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

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

一、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欧洁琳,廖伟华,杨帅[1](2021)在《头颈部动脉夹层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特征及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导致中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凶险,不及时诊疗容易发生严重后果,早期确诊并及时干预可极大地改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CAD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中的影像学表现及CAD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经HRMR-VWI确诊为CAD且有相关影像学复查资料的19例患者(共计26支病变血管)的临床及HRMR-VWI资料。将病变血管分为恢复组、未恢复组。经治疗后,无残留动脉夹层表现,管腔无残留狭窄的病变血管纳入恢复组;治疗后依然存在狭窄、闭塞或仍残留夹层改变的病变血管纳入未恢复组。根据病变血管供血区有无缺血性卒中,将病变血管分为缺血性卒中组和非缺血性卒中组。比较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在26支受累血管中,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14支(53.8%),椎动脉颅外段夹层8支(30.8%),椎动脉颅内段夹层3支(11.5%),基底动脉夹层1支(3.9%);有16支病变血管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病变血管基线HRMR-VWI中均可观测到壁间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恢复组共18支(69.2%)血管,未恢复组共8支(30.8%)血管,未恢复组血管较恢复组多见于颅内段(P<0.05),但2组间性别、年龄、夹层影像学表现、病变血管长度、复查间隔时间、血管闭塞和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卒中组与非缺血性卒中组间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情况,病变血管位置,血管闭塞情况,病变血管长度以及双腔征、内膜片及腔内血栓等影像学表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壁间血肿为CAD常见的影像学表现,HRMR-VWI可清楚准确地显示壁间血肿。CAD病变血管的再通率高,发生于颅内段CAD较发生于颅外段CAD再通慢,可延长复查时间。

刘成志[2](2021)在《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脑梗死发病率近年来逐渐攀升,成为国内甚至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较之前有逐渐升高趋势,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问题和负担极为严重。目前对脑梗死的相关研究多是老年患者,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研究较少,并且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病因分型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也不充分。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例的收集,研究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住院病例共4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90岁),并采集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TOAST分型、吸烟史、饮酒史、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冠心病、房颤、颈动脉斑块。对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脑梗死TOAST分型构成比对比中青年脑梗死以LAA为主(31.0%),其他依次为SAA(22.5%)、SOE(16.3%)、SUE(15.8%)、CE(14.4%)。老年组梗死以LAA为主,占36.9%,其他依次为CE(29.9%)、SAA(14.2%)、SOE(10.3%)、SUE(8.7%)。与老年组患者相比较,中青年组SAA(22.5%)、SOE(16.3%)、SUE(15.8%)比例较高,LAA(31.0%)、CE(29.9%)比例较低(X2=23.82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青年与老年组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性与中青年组女性患者相比较,男性吸烟(76.9%)、饮酒(39.5%)比例高于女性(χ2=1375.408、3694.279,P=0.000、0.000),肥胖(10.3%)比例低于女性(χ2=2069.63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相比女性患者,男性吸烟(76.9%)、饮酒(76.9%)比例高于女性(χ2=85.642、29.999,P=0.000、0.000),房颤(76.9%)比例低于女性(χ2=4.921,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中青年与老年影响因素差异性与老年组患者相比较,中青年组患者吸烟(42.4%)、饮酒(23.7%)比例较高(χ2=6.341、9.009,P=0.012、0.003),高血压(54.8%)、冠心病(9.6%)、房颤(0.6%)、颈动脉斑块(57.6%)比例较低(χ2=5.846、8.756、4.669、12.655,P=0.016、0.003、0.03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影响因素相关性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和颈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OR=0.436、1.518、2.162、1.931,P=0.001、0.044、0.013、0.002)。结论1.不同年龄段脑梗死TOAST分型构成比不同,但均以LAA占比最高。2.吸烟、饮酒是中青年患者重要影响因素,高血压、冠心病、房颤、颈动脉斑块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重要影响因素;且男性人群吸烟、饮酒比例均高于女性。3.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和颈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白仁静[3](2021)在《青年与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头颈CTA特征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分析青年与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头颈CTA特征及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旨在为临床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32例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收集患者的DWI及CTA影像学资料、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偏头痛史)、相关生化指标(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132例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收集中老年组患者的相应资料。应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头颈CTA特征及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1青年组及中老年组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青年组男性占76.52%、中老年组男性占64.39%;青年组36~44岁的患者102人,占77.27%。