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Lg波振幅谱估算地震矩及Lg波Q值(论文文献综述)
鲁志楠,边银菊,王婷婷,刘森[1](2021)在《利用Lg波Q值反双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地壳衰减》文中认为首次基于2017—2019年西藏自治区区域台网27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757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利用反双台法开展了青藏高原南部地区1 Hz的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研究中采用3.5—2.4 km/s的速度窗截取了1 981条Lg波,计算得到13 543条路径上的Q值,测试了1°×1°和0.5°×0.5°网格下的棋盘格恢复情况,得到了0.5°×0.5°分辨率的Lg波Q0值层析成像。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地壳整体的Lg波呈高衰减、低Q值,与P波速度负异常、地热分布及东部的两条裂谷系对应良好,因此推断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存在广泛的熔融物质;两条可能存在的流体-熔融物质通道中,主通道位于亚东—谷露裂谷与桑日—错那裂谷之间,副通道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流而出。此外,还对亚东—谷露裂谷两侧熔融物质的分布差异予以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前端存在不同的动力?学演蔄化模式,亚东—谷露裂谷以西符合缩短增厚理论,以东符合"水泵"模式。
丁文秀,廖武林,李媛[2](2021)在《地震背景噪声中Lg波的提取》文中研究表明以鄂、湘、粤地区27个宽频带测震台站2 a的连续波形数据为例,对单台每日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去除仪器响应、去趋势、去均值、剔除地震事件和干扰及滤波(2.5~8 s)处理后,在互相关叠加数据中识别出了清晰的Lg波。另外,尝试通过叠加时间长度校正及用双台双震源法对几何扩散、噪声源强度的方位角变化和场地效应进行校正,并计算Q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传统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方法作适当修改后,噪声互相关叠加数据中可以提取出Lg波。
胡岩松[3](2021)在《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文中指出地震波的衰减可以用品质因子Q表示。本文使用高频区域波Lg波来获得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Q层析成像。Lg波的振幅衰减对地壳的温度、部分熔融和孔隙流体等物理属性非常敏感,因此借助Lg波Q值可以为地壳的横向差异的构造解释提供新的约束。中国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主要由松潘-甘孜褶皱带、四川盆地、滇中地块、印支地块和扬子克拉通组成,其中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的模式一直处在争论之中。通过研究Lg波振幅衰减可以获得川滇地区地壳衰减的横向差异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的动力学机制。因此论文通过构建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高分辨率宽频带Lg波Q值模型,解决了与Q层析成像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开展了Q值模型对川滇地区的构造意义的讨论,获得了以下成果。Lg Q的层析成像反演通常使用修正了一维几何扩散并取对数后的“折衷振幅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所以“折衷振幅数据”误差的统计分布对于能否使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非常重要。论文通过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间川滇地区26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震级范围3.5至6.5级共133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波形资料,开展了衰减层析成像反演的输入数据中建模误差的统计分析工作。在一阶近似下,我们用一个随机变量?来表示建模误差,将“折衷振幅数据”误差分析的统计分析的复杂任务转化为更为容易处理的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多种统计学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发现,?的分布主要由一个模拟正态分布的峰主导,辅以向峰值两侧扩散的长尾状弱离群值。通过开发的数据筛选准则剔除异常分布的数据后,可以产生一个接近完美正态分布的新数据集用于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与求解Q模型的迭代方法不同,论文使用的是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Q层析成像方法。迭代方法是从一个初始的Q模型开始,并交互地改进模型以获得更好的数据拟合。但是各种迭代方法不能对模型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定量估计。通过PROPACK软件包开发的Q层析成像方法,可以克服SVD不能应用于庞大数据量建模的缺点,从而可以在数据核矩阵上执行奇异值分解,求得模型分辨率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并求得了中国川滇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1Hz宽频带高分辨率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射线覆盖较好的模型分辨率可达100km,最后通过可靠的Q值模型恢复特征来推断地壳属性。论文得到的QLg模型可以看出,松潘-甘孜褶皱带、三江断层区域和川西地区具有显着的Lg波Q值特征,与先前观测到的低速、高电阻率和高泊松比相关,可能表明地壳内存在高温和部分熔融。四川盆地东侧和扬子克拉通Lg波Q值较高,可能说明四川盆地阻挡了青藏高原物质的东向逃逸,转而向南移出。滇中地块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一处Q值较高区域,两侧的Lg波Q值较低,可能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迫使地壳内物质继续向东西两侧运移。另外,通过我们的结果与其他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对比,提出了一个动力学模型,它将刚性块体挤出模型、塑性形变模型和地壳管道流模型结合起来,解释青藏高原地壳物质的逃逸模式。
