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玥宾[1](2021)在《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一般为稻油轮作,在前茬水稻收获后,接茬油菜种植采用精量联合直播方式,一次性完成耕整地、播种施肥等油菜种植工序,具有轻简高效、节本增产等显着优势。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发现,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增加,水稻收获后秸秆浮草量大,且稻茬田土壤黏重板结,在秸秆禁烧的条件下,联合直播作业机具易发生触土工作部件缠绕壅堵、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稻茬田油菜直播时前茬秸秆浮草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艺方面,将秸秆覆盖在播种油菜后的厢面上,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效果。本文将油菜种植农艺要求与秸秆机械化覆盖还田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秸秆捡拾-推送-提升-抛撒”的覆草方案,设计了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草装置并研制了油菜覆草直播机,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及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开展了机架的刚度强度分析以及振动测试分析,通过台架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测试整机的参数确定合理性以及作业效果,整机可一次作业较好地完成水稻秸秆浮草捡拾堆集输送、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并覆草等工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捡拾-推送-提升-抛撒”的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作业方案,设计了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草装置,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并研制了油菜覆草直播机,主要包括:分析整机作业过程,确定了整机作业幅宽为2000mm;捡拾装置弹齿排数为4排,弹齿间距为65mm,弹齿杆长度为245mm,弹齿端部离地最小距离为35mm,捡拾滚筒转速为80r/min;螺旋输送装置叶片螺距为300mm,叶片外直径为300mm,滚筒轴径为76mm,螺旋叶片与输送壳体间距为5mm,中心轴转速为270r/min;提升-抛撒两段式链式输送装置的安装倾角为38°,L形链耙杆采用半圆齿形,耙齿杆高度为40mm,耙齿顶与输送槽底板距离为30mm,主动轮转速为350r/min。(2)通过开展油菜覆草直播机台架试验与田间功能性试验,验证了覆草装置能够较顺畅的实现秸秆浮草捡拾-推送-提升-抛撒功能,并能配合完成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播种后覆草等工序,但随工作时长增加,前机架在三点悬挂、后梁、斜拉杆筋板位置发生了轻微变形,试验结果为整机改进方案提供了依据。(3)对整机参数及覆草装置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改进设计,结合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改进后的覆草直播机:整机长度缩短了1000mm;总质量减少了200kg;简化了传动系统,确定了各旋转部件的传动比;配套动力由90kw降低到67.8kw;确定了捡拾装置的离地高度为45mm,秸秆捡拾装置与螺旋输送装置的安装角度为8°;链式输送装置改为单体式,输送槽宽度增大到550mm,链耙齿顶与输送槽底板距离缩小为20mm,主动轮转速为270r/min。(4)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对油菜覆草直播机的机架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架最大应力点位于侧板和侧梁连接位置处,最大应力为82.92MPa,小于材料Q235的屈服强度,机架最大变形点位于后梁上,最大变形为1.76mm,满足静力学强度和刚度要求;模态分析得到了机架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5.68、17.13、23.31、23.94、26.21、49.36Hz,分析前六阶振型,前两阶振动主要发生在后梁与侧板尾部,三、四、五阶振动主要发生在机架斜拉杆上,第六阶振动主要发生在侧板支撑肥箱位置处,在此基础上,研究油菜覆草直播机机架在待机、空转、作业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开展了田间振动测试试验,采集振动信号,并将三种状态下的X、Y、Z三轴方向的前三阶振动频率信号与机架前三阶固有频率比较,相差较远,由此得到了改进后的油菜覆草直播机机架不易产生共振的结论。(5)开展了油菜覆草直播机性能试验与田间播种试验。台架试验测试在理论分析确定的覆草装置各部件工作参数下的缠草量,得到了稻草在工作部件上缠绕累积到0.1kg左右时便趋于稳定状态;测试了秸秆均匀铺放装置在210、240、270、300、330r/min五种不同转速下的秸秆覆盖均匀率,得到了秸秆均匀铺放装置最佳转速为300r/min;均匀布置浮草量为0.9kg/m2的作业工况,开展了田间测试得到秸秆捡拾率在每次试验中均超过90%,并验证了均匀铺放装置经台架试验确定的转速合理性;田间播种作业试验表明油菜覆草直播机各环节工作部件作业稳定,整机可一次作业较好地完成水稻秸秆浮草捡拾堆集输送、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并覆草等工序。
田阳[2](2019)在《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利用秸秆资源,杜绝秸秆资源浪费和焚烧现象,但是由于秸秆不易腐烂,留在地表影响播种质量和出苗率,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增加等不良现象。东北棕壤土区耕地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模式和长期高强度开发,导致土壤耕层出现了“浅、实、少”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相关专家提出结合秸秆还田和构建合理耕层结构的秸秆深埋还田。秸秆深埋还田既能培肥地力又能提供良好的播种环境,形成结构合理、深厚、肥沃的耕层提高耕作环境本课题来源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旱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研究(201503116)”针对东北棕壤土区耕层构建障碍性问题,在对国内外秸秆还田机及其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气固耦合仿真、离散元仿真和田间试验等理论研究方法对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的捡拾粉碎装置、输送装置、开沟分土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研制了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据东北平原棕壤土区合理耕层技术指标要求,结合秸秆深埋还田的农业技术要求,确定了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的工艺流程和整机设计方案。(2)论文完成了捡拾粉碎装置的参数设计,采用甩刀式刀辊和动定刀支撑的方式实现秸秆的捡拾粉碎。当作业速度为3~4km/h,要求捡拾率和粉碎率都大于90%时合理的转速范围为1900~2100 r/min。