2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影像特征的比较2.1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在梗死发生部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以基底节区为梗死最好发的部位。2.2青年组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50.76%vs18.10%),青年组单纯颅外血管狭窄、颅内外血管均有狭窄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11.36%vs23.28%、29.55%vs5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青年组单纯前循环狭窄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53.03%vs39.39%)、前后循环均有狭窄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29.55%vs47.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及中老年组单纯后循环狭窄的比例相仿(9.09%vs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青年组共326处狭窄,大脑中动脉62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内段(52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37处);中老年组共955处狭窄,颈内动脉颅内段245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166处)及颈总动脉分叉处(142处)。2.5青年组以轻度狭窄为主,占65.64%,高于中老年组(53.0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度、重度狭窄所占比例低于中老年组(15.03%vs21.15%、11.66%vs1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闭塞的比例相仿(7.67%vs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青年组血管无狭窄、≤2支血管存在狭窄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中老年组(8.33%vs1.52%,60.61%vs14.39%),青年组多支血管存在狭窄的患者所占比例低于中老年组(31.06%vs8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危险因素的比较3.1青年组各危险因素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61.36%)、高甘油三酯血症(56.06%)、吸烟(51.52%);中老年组各危险因素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78.03%)、高甘油三酯血症(43.18%)、糖尿病(37.88%)。青年组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偏头痛、高尿酸血症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均高于中老年组(56.06%vs43.18%、51.52%vs35.61%、14.39%vs6.06%、31.82%vs1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所占比例低于中老年组(61.36%vs78.03%、15.91%vs37.88%、9.09%vs 3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青年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占80.33%,明显高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区(45.83%)、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46.88%)、两支及以上血管供血区(40.00%)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在不同动脉供血区梗死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男性发病率较高,且36~44岁的青年患病风险明显增高。2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头颈动脉容易发生狭窄的部位、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前后循环狭窄的比例、累及血管的支数和程度、以及不同危险因素患病率方面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差异,提示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尚需前瞻性、大样本的病例对照试验来确认。

彭雪[4](2021)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影像学征象主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等。其中CMBs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SWI)上表现为信号强度均匀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病灶,主要反映小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经过各种刺激和损伤后能被明显激活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已有研究发现血清MMP-9水平升高是CSVD患者的危险因素,但MMP-9与CMBs的相关性及内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CSVD患者CMBs数量和部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120例,其中CMBs患者78例作为CMBs组,无CMBs患者42例作为无CMBs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根据SWI将CMBs数量分为3级,1级(n=1~2个),2级(n=3~10个),3级(n>10个),根据脑微出血解剖评分量表(microbleed anatomical rating scale,MARS)将CMBs部位分为脑叶、深部和幕下、混合组,分析血清MMP-9水平与CSVD患者CMBs数量和部位的关系。结果1.两组高血压病、脑白质高信号、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高血压病(OR=2.402,95%CI=1.045~5.520,P=0.039)、Hcy(OR=1.056,95%CI=1.013~1.101,P=0.011)和MMP-9(OR=2.541,95%CI=1.325~6.248,P=0.007)水平升高是CMBs的影响因素。3.将CMBs患者进行CMBs数量分级,Hcy和MMP-9水平越高,CMBs数量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水平(r=0.243,P=0.032)和MMP-9水平(r=0.362,P=0.001)与CMBs数量呈正相关。4.将CMBs患者进行CMBs部位分组,血清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MMP-9水平(OR=1.107,95%CI=1.011~1.220,P=0.013)是脑叶CMBs的影响因素。结论1.血清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CSVD患者CMBs的影响因素,且血清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脑叶CMBs的影响因素。2.血清MMP-9水平与CMBs数量呈正相关,即血清MMP-9水平越高,CMBs数量越多。