刘森[4](2020)在《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及邻区是西太平洋构造带、北美大陆板块与中亚造山带、中朝、扬子板块等交汇部位,在泛大陆拼合、裂解的宏观背景下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事件的叠加。中生代晚期,随着古海洋的闭合、板块碰撞拼接成完整的东北地区陆块,在新生代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利用380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数据对中国东北地区及邻区进行了Lg波Q0值成像研究。反双台法能有效去除仪器响应、震源函数和场地效应的影响,获得较为准确的Q值。我们利用19862条反双台法路径Q0值,获得了该区高分辨率的Lg波Q0值图像。中国东北地区的Lg波Q0值分布和地质构造有着很好的对应。新生代火山大多位于Q0值变化较大的地区。在沉积盆地以及华北克拉通表现为低Q0值,高衰减,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壳未受到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有关。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Lg波Q值的计算,不仅能够为该区域地壳结构的研究提供约束,也可以为核试验的监测提供基础资料。中国周边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核试验场。近年来,地下核试验变得更加具有反侦察性以及隐蔽性。中国地震台网可实现对邻近试验场上发生的核试验进行区域地震监测。出于国家安全以及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考虑,都应该进行对核试验的监测和分析。地震学方法是监测地下核试验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来自朝鲜地下核试验的数据,根据区域地震资料分析核试验参数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94个台站,结合精确的事件至台站间的路径Lg波Q值,计算出了朝鲜后五次核试验的Lg波震级。震级结果可为后续当量的计算提供依据。青藏高原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挤压产生,其碰撞过程伴随着复杂的构造运动和深部动力过程。过去,对青藏高原的侧向挤出模式的解释主要分为刚性地块挤出模型和地壳流模型两种。云南地区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这两种模型中都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地壳物质转移的场所。本文收集了云南省及周边121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2014年5月-2019年5月间大于4.0级的470次天然地震宽频带地震记录,利用反双台法处理了6976条高质量垂直向波形数据,反演了云南地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km的1Hz下Lg波衰减成像。利用Lg波研究云南地区地壳的衰减特征有助于了解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地壳动力学过程。
鲁志楠[5](2020)在《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欧亚碰撞带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陆碰撞体系,是大陆岩石圈收缩变形的一次大规模地质构造,也是大陆碰撞带中最大的伸展构造活动实例,因此它引起了全球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对于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强调了碰撞带的演化历史和目前的动力学状态,提出了青藏高原构造伸展的许多原因与假设,但这些学说都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青藏高原的活动构造情况和动力学演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目前已开展的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如速度结构、深地震反射、大地电磁等,研究结果均指示出青藏高原地壳广泛存在着高温熔融层。对于地震波而言,存在熔融介质是使其能量发生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地震波衰减的横向不均匀性也是推断青藏高原地壳动力学演化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本文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地震波衰减特性,试图为地壳内熔融层的分布提供约束,为板块碰撞前端的动力学演化模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2017~2019年西藏区域地震台网27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757次地震的波形资料,首次利用反双台法开展了青藏高原南部地区1 Hz下的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虽然反双台法相比于过去的研究方法对于台站与事件分布要求严格,对于数据利用率低,但其自由参数更少,计算误差更小,使得反双台法是目前最为稳定和准确的计算方法。研究中采用本文针对青藏高原波形数据新定义的3.5—2.4 km/s Lg波速度窗截取了1981条Lg波,计算得到13543条路径上的Q值,测试了1°×1°和0.5°×0.5°网格划分情况下的棋盘格恢复情况后,得到0.5°×0.5°分辨率的Lg波Q0值层析成像结果。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地壳整体呈现高衰减、低Q值的情况,尤其在西藏中东部那曲-拉萨-日喀则和那曲-林芝区域呈现更低的Q值,与P波速度负异常、地热分布和东部的两条裂谷系都有良好的对应。结合地球物理证据推断出青藏高原南部可能存在的两条流体—熔融通道,主通道在亚东—谷露裂谷和桑日—错那裂谷之间,副通道由主通道分流出来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西延伸。结合不同块体的GPS数据认为,青藏高原南部的动力学过程存在多种演化模式,亚东—谷露裂谷以西更符合缩短增厚学说,亚东—谷露裂谷以东倾向于“水泵”学说。
何静,吴庆举,李永华,雷建设[6](2017)在《天然地震Lg波衰减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质因子Q值的大小用于描述地震波的衰减程度.Lg波Q值反映了地壳介质的非弹性衰减特征.Lg波的Q值与地壳的速度异常、断层/裂隙和孔隙水、热状态、构造活动历史等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Lg波Q值的横向分布特征是考察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一种颇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述了Q值的定义、地震波衰减的机制,Lg波震相的特性及其应用,重点阐述了单台法,双台法以及反双台法/反双事件法等Lg波Q值测定方法、适用条件及范围,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Lg波Q值成像的研究成果.