(3)通过对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过程的理论分析,应用气固两相流体力学和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秸秆和气流在气力输送装置内的运动规律。利用Fluent和EDEM软件模拟分析了改变转速、叶片弯角和输送管结构对输送性能影响。当风机转速为1 800 r/min、叶片为30°弯角、输送管1和输送管2的边径比分别为0.2和0.125弯管型输送管2时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最好。气力输送装置正交试验表明,风机转速参数最优组合为叶片弯角30°,秸秆覆盖量为1.2 kg/m2,风机转速为1 800 r/min。(4)利用偏心圆设计方法以滑切特性为基础设计了逆旋开沟刀,其主要结构参数包括:刃口曲线偏心系数e为1.2、ra为284 mm、αa为65°、rb为335 mm、αb为56°的圆弧,侧切刃长度为70mm;动态滑切角τk由36°~41°递增;耕幅为102mm;折弯角度为70°,折弯半径为55 mm隙角为5°。基于离散元理论方法,采用EDEM软件,进行开沟装置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隙角、弯折角度和弯折半径;开沟后沟内土壤颗粒残留数量为6%,同时沟壁、沟底平整保证了开沟质量。田间试验表明开沟分土装置作业速度的增加和刀具转速的降低,都会降低开沟深度,但对开沟宽度影响不大。当作业速度为3~4km/h,刀盘合理的转速范围为215~245 r/min。(5)对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作业速度为3km/h时深埋合格率为93.2%,开沟深度为268.7 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2.5%。作业速度为4km/h时深埋合格率为90.4%,开沟深度为264.7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1.9%。
王浩[3](2018)在《立式香蕉茎秆切割还田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每年的香蕉茎秆平均生产量可高达千万吨以上,但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果园机具装备较差等原因,国内香蕉茎秆还田方式大多仍以拖拉机推倒后旋耕粉碎为主。针对目前香蕉茎秆切割还田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香蕉茎秆生物力学特性,应用了刀刃曲线方程分析茎秆的切割方式,并轻简化设计了一种立式香蕉茎秆切割还田机,对样机进行试验,分析试验因素对茎秆切断合格率和切割效率的影响。1)研究了香蕉茎杆相关力学特性,建立了香蕉茎秆力学模型,确定了香蕉茎秆弹性关系参数。并建立了切割刀片的弧形刃线方程,设计了一种等滑切角弧形切割刀片。通过研究分析切割刀片的几何运动,总结得出采用无支承切割滑切的方式,并以较高的切割速度来实现香蕉茎秆的切割,能够保证茎秆纤维完全切断,且切割功耗较低。对比了理论计算得出的根部香蕉茎秆切割力随不同切割方式的关系曲线与单因素试验所得切割力的变化曲线,得到了其误差比率。2)设计了立式香蕉茎秆切割还田机总体结构,取消了推倒装置和拖拉机牵引,整机设计轻量化,作业部件简约化。主要采用了约束机构和切割装置完成香蕉茎秆的扶持不推倒切割还田一体化作业;确定了独立的动力传动系统方案,并在传动方式上将传统卧式切割刀轴改为立式刀轴,分析了关键部件,进行了样机加工试制。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各试验指标的影响,得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在不同转速下,香蕉茎秆切割力呈先快速下降后保持平缓的趋势,而切割功耗的趋势则大致快速上升;在不同切割方式下,香蕉茎秆的切割性能包括切割力和切割功耗都比较显着,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呈缓慢下降;不同类型的刀片对香蕉茎秆的切割性能同样较为显着,但变化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样机性能试验得出了影响茎秆切断合格率与切割效率的各试验因素显着性排序为刀片类型、刀排数量、切割方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最佳组合为1500Rpm切割转速、弧形刀片、四排刀片,此时切断合格率Q=80.8%,切割效率E=18.24m3/s,综合评分最高。
何进,李洪文,陈海涛,卢彩云,王庆杰[4](2018)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秸秆残茬管理及表土耕作技术等。在回顾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秸秆残茬管理、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结合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机具关键作业部件加工工艺与材料、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具结构优化、提升机具智能化测控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董雅倩[5](2017)在《秸秆捡拾切碎机的设计与田间性能试验》文中指出秸秆是一种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秸秆还田时需不同分段作业带来的人力劳动强度大、费用高、还田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为了实现秸秆捡拾、输送、切碎、还田连续工作,设计了4JJQ—1.5型秸秆切碎机,并对其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为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及秸秆粉碎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设计秸秆捡拾切碎机主要对秸秆的捡拾和切碎处理,整机采用悬挂式,其动力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提供。工作部分由捡拾装置、输送装置、切碎装置、传动系统等组成,捡拾部分设计为偏心伸缩扒指式,输送装置采用链耙式,切碎部分采用直板甩刀式切碎器,各部分联合作用对秸秆进行处理,从而达到秸秆充分粉碎、均匀还田的目的。(2)4JJQ-1.5型秸秆捡拾切碎机田间性能试验表明:小麦试验田捡拾损失率为3.82%,轮辙间粉碎合格率达到90.12%,轮辙中秸秆粉碎合格率达到了 81.1%,抛撒不均匀度为8.2%;玉米试验田捡拾损失率为4.61%,轮辙间粉碎合格率达到了 87.54%,轮辙中粉碎合格率达到了 78.44%,抛撒不均匀度为12.1%,基本满足秸秆捡拾切碎机基本符合秸秆还田机的作业质量要求。(3)田间试验分析可得:秸秆粉碎合格率、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与农用拖拉机牵引速度有关,随着拖拉机牵引速度的增大,经秸秆切碎机粉碎后的小麦秸秆粉碎合格率先增大后减小,秸秆抛撒不均匀度逐渐增加;经秸秆切碎机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粉碎合格率逐渐减小,秸秆抛撒不均匀度逐渐增大。
