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忠,王晓萍,袁雯静,谢程程[1](2021)在《联盟视角下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协同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引入"联盟"概念,从战略层面、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三方面出发,分析了校所研究生协同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组建战略联盟、优化发展模式、完善管理架构的提升路径;同时结合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实证案例对校所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培养工作的推进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王春梅[2](2021)在《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建筑承包模式相较,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理解为集成多项任务于一体的建设承包模式,需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完成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的承包管理,如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如质量安全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多由设计院与施工企业以联合体模式实现承包过程。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工程总承包联合体内涵表现,对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风险以及风险应对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秦雪,陈旸,李磊,翟慧娟,马文敏[3](2021)在《大规模多项目并行生产交付背景下科研生产管理优化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航天产品传统的供需模式、运营方式已被彻底改变。"给任务"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稳定、垄断、统一的卖方市场供给方式正逐渐向多元、竞争、充满不确定性的买方市场供给方式转变。全面竞争已成为新常态,客户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多元化、
冉春艳,李一鸣,刘鹤[4](2021)在《基于专利分析的美日卫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美国和日本卫星产业的发展模式,识别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机构及合作方式,以Derwent Innovation数据库中卫星产业12万项专利申请为数据源,构建全球卫星产业的专利合作申请网络,划分合作网络层级,总结美日卫星产业的发展策略,提出对卫星产业发展启示,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曾祥敏,周杉[5](2021)在《区域协同提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初探》文中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国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推进,长三角之声、京津冀之声等也在积极探索适应区域协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品牌策划活动等媒体区域融合发展。面对媒体融合发展不平衡性与局限性的现实困境,区域媒体融合可能成为广电媒体深度融合新的突破口。融出主体、融出特色、融出效益将会是构建融合新格局的三个关键点。
李强[6](2021)在《基于优势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支柱产业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新支柱产业的发展主要面临技术支撑不足的硬约束,而产业整合能实现优势资源集中,让产业能级得到提升,因此产业整合是全球高科技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发达的产业链等众多互补的优势,这为大湾区新支柱产业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大湾区产业在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三类整合上均有优势。今后,横向整合的企业需要对自身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和梳理,充分调研可能存在的国内外政策风险;纵向整合的企业需要注意产品的市场供应周期变化、整合后自身市场渠道的改善等问题;混合整合的企业由于风险更大,需要避免盲目追逐热门行业资产的行为,防止经营不善引发股权质押危机。
王素娜,詹庆东[7](2021)在《省域学科联盟品牌构建策略探究——以福建省化学学科为例》文中指出[目的/意义]建立学科联盟不仅能够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更能通过高校与学科之间的联合联动效应,强化自身建设,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从而提升区域学科竞争力。[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在客观分析福建省高校学科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识别优势学科,发现现有的学科分布和结构特点,探讨其外在保障与内生动力。[结果/结论]利用管理学中品牌管理理论,从主体界定、目标树立、内外联动、资产提升四个环节入手,提出福建省化学学科联盟的具体建设路径,为区域跨机构优势学科联盟的构建提供参考。
刘雪睿[8](2021)在《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联通和云南白药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新的经济方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战略投资者是国企混改中最常被采用且实施效果显着的改革方式,在混改过程中不可或缺。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股权集中、一股独大;董事会决策效率低下,缺乏独立性;所有者与经营者背离,管理层激励不足缺乏动力等诸多公司治理问题。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可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活力,加快创新业务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研发资金的投入。本文通过研究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期望为后续混改提供新的思路,为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现实依据。本文选取中国联通和云南白药两家引入民资背景战略投资者的国有企业为案例。首先在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立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机理分析框架;其次对两家案例企业战略投资者的类型、数量、实力及契合度进行对比,探究战略投资者特点的不同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再次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及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研究二者在公司治理改革措施上的异同点以及对后续结论的不同影响;最后从政府补助、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及专利产出四个角度研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对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起到良好的改善与优化作用。(2)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对国有企业创新产生积极作用。(3)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创新的作用受其自身综合实力的影响,要注重战略投资者的资质,选择资金雄厚、改革与管理经验丰富且具有协同效应和资源互补的合作伙伴。本文创新点包括以下三点:(1)从研究对象上,不再选择以往境外上市银行,尝试以民营背景战略投资者为主;(2)从研究内容上,采用多案例分析,对两家案例企业战略投资者的类型、数量、实力及契合度和公司治理改革措施进行对比,探究战略投资者的特点和公司治理改革措施的不同对结论的影响差异;(3)从研究体系上,不再着重于一者单独研究,尝试将战略投资者、公司治理和企业创新纳入一个研究体系,探究其内在联系。