周连庆[7](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提出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何静[8](2016)在《蒙古地区壳幔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陆壳增生与改造最显着的大陆造山带,受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影响,该区经历了强烈的挤压隆升造山、拉张凹陷成盆及拉张造成的岩浆-火山改造。蒙古位于中亚造山带核心地区,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实验室之一。通过该区开展深部结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岩浆底侵、地幔热物质上涌、或地幔柱活动等在该区复杂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在蒙古中南部地区布设地震台阵所获得的波形数据,通过接收函数、地震波衰减和Pn速度层析成像等研究手段,获取了该区的壳幔结构,弥补了该区壳幔结构研究的空白,增进了对该区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利用69个流动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开展接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厚度介于38 km~46 km,平均值为43 km。总体上,地壳厚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肯特山西部地区地壳厚度较厚,而地壳较薄的地区位于宗巴彦断层与中蒙边境之间的戈壁地区。在蒙古主构造线附近Moho面深度呈现近5 km的变化。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台站下方的地壳平均波速比介于1.68~1.83之间,平均值为1.74,低于全球大陆的平均值1.78。北部山区地壳平均波速比值较低,高的波速比值位于中戈壁的火山区域和南戈壁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地区。低的波速比值出现在地壳较厚且富含石英质的肯特山地区,可能是与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所导致的硅铝质岩浆的侵入有关。进一步的重力模拟研究显示中戈壁地区下地壳的密度较高,约为3000 kg/m3,结合中戈壁地区的高波速比特征以及地质资料,推测中戈壁地区的下地壳应该存在铁镁质麻粒岩,可能与该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导致地壳部分熔融的残留有关。通过人工挑选了228个近震记录采用反双台法对蒙古中南部地区进行了Lg波Qo值成像研究。反双台法能有效地去除场地效应、仪器响应以及震源函数的影响,从而获得较精确的Q值结果。为了研究该区地壳介质衰减的横向变化,总共挑选了17,015个反双台法射线对,首次获得了该区高精度的Lg波Q0值分布图。Lg波Qo值结果显示以蒙古-鄂霍茨克海缝合线为界,北部地区Q0值较高,南部地区Q0值较低。Lg波Q0值分布与该区的地表构造、壳内横波速度变化以及新生代构造活动性有很好的对应。北部山区地壳活动相对较弱,表现为低衰减,而火山出露集中的中戈壁地区以及新生代断层发育的南戈壁地区则表现为高衰减。该区地壳介质对地震波的高衰减可能与该区的火山活动、新生代断层活动以及壳内的低速有关。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国际地震中心(ISC)以及人工挑选的研究区流动台阵所记录的Pn震相走时数据,开展Pn速度层析成像,获得了蒙古及邻区高分辨率的Pn速度成像结果。与前人研究相对比,本研究给出的蒙古中东部地区Pn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蒙古及邻区的Pn波速度具有显着的横向非均一性,并与地质构造及构造活动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该区平均速度约为8.1 km/s,与全球平均值(8.09 km/s)相近,略高于中国地区的平均值(8.05 km/s)。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蒙古东部、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的Pn表现为显着的高速特征,而萨彦山脉、贝加尔裂谷以及杭爱高原等地区则表现为显着的低速结构,可能是火山活动、软流圈物质上涌或地幔柱活动的反映。肯特山地区也存在Pn波低速异常,但其较低的波速比和较高的Lg波Q值,显示其地壳活动性较弱,暗示该地区并没有受到上地幔热物质的影响。
王红春[9](2014)在《基于SEM的地震波幅值、相似性及尾波强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地震激发的地震波经地球介质传播到台站,并被地震计记录转换为数字记录,这些记录数据被实时传回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各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对地震台站传回的实时数据进行检测并形成事件目录。地震学家则利用这些地震目录及地震数据对地震震源参数、介质结构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上三个过程分别对应于地震信号传播、地震信号检测和地震深入研究。本文针对Pn和Lg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信号幅值衰减、重复地震的相关检测方法及影响地震信号相似性的主要因素、远震P波尾波信号的激发规律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与地球内部深部结构相比,地壳及上地幔介质的非均匀性更强,而Pn和Lg波信号分别主要在上地幔和地壳中传播,这使得它们的信号幅值衰减规律较远震信号更为复杂。