陈勇[6](2017)在《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研制》文中认为玉米籽粒收获与秸秆还田并行的作业模式与免耕播种相结合对土壤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特征,设计了连接于黑龙省农机研究院自主研制的4YZ-8型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使用的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样机技术结合的方法对装置及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开展研究,并通过试验台试验对装置进行工作参数优化,选取较优工作参数组合对装置进行田间性能测试。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玉米籽粒收获与秸秆还田并行的作业模式,并结合4YZ-8型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特点,提出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的设计要求,确定装置整体结构。(2)根据所提出的设计要求,对粉碎工作室进行结构设计,通过一代样机的性能测试发现缺陷,对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从而克服堵塞现象;以提高装置粉碎质量、运行平稳性与抛撒均匀度为原则,对刀辊转子进行设计研究,确定其对称交错排列方式,并通过动平衡理论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对动刀、定刀组、抛撒档板组与连接机构等进行结构设计,在满足装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目的。(3)对定刀片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求解出等效应力云图与等效位移云图,证明定刀结构满足使用强度要求。对装置外壳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6阶模态振型图及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共振现象发生。(4)对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进行整套的三维建模与装配,再达到整机无干涉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了全套详细工程图纸转换,并监督加工生产三台样机,进行试验研究与工作性能测试。(5)以粉碎长度合格率、功率消耗为指标,以动刀线速度、刀片厚度、动定刀重叠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预备性试验,确定各试验因素对各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各试验因素的取值范围。采用中心复合表面组合设计方法,对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进行多因素交互性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平台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可靠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法,分析得到因素间交互作用对装置工作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6)利用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数据优化处理,以粉碎长度合格率、功率消耗为评价指标,得出4YZ-8型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的较优工作参数组合:动刀线速度为47.61 m/s、刀片厚度为5.8 mm、动定刀重叠量30 mm,该组合对应的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7.72%,功率消耗为6.21 kW。对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较优工作参数验证,结果表明:平均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6.55%,平均功率消耗为6.4 kW,与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4%、3.0%,优化结果可信。通过田间性能测试,测定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5.39%,与优化结果相对误差为2.73%,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为16.30%,符合国家规定指标。
薄鸿明[7](2017)在《1GTJH-3玉米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秸秆处理的逐渐重视,为了减少农民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和引发火灾。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秸秆还田技术,该技术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由板结型变为疏松型,增加透气性、透水性,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能力。秸秆还田的形式和农业技术装备也发展的多种多样。针对东北玉米垄作地区,目前还缺少能将垄顶上秸秆清入垄沟内,使秸秆在沟内集中还田的配套农机具。本课题来源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旱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研究(201503116-09):东北平原中南部旱地合理耕层构建配套农机具研究与示范中提出需研制解决此类问题的配套农机具。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农业机具的分析总结,针对东北平原棕壤土地区雨养旱地合理耕层问题的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等技术,研制了 1GTJH-3玉米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根据旱地合理耕层构建的农业技术要求,确定配套机具需要实现的功能。通过分析国内外秸秆还田机和耕整地机械等相关文献研究与分析,创造性的提出了集深松、清垄、镇压等多功能通轴式条带秸秆混拌的新型秸秆还田机设计方案。(2)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秸秆混拌的工作形式,并对刀齿运动轨迹分析和计算,得出刀轴的转速300 r/min。对比三种混拌刀具各自的切割轨迹优化了三种刀具的安装角,同时也确定了清垄器、深松铲和镇压辊的类型、尺寸和安装位置。(3)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和SolidWorks对本文第一代玉米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进行建模,并对虚拟样机进行干涉检查和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确定其结构的合理性。采用EDEM软件对三种刀型对土壤的切削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模拟,对混拌刀切土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三种刀型在安装角优化前后的工作阻力及对土壤扰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安装角优化后效果切削阻力减小,抛土量增加。(4)对样机机型三因素三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佳混拌效果的作业条件:C型刀、前进速度5 km/h和混拌深度15.43 cm。其垄上秸秆清理效果较好,碎土和混埋率均满足国家标准和本机的理论设计要求。
