化而言,近52年来,除青藏高原外,中国大陆其余地区酷热日数(出现在5-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以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而且华东和华中地区酷热天气的强度比华南地区更大,对相关人群健康危害更大。受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与酷热日数变化相反,中国大陆地区严寒日数(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地区,并呈现减少趋势,其中以东北地区减少最明显,气候倾向率为-3.89d/1Oa。5.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一种强信号,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无疑它对相关人群健康也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一次极热不舒适天气过程(2013年江淮等地区高温热浪天气过程)的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造成此次极热不舒适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高温期间副高整体位置异常偏北,面积增大,强度增强,西伸明显,脊线北抬,表明每年盛夏期间,副高持续控制是造成我国江淮流域高温热浪、产生极热不舒适、对相关人群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天气系统。2008年初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极冷不舒适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大陆最低体感温度呈现大幅度下降(最大距平值为-9.7℃),其原因是对流层中层500hPa上贝加尔湖到西伯利亚处存在一个大横槽,由此不断有冷空气南袭所致;期间,南方地区呈现低温高湿状态,其高湿的原因是对流层中下层有两条水汽输送带,分别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这种低温高湿的搭配效应加剧了当地居民对寒冷的体感程度,对健康极为非常不利,重者可导致死亡,例如南京市循环系统疾病在2008年初由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年份。6.以南京市为例,对不同研究舒适度等级及相关气象条件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极冷和极热不舒适是造成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在隆冬季节出现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最大峰值;而在盛夏时期,出现死亡的次峰值:此外,体感温度骤升或骤降也是诱发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发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还发现,不同季节导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天气类型也各不相同,夏季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是诱发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天气类型;而秋、冬两季,强冷空气活动是引起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发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由此也表明,在舒适的季节或阶段患有循环系统疾病的人群则不易发病,其死亡率也是不高。综上所述,从舒适度研究入手,对气候的健康效应进行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初步解决了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一个瓶颈问题。可为推动此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倡导广大民众适应气候、趋利避害、促进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翠花[9](2013)在《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21世纪的前10年,强台风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在强台风频繁登陆的影响下,褐飞虱大量迁入水稻种植区。同时台风登陆频繁也会引起当年气候的异常,出现“夏季不热,秋季不凉”的气候环境,这种环境十分有利于褐飞虱在田间的繁殖和为害,造成褐飞虱的大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阐明褐飞虱在台风系统中的迁飞、降落机制以及灾变性发生规律,成为褐飞虱迁飞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它将为准确预测台风发生情况下褐飞虱的迁飞和灾变性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研究台风对褐飞虱迁入为害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提高褐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别对初夏、盛夏和秋季褐飞虱北迁、南迁季节,不同路径台风影响下的褐飞虱迁飞路线和集中降落区域进行了研究,对引起褐飞虱迁飞路径改变和区域性降落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初夏季节的6月下旬,当褐飞虱从两广南部稻区主迁到南岭以北并波及长江沿岸以至江淮之间时期,3种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北迁发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褐飞虱降落情况。第二部分探讨了盛夏季节的7月中、下旬,当褐飞虱由南岭南、北稻区主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波及淮河流域期间,3种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迁飞动态过程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秋季的9月中、下旬,当褐飞虱由江淮和沿江的迟熟中稻、杂交稻等单季中、晚稻田回迁到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时期,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回迁的影响。