本文利用二维谱元方法,并结合二维线源到三维点源的转换关系,利用SEM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研究了上地幔及地壳介质非均匀、莫霍面起伏对Pn和Lg波信号幅值随震中距的衰减规律的影响。其中对Pn波还研究了上地幔速度梯度对其信号幅值的影响,对于Lg波还研究了自由表面的地形起伏对其信号幅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地幔速度梯度、莫霍面起伏、上地幔介质非均都会使得Pn波信号幅值出现异常变化。本文还对横跨西天山传播路径上实际观测的Pn波幅值异常变化进行了拟合解释。而Lg波信号则会受到地壳介质非均匀、莫霍面起伏、上地幔顶部速度异常体的影响。此外,Lg还受自由表面的地形起伏影响。不过比较Lg波与Pn波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发现,尽管Lg波的信号幅值也受到诸多介质结构因素的影响,但其信号幅值衰减曲线的稳定性要优于Pn波,因此利用Lg波得到的震源强度要比Pn波得到的结果更稳定。地震信号传到地震台网中心后需要进行检测形成地震目录。对于一般地震的信号检测主要采用长短窗能量比方法(STA/LTA),但对于一些具有重复性的地震,基于信号相关性的检测技术是一种更为有效准确的方法,该方法集信号检测和事件识别于一体。为了解决相关检测在应用于三分向地震台站数据检测中误触发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多个台站上的相关检测触发关联测试的方法来控制误检率。对实际数据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有效的控制检测误触发,同时又保证了强检测能力。此外,本文还分别利用理论地震图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震源机制变化、震源位置变化对台站上记录到的信号之间相似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天然地震源,断层面解在较大范围内的扰动变化并不会引起地震信号波形相似性出现较大的变化;而对于爆炸源,爆炸矩张量中非爆炸源成分的变化会引起信号相关性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使得相关检测方法对重复地下爆炸检测和识别更为有效。对三维非均匀模型中地震图的模拟结果表明,相关系数的值与震源之间距离的负指数经验公式在一定震源间距范围内基本适用。本文还基于地震学中的表示定理将三维谱元法与广义射线法相混合,发展了一个能计算复杂源区介质中地震远震P波理论地震图的程序。该程序对源区介质结构采用谱元法进行数值离散计算,因此能处理各种复杂源区介质结构,如复杂介质间断面(包括地形起伏)及介质非均匀,这使得该程序能用于研究复杂源区介质结构对远震P波的影响。利用该程序,本文研究了几种复杂源区介质中远震P波的尾波信号激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浅源地下爆炸的强Rg波经源区附近的复杂介质结构散射后,可以形成远震P波的尾波信号。对于简单的高斯地形模型,尾波信号与直达P波信号之间的相对强度与爆炸源的埋深有关。然而,利用朝鲜核试验场真实地形数据的数值模拟结果则表明,尾波信号的强度与爆炸源埋深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对朝鲜2009年和2013年两次核试验实际记录数据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震中距(不同离源角)和不同方位角远震台站上的P波尾波强度并不稳定,这使得利用不同朝鲜核试验激发的远震尾波信号的相对强度来估计爆炸的相对埋深存在较大困难。
C.Singh,M.Shekar,A.Singh,R.K.Chadha,张尧[10](2012)在《根据Lg波Q值反演得到的Hi-CLIMB项目西藏剖面地震衰减特征》文中认为利用可靠的双台站法研究了喜马拉雅—青藏大陆岩石层造山(Hi-CLIMB)项目西藏剖面的地壳Lg波的Q值。使用沿800km长的密间距的地震剖面记录的4次M≥5.5地震提取Lg波波谱。从2369种可能的配对中挑选出107对高质量的台站间的路径,使我们能够使用标准的双台站法进行Lg波Q值的测量。通过将这107个高质量台站间的Q0(1Hz的Lg波Q)值用做输入,由反演得出衰减特征的横向变化。该地区Q0的估计值范围是从88±5到165±15,羌塘地体的值最低,喜马拉雅山脉较低区域一些地方的值最高。最低值被认为是高泊松比、更高温度以及地壳部分熔融引起的。这些结果不含有任何可检测到的Q0值变化,不论在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还是在大班公—怒江缝合带(BNSZ)都是如此。沿喜马拉雅地震探测项目剖面的一致低Q0值证明整个高原的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现象。
二、由Lg波振幅谱估算地震矩及Lg波Q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Lg波振幅谱估算地震矩及Lg波Q值(论文提纲范文)
(2)地震背景噪声中Lg波的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选取 |
2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
1)单台数据预处理。 |
2)剔除地震事件和异常数据。 |
3)互相关叠加。 |
3 Lg波振幅信息校正 |
3.1 互相关叠加时间长度校正 |
3.2 几何扩散、环境噪声源强度的方位角变化和场地效应校正 |
4 结 语 |
(3)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背景 |
1.1.1 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
1.1.2 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 |
1.2 用Lg波资料测量Q值的研究背景 |
1.2.1 衰减研究的重要性 |
1.2.2 国内外Lg波Q值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Lg波Q值模型对川滇地区的构造意义 |
1.4.2 论文结构和安排 |
第二章 Lg波Q值测量方法 |