宋雅婷[8](2016)在《1XHJ-1600型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亚热带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增加,废弃香蕉假茎处理也成了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技术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因废弃和整株堆放带来的生态危害。对其粉碎后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特性、提高下一季作物根系活力、降低农田碳排放、增加作物产量,实现环保增收。由于香蕉假茎粗壮的特点和南方热区对粉碎还田的研究起步较晚的原因,针对香蕉假茎研发的复合型还田机少之又少。当前的香蕉假茎整株还田处理需要多机具配套,多次进地作业,工作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香蕉假茎为研究对象,结合对香蕉假茎特性和粉碎还田机理的分析,在1XHJ-1600型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香蕉假茎粉碎刀辊、除根灭茬刀辊、镇压装置是影响还田机工作效果的关键部件,为本文优化设计的重点。优化内容如下:(1)香蕉假茎粉碎刀辊上刀座按单螺旋线排列,每一对刀座以刀端朝外呈八字形铰接一对左弯L型甩刀和右弯L型甩刀,粉碎效果良好,未见明显缠绕。香蕉假茎粉碎刀辊回转半径设计为365mm。(2)运行Solidworks中Simulation 插件分析粉碎刀辊辊轴的前四阶模态以避免共振损害。(3)每个除根灭茬刀盘上均匀分布四把除根灭茬刀,左旋和右旋交替安装。除根灭茬刀辊上的刀具为人字型排列,两种类型的除根刀相继交替作业,可以有效完成香蕉根茬的粉碎,刀辊所受力和扭矩也能达到基本平衡。除根灭茬刀辊刀盘半径为180mm,刀辊的回转半径350mm。(4)将原来的镇压辊改进为弹簧调节式多边形镇压辊。弹簧连接杆上的压缩弹簧通过限位销调节弹簧长度以适应不同的灭茬深度和镇压力。连接轴通过两端的耳板用螺栓连接在壳体后方,镇压辊可绕其转动适应不同的高度。多边形辊的每一面都嵌有一对肋板,使机身与地面处于相对平行。弹簧调节式镇压装置浮动式的设计一方面可以灵活调节除根刀的入土深度,另外可以在日常放置时当支架,以避免除根灭茬刀辊遭到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高度可调节,对不同含水率的土壤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地表压实效果。取镇压辊中心到多边形的距离为100mm,每个辊幅宽为400mm,三个多边形镇压辊等间距分布在镇压连接轴上。通过澄迈县的大拉香蕉园实地试验,对机具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试验对香蕉假茎粉碎合格率、根茬粉碎率都进行了测定,机具香蕉假茎平均粉碎率为88.6%、香蕉假茎平均除根灭茬率为88.9%,满足了相应国家标准和农艺要求。另外以拖拉机行进速度、香蕉假茎粉碎刀辊转速及除根灭茬刀辊转速为变量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为辅助,得出影响香蕉假茎粉碎合格率和根茬粉碎率的显着性次序和最优组合。综合各个因素考虑,一般选择方案02(粉碎刀辊旋转速度1000r/min)、P2(除根灭茬刀辊旋转速度300r/min)、Q2(拖拉机行进速度为2m/s)。改进后的1XHJ-1600型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多功能作业机采用了联合作业,能够一次完成香蕉假茎及根茬的粉碎还田作业,减少了进地次数,降低了作业强度。改进后结构和参数更为合理,整机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高,可以持续进行还田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耗,易被推广。
尹益文[9](2016)在《棉杆切碎还田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专门针对棉秆作业的切碎还田机较少,较常见的是通用型甩刀式或锤爪式秸秆切碎还田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可换刀式秸秆切碎还田机,通用性较强,对玉米、高粱等秸秆有较好的切碎效果,但对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棉秆,作业效果并不理想,且整机体积大,不宜用于南方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作业。专门针对棉秆作业的动刀轴与斜置定刀剪切方式切碎还田机,切碎效果较通用型秸秆还田机要好,但存在无支撑切割、倒伏、留茬较高和要求对行作业等问题。为了适应南方丘陵山区棉田的棉秆切碎还田作业,笔者设计了一种小型多锯盘立轴式棉秆切碎还田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不对行作业和有支撑切割,且在切断棉秆的同时还具除茬功能。评价该装置切碎效果的指标是合格率、除茬率和功耗,为了使其具有较理想的切碎效果,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棉秆的物理特性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高度段的棉秆随着时间的推移含水率均呈降低趋势;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剪切强度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含水率较大时,棉秆韧性较强不易被剪断,含水率较小时,棉秆较脆,容易被切断;棉秆抗弯强度与棉秆高度呈负相关变化趋势,即棉秆高度越高,其抗弯强度越弱;棉秆抗弯强度与含水率变化关系为含水率逐渐减小时,棉秆抗弯强度首先是快速增大,经过平稳增大后,又呈快速增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含水率在20%-35%时,适宜扶秆装置喂入、扶持、切割作业。2)棉秆切碎还田装置的结构设计。笔者以棉秆的物理特性为依据,结合南方丘陵山区作业的特点,设计了小型棉秆切碎还田装置,主要包括扶秆装置、切割装置和除茬装置。切割装置与除茬装置共用一根主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锯盘。扶秆装置包括两根对称分布的扶秆轴,扶秆轴上安装有数排拨杆组,每个拨杆组包含三个间隔120。的拨杆;除茬装置包括除茬刀和除茬刀盘,刀盘安装于主轴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等间隔安装两把除茬刀。3)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运用PRO/E三维软件对棉秆切碎还田装置进行虚拟仿真运动分析,验证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为后续样机制作提供可靠参数。运用mechanic模块对扶秆装置的关键部件——拨秆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对其疲劳寿命、疲劳破坏以及寿命置信度进行分析及优化;对除茬刀和锯盘进行了应力、位移、应变分析和优化。通过力学分析、虚拟仿真以及优化设计,得出了切碎还田装置关键部件的最优尺寸参数和结构。4)棉秆切碎还田装置的主要机构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锯盘切割动力学分析、锯切过程分析、锯切力分析、除茬刀运动学分析、拨杆动力学分析等,通过分析研究得到锯切力的影响因素,锯切进给量与锯盘转速和齿数之间关系;一个切割周期内锯盘所受的径向力Fy,轴向力Fz和切向力Fx的变化范围及趋势;除茬刀的运动轨迹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拨杆受力以及承受最大弯曲应力分析。5)样机试验。棉秆切碎还田装置的主要评价指标合格率、除茬率和功耗,即为了实现较高的合格率、除茬率以及较低功耗,而影响合格率、除茬率和功耗的主要因素是锯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以及导向槽口宽度。为了找出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对合格率、除茬率以及功耗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单因素和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合格率与除茬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机具前进速度、锯盘转速、导向槽口宽度;影响功耗的因素大小依次是锯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导向槽口宽度。利用规划求解进行参数优化,在棉秆长度合格率与除茬率分别不低于85%和90%的情况下,锯盘转速为860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65m/s,导向槽口宽度为60mmm时,功耗为5.91kW。