通过对三个季节9场台风的研究,基本明确了褐飞虱迁飞的不同季节,不同路径台风影响褐飞虱的迁飞和降落规律,以及褐飞虱降落区域的气象要素结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初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回旋路径台风(8205)该台风中心在南海,但台风北部风场影响到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引起褐飞虱迁飞方向改变。1)在南海低压发展为台风前,广西北部到贵州出现的东南偏南风造成贵州南部早稻上褐飞虱大量迁入。虽然两广以南褐飞虱向北迁飞的路径被偏东风截断,但广东各地的褐飞虱会在有利气流影响下向西迁飞,到达广西后,如果有降水出现,将促成其降落。2)在台风加强成熟期,位于台风西北部、东北部的两广部分地区受到降水影响引起褐飞虱迁入。3)在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阶段,福建南部、浙江、江西等地逐渐出现了褐飞虱大量迁入的现象。(2)西移路径台风(8402) 该台风登陆广东电白。从其靠近、登陆到衰亡,褐飞虱的迁飞也出现了阶段性的过程。1)台风登陆前,中国东部褐飞虱向西迁飞,在中国的西南部稻区有褐飞虱迁入峰出现。2)台风登陆过境期间,在台风倒槽处气流的强烈辐合及强降水,迫使褐飞虱集中降落;在台风后部,强烈的垂直上升气流和高空气流强烈地向外辐散,不利于褐飞虱集中,但降水依然能够使褐飞虱降落,只是降落的数量不及辐合气流区多,但都能导致迁入地灯下出现“虫峰”。3)台风过境后,中国东部褐飞虱迁飞场的西南风建立,下沉气流出现,虫源地的褐飞虱在西南气流携带下向北迁飞,渐次降落。(3)转向路径台风(8504) 该台风登陆广东海丰。1)当台风靠近至登陆时,迁飞高度上的偏北风及风速的迅速上升,阻断了褐飞虱北迁的气流,降水阻止了两广褐飞虱的迁出。2)当台风过境转向时,东南沿海出现了较强的西南风,两广的风速下降,褐飞虱沿着海岸线向北迁飞,并在降水的协助下大量降落。在初夏季节,台风登陆的位置都比较偏南,虫源地在台风主体的控制之中。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降水和不利的风向往往阻碍虫源的迁出。台风影响结束后,西南风重现出现,引导褐飞虱大量北迁,导致南岭以北明显的迁入虫峰。2.盛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西移路径台风(9106) 该台风登陆海南万宁,850hPa高空台风北部影响到中国南方稻区。1)台风临近和登陆时,南岭以北褐飞虱迁飞场高空的风速加大褐飞虱大量向北迁飞,引起江苏、安徽等地褐飞虱大量迁入。2)台风过境影响期间,褐飞虱主降区位于台风系统中,上升气流和强劲的西南风将主降区的虫源带出,波及区在下沉气流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迫使主降区迁飞而来的褐飞虱降落,使得波及区的褐飞虱迁入数量大于主降区。而虫源地被台风逆时针旋转气流包围,虽有上升气流,但降水却使褐飞虱迁出受阻,进而也使主降区的灯下虫量不及波及区大。3)台风衰亡阶段,台风后部的西南风加强,中国东南部稻区高空全部盛行偏西南风,并且在褐飞虱迁飞的主降区出现了下沉气流,迁入主降区的空间范围扩大,迁入虫量上升。(2)西北路径台风(0604) 地面台风中心登陆福建霞浦。1)台风登陆前,台风西部的偏北风控制了中国东部稻区,高空辐散气流减弱。虫源地在下沉气流和降水天气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褐飞虱的迁出受阻。同时又有褐飞虱迁入两广北部,由此造成两广北部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而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灯下虫量明显下降。2)台风登陆过境,台风倒槽后部强烈的东南风、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强降水天气会造成当地早稻上的褐飞虱起飞却无法到达迁飞高度,从而引起灯下虫量上升。与此同时,台风西南部和南部的区域上空强烈的辐合气流及较强降水,使当地虫源迁出减少,在有褐飞虱迁入发生的情况下,虫源地的灯下虫量明显上升。3)台风衰亡阶段,风力下降,西南风逐渐建立,辐散气流出现,褐飞虱向北迁入的空间范围扩大,迁入数量逐渐上升。(3)西北转西南路径台风(0605) 该台风登陆福建霞浦。本次台风在登陆地点、登陆时的强度诸多方面与本论文所选0604号台风十分相似,所以在台风不同影响阶段,褐飞虱降落的位置基本一致。但因为登陆后高空风的强度、垂直气流强度和降水强度都比0604号台风弱,所以降虫量低于0604号台风.在盛夏季节,西行路径台风能促使褐飞虱北迁,而西北行路径台风靠近时会引起褐飞虱南迁;台风影响结束时,加速北迁。3.秋季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西北路径台风(8712) 该台风登陆福建晋江。进入秋季,西北路径台风虽然登陆地点与夏季相似,但台风向内陆深入的范围已经有限,850hPa高空台风中心只有一半在沿海,这时褐飞虱在中国东部的迁飞场都是偏东北风控制,加速了长江以北褐飞虱的向南迁飞。此时贵州思南在台风影响期间每天迁入迁出均有发生。在台风登陆时北部气流在庆元附近山脉抬升作用影响下,风速加大,辐合上升气流出现,导致较强的降水天气发生,迫使外面迁飞而来的褐飞虱在此降落。(2)转向路径台风(0515) 该台风登陆浙江台州。秋季转向路径台风的登陆对于褐飞虱的南迁是有利的。在台风影响期间,其西北部的东北风往往控制中国东部褐飞虱的迁飞场,虫源在东北风的引导下能够顺利南迁。在南迁降落过程中:1)台风系统内部的强降水导致褐飞虱大量迫降,并且这些地区的褐飞虱虫源地多在附近地区;2)台风系统外围气流下沉强烈,空气湿度较低,褐飞虱继续西进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褐飞虱的大量迁入;3)台风西部弧形区域随东北风南下的褐飞虱也会迁入南岭及其以南地区。(3)西移路径台风(0518) 该台风登陆海南万宁。1)台风登陆前,台风西北部的东北偏北风加强,引起长江下游及其以北褐飞虱加速南迁。2)当台风西进,并且其北部的偏东风控制了中国南方稻区后,褐飞虱的南迁就会被偏东风所阻碍。强大的台风系统可以将南迁的褐飞虱阻截在旋转气流之外的以北地区,造成南迁褐飞虱在这一区域大量降落田间,为害水稻。3)台风离境时,其后部的偏南风影响中国。在靠近台风中心附近的地方,强烈的东南风可以将越南北部夏季稻上的褐飞虱带进台风系统中,在有强降水出现的地方迫使其降落田间。与此同时,在台风系统之外,虽然偏南风风力不强,但这种风向将继续阻止褐飞虱大批南下,同时还将南部的褐飞虱带入,从而使褐飞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迁入加重为害。
朱卫浩[10](2013)在《热浪对冠心病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以及城市热岛等局地气候的影响下,热浪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夏季频发的极端天气灾害事件。高温热浪的频繁出现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高温热浪天气对冠心病的影响巨大,目前国内研究热浪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大都局限于人体流行病学研究,其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尚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明和深入探讨。