高伟芳[5](2021)在《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目的脑卒中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可以形成壁内血肿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脑缺血症状,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CAD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分析等,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登记2016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患者,根据随访出院90天后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探讨影响CAD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登记同期住院治疗的合并颈动脉中重度及以上狭窄程度的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比较前循环CAD脑梗死患者和前循环LAA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探讨CAD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资料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颈部动脉夹层脑梗死患者67例。出院90天预后良好组46例,预后不良组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更大(P=0.005),女性更多(P=0.009),糖尿病发生率更高(P=0.037),血红蛋白更低(P=0.003),D-二聚体数值更高(P=0.005),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01)。CAD脑梗死预后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P=0.004),与治疗后夹层血管再通程度无关(P=0.303)。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OR=1.118,95%CI 1.032-1.211,P=0.006)以及责任血管闭塞(OR=8.918,95%CI 1.510-52.671,P=0.016)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2.比较61例颈部动脉夹层继发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和67例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匹配的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CAD脑梗死组平均年龄更小(P<0.001),头颈痛(P=0.007)及单眼黑朦史(P=0.002)发生率更高,发病前有按摩外伤劳累史的比例更高(P<0.001),LAA脑梗死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P=0.003),吸烟史比例更高(P=0.031)。二者血液学检查比较显示,CAD脑梗死组红细胞计数更高(P=0.022),LAA脑梗死组D-二聚体(P<0.001)、胆固醇(P=0.031)、糖化血红蛋白(P=0.017)、尿酸(P=0.018)数值更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按摩外伤劳累史与CAD脑梗死相关性更大(OR=15.563,95%CI 2.246-107.814,P=0.005),年龄较大、吸烟史与LAA脑梗死相关性更大(年龄,OR=0.923,95%CI 0.876-0.973,P=0.003;吸烟史,OR=0.291,95%CI 0.101-0.833,P=0.021)。CAD脑梗死组住院期间NIHSS评分好转较LAA脑梗死组更为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 vs P=0.397)。二者90天预后、死亡率、6个月内再发梗死率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2.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与CAD脑梗死预后相关,责任血管闭塞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3.夹层血管再通程度与CAD脑梗死预后无关。4.按摩外伤劳累史与CAD脑梗死相关性更大,年龄较大、吸烟史与LAA脑梗死相关性更大。5.CAD脑梗死组与LAA脑梗死组比较,CAD脑梗死组住院期间NIHSS评分好转较LAA脑梗死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90天预后、死亡率及6个月内再发梗死率无明显差异。

马彦梅[6](2020)在《脑梗死急性期MRI表现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不同证候要素在影像学上的特点,探究影像学特征与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为寻找中风病辨证、诊断客观化依据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颅脑影像资料、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吸烟饮酒情况等,将入组患者按照《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分为风证、火证、痰证、瘀证、气虚证、阴虚证共6型。将1个病灶者分为单发组,≥2个病灶者分为多发组,观察两组患者病灶类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量T检验等,相关性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中痰证最常见,占39%;其次为火证和阴虚证各占21%,气虚证占15%;瘀证最少仅占4%。2.急性脑梗死病灶部位位于后循环区的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前循环皮质区,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病例数目相差无几。3.急性脑梗死病灶部位与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位于前循环皮质区和后循环区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脑梗死病灶类型分布中单发病灶占36例(45%),多发病灶占44例(55%),多发病灶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类型。5.急性脑梗死病灶类型与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单发组与多发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血脂异常、尿酸、尿素、肌酐水平等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患者在饮酒史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单发组与单发组患者在火证、瘀证这两个证候要素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单发组与多发组患者在痰证、气虚证、阴虚证证候要素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这一证候要素与病灶多发具有相关性(P<0.05、OR=6.111)。研究结论:1.急性脑梗死的病灶部位与证候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具有气虚及阴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责任病灶好发于前循环皮质区。2.急性脑梗死的病灶类型与证候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有气虚这一证候要素的脑梗死患者相对于无气虚证的脑梗死患者,其颅脑MRI上更易出现多发病灶。

