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审计的几个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21)在《新《证券法》实施背景下信息披露犯罪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刑法修正案(十一)》有关证券期货犯罪的条款则主要涉及信息披露犯罪。应综合考量主体身份要件、法定义务、因果关系等综合要素,并依据共同犯罪理论准确界定刑事责任人员范围。信息披露内容应关注其是否涵盖法定基本要素,而不拘泥于信息载体的具体名称。刑事司法宜借助专业机构的知识,对信息披露内容尤其是财务会计报告予以鉴证和证伪,在厘清信息披露违法犯罪的行为性质基础上,准确予以罪数评价。
赵浏寰[2](2021)在《生物资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
惠阳[3](2021)在《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风险评估为中心而进行的审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因此全面准确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至关重要。医药行业正是保证国民健康的关键行业,在盈利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近几年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药品价格,使得医药企业收入减少,同时国家还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使得医药企业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在以上两方面的叠加影响下,医药企业的经营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因此,某些医药企业在利益动机和压力的驱使下,会通过粉饰财务数据的方式“美化”财务报表,从而使得财务信息失真。与之伴随而来的审计失败案例就屡有发生。因此对于事务所来说,对医药行业进行审计时做好重大风险评估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对其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保持高度的警觉。本文以X事务所执行的K公司年报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在论述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主要对医药行业审计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详细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重大错报风险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再次,分析X事务所对K公司年报审计项目风险评估现状。通过分析发现X事务所在评估K公司重大错报风险时存在识别范围不全面、评估方法过于简单、评估结果模糊化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提出X事务所改进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再次,从K公司的外部环境、经营环境、财务环境、内部控制、舞弊风险等方面全面地识别出K公司审计项目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根据识别结果设计评估指标,进一步使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得分确定指标风险,从而得出K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较高水平。最后,本文分别针对财务报表层面和认定层面所发现的重大错报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对于财务报表层面,应当增加审计的不可预见性并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而对于认定层面,针对销售费用、营业成本、存货、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等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报表项目提出应对措施。通过为X事务所提出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措施,将K公司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赵佳琪[4](2021)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石油行业的发展尤其迅速,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作为资源大国,石油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行业依旧还是以“高额的投资、大量的耗能”的粗放模式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对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并非很高。低效率的资源利用,伴随着废气、废水、废料等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丰富和完善我国石油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这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H油服公司为研究案例,对H油服公司近十年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其次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披露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H油服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研究发现该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项审计缺失、企业规避了负面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不主动披露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和制度不完善、审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环保意识不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H油服公司需要丰富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所披露的内容。披露模式方面,需要增加“补充性环境报告”、“独立的环境报告书”及“污染事件专项报告”。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分析,给出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主要可以从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加强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增强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意愿和意识、重视培养环境会计的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更好的实施。
唐易[5](2021)在《TZ会计师事务所对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越来越繁杂,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近年来,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同时,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也逐年增多,据统计,在2019年度证监会对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没金额合计1284万元,导致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扮演的监督者的角色产生质疑。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如何降低审计风险,保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成为该行业的重中之重。本文选择TZ会计师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的年报审计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根据T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四个流程,即业务承接、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审计报告,分析D设备制造公司的审计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业务承接阶段,事务所未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团队构建不合理;在审计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确定不恰当、审计任务分配不合理;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欠缺;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质量控制不足。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识别D设备制造公司的审计风险,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目标层、因素层以及指标层的审计风险等级,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最终提出完善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例如:业务承接阶段事务所要充分了解D设备制造公司状况及可能的舞弊动机、合理构建审计团队;审计计划阶段要重视审计计划的制定、合理安排审计任务;审计实施阶段要加强审计程序的规范性、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报告阶段要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通过对审计风险控制提出的建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审计风险控制薄弱的问题。