2.1 基于双台法的Lg波Q值测量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
2.2.1 研究区域台站分布与地震目录 |
2.2.2 Lg波到时的提取 |
2.2.3 波形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数据误差的统计分析 |
3.1 建模误差的统计方法 |
3.2 建模误差样本的采样 |
3.3 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 |
3.3.1 Kolmogorov-Smirnov检验 |
3.3.2 Q-Q图和正态概率图 |
第四章 基于SVD的二维Q层析成像方法 |
4.1 Q层析成像数据 |
4.2 估计Q值模型的分辨率和误差 |
4.3 SVD算法的实际运用 |
第五章 衰减模型的应用——川滇地区1Hz_(Lg)Q模型 |
5.1 阻尼和平滑参数的选择 |
5.2 川滇地区Q值模型和分辨率 |
5.3 模型的不确定性 |
5.4 讨论 |
5.4.1 构造单元的衰减结构 |
5.4.2 主要断裂带的衰减结构 |
5.4.3 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的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Q值研究方法 |
2.1 Q值的定义 |
2.2 Q值研究的方法 |
2.2.1 地球自由振荡Q值研究 |
2.2.2 长周期面波Q值研究 |
2.2.3 利用体波研究Q值 |
2.2.4 Lg波Q值的测定 |
2.3 几种方法比较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3.1 数据收集 |
3.2 数据处理 |
3.3 Lg波Q0成像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利用Lg波Q值测定震级 |
4.1 数据 |
4.2 m_b(Lg)震级测定方法 |
4.3 朝鲜核试验的m_b(Lg)震级测定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云南地区Lg波Q值计算 |
5.1 云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 |
5.2 数据收集 |
5.3 数据处理及结果 |
5.4 云南地区Lg波Q_0成像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
6.1 论文成果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波衰减研究 |
2.1 Q值的作用与意义 |
2.2 Lg波Q值的研究方法与原理 |
2.2.1 Lg波介绍 |
2.2.2 Lg波Q值的研究方法 |
2.2.3 Lg波Q值在青藏高原南部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南部Lg波衰减成像研究 |
3.1 数据及处理 |
3.1.1 数据选取 |
3.1.2 Lg波截取 |
3.1.3 计算振幅 |
3.1.4 计算Q值 |
3.2 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 |
3.2.1 检测板测试 |
3.2.2 Lg波Q_0值成像反演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与前人在此区域得到的Lg波衰减对比 |
4.2 与P波速度结构对比 |
4.3 与热流分布对比 |
4.4 Lg波Q值成像对熔融通道约束的推断 |
4.5 Lg波Q值分布的动力学意义 |
4.6 发现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天然地震Lg波衰减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Lg波Q值的地球物理含义 |
2 Lg波Q值研究的方法及进展 |
2.1 单台法 (Single Station Method) (SSM) |
2.1.1 单台叠加谱比法 (Stacked Spectral Ratio method) (SSR) |
2.1.2 尾波归一化方法 (Coda Normalization Method) (CNM) |
2.1.3 尾波震源归一化方法 (Coda Source normalization Method) (CSM) |
2.2 双台法 (Two Station Method) (TSM) |
2.3 反 (逆) 双台法/反双事件法 (Reverse Two-station Method/Reverse Two-event Method) (RTM) |
2.3.1 震源对/事件对方法 (Source Pair/Receiver Pair Method) (SPRP) |
3 几种方法的比较 |
4 Lg波Q值成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现状 |
5 结论 |
(7)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2.2 构造背景 |
2.3 方法与原理 |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
2.3.3 分辨率分析 |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
2.4.1 数据 |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2.4.4 棋盘测试 |
2.4.5 分辨率分析 |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
2.5.2 检测板测试 |
2.5.3 分辨率分析 |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
2.5.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构造背景 |
3.3 数据处理 |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3.4.3 t~*估计 |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5 分辨率分析 |