时银平[7](2020)在《头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以头颈部疼痛、霍纳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颅神经麻痹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为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无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CAD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动脉血管内血液通过破损撕裂的内膜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壁内血肿或者在中膜与外膜之间形成瘤样扩张,从而引起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在各个年龄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AD所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比例约占2%,特别是在15-49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AD所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则高达15%。CAD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和颈内动脉系统夹层,根据夹层累及头颈部动脉血管部位的不同,我们将CAD分为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y dissection,IAD)和颅外动脉夹层(extracranial artery dissection,EAD)。既往报道中,颅外动脉夹层的发病率较高,且在欧洲人群中较多见,而颅内动脉夹层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关于颅外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而由于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经验的限制,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率较低,关于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了解较少,例如头颈部轻微创伤史可能只是头颈部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而没有研究证实其是否为颅内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因为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将颅内动脉夹层与颅外动脉夹层作为整体研究,然而关于颅内动脉夹层和颅外动脉夹层在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面差异的研究较少,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颅内外动脉夹层两者之间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不同。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详细收集头颈部动脉夹层病例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夹层与颅外动脉夹层两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的不同,为临床医师诊断以及治疗头颈部动脉夹层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介入科诊治的CAD患者265例,根据夹层累及部位不同,分为颅内动脉夹层组160例和颅外动脉夹层组105例,收集这些病例的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夹层和颅外动脉夹层两组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65例CA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1±13.0)岁,EAD组105例和IAD组160例,其中男性187例,占所有患者的70.6%。颈内动脉夹层100例,椎动脉夹层116例。105例EAD患者中,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最常见,占79.0%(83/105),其次是颅外段椎动脉夹层占15.2%(16/105),颅外段合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4例,锁骨下动脉夹层2例。160例IAD患者中,颅内段椎动脉夹层最常见,占62.5%(100/160),其次是基底动脉夹层,占18.1(29/160),颅内段颈内动脉夹层17例,大脑中动脉夹层11例,大脑后动脉夹层1例,小脑前下动脉夹层1例,颅内段合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1例。2.头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与EAD组相比,IAD组患者更易出现头痛症状(58.8%vs 15.5%,P=0.002)、更易形成夹层动脉瘤(76.3%vs 40.0%,P<0.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HISS评分平均分较高(2.5±3.9分vs 1.4±2.8分,P=0.012),且夹层平均诊断时间较长(9.6±6.1天vs 8.2±2.8天,P=0.026);而EAD组较IAD组患者更易出现搏动性耳鸣症状(24.8%vs 12.5%,P=0.021)、霍纳综合征(9.5%vs 2.5%,P=0.012)、多发夹层(20.0%vs 5.0%,P<0.001)、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9.0%vs45.0%,P=0.025),且更易累及前循环(60.0%vs 20.0%,P<0.001)。3.头颈部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分析与EAD组相比,IAD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大(51.1±13.6 vs 46.1±11.5,P=0.02);而EAD组较IAD组多有头颈部轻微创伤史(57.1%vs 26.3%,P<0.001)。4.颅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与椎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组较颈内动脉夹层组患者更易形成夹层动脉瘤(89.0%vs 58.8%,P<0.001),且更易出现头痛症状(77.0%vs 35.3%,P=0.006);而颅内段颈内动脉夹层组较椎动脉夹层组患者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76.5%vs 37.0%,P=0.002)。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组较颈内动脉夹层组患者更易形成夹层动脉瘤(68.8%vs 33.7%,P=0.009)。结论:1.颅外动脉夹层较颅内动脉夹层更易出现霍纳综合征、搏动性耳鸣、多发夹层,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及前循环,且多合并头颈部轻微创伤史。2.颅内动脉夹层较颅外动脉夹层更易出现头痛症状、易形成夹层动脉瘤,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更重,平均发病年龄较大,诊断所需时间较长。3.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较颈内动脉夹层更易形成夹层动脉瘤;颅内段椎动脉夹层较颈内动脉夹层更易出现头痛症状及形成夹层动脉瘤,而颈内动脉夹层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张博伦[8](2020)在《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diment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多种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对不同年龄人群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测量值的影响,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PLD;探究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为生理性低灌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探究3D-ASL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135名,年龄2080岁,男66名,女69名,按照WHO的年龄分段,分为青年组[45名,年龄2044岁,平均(30.8±6.3)岁]、中年组[44名,年龄4559岁,平均(50.2±5.8)岁]、老年组[46名,年龄6080岁,平均(68.7±7.3)岁],对13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nosance angiography,MRA)及3D-ASL检查,应用PLD1.5s、PLD2.0s及PLD2.5s测量脑组织(额叶皮质、额叶白质、顶叶皮质、顶叶白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枕叶皮质、枕叶白质、脑干、小脑半球、豆状核、内囊、丘脑)CBF值;判定双侧大脑后动脉的发育类型并且测量PLD1.5s与PLD2.5s后循环供血区CBF值,分析后循环发育情况与责任区灌注高低的关系;纳入已确诊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3例,观察比较3D-ASL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变最大层面面积及与头颈大血管情况间的关系。