刘思彤[6](2021)在《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低下的评论不绝于耳,审计舞弊、审计失败的报道也屡见不鲜。2019年,各级注协按有关规定对存在问题的96家事务所实施了行业惩戒,可见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长久稳定发展,避免审计失败现象的发生,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迫在眉睫,而单个项目的审计质量又是构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基石,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XG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层的角度,首先以审计项目质量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总结国内外审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引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声誉理论等作为全文理论支撑并分析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因素;其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介绍XG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列举其现存审计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如:缺乏针对性、评价主体层级低、缺乏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等。最后,按照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过程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参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管理》(修订)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应用指南》,利用层次分析法为XG事务所设计了一套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和二十一个三级指标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其中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审计项目管理、项目准备、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完成和项目团队专业素质,选取XG会计师事务所的10个审计项目应用于新设计的评价方案中,验证此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研究,本文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提升评价主体层级、规范审计程序并强化函证质量控制和提高审计团队专业素质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改善XG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完善审计工作。
李璘烁[7](2021)在《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作为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整合企业资源的有效手段,其热度持续上升。近年来,在企业并购中,出于提高并购效率的目的,业绩承诺被频繁选择,该机制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企业并购中的重要机制。然而企业为了在并购中获得高估值,往往做出不合理的高额业绩承诺,一旦难以实现相关业绩目标,企业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是财务舞弊的动机,业绩承诺机制引发的消极影响日渐凸显。业绩承诺机制下,企业财务压力骤增,使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凸显,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要想有效应对审计风险,特殊机制下审计风险的来源、具体形成及体现和防范措施值得重点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佳电股份在并购实施过程中,做出了高额业绩承诺,在业绩目标难以达成时,用舞弊行为掩盖业绩失诺,相关情况被曝光后,佳电股份及相关负责人被证监会处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程序不当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佳电股份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该案例中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得以凸显出来,因此本文选择此案例,先基于相关理论,梳理了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外部监管环境,即审计风险的来源。再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分析业绩承诺机制下年报审计时不同层次的审计风险形成和体现,对业绩承诺引发的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之后,结合案例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注册会计师和外部监管两个视角,提出业绩承诺机制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防范的具体措施。本文将业绩承诺这一特殊的财务机制与审计风险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对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让审计风险这一抽象化名词具象化,让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再者,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业绩承诺到期,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让注册会计师提高对执业过程中面临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对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的防范进行研究,让注册会计师能快速识别出这一机制下的审计重点,识别审计线索,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秦清[8](2021)在《促进还是抑制: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 ——基于退出威胁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高质量的审计作为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防线,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的可信度、减少公司内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秩序等方面,都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被揭露出的财务舞弊事件中,不乏有审计报告中未能得以体现的,审计合谋现象屡禁不止。审计合谋的存在使得公司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冲击,审计质量低下,给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探究如何能够有效地对审计合谋的发生加以防范和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公司的重要持股人对公司的管理和决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基于第一类代理问题的角度考虑,非控股大股东会表现出积极监督的特征,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非控股大股东会通过主动监督和积极参与来约束管理层的私利行为,这将会显着地增加管理层违规违法成本,从而抑制审计合谋的发生。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的角度考虑,非控股大股东会表现出与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合谋的特征,认为非控股大股东会进一步加剧“内部股东”对公司的操作程度,通过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来实现自身财富的进一步增加,这将会进一步促进审计合谋的发生。那么非控股大股东对公司审计合谋的发生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很少有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的。进一步地,非控股大股东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在审计合谋中有效地发挥其干预作用的呢?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指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是一种有效的治理途径。退出威胁能够显着地减少代理问题。非控股大股东抛售股票带来的股价下跌风险,迫使控股股东与公司管理层妥协,考虑非控股大股东的意见,使得非控股大股东能够有效地发挥干预机制。基于上述内容,本文研究了非控股大股东的存在对审计合谋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非控股大股东是否通过退出威胁机制发挥治理效应。本文将研究的时间跨度设定在2010年-2019年间,以我国沪深两市中全部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非控股大股东是否会对公司的审计合谋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控股大股东是否通过退出威胁机制来有效地发挥其对审计合谋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控股大股东更加关注第一类代理问题,基于“监督治理效应”,非控股大股东的存在会显着地抑制审计合谋的发生。(2)进一步考虑非控股大股东的干预机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可以通过退出威胁这一途径对企业审计合谋行为的发生产生有效地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考察了影响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之间关系的因素:(1)机构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理效应,抑制审计合谋的发生。(2)当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审计合谋的抑制更加显着。(3)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非控股大股东越能通过退出威胁对审计合谋进行有效的干预。(4)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审计合谋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5)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公司信息不透明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行为对公司股价影响越大,退出威胁的治理作用越强。本文从非控股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特征入手,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对审计合谋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合谋的影响因素和治理路径。此外,国内外现有的研究中,鲜有关注退出威胁对审计合谋这一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对退出威胁是否能影响审计合谋这一问题做了相关的探讨,拓展了有关退出威胁治理效应领域的研究。