本研究拟以南京地区为热浪发生代表城市,通过对全国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Comfort Index of Human Body,以下简称为ICHB)研究建立大环境背景值参考,然后针对南京不同高温类型,明确热浪天气过程对人体是最不舒适的高温天气类型,最后基于动物实验研究热浪天气过程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有:(1)近三十年来,我国年均ICHB呈上升趋势,且达到α=0.01显着水平,线性趋势为0.08/年,各区的ICHB年际变化与全国的演变趋势总体保持一致;通过对四季ICHB比较,春、秋、冬三个季节的ICHB上升趋势均比夏季明显,冬季最为明显,春季次之;温度(湿度和风速)与ICHB存在着显着的正(负)相关关系,其中温度对ICHB的正影响最大,而湿度和风速对ICHB的负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的间接作用来体现;近三十年来,我国夏季6月份偏热天数较少,7、8月份平均偏热天数相当,华南地区偏热天数最多,西北地区最为舒适。(2)根据夏季高温的持续特征以及相对湿度的高低情况,可以分为持续型、间断型和突发型高温天气以及干热和闷热高温天气,而南京地区夏季则属于典型的闷热高温天气。分析对比南京夏季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温天气的人体舒适度,可以发现持续型高温天气,即热浪天气过程,人体总体感觉最不舒适。所以进一步研究热浪天气过程对人群,尤其是患有天气敏感性疾病的患者的影响机理很有必要。(3) ApoE-/-小鼠在热浪过程中更易受到热浪的影响,是高温热浪易致冠心病人中暑的可能机理之一。BH4(四氢生物蝶呤)能有效增加健康小鼠和ApoE-/-小鼠在热浪过程中的散热,致使不易受到热浪影响,对ApoE-/-小鼠的作用尤为显着。夏季高温热浪期间,尤其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人,更应积极做好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及药物储备工作,以及时应对意外发生。
二、盛夏南宁市高温天气的高空环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夏南宁市高温天气的高空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桂南地区 |
2.1.2 传统村落 |
2.1.3 建筑色彩 |
2.2 色彩学理论 |
2.2.1 色彩三属性 |
2.2.2 色彩的对比 |
2.2.3 色彩的调和 |
2.2.4 色彩视知觉 |
2.2.5 色彩的体系 |
2.2.6 色卡的应用 |
2.3 色度学理论 |
2.4 色彩地理学 |
2.4.1 色彩地理学的概念界定 |
2.4.2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2.4.3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2.5 色彩心理学 |
2.5.1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
2.5.2 色彩的抽象性感受 |
2.6 传统村落建筑色彩保护原则 |
2.6.1 真实性保留原则 |
2.6.2 整体性保护原则 |
2.6.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6.4 科学性保障原则 |
2.7 传统村落建筑色彩保护方法 |
2.7.1 保护与发展协同进行 |
2.7.2 建筑色彩群组化保护 |
2.7.3 建立色彩的评价体系 |
2.7.4 建立色彩信息数据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归纳分析 |
3.1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前期调研工作 |
3.1.1 调研范围与内容 |
3.1.2 调研设备与工具 |
3.1.3 调研方法与步骤 |
3.2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建筑色彩信息数据 |
3.2.1 南宁市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 |
3.2.2 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 |
3.2.3 南宁市横县平朗乡笔山村 |
3.2.4 崇左市龙州县上金乡卷逢村白雪屯 |
3.2.5 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 |
3.2.6 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苏村 |
3.2.7 北海市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委老屋村 |
3.2.8 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那厚村 |
3.3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现状数据归纳 |
3.3.1 建筑总体色彩现状数据归纳 |
3.3.2 建筑细部色彩现状数据归纳 |
3.4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现状问题分析 |
3.4.1 传统村落建筑色彩保护工作的滞后性 |
3.4.2 过度自主性发展造成地域性特征破坏 |
3.4.3 传统材料与现当代材料的矛盾与冲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
4.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形成的影响 |
4.1.1 自然气候因素 |
4.1.2 地理环境因素 |
4.1.3 本土材料因素 |
4.2 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对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形成的影响 |
4.2.1 人类基本共性因素 |
4.2.2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
4.2.3 地方民族文化因素 |
4.2.4 历史发展沿革因素 |
4.2.5 政治经济条件因素 |
4.3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特征 |
4.3.1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环境色彩表现特征归纳 |
4.3.2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表现特征归纳 |
4.3.3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原始性特征 |
4.3.4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调和性特征 |
4.3.5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微观多样性 |
4.3.6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的宏观单一性 |
4.4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保护发展建议 |
4.5 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推荐色彩图谱编绘 |