结果1青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除颞叶皮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组内两两比较:内囊、额叶皮质、丘脑、顶叶皮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LD1.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2.5s与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脑干、顶叶白质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白质、颞叶白质、豆状核、小脑、枕叶皮质、枕叶白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中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除顶叶皮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豆状核、额叶白质、顶叶白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LD1.5s相比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1.5s相比脑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2.5s与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内囊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丘脑、脑干、小脑、枕叶皮质、枕叶白质PLD2.0s与PLD2.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老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额叶皮质、豆状核、小脑、枕叶白质、顶叶皮质、顶叶白质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5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白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内囊、丘脑、脑干、枕叶皮质PLD2.0s与PLD2.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2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变异侧早期后循环CBF值高于正常发育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晚期后循环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左右两侧后循环CBF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循环均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发育正常志愿者左右两侧后循环CBF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循环均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早期后循环CBF值高于双侧正常发育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73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58例3D-ASL低灌注区面积接近DWI高信号面积(无缺血半暗带),其中47例MRA提示头颈大血管未见明显狭窄或闭塞;15例3D-ASL低灌注区明显大于DWI高信号面积(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中12例MRA提示头颈部大血管存在明显狭窄或闭塞。出现缺血半暗带与未出现缺血半暗带的患者存在头颈部大血管病变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中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可分别采用PLD2.0s与PLD2.5s来获取最终的灌注结果,各年龄组均可采用PLD1.5s观察血管行为的异常。2正常发育侧大脑后动脉后循环供血区早期灌注值较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低。3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为大血管病变所致。图16幅;表10个;参109篇。

周婉[9](2020)在《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包括两部分:(1)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的可行性;(2)颅外段VAD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第一部分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可行性目的:颈部血管超声(carotid Dopplor ultrasonography,CDU)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1.临床资料:连续纳入2016年1 1月至2018年1 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中心因头颈部疼痛、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就诊的患者23例。纳入标准:首先接受CDU检查,然后48小时内完善头颈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检查。排除标准:(1)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2)烟雾病或脑动脉炎。2.CDU诊断VAD类型:(1)双腔型:可见真腔及假腔,真腔内可见血流信号,假腔内无血流信号;(2)壁内血肿型:低回声且边缘规则的均质物质充填管腔,导致真腔狭窄或闭塞;(3)内膜漂浮型:受损的管腔内见内膜漂浮;(4)夹层动脉瘤型:局部管腔瘤样扩张,可导致真腔狭窄或闭塞。3.统计学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DU与HRMRI评估VAD的一致性,并计算CDU诊断VA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CDU检查结果:23例患者共29支(双侧6例)椎动脉夹层,其中壁内血肿型占93.2%(27/29),双腔型3.4%(1/29),夹层动脉瘤型3.4%(1/29),未见内膜漂浮型。2.以HRMRI诊断为标准:CDU诊断VAD的灵敏度96.4%,特异度88.9%,阳性预测值93.1%,阴性预测值94.1%。3.Kappa检验结果:CDU与HRMRI诊断VAD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62,P=0.000)结论:1.颅外段VAD以壁内血肿型最多见。2.CDU评估颅外段VAD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筛查方法。