唐琉玉璐[9](2021)在《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各国对内部控制都非常重视,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企业开展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内部控制的管理和作用。所以,应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予以格外重视,积极面对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缺陷问题。相对发达国家的商业巨头,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缺陷方面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工作做得好,那么企业的发展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劳动生产率能够显着提升,资源可以优化配置,企业的运行风险也就大大降低。反之,假如内部控制一直处于失控的状况,那么企业就会陷入到毁灭的泥潭之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国都开始正视并重视起内部控制的研究问题。在此推动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研究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不仅要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效益,同时也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与融资环境,那么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缺陷评价体系与方法已经是影响甚至决定当前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ST天业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COSO框架等为指导,结合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关键点与风险点,构建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体系;然后以ST天业公司为例,对其现有的评价体系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中相应指标识别、确定等方面的不完善之处予以完善,进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最后,就ST天业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发现,ST天业公司存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股权控制、企业经营状况与管理、董事会特征与政策因素,并通过对其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当ST天业公司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对其企业价值的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应着重优先对ST天业公司的控制活动与内部监督两个方面加强管控与完善优化,紧接着重点关注内部监督当中的监督机制。同时也需要针对当前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其它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作为进一步完善与补充的依据。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将COSO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对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具体企业为案例,有效改进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分析和研究,可以对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制度进行合理完善,推动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朱信昱[10](2021)在《企业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马为例》文中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审计机构,是独立于上市公司和企业投资者的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对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真实性的“鉴定官”。如果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造假、隐瞒等情况,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判断,并且上市公司可能出于自身需求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那么事务所可能会出于审计风险的考虑而辞聘;而当事务所坚持自己的意见出具无法使上市公司满意的审计意见时,双方可能会发生意见分歧,而导致上市公司转而改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不管是事务所的辞聘还是上市公司的改聘都最终导致了审计机构的变更,通过调查统计我国上市公司事务所变更情况得出的数据可知,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居高不下。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变更审计机构时非财务信息及财务信息的变化,分析上市公司更换事务所的原因和经济后果,更深入解析资本市场的运作,为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提供信息,以便他们做出更加有利的投资判断。理论部分,本文首先引出了主要运用的理论:“经济人”假设、信号传递以及审计意见购买三大理论,以这三个理论作为研究事务所变更的论证基调。其次,本文将涉及到的关于上市公司聘请以及变更审计机构、上市公司被*ST/ST以及摘帽的法律法规进行介绍。最后,将我国近几年事务所变更的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将本文所依据的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类型——自愿型和强制型做了介绍。案例部分,本文选择*ST天马股份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其一年时间中先后两次事务所变更的动因及经济后果。首先介绍了*ST天马股份事务所变更的背景和经济状况,其次将上市公司更换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审计意见、事务所级差等具体信息做出说明。最后,将两次事务所变更的动因做具体分析,包括:财务困境、审计风险、信息传递、审计意见后买、管理层变更等原因。本文研究事务所变更的特点是将*ST公司以及非*ST公司更换审计机构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选择特殊案例——天马股份,该企业前后两次变更审计机构的身份不同,第一次变更时为非*ST企业,第二次变更时则为*ST企业。研究同一个企业在两次事务所变更中的身份上的不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相关变量对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的影响,使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性。最后,文章从监管方、事务所以及投资方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监管部门应该修改、完善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制度,使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更加规范;审计机构自身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事务所频繁变更的审计业务应持更加审慎的态度决定是否承接;投资者应提高对企业变更审计机构行为的关注,了解其内在动因。
二、上市公司审计的几个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审计的几个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 |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模型 |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审计流程 |
2.2 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
2.2.1 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 |
2.2.2 重大错报风险的分类 |
2.3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 |
2.3.1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
2.3.2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 |
第三章 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K公司年报审计项目简介 |
3.1.1 X事务所简介 |
3.1.2 K公司简介 |
3.1.3 审计工作流程 |
3.2 X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现状 |
3.2.1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内容 |
3.2.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程序 |
3.2.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 |
3.3 X事务所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范围不全面 |
3.3.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方法使用过于简单 |
3.3.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过于模糊 |
3.4 X事务所改进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
第四章 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
4.1 K公司外部环境 |
4.1.1 宏观环境 |
4.1.2 行业状况 |
4.2 K公司经营环境 |
4.2.1 K公司性质 |
4.2.2 K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风险 |
4.3 K公司财务环境 |
4.3.1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应用 |
4.3.2 财务状况 |
4.4 内部控制 |
4.4.1 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 |
4.4.2 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 |
4.5 舞弊因素 |
4.6 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结果 |
第五章 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
5.1 K公司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选取指标的依据 |
5.1.2 设计指标遵循的原则 |
5.1.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权重结果的计算 |
5.3 K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评估 |
第六章 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6.1 K公司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6.1.1 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 |
6.1.2 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 |
6.2 K公司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6.2.1 与销售费用有关的实质性程序 |
6.2.2 与营业成本有关的实质性程序 |
6.2.3 与存货有关的实质性程序 |
6.2.4 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实质性程序 |