4.5.1 建筑外立面色彩使用比例的控制 |
4.5.2 建筑外立面主体色推荐色彩图谱 |
4.5.3 建筑外立面辅助色推荐色彩图谱 |
4.5.4 建筑外立面点缀色推荐色彩图谱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植物季相的重要性 |
1.1.2 南宁市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的现实问题 |
1.1.3 人们对自然景观的需求 |
1.2 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1 国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2 国内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城市公园 |
1.4.2 季相及季相植物 |
1.4.4 植物季相形态 |
1.4.5 植物的空间变化 |
1.4.6 植物的意境美 |
1.4.7 美景度评价法 |
1.4.8 语义差异分析法 |
1.5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宁市植物季相景观应用现状调查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植物资源 |
2.1.5 南宁市公园发展概况 |
2.1.6 选入调研公园概况 |
2.2 研究区域内植物运用现状 |
2.2.1 植物科属种组成 |
2.2.2 植物生活型组成 |
2.2.3 植物观赏特性 |
2.3 研究区域内季相植物 |
2.3.1 观花植物 |
2.3.2 观叶植物 |
2.3.3 观果植物 |
2.3.4 季相植物观赏期总结 |
2.4 研究区域内季相景观特点 |
2.4.1 春夏秋三季景观交织 |
2.4.2 花卉植物资源丰富 |
2.4.3 全年可观赏植物资源丰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观质量评价——美景度评价法 |
3.1 美景度评价方法选择 |
3.1.1 评价问卷的编制 |
3.1.2 评价方式 |
3.1.3 评价程序 |
3.2 人口学特征信息收集 |
3.3 公众对季相的看法 |
3.3.1 公众对季相变化的看法 |
3.3.2 公众最喜欢的季节 |
3.4 美景度评价 |
3.4.1 样地照片的选取 |
3.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3.4.3 各季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
3.4.4 全年平均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观特征评价——语义差异分析法 |
4.1 语义差异法的评价方法选择 |
4.1.1 景观因子和形容词对的确定 |
4.1.2 评价尺度的选择 |
4.1.3 问卷的编制 |
4.1.4 景观特征评价者的选择 |
4.1.5 评价程序 |
4.2 评价数据的整理 |
4.3 春季景观因子和春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3.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3.2 相关性分析 |
4.4 夏季景观因子和夏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4.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4.2 相关性分析 |
4.5 秋季景观因子和秋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5.2 相关性分析 |
4.6 全年景观因子和全年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6.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6.2 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相景观评价及优化建议 |
5.1 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 |
5.1.1 春季美景度模型 |
5.1.2 夏季美景度模型 |
5.1.3 秋季美景度模型 |
5.1.4 全年美景度模型 |
5.2 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及优化建议 |
5.2.1 公众喜爱的春季景观 |
5.2.2 公众喜欢的夏季季相景观 |
5.2.3 公众喜爱的秋季景观 |
5.2.4 公众喜爱及全年美学价值高的景观 |
5.2.5 提升南宁市公园景观全年美景度的优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统计 |
附录二 南宁市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
附录三 4个公园及美景度样地区位图 |
附录四 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样地照片 |
致谢 |
附件 |
(3)惠州市5月高温特征及异常高温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2 惠州5月高温气候特征 |
3 1963年和2018年5月异常高温天气特征及成因 |
3.1 两次异常高温过程特征 |
3.2 1963年和2018年5月异常高温成因分析 |
3.2.1 南亚高压中心偏东偏北 |
3.2.2 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 |
3.2.3 低空弱西南气流影响 |
4 小结 |
(4)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具体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 |
3.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3.2 暴雨季节变化特征 |
3.3 暴雨年际及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 |
3.4 暴雨区域性特征 |
3.5 暴雨区域相关性特征 |
3.6 暴雨同时性特征 |
3.7 各站暴雨过程历史极端值 |
3.8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广西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异常成因 |
4.1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气候特征 |
4.2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异常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响应 |
4.3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调制作用 |
4.4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暴雨集中度(期)的影响 |
4.5 季风对暴雨集中度异常的影响 |