张武金[10](2015)在《双立轴烟秆切割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南方的烟叶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烟叶收获后剩下了大量的烟秆需要处理,传统的人工收割,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切割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南方烟叶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的现状,所以为了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和实现南方烟草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本文设计了一种和烟秆拔秆机配套使用的双立轴烟秆切割机构,并对该切割机构进行了加工以及田间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对烟秆进行了高度和直径的测量。对烟秆的高度测量结果得出,烟秆高度的平均值为1269mm。对烟秆的直径测量结果得出,烟秆的基部直径的平均值为29.84mm,烟秆的中部直径的平均值为23.58mm,烟秆上部的平均值为17.98mm。(2)对烟秆进行了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烟秆的最大压溃值为1046.73N,最小压溃值308.6N,平均压伤力值为1976.816N,平均压溃值为651.57N。在对烟秆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夹持机构所施加的压力要小于烟秆的压伤力,才能保证烟秆在夹持输送过程中不被压坏,实现烟秆的正常夹持输送。(3)对烟秆进行了切割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切割方式、切割刀片的类型、切割速度、烟秆的直径对切割力有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烟秆直径为16.5mm,切割刀片的类型为锯齿形,切割方式为滑切,切割速度为300mm/s时,所需要的切割力最小。(4)根据烟秆的物理特性以及需要达到的作业效果,对烟秆切割机构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和理论和仿真分析。机构设计包括烟秆夹持输送机构、回送机构、切割刀、切割轴以及传动机构等,对切割机构进行力学和仿真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切割机构满足实际的切割要求。(5)以烟秆的切断率和切割功耗做为切割机构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田间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割转速为300 r/min,主从切割刀片径向的重叠量为15 mm,装置的前进速度为0.6 m/s时,能够达到切割功耗最低,切断率最高的试验效果。(6)通过对单因素试验、多因素正交试验、回归优化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得出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试验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二、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覆草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整机结构设计与工作过程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过程 |
2.3 覆草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
2.3.1 秸秆捡拾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2 螺旋输送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3 链式输送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覆草装置性能测试与改进 |
3.1 引言 |
3.2 性能测试与分析 |
3.2.1 台架试验 |
3.2.2 田间试验 |
3.3 油菜覆草直播机改进方案 |
3.4 关键环节工作部件设计及安装位置 |
3.4.1 拾秸集秸环节关键部件位置关系确定 |
3.4.2 链式输送装置基本参数改进 |
3.4.3 秸秆均匀铺放装置基本参数设计 |
3.4.4 整机传动路线 |
3.5 基于ANSYS仿真机架有限元分析 |
3.5.1 机架静力学分析 |
3.5.2 机架模态分析 |
3.6 整机结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菜覆草直播机试验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条件 |
4.2.1 土壤参数测试 |
4.2.2 秸秆参数测试 |
4.3 振动特性测试方法与分析 |
4.3.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性能试验方法与分析 |
4.4.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符号注释说明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申报专利 |
发表学术论文 |
申报国家专利 |
(2)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还田机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总体设计 |
2.1 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设计方案 |
2.2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的总体结构 |
2.2.2 工作机理 |
2.2.3 主要技术参数 |
2.3 传动系统设计 |
2.4 破茬装置的设计 |
2.4.1 破茬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4.2 破茬盘设计 |
2.4.3 运动分析 |
2.5 覆土装置设计 |
2.6 镇压装置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捡拾粉碎装置的设计 |
3.1 秸秆捡拾粉碎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 动刀的选型 |
3.3 定刀设计 |
3.4 动刀辊转速和回转半径 |
3.5 动定刀排列 |
3.6 捡拾粉碎装置的试验 |
3.6.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3.6.2 田间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 |
4.1 .气力输送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 玉米秸秆气力输送理论研究 |
4.2.1 球形颗粒的悬浮速度 |
4.2.2 玉米秸秆输送管内的运动机理 |
4.2.3 玉米秸秆群在管道内的运动方程 |
4.3 玉米秸秆物理参数的测定 |
4.4 气力输送装置参数计算 |
4.4.1 气力输送系统计算 |
4.4.2 风机设计 |
4.4.3 螺旋设计 |
4.5 气力输送装置的仿真分析 |
4.5.1 CFD-DEM耦合数值模拟基础原理 |
4.5.2 CFD-DEM耦合理论分析 |
4.5.3 玉米秸秆多球元模型的建立 |
4.5.4 颗粒参数选取 |
4.5.5 仿真结果与悬浮试验的比较分析 |
4.5.6 CFD-DEM耦合仿真模型 |
4.5.7 输送装置工作性能的仿真 |
4.6 输送装置的试验 |