任芷怡[9](2021)在《国有钢铁企业重组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中国宝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钢铁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支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如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等不良后果。为解决这种不良后果并推动钢铁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2016年国家明确指出钢铁产业应严格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钢铁企业整合的政策,以推动国有钢企甚至民营钢企的改革。本文以中国宝钢的一系列并购重组为线索,研究了钢铁产业改革背景下的宝武合并及“宝马”重组。通过对宝钢集团重组动因、绩效结果的研究,不仅能看出强强联合的兼并重组道路对于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的贡献及效果,更为后续开展强强联合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研究铺垫的部分,进行了绪论的分析,梳理了重组的定义、动因以及包括国企改革背景、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宏观研究背景,概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从诞生之初到目前的发展情况和现状,以及近年来钢铁行业的重组特征。接着是案例研究的部分,此部分选取了宝武合并和宝马重组两个案例,介绍了案例主体、事件的概况以及案例选择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国家政策、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市场势力四个方面分析案例合并重组的动因,对重组后的绩效分别进行了短期财务绩效、长期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分析;最后是根据前两个部分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中国宝钢系列重组案例的分析,发现宝钢系列重组后即满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又非常贴合当前所倡导的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短期绩效上表现良好,长期绩效也得到了明显提升,随着协同效应逐步释放,非财务绩效表现也十分亮眼。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宝钢系列重组为我国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实战指导和借鉴案例。
宋坚达[10](2020)在《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总承包已成为时下工程领域的热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仅允许设计、施工双资质企业或者单资质企业组成联合体承接房建和市政领域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但实践中同时拥有设计和施工双资质的企业有限,且部分大型设计院尽管同时具有施工资质,但基于其传统优势、发展方向等的考虑,并不愿意直接参与项目的施工。所以,对设计企业而言,如何正确评价、选择联合体中的施工方成为这一波“工程总承包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设计方诉求的分析,以及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分析、筛选影响设计方选择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的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确定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选择的24个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建立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初始评价指标,并通过两轮专家访谈,对初始指标进行了修正,最终建立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予以赋值,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同时,将评价指标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主观指标采用专家经验打分法,并对每一指标的评判方法、赋值准则做了逐一说明。在此基础上,形成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的优选方法。结合某房建EPC项目设计方比选联合体施工方的实例,邀请五位专家应用本文的优选方法,对当年进入H设计公司比选范围的四家施工企业进行优选,检验了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方法的有效性。
二、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论文提纲范文)
(1)联盟视角下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所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 |
1. 合作范式:以同质分散型合作为主,联盟远未形成 |
2. 合作形态:以两段式线性结合型培养模式为主,深度联动不足 |
3. 合作机制:以模糊、单向链性、边缘化管理为主,管理与沟通机制不完善 |
二、校所协同培养的理论诉求与现实选择 |
1. 校所联盟的概念 |
2. 协同培养的理论诉求与现实选择 |
三、联盟视角下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 |
1. 组建战略联盟 |
2. 优化发展模式 |
3. 完善管理架构 |
四、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实践 |
1. 联盟式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具体举措 |
2. 院所联盟式协同培养成果 |
(2)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概述 |
1.1 工程总承包及联合体内涵 |
1.2 工程联合体法律关系及运行问题 |
1.3 联合体相关的法律关系 |
2 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
2.1 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风险分析 |
2.2 应对对策 |
2.2.1 风险规避 |
2.2.2 风险转移 |
2.2.3 风险减轻 |
2.2.4 风险接受 |
2.2.5 风险利用 |
3 注意事项 |
3.1 优化应用模式 |
3.2 彰显联合体模式核心能力 |
3.3 联合体的组建要求及应用流程分析 |
4 结论 |