4.6 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
5.1 MJO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
5.2 MJO对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调制作用 |
5.3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大范围暴雨年代际增多的气候成因 |
6.1 广西典型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 |
6.2 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6.3 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
6.4 广西大范围暴雨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 |
6.5 PDO对高度场的影响 |
6.6 PDO对风场的影响 |
6.7 PDO对大气对流运动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近56a柳州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近56a柳州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
3.1 年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 |
3.2 月平均高温日数的分布特征 |
3.3 高温天气初终日期的气候特征 |
3.4 Tmax≥37℃高温天气的气候统计分析 |
4 年高温日数的小波分析 |
5 柳州高温天气的类型分析 |
5.1 样本的选取 |
5.2 高温天气的分型 |
5.2.1 副高环流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2 台风外围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3 副高环流+台风外围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4 500hPa反气旋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5 500hPa槽后脊前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6 地面暖低压型高温天气形势 |
5.2.7 其它高温天气形势 |
6 总结与讨论 |
(8)基于舒适度研究的中国大陆健康气候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
本文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
资料和方法 2.1 |
资料说明与质量控制 2.2 |
研究区域 2.3 |
个例选取 2.4 |
方法介绍和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
区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3.1 |
主要城市最佳舒适温度阈值 3.2 |
气象地理区域划分 3.3 |
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 3.4 |
区域舒适范围日数时间演变规律 3.5 |
区域舒适程度日数年变化特征 3.6 |
体感温度变化趋势 3.7 |
平均体感温度的突变检验 3.8 |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
广义舒适域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
广义舒适域日数空间分布特征 4.2 |
区域广义舒适域日数时间变化趋势 4.3 |
广义舒适域日数的区域特征 4.4 |
REOF/CAST广义舒适域日数区域划分 4.5 |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
极不舒适域的气候特征 5.1 |
酷热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
酷热域日数的时间演变规律 5.3 |
一次典型极热不舒适天气过程的特点及环流异常 5.4 |
严寒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5 |
严寒日数时间演变特征 5.6 |
一次典型极冷不舒适天气过程的特点及环流异常分析 5.7 |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
典型代表城市健康气候评估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 6.1 |
典型代表城市健康气候评估 6.2 |
典型代表城市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特征 6.3 |
死亡人数高峰日与典型极冷不舒适天气过程的关系 6.4 |
诱发天气敏感性疾病的天气类型 6.5 |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
总结和展望 7.1 |
全文总结 7.2 |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
存在问题与展望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
(9)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褐飞虱的迁飞行为 |
1.1 起飞 |
1.2 空中运行 |
1.3 降落 |
1.4 再迁飞 |
2 迁飞的成因 |
2.1 迁飞与水稻生育期 |
2.2 迁飞与卵巢发育 |
2.3 迁飞与热带气旋 |
3 褐飞虱灾变性发生的原因 |
4 褐飞虱迁飞研究技术手段 |
4.1 GIS |
4.2 GRADS |
4.3 HYSPLIT |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初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二章 个例分析Ⅰ:南海回旋路径(820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影响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形成期褐飞虱的迁入 |
2.4 台风成熟期褐飞虱的迁入 |
2.5 台风衰亡期褐飞虱的迁入 |
3 讨论 |
第三章 个例分析Ⅱ:西行路径(8402)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系统靠近,台风西北部风场切变区褐飞虱虫量上升 |
2.4 台风过境,台风东北部倒槽附近褐飞虱虫量上升 |
2.5 台风衰亡期褐飞虱普遍向北迁飞 |
3 讨论 |
第四章 个例分析Ⅲ:转向路径(8504)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靠近至登陆,褐飞虱迁出受阻 |
2.4 台风过境转向,东南沿海褐飞虱大量迁入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未登陆台风 |
2 西行路径台风 |
3 转向路径台风 |