3.5 结果 |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
4.2 构造背景 |
4.3 数据 |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4.3 棋盘测试 |
4.4.4 分辨率分析 |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5.1 t~*测定 |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5.3 分辨率分析 |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5.1 引言 |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5.3 方法与原理 |
5.4 Q_(Lg)层析成像 |
5.4.1 数据处理 |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
5.4.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
6.1 引言 |
6.2 方法原理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
7.5.1 参数设置 |
7.5.2 模型反演 |
7.5.3 检测板测试 |
7.6 讨论和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 |
8.3 结果 |
8.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9.1 引言 |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
9.3 结果 |
9.4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
(8)蒙古地区壳幔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地质构造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
2.1 P波接收函数原理与方法 |
2.1.1 坐标旋转 |
2.1.2 接收函数提取 |
2.1.3 H-κ扫描叠加方法 |
2.1.4 共转换点叠加方法(CCP) |
2.2 地震波衰减研究 |
2.2.1 Lg波Q值的地球物理含义 |
2.2.2 近震震相 |
2.2.3 Lg波Q值研究的方法及原理 |
2.2.4 Lg波Q值成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现状 |
2.3 Pn速度成像研究 |
2.3.1 Pn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
2.3.2 Pn速度成像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研究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 |
3.2.1 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厚度结果 |
3.2.2 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地壳厚度与重力模拟结果 |
3.2.3 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波速比值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Lg波衰减成像研究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 |
4.2.1 检测板测试 |
4.2.2 Lg波Qo值成像结果 |
4.3 讨论 |
4.3.1 沉积层的影响 |
4.3.2 热流的影响 |
4.3.3 地壳地质结构的影响 |
4.3.4 S波速度结构 |
4.3.5 与地震强度的关系 |
4.4 结论 |
第五章 蒙古及邻区Pn速度成像研究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蒙古及邻区Pn速度成像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认识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文章 |
(9)基于SEM的地震波幅值、相似性及尾波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n波和Lg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的现状 |
1.2 重复地震事件检测方法及影响信号相似性主要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 浅源地下爆炸的远震尾波激发规律研究的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地震图主要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理论地震计算的主要方法 |
2.2.1 基于积分变化换、简正振型叠加的理论地震图计算 |
2.2.2 基于高频射线近似的理论地震图计算 |
2.2.3 基于波动方程数值离散的理论地震图计算 |
2.3 谱元法基本原理 |
2.3.1 谱元法的控制方程 |
2.3.2 谱元网格 |
2.3.3 物理场的近似表示 |
2.3.4 高斯-洛比达-勒让德点 |
2.3.5 物理场在面元或体元内的积分近似 |
2.3.6 弱积分方程的数值离散 |
2.4 谱元法的程序实现 |
2.4.1 SEM程序的坐标系定义 |
2.4.2 SEM程序的结构(以SPECFEM3D_V2.0.0为例) |
第3章 Pn和Lg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Pn波信号幅值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 |
3.2.1 数值模拟方法有效性验证 |