4.6.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4.6.2 正交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沟分土装置的设计 |
5.1 秸秆深埋试验 |
5.2 开沟分土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5.3 开沟部件运动分析 |
5.3.1 正逆旋的运动分析 |
5.3.2 开沟方式的选择 |
5.4 开沟装置结构参数 |
5.5 开沟刀设计 |
5.5.1 开沟刀的结构 |
5.5.2 侧切刃的设计 |
5.5.3 正切刃的设计 |
5.5.4 开沟刀结构参数 |
5.6 开沟刀的仿真 |
5.6.1 土槽和开沟刀模型的建立 |
5.6.2 颗粒黏结模型 |
5.6.3 开沟装置仿真参数 |
5.6.4 仿真试验方法 |
5.6.5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
5.7 开沟装置的仿真分析 |
5.7.1 仿真试验方法 |
5.7.2 仿真结果分析 |
5.8 开沟分土装置的试验 |
5.8.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5.8.2 田间试验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条件及设备 |
6.2 整机试验 |
6.2.1 正交试验 |
6.2.2 试验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3)立式香蕉茎秆切割还田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茎秆切割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茎秆切割还田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茎秆力学性能研究 |
2.1 香蕉茎秆微观特性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3 试验结果 |
2.2 力学模型建立 |
2.2.1 茎秆结构模型 |
2.2.2 茎秆各向异性的力学分析 |
2.2.3 香蕉茎秆横观各向同性力学分析 |
2.3 香蕉茎秆弹性参数 |
2.3.1 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3.2 弹性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切割影响因素分析 |
3.1 切割方式分析 |
3.1.1 有支承和无支承切割 |
3.1.2 正切与滑切 |
3.1.3 切割刀片运动的几何分析 |
3.2 切割刀片设计分析 |
3.2.1 切割方式的选择 |
3.2.2 切割刀片设计 |
3.2.3 切割力分析计算 |
3.2.4 切割力与主要切割参数间关系 |
3.3 切割性能试验分析 |
3.3.1 试验准备 |
3.3.2 试验设备 |
3.3.3 试验方法与计算 |
3.3.4 试验指标 |
3.3.5 单因素试验 |
3.3.6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还田机结构设计 |
4.1 设计要求 |
4.2 结构方案选型 |
4.2.1 辊轴式 |
4.2.2 立轴式 |
4.3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4.3.1 整机结构 |
4.3.2 工作原理 |
4.4 动力匹配与传动 |
4.4.1 动力分析计算 |
4.4.2 发动机动力匹配 |
4.4.3 传动系统方案选型 |
4.5 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4.5.1 约束机构 |
4.5.2 切割装置 |
4.6 本章小结 |
5 样机性能试验及分析 |
5.1 试验指标及方案 |
5.1.1 试验指标 |
5.1.2 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分析及评价 |
5.2.1 回归分析 |
5.2.2 综合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机图纸 |
附录B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4)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保护性耕作概况 |
1.1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 |
1.2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现状 |
1.3保护性耕作实施效应 |
2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机具现状 |
2.1秸秆残茬管理技术与机具 |
2.2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 |
2.3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与机具 |
2.3.1重力切茬防堵技术与机具 |
2.3.2动力驱动防堵技术与机具 |
2.3.3秸秆流动防堵技术与机具 |
2.4深松技术与机具 |
3展望 |
3.1机具关键部件加工工艺与材料改进 |
3.2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具结构优化 |
3.3提升机具智能化测控与信息化管理 |
3.4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农机与农艺融合 |
3.5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
4结束语 |
(5)秸秆捡拾切碎机的设计与田间性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秸秆切碎机的设计 |
2.1 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指标 |
2.2 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
2.2.1 设计要求 |
2.2.2 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
2.2.3 秸秆切碎机主要性能参数 |
2.3 切碎机主要结构及参数 |
2.3.1 捡拾装置的设计 |
2.3.2 链耙输送装置的设计 |
2.3.3 螺旋输送搅龙 |
2.3.4 秸秆切碎装置的设计 |
2.3.5 机架的设计 |
2.3.6 传动系统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秸秆切碎机的试验 |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3.2 试验条件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3.3.1 试验田地的选择 |
3.3.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3.3.3 秸秆含水率测定 |
3.3.4 秸秆捡拾损失率的测定 |
3.3.5 轮辙间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
3.3.6 轮辙中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
3.3.7 秸秆抛撒不均匀度 |
3.3.8 牵引速度对秸秆切碎机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设计 |
2.1 玉米秸秆特性与农艺优点 |
2.2 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整体设计 |
2.2.1 设计要求 |
2.2.2 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 粉碎工作室设计 |
2.4 刀辊转子设计 |
2.4.1 刀辊动刀排列设计 |
2.4.2 刀辊转子动平衡分析 |
2.5 动刀的设计与分析 |
2.5.1 动刀工作参数分析 |
2.5.2 粉碎动刀结构设计 |
2.5.3 U型动刀结构设计 |
2.6 定刀组设计 |
2.6.1 定刀结构设计 |
2.6.2 定刀间距确定 |