第二部分 盛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五章 个例分析Ⅳ:西行路径(9106)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褐飞虱虫源分析 |
2.4 台风影响期间,褐飞虱大量迁入江苏 |
2.5 台风离境,江西西北部和湖北南部褐飞虱大量迁入 |
3 讨论 |
第六章 个例分析Ⅴ:西北路径(0604)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靠近,位于台风西部的两广北部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 |
2.4 台风过境,位于台风东北、西南方向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 |
2.5 台风衰亡,除广东外,多数地区灯下虫量上升 |
3 讨论 |
第七章 个例分析Ⅵ:西北转西南路径(060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登陆,台风中心及西部切变区灯下虫量上升 |
2.4 台风减弱,低压中心、切变区及低压后部灯下虫量上升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西行路径台风 |
2 西北行路径台风 |
3 相似路径台风的不同影响 |
4 迁入地虫源 |
第三部分 秋季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八章 个例分析Ⅶ:西北路径(8712)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影响期间,各地褐飞虱迁入降落情况分析 |
3 讨论 |
第九章 个例分析Ⅶ:转向路径(051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概况 |
2.3 台风系统中浙江褐飞虱的大量迁入 |
2.4 台风系统以外湖北监利褐飞虱的大量迁入 |
3 讨论 |
第十章 个例分析ⅸ:西行路径(0518)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概况 |
2.3 台风影响期间,各地褐飞虱迁入降落情况分析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西北路径台风 |
2 转向路径台风 |
3 西行路径台风 |
4 气流与褐飞虱降落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1.1 褐飞虱在台风系统中的动态迁飞和大规模降落 |
1.2 850hPa气象条件配置与灯下褐飞虱虫量的关系 |
1.3 迁飞轨迹、起飞时间对褐飞虱迁入量的影响 |
1.4 降虫区的气象要素特征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思考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热浪对冠心病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简介 |
2.1 研究区域简介 |
2.2 试验基地简介 |
2.3 资料来源与仪器材料 |
2.3.1 资料来源 |
2.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4 研究方法简介 |
2.4.1 人体舒适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
2.4.2 通径分析法 |
2.4.3 ELISA法 |
2.4.4 硝酸还原酶法 |
2.4.5 two-way ANOVA检验 |
第三章 近30年全国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全国各区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 |
3.2.2 人体舒适度指数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
3.2.3 全国及各区夏季人体感觉偏热天数的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_(CHB)的南京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分析及热浪对冠心病的影响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夏季高温天气的分型 |
4.3 基于I_(CHB)南京地区不同高温类型人体舒适度分析 |
4.4 南京地区热浪与冠心病超额死亡率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物实验热浪对冠心病影响的机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热浪实验曲线 |
5.1.2 动物饲养及分组 |
5.1.3 实验方案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I_(CHB)分析 |
5.2.2 体重、肛温的变化 |
5.2.3 ET-1、NO及ET-1/NO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盛夏南宁市高温天气的高空环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桂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D]. 葛凡钰. 广西大学, 2021(12)
- [2]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D]. 黄钰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惠州市5月高温特征及异常高温成因分析[J]. 林汇丰,张玫,刘昌,陈雷文,刘建龙,陈芳丽,李明华.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01)
- [4]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覃卫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5]近56a柳州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J]. 张凌云,刘蕾,王艺,张辛.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04)
- [6]无锡高温气候特征及2013强高温成因和影响分析[A]. 陈潇潇,唐震.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环境气象, 2014
- [7]2013年上海夏季高温特点及其对城市影响[A]. 顾宇丹.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4
- [8]基于舒适度研究的中国大陆健康气候评估[D]. 张志薇. 兰州大学, 2014(10)
- [9]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D]. 王翠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10]热浪对冠心病影响的机理研究[D]. 朱卫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