3.2.2 上地幔介质速度梯度对Pn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3.2.3 上地幔介质非均匀对Pn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3.2.4 莫霍面起伏对Pn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3.3 横跨西天山Pn波信号幅值的异常变化 |
3.3.1 横跨西天山Pn波幅值异常变化的观测 |
3.3.2 横跨西天山Pn波幅值异常变化的数值模拟 |
3.4 Lg波的发育及传播衰减的数值模拟 |
3.4.1 介质间断面起伏对Lg波发育及传播衰减的影响 |
3.4.1.1 自由表面存在地形起伏 |
3.4.1.2 地壳厚度变化对Lg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3.4.1.3 地壳介质非均匀对Lg波发育及传播衰减的影响 |
3.4.2 莫霍面下方介质低速体对Lg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重复地震检测方法及影响地震信号相似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基于台站到时差的误检测筛查 |
4.3 相关检测对地震事件的检测 |
4.3.1 相关检测对低震级重复矿山爆破的检测 |
4.3.2 天山地区的重复天然地震 |
4.4 影响地震信号相似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
4.4.1 矿山爆破之间的地震信号相似性 |
4.4.2 震源机制差异对信号相似性的影响(数值模拟) |
4.4.2.1 震源断层面解扰动对地震信号相似性的影响 |
4.4.2.2 地下爆炸源中的非爆炸源成份对信号相似性的影响 |
4.4.3 非均匀介质中信号相似性与震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
4.4.3.1 三维非均匀介质 |
4.4.3.2 震源位于盆地结构 |
4.4.3.3 存在地形起伏的模型 |
4.4.3.4 对相关系数-震源间距近似关系的验证 |
4.4.4 朝鲜三次地下核试验的地震信弓相似性分析 |
4.5 小节 |
第5章 浅源地下爆炸的远震尾波激发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混合法计算远震P波理论地震图的原理及程序实现 |
5.3 计算程序的正确性验证 |
5.4 浅源地震的远震P波尾波源区激发模拟 |
5.4.1 高斯地形模型中的远场P波理论地震图 |
5.4.2 非均匀源区介质中的浅源地下爆炸的远震P波尾波激发 |
5.4.3 非理想爆炸源对远震P波尾波的贡献 |
5.5 朝鲜地下核试验的远震P波尾波的模拟与观测 |
5.5.1 朝鲜核试验场地形模型中的远震P波理论地震图 |
5.5.2 朝鲜核试验的远震尾波观测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Pn和Lg波的传播衰减 |
6.1.2 重复地震的相关检测方法及影响地震信号相似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
6.1.3 浅源地下爆炸的远震尾波激发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疑爆事件目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根据Lg波Q值反演得到的Hi-CLIMB项目西藏剖面地震衰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数据 |
2 方法 |
2.1 双台站法 |
2.2 反演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5 数据及来源 |
四、由Lg波振幅谱估算地震矩及Lg波Q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Lg波Q值反双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地壳衰减[J]. 鲁志楠,边银菊,王婷婷,刘森. 地震学报, 2021(03)
- [2]地震背景噪声中Lg波的提取[J]. 丁文秀,廖武林,李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1(06)
- [3]地壳Lg波衰减模型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应用[D]. 胡岩松.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4]地震Lg波衰减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东北和云南地区的应用研究[D]. 刘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利用反双台法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地壳衰减[D]. 鲁志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天然地震Lg波衰减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J]. 何静,吴庆举,李永华,雷建设.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2)
- [7]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8]蒙古地区壳幔结构研究[D]. 何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基于SEM的地震波幅值、相似性及尾波强度特性研究[D]. 王红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1)
- [10]根据Lg波Q值反演得到的Hi-CLIMB项目西藏剖面地震衰减特征[J]. C.Singh,M.Shekar,A.Singh,R.K.Chadha,张尧. 世界地震译丛,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