2.6.3 定刀组总体结构设计 |
2.7 抛撒挡板组设计 |
2.8 连接机构设计 |
2.8.1 连接滑道设计 |
2.8.2 推杆电机的选择 |
2.9 本章小结 |
3 基于Ansys对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3.1 定刀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
3.2 装置外壳体的模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试验研究 |
4.1 试验台设计 |
4.2 预备性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3 试验评价指标 |
4.2.4 试验方法 |
4.3 单因素设计 |
4.4 多因素试验 |
4.4.1 试验设计 |
4.4.2 试验方案 |
4.4.3 因素对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 |
4.4.4 因素对功率消耗的影响 |
4.4.5 参数优化 |
4.4.6 试验验证 |
4.5 装置性能测试 |
4.5.1 试验条件 |
4.5.2 指标的测定 |
4.5.3 测定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1GTJH-3玉米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秸秆还田机发展状况分析 |
1.2.2 国内秸秆还田机发展状况分析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秸秆还田机的农业设计要求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的设计 |
2.1 还田机的农业设计要求 |
2.2 总体结构与工作机理 |
2.2.1 总体结构 |
2.2.2 整机布置与传动系统设计 |
2.3 清垄装置的设计 |
2.3.1 清垄形式的选择 |
2.3.2 清垄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
2.4 深松总成 |
2.4.1 深松装置目的与意义 |
2.4.2 深松铲和防堵装置的选择 |
2.5 混拌部件的设计 |
2.5.1 设计要求 |
2.5.2 混拌刀型和转速的确定 |
2.5.3 刀具的排列与安装 |
2.6 镇压总成的设计 |
2.7 整机各部分固定方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部件的运动分析 |
3.1 混拌装置具体内各部件安装位置和运动参数的确定 |
3.1.1 混拌装置运动参数的确定 |
3.1.2 栅栏位置的确定 |
3.2 深松防堵圆盘的尺寸和工作参数确定 |
3.3 镇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 |
4.1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4.1.1 基于Simulation的刀轴的防堵波纹盘刀架的有限元分析 |
4.1.2 混拌刀轴的模态分析 |
4.2 基于离散元法的混绊刀切土壤仿真 |
4.2.1 离散元法简介 |
4.2.2 离散元法在土壤动力学的应用 |
4.2.3 土壤颗粒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4.2.4 土槽和混拌刀的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4.2.5 颗粒接触模型的确定 |
4.2.6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 混拌刀工作过程仿真分析 |
4.3.1 仿真时间和计算时步的确定 |
4.3.2 混拌刀的工作过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5.2.1 动力配备与试验设备 |
5.2.2 样机田间试验条件 |
5.2.3 试验方法与分析 |
5.3 试验设计 |
5.3.1 试验因素指标的选取与试验指标的确定 |
5.3.2 正交试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及所获成果 |
(8)1XHJ-1600型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秸秆粉碎还田的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已有机型比对总结 |
1.4.1 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其国外研究现状 |
1.4.2 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国内已有机型性能比对分析 |
1.5 优化机具的研究目的、方法与技术指标 |
1.5.1 主要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香蕉假茎物料特性 |
2.1 香蕉假茎物料特性 |
2.1.1 香蕉假茎的结构特点 |
2.1.2 香蕉假茎的生物学特性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验设备和材料 |
2.3.1 试验设备 |
2.3.2 试验材料 |
2.3.3 试验研究内容 |
2.4 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
2.4.1 新鲜香蕉植株其假茎含水率的检测 |
2.4.2 香蕉假茎剪切试验 |
2.4.3 香蕉假茎拉伸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1XHJ-1600型卧轴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设备概况 |
3.1 机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 机器存在的不足之处 |
4 卧式还田机关键部件改进及其参数研究 |
4.1 关键部件改进要求 |
4.2 还田机粉碎部件优化设计方案 |
4.2.1 卧轴式粉碎还田机上粉碎装置的优化方案 |
4.2.2 粉碎刀辊参数研究 |
4.2.3 粉碎刀的受力分析 |
4.2.4 粉碎节距Se |
4.1.5 粉碎刀辊辊轴的模态分析 |
4.3 除根灭茬刀辊的优化方案 |
4.3.1 除根灭茬刀 |
4.3.2 除根灭茬刀辊上刀盘外形设计和刀辊排列 |
4.3.3 除根灭茬刀参数 |
4.3.4 切土节距 |
4.4 定刀 |
4.5 镇压装置的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卧式还田机关键部件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与试验前准备 |
5.2.1 试验设备 |
5.2.2 试验样机 |
5.2.3 试验地的选择 |
5.2.4 土壤含水率测定 |
5.3 试验方法 |
5.3.1 卧式还田机对香蕉假茎的粉碎合格率 |
5.3.2 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的工作效率 |
5.3.3 香蕉假茎覆盖率 |
5.3.4 除根灭茬刀进土深度 |
5.3.5 香蕉假茎还田机生产率 |
5.3.6 防缠性能测试 |
5.3.7 香蕉假茎还田机可靠性测定 |
5.4 两刀辊转速对香蕉假茎粉碎率的影响 |
5.4.1 试验方案 |
5.4.2 正交试验结果 |
5.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致谢 |
(9)棉杆切碎还田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目标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棉秆物理特性测试试验 |
2.1 材料 |
2.2 棉秆不同高度截面直径的测量 |
2.2.1 试验仪器设备与方法 |
2.2.2 试验结果 |
2.3 不同高度段棉秆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试验 |
2.3.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3.2 试验结果 |
2.4 不同高度段棉秆剪切强度随含水率变化试验 |
2.4.1 试验仪器设备与方法 |