第二部分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目的: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临床资料:连续纳入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颈脑血管科通过颈部血管超声(carotid Dopplor ultrasonography,CDU)诊断的颅外段VAD患者46例,分析其夹层类型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纳入标准:(1)CDU诊断为VAD且48小时内完善头颅CT/MRI检查;(2)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2)既往有脑梗病史患者。2.研究分组:颅外段VAD根据壁内血肿是否导致管腔闭塞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若两侧均发生夹层,则以狭窄程度严重侧为主入组,评估两组VAD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经规范化内科药物治疗后CDU对46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评估管腔再通情况;根据壁内血肿吸收情况,分为完全再通、不全再通、无改善。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如果样本量不足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AD与脑梗死的相关性:46例颅外段VAD患者中壁内血肿型占95.6%(44/46),双腔型2.2%(1/46),夹层动脉瘤型2.2%(1/46),未见内膜漂浮型。其中,壁内血肿型闭塞组占20.5%(9/44),脑梗死的发生率77.8%(7/9);非闭塞组79.5%(35/44),脑梗死发生率31.4%(11/3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32)。2.随访:CDU对46例颅外段VAD患者均随访12个月,共随访到37例,9例未复查。壁内血肿型闭塞组共随访到8例,管腔完全再通率为12.5%(1/8),不全再通率37.5%(3/8),50.0%(4/8)管腔无改善仍然闭塞;非闭塞组共随访到29例,管腔完全再通率62.1%(18/29),不全再通率34.5%(10/29),3.4%(1/29)壁内血肿无改善。两组管腔的完全再通率、无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0.019、0.005)。结论:1.椎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型闭塞组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闭塞组。2.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经药物治疗后闭塞组管腔再通率明显低于非闭塞组。

许海斌[10](2020)在《青海地区中青年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圆孔未闭(PFO)与中青年隐源性脑卒中(CS)的研究多为平原地区,目前未见在高海拔低氧地区的研究,本研究探讨PFO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导致中青年CS发病情况,以期在中青年CS患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筛选了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且世代居住青海地区或者长期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156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95例男性和61例女性,年龄在30至55岁之间。同时在体检中心选择与研究组信息相匹配的一般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78例。并根据心脏彩超(TTE)及其声学造影(c-TTE)结果,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划分为PFO组与非PFO组,观察各组PFO直径及右向左分流量大小,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入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然后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显示PFO检出率为46.1%(72/156),平均PFO直径(2.2±0.45)mm,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LS)者占比59.7%(4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43/160)检出率,且PFO直径偏小、RLS偏小,平均直径为(1.0±0.38)mm,中、大量RLS占比为30.2%(13/43)。两组间PFO直径、检出率、不同分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同分流程度与NIHSS评分大小存在(弱)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6,P=0.037),不同PFO直径与NIHSS评分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研究组中PFO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长期吸烟者(吸烟史)、长期饮酒者(饮酒史)比例较对照组中PFO组合并的脑血管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海地区中青年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存在一定相关性,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PFO的几率较一般人群大。2.除已确定的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外,青海地区PFO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青海地区PFO患者中RLS、PFO直径越大的中青年患者发生脑卒中可能性越大。

二、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头颈部动脉夹层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特征及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扫描序列及参数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及夹层病变位置
    2.2 基线HRMR-VWI表现及复查血管改变
    2.3 CAD所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2)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中青年脑梗死影响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常见英文缩写
附录 B 伦理审批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青年与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头颈CTA特征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
    3.影像学检查
    4.预后随访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CAD脑梗死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资料比较
    3.CAD前循环脑梗死组与LAA前循环脑梗死组资料对比
    4.CAD前循环脑梗死组与LAA前循环脑梗死组预后比较
特殊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部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脑梗死急性期MRI表现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及研究方法
        1.3.2 观察指标
        1.3.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2.2 急性脑梗死病灶部位与中医证候要素比较
        2.2.1 病灶部位分布
        2.2.2 病灶部位与证候要素的关系
        2.3 急性脑梗死病灶类型与中医证候要素比较
        2.3.1 病灶类型分布
        2.3.2 一般资料分析