6.2.5 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实质性程序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会计理论 |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问题 |
3.1 H油服公司概况 |
3.1.1 H油服公司简介 |
3.1.2 H油服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 |
3.2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3.2.1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3.2.2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
3.3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
3.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项审计缺失 |
3.3.2 规避了负面信息的披露 |
3.3.3 信息披露意愿不强 |
3.3.4 披露中出现环境会计信息过载 |
3.4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
3.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不够 |
3.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 |
3.4.3 企业不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
3.4.4 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
3.4.5 环境会计披露信息缺乏固定的、规范的格式 |
第四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重构 |
4.1 确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
4.1.1 外部目标 |
4.1.2 内部目标 |
4.2 信息披露的原则 |
4.2.1 可靠性披露原则 |
4.2.2 可操作性原则 |
4.2.3 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原则 |
4.2.4 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原则 |
4.3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构内容 |
4.3.1 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 |
4.3.2 完善环境会计财务信息 |
4.3.3 完善环境会计业绩信息 |
4.3.4 优化环境会计成本信息披露内容 |
4.3.5 补充负面信息专项报告书 |
4.3.6 建立独立环境报告内容 |
第五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5.1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 |
5.1.1 加强监管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监督 |
5.1.2 设立专项环境审计 |
5.1.3 完善公司内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 |
5.1.4 加强社会公众监督 |
5.2 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体系 |
5.2.1 利用法律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5.2.2 利用经济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5.2.3 利用行政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5.3 增强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意识和意愿 |
5.3.1 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
5.3.2 增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愿 |
5.4 重视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TZ会计师事务所对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审计风险与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2.1 审计风险的概念 |
2.2 审计项目各业务阶段审计风险 |
2.2.1 业务承接阶段审计风险 |
2.2.2 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风险 |
2.2.3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风险 |
2.2.4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风险 |
2.3 审计风险控制 |
2.3.1 审计风险控制的概念 |
2.3.2 审计风险控制的基本程序 |
2.4 审计风险控制理论 |
2.4.1 风险管理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多米诺骨牌理论 |
2.4.4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三章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
3.1 TZ事务所基本情况 |
3.1.1 TZ事务所简介 |
3.1.2 TZ事务所审计业务情况 |
3.2 D设备制造公司基本情况 |
3.2.1 D设备制造公司简介 |
3.2.2 D设备制造公司财务状况 |
3.3 TZ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流程 |
3.4 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
3.4.1 业务承接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
3.4.2 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
3.4.3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
3.4.4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
3.5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3.5.1 业务承接阶段存在的问题 |
3.5.2 审计计划阶段存在的问题 |
3.5.3 审计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3.5.4 审计报告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识别及评价 |
4.1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识别 |
4.1.1 业务承接阶段 |
4.1.2 审计计划阶段 |
4.1.3 审计实施阶段 |
4.1.4 审计报告阶段 |
4.2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评价 |
4.2.1 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TZ事务所对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完善D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1 业务承接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1.1 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状况及可能的舞弊动机 |
5.1.2 合理构建审计团队 |
5.2 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2.1 重视审计计划的制定 |
5.2.2 合理安排审计任务 |
5.3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3.1 加强审计程序的规范性 |
5.3.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
5.4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4.1 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
5.4.2 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相关理论 |
2.1 审计项目质量的相关概念 |
2.1.1 审计质量和审计项目质量的含义 |
2.1.2 审计质量的特征 |
2.2 审计质量基本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传递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3 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因素 |
2.3.1 审计团队因素 |
2.3.2 审计对象因素 |
2.3.3 项目审计程序的执行因素 |
2.4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构成 |
第三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XG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3.1.1 XG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状况 |
3.2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现状 |
3.2.1 审计质量评价方案 |
3.2.2 审计质量评价实施现状 |
3.3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存在问题 |
3.3.1 缺乏针对性 |
3.3.2 评价主体层级低 |
3.3.3 缺乏审计项目质量评价 |
3.4 设计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必要性 |
3.5 设计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
3.5.1 评价依据 |
3.5.2 指标的科学性 |
3.5.3 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
第四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设计 |
4.1 设计目的 |
4.2 设计思路 |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评价指标等级与打分标准 |
第五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应用 |
5.1 FT项目审计质量评价结果 |
5.2 样本项目审计质量评价结果 |
5.2.1 整体分析 |
5.2.2 分项分析 |
第六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对比及建议 |
6.1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对比 |
6.2 提高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的建议 |
6.2.1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 |
6.2.2 提升评价主体层级 |
6.2.3 规范审计程序,强化函证质量控制 |
6.2.4 提高审计团队专业素质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 |
7.2.2 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 |
7.2.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研究 |
二、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研究 |