2.4.2 结果分析 |
2.5 棉秆抗弯强度随含水率变化试验 |
2.5.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5.2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秆切碎还田装置总体结构及关键零部件设计 |
3.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1 整机结构 |
3.1.2 工作原理 |
3.1.3 传动方案设计 |
3.1.4 主要技术参数 |
3.2 切割装置的设计 |
3.2.1 切割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2 锯盘的主要工作参数 |
3.3 扶秆装置的设计 |
3.3.1 扶秆装置的结构设计 |
3.3.2 扶秆装置的工作原理 |
3.3.3 拨杆结构 |
3.4 除茬装置的设计 |
3.4.1 除茬装置的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秆切碎还田装置的结构优化 |
4.1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4.2 结构优化和有限元分析理论 |
4.3 锯盘有限元分析 |
4.3.1 锯盘静态有限元分析 |
4.3.2 锯盘标准设计研究分析 |
4.4 拨秆疲劳强度分析 |
4.5 除茬刀有限元静态分析 |
4.6 主轴模态分析 |
第五章 主要机构动力学和运动分析 |
5.1 锯盘切割动力学分析 |
5.1.1 锯切过程分析 |
5.1.2 锯切力分析 |
5.2 除茬刀运动学分析 |
5.2.1 运动轨迹、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
5.2.2 除茬装置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 |
5.3 拨秆受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棉秆切碎还田装置的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 |
6.2 试验 |
6.2.1 试验仪器和设备 |
6.2.2 试验材料 |
6.2.3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6.3.2 回归正交试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双立轴烟秆切割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切割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国外切割机械研究现状 |
2.3 国内切割机械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烟秆特性试验研究 |
1 烟秆的物理特性试验 |
1.1 试验目的 |
1.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2.1 试验材料 |
1.2.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 烟秆压缩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3 试件制作 |
2.4 试验原理及方法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烟秆剪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件制作 |
3.4 试验因素的选择 |
3.5 单因素试验 |
3.5.1 试验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2.1 切割刀片的类型对切割力和功耗的影响 |
3.5.2.2 研究切割方式对切割力和功耗影响 |
3.5.2.3 切割速度对切割力和功耗的影响 |
3.5.2.4 烟秆直径对切割力和功耗的影响 |
3.6 多因素正交试验 |
3.6.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切割机构的结构设计 |
1 烟秆切割机构总体结构的设计 |
1.1 设计原则 |
1.2 总体机构方案确定 |
1.3 工作原理 |
2 烟秆切割刀片和轴的设计 |
2.1 烟秆切割刀的设计 |
2.2 烟秆切割轴的设计 |
3 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 |
3.1 夹持机构设计 |
3.2 间隙调节机构设计 |
4 回送机构的设计 |
5 传动方案的设计 |
6 切割机构功率消耗计算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切割机构的理论分析 |
1 切割刀片的运动学分析 |
2 切割刀片的仿真分析 |
2.1 ANSYS workbench的简介 |
2.2 切割刀片模型的建立 |
2.3 网格的划分 |
2.4 约束和加载 |
2.5 切割刀片的结果分析 |
3 机构动力学分析 |
3.1 夹持机构动力学分析 |
4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田间试验 |
1 试验目的 |
2 试验样机和仪器 |
3 试验条件 |
4 前期试验 |
4.1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拔秆机构与切割机构衔接不畅 |
4.1.2 烟秆喂入夹持机构的成功率不高 |
4.1.3 烟秆回弹机构回弹力不够 |
4.2 改进方案 |
4.2.1 调整夹持机构和拔秆机构之间的距离 |
4.2.2 调节螺母和更换压缩弹簧 |
4.2.3 更换弹性材料 |
5 试验因素的选择 |
6 单因素试验 |
6.1 试验方法 |
6.2 切割转速对功耗和切断率的影响 |
6.3 装置前进速度对功耗和切断率的影响 |
6.4 主从切割刀片的径向重叠量对功耗和切断率的影响 |
7 正交试验和结果分析 |
7.1 正交试验设计 |
7.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8 切割参数的优化 |
8.1 建立回归模型 |
8.2 优化设计 |
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D]. 李玥宾.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气力式秸秆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研究[D]. 田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3]立式香蕉茎秆切割还田机设计研究[D]. 王浩.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J]. 何进,李洪文,陈海涛,卢彩云,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4)
- [5]秸秆捡拾切碎机的设计与田间性能试验[D]. 董雅倩.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6]4YZ-8型玉米籽粒收获机脱出物粉碎抛撒装置研制[D]. 陈勇.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2)
- [7]1GTJH-3玉米条带秸秆混拌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D]. 薄鸿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8]1XHJ-1600型卧式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D]. 宋雅婷. 海南大学, 2016(01)
- [9]棉杆切碎还田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尹益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10]双立轴烟秆切割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张武金.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