(3)大规模多项目并行生产交付背景下科研生产管理优化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研生产管理优化与实践 |
1.流程优化策划 |
2.实践过程 |
(1)精细管控,计划先行 |
(2)跨域协调,强强联合 |
(3)统筹短线,高效管理 |
(4)源头控制,设计优化 |
3.监督检查及改进 |
二、实践效果 |
三、后续思路 |
(4)基于专利分析的美日卫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日本卫星产业研究分析 |
1.1 卫星产业发展初期,日本企业专利布局优势明显 |
1.2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日本财团企业形成合作网络 |
1.3 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日本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动 |
2 美国私营企业持续创新,垄断卫星通信技术 |
2.1 美国行业巨头倾向单打独斗,企业合作程度低 |
2.2 美国私营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推动市场变革 |
2.3 美国企业通过标准必要专利垄断卫星通信技术 |
3 建议 |
4 结束语 |
(6)基于优势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支柱产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粤港澳大湾区肩负发展新支柱产业的使命 |
(一)新支柱产业的特点 |
(二)产业整合对新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二、新支柱产业的重要类型 |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二)生物技术产业 |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四)新材料产业 |
三、粤港澳大湾区新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互补的基础 |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合作优势互补 |
(二)交通物流发达,土地资源优势互补 |
(三)产业分工明确,突出功能优势互补 |
四、优势互补背景下新支柱产业整合发展的模式 |
(一)产业整合发展的模式分类 |
(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的案例分析 |
1.横向整合案例:法国赛诺菲(Sanofi)整合健赞(Genzyme)公司 |
(1)整合之前 |
(2)整合之后 |
2.纵向整合案例:领益科技纵向整合江粉磁材,巩固精密制造龙头地位 |
(1)整合之前 |
(2)整合之后 |
3.混合整合案例: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8亿人民币收购Q房网母公司,进军房产中介行业 |
(1)整合之前 |
(2)整合之后 |
五、推动新支柱产业整合发展的策略 |
(一)推动新支柱产业企业间的横向整合发展 |
1.新支柱产业横向整合的必要性 |
2.促进横向整合的政策建议与风险防范 |
(二)促进新支柱产业企业间的纵向整合发展 |
1.新支柱产业纵向整合的必要性 |
2.促进纵向整合的政策建议 |
(三)有条件地进行新支柱产业企业间混合整合发展 |
(7)省域学科联盟品牌构建策略探究——以福建省化学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进展 |
2 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分布现状 |
2.1 数据来源 |
2.2 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识别 |
2.3 化学学科分布情况 |
3 福建省化学学科联盟建设分析 |
3.1“六个一流”提供外部保障 |
3.2 合作基础激发内生动力 |
4 品牌管理视角下化学学科联盟建设路径 |
4.1 化学学科联盟建设核心环节 |
4.2 主体界定,抓好品牌规划 |
4.3 南北双线,建立品牌识别 |
4.4 内外联动,丰富品牌内涵 |
4.4.1 内部层面 |
4.4.2 外部层面 |
4.5 资产提升,保持品牌生命力 |
(8)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联通和云南白药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战略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
1.2.3 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混合所有制 |
2.1.2 战略投资者 |
2.1.3 公司治理 |
2.1.4 企业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略投资者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机制分析 |
3.1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分析 |
3.1.1 顺应政策导向,探索国企改革新路径 |
3.1.2 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3.1.3 获取战略资源,强化自身竞争优势 |
3.2 战略投资者的类型分析 |
3.2.1 核心技术型战略投资者 |
3.2.2 战略资源型战略投资者 |
3.3 战略投资者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
3.3.1 战略投资者的特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3.2 战略投资者的治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概况 |
4.1 研究设计 |
4.1.1 案例选择原因 |
4.1.2 数据收集 |
4.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分析 |
4.2.1 中国联通 |
4.2.2 云南白药 |
4.3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分析 |
4.3.1 案例简介 |
4.3.2 战略投资者 |
4.3.3 混改历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引入战略投资者特点的不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
5.1.1 战略投资者类型 |
5.1.2 战略投资者实力 |
5.1.3 契合度 |
5.2 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
5.2.1 股权结构 |
5.2.2 董事会独立性 |
5.2.3 管理层激励 |
5.3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不同公司治理背景下企业创新对比分析 |
5.3.1 政府补助 |
5.3.2 R&D投入 |
5.3.3 研发人数 |
5.3.4 专利产出 |
5.3.5 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有钢铁企业重组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中国宝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组内涵 |
1.2.2 重组动因 |
1.2.3 重组绩效影响因素 |
1.2.4 重组绩效与评价方法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和改革背景 |
2.1 重组的定义 |
2.2 重组动因理论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规模效应理论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2.3 供给侧改革背景 |
3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及重组特征 |
3.1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年) |
3.1.2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 年)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 年) |