        2.3.3 单发组与多发组证候要素分布比较分析
        2.3.4 单发组与多发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2.3.5 两组病灶类型与证候要素关系的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讨论
    1. 急性脑梗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2. 急性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3. 急性脑梗死颅脑MRI病灶分布特征
    4. 急性脑梗死病灶部位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5. 急性脑梗死病灶多发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结语
    1. 结论
    2. 研究特色
    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风病病名、证型及病因病机的临床源流
        1. 对中风病病名的认识
        1.1 中医对病名
        1.2 现代医学对病名
        2. 对中风病证型分类的研究认识
        2.1 中医对证型分类
        2.2 现代医学对证型分类
        3. 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源流认识
        3.1 中医对病因病机
        3.2 现代医学对病因、发病机制
    综述二 脑梗死影像学与中风病诊断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综述三 脑梗死影像学表现与中风病证型关系的研究概况
        1. 脑梗死CT/MRI与中风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2. 病灶大小与中风病证型的关系
        3. 病灶部位与中风病证型的关系
        4. 病灶类型与中风病证型的关系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7)头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8)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检查方法
        1.1.3 测量指标和图像评价标准
        1.1.4 统计学方法
        1.1.5 偏倚控制
    1.2 结果
        1.2.1 各年龄组应用不同PLD所测得脑组织CBF值之间的比较
        1.2.2 不同大脑后动脉类型早期后循环CBF值之间的比较
        1.2.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D-ASL、DWI与 MRA检查的情况
    1.3 讨论
        1.3.1 不同PLD对各年龄组脑组织CBF值的影响
        1.3.2 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
        1.3.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缺血半暗带与病变血管类型的关系
    1.4 不足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磁共振3D-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
        2.1.1 流行病学现状
        2.1.2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学
        2.1.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2.1.4 影像学检查手段
    2.2 磁共振3D-ASL基本概述
        2.2.1 脑组织灌注相关的检查方式
        2.2.2 磁共振3D-ASL成像原理与近期发展
        2.2.3 磁共振3D-ASL重要应用参数
        2.2.4 磁共振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2.3 3D-ASL与 MRA联合应用评价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
        2.3.1 后循环概述
        2.3.2 血管分布
        2.3.3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2.3.4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与生理性早期低灌注的辨别
    参考文献
附录A 志愿者基本信息及健康调查表
附录B 志愿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C 病例信息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不足与展望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工作
致谢

(10)青海地区中青年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头颅磁共振检查
        2.2.3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与方法
        2.2.4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指标
        2.2.5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患者其他相关脑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3.3 两组患者中PFO检出情况比较
    3.4 两组中PFO分流程度比较
    3.5 研究组中PFO分流、直径大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3.6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在隐源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头颈部动脉夹层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特征及病变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J]. 欧洁琳,廖伟华,杨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5)
  • [2]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成志.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3]青年与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头颈CTA特征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D]. 白仁静.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D]. 彭雪.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高伟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脑梗死急性期MRI表现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D]. 马彦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头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时银平. 郑州大学, 2020(02)
  • [8]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D]. 张博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D]. 周婉. 苏州大学, 2020(02)
  • [10]青海地区中青年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的研究[D]. 许海斌. 青海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青年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