三、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 |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作流程 |
第三章 业绩承诺及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 |
第一节 业绩承诺相关概念及现状 |
一、上市公司业绩承诺概念 |
二、业绩承诺机制的发展 |
三、业绩承诺的作用 |
四、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现状 |
第二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来源 |
一、上市公司在业绩承诺不同阶段的经营风险 |
二、监管力度薄弱及法律体系缺失带来的风险 |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风险 |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
三、检查风险的形成 |
第四章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佳电股份基本情况简介 |
一、佳电股份基本情况 |
二、佳电股份发展路径 |
第二节 案例介绍 |
一、佳电股份业绩承诺基本情况介绍 |
二、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引发审计失败 |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的来源 |
一、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下佳电股份面临的经营风险 |
二、外部监督的缺失 |
第四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的年报审计风险 |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
三、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
第五章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防范措施 |
一、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
二、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
第二节 对于外部监管机构的建议 |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监管 |
二、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舞弊的处罚力度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促进还是抑制: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 ——基于退出威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节 有效市场理论 |
第三节 信号传递理论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 |
第二节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关键变量的定义与说明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设计 |
第六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回归结果 |
一、异常审计费用的计算 |
二、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 |
三、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 |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
一、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大股东异质性 |
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管理层是否持股 |
三、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
四、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产权性质差异 |
五、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行业竞争程度差异 |
六、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合谋:公司信息透明度差异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删除截尾值 |
二、排除非控股大股东发声干预机制的影响 |
三、退出威胁影响的滞后效应 |
四、更换异常审计费用的衡量方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一、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研究 |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缺陷识别与认定 |
三、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 |
四、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内部控制 |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 |
三、内部控制缺陷 |
四、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内部控制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COSO内部控制框架理论 |
第三章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认定 |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现状 |
一、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指数 |
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统计 |
第二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
一、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
二、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
第三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一、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二、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
三、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结果 |
第四章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 |
第一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 |
一、企业内部因素 |
二、外部影响因素 |
第二节 ST天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 |
一、市场反应 |
二、财务效应 |
第五章 相关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相关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强化控制活动的安排 |
二、规范信息披露,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
三、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
四、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制度 |
五、采用多种监督方式,强化评价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企业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企业更换事务所动因研究 |
二、企业更换事务所经济后果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人假设理论 |
二、信号传递理论 |
三、审计意见购买理论 |
第二节 制度背景分析 |
一、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制度规定 |
二、*ST相关制度规定 |
第三节 我国当前事务所变更情况 |
一、事务所变更报备情况 |
二、强制性变更 |
三、自愿性变更 |
第三章 *ST天马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一、*ST天马简介 |
二、*ST天马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具体情况介绍 |
第二节 *ST天马变更事务所动因分析 |
一、第一次变更动因分析 |
二、第二次变更动因分析 |
第四章 *ST天马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后果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反应 |
一、积极市场反应 |
二、消极市场反应 |
第二节 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 |
一、审计意见变化 |
二、审计费用增加 |
第三节 财务报告质量 |
一、盈余管理程度 |
二、会计信息透明度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公司被*ST/ST后更容易向下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
二、上市公司通过向下换所实现审计意见购买 |
三、天马股份并未披露变更事务所的真实动因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
二、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行为的监管 |
三、事务所保持独立性并进行规模化发展 |
四、投资者对频繁更换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应提高警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致谢 |
四、上市公司审计的几个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证券法》实施背景下信息披露犯罪疑难问题研究[J]. 陈晨. 证券法苑, 2021(02)
- [2]生物资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赵浏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K公司审计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研究[D]. 惠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赵佳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5]TZ会计师事务所对设备制造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 唐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D]. 刘思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D]. 李璘烁.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促进还是抑制:非控股大股东与审计合谋 ——基于退出威胁视角[D]. 秦清.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业为例[D]. 唐琉玉璐.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企业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马为例[D]. 朱信昱.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