3.1.4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2015 年) |
3.1.5 供给侧改革时期(2016 年至今) |
3.2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特点 |
3.2.1 产量与需求不对等 |
3.2.2 产业集中度低 |
3.2.3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失衡 |
3.2.4 出口盈利能力不足 |
3.3 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概况 |
3.3.1 中小企业之间的重组 |
3.3.2 大型企业主导的对中小企业的重组 |
3.3.3 大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 |
4 中国宝钢重组案例概况与动因 |
4.1 案例主体介绍 |
4.1.1 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 |
4.1.2 武钢集团和武钢股份 |
4.1.3 中国宝武集团 |
4.1.4 马钢集团和马钢股份 |
4.1.5 案例选择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
4.2 重组事件及方式概述 |
4.2.1 宝武合并重组 |
4.2.2 宝马联合重组 |
4.2.3 重组方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
4.3 中国宝钢系列合并重组动因分析 |
4.3.1 贴合政府政策,推进强强联合 |
4.3.2 释放协同效应,增加公司效益 |
4.3.3 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公司成本 |
4.3.4 提高市场势力,提升市场份额 |
5 中国宝钢系列重组绩效分析 |
5.1 基于市场法的短期绩效分析 |
5.1.1 宝武合并重组 |
5.1.2 宝马联合重组 |
5.2 基于财务指标的长期绩效分析 |
5.2.1 偿债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盈利能力分析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5.3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 |
5.3.1 契合国家战略 |
5.3.2 协同效应释放、规模效应显现 |
5.3.3 市场势力扩大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宝钢系列重组即满足自我发展又契合国家战略 |
6.1.2 重组后短期绩效良好,长期绩效提升 |
6.1.3 非财务绩效表现良好,协同效益逐步显现 |
6.2 研究建议 |
6.2.1 落实供给侧改革,政府支持必不可少 |
6.2.2 国有钢铁企业责无旁贷,重组势在必行 |
6.2.3 强强联合有利于推动我国钢铁产业更好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05~2020 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组事件统计 |
附录2:2016~2020 推动钢铁产业重组的政策统计 |
附录3:重组的形式 |
附录4:混合所有制改革历年政策统计 |
附录5:事件研究法详细步骤 |
致谢 |
(10)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总承包已成为时下工程领域的热点 |
1.1.2 房建工程总承包项目实行设计、施工双资质 |
1.1.3 联合体将成为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的重要形式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新木桶理论 |
2.2.5 准入门槛制 |
2.3 借鉴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于设计方诉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从拟建项目要求的角度分析:满足项目要求 |
3.1.2 从设计企业自身因素的角度分析:实现优势互补 |
3.1.3 从施工企业综合实力的角度分析:实现风险分担、强强联合 |
3.2 基于文献调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识别影响因素文献库”的建立 |
3.2.2 影响因素的识别和统计 |
3.3 基于问卷调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设计方选择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影响因素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4.2 初始指标的建立 |
4.3 初始指标的修正 |
4.3.1 访谈方法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
4.3.2 受访专家的遴选 |
4.3.3 第一轮访谈结果及分析与采纳 |
4.3.4 第二轮访谈结果及分析与采纳 |
4.4 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释义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应用 |
5.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5.1.1 确定权重方法的选择 |
5.1.2 层次分析法原理和计算步骤 |
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 指标的评判方法及赋值准则 |
5.4 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的优选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背景介绍 |
6.1.1 设计方介绍 |
6.1.2 工程概况 |
6.1.3 资格要求 |
6.2 优选方法的应用 |
6.2.1 资格审查 |
6.2.2 评价指标赋值 |
6.2.3 综合得分及排序 |
6.3 优选方法成效评析 |
6.3.1 整体有效性评析 |
6.3.2 指标合理性再评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 |
四、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论文参考文献)
- [1]联盟视角下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 王立忠,王晓萍,袁雯静,谢程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2)
- [2]工程总承包联合体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J]. 王春梅. 质量与市场, 2021(23)
- [3]大规模多项目并行生产交付背景下科研生产管理优化与实践[J]. 秦雪,陈旸,李磊,翟慧娟,马文敏. 航天工业管理, 2021(09)
- [4]基于专利分析的美日卫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冉春艳,李一鸣,刘鹤. 飞航导弹, 2021(10)
- [5]区域协同提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初探[J]. 曾祥敏,周杉. 当代电视, 2021(09)
- [6]基于优势互补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支柱产业整合研究[J]. 李强.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3)
- [7]省域学科联盟品牌构建策略探究——以福建省化学学科为例[J]. 王素娜,詹庆东. 情报探索, 2021(07)
- [8]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联通和云南白药的案例分析[D]. 刘雪睿.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9]国有钢铁企业重组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中国宝钢为例[D]. 任芷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设计方视角的房建EPC项目联合体施工方优选研究[D]. 宋坚达. 浙江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